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台區

漢台區

漢台區位於陝西省漢中盆地中心,是漢中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漢台區是陝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購物中心之一,輻射面可及周邊各縣及陝、川、甘毗鄰地區。漢台區位於陝西省南部,秦嶺北立,巴山南臥,地處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中心,母親河漢江發源於漢中寧強縣,自西向東流經其內。下轄7個街道、7個鎮。素有“漢家之源、天府之心”和“中華漢城、天漢勝地、川陝要塞、秦巴首府”的盛譽。漢台區還是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科技先進區、全國體育先進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12月,入選首批陝西省全民健身示範縣。漢台區列車客運直達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青島等中心城市,民航可直達西安,公路交通四通八達,108、316兩條橫貫南北、東西的國道在這裡交會,程控電話、無線通訊、網路通訊體系健全。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漢台區漢台區

因劉邦行宮古漢台而得名。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駐蹕漢台,築壇拜將,以此為發祥地,建立西漢王朝。

明清代為漢中知府衙門駐地,解放後闢為博物館。1996年,原漢中市改為區時,以“漢台”名之。

建置沿革

漢台區胡家扁供水工程漢台區胡家扁供水工程
漢台區的前身為南鄭縣。

春秋時南鄭屬秦,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長城南鄭”。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鄭離秦屬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秦伐蜀奪回南鄭。秦獻公十七年(前368)。南鄭又被蜀占據。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滅蜀南鄭復歸秦。後元十三年(前312),秦楚丹陽之戰大敗楚軍,置漢中郡,治西城(今安康),南鄭為漢中郡屬縣。

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南鄭為漢中郡屬縣。

漢高祖元年(前206),項羽封劉邦為漢王,“王巴、蜀、漢中”三十一縣,定都南鄭。漢朝建立後,南鄭為漢中郡屬縣,隸益州漢中郡。更始帝劉玄二年(24),封漢宗室大將劉嘉為漢中王,建都南鄭,鏇為蜀王公孫述占據。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30),漢中郡治所由西城(今安康)遷南鄭。此後,歷代南鄭為漢中郡(道、路、府)治所附郭首縣。漢昭帝元鳳六年(75),褒城縣改置褒中縣(今漢台區新溝橋、宗營、張寨、褒河等鄉屬之)。縣治設打鐘寺壩(今新溝橋鄉打鐘寺以南),隸漢中郡。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張魯據漢中,改漢中郡為漢寧郡,治設南鄭。

建安二十年(215),張魯降曹魏,曹魏改漢寧郡為漢中郡,郡治南鄭。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由益州攻占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南鄭歸蜀漢。蜀漢炎興元年,曹魏景元四年(263),魏滅蜀漢,南鄭歸魏。

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分益州,置梁州,州治南鄭。太康十年(289),立濮陽王之子司馬迪為漢王,改梁州為“漢國”,南鄭隸屬之。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梁州刺史楊亮為前秦符堅戰敗,秦將朱彤占據漢中,南鄭屬前秦。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前秦梁州刺史潘猛棄漢中,奔長安,梁州之地(南鄭隸屬)復歸於晉。晉安帝義熙九年(413),改褒中縣為苞中縣,治南城。

南北朝(420—589)時,南鄭為州、郡治所。廢苞中縣。梁武帝天鑒三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前屬南朝,梁、秦二州刺史夏侯道遷降北魏,南鄭屬於北魏。延昌元年(512),分南鄭縣北部置武鄉縣(今漢台區武鄉鎮)。延昌中期,分縣西南部置廉水縣。均屬褒中郡。永平四年(511),復置褒中縣,同時新設褒中郡,縣、郡治設打鐘寺壩。褒中郡領褒中、武鄉、廉水三縣。

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南鄭復入於梁,梁廢廉水縣仍入南鄭縣。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南鄭又入於魏。西魏廢帝三年(554),改南鄭縣為光義縣。同時,改武鄉縣為白雲縣。北周改漢中郡為漢川郡,南鄭為其屬縣。

隋文帝開皇初年(581),改光義縣為南鄭縣。三年(583)撤漢川郡,留梁州,南鄭為其屬縣。煬帝大業初年廢梁州復置漢川郡,南鄭為郡治,同時併入白雲縣。大業八年(612),將縣城遷移故城西南臨漢水(即今漢台區城區)。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廢漢川郡,置梁州,南鄭為州治所。武德三年(620),又分南鄭北部置白雲縣。武德九年(626),廢白雲縣入城固縣。太宗貞觀元年(627),設山南道,南鄭為山南道梁州屬縣。貞觀三年(629),改褒內縣為褒城縣。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梁州屬山南西道,道治南鄭。德宗興元元年(784)三月,德宗李适來南鄭避難,六月亂平,將返京城長安時,下詔“改梁州為興元府”,升南鄭為赤縣。又曰次畿縣,與京畿長安縣同等。《資治通鑑》載:“用帝王年號命府名始此。”南鄭為府、道治所。“興元”之名,延用至明洪武三年(1370)五月,共586年。昭宗天復二年(902),前蜀占據興元,南鄭屬前蜀。莊宗同光三年(925)南鄭歸後唐。閔帝應順元年(934),南鄭歸後蜀。這一時期南鄭均為府、道治所。後蜀亡,南鄭歸宋。

北宋初年,南鄭為峽西路興元府轄縣,並為路、府治所。嘉祐中(1056—1063),褒城縣治由打鐘寺壩移于山河堰西(今勉縣紅廟鄉褒城村)。神宗熙寧五年(1072),分峽西路為利州、夔州兩路。南鄭為利州路,興元府治所。南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又分南鄭西南部置廉水縣。理宗年間廢,復入南鄭縣。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為東西兩路,東路轄興元府,南鄭縣為路、府治所。

元初,設陝西行中書省,改興元府為興元路,南鄭為路治所。此為南鄭縣劃歸陝西之始。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興元路為漢中府。九年(1376),改陝西行中書省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轄漢中府,南鄭為府治所。

清代,漢中府隸屬陝西布政使司,南鄭為府治所。

中華民國2年(1913),廢漢中府設漢中道,南鄭縣屬之。17年(1928),撤銷漢中道,南鄭縣直屬省轄。24年(1935)漢中為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南鄭縣城。民國38年(1949)5月18日,陝西省政府及所屬機關遷駐南鄭縣城。

1949年12月6日,南鄭解放。南鄭城關五鎮設南鄭市,市政府駐城區;農村鄉鎮為南鄭縣,縣政府駐十八里舖。陝甘寧邊區漢中分區督察專員公署駐南鄭市城區,漢台區直屬之。

1953年6月1日,南鄭市改為省轄市。

1954年1月1日,南鄭市更名為漢中市,屬漢中專區。

1958年10月28日,省政府通知,將南鄭縣、留壩縣及褒城、黎坪部分地區併入漢中市(縣級),將柳林鄉劃歸城固縣,望江鄉劃歸漢中市(縣級)。12月,合併後的市政府對外辦公。

1961年8月29日,市縣分設,漢中市(縣級)轄城區、褒河、鋪鎮、武鄉區和石馬、漢水鄉。

1964年6月5日,撤銷漢中市(縣級),設立漢中縣。1980年8月17日,恢復漢中市(縣級),撤銷漢中縣。

1996年2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漢中地區,設立地級漢中市;撤銷縣級漢中市,設立漢台區。同年7月18日,召開“地級漢中市暨漢台區成立大會”,正式掛牌對外辦公。市、區機關均駐漢台城區。

行政區劃

漢台區夜景漢台區夜景

1992年7月,成立興元開發區(8月改為鑫源開發區)。9月,撤消城關鎮及褒河、鋪鎮、武鄉三個區,改設7個街道(東大街、東關、中山街、漢中路、北關、舒家營、鑫源),5個鎮(褒河、鋪鎮、武鄉、宗營、龍江),4個鄉(老君、漢王、七里、望江)。下設70個居民委員會,216個村民委員會。

1996年2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漢中市,設立漢台區。6月,改老君、漢王、七里3個鄉為鎮,恢復徐家坡鄉。7月18日,漢台區正式掛牌對外辦公。漢台區轄7個街道(東大街、東關、漢中路、中山街、北關、舒家營、鑫源),8個鎮(河東店、鋪鎮、武鄉、宗營、龍江、老君、漢王、七里),2個鄉(徐家坡、望江)。市、區機關均駐漢台城區。

2001年3月,鑫源開發區、鑫源街道上劃漢台區經濟開發區(北區)。12月,改設七里鎮為七里街道。漢台區轄7個街道,7個鎮,2個鄉,下設55個居民委員會,210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7月,舒家營街道、龍江鎮合併為龍江街道,徐家坡鄉、望江鄉合併為徐望鎮。漢台區轄7鎮7個街道共14個鄉級政區。

街道/鄉鎮 直轄
北關街道 轄人民路、前進路、興漢路、石馬路等4個居委會,黃家塘、張萬營、青龍觀、葉家營、付家巷、王觀營、焦山廟、唐家巷、武家溝、白渡、湯房等11個村委會。
東大街街道 轄蓮湖、東大街、蓮花池、北街口、北大街、虎頭橋等6個居委會。
路街道 轄民主街、西關街、西大街、明珠、南大街、漢中路等6個居委會,上水渡、太白、廣坪等3個村委會。
中山街街道 轄鐘樓、將壇路、風景路、漢台、飲馬池等5個居委會,建國、過街樓等2個村委會。
東關街道 轄陳家營、塔兒巷、北井巷、馬家巷、南團結等5個居委會,東塔、雷家巷、工農橋等3個村委會。
鑫源街道 轄崔家溝居委會,趙寨、塬上、蓮花、凹口寺、大壩、千戶、八里橋等7個村委會。
龍江街道 轄龍江、柏花、劉台、黃營、梧鳳、龍台、王墳、張山、竹林、桂花、西鄭營、譚堰、張碼頭、周營、唐營、孤山、新營、張營小店、河壩、舒家營、沙沿、谷邵、三里店等24個村委會。
七里街道 轄新橋居委會,七里、朱家營、崔家營、汪家山、九女、吳基莊、周家灣、魏家壩、季豐、烈火、光輝、曹家營、利民、金華、金江、文家廟、馬家壩、新民寺、胡家扁、田家廟、染房營、留馬山、師家坪等23個村委會。
鋪鎮鎮 轄東街、西街等2個居委會,聯豐、新橋、皂樹、劉堡、李沖、柏陽、磨橋、新安、新鋪、蘆壩、獅子、許寨、王山、大宅、大梁、陳嶺、四合、丁壩、蓮花寺、楊奄、普陀、金壩、關爺廟、張家巷、陳家營、鄭坎、安然寺、雙廟壩、王廟、回龍、劉李營、南池、楊家營、元房、賀坎、姜壩等36個村委會。
武鄉鎮 轄武鄉居委會,東村、西村、曹寨、崔營、小寨、肖寨、毛寨、王家嶺、毛家堰、焦牛、曹黨、鄭莊、明光、吳莊、同力、石堰寺、宋家溝、同心、王莊、共力、邢家壩、後山等22個村委會。
河東店鎮 轄褒河居委會,河東店、周寨、張寨、鄒馬、磨里、瞿魯營、花果、黎明、光明、平安、老丈溝、麻坪寺、沙河溝、馬家溝、貫溝、螞蝗溝、三娘壩等17個村委會。
宗營鎮 轄上街、中街、下街、下寨、郭灣、范寨、馬王廟、范家坪、楊家山、新溝橋、新校、武家壩、打鐘寺、趙莊、二十里舖、韓塘、曹沖等17個村委會。
老君鎮 轄鄭家壩居委會,付廟、五星、四聯、金星、葉家嶺、杜家壩、新崗、五豐、金光、王道池、王家溝、拐拐店、徐家營、邰灣、金寨、慶豐、南寺院等17個村委會。
漢王鎮 轄漢王、繁榮、紅星、永久、光華、群乾、新豐、漢明、黑廟、白廟、七曲、五郎、大興、牛尾、玉皇等15個村委會。
徐望鎮 轄草塘、劉河、俊豐、余王、望江、五郎、朱家灣、余橋、郝家溝、余家灣、汪洋吳家營、三郊、利木、邵家灣、徐家坡、徐家灣等17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中市漢台區位於陝西省西南部,漢台區盆地中心,漢江北岸。北緯33°02′—33°22′,東經106°51′—107°10′,東與城固縣以鴻溝河為界,南與南鄭縣以漢江為界,西與勉縣以褒河分界,北與留壩接壤。南北長約37公里,東西寬約23公里,總面積556平方公里。占陝西省總面積的0.021%,占漢中市總面積的1.9%。

地形地貌

漢台區南依漢江,北偎秦嶺余脈天台山。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分為三帶:南部為漢江沖積平原,占土地面積38%;中部為溝梁相間的丘陵地帶,海拔541~700米,占土地面積28%;北部屬秦嶺南坡山地,屬秦嶺東西構造帶的一部分,為中心地貌類型,地形形態受岩石性質控制,地貌特徵表現為山高、谷深、坡陡,海拔700~2000米,占土地面積34%。境內主要山脈有大光山、大屋基、圓包石、蒿坪嶺、大光山、玉皇坪、馬鬃山。最低處為鋪鎮小寨村,海拔478米;最高處為河東店鎮花果村溜石板梁,海拔2038米,南北高差1551米。

氣候

漢台區地處亞熱帶與南溫帶交界的秦巴氣候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濕潤、雨熱同季、四季分明。1951年~2010年,年平均氣溫14.5℃,1月平均氣溫為2.4℃,極端最低氣溫-10.1℃(1957年1月14日);7月平均氣溫為25.7℃,極端最高氣溫38.0℃(1953年8月18日)。最低月均氣溫-1.7℃(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3.0℃(1994年8月,2002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3.8℃。無霜期年平均234天,最長達276天,最短為20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78.4小時,年總輻射105.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85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23.3天。極端年最大雨量1462.8毫米(198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30.3毫米(1995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10月,9月最多。

水文

漢台區河流屬漢江流域,水系主要由漢江、褒河兩大過境河流以與境內18條較大的溝道組成。境內無大的天然湖泊,有星羅棋布的人工水庫、池塘。漢江過勉縣在漢台區孤山村入境,經龍江、北關、漢中路、東關、七里街道和鋪鎮,由鋪鎮小寨村洪溝河口入城固縣,境內流程27.4千米,年徑流量平均32.4億立方米。褒河是漢江較大的支流之一,自留壩縣青橋鋪入境,經河東店鎮、龍江街道,至龍江孤山村入漢江,區內流長27千米。1969年在距區區17千米的褒谷口修建了石門水庫,設計庫容1.1億立方米。褒河年平均徑流量為10.5億立方米,每年至少可給城區提供9000萬立方米的地表水資源。淺山及丘陵地帶有較大溝道18條,總控制面積73.9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0.3億平方米。地下水類型屬孔隙水,區域地下水流向是北北西向南南東,深度在125米以上,粘土和亞粘土的單層厚度小於10米,大致以埋深70米左右的隔水層為界、70米以上屬於潛水,70米以下屬於承壓水,分層不很明顯。地下水埋深,在水量極豐富的河漫灘和一級階地約5米~10米,含水層厚度10米~70米。

資源

礦產

漢台區境內已探明礦藏主要有錳、磷、石英岩、石灰岩、白雲岩、大理石、粘土等。

漢台區錳礦資源儲量800萬噸,產於下寒武統地層中,與磷礦共生,為磷礦層的直接頂板。屬淺海相沉積型碳酸錳礦床。礦區產錳礦二層,下層礦為主礦層,呈層狀產出,長2860米,厚度0.07~7.7米,一般2米左右。上層礦呈透鏡狀,不連續,厚度0.4~2.9米,一般2米左右。礦石品位金屬錳含量8.9%~43.2%,一般為30%左右。

漢台區磷礦資源總儲量5000萬噸,分布於東起雷家山,西到瀝水溝,長約15千米的範圍內,呈近東西方向的帶狀分布。分為雷家山—塔南坡、啞姑山、瀝水溝3個礦區,總稱為天台山磷礦。磷礦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產出。由於斷層破壞和沉積相變尖滅,共分割成23個礦體。石英岩資源儲量2億噸,分布在天台山——瀝水溝一帶,長15千米,有大小石英岩礦體20餘條,厚度數10到百餘米。有瀝水溝、夏家溝、啞姑山3個礦段。石英岩礦呈層狀,產於下寒武統地層中,屬沉積變質礦床。

生物

漢台區森林復蓋率35.2%,活立木總蓄積90.5萬立方米。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有野生動物71種,其中獸類17種,兩棲類2種,鳥類47種,蛇類5種,主要棲息在北部山林區。魚類資源較豐富,有魚類63種。國家珍稀魚類秦嶺細鱗鮭、川陝哲羅鮭均有分布。有喬灌木50餘科220餘種,花卉30餘科60多個品種,中草藥1231種(其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182種)。

人口

漢台區在舊石器時代的早自更新世就有原始人類生活、棲息、繁衍。距城區西6公里的梁山、龍崗等地留下的史前文化遺址和舊石器時代遺物證明,漢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秦漢以來,逐漸成為陝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較為密集。由於自然災害、飢餓和戰爭等影響,人口變動較大。明嘉靖癸卯年,漢台區2073戶,12121人。民國時期,人口呈現高出生、高死亡,增長緩慢,總人口持續在20萬左右。抗日戰爭時期,淪陷區人口和工廠、機關、學校遷入,總人口曾增至29.23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口迅速增長。1950年全區人口20.87萬人,1990年人口增至44.63萬人,40年淨增23.25萬人,比解放初期翻了一番。1962至1972年年均增加8900人,自然增長率為33%。1973—1990年,實行計畫生育,逐步控制人口,18年增9.58萬人,年均增長5322人,年均自然增長率下降到10‰以下。199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9‰,

據《漢中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漢台區人口數達534923,人口占漢台區大區的比重由2000年的15.7%下降到2010年的14.8%。

2012年末,漢台區人口為56.29萬人(公安人口),全年出生人口4570人,出生率為8.17‰;死亡人口2110人,死亡率為3.77‰,2012年淨增人口246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漢台區共有非農業人口27.03萬人,2012年末總戶數20.42萬戶,戶均人口2.76人。

經濟

綜合

2012年,漢台區實現生產總值156.29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4億元,比上年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6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8.8%;第三產業增加值78.10億元,比上年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為9.2:40.8:50.0。

第一產業

漢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水稻、小麥、油菜等高產區,被譽為“米糧川”,為陝西省糧油基地縣區(區)之一。

1950—1957年,經過反霸減租、土地改革和合作化,糧食總產達6511萬公斤,比1949年解放時的4259萬公斤增長52.88%。1958年後,由於指導上的失誤和嚴重自然災害,1960年糧食總產下降到4415萬公斤。1962年,貫徹“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調整了部分生產關係,到1965年,總產回升到8130萬公斤。十年“文化大革命”,產量時進時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實行經濟體制改革,農村推行家庭承包責任制,農林牧業發展較快。至1989年,糧食總產1.52億公斤,交售8207萬公斤,占總產53.64%;出售食油330.4萬公斤,占總產74.16%;交售蠶繭47噸,柑桔等水果2656噸,肉類總產量7603噸,蛋1925噸,奶1295噸。擁有拖拉機等各種農用機械8000多台(件),5.58萬馬力。每畝耕地施化肥77.06公斤。農業產值8900多萬元,是1965年的1.7倍。1949年的3.73倍。

1976年引進雜交水稻和1981年示範“兩段育秧”技術後,耕作制度更新,作物布局合理,糧食產量上升,從1984年起,水稻畝產連續5年超過500公斤,小麥畝產200公斤,油菜畝產140公斤。1989年,農村人均占有糧食由1965年的291.8公斤上升到570公斤。1950年開始植樹造林,至1989年,漢台區累計造林5.12萬畝,“四旁”植樹875萬株。

1989年,農業總產值8901.3萬元,比1978年增長15.3%,其中農業5923萬元,占66.54%;畜牧業2087萬元,占23.5%;林副業736萬元,占8.2%;漁業155萬元,占1.76%。農、牧、林副和漁業分別比1978年增長11.6%、30.6%、78.3%、90.7%。漢台區農村人均收入551元,比1978年增4.13倍。

2012年,漢台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87億元。糧食種植面積26.66萬畝,糧食產量10.35萬噸;油料種植面積9.46萬畝,油料產量1.57萬噸,均與2011年基本持平;蔬菜種植面積9.68萬畝,產量18.55萬噸。

第二產業

漢台區先民在5000年前,已能製作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和編織魚網等。漢代,漢台區設鐵官專司採礦冶煉事宜。城內鐵匠爐增多,生產兵器、農具、工具等。至清代,手工業已擴及鑄制銅、錫、鐵器和棉紡、絲織、造紙、染色、製革、漆器、金銀首飾、釀酒、製糖、米麵加工、糕點、醬貨、磚瓦石灰、竹木棕藤器等方面。

辛亥革命後,官府和民間借漢江水運輸入少量手搖機器,如印刷機、縫紉機、織布機以及製革、火柴、石印等生產設備和技術。1936年後,寶漢、漢白公路相繼建成通車,交通逐漸方便。抗日戰爭爆發後,淪陷區一些工廠和文教單位內遷,新工藝隨著傳入,如修車、修鐘錶、鐵皮器皿、機捲菸、小五金、日用化工等。為軍需民用,縫紉業得以大發展。還有歐亞五金廠,“工合”鐵工廠等小型工業在漢台區興建。1939年漢台區電廠建成發電後,促進小型工業的發展,鐵工廠、機米廠等36戶使用電力。1949年,全區手工業和工業企業1591戶,從業人員3530人,產值255.24億元(舊幣)。

解放後,從1953年開始,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按行業組建合作社、組66個,職工2638人,年產值556萬元。國營經濟約占64%,集體經濟占22%,公私合營經濟占13%,私營經濟占1%。1958年,全區興辦大小工廠149個,全民職工由1957年的8760人增至14095人。重工業產值由1957年377萬元增至678萬元;輕工業產值由1957年2599萬元降為1810萬元。70年代,內遷工廠逐步建成,鐵路通過漢台區,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傳入漢台區,推動了漢台區工業的發展。至1978年,全區工業企業276個,其中:水泥、化肥、日用化工、繅絲、服裝、橡膠、造紙、食品等生產初具規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發展商品經濟,工業結構日趨合理,門類逐步齊全。

至1989年,全區工業以機械、建材、輕紡為主體,並擁有電子、化工、醫藥、食品、縫紉、皮革、造紙等30個工業門類,364個工業企業。職工56210人,固定資產(原值)86442萬元,工業產值75863萬元,占全區社會總產值70.24%,是1949年的117倍。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23萬元。其中:區屬工業企業321個,職工26491人,固定資產21592萬元,工業總產值32419萬元,實現利稅3411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1.07萬元。工業產品已達400餘種,三分之一以上產品行銷全國。有8類50餘種產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外匯448萬美元。24種產品被評為省優質產品,20種產品獲省優秀新產品獎,14種產品獲國家及省行業評比第一名。主要產品質量穩定提高率達85%,工業標準化復蓋率達95%以上。

2012年,漢台區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41.34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其中規上企業實現增加值為34.97億元,增長23.7%。全區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57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06.77億元,增長26.2%,其中漢台區企業完成總產值100.05億元,增長26.3%。規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104.62億元,同比增長28.8%,其中漢台區企業完成銷售產值98.55億元,同比增長29.6%。全年工業產銷率為98.0%,比去年增長了2.1個百分點,其中漢台區企業產銷率98.5%,比去年增長了2.6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漢中牡丹園漢中牡丹園

服務業、商貿流通業和新興產業是

漢台區主導產業。先後建成北城貨運區場、盛隆家俱城、過街樓蔬菜批發區場、新時代建材批發區場、陝南電子城等各類區場50多個,在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提供產品終端服務,對財政的貢獻率也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漢台區依託城區資源,以科技、房地產、文化娛樂、信息諮詢、中介、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提升和改造傳統服務業。以第三產業為主的非公有制經濟在全區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5%,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分別達32710戶和659戶,從業人員達到84972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的稅收占地方財政收入的26.4%。

漢台區商業貿易有史料記載可追溯至秦漢。“漢水下荊襄,棧道連秦雍”,水陸交匯構成東、南、西、北4條商路。商品輻輳鄂、川、甘、秦,自古成為著名的物資集散地。明初,漢台區為陝南茶葉輸邊易馬包裝、驗印地。清代,商品貿易額增加,沿江興隆街、南關、東關一帶店鋪林立,商品在此屯積調運。清光緒34年(1908),漢台區商會成立,區區商號毗連,成為僅次於西安的陝西第二商業都會。

民國時期,商業門類逐漸齊全,有錢莊、糧行、糧店、百貨、雜貨、藥店、服裝、旅社、飲食、服務等業。傳統輸出商品糧食、棉花、藥材、生漆、桐油、木耳、土布、色紙、毛皮等,輸入商品百貨、五金、瓷器、綢緞、鹽、糖等,逐年增加。抗日戰爭時期,淪陷區商賈湧入,商業趨於繁榮。民國33年(1944),商業同業公會達44個,會員1573人。抗戰勝利後,物價暴跌,百分之二十三的商店歇業。民國37年(1948),漢台區商戶1691家,從業人員4082人,由於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商店冷落。

解放後,人民政府扶持發展商業。1950年,漢台區商品零售額546萬元。1952年國營商業調集糧食、棉紗、棉布等投放區場,對平抑物價、穩定民心起了重要作用。國營商業堅持“發展經濟,保障供給”方針,堅持“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服務”的社會主義方向,信譽日增。1956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區供銷社、區商業局相繼成立,分別管理農村、城區商業,各項購銷業務迅速發展。1959年後,國營商業積極組織購銷、合理分配商品,基本保障區場供應。“文化大革命”中,供銷社與商業局合併,集區貿易關閉,流通堵塞,區場蕭條。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加強國營商業主導地位,積極發展集體商業,個體商業亦有發展,區場開始活躍。1979年,商業門店達511個,從業人員5649人。其中全民門店171個,3585人;集體222個,642人;個體93戶。漢台區商品零售總額10178萬元。1985年,供銷社恢復集體性質,國營商業深化改革,個別商店租賃、承包經營,個體商業發展較快,購銷兩旺,區場繁榮。1989年漢台區商業門店6333個,從業人員29669人,其中國營門店219個,5936人;集體1423個,16113人;個體4691個,762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6963萬元。門店、人員和銷售額分別是1979年的8.93倍、4.75倍和4.61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扣除農民對非農業居民零售額5726萬元後,其中國營商業21591萬元,占52.35%;集體14091萬元,占34.17%;個體5555萬元,占13.47%。另有糧油購銷網點61個,1989年銷售糧食4747萬公斤,食油97.37公斤。

2012年,漢台區限額以上貿易業共92家,其中批發零售企業53家。2012年末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17億元,增長17.3%。其中批發業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1.89億元,同比增長19.2%,零售業實現零售總額45.91億元,同比增長16.8%,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總額8.37億元,同比增長12.7%。

社會

科技

漢台區漢台區

秦漢時期,修建的“褒斜棧道”和“山河堰”,在提高工程技術和發展農業生產中起了重要作用,以後,鐵制農具、鍋碗灶具、絲綢棉布、金銀首飾的加工和生產技術逐步有所提高。民國28年(1939)後,小型火力、水力發電和機械加工米麵的出現,漢台區的生產技術開始由手工業向半機械方面發展。漢台區科學技術的真正起步還是在解放以後。1949年到1959年間,廣大民眾投入科學普及和技術革新活動中,湧現出一批小型實用的科技成果,對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同時,建立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水稻良種,改進栽培技術和疫病防治,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60年代後,一些部屬、省屬企業和高等學校陸續遷漢台,帶動了漢台區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全區科技人員學習先進科學技術,革新傳統工藝,堅持生產實驗,農業方面推廣雜交水稻,對病蟲害綜合防治取得了明顯效果;工業方面建立了水泥、化肥、繅絲等區屬骨幹企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漢台區貫徹有利於科技事業發展的方針和政策,進一步促進科技事業的發展,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研機構和設備不斷完善。至1991年,共取得科研成果465項,其中區屬193項,區駐區單位192項,部、省駐區單位80項。這些科技成果中,獲國家獎的10項,獲省、部獎的79項,獲漢中市獎的122項,獲區級獎的149項。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漢台區經濟建設的發展起著巨大作用。

2012年,漢台區科技研究與開發投入達到1.6億元。2012年申請專利520件,專利轉化235件,轉化率達45%。全年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全區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家。

教育

宋代慶曆年間,漢台區始建廟學。元至元六年(1269),興建儒學。清乾隆四年(1739)建漢南書院。清光緒六年(1880)建天台書院。光緒三十二年(1906),漢南書院改為漢南中學堂,天台書院改為南鄭高等國小堂。民國元年(1912),南鄭高等國小堂改為南鄭縣立高等國小校。漢南中學堂改為漢台區中學,並將一年前創辦的初等實業學堂改為南鄭縣乙種農業學校。民國14年(1925)設省立第五師範學校並改南鄭高等國小為南鄭縣立初級中學校,民國7年(1928)成立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民國18年(1929)設立省立第五中學校,始有招收高中學生的完全中學。繼而在各鎮和較大的村莊普遍設立初級國小。

抗日戰爭開始後,河南第一戰時中學、山西太原平民中學、國立七中、國立二十二中、扶輪中學以及西北聯大醫學院相繼遷漢台區,對漢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1945年抗戰勝利,高等學校陸續遷走,中等學校基本留漢台區。到1949年,全區城區已有國小10所,普通中學6所,職業學校3所,師範學校1所。

解放後,全區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到1955年,農村鋪鎮、褒河、武鄉區都設初級中學,每個鄉都有完全國小,絕大多數村都有初級國小。至1965年,全區學齡兒童入學率上升到90%。“文化大革命”期間,先是停課鬧革命,後又強調“上中學不出社,上國小不出隊”,完全國小開辦“戴帽子中學”,實行“工宣隊”和“貧宣隊”管理學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工作的重點開始轉移到教學上,教師認真教,學生勤奮學,教學質量普遍提高。

1984年,民眾集資590萬元,新建和改建校舍3560間,占總校舍的37%,實現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課桌凳,全區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7%,達到國家規定的普及初等教育標準,省教育廳檢查驗收,頒發了合格證書。1977—1989年向高等學校輸送學生2559人,向中等專業學校輸送學生3186人。中等專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較快,80年代有大學2所,中專6所,技校和幹校7所。職工和農民業餘教育進一步發展,省教育廳1988年檢查驗收為無盲區。至1989年,全區有各級各類學校339所,教學班2488個,在校學生89317人,教職員工7849人,師生員工占全區總人口的22.1%。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政治穩定,經濟振興,人才開發起著重要作用。

2012年,漢台區高等學校在校學生2.18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3.09萬人;國小在校學生3.15萬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6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學生數1.47萬人。全區高考成績再創佳績,二本以上人數1578人,較上年增加330人。

旅遊

漢台區環城市旅遊休閒度假景區漢台區環城市旅遊休閒度假景區

漢台區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石門十三品被譽為國之瑰寶、書法寶庫。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拜將壇與飲馬池、明珠橋、漢台區府文廟、寶峰寺、天台山、漢南書院。有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歷史文化名城紀念地8處。現存古遺址有褒斜棧道、山河堰、古漢台、拜將壇、飲馬池、瑞王府等;古建築有東塔、漢台區府文廟、漢台區府城隍廟琉璃照壁、明珠橋、虎頭橋等;風景名勝有天台山、啞姑山、磨子橋等;有興元湖、蓮花池及天台山森林公園三座公園。

漢台區是劉邦稱王、平定三秦、成就漢室基業的發祥地,諸葛亮六伐曹魏的戰略大後方,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里。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封地。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遺有古漢台、拜將壇、張良廟、蔡倫墓、武侯墓、古褒斜棧道、石門十三品、靈崖寺摩崖石刻等,是西漢、三國文化旅遊熱線,其中列入國家教文的保護單位的有武侯墓、褒斜道石門及其石刻,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8處。

景點介紹
南湖風景區

南湖風景區——漢中南湖公園位於漢中西南17公里的南鄭縣漢山腳下。湖水迂迴於七山八溝之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亭立榭臥為一處幽美的遊覽勝地南湖,即原強家灣水庫,始建於1954年,該區方圓4公里。近年來省、地、縣投資近500萬元,將南湖初步建成為以山水自然景觀見長的公園。登攬月樓,可觀賞全湖風景。
景區青山常綠、河流密布、風光綺麗。“青山碧水,松濤竹海,鳥語花香”是南湖獨特的自然美景,南湖有陝西第一湖之讚譽,是漢中靈山秀水的集中體現者。
南湖

景區山勢優美,由七溝八梁、六十八個山嶺組成了風景區的主要框架。景區綠樹成蔭、四季長青,松、柏、竹、杉、桂、茶樹等遍布山坡,與碧綠的湖水相呼應,形成了青山抱碧水,碧水繞青山的自然美景。2003年完成了景區整體綠化:羅漢島、大壩、主要景點及道路兩旁獨具匠心的綠化方案,表現出了極好的效果。綠化中採用的桂花、丁香、菊花、太陽花、麥冬、紅杜鵑和紅葉小檗等相互搭配,相互映襯,起到美化、亮化景區的效果。景區不但環境優美,而且生態保護良好,為各類植物、鳥類、獸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野生植物近千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動物近百種,在湖面、林間隨處可見鳥雀飛舞。
南湖主要景點有

古漢台望江樓古漢台望江樓
攬月樓、百花園、動物園、獅子亭、瓊花閣等。景區“融碧水青山為一體,集天靈地秀於其內”,景區水域寬廣,林密溝深,花香四季,山、水、建築物,組合巧妙,古樸典雅,堂皇秀麗,構成一處令人眷戀的集錦式的水上園林。釣魚台、瓊花閣、神怡宮、攬月樓、雄獅亭、集賢殿……姿態各異。或棲島嶼,或臥湖濱,或半架坡面,或突入湖心。既有曲徑通幽、青逸深邃的絕地佳境,又有登遠眺、盡收眼底的高阜山巔,更有豁然開朗、沁人心脾的大幅畫面。湖心島上的川陝革命南鄭紀念館,講述了當年紅四方面軍在這裡戰鬥的英雄故事。陸游紀念館,讓您盡領南宋愛國詩人風騷。動物園、青年宮、游泳池、鴛鴦山……使一對對情人迷戀。景區同谷林美術館合作,將其多年的心血之作---奇石、根藝、字畫移居攬月樓,充實、增強了攬月樓的文化品位,增加了景區文化內涵。景區內的遊樂項目主要有:高空滑索、摩天輪、碰碰車、卡丁車、空中飛車、海盜船、飛人蹦極等十多類。供遊客休息的茶座近十家,免費為遊人提供休息的場所有白亭子、水榭長廊、遊客中心等。景區為遊客提供了大小機動船隻15艘,其中有大遊船、豪華艇、衝鋒舟和快艇;非機動玻璃鋼划船20多隻。
張良廟

相傳為漢高祖劉邦的主要謀臣,“漢初三傑”(張良、肖何、韓信)之一的張良,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後,就“激流勇退”,託名“辟穀”,隱居於此。後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風,在這裡建廟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候祠”,俗稱“張良廟”。
張良為“漢初三傑”之首,劉邦自己就這樣說過:“出謀劃策,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安撫百姓,籌集糧餉,我不如肖何;統帥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此三位都是人傑。”但張良深知和劉邦共事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所以當西漢立國之時,正是張良“辭漢”之日,留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上潛心修道辟穀成仙。此舉正中劉邦下懷,當他當了西漢開國皇帝之後,就敕封張良晉侯。400年之後的東漢之末,張良的第10代孫張魯做了“漢中王”,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蓋世而討封,不以位極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便修建了這座“漢張留侯祠”。從那時起,這裡就成為道教活動的勝地中心,四方攬勝者絡繹不絕,爭相觀光。這座古廟猶如一面歷史的鏡子,反映著張良其人其事以及世代百姓對他的崇敬。
張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靄繚繞,頗有仙家靈氣。柴關、紫柏二山在此形成一個圈椅狀,廟前一水和廟後一河又成環抱之態,廟四周幽靜肅穆,方圓百里蒼松紫柏挺拔蒼翠,大有護法衛道之像。二水輕流低吟,如琴鳴曲;鳥語清脆,空谷傳音;再加以廟宇玲瓏,樓台迭現,常使風塵僕僕的遊客,如去雲霧飄渺,變幻無常之境,頓生飄飄欲仙,游身世外之感。張良廟融名勝、古蹟、文物、風景於一體,成為陝南著名的遊覽勝地。

榮譽

漢台區漢台區

改革開放以來,漢台區緊緊依託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工業經濟高整增長,第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先後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區、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全國科技先進區、全國體育先進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發展理念

陝西漢中市城市"十一五"時期,漢台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綠色漢台、構建和諧漢台為主題,積極實施環境立區、科教興區、工業強區、項目帶動、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突出抓好結構調整、城鄉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改革開放、和諧社會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五項重點工作,全面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努力把漢台建設成為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陝西經濟強區。

西部開發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根據中、省、市出台的有關優惠政策,漢台區相繼出台了一系列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進一步修訂完善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部分產業開發的優惠政策。通過調研、論證,篩選儲備了68個重點建設開發項目,主要涉及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業技改、生態環境、旅遊開發、電力、通訊、交通以及鑫源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等方面。目前已列入國家計畫項目的5個,省計畫項目的18個,市計畫項目的8個,付諸實施的項目已有40多個。在西部大開發實施過程中,漢台區將進一步出台和完善有關優惠政策,最佳化投資環境,為實施西部大開發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陝西行政區劃

陝西歷史悠久, 陝西大地古老而神秘,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她猶如鑲嵌在中國內陸腹地的一顆明珠,地處東經105°29′至110°15′、北緯31°42′至39°35′之間,中國的大地原點就在境內涇陽縣。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