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陽縣

千陽縣

千陽縣地處陝西省關中西陲,位於北緯34゜34′34 ″至34゜56′56″,東徑106゜56′15" 至 107゜22′31″。北靠甘肅省靈台縣,南鄰陳倉區,東與麟遊、鳳翔縣毗鄰,西同隴縣接壤。南北長45公里,東西寬40公里。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為黃土高原區,地勢北高南低,分山、川、原3種地形,有“七山二原一分川”之稱。以北部千山山脈為界,自然分成涇渭兩大水系。屬暖溫帶半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10.9℃,年降水量653毫米。礦藏有大理石、石灰石、質佳埋淺,大溝水庫內發現長度煤層。寶中鐵路、204省道寶(雞)平(涼)公路、千(陽)鳳(翔)公路過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文化廣場夜景文化廣場夜景

千陽地處炎帝氏族活動區。夏、商時期,在周部落的活動區內。

周人遷邠後,相繼被羌族和戎狄族占領。

西周時,屬矢國領地,是秦農牧並與西戎爭奪的地區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為秦國地。

秦統一六國後置汧縣(治在今隴縣),縣地汧縣轄。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六月,劉邦平定雍州,置5郡,領81縣,分汧縣,置隃麋縣,以城東周代名澤定名,故城在今千川村。

王莽新朝(8)時,改隃麋縣為扶亭縣。

東漢初,恢復原縣名,更“隃”作“渝”。建武四年(28),劉秀封武將耿況(漢扶風茂陵人,上谷太守)為渝麇侯,設相管理縣政,縣為侯國。建安二十三年(218)曹操滅耿氏三族,奪耿況五代孫耿援侯國襲爵,恢復渝麇縣。

隃麇縣疆域較大,北魏的長蛇縣(即唐代的吳山縣),宋代的吳山、隴安、汧陽3縣,均屬漢代隃麇縣地。

晉初,隃麇縣併入汧縣。

北魏孝昌二年(526),分汧縣所屬原隃麋縣地,於長蛇川置長蛇縣(縣治在今寶雞縣香泉鎮)。

北周天和五年(570),分長蛇縣原隃麋縣東部地,置汧陽縣,治所初在西魏時的馬牢城(今千陽暉川河灘),以在汧水之陽(北)而名。

《太平寰宇記》載,宋開寶二年(969),割汧陽縣西南4鄉(鄉名無考)和故南由縣地,置隴安縣。元至元二年(1336),隴安縣併入汧源縣(今隴縣)。

嘉靖二十七年(1548),將麟遊縣雪白里(今高崖、普社兩鄉地)劃歸汧陽。

1957年8月24日,又將麟遊縣後坡溝村6戶180畝土地劃屬汧陽。

1958年12月1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國務院11月21日決定,撤銷汧陽縣建置,屬地歸併隴縣。1961年9月10日,恢復汧陽縣建置,轄區仍舊。

1964年10月,國務院公布,改“汧”為“千”。從此,凡地名中的“汧”,一律使用“千”。

地理環境

位置

千陽縣隸屬陝西省寶雞市,位於陝西省西部,北緯34°34′34〞-34°56′56〞,東經106°56′15〞-107°22′31〞。北靠甘肅省靈台縣,南鄰陳倉區,東與麟遊、風翔縣毗鄰,西同隴縣接壤。南北長45千米,東西寬40千米。

地貌

千湖濕地珍鳥館千湖濕地珍鳥館

千陽縣地處渭北高原西部丘陵溝壑區,地形複雜多樣。南屏

吳岳支脈箭筈嶺,海拔1000~1502.1米,北部橫座千山,海拔1000~1545.5米。南北山地面積782.3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78.5%。中部為斷陷盆地,匯入千河的溝溪切割成20多塊不規則的黃土殘原,面積138.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13.9%。千河橫貫山前台原之下,形成沖積穀川,面積75.4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7.6%,海拔710~860米。境內山嶺起伏,丘陵連綿,溝壑縱橫,台原殘碎,谷川狹長,河溪湍急,為其地貌特點。地勢從西南、東北兩側向千河谷地傾斜。地貌明顯分為山、原、川三部分。

氣候

境內海拔710—1545.5米,相對高差835.5米,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區半濕潤氣候。自然氣候特點是四季冷暖乾濕分明,氣溫乾燥,降水不均,災害頻繁。秋季多連陰雨,冬季較寒冷,春季多季風,夏季氣候涼爽。

1960-2000年千陽縣平均氣溫為11.8度,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24.5度,最冷月1月,月平均氣溫-1.6度,年極端最低溫度-20.6度,極端最高溫度40.5度。

千陽縣各地年平均氣溫在8.7-11.8度之間。年平均氣壓928.4百帕,最高氣壓940.8百帕,最低氣壓919.5百帕。冬春季受地面冷高壓控制,氣壓偏高,乾旱少雨雪,常有寒潮侵襲。夏季低壓明顯,高溫高濕為多雨時段,多陣性天氣發生。雷雨、大風、冰雹,乾旱天氣嚴重威脅著夏糧生產,夏旱,高溫嚴重製約著秋糧和經濟作物的豐產豐收。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9%,元月份為全年最小,月平均濕度59%,9月份為全年最高,月平均濕度82%。冬春季氣候乾燥,多揚沙、浮塵天氣,秋季多淋天氣,濕大。年平均降雨量627.4毫米,最多年降雨量924.3毫米(64年),最少年378.9毫米(95年),最多年和最少年相差545.4毫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明代全縣耕地638064畝,人均64畝余。明末,戰亂災荒,人口銳減,田園荒蕪,清順治二年(1645)降為63958畝,人均36畝。道光二十一年(1841)180534畝,人均2.6畝。光緒十三年(1887)161621畝,人均近3畝。民國30年(1941)310542畝,人均6.8畝。1949年,590524畝,人均10.7畝。建國後1951年,經查田定產工作,核定耕地644735畝,農業人口65079人,人均9.9畝。止1987年,國家基建占地5378畝,1974年高達4370畝;集體基建占地15135畝,1971年高達3950畝;社員住宅占地5210畝,1980年高達764畝;改林改牧115188畝,1985年高達22963畝;因災廢棄13684畝,其它占地51553畝;新增耕地39382畝,其中開荒1893畝,千河治理工程中引洪漫地3000多畝;淨減少耕地166766畝。1987年實有耕地423758畝(水澆地90121畝,旱地332637畝)。38年中人口增長過倍,而人均耕地3.65畝(農村人均3.97畝),減少65.9%,人口與土地資源矛盾日趨尖銳。

礦產資源

千陽縣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礦、大理石石灰石、粘土等礦物。

張家山赤鐵礦礦體產於奧陶系灰岩之上,粘土質砂頁岩底部、紫紅色粉砂質頁岩層中。屬陸相沉積型。礦體出露3處(張家莊、八家莊、尚家莊),呈似層狀,厚度變化不大。張家莊礦體長1000米,寬500米,厚0.5米。八家莊礦體長200米,寬100米,厚2.5米。尚家莊礦體長100米,寬50米,厚1米。為塊狀、鱺狀赤鐵礦,遠景藏量350萬噸,但含鐵品位很低。

大理石分布箭筈嶺西段的三泉、中咀、啟覺寺、大王殿、崗家溝、田家溝、冉家溝等地,屬奧陶系石灰岩礦床,呈層狀透鏡狀,藏量豐富,有雲灰、紫檀玉、提花黑、隱花黑等品類,質量優美,是現代建築材料的寶貴資源,具有工業開採價值。

石灰石分布整個箭筈嶺區,東西長20公里,屬奧陶系石灰石,海相沉積型。可用作冶金輔助原料和生產水泥、電石、白石灰等建築材料。礦體呈層狀,局部呈透鏡狀,質量特優,具有工業開採價值。

耐火粘土(也叫坩泥)分布於箭筈嶺之紅峰鄉廟嶺村海子河東西兩溝,為侏羅紀、二疊紀陸相沉積型。礦化帶長8公里,寬0.5~2公里,礦體長200~300米,厚0.5~2米,含A/O220~30%,耐火度1600℃以上,礦體規模較大,質量較好,可作冶金輔助原料和燒制陶瓷產品,具有工業意義。

水資源

縣內地表徑流,源於降水。平均徑流深由東北向西南遞增,變化範圍在113~119毫米間。南山箭筈嶺降水較豐,年徑流深119毫米。川區年徑流深116毫米。黃土台原區年徑流深115毫米。北山區降水量較少,年徑流深113毫米。全縣每平方公里平均年產徑流量12.55萬立米,全境年均地表水徑流總量1.241億立米,其中川區占8.1%,原區占14%,南北山區占77.9%。徑流主要在山區。以千山分水嶺為天然分界,嶺南徑流匯入渭河支流千河,嶺北徑流匯入涇河支流高崖河。

植物資源

自全新世氣候變暖以來,縣區轉變為以落葉闊葉林植被為主,樹種多為櫟、榆、楊、柳等;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菊科、鏇花科、十字花科、傘形科等。千山的白廟、雷神山及箭筈嶺的粱武城等地,以遼東櫟、楊樹為種群的次生林帶,是古代天然植被的遺蹟。西周秦非子為周孝王主馬千渭間,隃麋澤又為那時名藪,足見千陽古代草木茂密,山林四塞,天然植被非常良好。由於人們長期墾殖,自然植被逐漸縮小,1949年,全縣森林存留不到6萬畝,林木復蓋率僅占土地總面積的4.01%。建國後,通過封山育林、還林還牧、種草種樹,至1985年,全縣森林復蓋率上升到11.57%(山區13.59%,川、原區6.6%);其中灌木林73440畝,成片草地245835畝,占植被復蓋率39%(川、原區占20%,山區占46%)。千山東段丘陵植被度最高,為52%,西段植被度為35%。箭筈嶺區植被度為38%。

行政區劃

清代行政區劃圖順治七年清代行政區劃圖順治七年

明代,全縣編戶15里,分屬3鄉。南懷德鄉居縣東,轄龍泉里、黃里里、歇馬里、楚作里;敬信鄉居縣中,轄郭下里、中作里、傅原里、馮坊里;安上鄉居縣西,轄龍槐里、草碧里、安化里、留坊里、三泉里、林潛里。尚缺1里,其名無考。嘉靖二十七年(1548),劃麟遊縣雪白里歸湃陽。全縣16里,有名可考者15里。

明末,荒旱連年,戰亂不息,民多逃亡,戶口銳減。清順治二年(1645),整頓戶籍,將舊編16里縮為順化、潔白、尊敬、仁孝、和睦5里。順治七年(1650),知縣王國瑋按冊點審核編,將順化、潔白2里各改為半里,與尊敬、仁孝、和睦共為4里;另將舊衛所軍屯地323戶編為半里,全縣編戶4里半。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按新法編制保甲,城鄉每10戶編1牌,立牌頭;10牌為1甲,立甲長;10甲為1里,立保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全縣4里半共編52甲1238牌。

民國初(1912),並72練為56練。18年(1929)春,整編區劃,里更區,練改鄉。順化里第一區,區所黃里鎮;尊敬里第二區,區所禹王殿堡;仁孝里第三區,區所尚家堡;和睦里第四區,區所草碧鎮;潔白里第五區,區所高崖鎮。

民國23年(1934),國民政府根據江西“剿共”經驗,推行《保甲法》,改區、鄉、村為鄉、保、甲。全縣劃編17聯保,轄56保823甲。28年(1939),聯保縮編改稱鄉,全縣劃編維新、博愛、自治、合作、新興、民治、民樂、互助、復興、團結10鄉,保、甲劃編未變。29年(1940),整編保甲,全縣設6鄉1鎮36保823甲。

1949年7月縣人民政府成立後,廢保甲制,行區鄉制,全縣550個自然村,劃編為7區36鄉226個行政村。

1958年“大躍進”,8月合併高級社,建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取消鄉建制,全縣劃編為“紅旗”、“火箭”、“東風”、“超英”、“衛星”、“團結”、“燈塔”、“五星”、“先鋒”9個“人民公社”。10月,9個公社並為“千陽”、“五星”、“燈塔”、“紅旗”4個大型公社。12月,撤銷縣置,地並隴縣,4社又並為隴縣“湃陽人民公社”,下轄黃里、娘娘殿、沙家坳、南寨、城關、文家坡、新興鋪、草碧、柿溝、水溝、上店、南灣嶺、普社、雪白殿、高崖15個管理區,計119個生產大隊560個生產隊。

1959年1月,隴縣改湃陽公社的湃字為“遷”字。

1961年5月,撤管理區,分遷陽公社為城關、文家坡、黃里、寇家河、柿溝、上店、高崖7個“人民公社”,轄126個大隊504個生產隊。1961年9月1日恢復湃陽縣建置。同年12月6日,將公社劃小,全縣劃編為城關、南寨、黃里、娘娘殿、沙家坳、文家坡、南灣嶺、普社、高崖、柿溝、水溝、寇家河、上店、草碧14個“人民公社”,轄126個生產大隊577個生產隊。1964年,恢復城關鎮建制。1965年,城關公社更名千川公社,娘娘殿公社更名崔家頭公社。1968年,千川公社與城關鎮再次合併,稱城關公社。

1984年,社隊區劃改為鄉、村區劃。城關人民公社並於城關鎮人民政府,文家坡人民公社改分為文家坡、張家原兩鄉,其他公社、大隊名稱改為鄉、村,全縣劃編1鎮14鄉136村。各鄉名稱,除紅峰鄉外,均以鄉治地名而名。1988年5月,撤南灣嶺鄉,所轄4村編入張家原鄉。

千陽縣轄8個鎮,98個行政村:城關鎮、崔家頭鎮、南寨鎮、張家塬鎮、水溝鎮、草碧鎮、柿溝鎮、高崖鎮。

人口

2009年末千陽縣人口132055人,其中:

城關鎮:共有11個村、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043人。

南寨鎮:全鎮15個村、10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097人,

草碧鎮:有7個村、3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14人。

水溝鎮:共有8個村、3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320人。

柿溝鄉:共有8個村、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456人。

高崖鄉:共有10個村、3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11人。

崔家頭鎮:共有8個村、4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636人。

張家塬鎮:共有10個村、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266人。

沙家坳鄉:共有5個村、2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461人。

文家坡鄉:共有7個村、3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238人。

寇家河鄉:共有9個村、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1309人。

非農業人口17433人,占13.2%;男性69243人,占總人口的52.4%,女性62812人,占總人口的47.6%;千陽縣出生人口1620人,出生率12.3‰;死亡人904人,死亡率6.9‰;自然增長率5.4‰。

經濟

農業

西周時,縣地為農牧過渡地帶,林草豐盛,千渭間系牧獵場所。秦漢間,農業漸為縣人主業,唐宋時得到進一步發展。明時,人口日增,山林墾闢,在農業發展的同時,水土流失日趨嚴重,自然災害頻繁。民國時期,戰亂迭起,雜稅頻繁,物價上漲,民不聊生,農業疲滯。

建國後,改革土地制度,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廢除幾千年的土地私有制,發展農業基本建設,改進農技農藝和耕作機具,農業發展較快。1989年,農業(種植)收入2931萬元,占農業總產值72.71%,比1949年增長1.24倍,糧食總產6497萬公斤,油料總產107萬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長1.1倍和8.3倍。

2009年糧食總產量6.43萬噸,增長5.7%。千陽縣桑園面積穩定在5.4萬畝,其中:當年新增桑園1710畝,

農民耕作農民耕作

加強桑園管理,大力實施省力化溫室設施養蠶,進一步提高優質桑園和優質蠶繭數量,全年蠶繭總產量達到1345.2噸,比上年增長7.0%。

全年造林面積6.4萬畝,其中飛播面積1.0萬畝,封山育林2.6萬畝,林產品產量達到1613噸,比上年增長62.3%。

30個奶牛養殖小區基本建成,”八戒、新綠“兩個千頭奶牛廠建成進展順利。千陽縣大家畜年末存欄5.51萬頭,其中奶牛3.65萬頭,分別比上年增長14.3%和8.9%;奶山羊年末存欄6.91萬隻,比上年增長18.1%;生豬年末存欄3.37萬頭,比上年增長69.3%;家禽年末存欄19.01萬隻,比上年增長93.9%;肉類總產量0.77萬噸,比上年增長37.5%;蛋類總產量0.09萬噸,比上年增長12.5%;奶類總產量11.09萬噸,比上年增長7.1%,千陽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7442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9%。

工業

西漢的隃麋墨和唐宋的蘆席,是上貢朝廷的名品。元代後,手工業發展長期阻滯。民國間,縣城手工作坊20多戶13個行業,農村120戶;每戶多為二三人,10多人的僅1戶燒鍋(酒坊)。

建國後,1956年完成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創辦公私合營和順酒廠,組建鐵木、縫紉、竹、麻等10多個生產合作社,手工業生產走上集體化發展道路。1958年“大躍進”,一時開辦鋼鐵、水泥、陶瓷、煤礦、電池等20多個工廠。但因“上馬”過多,資金、技術、設備、動力等問題無法解決,不久有12家工廠“下馬”倒閉。1973年後,隨著高壓電輸入,地方投資興辦以建材、機械為主的一批工廠相繼投產,中央電子工業部宏聲無線電器材廠也新建縣城,工業生產始有較大發展。

在經濟體制改革推動下,縣辦工業改善經營管理和生產設備,並大力發展鄉村工業,出現許多鄉辦、村辦、戶辦工廠,全縣以建材、加工、食品、服裝為主的產品,已有200餘種。1987年,全縣工廠376家,其中縣辦18家(含集體廠3家),鄉(鎮)辦48家,村辦47家,戶辦263家(聯戶16家);工業職工4394人,占總人口3.9%,其中縣辦工廠工人1389人,從事工業農民3005人,占農業人口2.9%;工業總產值1790.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32.9%,比1978年增長152.2%,其中鄉村工業872.5萬元,占工業總產值48.8%,占農業總產值29%,比1983年增長133.2%工業總利稅225.2萬元,占財政總收入52%。

交通

千陽毗連古代關中重鎮雍(鳳翔)、陳倉(寶雞),故千水川道及溝谷,為西出長安經雍城南達北往的重要通途。民國以來,公路代替驛道,西(安)隴(縣)路與寶(雞)平(涼)路在縣城相接,然縣人仍以畜力、人力運輸,無機動車輛;尤其山區,地形複雜,道路崎嶇,交通不便。民國35年(1946),設在蔡家坡的官僚資本雍興公司,為運輸該公司設在隴縣娘娘廟煤礦的煤炭,修成途經草碧、千陽、黃里、馮家山、石羊廟至虢鎮的小鐵路,專事人力推車滑行運煤,有小車箱40多節,年運煤15047噸,約占煤礦總產量1/3,通過縣境37公里;然與千陽交通運輸無關,1949年停運,鐵軌拆除。

寶漢鐵路寶漢鐵路

建國後40年中,寶平,鳳千兩幹線公路,已築成油渣路面三級公路,

境內長51.5公里,縣鄉公路7條,總長126.8公里,鄉村道路128條,全縣通車389.8公里,比1949年增長7.6倍,91.3%的村可通汽車。1987年,全縣貨運汽車141輛,客車12輛,各類拖拉機855台(小型755),專業和社會運輸;貨運量14.22萬噸,周轉量839.2萬噸公里(比1985年增加61.3%);客運量52.4萬人(比1985年增長1.3倍),周轉量2547萬人公里。

寶(雞)漢(中)高速公路寶雞到陝甘界段橫貫千陽縣東西,預留南寨,縣城,水溝三個出口。

教育

學校學校

周敬王十八年(前502)從學孔子的燕伋歸,設教漁陽1

8年,縣地學校教育始起。縣學設於元代。書院遠無載。隃麋書院為明末天啟、祟禎間於三賢祠附設。清道光十七年(1837)設啟文書院,規模較大,代替了已殘破的隃麇書院。社學據載於清順治八年(1651)設。義學興辦於清同治光緒間,共6處。光緒三十二年(1906),廢科舉,書院、義學、私塾改為高、初等學堂。至民國17年(1928),全縣高小1,初小36,始用省統編教材。31年(1942),興辦縣國中。34年(1945年),全縣有國中1,學生4班126名;完小9,高國小生16班312名;初小59,學生216班3100名;兒童入學率60.8%。

建國後,中國小教育發展經多次調整,至1987年,計完全中學1,高中學生18班914名,國中13,學生105班5904名,國小143(初小46),學生558班13899名,兒童入學率97.1%。

成人教育,農民始於民國26年(1937),工人始於32年(1943)。37年(1948)統計,文盲占6歲以上人口83.7%。建國初,掀起城鄉掃盲高潮,1950年全縣的青壯年文盲入學識字。但從1958年後,幾次“左”的失誤,工農教育流於形式,1978年文盲增為23064人。是年恢復掃盲。1982年文盲占6歲以上人口35.52%。

民國37年(1948),全縣大專文化程度57人,高中108人,國中634人,國小1088人,分別約占全縣人口的0.12%、0.23%、1.36%、2.34%。1982年,大專249人,高中6008人,國中17282人,國小28887人,分別約占全縣人口的0.21%、5.28%、15.2%、25.4%。國小以上文化程度總人數占人口比例,1982年比民國37年(1948)增加10倍多。

千陽縣普通高中1所,在校學生2200人,比上年下降9.7%;職業中專學校1所,在校學生1316人,比上年增加47.7%;千陽縣共有國中10所,在校學生5768人,與上年比減少5.6%,連續五年呈現下降趨勢;國小56所,在校學生10075人,比上年減少6.9%,學齡兒童入學率99.96%,幼稚園11所,入園學生2210人,比上年增加10.2%。千陽中學2011參加聯考762人,聯考一本上線78人,二本上線255人。

旅遊

雪景雪景

千陽縣是三賢故里、中國民間藝術刺繡之鄉,民間工藝美術之鄉,擁有深厚的秦漢文化、儒家文化,千湖濕地景觀效應成為國家林業局首批命名的國家濕地公園之一,燕伋文化景區成功舉辦辛卯年燕伋尊師文化大典,千陽刺繡在中國首屆農民藝術節上喜獲“一村一品”優秀項目獎。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燕伋,西漢哀帝丞相司直郭欽,唐朝太尉段秀實史稱千陽"三賢"。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曾著有《段太尉逸事狀》一文,即段秀實傳記。縣內有全省最大的蓮花山狩獵場,有聞名遐邇的燕望魯台,有風光優美的千湖萬畝生態觀光園,有翠柏長表的天台山風景,有黃昏景色迷人的石魚溝,有險峽奇妙的臣虎山青崖洞,有巧奪天工、飄洋過海的民間工藝美術品。

燕伋望魯台

燕伋望魯台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縣城西關,距寶雞市37公里,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傳是春秋時期燕伋所築。燕伋為千陽縣水溝鎮燕家山人,是孔子的弟子,位列72賢之14。燕伋3次赴魯跟隨孔子17年。業就歸里,在千陽西關裴家台設教授徒,傳播孔子思想,設教期間,因思念恩師孔子,每日去教學堂後面,登高望遠,用襟撩土墊足18年,日積月累,便形成了高約10米、底徑30餘米的土台,被世人尊稱為中華尊師第一台。燕伋望魯台景區共分3個部分,入口處是一座四柱3間的石牌樓,另有燕伋熟壇、思師亭、燕伋望魯石刻圖、六棱碑、啟文壇、民俗宮、尊師祠等景點,再現當年燕伋廣納學子,興教育人,傳播古代文明辦學的情景。再上台階,就到主景區燕伋望魯台,其名稱為著名書法家吳三大先生所書。燕伋祠為仿秦-格建築,祠內再現孔子傳徒情景和燕伋生平業績,燕伋祠後面矗立的四稜錐形土冢,是先賢燕伋18年在千陽設教時,每日用衣襟撩土所形成的遺址—望魯台。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千湖國家濕地公園

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千陽縣千河谷地中游,是以河流濕地特徵為主,

集河流濕地、庫塘濕地、沼澤濕地特徵於一體,是中國西北地區典型的黃土高原濕地。公園有陸生脊椎動物5綱27目47科174種,其中濕地鳥類14目24科81種,水禽41種。哺乳類5目8科24種,兩棲爬行類3目8科21種。其次還有豐富的魚類資源共5目7科48種。濕地植物(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34科61屬101種。生物資源豐富,良好的自然資源為水禽棲息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每年冬季有雁、鴨、鷺等多種鳥類在此棲息。同時濕地公園具有顯著或特殊生態、文化、美學和生物多樣性價值的濕地景觀,生態特徵顯著。以濕地景觀為主體,融合濕地景觀和人文景觀並具有生態、科學、教育、休閒、其它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價值。

有著“東方寶石”、“國際保鳥”美稱、珍稀程度超過大熊貓,被列入世界極瀕危動物的朱䴉,日前從漢中洋縣來到寶雞千陽安家落戶。2014年8月15日下午14時30分整,30隻朱䴉在經過7多小時的長途跋涉來到千陽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在15隻木製的密封長方形籠箱,雄雌朱䴉各一隻,成雙成對。

青崖洞

位於水溝鎮南臥虎山,山上石崖如切,松柏掩面,崖面洞窯星星點點,各具形態。以景幽、徑曲、洞險、水高而著奇。青崖洞不僅自然景觀奇特,而且是具有800多年歷史的著名的陝甘道教聖地。自清代以來,文人墨客不斷,講經布道不絕。

高洞溝

高洞溝位於千陽縣城關鎮段坊村,寶平公路北側的懸崖邊,距縣城2公里。其處溝壑縱橫,參差掩映,翠柏蒼鬱,崖半壁有數處穴洞,峻險雄高,寺內殿宇櫛比鱗次,龍柱軒昂、角亭聳立,舉目望遠,千河山水,盡收眼底。

著名人物

燕伋(前541~前476)字子思,周景王四年(前541)生於望魯村(今水溝燕家山為燕伋後世長期居地)周敬王元年(前519),遵父遺命,抵魯從學孔子。明尊稱先賢燕子。

郭欽,西漢隃麋縣(今千陽)人,哀帝時為丞相司直。明時,邑人將其入祀“鄉賢”和“三賢”祠。

趙炳如,字元烺,趙家原人,清同治七年(1868)歲貢生,嗜詩書,博覽文史,亦工中醫。

嚴子夏(1903~1949)原名年永享,別號松山,化名嚴旭、高永義,西關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王富華(1914~1986)西關安溝人。幼家寒,啟蒙於私塾,12學藝,唱“小曲”,後學於鳳翔、隴縣秦劇戲班,工青衣。民國22年(1933)加入縣紅順班演出,名聲大噪,人們以“求求娃”為其藝名。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