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陽縣

三國時,黃初元年(220年),徙泥陽縣於祋祤(治在今陝西耀州河東堡東側)。 景明元年(500年),復置泥陽縣,縣置在今陝西耀州河東堡東側,並為北雍州治。 西魏元欽元年(552年),改北第郡為通川郡,並改北雍為泥州治,泥陽縣為州郡治。

秦置。
秦置泥陽縣,故址今甘肅寧縣米橋鄉。屬北地郡
三國時,黃初元年(220年),徙泥陽縣於祋祤(治在今陝西耀州河東堡東側)。更祋祤為泥陽縣,並為僑置北地郡治。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廢泥陽入富平,徙北地郡於通川故城(今富平縣境)。景明元年(500年),復置泥陽縣,縣置在今陝西耀州河東堡東側,並為北雍州治。
西魏元欽元年(552年),改北第郡為通川郡,並改北雍為泥州治,泥陽縣為州郡治。
隋時開皇三年(583年)撤通川郡,泥陽直屬泥州。
六年(586年)改泥陽為華原縣,治所在今陝西耀州塔坡原上,以城負高原而得名;仍屬泥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