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

徐匡迪

徐匡迪(1937年12月- ),中國鋼鐵冶金專家,浙江桐鄉崇德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冶金系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上海市市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等職。現任上海科技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2010年6月7日,正式卸任工程院院長一職。2018年5月30日,獲得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54年至1959年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學習。

APEC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APEC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

1959年至1963年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助教。

1963年至1971年上海工學院冶金工程系助教、煉鋼教研室副主任。

1971年至1972年下放安徽省鳳陽“五七”幹校勞動。

1972年至1980年上海機械學院、上海工業大學冶金工程系助教、講師、煉鋼教研室主任。

1980年至1986年上海工業大學冶金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其間:1982年3月至1983年2月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做合作研究、訪問學者)

1984年3月至1985年6月赴瑞典斯堪的那維亞•蘭塞爾公司任副總工程師、技術經理。

1986年至1989年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常務副校長。

1989年至1991年上海市教衛辦公室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長、黨組書記。

1991年至1992年上海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2年8月至12月上海市副市長兼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2年12月至1994年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4年至1995年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95年至2001年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至2002年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2002年任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

2003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9月兼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

2010年6月,已擔任兩屆工程院領導職務的徐匡迪正式退休,繼續擔任中美友協會會長。

成就榮譽

國際工程院士大會上發表演講國際工程院士大會上發表演講

徐匡迪是國際著名的鋼鐵冶金專家,曾先後獲得過六項國家級、部委級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科

技進步獎;香港何梁何利獎勵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還曾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同時,他還是「英國皇家土木工程師協會」榮譽會員,「英國皇家工程院」榮譽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塞爾維亞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3年5月 當選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9月獲瑞典皇家北極星大十字司令官勳章 ,以表彰他為促進瑞中友好做出的傑出貢獻。

2007年8月,徐匡迪被日本鐵鋼學會授予榮譽會員稱號 。

2008年6月,被授予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獎章 。

此外,他曾被授予香港科技大學名譽工學博士、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紐約大學榮譽工程學博士、德國友誼勳章。

2018年5月30日,獲得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學術貢獻

學術瑰寶學術瑰寶

長期從事電爐煉鋼、噴射冶金、鋼液二次精煉及熔融還原的研究。研製成功SGDF型噴粉罐並廣泛應

用,效益顯著;研究成功生產高純管線鋼的真空循環脫氣、噴粉(RH-IJ)技術,被英鋼聯及日本新日鐵公司採用;研究成功超低硫鋼冶煉技術及鐵浴法熔融還原不鏽鋼母液,並分別在上海寶鋼和上鋼五廠取得套用成果;提出了鐵液脫硫的“擬一級不可逆反應處理法”及錳熔融還原三步反應模式;主持制訂上海鋼鐵工業“三優”規劃,使得上海鋼鐵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他還視察了國家各重大鋼鐵企業,為中國鋼鐵事業發展殫精竭慮。他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專著6本。

人物軼事

烽火歲月烽火歲月

2008年6月9日,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利浦親王出現在英國皇家工程院的頒獎晚宴上,在大約280位英國工程科技界人士的注目之下,英國皇家工程院把國際獎章頒發給一個已經70歲的中國人,他就是中國工程院的院長、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徐匡迪。我國鋼鐵冶金專家,博士生導師,還兼任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的成員,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的會長等要職。2003年以來,他又先後當選為瑞典、英美俄等國的工程院外籍院士。然而,在徐匡迪眾多頭銜和榮譽的背後,卻是他與中國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的起伏人生。

艱苦童年

主持人:原來您以前的名字叫做徐抗敵。

徐匡迪:對的是的

主持人:就是因為對日戰爭的時候,日軍侵華。

享譽國際享譽國際

徐匡迪:對,我是1937年12月11號出生,那個出生的地點呢是在浙江和江西交界的一個山區,那個地方叫松嶺,所以我的小名叫松松,那么當時呢我母親是懷著孕,已經是,那個當時過了錢塘江大橋火車就沒了,就是敵機不斷地轟炸,因為日本已經占領了上海,飛過來兩三百公里很容易,而且那時很殘忍的,就是難民就沿著鐵路走,飛機就沿著鐵路掃射轟炸,一到聽說飛機來了呢都往稻田裡面躲,你知道稻田裡面又有水,這個又泥濘,又是冬天,所以走了大概兩個多月以後,到了浙贛交界的地方呢?我母親就臨產了,我就生在那個一個廟裡面,父母親呢感覺到我們國家太弱了,這個生了一個男孩要能夠記住這個國恥家仇,所以要抗敵,"男兒當自強,抗敵保家鄉",所以呢就取名我為"抗敵"。

徐匡迪一家人長途跋涉來到雲南之後,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而當時的昆明是西南地區的文化中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在此組建了國立西南聯大,徐匡迪就在西南聯大附小就讀。

徐匡迪徐匡迪

徐匡迪:我在西南聯大附小念書,那個等到二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就是1944年,當時我們一個國小老師很有意思的,半開玩笑地跟我說,我們抗戰快勝利了,你一直"抗敵",勝利了以後你抗誰啊?這個問題我當然很小我回答不出來,他就拿了毛筆在那個毛邊紙上,他就寫了匡迪兩個字,我就說我不懂這兩個字,還不認識,國小生,我這什麼意思他就寫了"匡扶正義,迪吉平安",他說給你爸爸媽媽看看吧,我拿了回家去,給我爸媽看,我爸媽都說這個名字取得很好,所以呢我就一直用到現在。

為國而學

視察國家重大工程視察國家重大工程

抗戰勝利後,徐匡迪隨家人回到家鄉杭州,1954年徐匡迪高中畢業之後,考入了當時被譽為是"鋼鐵搖籃"的北京鋼鐵工業學院。

徐匡迪:我一點都不懂什麼鋼鐵專業,我們在江南水鄉,第一次實習我看了我嚇了一跳,哎呀這么大的爐子,這么熱的溫度,但是這個只要國家需要。我覺得像我這個年齡的人,我們這一代人,因為中國受的苦難太多了,總想幫國家多做一點事情。

主持人:如果不是國家需要的話您本來的志願是什麼?

徐匡迪:我曾經想考藝術學校。我當時是唱歌唱得蠻好,而且我是可以用美聲唱法考獨唱,當時我因為藝術院校先招生,我本來想考中央音樂學院或者上海音樂學院,偷偷的,父母親都不知道,父母親是絕對不希望我讀藝術,或者讀文科,那么可是很遺憾呢,當時是西安藝術學院錄取我了,當時我就覺得進不了第一二名(學校)就乾脆放棄吧,重新再聯考,考到現在的北京科技大學,原來的全國重點大學北京鋼鐵學院。

文革歲月

徐匡迪在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學習的5年,學業和文藝才能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1959年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又考上了的研究生,但是卻因為父親被劃成了"右派"而未能夠如願。幸運的是,他被學校留了下來,成為了一名教師。

1963年,徐匡迪則被調往剛剛成立的上海工學院任教。然而,正當他想一展宏圖的時候,"文革"開始了。"文革"結束之後,經過"隔離"、"下放"的徐匡迪重新回到了學校,他順利地通過了學校組織的考試,成為一名研究生導師。

接待美國總統柯林頓夫婦接待美國總統柯林頓夫婦

徐匡迪:我是第一批帶研究生的文革老師,而我在文革以前只是一個講師,因為當時文化大革命沒有辦法再評職稱了,所以學習我覺得是不管在什麼年齡什麼時期對人總是開卷有益的。

主持人:在文革之後的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啊,徐匡迪:對

主持人:那個時候郭沫若在閉幕式上。

徐匡迪:《科學的春天》講話,當時我在下面聽。

主持人:您在下面聽,聽說是非常感動。

徐匡迪:極其感動,極其感動,因為那個時候知識分子正好從那個臭老九,從另類的變成鄧小平同志說,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所以當時就感覺到,真的是如沐春風啊,非常地高興,整個應該講科學大會的閉幕式啊,可以說是現在是很難想像的,當時這個鼓掌啊,那時好像說一兩句話就有鼓掌,說一兩句話就鼓掌,那個掌聲真的是不斷,那是一種好像,被壓抑了很久而獲得解放,被蘊藏在心底的這份熱情突然迸發出來的這種感覺,所以我覺得那個是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也是我這一生當中不會忘記的。

出訪西歐

1978年,中國國門打開後,莘莘學子掀起了一股出國的浪潮。1982年,身為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教授,被稱為是中國噴射冶金領域"四大天王"之一的徐匡迪,也應邀來到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

徐匡迪:我當時到英國以後感到非常震撼,最深刻的一個印象就是,這超市里怎么琳琅滿目啊。

主持人:聽說您還拍了張照。

在中美建交30周年上與美國前總統卡特在中美建交30周年上與美國前總統卡特

徐匡迪:拍了個照呢,寄回來,我不是拍的大笨鐘,也不是拍的倫敦橋,我是拍的倫敦的超市,因為我實在是感到震撼,它怎么會有這么多東西,當時我們國內//什麼都計畫,所以我就不懂了,他怎么會有這么多東西,所以我想學學經濟學,經濟系和我們這個冶金系是一棟樓,所以我就要去聽它的課,那個教授非常客氣,說很好,感謝你選我,從哪來啊,從台灣來啊從日本來啊還是從香港來啊,我說我是從中國大陸來的,從上海來,他馬上不笑,他說這個你沒用的,你們學了沒用,你們是短缺經濟,什麼都不夠,所以要計畫分配,我們是市場經濟,是一種過剩的經濟,所以大家都要講究行銷戰略,我是講市場經濟對你沒用。我當時啊就是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我說那這樣吧我就旁聽吧,不選你,正式選你的課可以嗎?他說你來坐著,我絕對是歡迎你,我只是怕浪費你的時間,我說我不浪費,我學習學習。這個學習對我非常有啟發。

1984年,徐匡迪被邀請到世界著名的噴射冶金公司--瑞典蘭塞爾公司做副總工程師,他在英國學到的經濟理論,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實踐。

徐匡迪:到了瑞典以後,就接觸到實際了,比如說我們這個是提供冶金的裝備和技術的公司,那么比如說西班牙要建新的廠,義大利要建廠,你要去投標,我呢都是投標的負責人,那么這個投標啊除了技術還要概算你有多少錢,然後呢你可以保證給公司多少利潤,而且你要能夠投標投上,人家的投資多少年可以收回,你要給他說服他,然後我們這個設備製造怎么樣為銀行貸款,這個有很多的一個可以說從金融到技術,到產業生產一直到套用這么一個鏈條再回收這個資金,所以要學會做項目,所以這個對我還是有用的。

上任市長

1985年,徐匡迪回到上海,開始對市場經濟的優勢及國外如何操作市場經濟進行思考總結。

視察全國各大鋼鐵企業視察全國各大鋼鐵企業

1989年,時任上海市長的朱鎔基,召開了各界人士經濟形勢座談會,在會上,徐匡迪所作的"計畫經濟不再適合現今中國發展"的發言,引起了朱鎔基的興趣。同年12月,徐匡迪被任命為上海市科教文衛辦公室的副主任,並且兼任高教局局長,從政之路就此打開。

1995年的2月,徐匡迪當選為新一屆的上海市市長,一個月後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當時唯一的院士市長。

徐匡迪在任期間,浦東的改革和建設得到深化,上海成功舉辦了2001年APEC會議,並在申辦"2010年世博會"中,贏得了首輪角逐的勝利,國際大都市的地位逐漸奠定,臭名遠揚的蘇州河得到治理,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這些實事為上海百姓所稱道。上海市民回想起徐匡迪市長時,都會豎起大拇指,“外語頂呱呱”,經濟“老懂行啦”。

出任院長

2001年底,徐匡迪被調任中國工程院工作,2002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長。

國家科技工程大會上為獲獎者頒獎國家科技工程大會上為獲獎者頒獎

徐匡迪:我當時離開上海是64歲了,那么65歲本來就要退,當時我是準備回上海大學去做教授去了,哎,想不到中央要我說到工程院來工作,後來呢院士們選我當院長,這個是選舉產生的,當時我就感覺到,我又一次要學習了,我要做學生了,因為他們都是我的老師,儘管我已經64歲,當時院士的平均年齡都已經六十七八了,很多都是我的老師,還有我的太老師,就是我老師的老師還在做院士,所以我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是我也很高興,因為和這么多睿智的人這么多有專長在一起真是學無止境啊。

2008年7月,一則"袁隆平要購買售價68.8萬元頂級跑車"的虛假,在網路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不過,網民們對袁隆平的支持熱度卻一直不減。

然而,這個廣受中國老百姓愛戴、在上世紀70年代就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的科學家,卻一直沒能夠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直到1995年,他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袁隆平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不禁讓民眾對中國的院士制度提出了疑問。

我的家“中國工程院”我的家“中國工程院”

徐匡迪:袁隆平先生我和他很熟,他以工程院院士為自豪,他並沒說一定要做科學院院士,但是他也完全有資格做科學院的院士,當時他申請科學院院士的時候沒有通過呢,是因為有的院士認為你這個好像不正規,你這個成果是不是偶然的,袁先生呢是一位非常實幹的人,到現在還在田裡頭實幹,他並沒有寫很多的論文來闡述這件事情,科學院比較側重科學的原理,就是科學的原理的創新和發現而工程院呢是比較注重實際,工程的實際,所以他在工程院第一次申報就通過了。

中國的院士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但是直到1946年才建立這一個制度。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科學院在1955年建立了學部制,然而,由於受到了"反右"、"大躍進"和"文革"的影響,學部委員增選一度中斷。1979年,中國科學院增選工作開始恢復,與此同時,院士制度也開始著手建立。

1993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改稱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至此,院士制度才正式的建立。1994年,中國工程院宣告成立。在中國,"院士"是最高的學術稱號,是一種終身榮譽。

徐匡迪徐匡迪

2001年,社會上發生了"核酸風波"、院士候選人花錢做廣告等事件,院士科學道德建設由此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重視,於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科學道德自律準則》在這一年出台,而早在1998年,中國工程院就制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行為準則》。

2003年院士增選時,徐匡迪對工程院院士和院士候選人提出了"五個不希望",就可能出現的科學道德問題提出忠告。2005年院士增選的前夕,中國科學院前院長周光召等13名院士,對院士科學道德等現象進行抨擊,並強烈要求對院士制度進行改革。

主持人:也有人開始討論到就是院士的這個制度,是不是本身也可以進行一些改革。

徐匡迪:院士制度呢我認為是要不斷完善,所謂完善呢無非是兩個,一個是選拔機制要完善,第二個呢就是監督機制要完善,我想就這兩個方面,那么至於說到比如說改革啊,或者說有人說取消,我覺得這個是不了解全世界的情況,所有已開發國家都有院士,全世界院士都終身制,但是呢國外有一點你院士要付錢的,像美國院士一年要交1500美元。我們也在醞釀,可能某個時期也要隨著待遇提高也要交點費。

2005年底,一則有關"韓國克隆之父"--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蓄意偽造實驗結果的,在中國科學界引發熱議。而在6月召開的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上,徐匡迪再次對院士科學道德進行強調。

主持人:是不是覺得這個現象還是有存在的這個危機。

快速發展的中國工程院快速發展的中國工程院

徐匡迪:不是講有危機,就是這個社會的這個功利主義,社會的這種急躁的心情,或者說各個地方對發展科學,突破某一個高技術的這種強烈的欲望也驅使著一些科學工作者感到很大的壓力,那么如果他沒有足夠的定力,那也許會出現像韓國黃禹錫這樣的造假的問題,他是個優秀的科學家,他在美國做終身教授做了好多年啊,是韓國政府把他請回去的,總統還給他最高獎,結果是個假的,所以因為他壓力太大了,所以我們一直要求我們的院士,要有一種平常的心,科學的心來對待所謂的事情,要願意坐冷板凳,不要熱衷於各種各樣的活動。恩格斯曾經講過,任何高明的專家,在他專業以外都最多是個半通,不能像魯迅說一成為名人,你就滿天飛,到處去兼職,到處去參加各種會議誇誇其談,這個是至理名言。

主持人:中國工程院在這八年里的發展有目共睹,這是中國工程院開拓進取、科學發展的八年。在換屆閉幕大會上,新院長周濟代表新一屆主席團和領導班子講話時說,中國工程院成立16年來,為國家工程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凝聚著朱光亞、宋健、徐匡迪等各位老院長、歷屆院領導班子及主席團成員的心血和智慧”。

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

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歷任領導

市委書記任職時間市長任職時間
饒漱石——陳毅1949年5月28日—1958年11月
陳毅——柯慶施1965年11月—1967年2月
陳丕顯——曹荻秋1965年11月—1967年2月
張春橋——張春橋1967年2月—1976年10月
蘇振華——蘇振華1976年10月—1979年1月
彭沖——彭沖1979年1月—1980年3月
陳國棟——汪道涵 1981年4月—1985年7月
芮杏文——江澤民1985年7月—1988年4月
江澤民1987年-1989年6月朱鎔基1987年—1989年6月
朱鎔基1989年8月-1991年4月黃菊1991年4月-1995年2月
吳邦國1991年4月-1994年4月 徐匡迪1995年2月-2001年12月
黃菊1994年4月-2002年10月 陳良宇2001年12月-2003年2月
陳良宇 2002年10月-2006年9月

韓正

2003年2月-
韓正(代理書記)2006年9月-2007年3月
習近平2007年3月-2007年10月
俞正聲2007年10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