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灞橋區古屬雍州之地,夏商時歸屬古杜柏國,亦稱盪灞橋區政府杜管轄。西周時期(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周都豐鎬的近畿之地,東接驪戎部族,西近鎬京,南連弭侯、杜柏二侯國,北隔渭水與畢(侯)國相望。周惠王姬閬十八年,秦穆公元年(前659)築霸城(即芷陽)。秦莊襄王因芷陽宮而置芷陽縣。區境在其轄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實行郡縣制,在都城鹹陽設郡一級內史,芷陽屬內史管轄。
西漢時期(前206~8),分全國為103郡。漢文帝七年(前173),在區南部狄寨原為其母薄太后築陵,置南陵為縣,南陵縣治在狄寨街西南大康村北。今狄寨、紅旗及霸陵三鄉南部均屬南陵縣管轄。漢文帝九年(前171),又在薄太后陵北為其建設霸陵,遂改芷陽縣為霸陵縣。今區中、北部均屬霸陵縣管轄。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將秦內史地改置京兆尹。霸陵、南陵二縣隸屬京兆尹。漢宣帝元康元年(前65)因其父劉進的墓地奉明園築於今西安市東郊韓森寨而設定奉明縣,今區十里舖鄉在其轄區。平帝元始四年(4)撤銷奉明縣,轄地仍歸長安縣。
新莽天鳳二年(15),王莽更霸陵縣為水章縣。
漢淮陽王劉玄更始元年(23)),復水章縣為霸陵縣。
東漢時期(25~220),霸陵縣仍歸京兆尹管轄。
三國時期(220~280),曹魏占據中國北部地區,實行州、郡、縣制度,區境所在的關中地區屬魏國雍州之地。
三國魏正始五年(244),改霸陵縣為霸城縣,後屬西晉雍州之地。
南北朝時期(420~589),關中地區為北魏、西魏雍州之地,霸城縣屬京兆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將長安縣東部分設萬年縣。
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廢霸城、杜城二縣入萬年縣。
隋唐時期(581~907),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583)改萬年縣為大興縣,隸屬京兆郡。
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618),復大興縣為萬年縣,隸屬以京兆郡更名的京兆府。武德七年(624)廢芷陽縣入萬年縣。
唐天寶七年(748),改萬年縣為鹹寧縣。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復鹹寧縣為萬年縣。
五代時期(907~960),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改萬年縣為大年縣。
後唐莊宗同光元年(923),復大年縣為萬年縣。
宋朝時期(960~1279),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改萬年縣為樊川縣。(宋時)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復樊川縣為鹹寧縣。
元朝時期(1271~1368),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行政體制,設陝西四川行省,後改為陝西四川行中書省,改京兆府為安西路,後再改安西路為奉元路,鹹寧均為其轄地。
清朝時期(1644~1911),實行省、道、府、縣四級行政體制,鹹寧縣隸屬西安府。
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1913年2月撤銷鹹寧縣,將其轄地併入長安縣,將清代縣下各社改為倉、倉設鄉約、坊設地保、村設地方。民國時期灞橋地區一直屬長安縣管轄。
民國2年(1913),撤銷鹹寧縣,將其併入長安縣,將清代縣下各社改為倉,區境內有韓森、斡耳垛、沙谷堆、路家灣、惠家莊、曹家堡、狄寨、北辰、務莊、新住、沙河、中原、山李、皂渠、東陵等15個倉。民國24年(1935),長安縣在灞橋區境內設元興鄉、狄寨鄉、韓森鄉、灞惠鄉、曹堡鄉、新東鄉、新西鄉。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5年元月設定西安市灞橋區。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6月3日,長安縣在灞橋區境內設立灞橋區灞橋、新築兩個中心區和狄寨、韓森、曹堡、新東4個區。7月,撤銷中心區建制,合併成立狄寨、灞橋、曹堡、新築4個區,並相繼組建鄉政權。狄寨區下轄一鄉(迷鹿)、二鄉(車村)、三鄉(大康村)、四鄉(南枝村),五鄉(狄寨街)、六鄉(金乎沱)、七鄉(馬渡王)、八鄉(任家坡);灞橋區下轄一鄉(魯峪)、二鄉(車丈溝)、三鄉(惠王村)、四鄉(岳家溝)、五鄉(趙莊)、六鄉(豁口)、七鄉(讀書)、八鄉(務莊)、九鄉(上橋梓口);曹堡區下轄一鄉(趙家莊)、二鄉(神鹿坊)、三鄉(江村)、四鄉(神峪寺溝)、五鄉(郭家灘)、六鄉(水溝)、七鄉(官廳)、八鄉(席王)、九鄉(香王)、十鄉(劉村);新築區下轄一鄉(瓦盆於)、二鄉(楊南村)、三鄉(疙瘩廟)、四鄉(馬寨)、五鄉(鄒家村)、六鄉(炭家莊)、七鄉(西莊)、八鄉(新寺)、九鄉(倉門)和新築市等36個鄉和1個市以及西安市第十區下轄的一鄉(尹家街)、二鄉(十里舖)兩個鄉,共38個鄉,1個市。
1949年10月~1954年12月,境內基層政權組織分別由長安縣人民政府和西安市第十區人民政府領導。
1950年4月,曹堡區撤銷,將6個鄉劃歸狄寨區,4個鄉併入灞橋區。1951年6月,區劃調整,將新築區下轄的9鄉1市調整為13個鄉。西安市第十區所轄的兩個鄉未變。
1954年2月,狄寨、灞橋、新築3個區依次改稱長安縣第四、第五、第六區。西安市十區所轄的兩鄉未變。
1955年1月,西安市轄區擴大,將長安縣所轄第四區的一部分共6個鄉和第五區12個鄉劃歸西安市,成立西安市灞橋區。當時尚未劃歸灞橋區管轄的區鄉仍由長安縣和西安市長樂區(第十區改稱)管轄。灞橋區下轄18個鄉。4月,將原來的18個鄉調整為14個鄉;5月,長安縣第四、第六區改稱狄寨、新築區。
1956年5月,灞橋區將14個鄉合併調整為6個鄉和1個街道辦事處;長樂區將第一、二鄉及部分村莊合併為十里舖
鄉;長安縣撤銷狄寨區,將所轄6鄉合併為狄寨鄉。1957年7月,將長樂區撤銷併入灞橋區,所轄十里舖、等駕坡、韓森寨3個鄉改歸灞橋區管轄。8月,撤銷
韓森鄉,成立韓森寨、胡家廟、沙坡3個街道辦事處。灞橋區共轄8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
1958年9月,灞橋區在8個鄉和4個辦事處的基礎上,建立紅旗、紅星、紅光3個農村人民公社。同時長安縣的狄寨鄉和新築區分別建立狄寨人民公社和新築人民公社。同年10月,狄寨公社劃歸灞橋區,併入紅旗公社。12月,長安縣新築公社和高陵縣耿鎮公社劃歸灞橋區管轄,合併為新築人民公社。1960年5月增設紡織城公社,下轄8個工廠家屬管理區;官廳管理區併入席王管理區;岳家溝、魯峪兩個管理區合併組成洪慶人民公社農場。7月,十里舖管理區併入胡家廟公社。
1960年5月實行城市人民公社化,灞橋區撤銷紅旗、紅光、紅星3個農村人民灞橋風雪圖公社建制,分別成立紡織城、長樂、洪慶3個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4月,公社規模劃小,灞橋區4個人民公社劃分為15個人民公社。1962年1月,洪慶人民公社增建慶華人民公社,6月撤銷,併入洪慶人民公社。7月將胡家廟公社劃入新城區;東關公社劃入碑林區。1963年9月,耿鎮回歸高陵縣,由原耿鎮、新築、水流3個公社的部分村隊組成新合公社。
1964年10月,將碑林區的興慶公社劃舊灞橋區。1965年10月,灞橋區建制撤銷,將韓森公社、紡織城公社劃歸新城區。其餘各鄉劃歸西安市郊區管轄。
1966年5月,灞橋區內10個農村公社和紡織城公社仍分別歸西安市郊區和新城區領導。10月,洪慶、水流、新合、十里舖、席王、狄寨、毛西等7個公社依次更名為紅星、火炬、永紅、向陽、曙光、紅原、立新公社。1968年2月至10月,各公社陸續成立革命委員會。
1972年5月,改名的7個公社恢復原名。
1976年10月~1980年3月,灞橋、洪慶、新築、水流、新合、十里舖、紅旗、席王、狄寨、毛西等10個人民公社革委會仍歸西安市郊區革委會管轄,紡織城人民公社革委會仍歸新城區革委會管轄。
1980年4月,灞橋區建制恢復,紡織城街道辦事處由新城區劃歸灞橋區。5月,將各公社革委會改為管委會。1984年5月,將各公社改為鄉。1985年4月4日,將灞橋、洪慶兩個鄉改為鎮。1988年11月將毛西鄉更名為“霸陵鄉”。至1993年12月,灞橋區下轄8個鄉(新築、水流、新合、十里舖、紅旗、席王、狄寨、霸陵)2個鎮(灞橋、洪慶)1個街道辦事處(紡織城)。229個行政村、427個自然村、27個居民委員會、58個家屬委員會。
1996年,灞橋區面積322平方千米,人口41.1萬人。轄5個街道、3個鎮、3個鄉:紡織城街道、洪慶街道、紅旗街道、席王街道、十里舖街道、新築鎮、灞橋鎮、狄寨鎮、新合鄉、水流鄉、灞陵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494084人,其中:紡織城街道95596人、十里舖街道45830人、紅旗街道55513人、席王街道42585人、洪慶街道67649人、狄寨鎮35016人、灞橋鎮50018人、新築鎮39154人、灞陵鄉20717人、新合鄉21227人、水流鄉20779人。
2001年末,撤銷灞陵鄉,併入席王街道;新合鄉、水流鄉合併為新合鎮。灞橋區轄5個街道、4個鎮:紅旗街道、席王街道、紡織城街道、洪慶街道、十里舖街道、狄寨鎮、新築鎮、灞橋鎮、新合鎮。
2004年,根據西安市政府《關於撤銷灞橋區灞橋鎮等4個鎮建制設立灞橋等4個街道辦事處的批覆》(市政發[2004]88號)精神,經灞橋區政府2004年8月5日第七次常務會議研究,撤銷灞橋、新築、新合、狄寨4個鎮,分別設立灞橋、新築、新合、狄寨4個街道,屬區政府派出機關。各鎮政府改為街道辦事處後,其行政區域和辦公地址不變。9月1日各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
行政區劃
灞橋區下轄9個街道:紡織城街道、十里舖街道、紅旗街道、席王街道、洪慶街道、狄寨街道、灞橋街道、新築街道、新合街道。街道
行政區域代碼下轄地區
紡織城街道
610111001向陽、六棉、五環、四棉、三棉、一印、紡醫、向民、紡星、電建等10個社區居委會,棗園蘇、棗園劉等2個村委會十里舖街道
610111002十里舖、長樂坡、長石、華清園等4個社區居委會,草南、草北、張家坡、黃家坡、高樓、尉家坡、長樂坡、小寨、張家灣第一村、張家灣第二村、十里舖、董家門、尹家街、米家崖、蔣家灣、李家堡、周家坡、蘇王、老人倉、杜家街、秦孟街、楊家灣等22個村委會紅旗街道
610111003陝水、紅旗水泥廠、電力機械廠、半坡等4個社區居委會,南江、常家灣、趙家莊、高橋、神鹿坊、灣子、三殿、神峪寺溝、穆家王、馬家溝、五星等11個村委會席王街道
610111004唐都社區、車站社區、電廠社區、汽配社區、空軍工程大學、西安市機瓦廠等6個居委會,唐家寨、蘇家營、水溝、堡子、永豐、梁家街、安家、香王、新寺、曹堡、上莊、下莊、董家、南程、席王、卞家、閆家灘、草灘、柴馬、柳巷、官廳、汪新寨、南牛寺、郭渠、北牛寺、安邸、陳家坡、東蔣、東李、東張坡、高家溝、何家街、寇家、劉村、龍灣、馬渡王、馬家灣、馬什字、毛東、毛西、毛窯院、莫靈廟、任家坡、三楊坡、石家道、塘坪、王家坡、魏家巷、西蔣、西李、西張坡、肖家寨、楊圪塔、趙巷等54個村委會
洪慶街道
610111005洪慶、慶華、向陽等3個社區居委會,栗溝、野雞胡、常王、水泉子、陰坡、丁張胡、上魯峪、下魯峪、郭李、安家、車丈溝、唐劉、王柯寨、吳肖亞、新興、燎原、王村、岳家溝、棗官瓦、街子、硯灣、東候、西候、惠東、惠西、路家灣、田王、趙東、趙西等29個村委會
狄寨街道
610111100交大思源培訓學院居委會,狄寨、寨子、迷村、楊家溝、南枝白、南枝魏、鮑旗寨、北大康、狄村、東車、杜陵、江村、金星、南大康、南寨、牛角尖、潘村、龐家、塘村、五一、西車、夏寨、小康、新華、姚家溝、張洪寨、張李等27個村委會
灞橋街道
610111101建材、核鍛、灞橋街、朝陽等4個社區居委會,白廟、東渠、讀書、段家、方家、郝家、黃鄧、豁口、康家、劉家底、呂家堡、秦家、上橋、邵平店、宋圍、霧東、霧西、西渠、下橋、香湖灣、香陽、歇駕寺、謝二、謝一、熊家灣、灞橋堡、灞橋街、卞家、小寨、新興等30個村委會
新築街道
610111102新築社區居委會,半坡、北舍、倉門、東王、高寨、賀韶、解放、駿馬、蘭家、陸東、陸西、南陳、南吳、潘羅、三合、三里、上雙寨、圍牆、西王、西莊、下雙寨、新寇、新農、新寺、杏園、楊賀、楊莊、於家、騫村等29個村委會
新合街道
610111103党家、東唐、貴王、和平、侯家、呼家、李家、羅百寨、馬寨、陶家、肖閆、新合、展家、班家、草店、東陽、蘭家莊、南鄭、三郎、深渡、水流、西堡、興南、余家、滋合周等25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灞橋區地處陝西關中盆地中部,西安城東部,系西安市西安半坡博物館轄區之一。區政府位於西安市東郊12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8°59′~109°16′,北緯34°10′~34°27′。東與臨潼、藍田兩縣接壤,西與雁塔區、新城區、未央區相連,南與長安區為鄰,北以渭河與高陵縣相望。地質地貌
灞橋區以渭河沖積平原為主,具有山、坡、川、灘、塬的多樣性地半坡國際藝術區貌特徵,包括三個類型區,其中北部為渭河沖積平原區,東部為低山丘陵區,東南部為台塬區。白鹿塬區域地質構造屬於渭河斷陷形成的階梯式下降複式地塹,階地台塬溝塹內以砂孵石、礫石及土狀堆積物為主,並有豐厚的新生代沉積。台塬上區地形平緩,地勢北高南低,以農業用地為主,地形由南向北依次遞減至溝沿,溝頂海拔600m~750m,溝底海拔160m~600m之間,長度約3公里,坡度約30°左右,地面切割成的溝谷長度約為1000~2000m/km2。土壤類型以黃堊土、白堊土、褐色土以及少量的紅色土,有機質豐富,保墒性能好,但是透氣性差。
氣候特徵
灞橋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區,光、熱、水、氣、土等自然條件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夕陽優越。年平均降雨量635mm,日照時間為2026~2719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2~13.3℃,極端最高氣溫為41.7℃,絕對最低氣溫為-20.6℃。年大於10℃的有效積溫為3650~4325℃,年無霜期202~208天。年初霜日期為11月1日以後,終霜期為4月1日以後。風向頻率(靜風頻率)為30%左右,平均風速為2M/S。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左右。全年適於旅遊的天數為290天,其中最佳的旅遊時節為3月中旬至6月底、8月初至11月中旬,約210天。資源
礦產
灞橋區內礦產資源,尤其是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8種礦產,構成礦床2處,礦點10處,礦化點6處。其中,金礦化石英脈寬約1.5米,出露長10米,含金量2.2克/噸;石墨礦體1500米長,200—250米寬,平均厚度111.47米,儲量9325.9萬噸,礦物產量640.1萬噸,屬大型石墨礦床;鑄型沙礦斷續出露達1000多米,可采厚度2—4米;建築材料用粘土礦,分布面積約98.2平方公里,蘊藏量4億多立方米;另外,肪石英、花崗岩、泥岩、細沙岩、方解石、雲母等礦體也均有一定開發價值。區內地熱開發面積60平方公里,已打出熱水井10多眼;白鹿塬礦泉水資源豐富,水質純淨,有用礦物質含量高,有益元素含量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生物
灞橋區內鯨魚溝(亦稱荊峪溝)為當地自然名勝,溝首自藍田縣安岱場村,溝尾至灞橋區高橋鄉,總長度約15公里。此地溝壑紛歧、溪流曲折、翠竹叢生、鳥語花香、景色宜人。塬上植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等農作物以及蔬菜、瓜果、藥材等經濟作物。溝坡上部的坡階地生長著棗子、石榴、杏子等;溝坡下部為成片生長的竹林和竹樹混合林,間生核桃、杏樹等雜果林和次生林;支溝內生長有酸棗、刺槐、灌木等次生林及花草。溝坡的林木茂盛,植被覆蓋狀況良好。
溝坡內的動物資源主要有麋鹿、野兔、野豬、野牛、野雞、喜鵲、黑頭鶴、麻雀等。
水
“八水繞長安,灞橋據其三”,灞橋區內灞、滻、渭三河交匯常流,流長60公里,流域面積170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在區內流長約10公里,流域面積10.4平方公里;灞河在境內流長約34公里,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滻河在區內流長約11公里,流域面積40平方公里。區內滻、灞、渭三水是西安市水源地之一,年過境客水總量達64.02億立方米,加上1.8億立方米的地下水儲量,累計65.82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總量,開發利用前景廣闊。人口
距今6000年前,遠古先民們就在半坡一帶活動,繁衍生息。建國前,從清開始,人口呈增長趨勢。據資料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鹹寧縣有231530人,其中灞橋域內12個倉,68409人。民國38年(1949)灞橋域內為136211人。建國後,隨著生產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口總量迅猛增加。1955年全區總人口為176640人,1993年總人口已達408932人。38年增加232292人,平均每年增加6112.9人,年平均增長率14.95‰。建國初,生育無計畫是人口增長快的原因之一。50~60年代,計畫生育工作只限於一般號召,進行巨觀上的宣傳教育。
1980年區政府成立計畫生育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計畫生育辦公室和衛生局負責。1982年全區共做各種節育手術20472例,相當於前3年的總和。
1984年全區城市計畫生育工作成績顯著,而農村鄉鎮人口出現失控,自然增長率為12.51‰,比1983年回升1‰,比當年計畫多出生3025人。區政府採取堅決措施,各鄉、鎮狠抓落實。年底,全區育齡婦女採取各種措施50578人,節育率89.7%,少出生15625人。
1985~1993年,區委、區政府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教育,採取措施。全區連續六年完成人口計畫指標,1993年,灞橋區獲“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稱號。
據《西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5],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灞橋區人口595124人。
2012年末常住人口60.16萬人。戶籍人口52.4萬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男性25.9萬人,占戶籍人口的49.4%;非農業人口24.8萬人,占戶籍人口的47.3%。全年出生率10.74‰,死亡率6.09‰,人口自然增長率4.65‰。
政治
1955年1月,灞橋區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1980年9月選舉產生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簡稱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區人民政府領導、區人民法院院長、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至1993年,區政權建設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逐步完善。歷屆政府根據人民代表大會各次會議作出的決議認真組織實施。為振興灞橋經濟,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區委書記:汪文展;政府區長:貟笑冬
經濟
“十五”期間,灞橋區GDP年均增長12.6%,2005年末達到43億元;固2009年,灞橋區舉辦歐亞經濟論壇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3.2億元,是“九五”期間的6倍,年均增長43.1%,創歷史最高;財政收入達2.6億元(老口徑),年均增長18.7%。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實現“十五”目標。2012年,灞橋區生產總值(GDP)達到233.30億元,比上年增長13.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生產總值38870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6.08億元,增長6.5%;第二產業增加值134.69億元,增長13.7%;第三產業增加值82.53億元,增長15.2%。2012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達到118.15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64%,比上年提升1.41個百分點。
農業
早在新石器時代,以半坡類型為代表的仰韶文化遺址和米家崖、長樂坡等地的陝西龍山文化遺址表明,灞橋境內是我國土地開發利用最早,農業較發達的地區之一。西周時,在滻、灞、灃、澇諸川和周原等農業發展地區,推行了先進的休耕制以代替落後的撂荒制。秦統一六國後推行土地私有制度,提倡“男樂其疇,女修其業”。秦亡後,楚漢相爭,關中戰亂不斷,區境內農業生產一度受到嚴重破壞。漢元光六年(前129),漢武帝令修漕渠,接納滻、灞諸水,不僅可漕運關東糧米入京,還可灌溉渠下民田萬餘頃,使區境北部新築一帶土地得以灌溉。西漢末年,政治腐敗,豪強兼併土地日益嚴重,加之兵連禍結,人民顛沛流離,區境所在的關中地區地曠人稀,土地荒蕪,農業由盛轉衰。東漢初年,馬援率“賓客”屯田上林苑,使區境內土地利用和農業生產才逐漸得以復甦。西晉以來,關中戎狄居半,為各民族大融化時期,昔日西漢王朝的皇陵禁地霸陵原,因狄人的居住而得到開發。唐王朝為了滿足京師對糧食的需要,一再加強漕運,對通過區北部的廣通渠不斷進行修浚,渠側農田尚可獲得灌溉之利。
清代初期,頒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詔”,緩和了土地關係,今席王閻家灘和洪慶山區逐步墾為農田。水流、新合鄉境土地被開墾利用,農業較快的得到恢復和發展。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關中連遭大旱,田地多半荒蕪。民國30多年間,灞橋區境在舊制度的統治下,農村經濟處於落後狀態,土地利用和農業生產變化不大。據資料載:1936年,區內沿灞河僅有灌溉土地面積6775畝,沿滻河有灌溉土地8350畝。直至1949年統計,有耕地357200畝,夏糧畝產81.5公斤,秋糧畝產81.4公斤,棉花畝產24公斤。
建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區內農村實行減租減息,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恢復和發展了農業生產。糧食總產、棉花總產和生豬飼養量分別從1949年2.53萬噸、1060噸和3499頭增至1956年4.77萬噸、1523噸和5399頭。1958年9月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以“一平二調”為主要特徵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使農村各項生產遭受嚴重挫折。再加上60年代連續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1961年全區糧棉產量低於1949年水平。經過1962年~1964年的三年國民經濟調整,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管理體制,調動廣大農民民眾和基層幹部的生產積極性,1965年,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全區糧食總產、棉花總產分別達5.39萬噸、963噸。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在大批“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唯生產力論”和“物質刺激”中,一些合理的規章制度和有效的生產管理辦法被破壞;在“割資本主義尾巴”中,社員的家庭副業和一些集體的工副業被取消和限制;在大搞“政治評工”中,按勞分配被削弱,“大鍋飯”卻加強了。區農業生產又一次遭到嚴重挫折。糧棉產量低於1965年水平。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農村經濟體制推行農村各種生產責任制,特別是“包產到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面落實,使農村面貌發生深刻變化。1993年,全區農業機械總值、總動力、各種拖拉機、配套農具及農用載重汽車已逑1.05億元、18.4萬千瓦、3171台、3078部和940輛,是1980年的6.2倍、2.90倍、2.70倍、24倍和5.9倍。農民個人經營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從無到有,已達55台。機耕地、機械播種和小麥機收面積已達21.47萬畝、8.5萬畝和4.45萬畝。農業總產值達1.83億元,糧食總產7.93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970元,是1980年的5倍。
2012年,灞橋區完成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24.56億元,較上年增長6.4%,實現增加值16.08億元,較上年增長6.5%。
工業
考古發現,在6000年以前,新石器時期,半坡先民發明制陶術西安金融商務區。民國時期,個體手工業逐步得到發展。建國前夕,灞橋區內有金屬鑄造、陶瓷製品,竹木器加工、紡織等工業生產。1955~1957年,區內個體手工業98戶,合夥經營的10戶,從業人數180人,年產值18.1萬元。有金屬製造、橡膠加工、陶瓷、木材加工、紡織、縫紉、彈花、軋花等行業,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個體手工業組成合作企業。1958年,區工業科接管了4個合作社和3個合作小組。至年底,發展國有企業7個,合作工廠15個,合作社7個,為區級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8~1961年,大辦工業掀起熱潮,區、社工業星羅棋布,區級工業26戶、社辦企業203戶,區社兩級從業人數達12994人,產品259種。1961年,工業總產值152萬元。但由於加工工業的發展超過原材料工業的發展,原材料供需緊張,加工型企業“找米下鍋”,互爭原材料十分嚴重,產量、產品連年下降。1962年,工業總產值126萬元,比1961年減少26萬元。
1964年,按照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結合企業實際,實行關、停、並、轉。先後撤銷工業企業8個,並轉移交31個,精減人員2655人。根據管理企業性質決定,成立了區手工業管理局。是年轄企業19戶,其中手工業合作工廠1戶,手工業合作社7戶,公社工業11戶,工業總產值121萬元。1965年,工業總產值190萬元。
1965年,合併為西安市郊區時,原灞橋區區屬工業一併移交西安市郊區工業交通局管理。1978年,境內工業總產值4377萬元,利稅251萬元。1980年4月區劃調整時,按區域劃歸灞橋區的企業有磚瓦廠、輪胎翻修廠、農業標準件廠、能源機具製造廠、膠木電器廠、保溫材料廠、汽修廠經理部、一運司、交管站、新城區交一廠、五金廠、棉毯廠、馬鋼廠、拔絲廠、制線廠、無線電22廠、二運司、服務總廠等,有職工3246人,其中固定資產2258.52萬元。這些廠大部分起源於駐地各大廠的家屬工廠,占地面積小,廠房簡陋、設備陳舊,職工文化水平低,沒有定型產品,多屬為加工性企業,缺乏競爭能力,年產值、利稅一直徘徊在低檔水平。1980年,工業總產值5473萬元,利稅326萬元。1981年,工業總產值3921萬元,利稅276萬元。1982年,區工業局系統提出“保四爭五”(即工業總產值當年增加4%,第二年增加5%)的口號,年產值1326.98萬元,較上年增長4.52%,利稅111.4萬元,較上年增長4.6%。但沒有在產品、產業結構調整上下功夫,企業仍處於艱難境況,正如職工所說:“步子不大天天走,成績不大年年有,“找米下鍋”難餬口,保四爭五為滿足。”
1983年11月,區工業局改為區經濟委員會,按照“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以直屬企業為重點,整頓、調整基層領導班子,推行承包責任制,經濟趨於回升。1987年6月,恢復區工業交通局以後,由於領導原因,經濟一直下滑,虧損戶一年比一年多,虧損金額一年比一年大,企業陷於低谷。區拔絲廠無能為力,被紅旗水泥廠兼併。1988年,區工業局系統有企業19戶,其中虧損3戶,占企業數的15%,虧損額65.99萬元。1989年,虧損7戶,比上年增加4戶,虧損額70.6萬元,比上年上升6.99%。盈利額:1988年為82.43萬元,1989年為65·08萬元,1989年比上年下降21.1%。1990年虧損額45.74萬元,比上年的70.6萬元下降35.3%,利潤額43.5萬元,比上年的60.08萬元下降33.2%。1989年利稅總額為100.85萬元,比1988年的184.41萬元,下降45.4%。
1991年,工業局更換領導人,增強服務意識,對企業簡政放權,自主經營。1991年上半年,先後多方籌措資金714.9萬元,用於企業調整產品、產業結構的急需,使企業增強了活力,轉危為安。企業盈利總額:1991年為28.54萬元,1992年為56.68萬元,較上年增加98.58%。1991年利稅149.1萬元,1992年210.29萬元,較上年增加41%,1993年223.8萬元,較上年增加6%。
1993年末,工業企業職工人數44462人(含村及村以下工業從業人員35043人,城鎮個體工業201人)。企業職工人數中,國有工業企業職工175人;集體工業企業職工9043人。
2012年,灞橋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1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1.77億元,比上年增長14.5%;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22.0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5.05億元,較上年增長17.6%。其中:輕工業總產值43.1億元,下降0.57%;重工業總產值231.95億元,增長2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產品產銷率98.77%。分行業看,六大高耗能行業工業總產值132.04億元,增長32.6%,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48%,增速高於全區平均增速15個百分點。
社會
城市建設
建國後,從1952年開始,國家相繼在灞橋區境內建成棉紡織、印灞橋夜景染、水泥製品、機械,電力建設等10餘家大中型企業。職工、家屬有8萬人,形成城區。該區域因紡織印染等廠最早集中連建,面積大,人口多,故曰紡織城。1955年7月,灞橋區政府遷至紡織城。當時區人委第四科主管城市工廠建設的協調征地和青苗賠償工作。1965年西安市郊區成立後,紡織城歸新城區管轄。1980年恢復灞橋區後,紡織城又劃歸灞橋區管轄。區政府仍設在紡織城,成立勞動建設局,1984年,改為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十五”期間,灞橋區拓寬改造了鹹寧路滻河橋、華清路滻河橋、戰備路灞河橋、灞橋老橋。建成了紡渭路、草臨路,拓寬改造了水安路、紡南路。改造了一批背街小巷,打通了一些斷頭路,累計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和交通道路290公里。實施了主要幹道點亮工程。擴大了氣、暖、水管網覆蓋範圍,埋設了紡織城、田洪正街雨污管道,開工建設第三污水處理廠。
2012年,灞橋區新建、擴建、最佳化市政道路50餘公里,交通道路83公里。312國道紡織產業園段、客運站北路等9條市政道路竣工通車。新建自來水管網8.3公里,雨污管網54公里。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永豐村、柴馬村、東侯村、西侯村安置樓開工建設,棗園劉村、李家堡村、香王村、王村安置樓主體封頂,草北村實現整體回遷,全年安置樓新開工面積23萬平方米,竣工30萬平方米,回遷民眾865戶。41個新農村重點村完成投資9400餘萬元,硬化村內道路65萬平方米,安裝路燈3100盞,新建廣場7.7萬平方米。打通紡建路等5條斷頭路,修建停車位400餘個,增設交通指示牌80餘塊,增設紅綠燈4處。
環境保護
灞橋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從1973年開始,由原設立的西安市郊西安世博園區環境保護辦公室管理。1980年區劃時,設立“灞橋區環境保護辦公室”。1981年,成立區環境監測站,有職工16人。主要從事全區範圍內的環境監測工作,對廢氣、廢水、廢渣、噪聲等污染情況的監測和控制。1983年,合併成立灞橋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負責轄區內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各街道辦事處、鄉鎮設環境保護專(兼)職幹部。各大廠、科研單位設有環保處、室、監測站等專門機構。“十五”期間,灞橋區加快了滻、灞河城市段,灞河入渭段,滻灞三角洲治理,累計投資5億多元,以廣運潭為標誌的生態治理項目加速,治理河堤達24公里,建設橡膠壩8座,形成萬畝流動水面。水土流失治理效果顯著,綜合治理小流域50平方公里。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1%,綠化面積17.9萬畝,形成了紅旗坡、洪慶山、狄寨塬、灞河入渭段等生態林及西藍、西閻、西臨、繞城高速綠色通道。
2012年,灞橋區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全年好於國家二級標準(良好)以上的天數304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為0.114毫克/標立方米,較上年下降7.0%,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均值為0.039毫克/標立方米,較上年下降2.5%,二氧化氮年均值為0.44毫克/標立方米,較上年持平。全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均值為55.6分貝。
文化藝術
6000年前,半坡先民繪製的魚紋彩陶、書寫的113個刻劃符號(最早的漢字)、創製的樂器陶塤等充分說明灞川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先秦開始,不斷有文人墨客吟詩作賦歌詠灞橋。出土的秦漢碑碣墓誌、瓦當、印璽上的刻文是早期的書法藝術,唐朝時,灞橋境內的長樂坊是當時宮廷最大的教坊之一。清末民初流傳在民間的社火、鑼鼓,至今仍在逢年過節演出,深受民眾歡迎。民國時期,程西錚的新文化思想和《革命詩選》是境內早期的作品。民間故事、傳說軼事、歌謠在區境內世代相傳,經久不衰。建國後,隨著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區境內文化事業逐漸興盛,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呈現出一派興旺繁榮景象。區、鄉、村成立文化館、站、室三級文化網;工廠、企業單位成立文化宮、俱樂部。舉辦鑼鼓大賽、民間社火表演、戲劇表演、文藝會演等活動,豐富和滿足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截至2012年底,灞橋區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9個,社區(村)文化室152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區級支中心1個,共享工程文化站基層服務點4個,農家書屋234個。全區已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02名,全民健身路徑121套,晨(晚)練點58個,健身氣功站點7個。
方言
灞橋區所轄各鄉、鎮、街道原屬長安縣(現長安區),建國後先後劃歸西安市。灞橋方言實際上就是長安方言,或稱西安方言。當然,它同現今長安縣或西安市其它區的方言還有一些區別。灞橋方言的語音特點主要是發音咬字重,聲音短,調子低,方言辭彙十分豐富,並存在著大量結構簡練、生動幽默,具有地方特色的諺語、歇後語、俗語等。風俗
灞橋區位於城郊結合處,因地形複雜,有原、川、台、山,社會習俗有所不同。在民間流傳著“十里風俗不同”的說法。狄寨、紅旗、霸陵3鄉歷屬長安區管轄,其習俗基本與長安區相同。洪慶及霸陵部分村與藍田縣習俗相近。席王、十里舖、紡織城、灞橋鎮與西安區其他區類似。原北三鄉的新築街道、新合街道、水流鄉(後併入新合街道)及灞橋鎮的部分村莊因外來戶多,習俗與其它各鄉、鎮、辦又有所不同。如其它各鄉、鎮、辦基本都是大年初一為“過年”,而北3鄉是大年三十為“過年”。但因長期相處,相互交往,社會習俗逐漸形成大同小異,基本相近。科教
科技
在6000多年前,半坡人已將陶甑這個結構既簡單,然則使用方便,又非常科學的器物,通過蒸汽原理套用於日常生活中。產於漢武帝年間(前140~87)用大麻和苧麻纖維製成的“灞橋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紙。民國時期,灞橋境內生產落後,民不聊生,科技不興。建國後,1955~1956年底,灞橋區政府無科技職能部門,宣傳部有1名幹部兼管科技方面工作,農業局下設農科、
農機、畜牧、林業4站,負責農業科技和普及工作。1965年郊區人民委員會設科技科,後更名為科技局、襯委、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郊區總站,片上(灞橋系東片)設分站。1980年4月灞橋建區後,設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協與科委合署辦公。1987年7月科協獨立。農業除“4站”外,又相繼成立種子站(1983年改為種子公司)、葡萄站、農經管理站、水產站、園藝站、蔬菜種子公司,多種經營辦公室等。大的生產隊設立試驗站,水流東陽、紅旗五星、三殿等試驗站均承擔省、市小麥、棉花、蔬菜栽培和育種區域化試驗任務。至1984年,全區形成了“八站”、“二司”、“一辦”全方位、多功能為農業生產服務和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科技網路體系。
1981~1993年,共列重點科研推廣項目151項,獲區級以上成果獎53項。多種經營基本形成了葡萄、獼猴桃、漁業、蔬菜、奶牛、畜禽、小雜果等副食品基地,並具一定規模。尤其是葡萄基地出現15個專業村,3100個專業戶,形成席王鄉道北和新築杏園村兩個具有影響的鮮食葡萄輻射中心。全區至1993年底,共有專業技術人員3565人,其中高級職稱90人,中級職稱383人,初級職稱2592人。科協下設19個專業協會,匯集各類科技人才。駐區科研單位5所。1988年區政府從駐區工廠、研究所為區、鄉兩級聘用12名科技副職、科技顧問,不僅為全區科技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而且為全區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012年,灞橋區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53項,其中區級科技計畫項目40項,列入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計畫13項。全年爭取國家、省、市資金656萬元。全年申請專利量317件,專利授權量212件。培育市、區科技示範戶22戶,下派科技特派員22人。選址、建設科普文化牆6處,總計675米,建設標準化科普畫廊3個,總計30米,當年建成了12個農村科普宣傳欄。社區科普大學完成課程60期,聽講近2400人次。科普之春宣傳月共開展72項重點宣傳活動參加活動的志願者達2560餘人,舉辦各類培訓班29期,發放宣傳資料12萬份,接受現場義診和諮詢6500人,受教育的民眾逾9萬人。
教育
建國後,1955年元月,灞橋區初建時有國小78所,在校學生13449人;中學1所。1958年,國小由78所發展到141所,在校學生31993人。新建中學10所,在校學生5994人。王村、小村廟國小還附設了國中班,有民辦中學3所,農業中學5所,學生841人。全區城鄉有幼稚園426所,入園兒童23210人。學校大辦工廠、農場,勞動教育有所加強,但卻忽視了學校以教學為中心這一教育規律。從1961年下半年開始,全區中國小貫徹執行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恢復和建立了以教學為中心的正常教學秩序。至1965年,灞橋區有國小141所,在校學生63022人。有中學15所,在校學生13645人。有幼稚園20所,入園兒童6218人。“文化大革命”時期,教育事業受到衝擊,遭到了破壞。1970年盲目大辦中學,許多國小紛紛設戴帽國中班,一些條件不足的初級中學也辦成了完全高中,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教育戰線撥亂反正,逐漸恢復了生機。認真貫徹執行中央提出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調整和加強中國小領導班子,選拔一批優秀教師擔任學校領導。為提高教師隊伍質量,1982年11月~1983年夏,對全區民辦教師進行整頓考核,並在全區教師中開展“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提高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觀念。為改善辦學條件,發動廣大民眾集資修繕危漏房舍。據統計,1982年,社隊民眾集資98萬元,國家投資28萬元,總計126萬元,修繕危漏校舍10960平方米,新建校舍2860平方米,添置5萬餘元的教學設備,為普及初等教育奠定基礎。
1984年,中共灞橋區委、區政府提出了“中間突破、兩頭延伸”發展教育的指導思想(“中間突破”指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兩頭延伸指發展職業教育、發展學前教育),促使灞橋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經過全區人民和廣大教職工共同努力,灞橋區於1984年10月首先實現了“一無兩有”(一無兩有指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木製課桌凳)普及了初等教育。1985年春,改革了國小管理體制,實行了區、鄉、村三級辦學,區鄉兩級管理體制,人權、財權全部下放鄉(鎮)管理。
截至2012年,灞橋區共有各級各類基礎教育和職業高中及幼稚園216所,在校學生83944人,教職工6568人。各類民辦學校(機構)12所,在校學生8438人;民辦幼稚園66所,在園兒童13088人。
衛生
建國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人民健康,認真抓好衛生機構建設,培養衛生技術隊伍,開展醫療保健,衛生防疫,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從1952年起,將分散的中醫人員陸續組建成聯合診所。1955年,成立灞橋區衛生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亦相繼成立。1958年,隨著人民公社的建立,將聯合診所個體開業醫生改組合併為集體所有制公社醫院,城鄉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文化大革命”期間,衛生機構被撤併,衛生技術人員下放農村,醫療技術發展受到很大影響。
1980年,恢復灞橋區建制後,加快衛生改革步伐,加強醫院專科建設,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和創建衛生文明單位活動。重視城鄉預防保健工作,積極創建農村衛生室。區人民醫院科室建設和醫療設備得到改善,成為區縣級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逐步形成以骨傷科、精神病科、中醫外科為特色的專科醫院,醫療結構和布局趨向合理。
1993年,全區有區屬醫療衛生機構14個,職工453人,衛生技術人員390人,床位525張,229個行政村全部建起衛生室。駐區單位及其他衛生機構212個,職工1658人,衛生技術人員1380人,床位989張。800毫安X光機、B超、各種纖維內窺鏡較廣泛地運用於臨床診斷。由區、鄉、村三級組成的醫療衛生網路基本形成。藥檢、食品衛生檢驗、醫學檢驗機構基本配套,人民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截至2012年末,灞橋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537個,其中醫院16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人員395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485人;衛生機構床位2094張。
旅遊
灞橋區內的文物古蹟主要有新石器時期的半坡遺址、米家崖遺址、殷商時期的老牛坡礦冶遺址及東周、戰國、漢、隋、唐、元、明、清等各個時期的遺址23處,墓葬31處,碑刻190件,其它7件。1988年,普查全區文物點244處,已公布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其中屬國家級保護單位1處(半坡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老牛坡、新寺、斡耳垛、米家崖、霸陵、薄太后墓、竇皇后墓等。灞橋:早在秦漢時期,灞水即築有橋。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西安世博園修成多孔石拱橋,長約400米,比著名的趙州橋(建於隋開皇十五年)早10多年。此後,歷代屢毀屢建。清道光年間,在今址建成石軸柱橋,延用百餘年。1958年在原石柱墩的基礎上,改建為鋼筋水泥橋。自古以來,長安東郊以灞水、灞橋、灞柳聞名於世,形成千古傳頌的“灞柳風雪”。
西安世界園藝博覽園: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國家AAAA景點。世園會閉幕後,由市委、市政府按照“總體保留、豐富提升、科學利用、惠民利民”的原則,重新打造的“園藝景觀、歷史人文、生態環保”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和永久性市民公園。
白鹿原:白鹿原距離西安十公里,坡道較緩。白鹿原為歷半坡博物館代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秦為古長安城東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帝王將相射獵遊樂之地。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英雄豪傑、古聖先賢、帝王將相留下了難以記數的辭文華章,唐代詩人訖乾《灞上詩》就生動的描寫了白鹿原宜人風光。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即以這裡為背景。
半坡遺址:半坡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灞橋區半坡村北,是大型新石器時代遺址,屬仰韶文化類型,距今約6000年。遺址分布面積5萬平方米,1954~1957年,5次挖掘面積1萬平方米左右,發現房屋遺址45座,圍欄2座,儲藏窖穴200多個,陶窯遺址6座,墓葬250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萬件之多。
西安滻灞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灞河與渭河交匯口區域,毗鄰涇渭濕地滻灞濕地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滻灞生態區規劃布局結構“一心三翼”的北翼,整個區域分布在灞河的東西兩岸,總規劃面積約5.81平方公里,具備典型的河口濕地特徵,是滻灞生態區濕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於2013年4月28日正式開園。
米家崖遺址:位於十里舖鄉米家崖村東北600米處高地上,屬客省莊第二期文化(陝西龍山文化)類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956年發現,面積約5萬平方米。系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安西王府遺址:位於十里舖鄉石家街村東,為元世祖忽必烈第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時所建。當地民眾稱為“達王殿”,也叫“斡爾垛”,即蒙語“宮殿”或“行宮”之意。今地面尚存王宮正殿台基遺址。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城市二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同時,城市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西安市 | 蓮湖區 | 新城區 | 碑林區 | 雁塔區 | 灞橋區 | 未央區 | 閻良區 |臨潼區 | 長安區 | 高陵縣 | 藍田縣 | 戶縣 | 周至縣 |
銅川市 | 耀州區 | 王益區 | 印台區 | 宜君縣 |
寶雞市 | 渭濱區 | 金台區 | 陳倉區 | 岐山縣 | 鳳翔縣 | 隴縣 | 太白縣 | 麟遊縣 | 扶風縣 | 千陽縣 | 眉縣 | 鳳縣 |
鹹陽市 | 秦都區 | 渭城區 | 楊陵區 | 興平市 | 禮泉縣 | 涇陽縣 | 永壽縣 | 三原縣 | 彬縣 | 旬邑縣 | 長武縣 | 乾縣 | 武功縣 | 淳化縣 |
渭南市 | 臨渭區 | 韓城市 | 華陰市 |蒲城縣 | 潼關縣 | 白水縣 | 澄城縣 | 華縣 | 合陽縣 | 富平縣 | 大荔縣 |
延安市 | 寶塔區 | 安塞縣 | 洛川縣 | 子長縣 |黃陵縣 | 延川縣 | 富縣 | 延長縣 | 甘泉縣 | 宜川縣 | 志丹縣 | 黃龍縣 | 吳起縣 |
漢中市 | 漢台區 | 留壩縣 | 鎮巴縣 | 城固縣 | 南鄭縣 | 洋縣 | 寧強縣 | 佛坪縣 | 勉縣 | 西鄉縣 | 略陽縣 |
榆林市 | 榆陽區 | 清澗縣 |綏德縣 | 神木縣 | 佳縣 | 府谷縣 | 子洲縣 | 靖邊縣 | 橫山縣 | 米脂縣 | 吳堡縣 | 定邊縣 |
安康市 | 漢濱區 | 紫陽縣 | 嵐皋縣 | 旬陽縣 | 鎮坪縣 | 平利縣 | 石泉縣 | 寧陝縣 | 白河縣 | 漢陰縣 |
商洛市 | 商州區 | 鎮安縣 | 山陽縣 | 洛南縣 | 商南縣 | 丹鳳縣 | 柞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