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早在5000年以前,區域內既有先民繁衍生息。傳說堯舜時代,居住著有邰氏氏族。有邰氏的女兒姜女原,作了軒轅黃帝曾孫帝嚳的正妃,姜女原的兒子名棄,“教民稼穡”有功,被帝舜擢拔為主管農業的官員——后稷,封邰國,賜姓姬,為周族始祖。傳至商朝後期,周文王建都豐邑,邰地仍屬周的領地。周、秦時期(前11世紀~前206年)
周武王伐紂滅商,建都鎬京,今區域系京畿之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因秦襄公護駕有功,將岐豐之地賜予秦。此後,區境便成為秦國的轄區。
秦孝公為了革除分封制的弊端,加強朝廷集權,於公元前350年在轄地推行朝廷、郡、縣、鄉、亭、里六級行政管理體制,設邰、武功等41縣。邰縣治所在今區域。武功縣治所在今眉縣東20公里處。
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興分封,將秦內史和上郡分成雍、翟、塞三國,謂之三秦。壅國都廢丘,即今興平縣東南十里南佐村一帶,邰縣屬壅國轄地。
漢至南北朝時期(前206~581年)
西漢初,沿用秦制,邰縣仍屬內史轄區。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以長安為中心,分置左右內史。長安以東為左內史,長安以西為右內史,邰縣屬右內史轄地。太初元年(104),改長安以東為京兆尹,渭城以西為右扶風,長陵以北為左翊,謂之三輔。設司隸校尉,統領三輔。右扶風治所長安,領邰縣等21縣。
三國時,關中系曹魏轄區。魏文帝改京兆郡,左馮翊為馮翊郡,右扶風為扶風郡。扶風郡治所遷至槐里,領武功、美陽等10縣。美陽縣治今傳扶風縣法門鎮,武功縣治未變。今區域分屬武功、美陽二縣管轄。
西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在扶風郡治槐里置始平郡,領武功等五縣;遷扶風郡治至池陽,即今涇陽縣,領美陽等六縣。今境域分屬武功、美陽二縣管轄。
郝連勃勃昌武元年(418)十二月,武功、美陽均屬夏之北秦州。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廢美陽縣,置周城縣,治所周原,將美陽縣地域併入周城縣。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廢武功縣,置武功郡,治所始在中亭川,後遷至邰城。復置美陽縣,治所始在邰城,後遷至崇正鎮,轄武功縣全境和扶風南部。武功郡領美陽等十二縣,今區域曾先後分屬周城縣、武功郡和美陽縣管轄。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廢武功郡和美陽縣,復置武功縣,治所中亭川;將美陽縣地域併入歧山縣。移周城縣治於眉城。在原周城縣址設三龍縣。今區域分屬武功縣、周城縣管轄。
隋至五代時期(581~960年)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廢郡設州。武功縣歸屬雍州。今區域的隸屬關係亦隨之變更。
煬帝大業三年(607),廢州復郡。京兆郡領武功等22縣,郡治長安。扶風郡領岐山等10縣,郡治雍城。今區域亦隨關中區劃的變更而變更。
唐代初,將全國劃分為關內等10道。道下設府州,府州下設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京兆郡為雍州;三年(620)置稷州,領武功、扶風等四縣。扶風縣治所長寧。改扶風郡為岐州,領氵韋川等縣,氵韋川治所在今扶風縣城。太宗貞觀元年(627),廢稷州,改隸雍州,撤扶風,並其地入武功,貞觀八年(634),改岐州為鳳翔府。本區域分屬武功、扶風管轄。
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復置稷州,領武功等5縣,屬京兆府;大足元年(701)廢稷州,武功仍屬雍州;玄宗開元元年(713),武功改屬京兆府。後唐同光元年(923),武功改隸鳳翔府;明宗長興元年(930),復屬京兆府。後晉置武功郡,隸屬昌軍路。後周改郡為縣,隸永興軍路。在此期間,扶風縣置未變。今區域仍分屬武功、扶風管轄。
宋至清時期(961~1911年)
宋初,分全國為15路,後增至23路。路轄府、州、軍。府、州、軍轄縣。武功縣隸屬永興軍路京兆府;徽宗政和八年(1118),改隸環慶路醴州;扶風縣隸秦鳳路鳳翔府;高宗建炎元(1127),扶風縣更名為扶興縣,鏇復舊名,隸鳳翔路鳳翔府。
北宋末年,金人占領北方,行政區劃沿襲宋制,分統治區為19路。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武功縣隸京兆府乾州;孝宗淳熙十六年(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改名武亭縣,仍屬乾州。
高宗紹興十二年(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扶風縣隸熙秦路鳳翔府;大定二十七年(1187),隸鳳翔路鳳翔府。
元改全國11個行中書省,省下有路、府、州、縣四級政權機構。其中也有路領州、縣者,還有府、州不屬路而直屬省者。蒙古建國號為“元”之前的世祖至元元年(1264),武亭縣復名武功縣,隸陝西行中書省奉元路乾州;扶風縣隸陝西行中書省鳳翔府。
明改全國為二直隸及13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轄府、州、縣。太祖洪武九年(1376),武功縣隸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乾州;扶風縣隸屬陝西布政使司鳳翔府。
清分全國為23省,省下設道、府、州、縣。聖祖康熙五年(1666),武功縣隸西安府;扶風縣隸鳳邠道鳳翔府。世宗雍正三年(1725),武功縣改屬乾州。
此期間,今區域的歸屬分別隨武功、扶風兩縣歸屬關係的變更而變更。
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年)
中華民國建立後,分全國為28個省及西藏地方。民國2年(1913),陝西省領關中、榆林、治中三道。武功、扶風兩縣均為隸屬關中道。
民國17年(1928),撤銷道制,只存省、縣兩級,武功、扶風直屬省轄。
民國27年(1938),陝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成立,兩縣均屬其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
建國後,1950年2月1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整編為寶雞、鹹陽等9個專區和1個直轄縣。武功、扶風縣隸屬寶雞專區。
1956年10月1日,撤銷寶雞專區,縣歸省直轄。
1958年11月4日,興平、武功、扶風縣合併為興平縣,時稱大縣。
1961年9月10日,恢復寶雞專區及武功、扶風縣建制,武功、扶風縣仍歸寶雞專區管轄。
1979年3月設立楊陵特區(縣級),以武功縣的楊陵鎮、楊陵公社為其行政區域。暫由武功縣代管。
1982年11月3日國務院【國函字242號】批覆同意將武功縣的楊陵鎮、楊陵公社和扶風縣的五泉公社劃歸寶雞市,設立楊陵區。
1983年9月9日國務院【國函字187號】批覆:將寶雞市的武功縣、楊陵區劃歸鹹陽市管轄。
1997年7月29日,國家級示範區楊凌農業高新產業示範區成立,楊陵區劃歸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轄。
位置境域
楊陵區地處關中平原腹地,東以漆水河與武功縣為界,南以渭河與周至縣相望,北以河與扶風縣毗鄰,西與扶風縣接壤。東、西各距西安、寶雞90公里。
行政區劃
楊陵區行政區劃2011年,撤銷揉谷鄉設立揉谷鎮,撤銷大寨鄉設立大寨鎮,撤銷李台鄉、楊村鄉合併設立李台街道。調整後,楊陵區轄2個街道、3個鎮:楊陵街道、李台街道、五泉鎮、大寨鎮、揉谷鎮。楊陵街道辦事處
轄區位於北緯34°17′,東經108°05′,是楊陵區人民政府駐地。轄區面積26平方公里。北以河為界與武功縣武功鎮相望,東隔漆水河與武功縣大莊鎮對峙,南跨隴海鐵路與李台街道為鄰,西至大寨鎮南薄村。轄鳳崗路、姚安、公園路、常樂路、康樂西路5個社區居委會,上代、下代、董家莊、半個城、上川口、下川口、南莊村、柴家咀、喬家底、南楊、北楊、夏家溝、曹新莊、馬家底、崔東溝、元樹、崔西溝、張家崗、劉黃堡、付家莊20個行政村,轄地人口6萬餘。
李台街道辦事處
北緯34°16′,東經108°07′,總面積21平方公里,位於本區東南部。北與城區相鄰,東與武功縣大莊鎮接壤,南隔渭河與周至縣啞柏鎮相望,西接揉谷鎮。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區人民政府2公里。轄景苑、邰南、邰東、邰北、邰西、陽光、農林科大、職院、化建、西宛、溫馨、永安、東宛13個社區居委會。
五泉鎮
北緯34°17′,東經107°59′,總面積28.1平方公里,位於本區西北部。北隔河與扶風縣杏林鎮相望,東接大寨鎮,南至三畤原與揉谷鎮毗鄰,西與扶風縣段家鎮、絳帳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區人民政府10公里。轄地學校、醫院、郵電、電力等基礎設施齊全。轄五泉、絳中、王上、斜上、崔家、桶張、郭管、高家、湯家、上灣、茂陵、椒生、朱家、曹堡、曹溝、絳南、夾道、帥家、畢公19個行政村。
大寨鎮
北緯34°18′,東經108°03′,總面積18.9平方公里,位於本區西北部。北以河為界與武功縣相望,東與楊陵街道接壤,南接李台街道,西與五泉鎮相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區人民政府4公里,轄地學校等基礎設施齊全。轄寨西、東薄、西薄、南薄、梁氏窯、杜寨、蔣家寨、西小寨、周家、官村、黎張溝、孟家寨、陳溝、寨東14個行政村。
揉谷鎮
北緯34°16′,東經108°02′,總面積40平方公里,位於本區西南部,渭河之濱。2011年改揉谷鄉為揉谷鎮。轄揉谷村、田東村、陵東村、陵灣村、除張村、新集村、權家寨村、太子藏村、姜原村、秦豐村、白龍村、田西村、石家村、法禧村、尚德村、光明村1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地質
楊陵區位於鄂爾多斯地台南端的渭河地塹,屬渭河谷地新生代斷陷沉降帶。境內較大的斷裂構造主要有寶雞——鹹陽大斷裂的張性斷層(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偏西)。按其性質歸屬於祁、呂、賀山字型構造體系的前弧斷裂之一,構造形跡為隱伏斷層。隴西系的歧山——啞柏斷裂,從楊陵區西部穿過。地貌
區內地勢南低北高,依次形成三道塬坡,海拔435-563米。境內塬、坡、灘地交錯,土壤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水文
區內三面環水,寶雞峽二支渠、渭惠渠、渭高幹渠等人工渠系越境而過,水資源豐富、水利條件優越。
氣候
年降水量635.1—663.9毫米,年均氣溫12.9℃,屬暖溫帶季風半濕潤氣候區。
經濟概況
工業
教稼園民國年間,手工業歸縣建設科和同業工會管理。建國後,1950年,歸工商科管理,1956年改由工業科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管理;1961年歸縣公社工業局管理;1967年由縣革委會生產組分管;1980年歸縣工交局管理。1982年3月歸區計畫經濟組管理;1984年5月歸區經濟委員會管理;1986年3月,撤銷經濟委員會,成立區計畫經濟委員會,工業企業劃歸區計畫經濟委員會管理;1987年2月,區計畫經濟委員會分設,工業企業復歸區經濟委員會管理;1995年5月歸區計畫經濟局管理。建國前,境內工業均以手工業生產為主,主要有木器、榨油、石工、冶鐵、皮革、竹編、油漆、紡織、磚瓦、刺繡等行業,大多分布在鄉村。城鎮只有為數較少的幾家作坊。建國後,國家對手工業、私營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對手工業實行低稅、免稅,在供銷方面提供便利措施等,使手工業得到較快發展。
1955年,境內有小型工業、手工業53家,從業人員262人,固定資產153萬元,以個體經營為主,規模小。1956年,開始組建公私合營的磚瓦廠和木器廠等企業。此後又組建楊陵機械廠,擴建了磚瓦廠、木器廠等企業。
1959至1960年,先後辦起生產性廠子34個,服務性單位17個。主要企業有農機修配廠、磚瓦廠、農產品綜合加工廠、衣鞋縫紉、修洗染聯合廠和扎花、磨麵、粉房、豆腐房以及榨油、養蜂、打麻繩、編草鞋等工副業生產項目。據1959年統計,工副業總產值22.8萬元,占全社工農業總產值的8%。
1962年貫徹國務院“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僅保留農具修理廠、衣鞋洗染廠、席草廣,其他工廠陸續撤銷。三年自然災害過後,境內的工業逐步走上了穩定發展的道路。
1966年新建麵粉廠、棉絨廠,1975年新建印刷廠、磷肥廠、車輛電器修理廠。至1976年,楊陵公社有企業19戶,職工2800餘名,上繳稅金25.7萬元。五泉公社有企業6戶,職工220名,年產值26萬元。縣辦的楊陵機械廠、楊陵機磚廠、楊陵木器廠等4家國營集體企業,共有職工568名,固定資產741萬元,總產值184萬元。
1982年,全區工業總產值370.26萬元,其中,全民集體所有企業總產值328.26萬元,社辦工業總產值為42.0萬元。主要生產廠家有機械廠、木器廠、機磚廠、尼龍衫廠、綜合廠、服裝廠、水泥製品廠、副食品廠、醬貨加工廠等;主要產品有機磚、機瓦、木器家俱、拖拉機配件、手壓泵、尼龍衫、背包、腳踏車座套、粗鋁製品和醬醋、糕點、餅乾等。
1985年,全區工業總產值988.9萬元,是建區初期1984年的2.53倍,實現利稅40.6萬元。有固定資產604.7萬元。
1985至1987年,工業發展較快,全區先後籌建了合金材料廠、紅樂飲料廠、工藝美術廠、飼料廠、五泉電石廠、燃料公司蜂窩煤廠等。至1990年,工業總產值3268萬元,其中:全民工業總產值668萬元,鄉鎮工業總產值2600萬元,是1984年的8.3倍。此後,幾經改革、調整、最佳化、組合,至1995年,全區有工業企業52個。其中,省、部屬24個,區屬7個,鄉鎮21個,從業人員4000餘名。工業總產值12958萬元,是1984年的33.1倍。但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效益低的問題。而且,區屬企業虧損的問題尤為突出。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工業企業的註冊形式和組織結構發生深刻的變化。一大批小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應運而生,且效益較好;部分老企業通過改制、重組,效益下滑的勢頭雖有所遏制,但大面積虧損的局面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扭轉,有的企業甚至被市場所淘汰。至1998年底,全區有各類工業企業366戶,總產值1.79億元,從業人員4615人。其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27戶,總資產18.1億元,總產值1.25億元,企業銷售產值1.23億元,產銷率98.4%,上交稅金426.6萬元;虧損企業20戶,虧損額615.1萬元。年產值500萬元以下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及個體經營企業339戶,總產值5380.1萬元,上交稅金372.6萬元。
2011年,實現生產總值60.79億元,是2006年的2.9倍,年均增長1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1億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增長13.5%;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完成2.32億元和1.29億元,是2006年的3.1倍和2.9倍,年均增長25.5%和24.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25999元和9110元,是2006年的2.2倍和2.4倍,年均增長17.1%和18.7%。經濟發展方式逐步最佳化。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總量擴張、結構最佳化和效益提升的良好態勢。2008年、2010年和2011年連續三年榮獲全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
農業
舜帝時代,農官后稷在這裡“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並教民“時播百穀”,率先拋棄了原始農業自然生產方式,開創了古農業的先河。春秋時期,農桑已盛。秦漢時,金屬工具在農業中得以套用,傳統農業開始發展。從出土的漢代文物——“田之史”銅印可知,漢代,境域內已有主管農業的官員。漢至唐,歷時400餘年,林果業、畜牧業已有一定規模,以“曲轅犁”為代表的農具套用於農業,境內和整個關中的傳統農業體系漸趨完善。五代以後,全國政治、經濟中心東移,水旱災害嚴重,農業生產發展緩慢。尤其是民國時期戰爭頻繁,加上自然災害較多,農業生產水平低下的局面仍未得到較大的改觀。1949年解放時,境內糧食種植面積7.92萬畝,總產10445噸,畝產131.88公斤;棉花種植面積1300畝,總產31噸,畝產23.84公斤;油料種植面積400畝,總產15噸,畝產37.5公斤;各類經濟作物僅2100畝,占耕地面積不足3%;85%的土地沒有水利設施,也沒有農田林網,境內大家畜存欄僅0.23萬頭,生豬存欄1.03萬頭。農業生產全部依賴人力、畜力,且技術落後。
至1998年底,全區共建成乾、支渠5條,總長43.8公里,斗分渠292條,全長92.6公里;抽水站24座,灌溉面積2.3萬畝,陂塘7座,總庫容71萬立方米;機井265眼,配套輸水明渠49.1公里,暗管72.7公里,噴灌3417畝,水利設施控制面積6.18萬畝。小麥良種基地面積3.2萬畝,年產良種960萬公斤;農業綜合實驗示範點2個,開展農林牧試驗示範工作。建成苗圃25個,面積1050畝,“四旁”(路旁、渠旁、地旁、村旁)植樹32萬株,種植各類果樹9000畝,農田防護林網基本形成。擁有各種拖拉機、收割機1186台,農機總動力47832千瓦,平均百畝耕地59.8千瓦。發展農資經營78戶,年交易額1050萬元。1998年,全區糧食種植面積12.14萬畝,總產達40750噸,畝產335.7公斤,分別比1949年提高2.9倍和1.5倍。在發展糧食生產同時,種植業、養殖業等多種經營生產得到大力發展,農民人均純收入1492元,基本達到小康水平。
2005年實現區內生產總值17.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26元。2010區內生產總值達到4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1億元,農業總產值到達5.7億元,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2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297元。
金融
2005年實現財政收入682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269萬元。區內設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
民國以前,社學和義學均歸縣衙教諭主管。民國時期,保學和國民學校歸縣教育科管理。建國初期,教育工作由區公所文教助理員主管。20世紀60年代以來,改由公社(鄉)教育組主管。1982年8月成立楊陵區籌備處文化教育衛生組。1984年3月,成立楊陵區文化教育局。1995年4月更名為教育文化體育局,主管全區教育、文化、體育、文物工作。1997年示範區成立時,這裡共有10家農業科教單位,包括兩所大學,5個研究院所,3所中專學校。
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原隸屬於農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中科院和陝西省的在楊凌的10家科研教學單位進行實質性合併,組建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科教人員普及和示範基地輻射,大量農業科技成果不僅在區內開花結果,還在附近農村、省內甚至全國起到較好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據統計,自示範區成立以來,已轉化農業科技成果1000多項。為促進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楊陵區採取得力措施,在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持股、科技型企業註冊、科研成果評估入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傾斜政策。
區教育局2005年就成立以局長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組織管理全區重大教育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設。形成了以區教育文化體育局行政管理為主體,區電教中心負責項目審批、技術服務和教師技能培訓,區教研室負責指導教師、學校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套用,組織指導現代教育技術課題研究工作,區教育督導室負責督察評估,教育行政、電教、教研、和學校四位一體的管理機制,一環抓一環,環環落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了工程順利實施。
2009年,積極爭取省廳、電教館、示範區項目資金,通過努力,分別為張家崗國小和姚安中學爭取遠教模式三項目計算機教室2個,項目投資30萬元;投資5萬元為二所學校購置電子圖書25萬冊;全年新建電子閱覽室2個,教師備課室1個,多媒體教室1個;新增遠程教育模式一設備118套,
2010年,通過項目爭取、學校自籌等形式,投資130萬元,分別為五泉中心國小、大寨中心國小、李台中心國小、楊村中心國小等學校建設計算機教室6個,新建改造多媒體教室9個,全區中國小計算機數達到1720台。
衛生事業
民國25年(1936)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設立醫藥股,有醫學博士、藥劑師各1人,護士2人。因設備簡陋,對一些常見病的治療也比較困難。
建國後,1956年以後,陸續建立了楊陵醫院和李台、大寨、南楊、五泉村聯合診所。1962至1975年,在4村聯合診所的基礎上,相繼組建了五泉、楊陵公社衛生院。1987年,將公社衛生院改建為地段醫院。至1998年底,全區共有地市級綜合醫院1所,地段醫院2所,單位醫院及醫務室12個;職工總數351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者87人,初級職稱119人。農村集體衛生室74人,城鄉個體醫療診所52個。有兩所醫院分別通過“二甲”、“一甲”評審驗收。外科由原來治療一般外傷,發展到能治療顱腦及許多疑難病症,大病不出區。
民國18年(1929)以前,境內的醫療、防疫、種痘、戒菸、食品衛生、學校衛生、市容衛生、醫藥經銷和個體行醫等事宜,均由縣警察局兼管;民國22年(1933),改由縣民政科管理;民國28年(1939),根據行政院頒布的《各級衛生組織大綱》規定,衛生工作改由縣衛生院管理;民國35年(1946),復歸民政科管理。建國後,由縣文衛局管理。1984年3月,成立區衛生局,主管全區衛生行政工作。1987年,成立區公費醫療辦公室,與衛生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合署辦公,1996年9月,成立區職工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區職工醫療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實行機構單列,業務獨立。
2009年新一輪“醫改”實施,楊陵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立區、鎮(辦)、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到2012年底實現全區一家龍頭公立醫院,每個鎮辦都有一家達標衛生院,每個村都有一所村衛生室。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2011年8月藥品“三統一”在全區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有效緩解了轄區87個行政村12.5萬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據統計,2013年楊陵區128382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截止2013年7月底,全區共有172779人次門診治療,報銷醫療費用504.89萬元;住院9406人次,報銷醫療費用2136.45萬元;門診慢性病報銷288人次,報銷醫療費用17.52萬元。
基礎設施
全區共有高級中學1所、鄉辦初級中學5所、職業中學1所、國小29所、幼稚園1所,在校學生24000多人。率先在全省通過了“兩基”達標驗收,教育普及率100%,脫盲率98.2%。職工俱樂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體機構及活動設施齊全。鄉(鎮)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動室,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區內有《農業科技報》等2家報社,報紙發行全國。有各級圖書館、站、室86處,大中型書店6個,藏書20多萬冊。加快城市化進程,為穩定科教隊伍和吸引人才,加快產業發展創造了重要的保障條件。2004年來,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鮮明、規模適度”的原則,城市標準的建成區從3.6平方公里擴展到16平方公里,城區人口從3萬多人增加到了8萬多人,初步建成了設施較為配套、功能比較齊全、能夠較好地支撐科研教育和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以專業市場、房地產、商貿開發為主,建成了一批安居工程、專業市場和商貿區,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城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適宜人居,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榮獲國家衛生區稱號。
交通運輸
區內交通暢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通班車目標。隴海鐵路、西寶中線公路和西寶高速公路貫通全境,客貨運輸便利。郵電通訊發達,實現通訊傳輸數位化。網際網路、無線移動通訊深入城鄉廣大居民家庭。全區有線光纜電視轉播電視節目40多套。
民俗風情
婚嫁
新天地示範區建國前,成婚的前提,一般重視“門當戶對”,成婚程式,由父母包辦,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須由男方和女方父母請鄰里親友向對方提親,俗稱“說媒”。經雙方父母同意後,媒人將男女的生辰“八字”送對方家中,如雙方“命合”或“屬相合”,即可通過媒人締結婚約。建國後,多由男女自主戀愛。男女雙方會面後,如無意見,即可訂親。彩禮雖減少,但習俗未變。
確定婚期
結婚前,男方須宴請媒人,俗稱“發媒”。然後將相士確定的結婚吉日單、布料、鞋腳錢、包頭、耳墜錢、棉花等,由媒人送至女方。婚期前1個月,女方給親友送帖,通知婚期,備置“添箱”。
結婚
男稱娶媳婦,女稱起發。出嫁前1日,女方家親友送錢或物,稱“添箱”。
.再婚
舊社會婦女受封建思想束縛,丈夫死後多不改嫁,只能為夫守節。婦女要改嫁,關卡很多。娘家索要“追往錢”,財禮比初嫁姑娘大1倍多,結婚一般晚上舉行。翻穿裙子,有的還要頂黑鍋。
建國後禮俗有所變化。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實施,規定婚姻由婚者雙方自主。男女雙方經過一段時間接觸了解,雙方都同意後,男方帶酒肉糖果及衣料等物到女家訂親,女方再到男家“認家”。此後男女互相往來,商定日期到本地民政部門登記並領取結婚證書。
生育
生育前
一是由娘家母給未出生的外孫、女做衣服,以備孩子出生急用。
二是“解包袱”,即娘家母在女兒生育前1月用麥面蒸包子送至女兒家,女兒食用娘家母送來的包子饃,據說就生得快、順當、少受痛苦。
孩子出生後
父母先記下嬰兒生辰,在產婦房門上掛一塊紅布,意在避邪。
嬰兒20天或滿月時,娘、婆家所有親戚、朋友都要帶上小兒衣物、花布、食品等來祝賀,有的送紅包給孩子,有的送長命鎖、富貴鎖、銀項圈等。
農曆正月初六至初十,舅家為小外甥送燈籠(第一年為紅火罐燈籠),直至12歲。
祝壽
境內有做生日習俗。建國前,富裕人家老人,年滿60歲即開始做壽,每年1次,以辭世為終。壽辰日,親朋好友帶上禮品來祝壽,主人家設宴款待。晚上鄰里街坊、族人到家磕頭賀壽。建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給老人祝壽普遍化,晚上多演電影或唱自樂班戲助興。
喜慶
主人家建新房架樑上頂時,外甥、女婿及朋友鄰里都要祝賀添彩、幫忙。來時帶上鞭炮、彩紅(過去一條紅布,以後送被面、彩色布料)、菸酒、副食等。將被面、布料搭在房頂或樑上,放炮慶賀。幫忙人、工匠等分食帶來的副食品和菸酒,主人設宴招待賓客和幫忙人。
喪葬
臨終支床
老人臨終前,兒女給洗身、整容、穿壽衣、昆蟲博物館並搬到提前支好的床上,禁忌老人死在炕上。老人絕氣後燒倒頭紙,點蠟燭,蓋遮臉紙,大門貼上白紙,以示老人去世。
報喪
人亡後,由族中1至2人迅速將噩耗報於親戚,使親屬做好弔唁準備。
勾穴
請陰陽先生選擇墳地,卜埋葬日期,動土挖墓,列“期單”,寫“訃告”。“躲煞”(亡者靈魂回家)時,家裡人和牲畜全部撤離,以防“驚煞”。躲煞後,家人回家。
盛殮
盛殮前,主要親人必須提前到場。男者必須是舅家人,女者必須是娘家人。族中主要男女親屬也要到場,穿白帶孝,由族中年長者3至5人將遺體由床上移入棺材內,封蓋,燒紙舉哀。
開弔
掛門牌,圍帳布,設靈桌,孝子守靈開弔。上午同輩鄰里親戚弔唁,下午,晚輩親友弔唁,兒女陪同哀哭。
風景名勝
博覽園境內有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泰陵(即楊堅陵)、古農師后稷封地(有邰國遺址)、唐太宗李世民出生地(慶善宮遺址)等文物古蹟。后稷教稼園、周堯昆蟲博物館、水保所人工降雨大廳、中國克隆動物基地、新天地設施農業園等一大批富具科普內容的旅遊景點。亞洲第一規模的水上運動中心、邰城休閒廣場、楊陵“蘸水面”。
著名人物
后稷漢伏波將軍馬援(生卒年不詳)古代周族始祖。神話傳說為有邰氏之女姜嫄(帝嚳原妃)履巨人足跡,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而不死,名棄。趙禹
(生卒年不詳)西漢大臣。邰縣人。景帝七年(前150)任丞相府史。
馬援
(前14~49)字文淵,東漢名將,精通《孫子兵法》。喜愛相馬,著有《銅馬相馬》。
馬皇后
(生卒年不詳)馬援之女。
馬融
(79~166)東漢經學家、文學家。字季長,右扶風茂陵(今本區五泉鄉)人。善於言辭,學識淵博。
馬騰
(?-211)東漢右扶風茂陵(今本區五泉鄉)人,馬援後裔,字壽成。初為涼州刺史耿鄙軍司馬,曾鎮壓氐羌起義。中平四年(187年)起兵,與韓遂割據涼州。曹操征其入朝,任為衛尉。因其子馬超舉兵反對曹操,被殺。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西安市 | 蓮湖區 | 新城區 | 碑林區 | 雁塔區 | 灞橋區 | 未央區 | 閻良區 |臨潼區 | 長安區 | 高陵縣 | 藍田縣 | 戶縣 | 周至縣 |
銅川市 | 耀州區 | 王益區 | 印台區 | 宜君縣 |
寶雞市 | 渭濱區 | 金台區 | 陳倉區 | 岐山縣 | 鳳翔縣 | 隴縣 | 太白縣 | 麟遊縣 | 扶風縣 | 千陽縣 | 眉縣 | 鳳縣 |
鹹陽市 | 秦都區 | 渭城區 | 楊陵區 | 興平市 | 禮泉縣 | 涇陽縣 | 永壽縣 | 三原縣 | 彬縣 | 旬邑縣 | 長武縣 | 乾縣 | 武功縣 | 淳化縣 |
渭南市 | 臨渭區 | 韓城市 | 華陰市 |蒲城縣 | 潼關縣 | 白水縣 | 澄城縣 | 華縣 | 合陽縣 | 富平縣 | 大荔縣 |
延安市 | 寶塔區 | 安塞縣 | 洛川縣 | 子長縣 |黃陵縣 | 延川縣 | 富縣 | 延長縣 | 甘泉縣 | 宜川縣 | 志丹縣 | 黃龍縣 | 吳起縣 |
漢中市 | 漢台區 | 留壩縣 | 鎮巴縣 | 城固縣 | 南鄭縣 | 洋縣 | 寧強縣 | 佛坪縣 | 勉縣 | 西鄉縣 | 略陽縣 |
榆林市 | 榆陽區 | 清澗縣 |綏德縣 | 神木縣 | 佳縣 | 府谷縣 | 子洲縣 | 靖邊縣 | 橫山縣 | 米脂縣 | 吳堡縣 | 定邊縣 |
安康市 | 漢濱區 | 紫陽縣 | 嵐皋縣 | 旬陽縣 | 鎮坪縣 | 平利縣 | 石泉縣 | 寧陝縣 | 白河縣 | 漢陰縣 |
商洛市 | 商州區 | 鎮安縣 | 山陽縣 | 洛南縣 | 商南縣 | 丹鳳縣 | 柞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