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位置
眉縣地處東經107°39′—108°00′,北緯33°59′—34°19′。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水,屬黃河中游川塬溝壑區。東接周至縣,西鄰岐山縣,北與扶風縣接壤。縣城東距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35公里,東距西安市125公里;西距寶雞市65公里。
地貌
眉縣地形地貌複雜,大體為南北高中間低的不對稱“U”型地形,東西向延伸略長,南北向起伏較短。全縣最高點為太白山次高峰,海拔3771.2米;最低點為位於青化與扶風交界的渭河東流出境處,海拔442米。依照地貌特徵,全縣可分為秦嶺山地(海拔700米以上)、黃土梁原、山前洪積平原、渭河沖積平原、渭北黃土台原五種地貌類型。概括而言,全縣呈現“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形態。
氣候
眉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海拔高度在442—3767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2.9℃,平均降水609.5mm,平均日照2015.2小時,無霜期218天。每年3-5月,回暖較快,秋季受冷空氣影響,晝夜溫差較為明顯,是關中地區秋雨最多的區域之一。
水文
眉縣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有大小河流19條。境內最大河流為東西向渭河,流長25公里,水域面積79.13平方公里,河面東寬而多夾心灘,西窄而少彎曲,最窄處僅100米,最寬處達1.5公里,年平均流量為124.2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為6400立方米/秒(1933年)。以石頭河、霸王河等五條渭河一級支流為統計口徑,總流域積水面積為795.34平方公里,總流長為241.15公里,南北向流入渭河。
眉縣地下水分布廣泛,水量充裕,在洪積沖積平原的陡崖腳下和渭河一級階地處多有出漏排泄,最為明顯的有橫渠的街北村、槐芽的東、西柿林、金渠的教坊、河底、首善的北興、五會寺等,出露流量在10—70立方米/小時之間。清代縣誌載:縣內有魚龍泉、一灣泉、槐芽泉等幾十處,水質甘洌,絕少雜質。尤其是湯峪地下溫泉,久負盛名,屬低礦化弱鹼性硫磺鈉型高熱水,水溫高達50—70℃,日均出水量500—600立方米,年產地熱水23.7萬立方米,富含鉀、鈉、鎂等元素,是縣內一處寶貴的地熱水資源。
自然資源
眉縣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境內大小河流縱橫交錯,達19條之多,水力充裕,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589毫米,氣溫適中,宜於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4萬噸左右,人均占有糧食超過450公斤。多種經營布局合理,發展強勁,在東辣西蒜、南果北漁大格局中,尤以果品生產一枝獨秀,全縣各類果樹面積達10萬畝以上,其中蘋果、獼猴桃、蜜桃、油桃、草莓、板栗、核桃等乾鮮雜果馳名省內外,暢銷不衰。沿秦嶺北麓一帶,經地質科考探明,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總儲量達800多萬噸,開發前景十分誘人。
眉縣地處華夏內陸,南有秦嶺主峰太白山作屏障,北有滔滔渭水浸潤,氣候溫和而濕潤,環境優美而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2.9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為609.5毫米,年平均日照為2015.2小時,光照熱量充足。境內最低點和最高點相對高差達3300多米,呈現出“太白積雪六月天,渭河峽谷桃花源”的迷人景致。境內渭河、湯峪河、霸王河、石頭河縱橫交錯,河道渠網密如機織。濕潤的氣候,充足的水源,使小麥、玉米、水稻、油菜等農作物一季兩熟,北方盛產的蔬菜水果應有盡有,蘋果、蜜汁梨、獼猴桃面積和產量居陝西前列。辣椒、大蒜聞名遐邇,柿子、草莓走俏國內外。地下礦藏更是豐富。
礦產
眉縣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總儲量8000多萬噸,金屬礦藏品種有銅、鉛鋅、鐵、鈦,非金屬礦藏有石英、石墨、紅柱石、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滑石、鉀長石、蛇紋石、綠罕石等,據省地質礦產局八隊勘探證實,眉縣四溝礦點富含特種礦種——紅柱石,預計總儲量達66萬噸,品質之優,屬國內少有。
水產
眉縣為淡水養殖水產的天然基地,1958年建成位於河池的第一處80畝人工開挖漁場,1963年首次投放300萬尾草魚、鰱魚、鯉魚水花,逐年擴大養殖規模,1986年被列為全省漁業基地縣。石頭河水庫養殖的中華紅鱒魚,享譽省內外。
植物
眉縣森林植被良好,全縣森林總面積79萬畝,其中秦嶺山區約占90%以上,森林復蓋率為62.3%。植物以太白山垂直帶譜最具特色,其構成豐富多彩,植被類型複雜多樣,種子植物有1550多種,其中稀有植物達60餘種,如反萼銀蓮花、獨葉草、星野草、蓮香樹、紫斑斑牡丹等,特別是馳名中外的“太白七藥”為華夏獨有。農產品種植以獼猴桃最為著名,是全國獼猴桃最佳適生區,規模種植達30萬畝,品種有秦美、海沃德、徐香、紅陽、金葵等,譽滿神州,遠銷海外,是縣內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動物
野生獸類品種繁多。主要有黑熊、雲豹、羚牛、麝、鹿、野豬、刺蝟、獾、豹狼、岩羊、狐狸、山兔、松鼠、黃鼠,多分布在秦嶺山地和太白深山區,其中雲豹、金毛扭角羚、麝、錦雞屬國家保護動物;野生鳥類頗多,主要有山鷹、啄木鳥、白臉山鵲、灰頂白芬、黃鸝、白鶴、畫眉、錦雞、綠頭鴨、大雁、鷺鷥、斑鳩等;水生動物有野生鯉科、鰍科、鯰科等魚類10餘種,龜類3種,其餘水生小動物上百種
歷史沿革
舊石器時代,今眉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馬家鎮楊家村多次出土的銅鼎、編鐘、陶瓷酒器,說明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歷史悠久;遍及全縣的32處原始社會仰韶和龍山文化遺址,證實遠古人類在此活動的足跡。
縣的建置,始於春秋。眉縣原名郿縣。今眉縣,在夏商時,渭水南為微國,渭水北屬邰國(系炎帝之後,姜姓所封)。
西周時,微地為陸渾戎(允姓之戎);渭水北,東屬邰國,西為郿邑;
周穆王姬滿執政時期(公元前1022~前975年待考)西巡時,叔齊子孫協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侯爵,因稱申侯,史稱其為“西申國”,為最早的申國。其國都故址在平陽(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後又被稱作“申戎”,亦稱“姜氏之戎”。
戰國時代,正式設立郿縣,境內有白起城。今眉縣渭水南,自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即設為武功縣。
秦始皇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在今眉縣渭水北先設榮縣(一說未設),後改為郿縣,治所一說在今常興鎮西,一說在今馬家鎮車圈村。
西漢因之,渭水南仍為武功縣。新莽元始五年(公元5年),以武功縣為安漢公采地,改名曰漢光邑,渭水南依舊。
東漢初年(25),撤銷武功縣和邰縣。永平八年(65),於渭水北之故邰城(今楊凌區杜家坡和扶風縣揉谷鄉法禧村、疙瘩廟一帶)復設武功縣。獻帝中平元年(189),改漢光邑為安漢縣。
西晉太康八年(287)今眉地稱秦國,後復為郿縣。西晉亡於漢(前趙),今眉地號曰郿城。
“自東晉元帝渡江(317),郿地雖屬前趙,但因秦雍流民多南出樊沔,孝武帝(373—396)曾於襄陽僑立雍州,以郿、築、凡陽三縣隸扶風,皆遙領,非實有其地”。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郿城縣曰平陽縣(一曰太延三年〔437〕)。
西魏大統四年(538),又改平陽曰郿城縣。
北周保定元年(561),設溫湯縣,轄地為今周至縣西部,眉縣渭水南東部地區。天和元年(566),於縣境西南斜城(今第五村鄉境內)置雲州。建德三年(574),撤銷郿城縣(渭水北)、溫湯縣(渭水南),縣地併入周城縣;是年,周城縣城由今岐山縣京當周城鎮遷至斜城(故址在今第五村鄉境內);是年撤銷雲州。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周城曰渭濱縣。大業二年(606),改渭濱曰郿縣。義寧二年(618),於郿縣東部設鳳泉縣,並於郿縣境內設郿城郡。
唐滅隋,於武德元年(618)改郿城郡為郇州,三年(620)州廢,將郿縣城遷今址。貞觀八年(634),撤銷鳳泉縣,其地併入郿縣。
北宋景祐三年(1037)正月,翰林承旨,評定三等國,郿城屬小國。
金因北宋制。
蒙古於1234年滅金,轄郿縣。元初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升郿縣為郿州,於東部設柿林縣。順帝至元元年(1335),復改郿州為郿縣,並廢柿林縣,其地復歸郿縣。此後近700年間,一直稱郿縣。
清代郿縣屬鳳翔府轄地,民國初屬關中道,不久重新劃定全國區劃,取消道治,郿縣為省轄92縣之一,1938年,改隸陝西省第九督察專員公署。
郿縣,唐、宋為次畿,金稱中縣,明稱小縣,清稱中縣,民國曾為丙等縣。
公元1949年7月郿縣解放,亦稱郿縣。先後隸屬於寶雞分區、寶雞專員公署、寶雞地區,今屬寶雞市轄縣之一。
1958年12月1日,根據國務院調整縣市規模的通知,撤小縣並大縣,郿縣被撤銷建置併入周至縣。1961年9月,周郿分縣,恢復郿縣建置。
1964年9月,依據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和上級通知,將“郿”字改為“眉”,從此遂為眉縣。
轄區變革揞史稱,黃帝劃九州,列萬國(一說顓頊創製九州)。當時的今眉地是周棄外家國——有邰氏的從邑,其地曰郿。商殷時代,今眉地渭水南稱微,屬允姓之戎地;渭水北屬西虢國。今眉地於三代時,一直為雍州轄地。
周制:天子方千里,分為百縣,縣有四郡。故《左傳》云:“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西周地方行政制度為國、都、邑三級,在今眉地的封國國都,即古之郿邑,與邰邑西東並存,均在渭水北岸。
春秋戰國時,小國分立,互爭雄長,諸侯割據,平王時列侯併吞,郿屬秦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天下,實行郡縣二級制,將全國分為內史和46郡。內史治鹹陽,領京畿28縣,其中有郿、邰、武功三縣,皆隸於內史(畿內)郡。項羽入關,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三縣遂為雍國地。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屬中地郡,九年(前198),屬內史。景帝二年(前155),為主爵都尉治。武帝時,再度重定地方行政區劃,劃全國為13部,103郡國,1314縣邑,今眉地仍分郿、邰、武功三縣。武帝建元元年(前135)屬右內史。太初元年(前104)屬主爵都尉右扶風,平帝元始五年(5)漢光邑屬右扶風,至東漢郿地皆屬於司隸校尉部右扶風郡,先治長安,後治槐里。惟新莽時,郿地屬扶尉大夫或曰之光祿大夫。後赤眉軍據長安,關中為其領地,郿屬亦然。
東漢初(25),武功和邰縣撤銷。三國鼎立,魏據中原,領13州,91郡國,郿屬雍州扶風郡。獻帝中平六年(189)屬安漢郡。
三國次第復亡,太康二年(281)晉統一,分全國為19州,173郡國,1109縣,郿屬雍州(治長安)扶風郡(治池陽)。太康八年(287)為秦國地。
從西晉中至東晉末(304—420),全國為大混亂局面,割據紛起,強大者有20餘國。郿縣先後屬漢、前趙、後趙、前秦、後秦。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秦州(治南鄭)西扶風郡治郿縣,北魏太始十年(486)分置38州,郿縣屬岐州(治雍)武都郡(治虢),沿至西魏。
隋統一天下(589),全國有190郡,1255縣(後改為192郡,311州),郿地初屬扶風郡(治雍)。開皇三年(583),罷郡設州。大業三年(607),又罷州設郡。八年(612),在今陝西有12郡85縣,郿縣屬扶風郡。隋後期,局勢紛亂,群雄割據,但郿縣一直為岐州轄縣之一。
唐滅隋之初,析鳳翔府之郿縣隸於京兆府,後依山川地勢,劃全國為10州,縣分上、中、下三級,以道統州,以州轄縣。郿縣屬關內道岐州。武德初,設郿城郡,不久改為郇州,三年(620)州廢,郿縣改屬稷州。貞觀八年(634),又屬鳳翔府。乾符元年(874)以後,黃巢起義,各地豪強,紛起割據,局勢復亂,或置興平軍,或附周至鎮,或為李茂貞之岐地,隸屬未定於一時。景福元年(892),帝詔李茂貞為鳳翔兼山南西道節度使,後稱岐王令其攻興元(今漢中)之地,使岐盡有鳳翔、興洋15州之地,時達18年之久(907—924)。北宋初,襲唐制。至道三年(997),實行路、州(府、軍、監)、縣三級制,分全國為15路,至政和時(1111—1118)增為24路,分領321府、州、軍、監和1162縣。郿縣為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天水市)鳳翔府(一說扶風郡)9屬縣之一,亦為次畿。
金代,郿縣屬鳳翔府路鳳翔府9轄縣之一。貞祐四年(1216),屬恆州,後屬京兆府路。
蒙古滅金後,郿州、柿林縣、郿縣均隸於平涼府。
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廢府、州、廳,於省縣之間設“道”以聯絡。郿縣屬陝西省關中道(治長安)。北伐後,國民政府成立於南京,重新劃定全國區劃,民國17年(1928)通令取消道治,定為省縣兩級制,陝西省領92縣,郿縣即其一。27年(1938),於省縣間設督察專員公署,眉縣屬陝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郿縣為寶雞分區轄縣,1950年屬陝西省寶雞專員公署。1956年9月屬省,1958年11月併入周至縣後,仍屬省管轄。1961年8月恢復建置後,復屬寶雞專員公署轄縣之一,10月改屬寶雞市。1979年3月屬寶雞地區,1980年6月再屬寶雞市,至今仍為寶雞市轄12縣區之一。
行政區劃
自秦至宋,文獻對縣以下的政區,皆有統一規定,曾長期隸屬於京畿的郿縣,決不會例外。茲逐代考述,彌補缺漏,以“全史”、“資治”。
西漢沿秦制。《漢書》記: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秩、嗇夫、游擊等官。其職能是:“三老”掌教化;“嗇夫”管訴訟、收稅賦;“游擊”捕盜賊。(當時,全國有6622鄉,29635個亭。)
東漢時,縣以下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里,里上為亭,亭上為鄉。
三國曹魏時,仍繼漢制。
南北朝時,郿縣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秦、北魏、西魏、北周轄地。西魏時,縣以下建置是: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
隋代建置,以五家為保,設保正一人;五保為閭,設閭正一人;四閭為族,設族正一人。百戶為里,設里長。五百戶為鄉,設鄉正。
唐時又恢復“鄉里制度”,以百戶為里,設里正;五百戶為鄉,設鄉耆老。里以下三家為保,四家為鄰。在城邑內設坊,坊設坊長。
宋初,沿襲唐制,以鄉統里。在縣城設衙前里正,管街道。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郿縣有三鄉28社。
順治時(1644—1661),以十家為牌,牌設牌頭,又稱為甲長。十牌為甲,甲有甲頭,又稱總甲。十甲為保,保有保長,又名保正。康、乾時(1662—1795),眉縣仍為“鄉里制”。全縣設三鄉19個裡。
民國元年(1912)3月,全縣仍為19里。2年(1913),在縣以下設8個保家局辦事處。
民國30年(1941)底,全縣有7鄉鎮,61保,1292甲。
民國35年(1946),縣設3鄉、4鎮,下轄56個保:首善鄉轄7個保,渭北鄉轄10個保(有1戶臨時保),鸚鴿鄉轄2個保,齊鎮轄10個保,金渠鎮轄10個保,槐芽鎮轄8個保,橫渠鎮轄9個保。
民國36年(1947),首善鄉轄保由原7個增至9個,齊鎮轄保由原10個減為8個,其他鄉鎮轄保數直至1949年5月未變
1949年5月22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二軍六師解放了郿縣,縣委和縣人民政府駐首善(今城關鎮),全縣設7個區公所。
1958年根據國務院通知,12月1日撤銷郿縣建置,原郿縣渭河南的太白、東風、金星、紅旗4個人民公社併入周至縣域;原渭北的衛星人民公社(即今常興鎮、馬家鎮)併入鳳翔縣域。同時,將原紅旗人民公社改名首善人民公社,從齊鎮移駐首善鎮(今城關)。郿縣併入周至大縣時期,原所屬其他公社、管區、大隊、生產隊均未變動。
1961年9月1日,恢復郿縣建制,縣城仍駐首善鎮(今城關),全縣分13個人民公社,轄154個生產大隊、884個生產隊(不久,安樂公社重歸岐山縣)。
1984年初,改公社為鄉鎮,原城關公社與城關鎮合併,稱城關鎮,全縣分設5鎮(城關、齊鎮、槐芽、常興、馬家)、7鄉(營頭、金渠、第五村、小法儀、湯峪、橫渠、青化)。
2011年7月7日,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眉縣撤銷原馬家鎮併入常興鎮,撤銷青化鄉併入橫渠鎮。
經過2011年陝西省行政區劃改革後,縣轄8個鎮:首善鎮、橫渠鎮、槐芽鎮、湯峪鎮、常興鎮、金渠鎮、營頭鎮、齊鎮,完全撤銷了鄉級行政編制,共有123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882個村民小組。
人口
眉縣人口在歷史上有確切記載始於明代中期以後。萬曆五年(1577),全縣軍民雜役1822戶。二十五年(1601)11910人。清順治十四年(1657)23306人。民國12年(1923)90746人。18年(1929),陝西大旱成災,眉縣尤慘,全縣原有90746人,死亡31020人,外逃5021人,災民47843人。
1949—1959年,全縣人口增加51643人,增長率為1503.3‰,年平均增加5164人,增長率為150.33‰。
1959—1969年,全縣人口增加48756人,增長率為1316.08‰,年平均增加4876人,增長率為131.61‰。
1969—1979年,全縣人口增加38726人,增長率為1190.76‰,年平均增加3873人,增長率119.08‰。
1979—1989年,全縣人口由241732人增加到269807人,共增加28075人,增長率為1116.14‰,年平均增加2808人,增長率111.61‰。
2011年末,全縣共有320105人,其中男性165519人,占51.7%;女性154586人,占48.3%。其中,非農業人口3.7萬人,農業人口26.6萬人,農業勞動力15.6萬人。2011年出生3331人,出生率10.4‰;死亡1864人,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3.14‰,計畫生育率達到98.9%。在總人口構成中,按分年齡段統計數據表明:眉縣老年人口量不斷上升趨勢,其中8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1.12%,100歲以上老人共有4人。
按民族分:漢族31.9903萬人,占99.93%;其餘少數民族有,蒙古族18人、回族67人、滿族49人、藏族3人、彝族5人、白族4人、苗族6人、傣族4人、黎族6人、朝鮮族2人、維吾爾族2人、哈尼族2人、壯族29人、土族2人、拉祜族2人、土家族2人,以上16個少數民族合計占到總人口的0.06%。
經濟
農業
據古農書記載,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關中人已實行“茬、新余(積蓄地力)”輪歇耕作制,後來發展到“息、勞更替”輪作倒茬耕作制。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知道了“黍花種豆,親如娘舅”的自然規律。直到明、清和民國時,仍把豌豆作為倒茬作物,以恢復地力。全縣推廣豌豆417畝,在首善、齊鎮等地示範種植102戶。農業合作化後,耕作制度始由自由輪歇邁上有計畫地倒茬。主要有四種方式:(1)小麥、豌豆六年六熟制。(2)小麥、苜蓿七年八熟制。(3)小麥、油菜、玉米五年六熟制。(4)小麥、糜谷、高粱四年五收制。幾種耕作制體現了用地養地相結合,但仍帶有輪作周期長、經濟效益低的自然農業痕跡。
60年代後,隨著糾正“大躍進”失誤和水利、肥料、良種等生產條件的改善,由旱作輪歇制向以水澆地為主的耕作制轉化。主要有三種種植方式:麥豆三至五年輪作型;小麥、玉米、油菜或棉花、豆類四到五年倒茬型;水肥地小麥、玉米、油菜回茬型。較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70年代後,全縣水澆地面積擴大到30.25萬畝,有了提高複種指數和單位面積產量的條件,但在“左”傾思潮衝擊下,糧、棉、油、豬上“綱”上“線”,縣上先後成立“學大寨工作站”、“5126辦公室”(糧食畝產500斤,棉花畝產100斤,油菜畝產200斤,戶均養豬6頭)、“棉花辦公室”等。村村修起“語錄亭”,地頭搭起“學習棚”,處處是“大批判專欄”,在陣陣“學習大寨促大幹,5126定實現”、“平整土地奪高產,為的消滅帝修反”、“耕地不能閒,多種多貢獻”、“殺西瓜,促棉花”等緊鑼密鼓的“運動”下,1972年全縣棉花增種到6.41萬畝,玉米達17.41萬畝,拔掉西瓜苗4000多畝,複種指數上升到176%,比60年代增46%,比50年代增63%。出現了盲目擴種高產作物,糧棉硬過關,“鍋盔”換“攪團”等種植結構不協調現象。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毫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指導下,農、林、牧、副、漁等大農業結構得到不斷調整,種植業內部也在調整中不斷走向合理化、科學化。其主要特點是:
因地制宜,用地養地結合淺山丘陵區,以糧經單作、生物養田為主;黃土台塬區,作物布局以糧食為主,糧食中以小麥為主,小麥中以正茬為主;河谷階地區,實行糧、經並重布局。
集約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耕地上,投入較高水平的水、肥、種和作務技術,充分利用土地潛力。80年代全縣實灌水澆地達30125萬畝,較70年代、60年代、50年代分別增加27.3%、48.9%和3.8倍;複種指數提高5%至19.5%;化肥施用實物量增加32%至89%;夏玉米產量增加66.3%至162%;秋糧產量增加37.5%至110%;油菜產量增加26.2%至137.8%
工業
眉縣非公經濟活躍,占到縣域經濟總量的71%,排名全省第一,是全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縣。
工業已形成了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材、紡織四大產業集群。特別是磚機產業走在全國前列,產品遠銷俄羅斯、南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已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磚機製造業基地,正傾力打造“中國第一磚機城”。先後引進了農夫山泉、華澤集團等眾多國內外著名企業。2011年,成功引進深圳東部集團合作開發霸王河工業區,開創了全省企業化開發縣域工業園的先河。
交通
國道310線(西寶南線公路)原名長(安)益(寶雞益門鎮)公路。東起西安市鐘樓,西止寶雞市漢中路北端,全長219公里。為溝通陝、甘、川三省及連線西安、寶雞二市的主要幹線。越眉境37.7公里。民國20年(1931),省政府徵集民工修成西安至周至段土路,28年(1939)延伸到眉縣,30年(1941),長益公路全線修通,土路基寬5—7米,坡陡彎急,缺橋少涵,路面惡劣,時通時阻。
1950年起,縣人民政府對縣境內路面逐年整鋪、綠化。1957年,投資3.2萬元,修建霸王河橋(長71米)。1958年底,西眉間實現晴雨通車,更名為西寶公路。
1967年,省交通廳投資5萬元,改善西寶南線路基並新鋪路面20公里,1969年完成上述任務。1972至1973年,完成縣境內該幹線鋪油任務。1974年,完成該幹線秦皇嶺、清湫兩處降坡工程1.57公里,增設涵管11處。總投資46500元,共用工日237364個,料石18923立方米,渣油700噸,鋪路37.7公里。
1990年,全縣公路59條1152.5公里,乾支公路通車裡程總計780公里,乾支專用公路大中小橋樑78座、1081米,通客運班車公路17條、780公里。
教育
幼兒教育
民國28年(1939)秋,中華慈幼協會委派回國抗戰的留美學生王文光來眉,創辦了眉縣清湫難童教養院,收難童50名,多系慈幼,救濟組織從淪陷區收容送來的幼兒及失學學生,少量當地兒童亦有入院就學的。幼兒教育與國小一年級教育融為一體(初辦,設國小部和國中部共7班,教師11名)。
教養院實行教養並重,供給衣食,供給學習用品、用具,開展力所能及的生產自救,宣傳抗日救亡道理。經費來自慈幼協會從各方面募捐的錢和實物,以及上級政府的部分資助。抗日戰爭勝利後,教養院停辦。民國33年(1944),創辦眉縣首善幼稚園(附設在首善完小),有幼兒50名、教養員2名,兩年後,經費無著停辦。
1952年以後,農村出現了農忙中親鄰相幫、換工看娃簡單形式的幼托組織。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全縣農村辦起常年性、季節性幼稚園449處,收幼兒9058名,因發展過猛,基礎薄弱,無教材、無經費,1961年農村幼稚園全部停辦。
1963年5月,縣設公辦“眉縣幼稚園”,收幼兒20名,幼教2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停辦。1979年復辦,改名“眉縣機關幼稚園”,1984年更名“眉縣示範幼稚園”,設大、中、小三班,收幼兒90多名,有幼教7名。
自1973年起,眉縣企業辦幼稚園有:秦華軸線廠幼稚園(1973年建),縣膠鞋廠幼稚園(1975年建),縣東關聯辦幼稚園,縣水泥廠幼稚園(1984年建),槐芽聯辦幼稚園,齊鎮購銷社幼稚園(1985年建),渭河玻璃廠幼稚園(1986年建),駐眉單位辦起的有省水電工程局幼稚園(1974年建),省眉縣氮肥廠幼稚園(1976年建),解放軍鐵道兵療養院幼稚園(1977年建),電子工業部1039所幼稚園(1978年建)。
1980年,縣文教局配備一名幼兒教育教研員,專管幼教業務。縣和鄉鎮多次舉辦培訓班,全縣85%以上幼教受到了1—2次培訓,幼兒教育逐步得到提高和發展,1981年全縣幼教步入正軌。到1985年,縣辦、企辦幼稚園7所15班,有幼兒305名、幼教22名,駐眉單位幼稚園4所18班,有幼兒440名,幼教62名。
1986年秋,縣城南街私辦一所新苗幼稚園,收幼兒70餘名,請幼教4名。1989年縣辦示範幼稚園設大、中、小三班,有幼兒86名、幼教9名,私辦新苗幼稚園設大、中、小三班,有幼兒106名、幼教5名。始增幼托一班(2.5—3.5歲)10名。
國小教育
民國元年(1912),奉令將“學堂”改為“學校”,5年(1916),全縣有高等國小1所,學生20餘人,公、私立初等國小14所,學生700餘人,7年(1918),在縣城東關基督教會堂(今文教局址)內設育英國小,學生近30人(辦學約30年)。
9年(1920),在縣城學道巷創辦私立恆義國小。民國11年(1922),全縣有高等國小兩所,第一高等國小共有學生105人,畢業18人,公、私立初等國小25所,有學生910人,17年(1928),公私立國小發展到52所,18年至21年(1929—1932),眉縣年饉,學校停辦。
22年(1933)恢復國小36所。23年(1934)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改稱“中山街”國小。25年(1936),設齊家寨中心國小和鸚鴿、汶家灘、第五村、教坊、金渠等保初級國小。是年,全縣有高級國小(含初、高兩級)3所,學生402人,保初小及分校110所,學生1886人,還成立24所短期國小,旨在普及初小義務教育,但不久相繼自散。29年(1940),以初等教育為國民教育(義務教育),每鄉鎮設一所中心國民學校,每保建立一所保國民國小。
30年(1941),原在西安實驗國小任教的眉縣河底人王舒榮(女),創辦了“眉縣西大街女子國小”,招初、高級各兩班學生104人。是年,全縣有中心國小8所(中山街國小改稱首善鎮中心國小),高小設14班,學生433人(女39人),高小畢業生169人(女4人),保初級國小109所、159班,學生4594人(女135人),初小畢業生1185人(女73人)。19年至34年(1920—1945),全縣增設學校70餘所,其中梅惠渠灌區增設學校28所。
民國中後期學校發展緩慢,37年(1948),全縣有鄉鎮中心國民學校及分校(亦稱高小)14所(橫渠、鳳池、槐芽、屈留堡、金渠、河底、齊家寨、上龍王廟、鸚鴿、首善、第五村、常興、汶家灘、魏家堡)均含高小,有保國民學校(亦稱初小)119所,
全縣高小、初小共有學生5350人。
1949年7月12日眉縣第二次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了全部中國小,決定開辦金渠、橫渠、槐芽、齊鎮、常興、馬家鎮、首善7所完全國小(初高兩級),鄉村初小(普小)開辦了110所,國小在校生總計2244人。1950年全縣完小有43班,在校生與建國前基本相等。1952年全縣完小有學生51班,普小增設9所,為提高農村普小教學質量,成立鄉小本部(中心國小)28所。
1955年提倡民眾集體辦學,1956—1957學年度,國小發展到154所,其中民辦國小發展到23處,聯小(鄉小本部)戴帽(設高小班)16處。90%以上的大、中村莊都有了學校,在校學生13870人(女3587人)其中初級11322人、高級2548人。1956年秋,初小畢業生1495人,高小畢業生449人,比1952年在校生增加45%。
1958年,學校比上年增加30所,學生增加4048人,1959年,在校生增加到21255人,學校發展過快,師生參加勞動過多,教學質量有所下降。1962年裁併了3所完小,並將4所公辦國小轉為民辦國小,處理中國小超齡生1159人,調整後有完小24所(含民辦4所)。
學校確定“以教學為中心”,基礎教學有所加強,1963年民辦國小發展到169所,翌年,興辦耕讀國小。至1965年秋,全縣辦各類國小(含全日制、半日制、巡迴班等形式的耕讀國小)389所,學生27421人,在校生是1957年的1.86倍,入學率81.3%,據年底統計,全縣學齡兒童28786人,辦耕讀校(班、組)307個,入學8380人,其中學齡兒童7024人,加上全日制公、民辦學校學齡兒童,全縣學齡兒童入學率為83.6%。
中學教育
民國29年(1940),縣政府奉省教育廳指示,在縣城西街城隍廟(今城關國中址)創立“眉縣初級中學”,分2班,有學生103名。到31年(1942),發展到國中5班,簡師2班,有學生346人。
34年(1945),有國中6班、簡師1班、師訓1班,學生共353人。36年(1947)有國中6班、簡師1班,學生共234人。37年(1948),有國中6班,學生298人。到1949年夏,國中畢業生累計達1639人。
眉縣解放後,初級中學由省管變為寶雞專署管理。1949年秋,一、二年級各設2班,三年級設1班,學生140餘人,1953年增至7班,學生342人。1956年,交縣管理。同年,在槐芽國小附設兩個國中班,1957年,國中學生增至836人。
1958年9月眉縣初級中學更名“眉縣中學”(周眉合縣時稱首善中學),招高一一班學生50人。從是年起,堅持國家辦學為主,集體、個人適當投資,全縣創辦了5所國中班校(起初多為民辦性質,後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再後在其中兩所內設有民辦班)。
槐芽國小附中班遷入新建的“槐芽初級中學”,招新生6班,共9班,學生527人;齊鎮國小附設兩個國中班(翌年附中班遷往齊鎮正街),教學班增至4班,1960年春遷入新建的“齊鎮初級中學”,教學班增至6班,學生300餘人。1958年還新建“金渠初級中學”招生兩班,學生100人,“眉縣車站初級中學”招生4班,學生240人。1961年秋,新建的“橫渠初級中學”招生兩班,學生100人。是年,全縣高中在校生234人,國中1801人。1962年對中學進行調整,撤掉“金渠國中”和“橫渠國中”。
1965年至1966學年度,全縣有全日制中學四所:眉縣中學設國中六班,學生343人,高中6班,學生317人。槐芽國中設11班,學生629人。齊鎮國中設公辦3班,學生166人,民辦3班,學生151人。眉站國中設公辦3班,學生168人,民辦3班,學生147人。
總計全縣國中29班,學生1604人(畢業生433人),在校生是1957年在校生的1.9倍,高中在校生317人,是1958年在校生的6.3倍。
“文化大革命”中盲目推行“上國中不出大隊,上高中不出公社”,大辦中學,1977年,全縣設高中21所(含國中附設高中),在校生4400人,是“文化大革命”前的13倍。1978年,初級中學88所(含國小附設國中),在校生12094人,是“文化大革命”前的7.5倍。畸形發展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1979年起,量力而行,穩步發展教育事業,對部分學校進行了調整,1983年撤掉金渠、眉站、常興、齊鎮中學的高中部。至1985年,“浮腫”現象基本糾正,只設縣辦縣管的眉中、槐中兩所完全中學和齊鎮、橫渠兩所高級職業中學。
保留初級中學17所(含青化曹家村和橫渠萬家原兩所八年制),調整、平衡了學校網點布局,提高了教育質量。1986年增設常興鎮街道初級中學和金渠鄉洪寺初級中學。1988年西安愛華女子大學第一附中(高中)在眉成立,址設縣黨校,招生兩班122人(男女各半),教師8名,屬民辦(1990年8月19日遷西安)。1989年,全縣設高級中學五所(含女大附中和兩所高級職中),在校生3350人,畢業生1079人,設國中19所,在校生9836人,畢業生4872人。
社會
科技事業成果喜人,從2002年連續三年進行了《眉縣提高全民科技素質綱要》實施工作,不斷的開展農業產業化技術推廣和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工作。2004年成功承辦了陝西省第十二屆科技之春科普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示範縣,被省政府批准為全省首批智慧財產權試點區域。教育工作連創佳績,聯考上線率連續11年名列全市前茅,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99.8%,全縣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教學環境不斷最佳化,教學規模逐步擴大,教學改革成果裴然,科教名縣建設聞名遐邇,眉縣被省政府命名為第一個教育強縣,成為全省唯一擁有三所省級標準化高中和一所國家級中專的縣份。全縣城東、城西、迎賓、景賢四個社區,分別開展了豐富多彩、別具特色的社區活動,首先,建立社區人員專管檔案;其次,上門服務,主動為民眾排憂解難,工作方法靈活多樣,獲得省市勞動保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讚揚。
眉縣民間藝術形式源遠流長,種類繁多,眾多的手工藝製作如臉譜、剪紙、刺繡、皮影、泥塑等,栩栩如生,無一不閃現著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芒。尤以本縣下河寨道情——這一中國最古老的唱腔藝術至為珍貴,由她衍生、變化、發展而來的眉戶戲膾炙人口。其中著名眉戶劇《梁秋艷》的演出曾轟動一時,影響、促進了幾代中國婦女的婚姻自由。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演的大型眉戶現代戲《遲開的玫瑰》,榮登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榜首。自1998年問世至今,已演出400多場,觀眾累計達百萬人次。並榮獲“文華大獎”、“中國藝術節大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國人口文化獎”金獎等多項國家級大獎,近10年的輝煌歷程彰顯並詮釋了它強大的生命張力。
眉縣是中國公認的“三鄉”,即中國酒文化之鄉,因為眉縣太白酒場址出土了距今6000多年的酒器,將中國酒文化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中國獼猴桃之鄉,寶雞市眉縣和鄰近的周至縣因盛產獼猴桃共同被譽為獼猴桃之鄉:中國青銅器之鄉,2003年眉縣馬家鎮楊家村出土了大批青銅器,江澤民在北京參觀了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之後揮筆給寶雞市寫下了“青銅器之鄉”。
眉縣是中國名副其實的第一磚機城,市場占有率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產品出口到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眉縣常興鎮是有名的西部紡織重鎮,正在向西部紡織第一鎮奮進,金渠鎮社會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是陝西省最大的民辦水泥企業。眉縣被中國農業協會等譽為果菜十強縣。
2015年,濱河新區醫院主體工程完工,眉縣第三醫院建成投用。全縣公共衛生服務資源布局進一步最佳化。我縣順利榮獲省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縣。新農合參合民眾27萬人,參合率100%,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500元。全縣擁有各類醫院、衛生院22所,標準化村級衛生機構155個,全縣醫院、衛生院實有病床1669張,衛生技術人員1907人,其中:醫師417人。
旅遊
紅河谷
紅河谷森林公園位於陝西省眉縣境內,地處秦嶺主峰太白山北麓紅河流域,東臨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南接太白山自然保護區。公園設計2341公頃,園內林木茂盛,森林復蓋率達91.7%以上,最高海拔3666.6米。
園內山勢險峻,森林植被豐富,垂直地帶明顯,被譽為“動物園的基因庫”。斗母瀑布垂直落差八十米,堪稱陝西第一瀑。紅河谷是登太白山古道之一,公園己開發景區四個,景點80多處。入園即可看到靜林寺、顯洞寺、玉皇閣、觀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蹟。公園具有秦嶺北麓典型的地貌特徵,形成了幽、奇、峻、秀的景觀。紅河谷公園有太白山獨有的奇特景觀第四紀冰川遺蹟,不用登高山就可看到冰川石海的奇特。公園還可觀賞太白八景的“紅河丹崖”、“斗母寄峰”、“平安雲海,和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積雪”勝景。
鍾呂坪
位於眉縣湯峪口以西4公里的山腰,面積約2平方公里,傳為漢鍾離、呂洞賓等修道成仙之地,故名鍾呂坪。坪間有山神殿、老君洞、湘子廟、關帝廟、玉皇宮、太白殿、斗母宮等廟宇建築。被稱為眉縣八景之一——雨雲玉帶,三坪間有二澗,飛流直下,冬季凝為百丈冰,遠觀如玉柱,奇特景致構成“玉柱擎三坪,玉屏映太白”的絕佳畫面。
淨光寺
始修於唐代元和十一年,重建於宋元祐二年(1087),原址位於眉縣平陽街中段,縣人民政府院內機關食堂北,舊時有前、中、後三座大殿,西側有僧人禪房數間,東院古樹參天,香火繚繞,朝佛弟子終年絡繹不絕。1993年2月易地重建,遷於縣城美陽街中段南側86號。寺內最珍貴的遺存有2處:一為淨光寺七級浮屠,歷經千年風雨,仍巍然屹立,是歷史的有力見證;二為豎立在院中的六棱漢白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該碑立於唐元和十一年(816),通高2.18米,周長1.65米,漢白玉八稜柱體,八面楷書,字跡遭風雨剝蝕嚴重。
西部蘭花生態園
位於陝西省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北5公里,總面積273公頃,已建成水上娛樂垂釣園、高科奇觀園、珍稀樹種觀賞園、百果採摘園、花卉盆景園、疏林休閒娛樂園和科普教育基地7個園區9個觀光景點。有中國一流的全自動電腦控制溫室10000平方米、植物組培樓2300平方米,年可“克隆”植物6000萬株;水上垂釣娛樂園35萬平方米;引進、繁育世界各國名優樹種420多種2000萬株,擁有蝴蝶蘭、大花蕙蘭、紅掌等名貴珍稀花卉160餘種100萬餘盆。驅車園區林蔭道,420餘種名優花卉苗木錯落有致的分布於園內,有“中國西部綠色明珠”的美譽。
太白山漂流
太白山漂流位於眉縣湯峪鎮太白山腳下,上碼頭距太白山遊客服務中心僅500米。與中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毗鄰。以秦嶺主峰為背景,以太白山融雪為水源,高山流水、天然河道,山水環繞,急流湍湍,蜿蜒交錯,灘涂延綿。太白山水流經於此,全長9.6公里,落差166米,漂流時長2—3小時,日接待量可達兩萬人次。被譽為“西北第一漂”。
太白山漂流基地地處眉縣湯峪河流域,南起湯峪口,北至310國道,以秦嶺主峰太白山為主背景,以太白山融雪為主要水資源,以大自然巧奪天工孕育而成。漂流東距西安86公里,西距寶雞60公里,東北距鹹陽66公里。西寶高速、310 國道、環山旅遊道均可直達碼頭。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漂流兩岸,水肥田美,茂林修竹,仿似人間仙境,遊客可以一邊浪遏飛舟,一邊欣賞多嬌美景。
眉縣渭河濕地公園
位於眉縣(國家級)獼猴桃交易中心南側,渭河之濱,是眉縣新建的旅遊景點之一。該濕地公園的建成,使眉縣人民有了第一個風景園林休閒場所,提升了山水眉縣,田園生活的境界。
著名人物
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率軍征戰出奇無窮,為秦統一六國奠定基礎。法真,扶風郿(今陝西眉縣金渠鎮八練村人),東漢時期名士,儒學家。以清高而著稱,有“玄德先生”的稱號。
法雄(?一117),東漢右扶風郿縣(今金渠鎮八練村大法儀嘴原頭)人,戰國時齊襄王田法章之後裔。秦滅齊,子孫不敢姓田,遂以法為氏。
法正(176一220),字孝直,法真之孫。右扶風郿縣(今眉縣金渠鎮八練村大法儀嘴原頭)人。父法衍,字季謀,官至司徒椽、廷尉左監。
王珪(570—639),字叔玠,唐岐州郿縣(今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人,唐初名臣。先祖在魏改姓為鳥丸氏。曾祖為鳥丸神念,投奔南梁後,復王姓。
王燾(約686—757),唐岐州郿縣(今陝西眉縣常興鎮車圈村王家台)人,唐名醫,著述《外台秘要》等為保存古醫籍原貌和總結唐以前的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載 (1020-1078) 又稱張子。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程顥、程頤的表叔,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廟庭與周敦頤、邵雍、程頤廟、程顥廟合稱“北宋五子”廟。字子厚,漢族,祖籍大梁(今開封),徙家鳳翔郿縣(今寶雞眉縣)橫渠鎮,人稱橫渠先生。
張戩(1030—1076),字天祺,北宋時關中郿縣人。
李達,陝西省眉縣人。1925年入平涼第二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任西北軍排長、連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9歲。
楊文洲(1942—2000),眉縣青化鄉宣窩村人。原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主任、黨委副書記。寶雞市、眉縣勞動模範,全國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197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7月28日14時52分因患腦瘤醫治無效,不幸逝世,終年58歲。
林紀功(1934— ),發明家。祖籍山東即墨縣,現定居陝西省眉縣黨西村,全國勞動模範,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中國發明協會會員、中國自然科學協會會員。1972年起致力於磚瓦機械新產品的研製開發,先後獲國家專利54項。他發明的JZK—300型單鏇單柱單級真空擠磚機組,實現了對泥料的自動控制,達到了單鏇、單軸、單級的目的;JZSK—350型擠磚機採用了他自己發明的自動控料、調速和壓力監控專利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自動化水平。這兩種制磚機組成功的將單螺鏇和雙螺鏇擠出技術同真空制磚機技術相結合,集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技術為一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級“星火計畫”。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西安市 | 蓮湖區 | 新城區 | 碑林區 | 雁塔區 | 灞橋區 | 未央區 | 閻良區 |臨潼區 | 長安區 | 高陵縣 | 藍田縣 | 戶縣 | 周至縣 |
銅川市 | 耀州區 | 王益區 | 印台區 | 宜君縣 |
寶雞市 | 渭濱區 | 金台區 | 陳倉區 | 岐山縣 | 鳳翔縣 | 隴縣 | 太白縣 | 麟遊縣 | 扶風縣 | 千陽縣 | 眉縣 | 鳳縣 |
鹹陽市 | 秦都區 | 渭城區 | 楊陵區 | 興平市 | 禮泉縣 | 涇陽縣 | 永壽縣 | 三原縣 | 彬縣 | 旬邑縣 | 長武縣 | 乾縣 | 武功縣 | 淳化縣 |
渭南市 | 臨渭區 | 韓城市 | 華陰市 |蒲城縣 | 潼關縣 | 白水縣 | 澄城縣 | 華縣 | 合陽縣 | 富平縣 | 大荔縣 |
延安市 | 寶塔區 | 安塞縣 | 洛川縣 | 子長縣 |黃陵縣 | 延川縣 | 富縣 | 延長縣 | 甘泉縣 | 宜川縣 | 志丹縣 | 黃龍縣 | 吳起縣 |
漢中市 | 漢台區 | 留壩縣 | 鎮巴縣 | 城固縣 | 南鄭縣 | 洋縣 | 寧強縣 | 佛坪縣 | 勉縣 | 西鄉縣 | 略陽縣 |
榆林市 | 榆陽區 | 清澗縣 |綏德縣 | 神木縣 | 佳縣 | 府谷縣 | 子洲縣 | 靖邊縣 | 橫山縣 | 米脂縣 | 吳堡縣 | 定邊縣 |
安康市 | 漢濱區 | 紫陽縣 | 嵐皋縣 | 旬陽縣 | 鎮坪縣 | 平利縣 | 石泉縣 | 寧陝縣 | 白河縣 | 漢陰縣 |
商洛市 | 商州區 | 鎮安縣 | 山陽縣 | 洛南縣 | 商南縣 | 丹鳳縣 | 柞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