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略陽自西漢元鼎年間劃定行政區域以來,至今已足2100餘年。而華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的歷史,則可追溯到 新石器時代。從有關史料得知,先秦之前,這裡是氐羌兩個北方遊牧部族的聚居地。他們以狩獵墾荒放牧為生, 播谷炙肉,存亡續絕,逐漸強盛發展起來。到了西漢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西南邊陲,在益州 至武都設郡立縣,並將大批氐人內遷長安,劃定略陽屬武都郡治下的沮縣,為白馬氐族之東境。三國時期,蜀漢 先主劉備在略陽置武興都以扼守這一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塞,築城甚固,周圍五面餘步,惟開西北一門,外 有倉壘,三面周匝。晉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氐族統治者楊茂搜據武興,廢沮縣。南朝時改置“武興藩王國”。 北魏又改稱“東益州武興郡”,下置“武興縣”、“長舉縣”、“鳴水縣”,其故址分別在今略陽境內的黑河壩 鄉、西淮壩鄉、徐家坪鎮明水壩村等處。西魏時,又改置東益州為“興州”,武興郡為“順政郡”。隋廢“興州” 之稱,只保留順政郡。唐初,改順政郡為“興州”,並置順政縣。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移所轄長舉縣於 今城北65公里處的白水江鎮長峰村。唐長慶元年(公元812年),廢鳴水縣,併入順政縣。南宋紹興十四年(公 元1144年),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東路治興元(今漢中),西路治興州(今略陽)。南宋開禧三年(公元1207 年),吳曦據興州降金,受封“蜀王”,改興州為“興德府”。叛平,朝廷即改興州為“沔州”。元初,以沔州 屬“廣元路”,稍後遷沔州治於鐸水縣(今勉縣境內)。又廢長舉縣,併入略陽,上屬沔州,共為“興元路” (今漢中)所轄。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略陽改屬新置的“寧羌州”,州又上屬漢中府。明嘉靖三十 八年(公元1559年),略陽縣被劃出寧羌州,直屬漢中府轄。此建置模式歷經整個清代,相因未變。地理
地理位置
略陽縣位於嘉陵江上游,秦嶺西段南坡。因其地當秦蜀要衝、陝甘紐帶,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兵家必爭和商 旅輻輳之所在,素有“襟喉”、“鎖鑰”之譽。氣候
屬北亞熱帶北緣山地暖溫帶溫潤季風氣候,夏無酷署,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
行政區劃
略陽縣轄11個鎮、10個鄉:城關鎮、接官亭鎮、橫現河鎮、兩河口鎮、金家河鎮、徐家坪鎮、白水江鎮、硤口驛鎮、何家岩鎮、樂素河鎮、郭鎮鎮、白石溝鄉、馬蹄灣鄉、西淮壩鄉、九中金鄉、仙台壩鄉、觀音寺鄉、魚洞子鄉、黑河壩鄉、白雀寺鄉、史家院鄉。人口民族
人口
2000年,略陽縣轄11個鎮、14個鄉(現合併為10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01498人。
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 關 鎮 47483 接官亭鎮 8790 橫現河鎮 7674 金家河鎮 6546
徐家坪鎮 10573 白水江鎮 5932 兩河口鎮 5172 硤口驛鎮 3872 何家岩鎮 5025
樂素河鎮 9019 郭鎮鎮 10899白石溝鄉 7888 藥木院鄉 5923 馬蹄灣鄉 4103
西淮壩鄉 4432 青泥河鄉 4568 九中金鄉 5673 仙台壩鄉 4117 觀音寺鄉 4294
魚洞子鄉 5699 黑河壩鄉 5261 楊家壩鄉 7048 白雀寺鄉 5232 中壩子鄉 3850
史家院鄉 3522 略鋼虛擬鎮 8903
民族
漢族統治,屢遭失敗,漢族統治者曾數次將氐族人強制遷往酒泉、扶風、天水、關中一帶。未被遷走的氐人,被迫說漢話、學農耕,順從漢人的風俗習慣,與漢民通婚,逐步被漢人所同化。加之漢民族大量遷入,至晚唐以後,白馬氐族已匿跡。羌族亦同樣受漢民族生活習俗影響,與漢族融為一體。清雍正《重修略陽縣誌》載,當地人“兼有南北語音,類秦蜀”,積澱成兼有陝、甘、川地方特色的風俗民情。縣域漢族來源無考。大致以當地土著為主,也有歷代輾轉遷徙及明、清強制移民。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本縣漢族190192人,占全縣人中和99.16%。境內少數民族以回民居多,據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回族主要分布要城關鎮、何家岩、白水江,共1470人。另有蒙古族8人,藏族1人,苗族5人,彝族4人,壯族26人,布依族2人,滿族63人,侗族9人,達斡爾族2人,毛難族1人,錫伯族7人。這些少數民族有的因工作遷入,有的事先定居。他們的節日、服裝大都與漢族相類,只有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則保留著各自民族的特點。
名稱由來
先秦以前屬白焉氏族聚居地之東城,自西漢元鼎六(公元前111年),始建沮縣。曾用名沮縣、興州,武興、漢曲、順政。
西晉以前的略陽郡在今天甘肅天水,東漢末年,大量來自略陽的氐 人南遷到沮縣,南北朝時期,在沮縣僑置略陽郡。
南北朝時,隴之秦安設有略陽郡。因連年戰爭,彼地大批氐 人南遷至此,仍舊沿用原郡縣稱謂。《南齊書》因而載之:“武興縣僑置略陽縣。”
宋開禧三年(1206年)改為略陽,“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陽”而得名。
資源
略陽堪稱“富山盛礦”。全縣地下礦藏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金、銀、鎳、銅、鐵、鉛、鋅、錳、硫鐵礦、磷礦、滑
石等33種,礦體和礦點143處。其中,鐵、金、鎳、蛇紋石、白雲石等礦藏量較大,金礦和鎳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位置,帶動了縣域工礦企業的發展;植物資源豐富,共有265科1150多種。其中,常見的植物藥材102科433種,國家掛牌收購的有172種,尤以杜仲、天麻、靈芝、銀杏、豬苓、柴胡、棗皮野生和人工栽培居多,杜仲、蠶桑、食用菌分別被列為國家和省、市生產基地,特別是名貴中藥材──杜仲,全縣地存48萬畝,屬全國最大基地縣。有用材林近75萬畝,活立林總儲量650萬立方米,為大力發展杜仲、蠶繭、木耳、香菇、天麻和林產品開發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全縣工礦企業122個,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電力、黃金、食品、建材和農、林、特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格局。其中,中、省、市工礦企業9個,屬陝西省鋼鐵、化肥、電力工業和黃金生產基地之一。有略陽鋼鐵廠、漢鋼楊家壩鐵礦、略陽發電廠、寶嘉磷化工集團略陽分廠、略陽磷化工總廠、何家岩磷礦、煎茶嶺鎳金礦、張家山金礦、鏵廠溝金礦等中、省、市企業以及股份合作制企業。主要工業產品有生鐵、鋼材、磷肥、黃金、普通水泥、低熱微膨脹水泥、鑄鐵管、鑄石托輥、石棉瓦、硫鐵礦、硫酸、服裝、杜仲膠、杜仲油、食品等。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881萬元。地方財政收入4390萬元。
縣城南3.5公里,有被譽為“小碑林”之稱的靈岩寺。該寺倚天然溶洞而建,洞臨嘉陵江而立。人文景觀融合自然景觀為一體。寺內樓台錯落、紅框飛檐、絢麗多彩。現存有碑、碣和摩崖石刻130多通,其中宋代以前的就有25通,著名的東漢《甫阝閣頌》和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交通規則“儀制令”以及新開發的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王富溝溶洞、張岩溝風景旅遊區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交通
縣境內交通方便,寶成鐵路縱貫南北,勉康公路橫穿東西,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電信通訊設施先進,大大方便了同全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聯繫和交往。
經濟
略陽位於陝甘川三省結合部,寶成鐵路縱貫南北,在縣境g內有9個車站,其中略陽站每天對開客貨列車52列,年貨運量110多萬噸,客運量 100多萬人次。319省道(勉康公路)橫通東四,現己完成部分拓寬改造。累計新修公路45條;共818.71公里,全縣基本實現鄉鄉通公路目標,“興”字型公路框架已經形成。電力、通訊飛速發展,基本實現村村通電目標,農村電網改造步伐加快,縣城程控電話裝機已過萬門,農村電話全部實現了數字程控化;廣播電視事業飛速發展,建成略陽廣播電視台,農村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0%以上。通過實施一、二、三期城市總體規劃,城區面積由不足1平方公里擴大到22平方公里,居民由0.9萬人增加到6.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4%。累計投入2億多元,用於城市街道拓寬、舊房改造、商業設施、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和改造過境路、河濱路、南環路、象山路、電廠路等城市道路10條,總長25公里;鋪築混凝土路面25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路4.13萬平方米,城市道路實施率達90%以上。全城實現了複線循環式供水,日供水量達到2.5萬噸,可滿足今後十年內城市發展的需要。新建了占地17畝的興州珍園,建成南環路路綠色長廊,新建改造花壇12個,播種草坪3800平方米,栽植各種綠化樹木6200餘株。建成象山賓館、影視中心、工商大廈、圖書館大樓等頗富現代氣息的樓群,總投資1700萬元的三星級嘉陵賓館也即將竣工。全縣實現了傳輸光纜化、交換程控化,開調了國際網際網路。投資6000餘萬元實施高台舊城改造,已拆遷3萬平方米,新建8萬平方米的住宅。新建、續建河堤1萬多米,將縣城基高提高2米,防洪流量由4000立方米/秒提高到4570立方米/秒。砌築堅固的堤壩又被巧妙地利用成環形公路,並在寬暢的堤岸上,立柱桿、建綠色長廊、裝彩燈,為廣大民眾提供了理想的遊樂歇憩場所。完成了路陽鋼鐵廠、發電廠、磷肥廠、化工總廠等4個環保治理重點項目,如大了城區綠化美化和市政管理力度,率先在陝南實現城區垃圾袋裝化。建成步行一條街,先後榮獲省級文明縣城、全國城市綜合整治優秀縣稱號。教育
幼兒教育
1945年在縣立初級中學附屬國小內(今北街輕工局處)設幼兒班。1951年城關國小(今高台國小)辦幼稚園1所,2班,入園兒童70名。1954年、1955年、1963年曾中斷。1958年城鎮幼稚園有4所4班,入園兒童180名;農村各生產隊先後辦幼稚園341處,入園兒童2368人;託兒所390個,入托4121人。1959年農村幼稚園、託兒所全部停辦,城鎮保留3所,“文化大革命”中也全部停辦。
1978年後,東關、高台、郭鎮、藥木院、兩河口、金池院等國小辦起6個學前班,計入在校學生數。1979年除恢復縣辦的育紅幼稚園外,縣百貨公司、建築公司、水泥廠等9個單位及省、地廠礦、鐵路系統相繼辦起託兒所。1989年底全縣有幼稚園、託兒所8個,其中縣教育部門1所,工礦2所,集體5所。在園幼兒835名。
國小教育
國初,略陽有縣立高級國小和私立正覺寺國小、南街女子國小、文昌宮國小、文廟國小、博濟民眾國小等六所,鄉村有二十多所初級國小。教材不統一,有的仍學《四書》,教師也多為前清老先生。校舍多是廟宇或借用的民房。1921年後,基本廢除前清教育體系,建立民國的教育體系,統一教材和教學計畫,培訓一批新師資,改進教學方法。1936年略陽縣立完全國小附設一班師資訓練班(學制一年)及寒暑假訓練班。
1941年“普及國民教育”,全縣各鄉鎮辦起中心國民學校(設一至六年級),各保辦起保國民學校(一至四年級)。至1943年有中心國民學校9所,保國民學校49所,改良私塾32所,共90所,97個班,在校學生1915人。全縣2鎮7鄉72保,已達到鄉鎮有中心國民學校,各保有保國民學校。1949年中心國民學校為12所,保國民學校為119所。
1950年將12所完小並為11所,全縣有國小29所(,74個班,學生768人。1952年實行“學校向工農開門”,開展勸學運動,國小發展到97所,學生3986人,占學齡兒童8049人的49.6%,教職工增到165人。1954年對教育進行整頓,將硤口驛,接官亭、兩河口普小改為完小,98所普小改民辦為公辦,新建民辦普小3所,全縣共有國小111所,學生3771人。1954年出現農村辦學熱潮,到1956年,民辦國小增加為59所,全縣國小發展到156所,學生達6009人,教職工309人。
1957年,在整風反右中,國小教師被錯劃成右派的11人;所謂“有右派言論”,雖未戴帽卻嚴格控制,由內部掌握的60人。次年分別以“右派分子”、“反革命分子”、“壞分子”等罪名逮捕、勞教、開除、全家遣送回農村勞動的有30多人。國小減少至144所,學生5788人,教工269人。1959年“教育大革命”,國小猛增至285所,364班,學生9106人。1960年至1961年,糾正盲目冒進,撤併五所國小,將18所戴帽完小改為初小,超齡生提前畢業。這一時期全縣國小調整為217所,321班,學生8728人。1962年國小壓縮為202所,278班,學生6894人。1963年始有回升。1964年試辦和推行“兩種教育制度”,發展民辦國小和各類耕讀國小64所。1965年全縣國小達355所,國小生增至12398人,入學率達81.7%。
1966年起,高台、東關、郭鎮、何家岩4所國小試行“五年一貫制”。1970年全縣辦起公辦民辦“五年制”國小50所。1977年“五年制”學校達103所,民辦達195所,學生共14207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根據“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調整了57所學校的不合理布點,辦簡易國小62所,教學點25個。到1989年全縣共有各類國小418所(不包括廠礦辦5所),學生達18615人,教職工767人。
2010年末,全縣共有普通國小學校41所,招生1471人,在校學生10150人,畢業生1933人。
中學教育
1940年前,略陽無普通中學。民國三十年(1941)在城內高台的文昌宮(今高台國小)創建略陽縣立初級中學。是年底,招初一學生78人。1942年設初二,轉收在外縣上學的學生12人,當年秋,除招新生64人外,並開辦師訓班招生50多人(學制一年,連辦兩屆)。時全校4個教學班,學生200多人,教職工16人。1945年,全校5個班(國中3班,簡師兩班),在校學生417人,教職工27人。至1949年解放時,全校國中、簡師各3個班,學生300多人,教職員23人。1958年,略陽縣新辦起三所全日制中學,即郭鎮第二初級中學,廟壩第三初級中學,白雀寺第4初級中學,原略陽初級中學改名為略陽縣第一初級中學。白水江、兩河口、藥木院又辦起3所民辦國中。當年底因調整行政區,廟壩劃歸寧強,又撤併3所民辦國中,全縣調整為4所全日制國中,即略陽縣第一初級中學和郭鎮、白雀寺、白水江初級中學。全縣在校學生367人,教職工32人。
1959年秋,略陽縣第一初級中學增設高中班,仍附設1個簡易師範班,改稱略陽縣第一中學,自此縣上有了完全中學。此時全縣在校學生470人(高中41人,國中379,簡師50人),教職工48人(其中專職教師29人)。1960年,在校中學生(包括簡師班)578人。1961年~1963年調整國民經濟,先後停辦其他3所國中和簡師,保留第一中學,精簡下放學校職工11人,處理超齡生97人。到1965年,全縣有中學兩所(包括民辦國中),學生466人(其中民辦國中48人),教職工42人(民辦國中2人)。
1982年將郭鎮、兩河口、白水江、雙集埡中學的高中班分別併入橫現河、何家岩、徐家坪等中學。1983年正式成立橫現河、何家岩兩所完全中學。1981~1985年先後興辦中川、觀音寺、黑河壩三所國中和略陽縣第二中學。1989年,全縣有教育部門辦的完全中學4所、國中8所、八年制學校12所,在校中學生6646人,教職工402人(其中專任教師296人)。
2010年末,全縣共有普通中學13所,中學招生2374人,在校生6289人,畢業生3291人。
旅遊
略陽縣地處秦嶺南麓、漢中盆地西緣,接川北、隴南,氣候溫暖濕潤,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秀美的自然生態資源。古有略陽八景:靈岩夕照、明水拋珠、寒峰積雪、白崖樵唱、靈峻雨聲、丙穴涌魚、嘉陵晚渡、藥水療疾;今有略陽新八景:靈岩晚照、南山寶塔、江神古廟、八渡風光、五龍神洞、謫仙銀杏、漢隸《甫阝閣》、嘉陵故道。全縣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20餘處,各級各類旅遊景區18處。
人文景觀:縣境內有省級重點文保單位3處、市級重點文保單位2處、縣級重點文保單位3處。靈岩寺素有“小碑林”之稱,珍藏曆代摩崖石刻達130餘通;《甫阝閣頌》同漢台的《石門頌》、成縣的《西狹頌》相輝映,是漢代遺留下的漢隸摩崖珍品,被歷代書法家所珍視;江神廟是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氐羌族戲院建築群,略陽歷史上曾是氐羌族居住區,有其獨特的風俗民情;另一處省級重點文保單位紫雲宮,與江神廟同處縣城中心高台,且建築風格相似但又具有其獨特之處,縣上正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準備對其進行全面整修,恢復原貌。此外,位於縣城中心廣場的東門樓,是古代城防工程的標誌性建築;南山塔、新城城牆、甫阝閣橋遺址等眾多的文物景點,充分展示了略陽這一顆璀璨的明珠久遠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韻。
自然景觀:略陽地處長江兩大水系漢江、嘉陵江源頭(據《中國大百科全文》載:“至陝西省略陽縣兩河口以下始稱嘉陵江”),自然資源多而秀麗。 “略陽八景”充分展示了秦嶺南麓所獨有的崇山峻岭、植被風采、秀水麗姿,以及天然溶洞所形成的獨特自然景觀。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融浩瀚壯闊的原始森林、大規模的溶洞群、品種眾多的野生動植物為一體,頗具獨樹一幟的景觀特色。其他景區如八渡河生態旅遊帶、葫蘆頭庫區、響水溝、王富溝溶洞等均各有特色。
民間藝術
羊皮鼓(舞)略陽縣白雀寺、荷葉壩、橫現河、馬蹄灣、白水江等地,流傳著一種帶有氐羌族文化色彩的民間舞蹈羊皮鼓。
羊皮鼓舞離不開羊皮鼓,它是舞蹈表演中的伴奏樂器,又是特定的道具,形成羊皮鼓舞的獨特風格和動律。羊皮鼓,是用羊皮蒙在蒲扇形或桃形的鐵圈上,並在鐵圈的把柄處系許多小鐵環(多為八或十二個),製成可以舞動的單面鼓。它是用藤鞭擊打鼓面和搖動鐵環發出的“彭、嚓”聲,構成舞蹈節奏和豐富多變的鼓點音響。通常情況下,由兩男性表演。表演者左手握鼓,右手持藤鞭,連打帶跳,邊敲邊舞,並在藤鞭擊鼓的“彭彭”聲和鐵環相撞的“嚓嚓”聲中,配以曲調高亢的唱腔和粗獷激越的舞蹈,形成一種別致、獨特的韻味。表演前,舞者原地先打一通鼓,起著醞釀情緒,烘托氣氛和招攬觀眾的作用。表演過程中,鼓聲又擔負著舞蹈唱腔的前奏和伴奏任務,同時為舞蹈提供鮮明的節奏。
社火
社火主要有高蹺、彩蓮船、獅子舞、龍燈等。逢年過節,民間以此作為娛樂活動。民國年間,多為民間自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多是政府提倡、支持下的民眾的有組織的活動。
高蹺
舞者雙足踩在二、三尺高或更高的木腿上,多人組成,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隨著鑼鼓的節奏,表演各種動作,走圓場,龍擺尾,插花十字或跳躍扭擺,漫遊街頭。
彩蓮船
又叫跑旱船。用竹桿或木棍紮成輕盈的小旱船,周圍綴以彩布,嵌以紙、綢荷花。舞者扮成俊俏少女似坐其中,手提船沿,在鑼鼓聲中,或跑或停,游移不定,象盪游在碧波之上,前有一艄公輕劃慢撥,多扮為老者,有的加以唱段。
獅子舞
又叫耍獅子。獅頭多以木竹作骨架,綢布包綴於外,獅身、獅尾用苟麻製成。大者2人扮演,1 人舞獅頭、1 人擺獅尾;小者1人扮演。表演時,1少年手執繡球,做出各種動作,將繡球或拋或搖,獅子隨著繡球在鑼鼓聲中搖頭擺尾,跳躍躥伏。也有獅子躥桌子、滾大繡球者。
此外,還有跑竹馬、龍燈、耍貝殼等。
刺繡
刺繡多用於婚喪嫁娶、打扮孩子和一般生活用品。如裝飾在衣、帽、鞋、襪、圍腰、腰帶、被、褥、床單、床圍、帳簾、枕頭、荷包、煙包上等。技法多種多樣,如繡花、架花、挑花、托花、游花、鎖花、勾花等。圖案多是花卉禽獸,也有古今人物,歷史故事,寄託著吉詳如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美好願望。其中鳳凰和老虎的圖案造形,近於漢朝瓦檔圖案,色彩常用大紅、桃紅、草綠、石綠、藏藍、藏青、石黃、金銀等。顏色的套用十分講究,大紅、翠綠、桃紅、草綠等多用在黑底上,看起來底沉色艷而不輕浮,黑而有光澤,加上金銀線的點綴,給人以富麗堂皇之感。在白底上多有桃紅、粉紅、草綠、石綠、石青等顏色,效果鮮艷而高雅。藏青、藏藍和石黃多起點綴調合作用。整個色彩單純而不單調,明朗、絢麗而又柔和悅目。還有用薑黃、淡黃、石青、石黃等各種色布作底子的,這類刺繡看起來質樸瀟灑。總的來說,它不象關中的刺繡那樣顏色強烈刺眼,也不象四川的刺繡那樣纖巧素雅,而是顯示出略陽民性的粗獷、奔放,色調艷麗,內涵高雅,絕不粗俗。
民俗文化
略陽以她特殊的地理位置,經歷了2100餘年的歷史積澱,逐漸形成自己獨有的地域文化風格:豪放與婉約,淳樸與機智,率真與幽默,都高度和諧地統一著,為我們展現出一道道靚麗的鄉土風景線。
略陽在先秦至兩漢之間,是羌氐族土著生息之地,其風俗雖在唐宋以後的千餘年來為漢民族所同化,但至今仍可尋覓出許多古老遊牧部族的痕跡。譬如狩獵活動,當地稱為“攆坡”,其組織方式名為“布交”,分工極為精細明確,誰“望交”,誰“守交”,誰“坐交”,誰“跟交”等等,都井然有序。捕獲獵物後,由“交頭”執刀”割采”,摒棄一切貴賤親疏之別,更無特權享受,凡參與者,人人有份,確保公平。
還有與生產勞動緊密相關的民居建築、民間藝術、婚喪習俗等各個方面,都能一睹遠古遺風:宰豬吃“匏堂”、二月二燒茅坡、羊皮鼓祀神、河卵石砌牆、姊妹齊哭嫁等等,堪稱琳琅滿日,源遠流長。
歷史名人
虞詡,字升卿,東漢武平人,漢元初二年(115),鄧太后以詡有將帥之才,委其為武都太守。其間,主持“刊山導江”,疏通了沮(略陽)至下辨(成縣)嘉陵江航道,發展了這一帶的水運。
李虞卿,宋至和元年(1054)冬,任利州路轉運使、工部主客郎中,權知興州事。在白水江鎮小河村青崖灣組與徽縣大河鄉瓦泉村高家山組交界處的徽白公路北側石崖上,有國家級文物《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碑刻。
田克仁,南宋紹定(1228~1233)初,任沔州太守。任太守期間,恐原碑泯滅,於紹定三年五月,重刻《郙閣頌》於靈岩寺崖壁。
曹友聞字允叔,宋代同慶栗亭人。元兵入興元,友聞疾奔雞冠山隘,與弟友萬俱戰死。賜龍圖閣學士。
吳玠(1093~1139)字晉卿,隴乾(今甘肅莊浪)人。九年,卒於仙人關,贈少師,謚武安。宋孝宗時,追封為涪王。
吳璘(1102~1167)字唐卿。紹興四年與兄吳蚧戰於仙人關,大敗金兵。乾道三年(1167)五月,死於興州,追封信王,謚武順。
吳曦(1161~1207)吳璘之孫,吳挺之子。
安丙字子文,四川廣安人,曾在吳挺麾下任職。安丙後官至四川宣撫使,時人曾在仙人關為其建“安公生祠”。
楊巨源字子淵,四川廣元人,任興州合江倉官。吳曦降金後,遂與安丙、李好義等合謀殺吳曦。朝廷念其功,賜廟褒忠,嘉熙元年,追謚忠愍。
李好義,南宋下邽(今陝西蒲城縣)人。興州中軍正將,吳曦叛降後,與麾下軍士同謀誅殺。
李貴,南宋人。宋開禧時,在興州正將李好義部下作軍士,為誅殺吳曦主要參與者之一。
高瑆號瑞湖,雲南石屏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任略陽知縣,時縣城內銅廠污染嚴重,即令停辦,並創建嘉陵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