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朴初

趙朴初

趙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於安慶,卓越的佛教領袖、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1938年後,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秘書、主任秘書,上海慈聯救濟戰區難民委員會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淨業流浪兒童教養院副院長,上海少年村村長。1949年任上海臨時聯合救濟委員會總幹事,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委、副主席,亞非團結委員會常委。1980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趙朴初趙朴初

趙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於安慶,1911年隨父母遷回老家太湖縣寺前河居住。

早年求學於蘇州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

1928年後,任上海江浙佛教聯合會秘書,上海佛教協會秘書,“佛教淨業社”社長,四明銀行行長。

1938年後,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秘書、主任秘書,上海慈聯救濟戰區難民委員會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淨業流浪兒童教養院副院長,上海少年村村長。

1945年參與發起組建中國民主促進會。

1946年後,任上海安通運輸公司、上海華通運輸公司常務董事、總經理。

1949年任上海臨時聯合救濟委員會總幹事,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委、副主席,亞非團結委員會常委。

1950年後,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市分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華東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長,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員會副主任。

1953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中緬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名譽副會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1980年後,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顧問,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副主席、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

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長。

1996年,他聞訊《西泠藝叢》即將復刊,寄來5000元人民幣資助。

1997年為籌建中國印學博物館,他上書國家有關部門建議給予扶持,並為中國印學博物館題寫館名。

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人物軼事

佛教淵源

趙朴初與聖嚴法師趙朴初與聖嚴法師

1907年11月5日,趙朴初出生在安慶天台里四代翰林府第中。是嘉慶元年(1796年)狀元趙文楷的後人。父親趙恩彤,任過縣吏和塾師,生性敦厚,家中作主的是母親陳慧。家中設有佛堂,母親每日早晨燒香拜佛;門前的水塘是她的放生池,裡面放養著不少她買下的龜、鱉。

1914年夏日的一天,七歲的趙朴初看到一隻蜻蜓在蜘蛛網裡掙扎,不一會兒,蜻蜓被越纏越緊,漸漸不能動彈。趙朴初轉身到廚房找來一根竹竿,把蜘蛛網耐心地挑開,將蜻蜓救出。母親見了,非常高興,第二天帶兒子去廨院寺燒香。

佛事結束後,母親與先覺師父閒談,說起兒子會對對子了。師父聽了,指著廟中的火神殿,出了一句上聯:“火神殿火神菩薩掌管人間災禍”。趙朴初想了想道:“觀音閣觀音大佛保佑黎民平安”。先覺師父笑了,對陳慧說:“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趙朴初的表舅關?之曾以同知(相當於地方政府廳一級長官)身份做上海道尹袁樹勛的幕僚。二次革命失敗後,關?之接到上海鎮守史鄭汝成逮捕孫中山的密令,作為同盟會會員,他悄悄地讓公廨秘書楊潤之通知孫中山轉移,並故意拖延發捕票的時間。孫中山脫險後,曾親筆題寫書扇感謝他。

接觸佛經

1930年代,趙朴初走上佛教之路,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1930年代,趙朴初走上佛教之路,成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
1921年,關絅之走上佛教道路。在中國現代佛教史上,關絅之有重要地位。他與周舜卿、沈心師、謝泗亭等人於1922年發起成立佛教居士林,這是全國第一個居士林團體。同年,關?之等創辦淨業社,施省之任董事長,關絅之任副會長。1927年,淨業社遷入覺園。

淨業社是上海江浙佛教聯合會下屬單位,趙朴初在這裡做秘書,收發報紙,起草檔案。關絅之對趙朴初要求很嚴。第一次看到趙朴初起草的文字時,關絅之皺著眉頭,一邊拿筆批改,一邊婉言批評:“你的國文很好,毛筆字也好,但佛教有佛教的門徑,你要多看佛書。”從此,趙朴初開始研究佛經。後來,關?之建上海佛教慈幼院並任院長,日常工作即由趙朴初去做。

1929年4月,中國佛教會成立,關絅之被選為九人常委之一。從此,趙朴初和全國高僧大德的接觸更加頻繁了。年輕的趙朴初在這樣一個佛化氣氛里,不知不覺也走上了慈善為本、普度眾生的道路。

1935年秋天,圓瑛法師在上海興辦圓明講堂,經他介紹,趙朴初皈依佛門,成了在家居士。佛教傳入中國後,居士一般指隱居不仕之士、佛教居家修行人士、所有非出家的學佛人士。趙朴初就屬於居家修行人士。

在圓明講堂,趙朴初接觸了卷帙浩瀚的佛經。在經卷和高僧的影響下,趙朴初將自己在私塾和東吳大學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到佛學中去;他的詩書造詣,也與日俱進了。

胸懷若谷

詩詞書法詩詞書法

1968年12月11日至1969年2月12日,趙朴初被監管勞動,地點在廣濟寺後兩跨院,具體做送煤、劈柴、掃雪、倒髒土等雜務。

中國佛教協會的牌子已被紅衛兵戰鬥隊的各種招牌所替代。戒壇的香案早已布滿了灰塵,和尚被趕出了廟門,只有藏經閣前的松樹仍然高高地屹立著,與這群“牛鬼蛇神”為伴。

頭一天,趙朴初和虞愚教授被分配做煤球,撿煤核。燒過的煤球灰里,殘留著半黑色的煤球,揀起來,仍然可燒。趙朴初在一點一點往煤灰深處掏煤核時,突然想到,看似很冷的煤球灰,卻能死灰復燃呢!這使他脫口占出一首五絕來:

細向心中檢,然而有不然。

冷灰猶可撥,試看火燒天。

吟罷,趙朴初對虞愚說:“現在這種情況是暫時的,不久以後,一切都會好的,一切都將會走向正軌。無論受多大委屈,一定要堅持住,活著,就是勝利。”

1969年春節前夕,爆竹好賣,趙朴初等人被勒令拆舊紙花,將燃放過的爆竹里的紙骨子剝出來,重做成新的爆竹。這是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既新鮮,又無奈。拆舊紙花時,趙朴初想,什麼時候“文革”結束了,用自己拆的舊紙花做的爆竹來慶祝,該多好啊!於是又有一詩吟就:

摧枯拉朽盡,鐵骨獨留枝。

好待東風信,新花眾妙持。

後來,周恩來了解到趙朴初被迫勞動的情況,下了保護趙朴初的指示。他不再每天接受監管勞動,被拆掉的電話也安上了。

三個月下來,七寫八寫,倒也記錄下了趙朴初“改造”過程中的思想火花。他抽空將這些意外收穫加上標題《閒情偶記》,送給了佛協教務部主任陳秉之。陳秉之十分感慨:別人寫“勞動改造”的詩,常常發泄心中的憤懣,趙朴老的詩卻氣象崢嶸,沒有半點牢騷。尤其是對國家前途,信心十足,其胸襟,確非常人可比啊。

革命情誼

趙朴初與新四軍

趙朴初作品趙朴初作品

趙朴初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書法大師。他對中國古典文學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在詩、詞、曲和書法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但是趙朴初和新四軍有什麼關係,外界卻所知甚少。

揮手汽笛鳴,極目樓船遠,

談笑憶群英,怡怡薪與膽,

雄風舞大旗,萬流助浩汗,

同張射日弓,待看乾坤轉。

這首五律是趙朴老於1938年所作。1998年秋,91歲高齡的趙老重書此詩時作了如下注解:“抗日戰爭初期,余負責上海戰區難民收容工作。1938年,選送難民中優秀壯年、青年及部分優秀難童暨工作人員,赴皖南新四軍本部,此為送行時之作。”這段話,基本介紹出了寫這首詩的背景。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戰爭爆發後,趙朴初積極進行抗日救亡活動,組織婦女支援前線抗日將士,動員和掩護三百多名青壯年奔赴抗日前線,直接打擊日本侵略者,並千方百計地救濟和安置上海難民。

上海淪陷後,趙朴初又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積極與上海我黨的地下組織取得聯繫,打通了與新四軍的關係,把經過培訓的千餘名青年難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軍總部。其後又陸續把大批青年送往蘇南、蘇北新四軍部隊,參加抗日戰爭。

當時新四軍在日寇和偽頑的雙重封鎖下,部隊缺醫少藥,醫療工作十分困難,通訊器材也十分缺乏,趙朴初冒著生命危險,多方籌措通訊器材和醫療器械與藥品,源源不斷地送往新四軍前線,正是在趙朴初這批救命物品的幫助下,挽救了不少傷病員同志的生命,很多傷員很快傷愈回到了部隊,部隊的戰鬥力增強了,同時,他運來的通訊器械也使部隊的通訊聯絡工作得以恢復和發展,分散的部隊和根據地終於又能緊密的聯繫起來了。趙朴初的壯舉對於當時處於敵後的新四軍部隊來說,真可謂是“雪中送炭”!

抗戰期間,趙朴初對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做法十分痛恨。1941年,在反動當局的策劃下,發生了圍攻新四軍的“皖南事變”,趙老聞訊後,義憤填膺,當即作七律詩一首,以表達自己的憤慨之情:

豈能北轍又南轅,無北無南八表昏,

信有修能遭眾嫉,竟教積毀鑄沉冤,

鴟梟在室悲弓折,魑魅甘人可理論,

逼窄江南客後死,彌天淚雨望中原。

哀辛士

1997年重書此詩時,趙老註:“1941年為皖南事變作,辛士為新四之諧音也。”

海納百川、寵辱不驚是趙朴初一生胸懷坦蕩寧靜的寫照,而剛直不阿也同樣是他的氣概。陳昊蘇曾講述過父親陳毅與趙朴初數十年的真摯友誼,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陳毅逝世後,趙朴初頂著極大的壓力,幫助整理《陳毅詩集》、《陳毅文集》,危難時期趙朴初的毅然相助使他們全家受到了很大的感動。

烈士張太雷的女兒張西雷,正是當年趙朴初歷盡千難萬阻送到新四軍的婦女中的一員。趙朴初的相助使她能夠繼承父親遺志,獻身到抗日戰場中去繼續自己的革命事業。

趙朴老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是:“盛世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他的豁達大度、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永遠值得後人去學習。

趙朴老一生安安心心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對國家、對人民、對自己都可稱無愧無憾。而他志高意遠,寧靜淡泊的人品,更是從他的遺偈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生固欣然,死亦無憾,

花落花開,水流不斷,

魂兮無我,誰歟安息,

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主要成就

趙朴初作品趙朴初作品

趙朴初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1945年12月30日,趙朴初與馬敘倫、王紹鰲、林漢達、周建人、雷潔瓊等在上海成立以“發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現”為宗旨的政黨——中國民主促進會。此後,趙朴初同志歷任民進上海分會副主任,民進上海市委主委,民進中央委員、常委、副主席,民進中央參議委員會主任,是中國民主促進會德高望重的卓越領導人。趙朴初同志始終熱愛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他同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中央領導人有著親密的友誼。他長期擔任民進中央和全國政協的領導職務,積極建言獻策,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作用,為發揚同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優良傳統,為鞏固與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貢獻。
趙朴初是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在國內外宗教界有著廣泛的影響,深受廣大佛教徒和信教民眾的尊敬和愛戴。他佛學造詣極深,《佛教常識答問》等著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傳廣泛。他從青年時期開始,就認真研究社會主義學說,經過漫長的求索,他逐步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最能代表中國勞苦大眾的意志和利益,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建成繁榮富強的新社會。作為新中國一代宗教界領袖,趙朴初同志把佛教的教義圓融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之中;圓融於維護民族和國家的尊嚴,扞衛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事業之中;圓融於促進中國佛教界與世界各國佛教界友好交往的偉大事業之中。他充分地論述了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的問題,指出:黨和國家從政策上、法律上充分尊重和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宗教徒則要愛國愛教,遵紀守法,擁護黨的領導,報國家恩,報眾生恩,積極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他告誡佛教弟子,佛教的利益必須與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我們的生命好比一滴水,只要我們肯把它放到人民的大海中去,這一滴水是永遠不會枯竭的。趙朴初同志堅決擁護黨中央制定的關於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重要指示,積極協助黨和政府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趙朴初同志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宗教理論和工作,坦誠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他積極促進全國各宗教界的團結和穩定。他熱情支持十世班禪為發展藏傳佛教文化,建立藏傳佛教正常秩序,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反對境外勢力分裂祖國的活動所開展的各項工作。他積極擁護按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製,經金瓶掣籤、報中央政府批准認定的十一世班禪,並熱情關心十一世班禪的培養教育工作。他恪盡職守,殫精竭慮,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理論與實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個人作品

著作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滴水集》 1961年12月 作家出版社
《片石集》 1978年3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佛教常識答問 1996年8月 江蘇古籍出版社
《靈山集》 1998年8月 九州出版社
《趙朴初詩詞曲手跡選》 2001年5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
《趙朴初韻文集》 2003年4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
《趙朴初文集》 2007年10月 華文出版社
《趙朴初墨跡選》 2008年11月 江西美術出版社
《趙朴初書法集》 2013年3月 文物出版社

個人榮譽

1982年獲日本佛教大學名譽博士稱號和日本佛教傳道協會傳道功勞獎。
1985年獲日本第三屆庭野和平獎。
1990年日本龍谷大學贈授文學博士。
1992年獲日本明仁天皇贈授一等瑞寶章和韓國東國大學贈授哲學博士。
1997年獲國際獅子會文化功勞獎。
1998年獲中韓日佛教文化貢獻獎。

人物評價

作家協會應當吸收趙朴初先生為會員。他在文學、詩詞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而且很有名氣。(周總理評)
趙朴老行文恬淡,詩也如此,他不用慷慨激昂和轟轟烈烈的詞,同樣能激勵人。(夏衍評)
勞動之餘,他(朴老)就是看書寫字,吟吟詩。(虞愚評)
提到趙朴老,我真是早已久仰久仰了。他是著名的身體力行的佛教居士,中國佛協的領導人,造詣高深的佛學理論家;他又是蜚聲書壇的書法家;他還是有悠久革命經歷的國務活動家。趙朴老真正是口碑載道,譽滿中外,成為人們景仰的對象。可就是這樣一位名人,一位大人物,卻絲毫沒有名人的架子,大人物的派頭,同他一接觸,就會被他那慈祥的笑容所感動,使人們如坐春風,如沐春雨,感到無比的溫暖和幸福。(季羨林評)
朴翁擅八法,千古人好李泰和、蘇子瞻書,每日臨池,未曾或輟,乃知八法功深,至無怪乎書韻語之罕得傳為家寶者矣。(啟功評)
從普通衲子到高僧大德,從一般信徒到學界巨擘,從廣大民眾到黨政領導,從港澳台同胞到國際友人,依然深深追思緬懷,感念他深遠廣大的菩提心和濟世利人的菩薩行。哲人已逝,“峨峨若千丈松崩”,德音未遠,神理綿綿。(釋學誠評)
趙朴老是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他為新中國上海佛教和全國佛教振興作出了卓越貢獻,是當代中國佛教維摩詰。趙朴老是‘人間佛教’的提倡者、倡導者與實踐者,是‘愛國愛教’的好典範、好榜樣與好楷模,是‘紹隆佛種’的播種者、耕耘者與實施者。(慧明法師評)

人物紀念

趙朴初紀念館趙朴初紀念館
趙朴初文化公園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寺前鎮,規劃占地23公頃,建築面積達8000平方米,公園分為三大部分,東側是以氣勢恢宏的朴公陵等人文景觀為主的紀念園區;中間部分是以紀念堂、報恩禪寺、上客房、紀念碑林為主的寺廟區;西側為仿建的趙朴初祖居狀元府(兼陳列館)。
朴公陵中軸線以神道組織建築,因山勢轉折,縱深500餘米,豎向高差70餘米,層層推進,自下而上,沿軸線序列配置廣場、門坊、月塘、碑亭、瞻仰平台9.3平方米、聳立的漢白玉立像及祭掃平台(樹葬地)。神道寬10米,台階456級。
陵園牌坊寬15.9平方米,內植睡蓮9株,詩碑亭為重檐園亭、方形基座,取“天園地方”之意,亭內石碑刻朴老名詩名句,正面為“自度曲”,背面為“生死觀”。趙朴初銅像銅像高9.3米,神道最後段93級台階,寓意朴老走過的93年不平凡的生命歷程,雕像底座上嵌刻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所書“趙朴初先生”五字。
祭掃平台為半圓形,中央千年銀杏樹下即為地棺。陵園台階、平台、欄桿等均以本地優質石材鑿制而成,樸實莊重,也緊扣趙朴初先生生前鍾情於石的性格特徵。趙朴初陵園設計空間布局合理,予人以神聖、莊嚴、永恆而充滿生氣。形成強烈的紀念氣氛,注重樸實自然,充分體現趙朴初先生的性格特徵和人格魅力。
趙朴初故居,又名世太史第,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天台里街。建築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0米,南北寬約100米,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731平方米。始建於明萬曆年,清代續修續建。初為明刑部給事中劉尚志私宅,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任翰林院主修的趙畇購得,始為趙氏府第。因趙氏族中自趙文楷始,趙畇、趙繼元、趙曾重四代翰林,故又稱"世太史第"、"四代翰林宅"。
世太史第風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獷及南方徽州古建的細膩、精緻於一體,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七進五院一園一場,布局規整,結構合理,氣勢恢宏。整體布局為深宅大院,綜合性功能齊全。在功能區域處理上,利用東三、東四、西三隔斷牆封閉大門,又靈活地使各進自成獨立庭院。建築結構上,七進主體建築有三進採用瞭望板直接鋪在桁條上,取代原有椽子中間環節,合理地減少了製作安裝工序和結構銜接點,形成皖西南地域古建築的一大特色。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