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無產階級革命家]

瞿秋白[無產階級革命家]
瞿秋白[無產階級革命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1935年6月18日),生於江蘇常州。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專修館學習。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主編中共中央另一機關刊物《前鋒》,參加編輯《嚮導》。 1925年,先後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中共領袖之一。1927年2月7日,自編《瞿秋白論文集》。1934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委會委員、人民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等職。 1935年2月在福建長汀縣被國民黨軍逮捕,6月18日就義,時年36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青年求學

瞿秋白故居 瞿秋白故居

1899年1月29日生於江蘇省常州府青果巷(今82號)八桂堂花園天香樓二樓。父親瞿世瑋擅長繪畫、劍術、醫道,生性淡泊,不治家業,寄居叔父家中,經濟上依賴在浙江做知縣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濟。祖上是宜興望族。

1904年入私塾啟蒙讀書,1905年轉入冠英國小。曾有一篇作文,先生給了滿分,拿給校長看,因字寫得好,又加了五分。

清宣統元年(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學堂(現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受校長屠元博革命思想影響。

瞿秋白 瞿秋白

辛亥革命後,伯父瞿世琥棄官閒居杭州,停止對瞿世瑋一家資助。瞿秋白家陷入經濟困境,搬到城西廟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當、借債度日。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學費輟學。農曆正月初五,母親金璇服毒自盡,一家人分別投親靠友,瞿秋白先在楊氏國小教書。

1916年年底,得到表舅母資助,赴漢口,寄居京漢鐵路局當翻譯的堂兄瞿純白家中,並進入武昌外國語學校學習英文。

1917年春,隨堂兄到北京。原本要報考北京大學,但付不起學膳費。參加普通文官考試未被考取。後考入外交部“不要學費又有‘出身’”的俄文專修館,學習俄文。1919年5月4日參加五四運動,加入李大釗、張嵩年發起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6月3日上街演講被捕,6月8日獲釋。8月23日與各地學生代表集聚新華門抗議“馬良禍魯”被警察廳逮捕,8月30日警察廳釋放了全部請願代表。

俄國生活

1920年8月,被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聘為特約通訊員到莫斯科採訪。

1922年陳獨秀、瞿秋白等在共產國際四大 1922年陳獨秀、瞿秋白等在共產國際四大

1921年7月6日,在安德萊廳見到革命導師列寧,並在會間進行了簡短交談。1921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四周年,在莫斯科第三電力勞工工廠參加工人紀念集會,又一次見到列寧,並聆聽演講。1921年秋,東方大學開辦中國班,作為當時莫斯科僅有的翻譯,進入該校任翻譯和助教,中國班單獨編一班,學生有劉少奇、羅亦農、彭述之、任弼時、柯慶施、王一飛、肖勁光等,瞿秋白講授俄文、唯物辯證法、政治經濟學,並擔任政治理論課翻譯。1921年5月由張太雷介紹加入共產黨,當時屬俄共黨組織。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2年底,陳獨秀代表中國共產黨到莫斯科,瞿秋白擔任翻譯。

回國工作

瞿秋白 瞿秋白

1922年12月21日,受陳獨秀邀請,離開莫斯科啟程回國工作。1923年1月13日到北京。

1923年2月,部分翻譯《論列寧主義基礎》,翻譯史達林著作《論列寧主義基礎》中的《列寧主義概述》部分,4月22日在《新青年》第1號發表。在此之前,瞿秋白還撰寫了介紹列寧、共產國際綱領與策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等方面的文章。

1923年夏,于右任、鄧中夏創辦上海大學,瞿秋白到上海大學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8月撰寫發表了《現代中國所當有的“上海大學”》,為上大的發展制定規劃,構想把上大辦成為“南方的新文化運動中心”,並著手制定學校章程、整頓師資隊伍、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建立共產黨基層組織等項工作。同時,兼管中共宣傳工作,擔任季刊《新青年》的主編,同時主編中央的另一機關刊物《前鋒》,參加編輯《嚮導》。

1923年底,參與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新三民主義政策。

《前鋒》創刊號 《前鋒》創刊號

1924年1月2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開幕,會上當選為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奔波上海與廣州之間,負責處理兩黨合作問題。

1924年7月,根據孫中山建議,國民黨中央設立政治委員會,孫中山任主席,瞿秋白當選為五人委員。這一時期,瞿秋白同時還以中央候補執行委員身份參加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指導工作。同時還擔任上海國民黨機關報《民國日報》的編輯工作。

1925年1月起,在中共第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成為中共領袖之一。1925年5月30日,“五卅慘案”發生,同陳獨秀、蔡和森、李立三、惲代英、劉少奇等領導了愛國反帝運動。6月4日,主編出版了共產黨第一張日報《熱血日報》,報導上海和全國人民反帝鬥爭的訊息。1926春病重住院,抱病寫《俄國資產階級革命與農民問題》一書。

1927年2月7日,自編《瞿秋白論文集》。2月22日,上海工人發動第二次武裝起義,瞿秋白趕到拉斐德路暴動指揮所參與領導起義。當晚,出席中央和區黨委聯席會議,連夜起草《上海二月二十二日暴動後之政策及工作計畫意見書》,提交中央特別委員會。2月25日至3月2日,出席中央特別委員會會議,討論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問題,提出了重要指導意見。3月從上海到漢口,負責第五次代表大會事宜。4月11日,為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寫序。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召開,第一天陳獨秀做中央報告,第二天瞿秋白便散發《中國革命中之爭論問題》,批評陳獨秀以及共產國際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當選為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並任政治局常委。

瞿秋白與楊之華 瞿秋白與楊之華

1927年7月12日,共產國際指令改組中共中央的領導,陳獨秀被停職,張國燾臨時代理主持中央工作。7月13日,和鮑羅廷秘密前往廬山,一是商討中共中央的領導改組問題,一是計畫武裝暴動。下旬回到武漢,參加7月25日召開的中央常委擴大會議,討論同意南昌舉事的提案。8月1日南昌起義。8月7日共產國際代表羅明那茲主持召開會議(八七會議),正式將陳獨秀(缺席)免職,指定瞿秋白擔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並主持中央工作。成為繼陳獨秀之後,中國共產黨第二任最高領導人。

1928年3、4月間的臨時常委會上作自我批評,在實踐中基本結束了全國範圍內的左傾盲動錯誤。

1928年5月中旬抵達莫斯科,6月在莫斯科郊外的茲維尼果羅德鎮主持召開中共六大。之後繼續留在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兩年,實際在國內直接領導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發。1927年夏,米夫、王明捏造“江浙同學會”事件。1929年夏,王明等人利用聯共反右清黨運動,掀起中山大學風潮,舉行“十天會議”形成“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在王明的帶領下喧囂、起鬨、謾罵,攻擊中共代表團,將右傾和左傾的帽子扣到瞿秋白頭上,導致瞿秋白的三弟景白的“失蹤”。

《嚮導》周報 《嚮導》周報

1930年春在聯共中央和共產國際支持下,被撤銷中國共產黨駐莫斯科代表的職務,攜妻子回國,8月26日到上海。9月底召開六屆三中全會,批判立三冒險主義路線。由於“沒有認出立三路線和國際路線的根本不同”,對立三路線的批判不夠徹底。

1931年1月7日在米夫操縱下,在上海召開中共六屆四中全會,開除了李立三的中央委員,瞿秋白也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至此米夫達到了控制中共中央的目的,王明也一步登天。6月向忠發叛變後,代理總書記。去莫斯科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後,由博古(秦邦憲)接任臨時中央總負責人。瞿秋白留在上海養病(肺結核),進行文藝創作和翻譯,與茅盾、魯迅來往結下深厚友誼,領導左翼運動。1934年奉命離開上海。

1934年2月5日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委會委員、人民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等。紅軍決定長征後,要求隨軍長征,但還是被留在即將淪陷的瑞金。

被捕就義

瞿秋白就義前最後留影 瞿秋白就義前最後留影

紅軍主力長征時,瞿秋白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堅持游擊戰爭,任中共中央局宣傳部長。1935年2月,他的肺病日益嚴重,中央決定派人送他轉道香港去上海就醫。當2月24日走到福建省長汀縣濯田區水口鎮小徑村時,被當地反動武裝保全團發現,突圍不成被捕。當時化名林祺祥,職業是醫生。4月初,國民黨第八師俘獲中共福建省委書記萬永成之妻徐氏,供出瞿秋白已在長汀縣被俘的情報,國民黨根據徐氏提供的情況,從被俘人員中找到了瞿秋白,又讓被俘的、曾當過收發員的叛徒鄭大鵬在暗處指認,證實“林祺祥”確係瞿秋白。

1935年5月9日瞿秋白被押解到長汀,在被押期間(5月23日),瞿秋白寫下了《多餘的話》,表達其文人從政曲折的心路歷程。1935年6月18日晨,寫完絕筆詩,在羅漢嶺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曾祖父瞿錫保
叔祖父瞿賡甫
父親瞿稚彬,字世瑋瞿世瑋擅長繪畫、劍術、醫道。
母親金璇,字衡玉官宦之女,精於詩詞。
前妻王劍虹四川酉陽人,土家族,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學的摯友。
第二任妻子楊之華楊之華於1900年出生於浙江蕭山,曾就讀於浙江女子師範學校。
女兒瞿獨伊,曾名沈曉光1921年出生於上海,1928年至1941年在蘇聯生活,1946年分配到新華社工作。

情感生活

瞿秋白一家 瞿秋白一家

王劍虹

1923年與王劍虹相識、相愛,不到半年即結合。由於兩人都有志於革命,並且都熱愛文學,有著詩人的氣質和才華,他們婚後的生活充滿了詩歌的浪漫和詞賦的情趣。結婚7個月後,王劍虹就因患肺結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給丁玲的信中表白說“自己的心也隨劍虹而去。

與楊之華

第二任妻子楊之華,是瞿獨伊的母親,1900年出生於浙江蕭山,是家道中落的紳士門第小姐,曾就讀於浙江女子師範學校。20歲時和浙江有名的開明士紳沈玄廬的兒子沈劍龍相愛成婚。1922年楊之華隻身到上海參加婦女運動,認識了向警予、王劍虹等人,並於1923年底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錄取。

主要作品

《赤都心史》《俄鄉紀程》《多餘的話》《高爾基創作選集》《現實-馬克思主義文藝論文集》
《江南第一燕》《卜運算元·詠梅》《紅梅閣》《詠菊》《哭母詩》

 

人物評價

瞿秋白他以自己的思想理論和革命實踐奠定了他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歷史地位。( 中國江蘇網評)

瞿秋白的一生,日常事務繁重,但他知識淵博,才華橫溢,他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無論是他英勇獻身革命事業的光輝事跡,還是涉及政治、哲學、文學、史學、翻譯等眾多領域的重要思想,都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紅網評)

毛澤東高度讚揚他說:“在革命困難的年月里堅持了英雄的立場,寧願向劊子手的屠刀走去,不願屈服。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 毛澤東評)

人物紀念

瞿秋白紀念館 瞿秋白紀念館

瞿秋白烈士紀念館於2006年10月17日在長汀正式開館。瞿秋白烈士紀念館建在長汀縣城西羅漢嶺下,占地59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990平方米,於2005年開始籌備,建成後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瞿秋白烈士紀念碑聯成一體,集中展示了瞿秋白光輝的一生。

1980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瞿秋白同志被捕問題的複查報告》。《複查報告》指出:瞿秋白同志被國民黨逮捕後,堅持了黨的立場,保持了革命節操,顯示了視死如歸、從容就義的英勇氣概。“文化大革命”中把瞿秋白同志誣衊為“叛徒”,是完全錯誤的,應當為他徹底平反,恢復名譽。

1985年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江蘇常州也建有瞿秋白紀念館,原系城西瞿氏宗祠(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賡甫於清光緒年間任湖北布政使時捐款建成),面積1025平方米,分東西兩個大院,各有四進,瞿秋白家因貧困所迫,1912年—1916年在祠堂東院居住。館內有他曾用過的井等,並陳設有生前所用衣物、毛筆以及手稿作品、照片等珍貴物品。

執教上大

瞿秋白同時也是社會學家、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

瞿秋白 瞿秋白

1923年4月,李大釗到上海,推薦瞿秋白出任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1923年夏,瞿秋白任校教務長。8月8日,上海大學全體教職員在一江春酒家開會,成立學校最高決策機構——評議委員會(後稱行政委員會),處理全校重大事務,于右任為評議主席,瞿秋白、鄧中夏、葉楚傖、陳望道、邵力子等人任評議員,委員中既有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又有國民黨右派。

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期間,主講《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現代民族問題》等課程,使許多青年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他在對講稿進行修改的基礎上發表了《現代社會學》、《社會哲學概論》等論著。他還翻譯了蘇俄哲學家歌列夫的《新哲學——唯物論》一書。瞿秋白比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現代哲學史上,他第一次把辯證法與唯物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宣傳,也是第一次把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宣傳的中國哲學家,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建設作出了開拓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瞿秋白為社會學系設定了近40門課程,稱得上是一個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教學規劃,注重基礎知識訓練,力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畢業的學生,既是社會科學方面的通才,又能從事專業研究。社會學系重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許多學生以此為起點,走上革命的道路。當時上海大學的教授們,注意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理論聯繫實際,著重啟發引導,特受學生們歡迎。如沈雁冰講的外國文學,蔡和森講的社會進化史,俞平伯講的宋詞,張太雷講的蘇俄革命問題,肖楚女講的中國農民問題,惲代英講的中國政治經濟狀況等,都能引人入勝,成了叫座的課。瞿秋白的課更能吸引學生,喜歡聽他課的人,不僅有社會學系的學生,也有中文、英文系的學生,還有其他大學的學生,甚至一些老師都願來聽課,由於教室座位有限,室外也站著很多聽課的人。瞿秋白講課時,神態安逸從容,聲音高低有致。他為了使大家聽明白,引證了豐富的古今中外故事,深入淺出地分析問題。同學們都很認真的做筆記,缺課的學生也要借別人的筆記抄下來,才去安心睡覺。

作家丁玲回憶說:“可是,最好的教員卻是瞿秋白。他幾乎每天下午課後都來我們這裡。於是,我們的小亭子間熱鬧了。他談話的面很寬,他講希臘、羅馬,講文藝復興,也講唐宋元明。他不但講死人,而且也講活人。他不是對小孩講故事,對學生講書,而是把我們當作同游者,一同遊歷上下古今,東南西北。我常懷疑他為什麼不在文學系教書?他那裡講哲學,哲學是什麼呢?是很深奧的吧?他一定精通哲學!但他不同我們講哲學,只講文學,講社會生活,講社會生活的形形色色。後來,他為了幫助我們能很快懂得普希金的語言的美麗,他教我們讀俄文的普希金的詩,在詩句中講文法,講變格,講俄文用語的特點,講普希金用詞的美麗。為了讀一首詩,我們得讀200多個生字、文法,對於詩,就好像完全吃進去了。當我們讀了三四首詩後,我們自己簡直以為已經掌握俄文了。”

社會學系逐漸成為上海大學最大的系,學校常以社會科學為主題舉辦課外學術活動。1923年春至1925年上半年,學校舉辦特別講座,邀請中外名流李大釗、馬君武、胡適、楊杏佛、章太炎、美國學者華德等來校演講。1924年夏,學校舉辦暑期“夏令講學會”。自7月6日至8月31日的8個星期中,共有名流、學者35人參加演講,作了51個學術報告,聽眾如雲,盛況空前。

主要事跡

1927年8月擔任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並主持中央工作,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任最高領導人。1931年1月7日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1935年紅軍長征後,瞿秋白帶病留守南方,在向香港轉移途中遭國民黨宋希濂部逮捕, 6月18日,在長汀中山公園執行槍決。

影視形象

2011年電影《建黨偉業》:徐海喬飾演瞿秋白;

2014年電影《風雲1927》:劉之冰飾演瞿秋白;

2017年電影《建軍大業》:白客飾演瞿秋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