上海人

上海人

上海人的概念存在時間僅百年左右。所指的範圍包括原住民與上海開埠後來自江蘇、浙江等地區的移民,尤其以蘇北和寧波的移民最多。上海人通常講上海話,上海話屬於流行於江南的吳語。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上海租界與華界地圖上海租界與華界地圖
上海簡短的城市歷史來看,現代上海人這一概念的存在時間僅百年左右。上海人通常講上海話,上海話屬於江南吳語的一種。在上海出生並取得上海戶口的人只能稱為是上海戶籍,只有某人的最少第四代及以上祖先的長久居住地在上海現在管轄的範圍內,某人方能稱為上海人,而上海人眼中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則更早,是指在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就已經定居於上海當年的核心───原華界南市老城廂內的原住民。而居住在原屬江蘇省的郊縣諸如金山、寶山、奉賢、嘉定、松江、青浦、浦東、崇明等地因1958的行政劃分調整才擁有上海戶籍的農村民眾則被稱為“郊區人”。哪裡人指的是籍貫,籍貫指的是祖居地或原籍貫,籍貫一般從曾祖父系、也有從曾祖母系的;從祖籍地,祖籍地是指曾祖父的長久居住地,對照到現在的地域劃分填寫。某人的曾祖父就已經住在上海現在管轄的範圍內,那么某人就是上海人。“祖輩的長久居住地”,可以越往古代前面追溯,現在一般追溯到清朝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的這段時間,越早越好,包括近代,這個時期的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親或曾祖父的長久居住地作為某人的籍貫,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的長久居住地作為某人的籍貫;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的長久居住地作為某人的籍貫,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的的長久居住地作為某人的籍貫。祖籍地是已經離開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經離開了家鄉的人,他們的後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鄉(即祖籍)來作為自己籍貫。原籍指的是某人遷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籍貫。戶籍地並不一定是這個人的祖籍地或籍貫地,按幾千年來的中國的傳統的說法,籍貫是祖籍地的表述,這是現在的戶籍與籍貫不同的地方。大部分人都不必擔心自己是不是上海人,因為大部分人的曾祖父都不在上海長久居住,不是上海人。由於現代上海地區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兩千年才逐漸成陸,而其餘早先成陸的地區也飽受海潮與洪水侵襲,幾度荒無人煙,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若要追根搠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時期的移民與其後代,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於廣義上的江南地區。由於歷史上曾為外國租界的因素,上海人擁有完全不同於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對一切事物都以實用主義的思維方式加以考量。另外,又因為上海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之處,這一系列的價值觀統就被稱為海派文化,而在文學領域也有海派文學之說。

人口劃分

廣義上來說,在上海行政區域內定居或出生並取得上海市戶口的人都稱為上海人。但是實際上,上海人仍有若干分類與區別。基本可以分為原住民、郊區人、老移民、新移民四大類。

①原住民

舊上海主體:租界與華界劃分圖
上海人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實際上是指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就已經定居上海當年的核心市區───老城廂(原南市區境內,於2000年夏被黃浦區合併)的民眾,人口不足十萬。早在1292年,中國元朝上海縣,面積大約有2000平方公里,縣衙中心所在地為今天上海市中心的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真正起點。這裡從元、明、清到民國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如今上海地圖的市中心區域,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異類,就是由人民路和中華路所組成的一個環形馬路。過去的環城公共運輸11路線以老西門為起點和終點,而車輪碾過的地面,人們穿行的腳下,就是當年的城牆。環城內就是城裡,上海縣衙的心臟地帶,從這裡可以清晰看到上海新舊城區的分界線。
上海的城牆建於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主要是為了防禦倭寇,因為已經吃了很多苦頭。當時除靠近黃浦江邊有寬闊的護城河外,老城廂被高約30英尺城牆所圍,厚約10英寸,共有小東門、大東門、小南門、大南門、小西門、老西門、小北門、老北門、新北門等九座城門,其中包括7個供人進出的城門。這些城門中最大、最雄偉、最重要的是南大門,而最繁忙的出入口則是北門,位於當時法租界主幹道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的盡頭。城牆在民國1912年開始拆除,於1914年冬天全部完工,由於上海當時已經是租界當道的年代,作為華界的老城廂相比之下顯得非常落後,城牆內道路不治、凌亂不堪,醜態畢露,南市諸興盛馬路也隨之徹底隕落。

②老移民

上海開埠後至1920、30年代,逐步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都市”,在此期間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於此的原住民。他們來自於中國各地,但是其中來自江蘇浙江兩省者占到80%以上,占據絕對優勢,各自約在數十萬至百萬人以上不等。另有約3%的安徽籍以及約1%的廣東籍。這部分族群才是當今真正意義上的“上海人”,他們構成了當今上海人的主體,俗稱老上海人。今日上海中心城區居住的大都是這些移民。"上海人"的籍貫一般是杭州、嘉興、寧波、紹興、餘姚、蘇州、常州常熟、慈谿、無錫、現上海郊縣等地,但同時也夾雜著大量的蘇北祖籍。隨著上海舊城改造全面展開,一些原本居住在中心城區的老移民都被搬遷到了郊區。
自上海開埠以來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間上海一共經歷了三次龐大的移民浪潮。從移入方式上看,多屬零散、自發、非組織性移民,而不是古代那種以宗族為單位的集團性移民。按1950年1月的統計,人數最多的是江蘇、浙江人,均超過百萬。這么多的外地移民湧入上海,迅速地改變了上海的人口結構,使得客籍即非上海籍人口遠遠多於上海本地人口,因此在當時,上海籍人口僅占15%。
上海第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最初源於太平天國戰爭時期,1860年代初太平軍大規模進攻蘇杭地區,這期間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是江、浙、皖一帶的大批占據社會各階層的難民躲入有外國勢力保護的租界,直接造就了租界的繁榮,並為日後源源不斷地吸引移民奠定了基礎。從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淨增90萬。第二次則是日軍侵華期間,上海兩租界人口增加78萬。第三次是解放戰爭期間,上海人口增加208萬。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上海市的人口遷出量甚大,但流入量則大為減少,現代上海人的群體逐漸穩定下來。這一情況直到1990年前後才被徹底改變。
上海市境內方言分布地圖
A——江南浙江移民
第一批移民主要來自浙江省和江蘇南部的吳語區,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屬細分為寧波人、紹興人、蘇州人等,他們構成了上海中心城區居民的主體,其中尤以寧波籍為最多。清末年間,由於社會的急劇動盪,浙江和蘇南一帶大量占據社會中上層移民流入上海尋求庇護,同時一些中下層階級也隨之進入上海工作生活,希冀安穩。當時寧波人利用地緣和語言優勢,迅速勝過廣東籍買辦,成為上海最有影響的商。寧波人及寧波人後裔占現今上海人口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為上海人口第一大來源,其次為湖州與嘉興籍。上海話中的“阿拉”即是來自於寧波話。 當時有寧波人掌金融,無錫人掌實業之說。
寧波籍的著名人士眾多,如嚴信厚、朱葆三、秦潤卿、邵逸夫、董浩雲、“阿德哥”虞洽卿、五金大王葉澄衷、鋼鐵大王余名鈺、企業大王劉鴻生、顏料大王周宗良。寧波商人執當時上海的航運業與錢莊之牛耳,長期控制上海總商會。寧波商人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華人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貨店、綢布店、火柴廠、染織廠、化學製品廠、印刷廠、燈泡製作廠、日用化工廠、機器染織企業、國藥店、鐘錶店,第一套中山裝,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條公共汽車線,最早的民營儀表專業廠,甚至最早的保險公司,房地產公司,證券交易所,最大的計程車公司,中國農業銀行。就連“大世界”遊藝場都是在寧波人的手裡誕生的。
而無錫實業商幫在上海灘也擁有顯赫的地位與勢力,尤其以中國首富榮氏家族(榮德生榮宗敬等)為翹楚,還有上海灘煤鐵大王無錫人周舜卿(中國私營銀行創始人,雷雨周朴園原型)。上海其他的幾個實業大王也有一些無錫人,如電氣大王,呢絨大王,桐油大王,電池大王,洋鐵皮大王等。
由於那個時期上海的迅速發展,這一批人也接收了一些先進思想,開闊了眼界,很多都從事商業貿易的活動。作為祖輩的他們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這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大多都接收過相對較好的教育並繼承了蘇浙一代人精明的傳統。到了上世紀初,這些第一批移民的後代產生了許多教師、帳房先生、醫生、律師、建築師、工頭、銀行公司職員、記者、城市小資產業主、商人等等。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主要居住在上海最早開始發展的黃浦靜安、盧灣、徐匯這幾個區,也就是上海人常說的上只角地區。其中黃浦、靜安屬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於1863年合併而成;而徐匯、盧灣則屬法租界。
總體而言,來自吳語區移民經濟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生活條件遠高於江淮官話區移民(即蘇北人或稱江北人),傳統上優越感較強,而後者則經常感受到歧視。來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數量相對較少,其中較為重要族系來自廣東省的移民,人數約有數萬。移民的數量遠遠超過世居於此的本地人,客觀上造就了一個當時的新上海
B——蘇北移民
第二批老移民來自江蘇北部的江淮官話區,被江南、浙江人稱為“江北人”,傳統上大多聚居於蘇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閘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東北部的楊浦、虹口,與來自浙江寧波等地的移民雜居。老城廂南市等區域也有部分蘇北移民遷入。這些地方大致上就是上海人傳統觀念中的“下只角”區域。在大上海,這個城市曾經有一個公開的秘密,也是這個城市的標記:全城歧視“蘇北人”。即使在現在,這種歧視依舊存在,根深蒂固。所以在上海,“蘇北人”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族群的分類概念,而是一個社會階層的分類概念了。
這批移民大部分是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至解放時的一段時間裡遷入上海,主要以蘇北、山東地區為主,其中鹽城和揚州是上海蘇北人的兩大主要來源。他們這一批人大多是因為戰亂、災荒等作為整個社會底層的難民身份來到上海的,例如1931年蘇北發大水,就至少有7萬蘇北人逃難到上海。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基本上都是沒多少文化的赤貧農民和城市邊緣人物,並伴有方言差異,在上海只能做最簡單的勞工和當地人不屑的低等職業。當時這批移民中的絕大部分男性成為碼頭工人、黃包車夫、工廠工人、麵粉廠搬運工等等繁重底層勞動力的主力軍,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黃包車夫十有八九是蘇北人。上海人一度用“三把刀”來形容“伺候人”的蘇北人:切菜刀(燒菜的)、修腳刀(澡堂子的)和理髮刀(剃頭的)。而蘇北女性的狀況也相當糟糕,在菸草行業蘇北女工集中在工作繁重的菸葉部門,工資卻低於江南女工。即使是妓女,和上海大多數行業一樣,原籍也是決定娼妓業等級的重要因素。第一等的“長三”一定是江南人,而蘇北妓女作為最下等的人被叫做“野雞”。娼妓中以蘇北人為底層的等級與籍貫現象,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蘇北人在就業市場上的分布結構。  
總而言之,第一批江南浙江的移民以及後代們在上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受過較為良好的教育,他們當時的地位要遠遠高於第二批作為蘇北難民來到上海的移民。一般以寧波人和紹興人的後裔地位為最高,蘇北的為最低,這種局面幾乎是要持續至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即使在21世紀的今日上海,整個社會人群的層次中蘇南浙江後裔仍舊占據了較為中上層的位置,而蘇北後裔依然比較弱勢。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以及移民城市內各群體之間的不斷交流與融合,彼此之間的社會關係正不斷趨向緩和,曾經有過的歧視與偏見逐漸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趨於消解。現在一部分年輕人中也已經較為淡化“蘇北人”這一歧視性的想法了,但在中老一輩之間還是大量存有這種觀念。

③郊區人

上海市上海市
從1843年開埠至今的漫長歲月中,上海行政區域的劃分經過多次更迭,城市區域不斷擴張,人口也隨之急劇變化與增加,因此現在上海人口中的“本地人”通常泛指由於在1958年為適應城市發展需要而進行的行政劃分調整中,從江蘇省劃歸至上海管轄的各個郊區里擁有了上海戶籍的農村民眾,這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本地人有顯著的差別。譬如現今的嘉定寶山崇明的人隸屬於原江蘇的太倉州;而現今的浦東奉賢金山松江青浦閔行的人則隸屬於原松江府,這些區域的居民與市區由移民而產生的上海人相比,人口變動都較小。這些“本地人”的籍貫一般都是浦東、奉賢、青浦、松江、崇明、金山、嘉定、寶山、松江、閔行,他們基本上都是說本地話,而本地話中又分有松江話、浦東話、金山話和崇明話等,這些方言和真正的滬語又有著較為明顯的不同,從口音上可以分辨。
上海因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埠而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和當時全球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另外兩個是倫敦和紐約),也是當時"全球四大名都"之一,堪稱"東方巴黎"。 而這一百多年的時間中,世人所稱的“上海”實際上並不包括現在的這些郊區。而這些地域的人通常稱上海市區為“上海”,去市區叫做“去上海”,在現今的上海風俗中習慣上也被稱作“本地人”。因此,有時他們認同自己“上海市人”的身份,但不認同自己的“上海人”身份。這一情況在遠郊的金山、青浦、奉賢、浦東新區的川沙和原南匯地區以及崇明等地尤為明顯。
事實上,在1942年至1945年間,由於孫中山於1922提出的“大上海計畫”的實施,使得嘉定、浦東、閔行、奉賢、寶山、崇明和南匯地區(如右圖)率先在這段時間併入了上海的郊區版圖。而在1945年日軍投降後,國民政府在接手上海後未能接續計畫,因而這些郊區又從上海的版圖中撤離。直到解放後的1958年的行政劃分調整中,這些地區才再次併入上海的版圖。
過去市區上海人
常常會歧視郊區本地人,因為上海作為一個現代化城市,其真正的大都會發展歷程是以1843年上海開埠作為起點的。以租界、華界為主體逐步發展成為遠東第一金融中心,城市中的居民以“城裡人”、“上海人”自稱,而原上海縣城廣大地區及周邊農村的居民則被稱為“鄉下人”以示區別,這就是“上海寧/鄉窩寧(滬語)”之爭最初的起源。由於郊區人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和大多數中國其它地方的農民並沒有什麼兩樣,因而在市區人的眼中,他們不過就是些“鄉巴佬”。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的地位甚至還不如第二代蘇北移民,所以“本地人”這個詞其實是稍帶有輕視性質的詞眼。但隨著現今郊區經濟水平的發展、各個新城的建設、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上海移民因拆遷而移居郊區、以及1990年後新老上海移民的矛盾加深後,這類現象正在逐步消失,原本兩極化的差異也在慢慢縮小。

④新移民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代上海開發浦東以來,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紛紛來到上海工作、生活,在這些人中定居下來的被稱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來人員的區別在於是否擁有上海戶口。而這批新時代的移民當中有一部分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群。對新上海人而言,無論是原住民、老移民還是郊區人,都無疑可以歸入本地人的行列。不過有些老移民認為:只有真正受過上海海派文化薰陶,講上海話,擁有上海精神的才算是上海人。與此同時一些老移民也質疑新移民和外來人員中有一些低素質人群不僅破壞上海環境,而且行為舉止不文明,還擠占廉價勞動力市場,穿著也骯髒土氣不得體,破壞上海的城市形象。而一些新移民認為部分上海人以偏概全的看法是對他們的歧視,並且對老上海人逐漸形成反感情緒。
新老移民的衝突,基本存在於民間,在網路較為激烈。這種衝突一般被官方媒體刻意忽視淡化。上海一些本土論壇時常有網民鼓吹各類老上海人聯合起來抵抗“新移民”和外地來滬人員。而新移民則經常稱老上海人為“土著人”,無論是否對方是“原住民”、“本地人”還是“老移民”,並通過貶低他們試圖塑造老上海人“小氣”、“排外”、“刻薄”的負面形象,同時誇大自己對上海的貢獻。一些外地人有時也會被這些論調欺騙,在不了解上海人,甚至根本沒有去過上海的情況下就對上海人產生莫名的反感。這是文化衝突、人口遷徙、社會轉變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結果,但在牴觸中存在融合,在相斥也有包容。
媒體上公開的衝突事件也有發生,其中較為著名的是“圓潤離開事件”。2009年12月23日,上海東方廣播電台動感101《音樂早餐》的主持人闞曉君用上海方言和另一位主持人聊天,收到一位聲稱“討厭上海話和上海人”的聽眾的簡訊後,在直播節目中直接做出回應——“請你以一種,團成一個團的姿勢,然後,慢慢地比較圓潤的方式,離開這座讓你討厭的城市,或者離開你討厭的人的周圍。”這個委婉說“滾”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社會爭議與關注。
截至2012年6月,上海實有人口已達2433.4萬。最新統計顯示,目前來滬人口已達到982.3萬,比2000年增長了183%。

人口變化

當今上海行政劃分圖當今上海行政劃分圖
1949年以前,上海被稱為“十里洋場”,租界內曾經吸引了很多外國僑民定居。其中上層僑民(主要來自英美兩國,共有1萬多人)大多居住在2個租界的中西部以及越界築路地段。在20世紀20、30年代,隨著大批因國內動盪而到上海法租界尋求庇護的聖彼得堡貴族們的湧入,在法租界中段迅速形成了十分繁華且富有濃郁異國情調的高雅商業街——霞飛路天主教神職人員在當時的上海也占很大比重。而各種各樣的中下層僑民如日本人、澳葡、部分白俄難民、二戰期間的猶太人難民以及在公共租界擔任巡捕的印度錫克人,都主要聚居在蘇州河以北的虹口區。這些外國人在1949年以後,幾乎全部離開了上海。
最初開埠時的上海人口
不足10萬;至1949年為520萬人;至2007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已增加到1378.86萬人,是解放初期的2.7倍,占全國總人口的1%。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303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371.04萬人。全市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272人。  
全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2.72‰,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0.75‰,上海是中國第一個出現人口自然變動負增長的省級行政區;人平均期望壽命81.08歲;婦女總和生育率0.95;全市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83萬人,占戶籍人口20.80%。上海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在中國居第一位。2008年上海人去年的平均預期壽命就已經達到了81.08歲,其中男性78.87歲,女性達到了83.29歲。華東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終身教授、上海市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桂世勛表示,上海人平均預期壽命在已開發國家中已名列前茅。
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1921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371.04萬人。
2010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約為230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412萬人;來滬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890萬人.上海城市總人口位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重慶)。2010年,上海市戶籍人口人均期望壽命為82.13歲(男性人均為79.82歲,女性人均為84.44歲)位居全國第一。
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整整25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很多上海的青年被發放到大陸各地,也改變了其他地區的人口組合。文革結束後,上海的知青又陸續調回上海。1990年代後期,上海再次成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大陸各地有很多人搬遷居至上海。台灣、香港人在滬常住的數目亦眾多。由於很多外國公司在上海常年設有辦事處,所以很多外國人也常年定居上海。小部分猶太人也仍然在上海經營家族生意,為上海帶來了更多商機。上海身份證號碼人口、上海身份證人口、上海戶籍人口和上海人口的關係
在城市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日常談論和迷惑的人口概念無非就是這些:一個地區的人口、戶籍人口、身份證人口、身份證號碼人口。
從法律上而言,在上海行政區域內定居或出生並且取得戶口的人都稱為上海人。但從人口來源上說,上海人人口仍有若干分類與區別,基本可以分為原住民、郊區人、老移民、新移民四大類人口。
其中新移民指的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代上海開發浦東以來,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紛紛來到上海工作、生活,在這些人中定居下來的被稱為“新上海人”。新移民和外來人員的區別在於是否擁有上海戶口。
但在計算上海人口時還要包括來滬的外來流動人口,這樣就誕生了上海人口。
2010年末,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上海人口為23019148,約230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412萬人,來滬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890萬人。上海城市總人口位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重慶)。(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使用的常駐人口=戶口在本轄區人也在本轄區居住+戶口在本轄區之外但在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待定(無戶口和口袋戶口)+戶口在本轄區但離開本轄區半年以下的人。)
2302萬是上海人口,1412萬是上海的戶籍人口。原住民、郊區人、老移民以及新移民構成了上海的戶籍人口。其餘的上海人口則是未獲得上海戶籍的流動人口構成,他們同樣是上海人口。雖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上海人,但只要對上海有歸屬感和認同感,那么不必拘泥於表面的名稱符號,上海人口也有你的一份,你也是上海人。所謂一個城市的海納百川也就是這樣的意思。
在這1412萬的戶籍人口中新移民由於出生地非上海,所以沒有上海身份證號碼(不包括他們新出生在上海的後代)。因而上海身份證號碼人口必然是低於1412萬的戶籍人口。至於上海身份證人口就是戶籍人口,因為你的戶籍或者說戶口落在上海後,你的身份證的一些信息(簽發機關,有效期限等)就徹底上海化了(尤其是二代換證時),也就是上海身份證了。至於身份證上的公民身份號碼還是表示出生地的信息,而非遵循上海的公民身份號碼的規則(如開頭號碼等)。
故上海人口 = 上海戶籍人口=上海人人口=上海身份證人口=上海身份證號碼人口+非上海身份證號碼的大部分新移民人口)+外來流動人口。
總之,影響著上海身份證人口數的因素有:歷史變遷,上海飛地,上海知青等。

古代來源

上海地區的上古居民是吳越人的一支。吳越人是周朝以來分布在長江以南吳國(今江蘇、江西)和越國(今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一個族群,西周時期太伯奔吳建立吳國,後又先後被越國、楚國征服,楚國時為春申君的封地,因而上海又簡稱“申”。在晉朝的衣冠南渡、兩宋之間等時期,都曾有中原人大規模移民江南。在南宋時,設立了上海鎮,元朝時設立了上海縣,近代以來逐漸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

轄區劃分

①上海中心城區


上海
中心城區

面積

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

郵政編碼

區人民政府地址

身份證區分

黃浦區

20平方千米

67.8670萬

92萬

200001

延安東路300號

310101

徐匯區

55平方千米

108.5130萬

90萬

200030

漕溪北路336號

310104

長寧區

38平方千米

69.0571萬

61萬

200050

愚園路1320號

310105

靜安區

8平方千米

24.6788萬

31萬

200040

常德路370號

310106

普陀區

55平方千米

128.8881萬

87萬

200333

大渡河路1668號

310107

閘北區

29平方千米

83.0476萬

70萬

200070

大統路480號

310108

虹口區

23平方千米

85.2476萬

79萬

200080

飛虹路518號

310109

楊浦區

61平方千米

131.3222萬

108萬

200082

江浦路549號

310110

注釋:上海八大中心城區的身份證排列是以黃浦區為原點,順時針鏇轉一圈來劃分的。

②上海郊區


上海郊區

面積

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

郵政編碼

區人民政府地址

身份證區分

閔行區

372平方千米

242.9372萬

91萬

201100

莘莊鎮滬閔路6258號

310112

寶山區

300平方千米

190.4886萬

85萬

201900

密山路5號

310113

嘉定區

459平方千米

147.1231萬

54萬

201800

博樂南路111號

310114

浦東新區

1210平方千米

504.4430萬

269萬

200135

世紀大道2001號

310115

金山區

586平方千米

73.2410萬

52萬

200540

金山大道2000號

310116

松江區

605平方千米

158.2398萬

55萬

201600

園中路1號

310117

青浦區

676平方千米

108.1022萬

46萬

201700

公園路100號

310118

奉賢區

687平方千米

108.3463萬

52萬

201400

南橋鎮解放東路120號

310120

注釋:原南匯區於2009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併入浦東新區。

③上海郊縣


上海郊縣

面積

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

郵政編碼

縣人民政府地址

身份證區別

崇明縣

1185平方千米

70.3722萬

69萬

202150

城橋鎮人民路68號

310230

身份證補註:
310102 上海市黃浦區(原南市區
310103 上海市黃浦區(原盧灣區
310111 上海市寶山區(原吳淞區
310119 上海市浦東新區 (原南匯區
310220 (原上海市)
310221 上海市閔行區(原上海縣
310222 上海市嘉定區(原嘉定縣)
310223 上海市寶山區(原寶山縣)
310224 上海市浦東新區(原川沙縣
310225 上海市南匯區(原南匯縣)
310226 上海市奉賢區(原奉賢縣)
310227 上海市松江區(原松江縣)
310228 上海市金山區(原金山縣)
310229 上海市青浦區(原青浦縣)
上海由於多次經濟規劃和行政規劃(如並區和撤區,區域資源整合等),上海居民身份證號碼現在呈現不連續的現象。等過些年崇明縣變區後,又會出現新的身份證開頭號碼。

④其他飛地

除上述行政區域,上海在江蘇和安徽尚有行政上完全屬於上海市管轄的三塊飛地。當地居民擁有上海戶籍,通用上海話,參加上海市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統一考試。
1. 上海梅山冶金基地,在江蘇省南京附近。是上海的鋼鐵基地之一,成立於1968年。
2. 上海大豐農場,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中部地區,上海在此建有三個農場安置知識青年和關押勞教人員,最盛期擁有8萬知青。每年供應上海糧油等物產。
3.上海市白茅嶺監獄,在安徽省郎溪地區,是關押在上海犯下刑事性罪犯人員的監獄。上海在戰爭時期遺留的未爆彈藥也在此銷毀。

上海名人

概述

上海開埠後,各地的精英移民來到上海。上海有“冒險家樂園”之稱,除了籍貫上海郊區人之外,如書畫界“上海書畫三傑”(嘉定人陸儼少、金山人程十髮和崇明人朱明)外,很多近代的上海名人並不出生於上海,如魯迅(紹興)、周璇(常州),但上海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吸引這些新移民新移民和上海本地居民共同成就了上海的都市輝煌。 在當今體育方面,上海人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如田徑的劉翔(鹽城)。NBA球員姚明等。 

名人

近代現代當代上海文化名人中,除了本來就是上海人,也包括曾經在上海寓居過的文化名人。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亦包括由於種種歷史的原因而被埋沒與封存了許久的前輩 。
文學界:陳望道李伯元、曾樸、陳獨秀瞿秋白、儲安平、茅盾關露丁玲張愛玲史量才王元化王造時蘆芒、吳強、王安憶葉辛、陸星兒、葉永烈程乃珊余秋雨陳伯吹、施蟄存、趙超構、陸谷孫曹禺胡適柔石鄒韜奮陶行知黃炎培郭沫若、卞之琳、周子亞、宗白華、吳晗季羨林、柳無忌、馬寅初梁實秋馮友蘭傅雷費孝通、朱自清、錢鍾書葉聖陶韓寒等。
美術界:任伯年吳昌碩趙之謙豐子愷劉海粟張大千陸儼少嘉定人)、程十髮金山人)、朱明崇明人)等。
戲劇界:汪笑儂、周信芳尚長榮、蔡正仁、岳美緹、梁谷音、李炳淑、評彈三傑、馬莉莉、焦晃、王汝剛茅善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安娥等。
影視界:阮玲玉王家衛趙丹謝晉孫道臨陳冲潘虹張瑞芳秦怡奚美娟、藍苹(江青)、於伶、白楊黃佐臨周璇唐嫣左溢胡歌陸毅等。主持界:楊伶俐袁鳴陳蓉陳辰
舞蹈界:黃豆豆舒巧辛麗麗周潔等。
音樂界:蕭友梅聶耳田漢賀綠汀周小燕朱踐耳陳傳熙陳燮陽廖昌永左溢薛之謙等。
軍政界:蔡廷鍇蔣光鼐謝晉元八百壯士等。
實業界:榮宗敬榮德生等。
科技界:錢偉長錢學森徐匡迪等。
教育界:盛宣懷馬相伯謝希德(女)、楊福家王生洪楊玉良等。
宗教界:趙朴初明暘法師真禪法師等。醫學界:秦伯未徐小圃陳存仁陸淵雷夏應堂顧伯華陸瘦燕吳孟超

移居他鄉

上海市中心擴大圖上海市中心擴大圖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有不少
上海人隨政府西遷重慶等地,或移居香港。抗戰初期,從上海內遷的工廠多達152家。這些移民在戰後絕大多數又返回上海。
1949年,有眾多的上海人離開大陸,移居香港台灣美國等地。許多在美國的上海人住在紐約附近,而上海人最初移居香港則以北角較集中,當時北角稱為“小上海”。1949年以後,也有大批上海人陸續隨工廠內遷。
1980年代以後,又有不少上海人移居海外。在澳大利亞的上海人有不少住在悉尼附近的艾士菲(Ashfield)和寶活市(Burwood)。

不同評價

許多外地人認為,上海人做事仔細認真,且正義感較強,並且認為這些性格特點是上海經濟騰飛的一個因素。然而還有人認為上海人崇洋媚外,對中國其他地區的居民缺乏文化認同感,對一切不是來自上海的事物都進行貶低,老上海人在逐漸被新移民排擠的情況下仍然自持清高等等。因此上海人與外地人在網路甚至是現實世界中經常出現互相攻擊的現象。
2009年,上海脫口秀主持人周立波在節目中談及中國南北文化時,聲稱“北方人愛吃大蒜,香了自己臭了別人。我們上海人愛喝咖啡,苦了自己香了大家。吃大蒜的和喝咖啡的欣賞水平怎么會相同?”不但遭到了眾多指責和非議,由此還在媒體和網路上挑起了上海與中國其他地區的激烈爭論戰,這導致中國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對上海人產生了極度厭惡的情緒,雙方的矛盾被進一步加深。
當然,早在周立波之前,國內部分影視劇和小品也已經開始醜化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男人。例如小品演員鞏漢林在春晚小品中飾演反面角色或“小男人”角色時經常刻意使用帶有上海口音的國語,此外還有著名的反面電視人物王滬生等等。而在近年來,不少電視劇對於上海人繼續進行醜化和矮化,例如《潛伏》中的某夫人、《蝸居》中的棚戶區居民以及《金婚風雨情》中的小杜等等。對此,雖然部分上海網民在網路上表達了不滿,但上海市民的總體反應卻並不如外地人對周立波的反應那么激烈。這也說明,從總體而言,上海人仍然是擁有較為寬廣的胸懷的。
從文化層面看,上海是目前的新老移民(及俗稱的“上海人”和“外來人口”)的衝突實際上是一種文化衝突,是傳統的中國農業文明現代化的西方都市文明的衝突。由於上海從1843年開埠至今已經有約170年而中國大陸對外開放僅30多年,因此必然造成上海人和大部分外來人口在文化、價值取向意識形態上的較大差異,由於這種差異造成了目前上海人和許多中國其他地區的民眾格格不入,進而會發生種種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其他地方的民眾思想逐步解放(當然這需要很長時間),這種矛盾會逐漸消解。
此外易中天教授亦指出:上海人的特徵,是一種文化特徵。或者文化人類學的術語說,是一種“社區性的文化特徵”。它表現為一整套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內心規範和文化方式,而且這一整套東西是和中國其他地方其他城市大相逕庭甚至格格不入的。事實上,不管人們如何描述上海或上海人的社區特徵,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些特徵十分鮮明,而且與全國其他地區相去甚遠。也就是說,與其他社區相比,上海社區的異質程度很高。而在對於上海人的非議和閒話,其實至少有一半左右是出於一種文化上的偏見,而且未見得有多么準確和高明。說得難聽一點,有的甚至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以一種相對落後的文化觀念去抨擊上海人,或者對上海的先進與文明(比如上海人特有的“經濟理性”、“個體意識”甚至“衛生習慣”等等)“看不慣”或“看不起”。

人均可支配收入

現在城市人均指標很多,無非就是 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的總體有:大陸的地級以上城市,中國的地級以上城市兩類。組合一下總共就有四種統計結果。
總的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較貼近現實,且國內一般不大統計港澳台的城市,所以綜合考慮就是大陸的地級以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個組合比較有價值,與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有關。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每個市都要算一下,比如像崑山市等縣級市發展得不亞於地級以上城市,也為蘇州市的GDP貢獻了一份力。
網上還有一些統計結果如大陸的地級以上城市人均GDP排名中2010年鄂爾多斯市(內蒙古)以人均16萬為第一名,可是在2010年大陸的地級以上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才為24728元,位列28名。
2010年中國大陸城市(地級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50強
001東莞市 35690 (1)
002深圳市 32302(粵2)
003上海市 31838(滬)
004溫州市 31201(浙1)
005廣州市 30658(粵3)
006寧波市 30166(浙2)
007紹興市 30164(浙3)
008杭州市 30035(浙4)
009廈門市 29253(1)
010蘇州市 29219(蘇1)
011北京市 29073(
012台州市 28583(浙5)
013南京市 28312(蘇2)
014無錫市 27905(蘇3)
015嘉興市 27410(浙6)
浙江平均 27359
016佛山市 27245(粵4)
017舟山市 26848(浙7)
018常州市 26220(蘇4)
019包頭市 25860(1)
020湖州市 25572(浙8)
021珠海市 25382(粵5)
022中山市 25356(粵6)
023濟南市 25304(1)
024呼和浩特市 25085(蒙2)
025金華市 25029(浙9)
026泉州市 24975(閩2)
027青島市 24893(魯2)
028鄂爾多斯市 24728(蒙3)
029天津市 24293(
廣東平均 23898
030東營市 23796(魯3)
031南通市 23567(蘇5)
032惠州市 23565(粵7)
033煙臺市 23288(魯4)
034馬鞍山市 23159(皖1)
035鎮江市 23085(蘇6)
江蘇平均 22944
036福州市 22723(閩3)
037麗水市 22495(浙10)
038西安市 22244(1)
039威海市 22235(魯5)
040長沙市 21975(1)
041衢州市 21811(浙11)
042淄博市 21784(魯6)
福建平均 21782
043揚州市 21750(蘇7)
044大連市 21310(1)
045江門市 21087(粵8)
046成都市 20830(1)
047武漢市 20806(1)
048徐州市 20646(蘇8)
049瀋陽市 20506(遼2)
050廊坊市 20268(1)

姓氏遷移

基本綜述

上海是座移民城市;據
1950年統計,客籍人口占全市總人口85%,而所謂的本籍者,也都是歷史上的客籍移民。綜觀上海人口移人的軌跡,有突變式的急劇湧進,又有漸變式的逐步推進。
每當中原或上海周邊各省,發生戰亂災荒,就有人流湧向上海。諸如12世紀後的宋靖康之亂,元兵南下,紅巾起義,倭亂和清軍人關、小刀會和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及進軍蘇常、抗日戰爭等等,都形成了大規模的向上海移民的高潮。當然,早在晉永嘉之亂、唐安史之亂和唐末五代中原混戰時,也都有一些士族庶民進入上海地區,但規模與數量還不能與後來幾次相比。
對上海地區影響大且深遠的移民活動,具有劃時代性的應推北末未年的靖康之亂。其時,康王“泥馬渡江”,中原大批官宦平民扈從陸續南下。據譜牒、史志及有關金石,共收輯有建炎南渡上海大族百家之多。如談怡,四川青城人,南渡後居華亭;洛陽邵氏經丹徒轉遷上海;呂氏,本山東萊州人,初遷壽州,轉遷嘉定川沙里;翟允高,南渡定居嘉定封溪;少師凌哲,自開封遷華亭。
其他如宋末儲昱,本魏人,遷居今上海三林塘。元末,無錫華文謹、太倉馬、宿縣石國英、金華洪恕等,移居松江;成廷於揚州遷居上海;鮑興從鄒平,魏瑤自山東遷居吳淞;湯吞自句容移崇明,邱貴五定居嘉定茭門涇。明末馬晟先人由吳縣東山移居松江廣富林。清鹹豐年間,歸安鄭移居新場,蕭山韓仰文遷三墩,鄧廷楨妻女自南京遷上海。至於抗日戰爭初期,據當時統計,每天有6萬多人進入上海租界。可見,避亂是驅動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避亂的人流所以將上海為目的地,原因是五代以後的上海,農業耕種條件大為改善,地又偏於濱海之隅,戰亂大多未及,遂為移民身良地;近代以降,則租界的超然地位,既是中國主權不完整的屈辱,又為亂世中的人們提供蔭庇之地。

主要形式

和平時期的滲透式的移民,累積起來的數字,同樣十分巨大。宋嘉定十年(1217),嘉定立縣時有戶3萬,而在這之前20年即慶元年間(1195~1200),崑山東五鄉,即後來的嘉定縣範圍,僅14000戶,20年中戶籍增長1倍多,顯然是移民的緣故。考察這種分散的、逐步滲透的人口遷移,主要形式是:
(1)國家組織的開發活動。南宋嘉定十五年,政府設崇明天賜鹽場,發浙西、青浦、江灣的亭戶;宋末、崇明新沙陸續冒出水面,朝廷又從句容以“三丁抽一”的政策,徵調農民前去墾殖,從而形成崇明人大多源句容的特點。
(2)居民自發圍墾活動。唐萬歲通天元年(696),董、黃、顧、宋、陸、施6姓,成為崇明最早的居民;宋天聖三年(1025)姚、劉2姓遷人崇明新沙,地名姚劉沙;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朱、張、陳3姓自句容遷人崇明新漲三沙;近代,浦東新漲沙田多為海門、蘇北來的居民開墾,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南通茅紀卿舉族遷三團,墾荒成市,今為奉賢茅家鎮。
(3)流配。這是政府組織開發的一種形式。南宋時,浜海之地為朝廷流配罪民之地,曾有楊、王、李、鍾4姓,被徙今奉賢七明鄉地,後開發為楊王鎮
(4)留仕。例元初羅壁,鎮江人,任上海參軍總制,遂家;北宋末,浦城章為華亭稅監留仕居青浦,“青浦有章氏自始”;明洪武年問,昝任黃渡河泊所大使,留仕,今崇明有昝氏,清末有著《崇明鄉土志》的昝元愷,今人有上海市中學化學特級教師昝泰昌。
(5)別業。上海距杭州、南京頗近;南宋都臨安,明初都南京,遂有顯官於上海構營別業,派員護守。宋張浚、韓胄構別業於崇明,京口葉氏有別業在上海吳會,臨安邵氏有別業於華亭。
(6)守廬。如杭州鹽務大使黃紳,營墓江東(今高橋),派翟姓仆世守;明三林巡檢司、閩人蕭國漳歿後,子定居守制。
(7)戍守。宋寶慶元年(1225),顧涇水軍寨設定(今嘉定鎮北),募浙閩粵籍兵士2500人,稱正兵、奇兵,採用屯墾形式,兵地合一、明初,設金山衛指揮使,下轄青村、松江、南匯、川沙、吳淤、寶山等堡、所,所授千戶、百戶均為世襲軍籍,僅吳淤一所就有張、車、劉、莊、王、謝、宗、陶、高、馮、許、陸、卜、吳、徐、哈等16姓。再如金山衛的西賢,盯胎人,為金山衛指揮使,遂定居金山。
(8)經商。明清時,上海多徽商,近代則又多洞庭東西山、寧波、紹興等地商人。如耿光覲於馬橋、程振榮於北六灶、屠王畿於朱里、程嘉賓和畢尚於嘉定,都是經商定居,除屠王畿為吳人外,均是徽商。
(9)遊學。桐鄉人貝瓊,於元末追隨楊維楨求學,遂家上海胥浦
(10)分戶。如歸姓,自唐代遷蘇州,繼移崑山,自明初至明末,漸至安亭、嘉定、南翔、真如,以分戶漸次東進。
(11)避禍。如南齊蕭氏,為避宮廷政變,匿至奉賢蕭塘;又如元末,倪雲林為避張士誠的裹脅,以舟為家,飄泊九峰三泖之間。
(12)流落。宋元以降,或青龍鎮,或上海鎮,都為海運大港,或因政局,或因經濟,一些旅寓者、經商者被迫流落定居;有或因其他意外事故,流落滬地,如浦東倪氏即因海難流落斯地,詳見《倪》姓一文。
(13)隱居。宋有呂良佐隱於金山,今地名呂巷;宋亡,淳安人邵桂不願仕元,隱於青浦小蒸;明末,魯之嶼抗清殉難蘇州後,家人隱於崇明。
(14)入贅。元王逢有《浦東女》詩,稱“丁男殉俗各出贅”,可見入贅者頗多。大約是新移民需立足之地,一般又以青壯年男性居多,而舊移民需增加人丁,這是移民社會的普遍規律。平湖過遴之父,明初入贅華亭顧氏;同時無錫華岳人華亭蘇氏;明末嘉興包汴先人入華亭,吳興人鄭文舉人金山,都是入贅的。
(15)謀生與發展。清末,鹽城人底奇峰來滬謀生;清初蘭溪林氏,持醫術遷崇明,以謀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