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邵逸夫的父親育有5男3女。1907年,邵逸夫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視圈尊稱他為“六叔”、“六老闆”。邵逸夫長大後,邵氏家族已經家道中落,只有一棟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為“笑舞台”的上海劇院。
邵逸夫早年就讀於家鄉莊市葉氏中興學校,與包玉剛、包從興、趙安中等為前後屆同學,後赴上海就學於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為此練就一口流利的英語。邵家眾多的兄弟無人繼承父業,幾乎都進入娛樂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於1924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開始闖入當時尚屬草創時期的中國電影業。邵逸夫在“上海青年會英文中學”念書時,就已經加入長兄邵仁傑主導成立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並助兄長開拓外埠發行。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這也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
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應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此後,邵氏兄弟帶著一架破舊的無聲放映機和“天一”影片,南洋鄉村巡迴放映,並開設遊藝場和電影院。天一影片在創業首兩年發展迅速,其他電影公司於是組成“六合影業公司”,圍剿“天一”,迫使上海甚至南洋的大戲院,不再播放天一的電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與三哥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先後購入多間戲院。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電影器材。途中輪船觸礁沉沒,幸虧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著一小塊木舢板,在大海上飄泊一夜後終於獲救生還,並從美國好萊塢買回所需的“講話機器”。
1932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因上海的局勢不穩,“天一影業”決定遷往香港發展,並建立了“天一港廠”。邵逸夫任製片和導演的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上映引起轟動,將中國觀眾帶入“有聲時代”。
到1937年抗戰前夕,天一影業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並建立了完整的電影發行網,他們南北呼應,分工協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
1938年,天一影業正式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東南亞,香港、南洋地區相繼淪陷,邵氏各兄弟的電影事業大受打擊。
戰後,二哥邵仁棣回港重建業務,並於1948年將“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同時,邵逸夫與三哥仁枚的新加坡電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軌道。但“父子公司”在港的發展不順,遭“電懋”和“長城”兩大電影公司夾擊,所以邵逸夫決定接掌香港的電影生意。
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萬元買下“父子公司”的清水灣地皮,興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發展他的電影事業。
1957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
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73年邵逸夫舉辦首屆香港小姐選舉,該選舉成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選美盛會。
1985年起,邵逸夫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國內地。當年他向中國保護敦煌畫展工程和浙江大學分別捐資1000萬元。有關部門特立碑予以紀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處,類似的紀念碑不止一個,但惟有同鄉邵逸夫是炎黃子孫。
1997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迎娶方逸華,時年90歲。
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斥資4億港元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著作權,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碼復修。
2002年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第一屆於2004年舉行。獎項模仿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3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是陳省身;天文學獎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簡悅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於2005年中期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
2007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五十周年,邵逸夫迎來百歲誕辰。2010年1月1日,102歲的邵逸夫宣布正式卸任TVB行政主席。從2010年1月1日起,市值164億港元的電視王國TVB,開始由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79歲的方逸華正式執掌大旗。
2011年12月31日,時年104歲的邵逸夫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非執行董事及董事局下轄行政委員會成員的職務,由時任副行政主席梁乃鵬接任主席一職,任期兩年,邵逸夫妻子方逸華則繼續留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自2012年1月1日起生效。邵逸夫則獲委任為榮譽主席。
2014年1月7日6時55分,邵逸夫在家人陪伴下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主要成就
個人貢獻有聲電影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製片兼導演,老二邵邨人擅長編劇,老三邵仁枚精於發行,老六邵逸夫則擅長攝影。創業之初,他們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猶如家庭式作坊。其攝製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後,即深受上海市民歡迎。當時上海灘搶吃電影這碗飯的公司不止一家。“天一公司”遭到鐵壁合圍式的圍剿。為求一條生路,老三邵仁枚想到東南亞去發展。初到新加坡,浙江口音的邵仁枚被來自廣東、福建的新加坡華人拒之門外,幸得一位浙江老鄉的幫襯,邵仁枚帶去的幾部“天一公司”的片子才很快大受歡迎,一時爆棚。邵仁枚忙得不可開交。只得拍電報回國,要六弟邵逸夫來當幫手。1926年,剛從中學畢業的邵逸夫趕到了新加坡,協助三哥開拓南洋電影市場。創業的時日裡,他們像苦力一樣,扛著電影機和影片,在烈日下長途跋涉,深入到華僑眾多的農場去放露天電影。那時的放映設備還很落後,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搖片子,一場電影放下來,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
1930年,掛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先後買下了美芝路的新娛樂劇院和曼舞羅戲院,專門上映天一公司的新電影。
1929年到1933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引發了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不少電影院也不得不關門停業。邵氏兄弟決定堅持下去。同時邵逸夫也意識到與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有聲電影相比,自己的無聲狀態定將被淘汰,於是提出了拍攝有聲電影的建議。邵逸夫從美國回到新加坡後,在他的電影院瑞安上了有聲設備。
1932年,他高價請來粵劇名伶薛覺生擔任主演,自任製片和導演,拍出了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轟動一方。有一次在泰國放映時,觀眾硬是把留聲機砸開,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裡面。邵逸夫以後每次放電影都要派專人保護留聲機。這部電影為邵逸夫大規模進行電影製作轟開了道路,影片成本1萬元,僅在廣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達60萬元。這一成功不僅使邵氏機構轉危為安,也讓邵逸夫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有聲電影的開山鼻祖。
20世紀30年代中期到二戰前,邵氏兄弟在東南亞一帶已經擁有139家電影院和9家娛樂場。然而,殘酷的戰爭徹底毀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經營20多年創立的龐大產業。1937年後,日寇的野蠻入侵打亂了邵氏影業的發展進程。邵氏慘澹經營,直至難以為繼,被迫關門了事。戰爭結束後,邵逸夫考察了澳大利亞和美國,迫切地感到邵氏的電影事業不應該只是恢復舊業,而是要重新創立一個全新事業。他決心要尋找一個地方,實現他對電影事業的理想。他最後選中了香港。
邵氏影城
20世紀50年代,香港得歷史機遇,百業興盛,電影業也不例外。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師香港,以50歲年紀為開闢事業新天地而搏命。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想搶占香港這個制高點,還要建立自己的影院和出品自己的影片,而後者難度更大,關鍵要有製作優質電影的攝影廠。建廠就得買地。香港地少供不應求,他只買得清水灣一塊地皮。那是一座荒山,夷去60英尺為平地,在上面建製片場,這便是後的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這項工程僅地價和土方就花費近50萬港元。此後,從這裡拍攝的影片源源流向邵氏電影發行網,每年高達40多部影片,遠遠超過香港其它電影公司的影片產量。邵氏影城全盛時期,員工超過1300人,被外國傳媒譽為“東方的好萊塢”。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的電影院實行分級制,本土出品的電影只能在低級電影院放映。邵逸夫在報紙上大登廣告,招聘人才。不久,陶秦、李翰祥、卜萬蒼、岳楓、羅臻、何夢華、嚴俊等名導演來了;林黛、李麗華、樂蒂、張仲文、丁紅、丁寧、陳厚、趙雷、關山等名演員也來了。此外,邵氏公司還物色到一大批攝影、製片、化妝、剪輯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劇作家也前來應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鄒文懷當他的《電影周刊》主編。《電影周刊》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特別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國際影壇訊息”等欄目,吸引了大批年輕人。
就在這座電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後拍攝了1000多部電影。為了打響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親自挑選劇本,從幾十部劇本中,最後選中了描寫貂蟬故事的《江山美人》。然而預算費用至少要花100萬港幣,便勸邵逸夫放棄這部片子。但邵逸夫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擔任導演,《江山美人》一炮打響,創下當時香港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並且囊括了第五屆亞洲電影節五項大獎。這部電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穩了腳跟,也使李翰祥一舉成名。緊接著,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楊貴妃》、《梁山伯與祝英台》搬上了銀幕。《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灣上映時,有位老太太居然連看了100多場。各種報刊爭相評論邵氏出品的電影,歐美人也紛紛前來訂購邵氏的影片。
進入六十年代後,邵氏公司攝過一千多部電影,獲得過金馬獎、金像獎等幾十項大獎。最盛時,每天有100萬觀眾光顧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電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導演和名編劇,如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陵波、李翰祥、鄒文懷、張徹等。
創建TVB
1967年邵逸夫創建香港無線電視(TVB),並於1971年開設了被譽為“港星搖籃”的訓練班,香港演藝圈“黃金一代”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乃至大導演杜琪峯等都出自這個訓練班。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是世界第一大粵語和華語商營電視台。其經營的免費中文電視頻道翡翠台,自1967年11月19日開播以來,一直處於香港電視頻道中的收視領導地位,是香港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持有其上市旗艦企業邵氏兄弟公司74.58%股權,市值達56億元,其持股市值有42億元。同時,他通過邵氏兄弟公司和邵逸夫基金,控制市值超過200億元的TVB32%的股權,成為單一大股東。TVB在邵逸夫帶領下好戲連台:《上海灘》、《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巨製捧出了“五虎將”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女星則在汪明荃、趙雅芝、鄭裕玲後,捧出陳玉蓮、曾華倩、戚美珍、黎美嫻、劉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王”的人選和稱號也由邵逸夫一手操辦。
2011年3月31日,香港電視廣播創始人邵逸夫將所持的26%控股股權,連同新界清水灣地皮,以86億港元售給李嘉誠密友、有“殼王”之稱的富豪陳國強。香港廣播事務管理局已批准該交易,TVB逾40年的邵逸夫時代正式結束。年逾百歲的邵逸夫由於一直未能找到接班人,宣布將出售手中持有的所有TVB股份。這單備受關注的交易終於宣告完成,包括香港富豪陳國強、“台灣首富”王雪紅等在內的財團,全數收購邵氏兄弟所持有的1.14億股,約占26%的TVB股權。同時,邵氏基金已將公司2.59%股權,饋贈給數家教育及慈善機構。饋贈完成後,邵氏基金的持股比率將降至3.64%,TVB副主席、“六嬸”方逸華的持股量則為0.26%。
邵逸夫獎
2002年11月15日,97歲的邵逸夫爵士宣布設立不限種族國籍、宗教和信仰的“邵逸夫獎”,這是一年頒發一次的國際性獎項,將表揚世界各地在天文、數學和生命科學與醫學等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者,每個獎項頒給100萬美元,比國際最高自然科學獎項的諾貝爾獎的95萬美金還高,因而被稱之為“21世紀東方的諾貝爾獎”。
榮譽記錄
頭銜獎項
1974年,獲英國女王頒發CBE勛銜
1977年,獲英國女王冊封為KNIGHTBACHELOR,賜予爵士頭銜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國舊金山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
1998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6年,獲台灣金馬獎頒“終身成就大獎”
2007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的“世紀影壇成就大獎”
200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
邵逸夫之最
史上最年長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拍攝了中國最早的有聲電影《白金龍》;
拍攝影片1000餘部,為中國所有電影製片廠之冠;
擁有最多的影院,最高時期達200多家,為中國私人擁有量之首;
建造了亞洲最大的電影拍攝基地,被譽為東方私人擁有量之首。
社會活動
邵逸夫並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卻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響力源自於他的影視王國,而他在內地的口碑則主要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據統計,邵逸夫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元,興建了6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尤其是對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國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
1973年,邵逸夫設立了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於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
1977年出資600萬助政府興建香港藝術中心,更同時倡辦香港藝術節,成為當時的大會主席。1985年出資1000萬,協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畫。
1987年後,根在寧波的邵逸夫對故鄉也傾注了很大的愛心,他不僅多次回鄉探親訪問,還先後捐資4000多萬元幫助發展教育、文化事業。這些項目包括位於寧波大學西區的邵逸夫圖書館、雲南大學東陸園圖書館、曲阜師範大學曲阜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逸夫教學樓、逸夫劇院以及其祖居地康樂園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區也有巨額捐贈,如他為杭州逸夫醫院的捐贈近億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愛鄉楷模”、“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為家鄉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為表彰邵逸夫對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貢獻,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這是該台首次以當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20世紀90年代初,江浙一帶遭遇罕見颱風和洪澇災害,不少學校被淹沒。邵逸夫第一時間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馬林博士來到浙江,馬博士與幾位教育系統同志划船深入校舍把真實情況反饋給邵先生,並著手參與災後重建,創下一次性資助150多所受災中國小的紀錄。
1991年,邵逸夫首次到內蒙古,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參觀考察海拉爾師專(呼倫貝爾學院前身)和部分中國小校,之後,一座又一座“逸夫樓”“逸夫學校”出現在內蒙古各地。邵逸夫先後16次向內蒙古地區捐贈善款,總額達1.37億元港幣,全區有逸夫學校104所。
1994年,邵逸夫向牛津大學捐贈300萬英磅,成立了中國研究所。
1995年,捐資興建河南省偃師市實驗中學科教樓——命名“逸夫科教樓”。捐資興建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逸夫學校”。
1999年,向台灣捐2500萬港元,救助9·21大地震災民。
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5·12汶川地震三天之後,邵逸夫及夫人方逸華在得知四川地震災區學校遭到嚴重破壞,學生受到嚴重傷亡後,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000萬元),為災區師生重建校舍,使他們早日重返校園。
2009年,台灣88颱風水災,捐款1億新台幣予災區。
2010年,青海玉樹大地震邵逸夫捐款1億港幣。
2011年,邵逸夫退休之時,邵氏基金將公司2.59%股權饋贈給數家教育及慈善機構。
2013年3月,邵逸夫向浙江大學捐贈2億元港幣,建設“邵逸夫醫療中心”和“邵逸夫醫學研究中心”。這是邵逸夫及邵逸夫基金向內地捐贈的單筆資金最大的捐贈項目。4月22日,邵逸夫爵士夫婦,向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款1億元港幣。
人物評價
邵逸夫拍攝了中國最早的有聲粵語電影《白金龍》。拍攝影片1000餘部,為中國所有電影製片廠之冠。擁有最多的影院,最高時期達200多家,為中國私人擁有量之首。建造了亞洲最大的電影拍攝基地,成為歷史上最年長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邵逸夫家族締造的邵氏電影(SB)叱吒影視圈和商界八十載,對華語影視圈,邵逸夫被稱為“華語影視大亨”。邵氏出品,必屬佳品”的品牌更在東南亞街知巷聞,旗下影城物業是全亞洲最大的商業電視電影城,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邵氏家族也進軍電視業,入股香港無線電視(TVB),多年來香港無線電視製作的節目蜚聲國際,除了擁有邵氏兄弟和TVB兩家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也持有大量物業,保守估計其私人資產值超過一百億港元。
很多人認為邵逸夫是商業奇才,他在各種身份的轉變上遊刃有餘,他的思維、策略、膽識在當時的電影市場沒人比得上。邵逸夫以實際行動來要求自己成為精通電影的專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電影,幾十年來堅持不輟。好的電影和壞的電影他同樣喜歡看,他要看好的電影好在哪裡、壞的電影怎樣壞。他不但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而且他也是中國最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早在上世紀50年代,他就精通了電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輯、攝影、化妝、劇本、導演,樣樣內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認真。邵逸夫製片相當嚴謹,為了保證影片質量,他對影片嚴格把關。出現劣片,若無法補救,寧願燒掉。
邵逸夫的成功還在於他從步入電影業時就認定,搞電影事業必須生產發行結合,方有出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邵氏兄弟實行“每月一院”的辦法,在香港和東南亞,邵氏影院星羅棋布,形成一張巨大的發行網路。70年代,邵氏影院開始闖入世界影片市場,先後在美國、加拿大與歐洲若干國家自建戲院,或組織發行渠道,使中國影片在世界影壇嶄露頭角。進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辦或代理的電影院發行網路,每年拍攝的40多部國產片可及時發往世界各地。這不僅娛樂了各國觀眾,對傳播中華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晚年時,邵逸夫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多變化,他曾經每周四次打高爾夫球,每天早上要做45分鐘氣功。他的養生之道是“三不做”:第一不賭錢,第二不喝酒,第三不做不正常的事。邵逸夫晚年開始著手慈善事業,20多年間,他共向內地捐贈了47億港元,興建了6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全國各地的逸夫樓見證著他的卓越功勳。邵逸夫擁有包括娛樂業大亨、TVB創辦人、慈善家、爵士等在內的多重身份,這些頭銜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軌跡,在娛樂工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且成就了一代人的美好記憶。他對於慈善事業的付出和努力功德無量,他的人生在世人眼中堪稱傳奇。同時,這位大佬也有著世人不甚熟悉、甚至是始料未及的另一面。他慷慨做慈善,經營卻極為節儉;他90歲高齡迎娶第二任妻子,多情卻長情;他早立遺囑,曾與兒子斷絕關係,顯得不盡人情;他也有太保守“看走眼”的時候,正是這些有趣的故事和生活的碎片拼湊出最為真實、有血有肉的邵逸夫——作為凡人,也是傳奇。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他一生愛國愛港,艱苦創業,慈善濟世,令人敬佩。邵逸夫曾擔任港事顧問,為香港順利回歸和繁榮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一位卓越的實業家,他在創造商業奇蹟的同時,為香港乃至中國影視事業的繁榮、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作為一位著名的慈善家,邵逸夫多年來致力於支持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為促進祖國內地的教育和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加坡總統陳慶炎:雖然邵逸夫先生後半生定居中國香港,但實際上他也為新加坡作出了很多貢獻。邵逸夫曾在1985年來新加坡,參加經濟委員會會議的討論,為新加坡確定經濟發展方向和制定經濟政策貢獻自己的意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電影界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一代一代的新加坡人看過他們的影視劇。邵氏基金也為新加坡的慈善事業貢獻良多。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邵氏兄弟的電影事業不僅對香港,也對東南亞以及更廣泛的區域很多人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汪明荃:邵逸夫對香港的電影業及電視業發展付出很多,很值得尊敬。
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張曉明:頃悉邵逸夫先生逝世,深感悲痛。邵老一生富有傳奇,始終秉持愛國報國情懷和不懈奮鬥精神。尤其關心國家發展,慷慨捐助內地教育、科技、醫療、影視、賑災等諸多方面,貢獻卓著,備受尊敬。其創建的事業長在,其垂立的風範長存。
人物追悼
悼念致詞
國家主席習近平:聞悉邵逸夫先生辭世,謹致哀悼,並向其親屬深表慰問。邵逸夫先生一生熱愛國家,關心民祉,慷慨捐贈,惠及多方。其愛國之情,其為國之志,人們將銘記在心。
全國人大會委員長張德江:邵逸夫先生不幸辭世,深表哀悼,並謹向其家屬致以慰問。邵先生畢生秉持愛國情懷,投身報國事業,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熱心公益,澤被後世,風範永存。
中國礦業大學兩位校友,作家薛剛、張思橋在中國礦業大學逸夫樓前公布並朗誦近600字《吊邵公逸夫文》,代表礦大校友共同悼念邵逸夫。
《路透社》:香港媒體大亨,亞洲電影電視帝國的締造者邵逸夫於當地時間周二去世,享年106歲。邵逸夫是香港電影業的代表性人物,將中國功夫電影帶到西方,將香港這個曾經的英國殖民地打造成“東方好萊塢”。
邵氏影業出品的影片超過1000部,包括音樂劇、歷史劇以及功夫影片。邵氏出品的經典功夫片,如《獨臂刀》,賦予這一電影題材新的定義,也讓香港、亞洲乃至西方的後輩電影人受益匪淺。
《美聯社》:邵逸夫打造的電影和電視帝國培養出了周潤發和吳宇森這樣的優秀電影人,也鼓舞了昆汀-塔倫蒂諾等西方電影人。邵氏影業幫助功夫電影傳遍世界各地,但他也錯失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沒有簽下一位日後的功夫巨星:李小龍。
《英國廣播公司》:邵逸夫和他的兄弟們在香港和東亞創建了一個媒體帝國。他旗下製作了幾百香港電影和好幾部美國電影,他重金資助了中國的基礎教育。
《每日電訊報》:在邵氏影業的黃金時代,每周都有超過200萬觀眾在邵氏旗下的電影院觀看該公司拍攝的動作電影。
《紐約時報》: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7日晨去世,這位影業大亨的善舉惠及了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教育與醫療事業,獲得了中國領導人及英國女王的讚揚。
《金融時報》:功夫電影的締造者、香港第一家電視台TVB的創始人邵逸夫爵士於周二去世,享年107歲。
設立靈堂
2014年1月9日,香港殯儀館門口有許多媒體蹲守,邵逸夫親屬以及無線高層陸續到達,靈堂只能是至親的人才能允許入內。邵逸夫的靈堂布置一切從簡,靈堂沒有任何橫匾,也沒有家屬花牌,只有米色和淺黃色的清淡布置,貫徹六叔低調作風。而在喪禮上家屬也並未安排親友瞻仰遺容,六嬸方逸華以及邵逸夫其他親屬表現平靜,喪禮以佛教儀式進行,並由湛山寺高僧負責誦經。10日,邵逸夫在香港出殯,香港首任前特首董建華、第二任前特首曾蔭權及夫人、邵逸夫長子邵維銘與幼子邵維鍾到達靈堂致祭。出殯儀式前後4個半小時,遺體將運送到歌連臣角火化。
追思會
2014年1月17日,邵逸夫追思會禮堂設在位於香港將軍澳的邵氏影城主場,以金色為主調,大廳內鋪設紅色地毯,場中央掛著邵逸夫的巨幅彩色半身像,場內放置了數百座椅共悼念來賓休息。
追思會由上午10時至下午6時舉行,邵逸夫遺孀方逸華及兩名兒子等家屬出席,追思會上並未規定任何特別的程式以及儀式,所有來賓基本上都是向邵逸夫遺像深鞠三躬,並簡單慰問家屬。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及其夫人、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席張曉明、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以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以及劉德華、張學友等演藝界名人均出席了追思會,以表彰邵逸夫對香港影視界、教育界作出的貢獻。
人物爭議
重視利利
台灣導演李行提到這樣一件事:當年他拍電影《秋決》時,邵逸夫曾準備出資。但在發現《秋決》缺乏故事性、更重人文情懷之後,又取消了投資。後來李行在私下裡將《秋決》播放給邵逸夫看,他非常欣賞,但也表示倘若再重來一次,仍然不會投資。李行明白,邵逸夫是在用商人的敏銳眼光經營電影。
邵逸夫一點都不掩飾自己對於商業片的偏好。他坦言“經營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拍一部純藝術的電影,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歡藝術,可以去藝術中心。我寧願捐錢給藝術中心,做藝術節。但是拍電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張曾澤因為拍《路客與刀客》大賣被邵氏撬至麾下,並被邵逸夫奉若上賓。但隨後其作品《紅鬍子》遭遇票房慘敗,邵先生片場再遇他便視而未見。不久張曾澤拍完《吉祥賭坊》,邵逸夫看完喜形於色,請他吃飯,態度又恢復熱忱。”在《南方人物周刊》關於邵逸夫的報導中也提到,李翰祥執導的電影《後門》拿到了亞洲影展所有獎項,但邵逸夫並不買賬,他直言拍片子必須要賺錢,不是為獲獎。
錙銖必較
2013年6月,功夫導演劉家良逝世的時候,其遺孀翁靜晶曾當眾向邵逸夫追討欠賬。當年劉家良與邵氏公司簽下分花紅的契約,但三十年來卻一毛錢沒得到。香港電影研究者阿蒙表示:邵逸夫的“小氣”是出了名的。在金錢這一層面,邵逸夫呈現出矛盾的兩面:一方面他大手筆做慈善,二十幾年來共捐給內地47億港元;另一方面,他在經營成本把控上又極為吝嗇,甚至錙銖必較,與大多數香港老闆並無差別。
早年許多跟邵氏合作過的電影導演都曾領教過邵逸夫的這份吝嗇。當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龍毛遂自薦到邵氏,片酬要價1萬美金。邵逸夫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並將價碼壓至2500美金,導致李小龍轉投競爭對手懷抱。在邵逸夫的第二任妻子方逸華主事時期,邵氏吝嗇的作風曾引發很多人不滿。
當年邵氏公司實行“月薪制”,即便是姜大衛、狄龍等明星也要按月領工資。當年很紅的鄭佩佩進城買東西也要像普通人一樣坐公車。不過,邵氏會向員工提供住宿、飲食等便利的生活條件,以便幫他們降低生活成本。後來邵逸夫轉投電視領域創辦TVB,捧紅一眾明星,但這些明星卻紛紛選擇出走,原因之一便是片酬太低——“我很紅,但我特別窮”,這是鄧萃雯回首昔日在TVB時生活的總結。
明爭暗鬥
邵逸夫在知天命之年放棄東南亞的事業奔赴香港重新開始,年過古稀時又轉而進軍電視行業打造TVB,這樣的魄力不是人人都有。在早年經營邵氏時,邵逸夫也絕對是個“狠角色”,最典型的案例是邵氏與電懋的挖角事件。當時邵氏白手起家初成立,沒有大明星。邵逸夫許下重金,想要挖當時競爭對手電懋公司的頭牌明星林黛。邵逸夫約到林黛後親自為她斟茶,並且將準備好的契約擺在林黛面前,開出的片酬是電懋的兩倍,最終林黛轉投邵氏。
在果斷挖角之餘,邵氏也時刻嚴防死守避免“被挖角”。當時籍籍無名的李翰祥在邵氏拍攝《貂蟬》走紅後立刻成為各大電影公司眼中的紅人。但邵逸夫完全不擔憂,因為李翰祥已經與邵氏簽了一份長達8年的契約。
旗下導演、演員及合作者胡金銓、王羽、鄒文懷等相繼出走邵氏,或許也與邵逸夫本人強勢的管理風格有關。但與此同時,他也有知人善任、寬厚仁義的一面。1963年李翰祥倒戈出走,奔赴台灣自組國聯公司,並帶走了邵氏一半的人馬。邵氏與國聯曾經展開激戰,手握東南亞大批院線的邵逸夫更拒絕發行任何國聯公司拍攝的電影,最終李翰祥敗走台灣。後來李翰祥特別製造與邵逸夫的“偶遇”,提出想要重回邵氏的請求,而彼時的敵人邵逸夫竟出人意料同意。
不願冒險
邵逸夫從影半生,捧紅狄龍、姜大衛等諸多明星,卻也錯失不少絕佳的合作機會。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與李小龍之間的故事。
當時李小龍在美國發展不順計畫回港,本想要投奔最為強大的邵氏公司。據傳他當時開出的價碼是一萬美金,但邵逸夫並未答應,並且在李小龍看來他的態度也有些傲慢。彼時邵逸夫的左膀右臂鄒文懷已經出走邵氏自立門戶成立嘉禾公司,並以“分紅制”的方式最終邀請到李小龍加盟,由他主演的《唐山大兄》在香港創下票房記錄,幫嘉禾打開局面賺到大錢。
無獨有偶,在邵氏因參演《大軍閥》一舉成名的許冠文曾經將自己寫的劇本《鬼馬雙星》交給邵逸夫,希望能與邵氏合資拍片、五五分成,被邵逸夫斷然拒絕,理由是“劇本太差”。不死心的許冠文找到嘉禾,最終達成合作,《鬼馬雙星》當年在香港拿下625萬的高票房。
當時的邵逸夫略顯保守,可能已經有些跟不上時代了。事實上李小龍和許冠文對邵氏公司開出的條件在當時看來可能並不高,但對於還在維持工廠式運作的邵氏來說,沒有辦法去冒險,也不可能去做突破。
父子情斷
邵逸夫一生傳奇,卻也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務事。他與第一任妻子育有兩子兩女,子女從小就在新加坡由邵逸夫的兄長幫忙撫養。後來兩個兒子入主邵氏董事局,幫助父親處理事業。直至1981年,大兒子邵維銘不滿意方逸華進入邵氏掌權,因而與二兒子一同退出董事局,並移居新加坡,父子從此斷絕關係長達二十年。冷戰持續到2006年,邵逸夫在亞太影展榮獲“終身成就獎”,一向鮮少露面的邵維銘突然高調出現代父親領獎,並被拍到與父親和方逸華共進晚餐。邵逸夫立下遺囑分配身家,原因是不想讓自己的4個子女與方逸華在日後產生糾紛。
影響中華公益的60位慈善家
李嘉誠 | 黃如論 | 邵逸夫 | 霍英東 | 陳游標 | 陳江和 | 王雪紅 | 古潤金 | 劉滄龍 | 王健林 | 馬明哲 | 尹明善 | 曹德旺 | 李東生[慈善家] | 段永平 | 楊受成 | 馬化騰 | 丁磊[慈善家] | 趙濤[步長集團總裁] | 楊勛 | 孫蔭環 | 李道[寶健集團總裁] | 牛根生 | 李寧[體操運動員] | 王振滔 | 湯亮 | 許景南 | 丁伍號 | 王志澤 | 楊卓舒 | 范曾 | 張祥青 | 李小琳 | 楊瀾 | 翟美卿 | 李愛君 | 沈鵬 | 王秋楊 | 李春平[富豪慈善家] | 湯燕雯 | 許家印 | 郭廣昌 | 祝義才 | 朱孟依 | 李兆會 | 劉瑞旗 | 龔建忠 | 唐仲英 | 陳逢乾 | 匡俊英 | 王玉鎖 | 鄧偉[億陽集團] | 傅軍 | 陳卓林 | 雷明[雪奧生物] | 潘亞文[慈善家] | 林東 | 孫才科 | 樓永良 | 周建雲 |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辦於2000年,主辦方是中央電視台,每年一屆。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旨在以人物為線索和載體,梳理每一年度中國經濟發展的脈絡與走向,具有中國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
年度 | 獲獎者名單 |
2000年度 |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 柳傳志 中國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田溯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東方集團董事局主席 張宏偉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作義(已故) 海信集團董事長 周厚健 金山集團董事長 求伯君 中國證監會首席顧問 梁定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
2001年度 | 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史玉柱 招商銀行行長 馬蔚華 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寧高寧 海爾集團執行長 張瑞敏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行 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吳敬璉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裁 衛留成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 魯冠球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倪潤峰 年度人物大獎 :吳敬璉 公眾人物大獎 :張瑞敏 |
2002年度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毅中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謝企華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賢足 春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陶建幸 中國一汽集團公司總經理 竺延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 張維迎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浙江正泰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南存輝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 劉姝威 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宗慶後 年度社會公益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邵逸夫 年度創新獎: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
2003年度 | 網易創始人及首席架構執行官 丁磊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牛根生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龍永圖 UT斯達康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吳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 苗圩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運祥 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髮靜 年度人物大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慶偉 年度新銳獎:盛大網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天橋 年度社會公益獎:重慶市雲陽縣人和鎮農民 熊德明 |
2004年度 | 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CEO 馬雲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麥伯良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TCL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李東生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郭廣昌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楊元慶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 胡茂元 中興通訊董事長 侯為貴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憲章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周小川 年度人物大獎: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李金華 年度新銳獎: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馬化騰 年度社會公益獎:中國消費者協會(集體) |
2005年度 |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潘剛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厚健 濰柴動力董事長 譚旭光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百度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尹同耀 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穩根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傅成玉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 魏家福 年度人物大獎: 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中翰 社會公益獎 :北京地球村主任 廖曉義 |
2006年度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尚福林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家祥 玖龍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茵[中國女富豪]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姜建清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正榮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董明珠 蘇寧電器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 沈南鵬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高德康 特別榮譽獎: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李嘉誠 年度創新獎: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馮軍 年度人物公益獎:青海省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哈希·扎西多傑 |
2007年度 |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陳紹鵬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金志國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總經理 王建宙 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房有 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 肖亞慶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 任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 李長江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 白雲峰 投資中國貢獻獎:國際數據集團IDG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麥戈文 年度創新獎:深圳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陳志列 社會公益獎:青藏鐵路總設計師 李金城 年度人物終身榮譽大獎: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
2008年度 | 年度人物大獎: 斯澤夫(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游標(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 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林毅夫(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馬興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寧(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新禮(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蔣錫培(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韓三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一新(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 萬捷(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紹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 盧文兵(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 年度創新獎: 王傳福(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世鶴(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特別榮譽獎: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戰略研究院院長) |
2009年度 | 譚躍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公司董事長 沈文榮 江蘇沙鋼集團董事局主席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曹國偉 新浪執行長兼總裁 梁昭賢 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劉積仁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 徐留平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公司董事長 靳海濤 深圳創新投資集團董事長 董文標 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 年度創新獎: 劉海濤 物聯網研究專家 尹衛東 科信製藥總經理 年度公益獎: 曹德旺 福耀集團董事長 余彭年 彭年實業董事長 提名獎: 王信 兗州煤業董事長 雷闖 “B肝維權第一人” |
2010年度 | 陳元: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終身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