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

新城區[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

新城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東北部,跨越城牆內外,是西安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東以長樂路的東方廠鐵路專用線與灞橋區為界,南以東大街和永樂路與碑林區接壤,以鹹寧路、建工路、康寧路與雁塔區相連,西以北大街與蓮湖區毗鄰,北以啤酒路和龍首北路與未央區為界,是陝西省政府和省市機關的所在地。新城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北連西銅高速,直通陝北;東接西臨高速幹線,直達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境內有2個火車站(客運站和貨運站)和3個長途汽車站,有數十條公交線路通過。捷運1號線貫穿區境東西,南北穿行的捷運3號、4號、5號線也正在建設之中。新城區是省市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古城門戶”之稱。中共西安市新城區委、區政協已於2011年遷至西新街6號,區人大常務會、區政府駐尚德路115號。原名“王城”,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的為秦王,統率重兵,坐鎮西北,始建王府,府為一城,於1376年建成。當時秦王府豪華富麗,雄偉壯觀,稱為王城(俗稱皇城)。清初改名為“滿城”,為“八旗教場”。辛亥革命後,為陝西教督府。1927年1月,因受國民革命思想影響,改稱“紅城”。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新城區新城區
西漢建都長安(今漢城),設京兆尹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長安、霸城、北山三縣之地置萬年縣,治所在長安城內,開始了兩縣分治長安城的局面,新城區地境領於萬年縣。

隋開皇二年(582年)修建大興城,新城區地境開始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唐代又在城北建設大明宮。現新城區地境仍屬萬年縣治,轄區位於唐城的東宮、大明宮的含元殿、宣政殿以及翊善、來庭、光宅、永昌、長樂、十六王宅、大寧、興寧、永興、安興、永嘉等11個坊。

隋唐及其之後,萬年縣曾不斷易名。隋開皇三年(583年)改為大興縣;唐武德元年(618年)復名萬年縣,天寶七年(748年)以“萬國鹹寧”意改為鹹寧縣,至德三年(758年)復名萬年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改名大年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復名萬年縣。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更名樊川縣;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改名鹹寧縣,直到明清仍為鹹寧縣。民國2年(1913年)2月撤銷鹹寧縣,轄境劃歸長安縣,新城區地境又領於長安縣。

民國17年(1928年),西安首次設市,市轄區以原屬長安的西安城區及東、西、南、北四關為範圍。區境城內部分屬西安市治,城外部分仍領於長安縣。民國19年(1930年)11月撤銷西安市建制,新城區地境又領於長安縣。但實際上長安縣逐步不再管理西安城關,其少數事項由省政府有關廳局直接辦理,多數事項由省設專門機構管理。

民國33年(1944年)9月,再次設立西安市建制。第二年11月,設立區級建制,共12個區,按序數命名。今新城區境為原第四、五、八區及第十區的一部分。

建國後,1954年,西安市進行區劃調整,將12個區合併調整為9個區,由第四、五區及第十區的第六鄉合併組成新城區。

地理位置

新城區新城區
新城區位於西安城區的東北部,東沿鐵路專用線與灞橋區為界,南依東大街、永樂路、建工路與碑林區、雁塔區毗鄰,北連龍首北路與未央區接壤,西以北大街與蓮湖區相連。東西長7.63公里,南北寬7.23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8°56'32″~109°01'34″,北緯34°14'09″~34°18'03″。

新城區地勢平坦,東南部略高,西北部較低,海拔高度397.2~466米,相對高差68.8米,最高點位於東郊韓森冢,最低點位於北郊含元東路東段南側,地面坡度一般小於3度。總面積為29.9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新城區新城區
解放初,在廢除民國時期的保甲制後,未設街道建制,由區人民政府以公安派出所為單位派駐2~3名行政幹部處理基層行政工作。

1954年9月,第四區和第五區人民政府分別試辦建立東五路、西八路街道辦事處。

1955年,根據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新城區以公安派出所管轄範圍為單位,建立北大街、西一路、桃園新村、通濟坊、西八路、遊藝市場、東一路、中山門、尚愛路、東五路、東七路和中興路12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為區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構。

1957年6月,北大街街道辦事處劃歸蓮湖區;未央區的黃金廟街、自強路、太華路、二馬路和解放門車站5個街道辦事處劃歸新城區。同時,撤銷了通濟坊街道辦事處,其轄區劃給西一路、桃園新村和西八路街道辦事處,並將桃園新村街道辦事處更名為西五路街道辦事處。

1958年12月,全區的街道辦事處調整合併為7個,即西一路、中山門、解放門、西五路、長樂西路、自強路和太華路街道辦事處。

1959年1月,又恢復了東五路街道辦事處。

1960年5月,撤銷新城區建制的同時,將西一路、西五路、東五路、中山門街道辦事處和解放門街道辦事處的城內部分劃歸未央區的新城人民公社;太華路、自強路街道辦事處和解放門街道辦事處的城外部分劃歸未央區的大明宮公社;長樂西路街道辦事處劃歸灞橋區長樂公社。

1962年7月,恢復新城區建制時,設中山門、東五路、太華路、自強路、胡家廟、長樂西路、解放門、西一路和西五路共9個街道辦事處,亦稱人民公社,一套機構,兩個牌子。

1965年10月,灞橋區的紡織城、韓森寨街道辦事處(公社)和未央區的徐家灣街道辦事處(公社)劃入新城區。

1968年8月,各街道相繼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統稱人民公禮,不再保留街道辦事處的名稱。

1978年12月,各街道取消了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的名稱,一律改為街道辦事處。

1980年4月,徐家灣街道辦事處和紡織城街道辦事處,分別劃歸未央區和灞橋區。

1982年12月,將韓森寨街道辦事處北部劃出,成立長樂中路街道辦事處。

新城區轄9個街道:西一路街道、長樂中路街道、中山門街道、韓森寨街道、解放門街道、自強路街道、太華路街道、長樂西路街道、胡家廟街道。

街道辦 直轄
西一路街道 轄民樂、同德、紅會、廣場、尚朴、平安、興盛、新民、西三路、紅星、 尚平 、興樂12個 社區 。
長樂中路街道 轄幸福、金康、康樂、向陽、萬年、黃河、華山、西光、崑崙9個社區。 [9]
中山門街道 轄中山、新風、 昌仁 里、新中、東新、安民里、東風坊、南北坊、衛民、群策巷、操場巷、勤民12個社區。
韓森寨街道 轄鹹寧、鹹東、愛民、新園、萬壽、東方、公園南路、秦川8個社區,韓北、韓南2個行政村。 [10]
解放門街道 轄東七路、東八路、 尚德門 、東大院、 西六路 、環北路6個社區。 [11]
自強路街道 轄建強、明宮、 麟德 、航建、棲楓、自強、向榮、陽光8個社區, 聯志 、自強2個行政村。
太華路街道 轄篤臣巷、太華南路、東 童村 、 鐵路東村 、 生產村 、 南郭 上村、含元西路、銀河坊、東元西路、八府莊、含元東路、紗廠東街、陝棉十一廠13個社區,石家街、八府莊、含元殿3個行政村。 [12]
長樂西路街道 轄安仁坊、半截巷、長樂、 康家村 、永樂、二七、西電建、四醫大、 供電局 、 西京醫院 、省農械廠11個社區,新興1個行政村。 [13]
胡家廟街道 轄長纓、華清、金花、 萬東 、長纓東路、陝汽、陝建機、西築、陝機司、西電設、西電機11個社區,胡家一村、胡家二村、南 張家莊 、 北張家莊 、三府灣5個行政村。 [14]

人口

新城區新城區
辛亥革命時,“滿城”毀於戰火,滿族人逃散。民國時期,區境列為“新市區”進行開發。民國23年(1934年)隴海鐵路通車西安,抗戰時期淪陷區大量難民逃亡來陝,匯聚在火車站周圍,人口猛增。民國34年(1945年),設區級建制時,第四區60888人,第五區44275人,第八區59650人。民國37年(1948年),第四、五、八區分別為73185人、43266人、58767人。

西安解放至1993年的44年間,區境人口從95617人,增至449847人,淨增354230人,增長3.7倍。人口增長曆經以下五個階段:

1949~1958年為高速增長期。期間從95617人猛增至256360人,淨增160743人,增長1.6倍。主要原因是解放後西安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基地,區境興建和內遷了許多大型企業,從外地招收、遷入大批職工,機械增長12萬餘人,占增長總量的74%。同時,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降低,加之無計畫生育,人口出生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長4萬餘人。

1959~1962年為緩慢增長期。這一時期,國民經濟處在嚴重困難時期,人口呈緩慢增長趨勢,從1959年的253638人增至1962年的293829人,淨增40191人,增長率為15.8%。淨增人口主要為自然增長。

1963~1965年為迅速增長期。由於貫徹中央調整方針,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從316897人增至354570人。

1966~1978年為相對穩定期。期間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機關幹部精簡下放,機械變動連續10年負增長。也由於1971年開始全面推行計畫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幅度下降,區境人口相對穩定在35萬人的水平。

1978~1993年為穩定增長期。從356996人增至449847人,淨增92851人,增長26%。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後落實政策,大量人員返城;80年代,進入人口生育高峰,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反彈回升,達到9‰左右。

據《西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新城區人口589739人。

經濟

綜述

十一五”末,新城區生產總值完成326.02億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長13.8%,高於規劃目標0.8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36億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長21.8%,高於規劃目標6.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3.73億元,是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長33.3%,高於規劃目標13.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0.14億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長16.8%,高於規劃目標1.8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二、三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53.5:46.5調整到2010年的40.6:59.4。

截止2012年底,新城區二、三產業比例為38:62。2012年,新城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30億元,同比增長1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6.99億元,增長2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353億元,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超過3萬元,增長15.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87億元,增長15.3%。新城區第四次被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五強區”。

農業

新城區境內,農業占全區國民經濟的比例很小,13個行政村散布於近郊的北部和東部,農民和居民混居,主要生產糧食、蔬菜和副食品。

50年代,第四、五區不管農村,第八區管兩個行政村,第十區第六鄉管3個行政村。1955年,區人民委員會設農業生產辦公室管理農業,時有5個行政村。1962年,新城區管有幸福(今聯志村)、八一(八府莊)、自強、新興(楊家村)、三府灣、胡家廟、南張家莊、北張家莊8個生產大隊。1964年9月將八一、自強、幸福3個生產大隊和新興、三府灣、胡家廟、南張家莊、北張家莊5個生產大隊分別移交給未央和灞橋兩區。1982年市政府決定,將灞橋區的石家街和未央區的八府莊、聯志村、自強村、含元殿,雁塔區的新興村、三府灣、胡家廟一村、胡家廟二村、韓森寨南村、韓森寨北村、南張家莊、北張家莊共13個行政村劃歸新城區,區政府設農副事業管理局。同年底,有31個村民小組,村民9722人,耕地6046畝,人均耕地0.62畝。1993年底,13個行政村設13個村委會,27個村民小組,人口12244人,其中勞動力7214人。耕地面積4144畝,人均耕地0.34畝。

建國初,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耕作技術落後,產量低下。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依靠集體力量興修水利,生產水平不斷提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全面發展,村民收入明顯提高。1985年總收入597萬元,人均580.5元;1993年總收入1550萬元,人均1265元,分別增加2.6倍和2.2倍。

工業

新城區新城區
民國18年(1929)年,陝西汽車修理廠在崇孝路落成,為區境近代工業之始。民國24年(1935年),隴海鐵路西潼段通車,西安火車站建在區境,交通條件改善,外埠廠商陸續前來開設麵粉、紡織等工廠,陝西省政府亦創辦西安第一家官辦電廠。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地區工廠內遷,大批難民雲集區境,充裕的資金、勞動力和市場,促使工業進一步發展。至抗戰勝利前夕,區境有中小工廠84家,職工約萬人,形成以紡織工業為主體,兼有機械、麵粉、醫藥化工等門類的工業區。其中,百人以上較大的工廠15家,職工6000餘人(其中紡織工人約4800人)。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翌年開始對私營經濟分批實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春季,區境私營工業全部實現公私合營;個體手工業者組織合作社(組)115個,從業人員6500餘人,歸市手工業聯合社管理。同期,國家在區境東部、東北部開始大規模的工業基本建設,至60年代末,先後建成韓森寨、胡家廟、八府莊3個新興工業區。

1958年,在市手工業聯合社將38個合作廠、社(職工3362名)交區管理的同時,全區掀起“大辦工業”高潮,各街道辦事處創辦工廠129個,從業人員5146人,為區屬工業發展播下了火種。

文化大革命”初期,國營工廠正常的生產秩序被打亂,多數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而區屬集體工廠的幹部職工仍堅守崗位,堅持生產,以及區電錶廠、工具機附屬檔案二廠的建成投產,全區工業產值由1966年的1597萬元增至1976年的9415萬元,增長5.9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國有工業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的工業競相發展,區境新增中小型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80多家、中外合資工廠20家;國有和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深入進行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加快技術改造步伐,產品品種增加、質量提高、出口創匯能力增強,區境形成機械、電子、儀表、醫藥、紡織、輕工、食品等門類的綜合工業區。至1993年底,區境共有大小工廠439家,其中國家部屬11家、省屬11家、市屬56家。

商業

集市貿易是傳統的交易形式。建國前,西安城區著名的市場,除南院門第一百貨市場外,民樂園市場、民生商場、國民市場、平安市場、炭市街菜市場以及“鬼市”等都集中在區境之內,對促進西安商業中心從南院門向東大街、解放路東移,繁榮解放路商業一條街起到了積極的先導作用。建國後,50年代,這些市場的商戶、攤販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多數走上了公私合營和合作化道路,市場隨之消失,有的則變為居民區。之後,由於實行過“左”的政策,集市貿易被作為打擊、取締對象,長期滎止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區內市場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78年,首先開放了東天橋、胡家廟、緯什街、韓森寨、十四街坊等5個小市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深入發展,市場逐年增加。進入90年代,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資6000多萬元在東郊新建了蔬菜、日用工業品、藥材、青乾果等大型批發市場,基本上形成了以胡家廟為中心的具有較強吸引力和輻射力的批發市場群。到1993年底,新城區共有36個市場,其中農副產品市場21個、日用工業品及綜合市場9個、飲食街3個,其他市場3個。

政治

現任領導

區長:李德文;常委副區長:張煒;副區長:邢欣、郝東文、吳繁、蘇繼文

社會教育

教育

新城區新城區
西安解放時,境內人口文化素質低,文盲率高,學齡兒童入學率僅25%。40年來,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不斷改善教學條件,進行教育改革,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90年,新城區學齡兒童入學率99.98%,國中普及率100%,合格率74.1%,實現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工農業餘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很大發展。據1990年人口普查,新城區人口文化程度:大學36950人,中專26108人,高中115668人,國中119779人,國小76958人。15歲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30492人,占總人口6.82%。

幼兒教育境內解放前僅有一所美玲幼稚園,時辦時停。1958年區內有幼稚園62所,入園兒童19788名,1959~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多數停辦。1990年新城區有幼稚園38所,入園兒童13497名,另有44所國小辦有學前班。

1948年,境內有國小22所(其中私立14所),教職工200餘人,學生5000餘人。1958年,區內有國小(未含廠辦學校)22所,教職工692人,在校學生23774人。1990年,新城區有國小45所(含廠辦國小),教職工2152人,在校學生31043人。

解放前夕,境內有公立中學2所,私立中學7所。50年代後期,民辦中學和廠辦中學逐步興起。1964年區內有普通中學23所,教職工882人,在校學生14614人。1980年後調整中學建制和布點,或取消高中部,或改辦為職業技術學校,使中學結構日趨合理。1990年新城區有中學35所(含廠辦中學),教職工3309人,在校學生22880人。

區內職業教育舉步緩慢,80年代初開始大力發展。1990年新城區職業中學創辦和普通中學附設的職業班共92個,在校學生3079人,教職工481人,設幼兒教育、財會、服裝、護士、食品加工等21個專業。

成人教育始於1950年,境內舉辦掃盲班159個。1958年新城區被評為陝西省掃盲和業餘教育先進集體。1962年新城區開辦工農業校21所,在校4760人。80年代,先後進行職工文化補課和技術補課。1990年有區屬職工學校5所,教職工67人,培訓1407人;區教師進修學校1所,學生126人。

科技

新城區政府十分重視科技教育工作。近幾年,新城區選育科技項目315項。完成科技項目和開發新產品151項,市扶持項目70個,國家扶持項目15項。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是中國衛星運行的神經中樞,為我國遠程飛彈、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測量,建立了不朽功勳。新城高新產業園區加大園區建設力度,培育大項目,孵化新產品,引進資金和人才,以其雄厚的科技實力,高效的管理服務,優惠的投資環境,現代化的科研、生產、生活設施吸引來自國內外100多家企業入駐,形成了以電子、新材料、新生物等多學科、多門類、多層次、多經濟成份的高新科技群體。新城區歷來為尊師重教,學風厚集。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更綻出鮮明的教育特色。新城區共有各類學校130餘所,在校學生達10萬人,有省市級重點中學9所,區級重點中學7所,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一所,省、市級示範國小9所,一級一類幼稚園4所,省、市級文明校園16所。先後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教學樓、實驗樓、教職工住宅樓30餘幢,同時還建立了微機房、語音室、電子備課室、校園網路,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新城區文化積澱深厚,服務設施齊全。在轄區內易俗大劇院、陝西科技館、西安青少年宮、新城劇場和被魯迅先生譽為“古調獨彈的易俗社”,顯示了新城區深厚的文化積澱。這裡旅遊資源豐富,唐大明宮遺址、御道、含元殿等一大批宮殿遺址見證了昔日大唐盛世;這裡有明、清以來,各代統治者鎮守西北、西南,扼守中原的政治中心樞紐——秦王府。元朝安西王府位於轄區的石家街村,據義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記載,該王宮“美麗殿室,皆以金繪飾,其壯麗之甚,布置之佳,罕有與比”。位於東郊的韓森冢(秦莊襄王墓)亦稱漢代“皇孫冢”,將建長樂廣場。古典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是新城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醫療

在醫療衛生戰線,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陝西省婦幼保健醫院、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口腔醫院等知名度很高,資歷很深的醫院坐落區內。金花飯店、萬年大酒店、西安人民大廈、解放飯店、隴海大酒店、秦驪賓館等一大批星級賓館霓紅燈閃耀,開放的新城以其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五洲賓客。

歷史文化

新城區新城區

新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政治地位十分突出。遠在西周、秦、漢,這裡是京畿之地;在唐朝這裡的大明宮是皇帝朝會、頒詔、慶典、號令全國的場所(大明宮遺址的基礎上正修建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宋、元、明、清,這裡是統治者鎮守陝西乃至西北的行政指揮中樞;在70多年前,這裡的“黃樓”,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這裡的“七賢莊”,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徹夜工作,為建立民主、統一的新中國頑強戰鬥,建立了不朽功勳。“新城”引起人們對歷史的留念,對革命先輩的緬懷。而今,這裡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協等省、市機關所在地。素有“古城門戶”之稱。

古蹟

八路軍辦事處

西安 八路軍辦事處遺址西安 八路軍辦事處遺址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是1937年至1946年期間,我黨我軍設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一個公開的合法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招收和輸送進步青年去延安,壯大革命力量;為陝甘寧邊區和抗日前線領取、轉運和採購戰爭物資

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遺址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是唐京城長安“三大內”中規模較大的一座,位於當時長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氣勢宏偉。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夏宮。工程未完,李淵便死,遂於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高宗龍塑二年(公元662年),斂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錢,減百官一個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宮。

新城黃樓

西安事變指揮部——新城黃樓西安事變指揮部——新城黃樓

新城黃樓位於省政府院內北側,座北向南,屋頂呈五角形,一層建築東西長30.84米,南北長22.4米,圍牆壁用黃色塗之,故稱黃樓。張學良楊虎城二將軍把蔣介石在臨潼扣俘後,曾關押在此,後來又在此會談,達成團結抗日協定。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單位,未開發。

東嶽廟

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古城內長樂門北側昌仁里國小內。始建於宋徽宗政和年間,為祭岱宗(泰山)而建。明弘治年間(1488~1505)、萬曆十年(1582)及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都有擴充修葺東嶽廟是封建統治階級為祭祀岱宗而修建的。岱宗亦稱岱山,就是今山東省泰安市的泰山,系我國著名大山

秦莊襄王墓

秦莊襄王墓位於東郊韓森寨以西,今動物園東門外,當地稱“韓森冢”。冢高22米,原占地60餘畝,1993年約30餘畝。因冢上有清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的一塊“秦莊襄王墓”碑石,故過去一直誤認為此墓為秦莊襄王墓。但據《史記·秦本記》記載,戰國晚期秦國建都鹹陽,昭襄王、宣太后、悼太子、莊襄王和 皇帝太后(始皇墓)均葬在“芷陽”。

革命公園

新城區[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陝西省西安市]

革命公園位於西安市西五路東段北側,現有面積10公頃,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城被軍閥劉鎮華圍困期間死難的軍民,在清滿城廢址上建立1926年春,軍閥劉鎮華率軍10萬,圍攻西安城八月之久。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率軍民堅守。時稱二虎守長安。後馮玉祥率援軍入陝,共同擊潰劉鎮華軍。守城期間,軍民死難約5萬人,約占當時西安城內人口四分之一。

發展規劃

由於獨特地理位置和成熟的市場環境,使新城區成為西安商貿業最繁華區域之一。以解放路為軸線,以東西五路為兩翼的市內商貿區,形成了以金融、商貿、交通、信息、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商務中心,幅射周邊六條街道,包括名優小吃、土特產品、品牌服裝、旅遊商品、書刊批發、文化音響等,各具特色。民生百貨大樓、西安圖書大廈、鑽石廣場、天順大酒店等大批現代化商業遍布解放路兩邊,被稱為西安的“不夜城”、“南京路”。在城外形成了以康復路批發市場為主軸,長樂路、長纓路為兩翼的“工”字型專業市場批發群,共有專業市場99個,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國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幅射力。被譽為“西北第一市”的康復路綜合市場現有建築面積17430平方米,大型樓群13幢,形成了日用百貨、時令商品、服裝百貨等幾百類,上萬個花色品種,日均流量達10萬人次,名列全國十大集貿市場之列。長樂路、長纓路以大型批發市場為基礎,引進現代物流,發展電子商務、擴大市場規模,提升市場檔次,形成了現代化的大流通,大商業格局。眾多客商紛紛把投資目光瞄準新城區,他們看重的不僅是這裡成熟的市場環境,便捷的交通網路,更看重的是新城區政府“安商、扶商、富商”的服務意識。政府各部門大力支持,使這裡成為投資者的熱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