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1901年 出生於上海市陳行鎮。1919—1923年 於丁甘仁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系統學習中醫。
1923—1928年 任上海中醫專門學校教師並懸壺應診。
1928—1930年 與杭州王一仁、蘇州王慎軒聯合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
1930年 創辦“中醫指導社”。
1930—1949年 在上海開業應診。
1950—1954年 在上海人民醫院應診。
1954—1958年 任衛生部中醫顧問。
1959—1970年 任北京中醫學院學術委員,並從事內科臨床工作。
1970年 逝於北京。
生平概況
秦伯未,名之濟,號謙齋。1901年出生於上海市陳行鎮。出身於中醫世家,祖父笛橋、伯父錫田、父親錫祺,均通儒精醫。由於家庭薰陶,耳濡目染,他自幼即酷愛文典醫籍,凡經史子集、諸家醫典、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涉。為日後研讀醫理並在中醫學術上取得成就築下堅實基礎。
業醫50載
在50餘年的臨床實踐中,秦伯未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他以其精湛的醫術,使無數患者擺脫了疾?耐純啵?醫界同仁及廣大患者所稱道,如臨床上常見的濕溫發熱證,他認為其合理治法,應在清化的基礎上佐以宣透,而宣透藥中又以豆卷為佳。它能透發中焦陳腐之氣從表外泄,而不同於宣肺發汗。同時也常提醒醫者:應注意欲速不達,可觀察濕與熱孰輕孰重,適當加減,穩步前進。所以他在臨床上遇到濕溫發熱證等,每每都要加入豆卷一藥。再如,他自製的用於治療白瘖的“氤氳湯”,就是以豆卷為君藥。他在臨床上治療木郁證候時,又詳辨土壅木郁與木不疏土,而在用藥方面各有不同。針對前者,他常用蘇葉代之於柴胡,取其既能舒肝鬱,又能和脾胃,脾胃健運則肝氣自暢,而不需如後者用柴胡疏肝理氣,直接治肝,在臨床上屢見效驗。他認為:寒邪傷肝,當用溫劑辛散;肝陽不足,當以溫養助長生氣升發。因此他在肝病中用溫法,不論是逐寒和回陽,都不用附子、乾薑,而用桂枝、細辛、吳萸、川椒,尤其虛證多用肉桂,因其入肝走血分,能鼓舞血氣生長。秦伯未於1953年和1960年曾先後赴蘇聯、蒙古兩國會診、講學。後又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院及皮膚性病研究所合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白血病及脊髓癆等疑難病症獲得良效。除此之外,常應全國各地之邀,參加會診、講學及各種學術活動,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秦伯未雖有豐富的臨床效驗,但時刻都不放鬆臨床實踐。他在奉調到衛生部工作一段時間後,為了能更加接近臨床、搞好臨床工作,主動從衛生部宿舍區搬出,舉家遷居到北京中醫學院附屬東直門醫院內。在醫院工作期間,於帶教同時承擔著大量的臨床工作,每周中兩個半天在高幹門診應診,一個半天在東直門醫院病房查房,一個半天去北京醫院查房;此外,還有大量的醫院外會診,所有這些,無疑大大豐富了他的臨床經驗。
儘管當時秦伯未已是著名的中醫專家,但他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醫家風範,無論是外賓、僑胞,還是領導、民眾有病,總是隨請隨到,一視同仁,一絲不苟。在每次會診以後,總是將病人念記在心,主動打聽治療情況,甚至隨訪問候,對患者認真負責,真切關懷。
創中醫函授
秦伯未在研習中醫過程中深切感到,中醫醫籍浩若煙海,流派眾多,傳統學醫,師承面授,各承家技,雖有所長,總難免局限。而開校辦學,則可集思廣益,兼收博覽,是發展中醫學術、加速培養人才的好途徑。隨致力於醫教育工作。在教學實踐和指導臨床實習的同時,組織編寫了各種適合當時實用的中醫教材,編輯出版醫籍精華,並創辦了中醫學社等。1928年與杭州王一仁、蘇州王慎軒等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親自編著多種講義,並授課及指導實習。當時編印出版的《國醫講義》 (6種)、 《實用中醫學》 (12種),大都是秦伯未通過中醫教學實踐反覆修訂的教案,切合臨床實際,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醫學術是千百年來人們與疾病鬥爭的實踐總結,紮根於民眾中。社會上熱愛中醫、學習中醫、從事中醫者人數眾多,但限於歷史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中醫學校很少,能入校系統學習者更少。有感於此,秦伯未於1930年又創辦“中醫指導社”,為社會上的中醫人員和愛好者學習中醫提供指導。該社面向全國及海外僑胞,社員先後達千餘人。該社編印各種書籍和刊物以傳授中醫知識,交流學術見解及臨床經驗,解答有關問題等。主要內容有: 《中醫基本學說》 、 《群經大旨(內經、金匱、傷寒論)》 、 《各種研究法》 、 《病理講座》等。這種辦學形式實為中醫函授、刊授教育之先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秦伯未便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中醫教育事業。1954年奉調任衛生部中醫顧問。1955年,在中醫研究院舉辦的全國第一屆西學中班執教,為國家培養了首批高級中西醫結合人才。1959年以後,一直在北京中醫學院從事醫學教研工作,他講課深入淺出,旁徵博引,講理透徹,條理清晰,深得學生們的好評。他對於門下第子也採取上大課、布置作業、寫醫論、隨師臨診、整理醫案、總結病例等多種方法,使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同時提高了業務與寫作水平。秦伯未先後參加了1960年、1962年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系列教材第一、二版的編審工作,為總編審之一。
中醫學術
1919年,秦伯未就讀於丁甘仁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為該校第3期學員,與程門雪、章次公等諸賢為同窗學友。當時,江浙滬名醫曹穎甫、謝利恆、夏應堂、丁仲英鹹集任教,秦伯未經常聆聽名醫教誨,共同切磋岐黃妙術。他勤奮好學,砥礪自強,奠定了堅實的中醫理論基礎。及至1923年畢業時,已蜚聲醫林,應聘為母校講師。他刻苦鑽研,勤於著書立說,幾十年如一日,每晨6時許起床,即伏案寫作,對其學術專著進行不斷的充實加工;並將前一天臨診體驗及閱覽心得,寫成短文或醫話。他業醫50餘年,論著60餘部,論文數百篇。主要著作有《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 《清代名醫醫話精華》 、《內經知要淺解》 、 《內經類證》 、《秦氏內經學》 、 《謙齋醫學講稿》等,這些著作大多幾次再版,深受讀者喜愛。它既繼承前人餘緒,又發掘古義,昭示後人;既有獨出之理論見解,又有實踐心得,為豐富中醫學術寶庫作出了貢獻。
獨到見解
重視對《內經》的研究秦伯未在中醫領域內博覽群書,尤其重視對《內經》的鑽研,享有“秦內經”之美稱。他認為,《內經》總結了前人的實踐經驗,同時也表達了古代的醫學思想體系,成為祖國醫學發展的基礎,研究祖國醫學先要學習《內經》,然後可以順流而下地貫徹到其他醫書,不如此,便像失掉了鑰匙,無法打開中醫寶庫的大門。他先後撰寫了多種有關《內經》的專著,計有《秦氏內經學》 、 《讀內經記》 、 《內經病機十幾條之研究》 、 《內經知要淺解》 、 《內經類證》 、 《素靈輯粹》 ,對《內經》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歸納、整理、研究工作。在臨床數學和實踐中,秦伯未廣泛套用《內經》理論作指導。例如,講“水腫”病的治療時,他把《內經》中散見於各篇的有關水腫的論述加以分析,聯繫《金匱要略》、《外台秘要》等文獻,結合他自己的臨床體會,總結了治療水腫病的6個基本法則,即發汗、利尿、燥濕、溫化、逐水、理氣,並列舉了代表方劑及兼證變化的應變原則。這些有關“水腫病”的理、法、方、藥用之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強調辨證論治“辨證論治”是中醫基本理論之一,而在60年代初期,中醫界出現了忽視中醫基礎理論,強調單方驗方,或單純依據西醫診斷、化驗指標進行用藥,而不加以辨證分析的傾向。針對這種情況,秦伯未在《謙齋醫學講稿》一書中專辟“淺談辨證論治”一節予以論述,認為“辨證論治是中醫的診療規律,從認識證候到給予適當治療,包含著完整的極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又說:“辨證論治所以成為中醫的診療規律,就在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辨證論治是中醫處理疾病的程式和方法,是依據臨床表現,通過四診、八綱作出診斷和治療的過程,所以辨證論治和診斷不可分割,根據不同的發病過程,隨時辨隨時論,不是經過一次辨論就不須再辨論,這是中醫治病的精神”。在強調辨證論治的同時,秦伯未也不否定一病的主治法、主方和主藥。他認為,這也是治病的一個基本法則,臨床上可在此基礎上,根據具體病情加減出入,靈活運用,也能收到良好效果。他在治療頭痛證時,就是按辨證分為外感和內傷。外感頭痛又分風寒、風熱、濕邪三種頭痛;內傷頭痛則分為氣虛、血虛、痰濁、肝火、寒厥、痰濁6種頭痛。對潰瘍病,他則認為多屬中焦虛寒證,選擇“黃芪建中湯”為主方加減治療,均獲良效。
秦伯未在溫病、肝病、水腫病、腹瀉、痛證、潰瘍病、慢性傳染性肝炎、心絞痛等方面的理論造詣很深,富有新意,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並總結歸納出證治規律。例如在溫病方面,他提出了溫病當以風溫為綱的觀點,並根據個人臨床體會分為惡風、化熱、入營、傷陰4個時期,提出了溫病的12個治法。他還強調寒溫統一,認為溫病是傷寒的發展,傷寒和溫病並無分歧,若將兩者對立起來,是偏見,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在肝病方面,提出了“肝氣和肝鬱”、“肝火和肝熱”、“肝風和肝陽”等幾個重要概念的區別。他認為,“肝氣”是指肝臟的作用太強及其產生的病證,其性橫逆;而“肝鬱”是指肝臟氣血不能條達舒暢的病證,其性消沉;前者疏泄太過,後者疏泄不及,因此在治療用藥方面就有出入。
強調繼承與發揚並舉秦伯未認為,中醫在長期同疾病鬥爭中,對於很多疾病都有深入的認識和豐富的治療經驗,並且作出了初步總結,應該很好地繼承。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好比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終成幻影而已。然秦伯未所謂的繼承並不是一味地照搬前人的經驗,而是批判的接受,是有創新的繼承。他常通過理論聯繫實際,用古人豐富的經驗知識指導臨床,去蕪存精,提綱挈領,綜合分析歸納成為一整套更為準確、更為完整的理論。他在“腹瀉的臨床研究”(《謙齋醫學講稿》)一文中,就是根據《內經》、 《難經》 、 《諸病源候論》 、 《醫宗必讀》等古代文獻關於腹瀉的病因、病名、治則的記載,提出以暴瀉、久瀉為綱,以虛實兩類來辨證施治的規律,虛證於內傷,淺者在脾,深者及腎;實證屬於病邪,以濕為主,結合寒邪和熱邪以及食滯等,採用化濕、分利、疏散、泄熱、消導、調氣等多種瀉法,和健脾、溫腎、益氣、升提、固澀等多種補法。秦伯未在臨床實踐中,運用這些理論,治癒了眾多的難治性腹瀉患者。例如,許某患腹瀉,反覆發作,發作時非服合黴素不能止。來診時症見:腸鳴腹痛,大便溏,伴口苦口臭,口乾不欲飲,尿黃,苔白膩,脈滑數。當時秦伯未診斷為脾胃薄弱,濕熱內阻,清濁升降失司。並認為病雖久,但治療不在止瀉而在清理,濕熱一除,則腸胃自復,用葛根芩連湯加減。二劑後大便成形,腹痛腸鳴消失。秦伯未非常善於總結前人的經驗,尤其重視醫案醫話的作用。早在1928年編寫的《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中,他就指出:“醫案為中醫價值之真實憑據。”“醫案是中醫的特點,實事求是,生動活潑,最適用於中醫同道間的觀摩,實有廣泛徵集和及時發表的必要。它是根據臨床具體事實作出總結,有理論,有法則,而這些理論和法則又都有一定的根據,因而具有指導性和啟發性……多看各家醫案作為借鏡,也可取長補短,增加智慧,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秦伯未在臨床實踐中就非常重視積累和整理病案,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
秦伯未一生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勤勤懇懇,嘔心瀝血。曾任衛生部中醫顧問,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家科委中醫藥組成員,藥典編輯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為國家和人民作了大量工作,受到民眾的尊敬和讚揚。
主要論著
1 秦伯未.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上海:中醫書局,1928.2 秦伯未.百病通論.上海:中醫書局,1929.
3 秦伯未.內經類證.上海:中醫書局,1929.
4 秦伯未.藥性提要.上海:中醫書局,1930.
5 秦伯未.診斷大綱.上海:中醫書局,1930.
6 秦伯未.實用中醫學.上海:中醫書局,1930.
7 秦伯未.癆病指南.上海:中醫書局,1930.
8 秦伯未.國醫小史.上海:中醫書局,1930.
9 秦伯未.內經病機十九條之研究.上海:中醫書局,1932.
10 秦伯未.秦氏內經學.上海:中醫書局,1934.
11 秦伯未.醫林初集.上海:中醫書局,1934.
12 秦伯未.金匱要略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7.
13 秦伯未.內經知要淺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14 秦伯未.中醫入門.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15 秦伯未,李岩,張田仁等.中醫臨證備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16 秦伯未.謙齋醫學講稿.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