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縣

富平縣

富平縣位於陝西省中部,關中平原和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渭南市所管轄。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是華夏文明極為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人類文明尚處蒙昧的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就曾采首陽之銅鑄鼎於縣南荊山之巔,當大禹統理天下之後,又澆鑄象徵最高權力的九鼎於此,故富平自古即有“關中名邑”的美譽,並因此而揚名天下。總面積1241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81萬,為陝西第一人口大縣。富平交通優越、物產豐富、文物古蹟眾多,全縣南北長47千米,東西寬34千米,東鄰蒲城、渭南市城區,南接西安臨潼區、閻良區,西連耀州區、三原縣,北依銅川市。境內有G5京昆、西禹、富閆高速公路和106省道,鹹銅、西韓兩條鐵路通過,交通便利。是全國著名的“墨玉之鄉”、“石刻之鄉”、“陶藝之鄉”、“奶山羊之鄉”、“柿子之鄉”、“柿餅之鄉”、“瓊鍋糖之鄉”。屬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部分。富平縣是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故鄉和原國務院副總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習仲勛故里。

基本信息

概況

富平縣城北遠景
富平縣位於陝西省中部,關中平原和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總土地面積1242平方公里。地處東經108度57分—109度26分,北緯34度42分—35度06分之間,全縣南北長48千米,東西寬35千米,東鄰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臨潼區、閻良區,西連耀州、三原,北依銅川市,地理位置優越。境內有西包、西禹、富閆高速公路和106省道,鹹銅、西韓兩條鐵路通過,交通便利。富平縣地圖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人口80萬。自然地理
富平縣處於鄂爾多斯地台南邊緣,與渭河地塹北邊緣的斜坡地帶。地質構造以祁連、呂梁、賀蘭山字型前弧東翼南段的成份為主,北西向斷裂次之,受新華系干擾複合,地表大部為疏鬆沉積物棗黃土覆蓋。縣北依喬山,喬山余脈伸入境內,山形自西向東起伏綿延;南臨渭河平原,以百米上以陡壁高於渭河平原,突現出黃土高原形態;中部為400—700米廣闊的黃土原區,原面較完整,西北高而東南低,中部起伏不平,受石川河、趙氏河、順陽河、溫泉河的切割形成原間窪地和川原相間地形。海拔處於376—439米之間。全縣按地貌特徵可劃分為四個大的區間:北山丘陵溝壑區、山前洪積扇區、黃土台塬區和川道區。

行政區劃

富平縣縣城近郊
富平縣轄15個鎮、9個鄉:竇村鎮、莊裡鎮、張橋鎮、美原鎮、流曲鎮、淡村鎮、王寮鎮、留古鎮、老廟鎮、薛鎮、到賢鎮、曹村鎮、宮裡鎮、梅家坪鎮、劉集鎮、南社鄉、華朱鄉、東上官鄉、峪嶺鄉、底店鄉、小惠鄉、白廟鄉、齊村鎮、覓子鄉。
竇村鎮(610528100) 轄8個社區居委會(車站、望湖、寶塔、渭化、陶藝、富華、渭運、書店)、19個村委會(杜村、南韓、東化、蓮湖、連城、臥龍、尖角、集新、迤山、謝村、肖華、留招、褚塬、王旦、姚村、新莊、東渠、向陽、褚田)。
莊裡鎮(610528101) 轄1個居委會(莊裡鎮)、23個村委會(莊南、西關、莊北、永安、元陵、中山、黃窯、王莊、三莊、雙嶺、張唐、南午、神芝、鳳凰、六聯、山西、長春、侯家、友誼、三條、谷張、楊樹、醜家)。
張橋鎮(610528102) 轄13個村委會(東街、蘇吳、甘井、北莊、鐵門、南坪、永慶、巨賢、三合、原李、原馬、念前、華張)。
美原鎮(610528103) 轄20個村委會(美原、黨里、三聯、晨光、聯友、吳村、八聯、趙村、三星、城西、仁合、雷北、團結、盤龍、澗北、鴻雁、利惠、楊堯、金粟、小峪)。
流曲鎮(610528104) 轄13個村委會(流曲、北耕、東川、大崗、藏村、炭村、梅家莊、簸掌、五里墩、順義、由典、昌寧、丈八)。
淡村鎮(610528105) 轄11個村委會(淡村、瓦窯、古西、中和、荊川、荊塬、都村、石橋、東盤、西盤、禾塬)。
王寮鎮(610528106) 轄9個村委會(雙楊、南董、太平、孫村、仵新、納衣、興戶、軍寨、鹵川)。
富平縣富平縣地圖
留古鎮(610528107) 轄17個村委會(街東、街西、程鄭、孝義、汝林、皇甫、三寨、郭喬、南川、高堂、賀蘭、西河、聯合、義合、呂蘭、惠劉、大眾)。
老廟鎮(610528108) 轄12個村委會(老廟、孟家、尹家、上河、河繞、東劉、篤祜、曹家、東於、南昌、新店、蘭山)。
薛鎮(610528109) 轄21個村委會(薛鎮、宏化、盤石、兩門、北李、安黨、前坡、王馬、雷家、湘子、溝龍、韓村、楊范、灣里、鐵爐、新豐、十二盤、紅火、山橋、武嶺、青蘭)。
到賢鎮(610528110) 轄13個村委會(到賢、蓋村、新合、西仁、東仁、莊鎮、紀賢、三義、西城、惠店、忽家、姜義、新移)。
曹村鎮(610528111) 轄16個村委會(土坡、大賈、大渠、西頭、周家、太白、陵前、鄒村、招賢、尚書、紅河、馬坡、賈坡、寶峰、小賈、曹村)。
宮裡鎮(610528112) 轄17個村委會(橋北、橋南、大樊、仇石、齊村、董村、北陵、南陵、三鳳、鳳西、澗頭、雷村、黨溝、溝北、莊科、前進、風口)。
梅家坪鎮(610528113) 轄12個村委會(洪水、十八坊、赤兔、車家、五一、新安、王灣、白馬、廟溝、岔口、北楊、文昌)。
劉集鎮(610528114) 轄23個村委會(街南、街北、勝光、雙王、大張、十字、尹村、張北、新興、龍泉、永合、二合、呂當、施家、王家、鹵泊、西胡、曹管、安平、高廟、川河、北甫、黃塬)。
南社鄉(610528200) 轄8個村委會(亭子、竹園、張王、肖郭、灣渡、教場、解放、南社)。
華朱鄉(610528201) 轄16個村委會(華朱、何仙、下廟、舊縣、閆村、趙坡、優東、優西、錦川、順陽、懷陽、雙義、頁坡、劉坡、楊坡、東新)。
東上官鄉(610528202) 轄10個村委會(上官、牛村、皂角、元良、余灣、五星、北里、定國、咀頭、焦村)。
峪嶺鄉(610528203) 轄11個村委會(北峪、漫町、店上、煙峪、清峪、岳白、高塬、三尺、塔北、木林峪、賈溝)。
底店鄉(610528204) 轄8個村委會(底店、下莊、草灘、瓦李、康莊、下溝、九龍、達坡)。
小惠鄉(610528205) 轄8個村委會(小惠、牙道、忠惠、樊家、西村、果坊、石灰道、田村)。
白廟鄉(610528206) 轄12個村委會(白廟、長青、柴峪、小塬、靳家、楊家、程盧、大王、東溝、南溝、中溝、郭家)。
齊村鎮(610528207) 轄14個村委會(澇池、西陵、支溝、石科、橫坡、方井、義門、橋西、和平、安樂、董南、楊村、三合、街子)。
覓子鄉(610528208) 轄11個村委會(覓子、西呂、別家、木匠楊、新上官、官楊、鐵佛、東康、興武、三河、園林)。

歷史沿革

富平縣富平縣
富平縣,建制始於秦代,迄今已有 2400餘年。公元前7世紀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東遷,移都洛邑,將迤山(今縣境西南瓦窯頭原畔一帶)劃轄秦國。隨著秦國勢力的不斷擴張,秦厲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頻山以南設定頻陽縣治(故址在今美原鎮古城村一帶)。秦統一全國後,以頻陽屬內史。西漢高帝時(前206—前195),以頻陽縣屬河上郡。另於縣境南部設定懷德縣(故址在今華朱鄉懷陽城附近),兩縣均屬內史。景帝時(前156—前141),兩縣同屬左內史。武帝時(前140—前87),又以兩縣歸屬左輔。新莽時(9—23), 兩縣屬列尉大夫。東漢時(25—220),並懷德縣入頻陽縣,屬左馮翊。三國時(220—265),歸屬曹魏,仍稱頻陽縣,屬左馮翊。西晉時(265—316),自彭原界(今甘肅省慶陽地區西南)徙富平縣治於懷德故城,與頻陽縣並存。東晉時(317—420),富平一度為苻秦所統治,曾在頻陽縣境內設定土門護軍(故址今薛鎮土木坊)。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門護軍,將其轄地併入同官縣(今銅川市),遷北地郡至泥陽縣所屬通川(今流曲鎮);又並泥陽縣於富平縣。宣武帝景明元年(500),撤原頻陽縣建制,劃同官縣一部,另建土門縣(今薛鎮),隸北地郡。西魏文帝大統五年(539),富平縣治由懷德故址遷至石川河北岸(今城關鄉古城村一帶)。廢帝三年(554),以富平縣屬宜州(今耀縣)。北周閔帝元年(557),於中華原置中華郡(故址今城關鄉石佛原一帶),富平縣劃歸該郡管轄。武帝建德四年(575),裁中華郡,富平縣改屬左馮翊。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富平縣改屬京兆郡。 煬帝大業二年(606),將土門縣併入華原縣(今耀縣),屬京兆郡。恭帝義寧二年(618),又從華原縣劃出原土門縣轄域,恢復土門縣建置,屬宜君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設定富平道,歸驃騎車騎統轄;不久,改富平道為玄武軍。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廢土門縣。高宗鹹亨二年(671),於富平、華原兩縣境域各劃一部,在原土門縣故址另建美原縣。武則天天授元年(690),以美原縣隸於宜州。大足元年(701),以美原縣改屬雍州。玄宗開元年間(712—741),徙富平縣治於義亭城(今華朱鄉舊縣村一帶),屬京兆府。德宗貞元四年(788),定富平縣為赤縣(按:赤縣非縣名,唐代分縣為等,諸等中有赤縣,由京城直接治理),旋升縣為州。哀帝天佑二年(905),劃出美原縣,設定鼎州,隸屬耀州(二州不同級)。五代時,後梁恢復美原縣,仍屬耀州。末帝貞明元年(915),改鼎州為裕州,隸屬崇州。後唐復以富平縣改屬耀州,美原縣初屬同州,繼屬耀州。至後晉、後漢、後周諸朝,均未變動。北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富平、美原二縣同屬永興路京兆府耀州。金太宗天會九年(1131),即宋金兩軍“富平之役”後,金人以富平、美原二縣賜齊(金人立劉豫為齊帝,建都大名)。熙宗天眷元年(1138),兩縣又同歸宋。天眷三年(1140),復由宋入金。皇統二年(1142),撤富平縣,以其地併入美原縣,隸屬耀州。蒙古軍 南下後,恢復富平縣制,與美原同屬耀州。世祖至元元年(1264),將美原縣併入富平縣。至此,富平縣境內再無兩縣並存的情況。元末明初(1368—1370),富平縣治由義亭城遷至窯橋寨(今老縣城),屬西安府。明末,李自成建大順國於西安,縣治仍設窯橋寨。清代,富平縣屬西安府。民國初,盡廢府州廳制,富平屬陝西省關中道。 民國23年(1934),屬陝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鹹陽)。民國37年(1948),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署駐耀縣)。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縣人民政府成立後,歸屬三原分區。1950年5月整編後,屬鹹陽專區。1953年1月改屬渭南區專員公署(1955年7月改稱渭南專員公署)。1956年10月渭南專員公署撤銷,富平縣直屬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管轄。1958年12月,富平縣併入銅川市。1961年8月從銅川市劃出,又恢復富平縣制,復屬渭南專員公署。1969年後屬渭南地區。1970年5月13日,富平縣治從老城區遷至新城區(竇村)人民路北端。1995年後隸屬渭南市至今。

地理

地貌

富平縣位於陝西省中部,地處北緯34°41′~35°06′,東經108°57′~109°26′。東界蒲城、渭南,西連耀縣、三原,南接臨潼、三原,北鄰耀縣、銅川。縣城距蒲城縣城52公里,渭南縣城63公里,耀縣縣城34公里,三原縣城37公里,臨潼縣城52公里,銅川市58公里。距渭南地區行署63公里,距省會西安66公里,至首都北京1260公里。

氣候

富平縣屬大陸性溫帶半乾旱、半濕潤氣候區,四季乾濕冷暖分明。冬季氣候寒冷,乾燥少雨雪;春季溫度回升快,氣候日差較大,易出現大風、浮塵等寒潮降溫天氣,常有春旱發生;夏季氣溫高,雨量集中,但降水時空分布不勻,常有伏旱發生;秋季較涼爽、濕潤,多連陰雨,氣溫下降較快。

人口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的決定,中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全縣常住人口為74338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762451人相比,十年共減少19066人,減少2.51%。年平均減少率為0.25%。全縣戶籍人口772285人,其中男395824人,女376461人。

經濟

工業

民國時期,富平縣手工業多為分散於城鄉的私營油坊、醋坊、鐵匠鋪、木匠鋪及磚瓦窯、石灰窯等。僅有一家私營硫化鹼廠,且設備簡陋,資金、原料、產品、產量極少。
建國初,全縣手工行業有25種,758戶,從業人員2007人。這些行業僅能生產簡陋的小農具、粗糙的生活日用品和小食品等。能稱為“工廠”的僅有私營制鹼廠一家。1952年,縣上對不同行業分別採取扶持發展、維持現狀和淘汰轉產的辦法,使全縣手工行業發展為32種、708戶,從業人員2149人。手工業總產值321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6.4%。
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1957)期間,對私營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個體手工業者走合作化道路。1957年,全縣成立手工業合作社28個,合作小組17個,公私合營企業5個;籌建國營企業6個。這時的生產仍以手工操作為主,產品也以小農具、生活日用品為主。但由於生產得到發展,工業總產值達1390萬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7.5%,比1952年增長4倍多。
1958年“大躍進”期間,由於左傾思想的影響,全縣手工業社(組)內掀起並社(組)轉廠高潮。莊裡鎮、城關鎮的手工業社均轉為地方國營工業,公私合營企業改為地方國營工業,總計37個社(組)、812人轉並為8個國營工廠。並先後建成磚瓦廠、麵粉廠、油廠、乳品廠、農機廠、印刷廠、制鹼廠、及美原、劉集、流曲機具廠等國營企業。據統計,全縣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5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28個,集體企業7個;職工人數增加到1628人;產品由1957年的438種增加到872種。工業總產值僅實現1034萬元,比1957年下降256萬元。因土法上馬,原料缺乏,設備簡陋,技術不過關,虧損較大。致縣水泥廠、煉鐵廠、造紙廠、紡織廠等企業相繼下馬,給全縣經濟造成嚴重損失。
1962年,黨中央頒布《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富平縣工業在“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指導下進行了整頓,合併了一些企業。原手工業部分划行歸隊改為集體工業。同時又相繼新建和恢復了一批縣辦集體工業,主要有城關木器廠、火星農具廠(今煤礦機械廠)、南關電器社(今童車廠)、服裝鞋帽廠、針織廠、紡織廠、棉絨廠等,工業生產得以穩定。至1965年,全縣國營企業12個,集體企業增至20個,工業總產值實現1565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比1958年增長51.4%,比1949年增長5.2倍,平均年遞增率為12.1%。
1966~1978年間,富平縣先後建成一批省、地、縣屬較大型工業企業:陝西省壓延設備廠、陝西省手扶拖拉機廠、陝西省鋼球廠、陝西省新生水泵廠、陝西省焦化廠、莊裡陶瓷廠(後劃屬銅川市)、縣造紙廠、縣製藥廠、縣農機修造二廠、縣水泥廠、縣水利修造廠、縣鋼杴廠、縣立新煤礦等。原有的手工操作生產方式,逐漸為機械、電器所替代。工業產品門類增多,產品主要有壓延設備器件、手扶拖拉機、農用水泵、脫粒機、農用拖車、機製紙、原煤、水泥等。至1978年,富平縣全民企業38個,集體企業102個;工業總產值實現10834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49.9%。其中機械工業總產值6522.7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2%。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人民政府相繼制定了《關於加快工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關於進一步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加快鄉鎮企業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性檔案,使工業生產逐步走上穩步、健康發展的道路。1981年後,又相繼建成具有同行業先進水平的縣乳品廠、長富電子器件廠等工業企業;鄉、鎮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1989年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後,縣委、縣人民政府認真貫徹了關於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穩定經濟、穩定社會的方針,促進全縣工業生產穩步發展。至1989年,共有全民工業企業36個,集體工業企業38個,鄉鎮工業企業2975個(包括村辦工業企業、城鄉聯營工業企業、個體工業企業)。鄉鎮以上工業總產值增至10672.6萬元,工業品出口創外匯169萬美元,較1988年增長160%。

農業

富平縣農業生產,歷史悠久。據明、清《富平縣誌》記載,遠在秦代就有秦始皇賜大將王翦美田千頃,沃壤大川為方百里之說。又有“由漢而來,漆沮(石川河)、溫水(溫泉河),業有引者”的記述。到清光緒十七年(1891),溫泉、石川、趙氏河已開大小灌溉渠道35條,可灌田347.4頃。種植的作物已有44種,其中穀類8種、豆類8種、瓜菜類25種,還有棉花、大麻、芝麻等。民國23年(1934)以後,富平縣農村開展推廣小麥、棉花新品種和新的農業栽培技術,灌溉面積也有擴大。但由於長期受封建地主階級土地私有制的束縛,加之兵荒馬亂,災害連年,富平縣農業累遭破壞,發展極其緩慢。建國之前的糧食畝產不過百斤左右,皮棉畝產20多斤,油菜畝產30多斤。
1949年5月富平解放後,隨著生產關係的變更和生產條件的不斷改變,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發展。1949~1956年,經過土地改革和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了幾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生產力。同時,推廣新式畜力耕作農具和解放式水車,推廣普及碧瑪一號小麥良種和新的農業技術,改變了生產和技術條件。1956年農業生產獲得第一個大豐收,全縣糧食總產32729.5萬斤,平均畝產226.4斤,比1949年總產翻了一番,畝產增長60%。棉花、油菜平均畝產分別達到60斤和58.5斤,比1949年分別增長76%和91.8%。1958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中,颳起共產風,加上三年的自然災害,農業生產遭到嚴重挫折。1961年糧食總產下降到14387.5萬斤,棉花平均畝產27.5斤,油菜平均畝產只有8.3斤,均低於1949年的水平。1962年貫徹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糾正了大躍進中“左”的錯誤,落實了生產隊核算體制。加之50年代末興修的水利工程逐年見效,1965年農業生產又出現第二個大豐收。糧食總產達到35475.8萬斤,畝產252.7斤。棉花總產1326.4萬斤,畝產67斤,創造了建國以來最高記錄。“文化大革命”期間,農業生產遭受破壞,糧食總產徘徊在3億斤以下,棉花產量也停滯不前。在黨的領導下,由於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和地下水的開發利用,推廣使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增加物質投入,1975年糧食總產達到43718.7萬斤,平均畝產327.8斤,第一次突破了總產4億斤和畝產300斤大關。1982年以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整作物布局,農業生產出現了突破性的發展,1982年~1985年,連續獲得農業大豐收。到1989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已達32829萬元(按當年現行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約3.5倍。農民每人平均收入達352.93元。
建國40年來,全縣農業生產條件不斷得到改變,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3.06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積52.5平方公里。到1985年已建成基本農田96萬畝,其中“四田”面積18.29萬畝,水平埝地11.64萬畝,溝壩地0.43萬畝,造田及引洪漫地0.26萬畝,營造水土保持林地8.4萬畝,種草2.7萬畝,封山育林0.29萬畝。經過治理,水土流失面積中70%得到控制。富平縣水利建設也有很大發展,水利建設累投資為7500萬元,投勞1355萬工日。建國初全縣灌溉面積僅有6.1萬畝,到1987年底,設施面積就已達54.76萬畝,超出建國前8倍。有效灌溉面積發展到45.57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4.79萬畝。
富平縣在發展農業生產中,已經開始重視因地制宜,科學管理,使作物種植布局逐步合理。從1970年以後,縣政府為了有效地指導農業生產,按照地理方位和自然特點.把全縣大體分為流曲川、王寮原、青崗嶺、呂村原、石川河灌區、東方紅灌區等8個農業區。1982年10月到1984年10月,富平縣又進行了有領導有組織的農業區劃工作。根據種植業資源狀況,將全縣分為三大種植區。
北部山地玉米、小麥、雜糧一熟區:本區位於縣境北部山區地帶,系喬山余脈,海拔600~1439米,峰嶺重疊,峪道縱橫,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脊薄。區內包括峪嶺、趙老峪、白廟、雷村4個鄉的全部和老廟、雷古坊、薛鎮、底店、曹村、宮裡、長春、齊村、莊裡9個鄉的30個村,共涉及13個鄉、668個村、366個合作社。總農戶14949戶,農業人口76809人,農業勞力28957個。全區土地面積540827.89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29.1%;農耕地18.12萬畝,占全縣耕地14.9%,每人平均耕地2.4畝。除雷村、齊村、莊裡、長春4個鄉的部分村社有少量平地外,其餘均為山坡地。主要土壤有黃土性土(占本區土壤的43.2%)、褐土(占26.37%)、紅土(占18.03%)、淤土(占12.40%)。農作物夏糧以小麥為主,秋糧以春玉米為主,其次有谷、糜、洋芋等。棉花、油菜、蔬菜、瓜類只有零星種植,產量很低。
中部川原麥、棉、油二年三熟區:本區位於縣境中部,包括山前洪積扇和洪水、禾家、淡村、呂村、王寮、留古等黃土台原,以及順陽、鹵陽、淡村3個窪地,海拔367~700米。涉及呂村、淡村、華朱等的183個村,1246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總農戶70675戶,農業人口345080人,農業勞力141818個。總土地面積959498.96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51.5%。農耕地769815畝,每人平均2.2畝。本區土層深厚,淤土面積大,肥力較高,適種性廣,是富平縣的糧、棉、油生產區。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油菜等,其次有糜、谷、紅薯、豆類、芝麻等。
南部糧、棉、油、菜兩熟灌溉區:本區位於縣境西南和南部,屬渭河三級階地和石川河、趙氏河階地,海拔360~400米。包括杜村、莊裡、張橋鎮等12個鄉(鎮)78個村、491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及縣示範農場,總農戶30761戶,農業人口147290人,農業勞力66259個。總土地面積351676.17畝,占全縣總土地面積19.4%。農耕地266512畝,每人平均耕地1.8畝。土壤以壚土居多,淤土、黃土性土次之。土壤肥力高,適種性廣,是富平縣糧、棉、油、菜商品生產基地。按光熱指標,本區農作物可一年兩熟。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其次有油菜、豆類、蔬菜等。

交通

公路

富平第一條公路西(安)~朝邑公路富平段是民國18年(1929)修的。全長35公里。後因軍事需要,相繼修鋪了西(安)~宋(家川)公路富平段30公里和富(平)~龍(陽)公路24公里。這3條公路都是沿原有的車馬大道,略事裁彎、取直墊平、拓寬而成。路面簡易,橋涵缺少。但由於汽車通過很少,大多通行鐵輪大車,致使跨面碾軋,車痕遍布,行走十分困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對這3條公路進行養護外,還相繼鋪設了石渣與爐渣路面,路況得到改善。1958年為適應“大煉鋼鐵”運動的需要,在全縣範圍內動員民力,突擊搶修與改建了由(典)~老(廟)、莊(里)~曹(村)、曹(村)~白(廟)、流(曲)~野(雞花礦)、由(典)~流(曲)等8條簡易公路,全長12.1公里。

鐵路

富平鐵路建設始於民國28年(1939)年,當時僅有一條為煤運開闢的鹹銅支線過境。50年來,在這條過境線路兩端,分別增修了西(安)~韓(城)、西(安)~延(安)與梅(家坪)~七(里坪)等過境鐵路。境內廠礦建有專用線路4條。1989年轄區內包括站場線路、複線總長已達110.41公里。火車站已由解放前的富平與莊裡兩個,增至7個,日辦理旅客列車5對,接發貨運列車達45對列。

資源

植物資源

富平縣自然植被以樹木和野生雜草為主。林木:全縣林木樹種多達230有餘,其中用材林樹種40種。整片林以刺槐為主,零星樹以楊、桐為主。另有椿、榆、柏、柳、松、中槐、皂角樹等;經濟林樹種30種,以花椒為主,蘋果次之。其次柿、杏、桃、梨、李、棗、桑、黃梅、核桃及油松等;灌木160多種,主要有鐵江木、狼牙刺、對節刺,黃薔薇等。全縣現有天然林3240畝(林業資源詳見林業編),天然草場169121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9%。
野生雜草縣境內有大量的野生植物——雜草,種類多,分布廣。據富平縣農業部門調查統計,主要雜草有40多科、200餘種。其中以菊科(40多種)、禾本科(30多種)為最多,其次是十字花科、莎草科、豆科和莧科,各有10餘種。其餘科較少。

動物資源金粟山風景

富平縣無珍貴的野生動物。雖在四五千年以前,這裡曾有門馬象、羚羊、駝鳥及鹿獐等動物活動,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亞熱帶的動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它們相繼絕跡,有的被埋入地下,成為當今研究富平古地理、古氣候的生物化石標本。
縣境內野生動物有:
獸類:野豬(北部山區時有之)、兔、狐、黃鼠、老鼠、松鼠、獾、狼以及獐子等。
禽類:黃鸝、鳩、麻雀、喜鵲、鵪鶉、鶺鴒、鷂、鷹、烏鴉、水鴨、啄木鳥、貓頭鷹、翠雀等。
鱗介類:魚、鰱、鰍、田雞、螃蟹、蚌、鱉(時有之)、蝦等。
爬行類:蛇、土元、蠍子、蚯蚓、壁虎(俗稱蠍猴子)、螞蟻等。
昆蟲類:蚊、蠅、蛾、蝴蝶、蜜蜂、蜻蜓、螞蚱、黃蜂(馬蜂)、土蜂、椽頭蜂、牛虻、蟋蟀(習稱蛐蛐)、蝙蝠、地老虎、蜘蛛、紅蜘蛛、魝馬、金針蟲等。

礦產資源

富平縣礦產資源以非金屬建築材料居冠,其次有煤、坩泥及鹵泊灘的硝、碘鹽等。金屬礦產僅有褐鐵礦小礦點。
石灰岩賦存於中奧陶系地層中,多出露在縣境北山及山前的小孤丘處。東起老廟,西至長春、洪水,橫跨14個鄉、142村堡,長達40公里。據1984年縣鄉鎮企業管理局調查,石灰岩總儲量在1303億立方米。由於岩性和組分上的差異,其利用途徑和經濟價值也各不相同。一般下部層位多白雲質灰岩,上部層位主要是中厚層灰岩。
煤含煤層為石炭——二迭系,煤種是瘦煤、貧煤。縣境內在北山一帶僅有孤立小露頭,立新(野雞花)煤礦、鐵爐煤礦實際開採銅川市境內的煤層。
褐鐵礦主要分布於白廟鄉坩泥原北——鐵牛嶺和趙老峪娘娘廟、峪嶺寶塔山北一帶。礦體呈不規則雞窩狀,產生於奧陶系侵蝕面的低凹處,屬風化型褐鐵礦,可作水泥配料加以利用

富平歷史

富平縣望湖樓
富平縣建置,至今已有2440餘年的歷史。夏商時,屬“天下九州”之一的雍州,西周時屬京畿。東周時,秦厲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56年),始在頻山之南,頻山以北建立縣治,定名頻陽縣(今美原鎮古城村一帶)。
西漢初年,文帝即位,遷母薄姬太后到今懷陽城附近,母死,在今華朱鄉懷陽城附近,另置懷德縣,以資紀念,與頻陽縣並列今富平縣境內。東漢時,並懷德入頻陽。西晉時,從彭原(今甘肅慶陽西南)界徙富平縣於懷德縣故址,與頻陽縣並存,其含意取“富庶太平”之意。
公元500年,北魏宣武帝元恪,撤掉延續960多年的頻陽縣。隨後,在今年薛鎮鄉土木坊,設土門縣,與富平分治一百四十多年。西魏文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富平縣治由懷德故址遷至石川河北岸(今城關鄉古城村)。北周閔帝二年(公元558年),置中華郡(今城關鄉石佛原一帶),將富平縣劃該郡管轄。周武帝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廢中華郡,將富平改屬左馮翊。隋時復改屬京兆郡。
唐高祖武德初年(公元618年),設定富平道,不久改富平道為玄武軍。公元643年(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廢土門縣,唐高宗鹹亨二年(公元671年),在土門縣故址建美原縣,與富平分治四百多年。玄宗開元年間,徒富平縣治於義亭城(今華朱鄉舊縣一帶),屬京兆府。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劃出美原縣,設定鼎州。
五代時,恢復美原縣。至後晉、後漢、後周諸朝,美原,富平兩縣均屬耀州。宋時稱富平縣,美原縣,同屬京兆府耀州。
金熙宗皇統二年(公元1142年),撤富平縣,其地併入美原縣。元朝初年復富平縣制,與美原縣並立。公元1264年(元世祖至元元年)並延續了五百九十多年的美原縣入富平縣。至此,富平地區再無兩縣並存的局面。
元末明初,富平縣治由義亭城遷至窯橋寨,即今之老縣城。
1949年5月4日,富平縣城解放。縣城於1970年由原窯橋寨遷至現在杜村鎮蓮湖街中段北側。

名勝古蹟

富平縣望湖樓
望湖樓在老縣城內東南隅富厚倉庫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知縣江匯川建築。民國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毀於“逐陸”(承武)之役。民國12年(1923)重修為磚木結構日本式三層樓。第一層,門額石匾題“禮堂”二字。第二層,北門石匾題“建議”,南門題“望湖”;第三層,南牆正中匾題“藏書”,落款與二樓南匾同;北匾鑲匾題“尊經”兩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書於鄭州軍次胡景翼”。望湖樓系富平縣名勝古蹟之一。為“湖山書院”所在地。望湖樓其所以成為旅遊觀光的一道風景線,重要原因之一是“南湖煙雨”的勝景所致,明清至民國,直至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五、六十年代,在內陸乾旱的陝西,富平城南還是十里蓮湖,千頃碧波,稻香誘人,蓮田滾珠。亂插桃花紅點點,倒垂楊柳碧融融。此情美景,令人陶醉。難怪清代有詩讚頌“南湖一碧本如天,細雨空朦更可憐。石燕銜花葉亂,梁魚出水浪紋圓。高低翠合峰峰隱,還近青浮樹樹連,最好風吹煙影破,書聲遙送過前川”。
富平縣法源寺塔
法源寺唐塔
此唐塔位於今美原鎮西街的法源寺故址。唐鹹亨二年(公元671年)建置美原縣後創修。歷代至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屢經修繕。青磚砌築,仿木結構,七級八角中空,工藝精巧,外周圍長29米,壁厚1.75米。千餘年多次地震,仍保持壯麗外型。在法源寺原亭子下西側還立有重修寶塔佛殿,關帝廟碑。此碑系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所立。碑高1.85米、寬0.84米,厚0.29米。馬元慈撰文,馬士傑書丹,字為正楷,完整清楚。
金代鐵佛
鐵佛屬於金代創建的鐵佛寺遺物,由於寺院屢建屢毀,僅留此佛,基本完好。鐵佛造像是座像為一體。座分兩層,下層高8cm,為八角形,每面長84cm。 上層高37cm,周邊鑄仰蓮瓣32枚,分內、外兩層圍成圓形,托於八角底台上。像高5.32米,身著袈裟,袒胸跣足,面部豐滿,唇微啟,端莊、肅穆,右手上舉做“無畏印”,左手舉至胸側,稍高於肘,做“與願印”,屹立於蓮台上,風采奕奕、栩栩如生。“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二月二十日,同年五月樹像竣工”、“施主富平縣令楊思聰、武盛將軍李富、李宜人……”等字樣。這尊造像敦厚。純樸,塑鑄的活靈活現、唯妙唯肖、繪形繪色、巧奪天工,對研究我國金代冶鑄技巧、雕塑藝術及社會風俗習慣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
唐五陵
富平縣金代鐵佛
俗話說:“江南的才子山東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陝西在古代一直是我國的心臟區域,為歷代封建帝王所重視,歷史上相繼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其作為國都的歷史長達1100餘年,素稱“帝王之鄉”。而唐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強盛時期,建都長安(今西安),歷時300年,其20座皇陵有18座分布在陝西關中,其中富平縣就有5座,系全國唐陵數目最多的縣份。富平縣所轄唐五陵分別為:定陵、元陵、豐陵、章陵、簡陵,自西向東呈“W“形分布,同連綿起伏的喬山山脈渾然一體,在縣境北形成了一道橫亘東西的天然屏障。首先,唐懿宗簡陵位於縣城西北25公里的長春鄉紫金山(又名虎頭山);其二,唐代宗元陵位於縣城西北15公里的莊裡鎮與齊村鄉之間的檀山之陽;其三,唐文宗章陵位於縣城西北15公里的天乳山;其四,唐中宗定陵位於縣城北宮裡鎮鳳凰山中峰;其五,唐順宗豐陵位於縣城東北20公里的曹村鄉虎頭山(又名金瓮山)。這五個唐陵,原來墓前都有大量精美石刻群,它們和乾陵等陵的石刻一樣,是我國唐代藝術寶庫中的精華。可惜多已無存,僅剩少數殘損的石獅、石人等陪伴著它的主人。
鄭國渠遺址
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18萬餘公頃。其引水口至乾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里的引水渠堤。現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後歷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幹道遺址,並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後,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戰爭準備。鄭國渠首遺址,目前發現有三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邊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明顯痕跡。地面上開始出現由西北向東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個大土坑,土坑之間原有地下乾渠相通,故稱“井渠”。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計之合理、技術之先進、實效之顯著,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富平陶藝村
富平陶藝村坐落在縣城以北,是由一個準三星級的賓館和三個展覽館、幾個陶藝作坊以及千畝果園構成的。它附近有豐富的陶土資源。來這裡的人可以率性而為地玩泥巴,盡可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創作,然後將作品放到陶窯里燒制,就會留下那一瞬間思想滑動的痕跡。在這裡你不單可以向陶藝藝術的殿堂里邁進,也可以作為普通大眾盡情休閒娛樂。

富平特產

柿餅
柿餅又稱合兒餅,餅形似圓月,肉紅透明無籽,凝霜後,白裡透紅、皮脆柔軟、清甜芳香,臍臍相對兩個一合而得名。柿餅質地透明,清甜爽口,營養豐富,具有潤肺、補血、健胃、止咳等藥理功能。是全省名貴食品之一。據志書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太師太保孫丕揚曾將柿餅及瓊鍋糖作為貢品進獻過神宗皇帝朱翊鈞。解放後,莊裡合兒餅先後選項送西北農展館、全國農業展覽館、列入地方名產進行展覽。1972年北京植物園特地引進我縣尖柿樹苗200多株。1980年中央有關部門專電派購莊裡合兒餅,用以招待外賓;1981年又被作為陝西名貴特產,以省政府名義裝袋空飄台灣帶去了大陸人民對台灣同胞的思念和祖國統一的誠意。產品現遠銷韓國、日本等地。
富平縣瓊鍋糖
瓊鍋糖
瓊鍋糖是東府有名的民間地方特產,尤以古頻陽縣鳳凰城(今渭南市富平縣流曲鎮)生產的成糖馳名中外,富平流曲鎮的瓊鍋糖據今已有數百年的製作歷史。瓊鍋糖選用該古鎮的優質井水與上等精細小米蒸餾,與大麥芽漿攪拌發酵淋汁,用鐵鍋熬成糊狀"灶糖"取出冷卻,再在蒸汽加熱中反覆擰條拉扯,使糖色由黃變白如瓊,然後與炒熟的白芝麻,再配花生仁、核桃仁冰糖白砂糖果脯、陳皮等分層置於瓷缸內熱燜,最後混壓成餅、刀切成條、即成香味醇濃的風味物品瓊鍋糖。因其香酥脆甜、口嚼味美、佐料考究,歷來為民間傳統的消食潤肺、健脾補腎之保健珍品,由於該糖忌熱怕潮,只宜冷天小批量生產,故成為傳統的年節、冬令稀有天然綠色食補佳品和饋贈親朋好友的上乘禮物。亦是中外遊客選購品嘗的地方風味特產之一。
太后餅
太后餅,具有外皮黃焦酥脆,內質層次分明,柔軟可口,油香不膩的特點,久為民眾喜愛。相傳,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西漢漢文帝劉恆建都長安期間,他的外祖母靈文侯夫人在懷德縣(今富平縣)定居。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常由長安城去懷德縣省親,隨身攜帶御廚給靈文侯精心製作的美味可口的烤餅並把烤餅技術傳給當地村民。從此,漢宮烤餅落戶民間,故名“太后餅”。2000年來,世代相傳,為富平特產。太后餅,是以上等白面為主料,以豬板油、精鹽八角花椒桂皮蜂蜜、菜籽油為輔料,經過制豬板油泥、和面、制餅坯,最後在木炭上烘烤而成。
富平墨玉
墨玉是一種珍貴而稀有的自然資源,僅產於陝西省富平縣北部山區,其色重質膩,紋理細緻,漆黑如墨,光潔可愛,極負盛名,其硬度為Mohs4o左右,素為治硯、刀工之上佳珍料,古人將其與鑽石、寶石、彩石並稱為“貴美石”。富平墨玉自秦漢時即有開採,據縣誌載“縣北產礦石,諸郡縣采者群至,可鐫字、琢磨,人號墨玉”也是我國著名的“石刻之鄉”。富平墨玉及其作品在中華文明歷史上也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被稱為中國最大石刻藝術寶庫的西安碑林、館藏l700多件文物,其中80%以上為富平墨玉所制,秦李斯的《嶧山刻石》,東漢合陽的《曹全碑》,歐陽詢的《皇甫誕碑》,顏真卿的《多寶塔》,柳公權的《玄秘塔》……更是堪稱鎮館之寶,時至今日,省博物館無論是碑石複製,還是當代名家書法刻石,石料均取自富平,並由富平民間藝人雕刻。陝西中部的八百里秦川,被稱為“露天石刻藝術博物館”,那一件件大型雕群,數量繁多的各類石刻、造像、拴馬樁,從橋陵高15米,重40噸的華表,到乾陵前神秘的無字碑,還有國之瑰寶的“昭陵六駿”均是富平墨玉所制,清代翰林李因篤在其《唐陵墨玉》中寫道:巨磧崔嵬百萬層,唐家中葉起諸陵,青岑墨玉旋隨辟,篆籀光芒到處征。
此外還有羊肉泡饃、攪團、麻食、水晶柿子、蘋果、酥梨等名吃、水果。

著名人物

富平縣王翦
秦代名將:王翦,頻陽東鄉人(今陝西富平),《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有傳。生卒年不詳,始皇帝時期將領。少年時喜好兵法,後來奉事秦始皇帝。其子王賁,繼承父親之志,也是始皇帝統一六國時的一名著名將領。秦二世時,父子均卒。王翦孫王離繼承爵位,後被項羽所擒。王翦及以下三世均為秦將。
關於王翦最有意思的一個故事是:當年,秦始皇起傾國之兵派大將王翦攻打楚國,王翦一會兒派人回去向秦始皇要棟房子,一會兒又派人回去要塊地。手下人很奇怪,就問他:“您當了這么大的官兒了,還貪圖那些小便宜幹啥?”王翦笑著說:“大王是個多疑的人,把全國的兵都交給我了,肯定不放心。我要他知道我胸無大志,只愛小便宜,他就放心了。”棋經上說:棄小不就,必有圖大之心。這也看出富平人在為人處世上的一點智慧。
關中鴻儒李因篤:與李顒、李柏共稱“關中三李”。《清史稿列傳》中記載:“李因篤,字天生,富平人。明庠生。博學強記,貫串註疏。舉博學鴻儒,試授檢討。未逾月,以母老乞養,詔許之。母歿,仍不出。因篤深於經學,著詩說,顧炎武稱之曰:“毛、鄭有嗣音矣!”又著春秋說,汪琬亦折服焉。”
太子太保孫丕揚:孫丕揚於萬曆22年(公元1595年)出任吏部尚書,時年62歲。他的職責是協助皇帝,選拔德才兼備的官員,將他們安排到適當的崗位上。孫丕揚的職務類似現在的組織部長,在明朝的地位高居中央六部尚書之首。明朝在名義上沒有宰相,六部尚書之首在名義上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孫丕揚是個廉潔清正的人。《明史》卷224上說,“丕揚挺勁不撓,百僚無敢以私乾者”。
明“諍臣”監察御史楊爵:楊爵,字伯修,今陝西省富平縣老廟鎮篤祜村人,《明史》有傳。嘉靖八年進士,曾向嘉靖皇帝上《固邦本疏》,被採納。嘉靖十一年為監察御史。後因上《隆治道疏》,指陳時弊,連斥“五危”,痛析天下危亂之因,力陳救國為民之策。世宗大怒,密令錦衣衛逮其入獄刑訊,並不準供給飯食。嚴刑酷虐,幾於死去。朝臣敬其忠烈,千方百計營救。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鉉上疏營救,皆被重杖而死。其仍於獄中上《獄中諫書》。在獄中著有《周易辯說》、《中庸解》二書。嘉靖二十四年被釋放,不久又被重逮入獄。直到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才最終被釋放,系獄八年!隆慶元年正月初一,隆慶帝奉遺詔為他平反昭雪,追贈奉儀大夫、光祿寺少卿。萬曆二十年追謚“忠介”。 毛澤東點評明史《楊爵傳》時寫道:“靡不有初”。典出《詩經·大雅·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此外還有胡景翼、習仲勛等革命領導人都出生、成長在這裡。

唐朝君主陵墓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