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區

臨渭區

渭南市臨渭區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古稱“下邽”、“蓮勺”、“南新豐”、“靈源”。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渭南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商貿、物流中心以及全市決策交流和管理的匯集點,是中華文明極其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全區轄28個鎮(辦),常住人口90.01萬(2017年),戶籍人口102.61萬(2016年),截至2015年末,臨渭區中心城市建設面積達到7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的居住人口達到60萬人,為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第一大城市和關中東部區域性中心城市。總面積1221平方公里,早在盛唐之際,渭南就有“省垣首輔”,“形勝甲於三秦”的美譽,在漫長的封建歷史長河中,渭南曾長期作為“京畿重地”,成為往來騷客一時傳唱的佳話。 渭南市臨渭區位於陝西省關中東部,北緯34°15′~34°45′,東經109°23′~109°45′。南依秦嶺、橫嶺一線與藍田縣相接,北部平原與蒲城縣相連,東以赤水河為界與華州區為鄰,西以零河為畔與西安市臨潼區相望,東北以洛河故道與大荔縣相間,西北經肖高村與富平縣接壤。 寬闊的平原舒展北部,高峻的秦嶺屹立南端,悠悠渭水中流東去,滔滔尤河北瀉成川,河谷輝映,山川錦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移動圖冊夏(約前21-前16世紀),傳說屬雍州,為有扈氏族活動區。

商(約前16-前11世紀),為驪戎國之地。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畿內(京城郊區)。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時屬晉。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戎,在今渭河以北置下邽縣,縣治在今故市鎮附近的故縣村。次年置鄭縣,轄今渭河之南地。戰國時,渭南先屬魏,魏襄王五年(前314年)獻於秦,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置驪邑,轄渭河以南地區。

秦(前221年-前206年),渭河以南屬驪邑,渭河以北屬下邽。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設內史,轄驪邑、下邽等。此時,北部還設有蓮勺縣,據《漢書·地理志》載:“當屬內史”。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項羽進軍關中,封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驪邑、下邽一度屬之,蓮勺亦當屬之。二年(前205年),漢設渭南、河上二郡。鄭、驪邑屬渭南郡,蓮勺屬河上郡。九年(前198年)撤二郡,復隸內史。十下邽、年(前197年)七月,驪邑更名新豐。建元六年(前135年),分內史為左右。新豐、鄭、下邽屬右內史,蓮勺屬左內史。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左內史為左馮翊。新豐、下邽,鄭縣屬京兆尹,蓮勺屬左馮翊。這一年,割鄭縣、新豐地設密畤縣,因資料有限,存疑待考。新莽始建國元年到地皇四年(9年~23年),設後承烈郡,新豐、下邽、蓮勺各縣屬之。

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下邽併入鄭縣,屬京兆尹;蓮勺屬左馮翊。密畤縣,當在此時併入新豐(經五胡之亂,舊史失傳,其名遂泯,待考),屬京兆尹。建和元年(147年),又恢復下邽縣,改隸左馮翊。

魏(220年-265年),改京兆尹為郡,左馮翊為馮翊郡。新豐、鄭縣隸雍州京兆郡,下邽、蓮勺隸雍州馮翊郡。

晉(265年-316年),新豐、鄭縣仍隸雍州京兆郡,下邽、蓮勺仍隸雍州馮翊郡。

東晉前秦苻堅甘露二年(360年)正月,割新豐、鄭縣地,置渭南縣(縣城在今老城北),隸雍州京兆郡。下邽、蓮勺仍屬雍州馮翊郡。後秦時,渭南、下邽隸屬未變,唯據《太平寰宇記》載:“姚萇廢蓮勺縣”。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因避道武帝拓拔珪名諱,將下邽改為夏封縣,遷治於雄霸城(今巴邑鎮)。太和三年(479年)復設蓮勺縣,廢夏封入蓮勺,隸雍州馮翊郡。孝昌三年(527年)改渭南縣為南新豐縣,並設渭南郡,治所遷至今縣城東南四里明光原上。

老城 老城

西魏大統三年(537年),復設夏封縣,與蓮勺同隸雍州馮翊郡。廢帝二年(553年),分置靈源、中源二縣,改南新豐縣為渭南縣。靈源縣遺址在今陽郭高家村,中源縣址待考。三縣均隸雍州渭南郡。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廢渭南郡,靈源、中源入渭南縣,屬雍州京兆郡。同年因蓮勺界內屢有“群盜”,置延壽郡,郡治在夏封縣,領夏封、蓮勺。

隋初,置雍州,不久改為京兆郡,渭南屬之。開皇三年(583年),廢延壽郡。大業元年(605年),改夏封為下邽,並蓮勺,屬馮翊郡。大業十年(614年),將下邽縣治遷到今下吉城,隸同州。《兩京地理志》載,開皇十四年(594年),隋文帝過渭南,見原上缺水,將縣城由明光原遷至今老城。

唐武德元年(618年),渭南改隸華州。垂拱元年(685年)華州改為太州。神龍元年(705年)又復為華州。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析渭南、慶山置鴻門縣,縣治在零口鎮。同時設鴻州,領渭南、慶山、鴻門、高陵、櫟陽等縣。大足元年(701年),廢鴻州及鴻門縣,渭南屬雍州。開元元年(713年),渭南隸京兆府京兆郡。自武則天垂拱元年將華州改為太州後,州名幾經更改,下邽縣隸屬未變:開元元年(713年),為華州華陰郡;天寶元年(742年),州廢郡存;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華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改為太州;寶應元年(762年),復名為華州;寶曆元年(825年),復為太州;乾寧四年(897年),為興德府;光化三年(900年),為華州。

五代後梁時,渭南隸大安府;後唐、後晉、後漢一直隸京兆府;後周顯德二年(956年),改隸華州。下邽縣一直隸華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改華州為鎮國軍;至道三年(997年),設陝西路華州華陰郡;皇五年(1053年)改鎮國軍為鎮潼軍,渭南屬之。熙寧六年(1073年),撤渭南,入鄭縣。元豐元年(1078年),恢復渭南縣,隸永興軍路華州華陰郡。下邽縣,一直隸華州華陰郡。

金皇統二年(1142年),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改鎮潼軍為金安軍,渭南、下邽屬之。

元中統元年(1260年),改金安軍為華州。至元元年(1264年),並下邽入渭南,日並管。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路為安西路,二十三年(1286年),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皇慶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為奉元路,渭南隸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奉元路華州。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革“並管”名,下邽劃歸渭南縣,縣境始跨渭水南北,隸陝西省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華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一月,直隸西安府。

清(1644年~1912年),隸陝西西乾鄜道西安府。民國初年,屬陝西省關中道。十六年(1927年),撤道,由省直轄縣。二十八年(1939年),在大荔縣設定第八行政督察區,轄渭南等縣。

1949年5月,(原)渭南縣解放,隸陝甘寧邊區政府渭南分區。1950年5月,改為陝西省渭南分區。1956年10月,撤銷分區,由省直轄。1959年元月1日,華縣、華陰、潼關並為渭南縣(稱大縣),直屬省轄。1961年9、10月間復設渭南專區和華陰、華縣、潼關、渭南四縣。1968年9月3日改專區為“地區”,轄(原)渭南縣。

魅力渭南 魅力渭南

1984年1月,渭南縣改設渭南市(縣級)。

1995年5月,原渭南地區改設渭南市(地級)時,縣級渭南市撤銷,改設臨渭區(縣級),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臨渭區行政區劃變化頗多。唐武德初年,渭南縣設19個鄉,下邽縣設28個鄉。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渭南縣將19鄉並為4鄉,下邽將28鄉並為7鄉。從明嘉靖元年(1522)直至清末,全縣共設4鄉56里。民國24年(1935)以後,國民黨政府改鄉里制為鄉、保、甲制,全縣編14個聯保。民國29年(1940)6月,全縣設23個鄉1個鎮,轄183個保,3329個甲。

1949年5月,人民政權建立,廢除了國民黨統治時的保甲制,全縣設定1個市(渭南市,區級),23個區,162個鄉。之後,行政區劃多次調整。

2009年11月,拆雙王街道辦關中環線以西8個村委會設立白楊街道辦事處。

2011年7月7日,陝西省政府批准撤銷渭南市臨渭區大王鄉併入陽郭鎮,撤河西鄉併入閻村鎮,撤憑信鄉併入藺店鎮,撤南師鄉併入故市鎮,撤龍背鄉、信義鄉合併設龍背鎮。撤官道鄉,將原官道鄉周家部分併入下吉鎮。撤田市鎮,將田市鎮與原官道鄉部分合併,組建新官道鎮。

臨渭區轄9個街道、16個鎮、495個行政村:杜橋街道、人民街道、解放街道、向陽街道、站南街道、雙王街道、良田街道、崇業路街道、白楊街道、橋南鎮、陽郭鎮、故市鎮、下吉鎮、三張鎮、交斜鎮、辛市鎮、崇寧鎮、孝義鎮、吝店鎮、官底鎮、官路鎮、豐原鎮、閻村鎮、龍背鎮、官道鎮。其中,良田街道、崇業路街道、白楊街道由渭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辛市、龍背兩鎮及官道鎮的盧趙、黑楊兩村由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

渭南市臨渭區行政區劃
街道辦直轄
杜橋街道 轄12個社區居委會(樂天、鐵二十局、國貿、西嶽、三賢路、紅化、市財政、杜橋、渭紡、朝陽西路、中心廣場、惠園)、3個村委會(盈田、車雷、五里舖)。
人民街道 轄13個社區居委會(朝陽東街、南塘、東風影院、東風東街、東風中街、人民東街、人民中街、勝利東街、勝利中街、渭南鍋爐廠、招商、樂天中街、民生北路)、3個村委會(園裡堡、曙光、尤西)。
解放街道轄9個社區居委會(渭通、陝西路、渭南供電、印機、光華、市二院、幸福、西南京路、新世紀)。
向陽街道 轄7個社區居委會(文昌閣、林機、西門、鐵二處、尤河、通塬、新寺)、26個村委會(蔣家、西張、瓦塔、保豐、畢家、趙家院、農元、翻身、郭壕、蘆家、馬家、馬溝、孟家、程家、趙王、東王、田家、康溝、郭莊、長閔、新莊、張嶺、淹頭、樊家、蔡郭、赤水)。
站南街道 轄12個社區居委會(秦東、渭南師、西電、鐵路鑫苑、四號、秦牛、紅旗、佳苑、渭南職專、朝陽、貟張、高田)、3個村委會(韓馬、李家堡)。
雙王街道 轄9個村委會(雙王、槐衙、張劉、八里店、朱王、許村、羅劉、梁村、豐蔭)。
良田街道 轄10個村委會(安雷、安陳、良田、金花、聖店、上莊、大寨、廟南、廟北、姚家)。
崇業路街道 轄6個村委會(麻李、王賀、鄭家、大閔、白揚、周家)。
白楊街道轄8個村委會(橋村、趙村、紅星、西慶屯、穆屯、靈陽、張東、張西)。
橋南鎮 轄34個村委會(橋南、平和、箭峪、拾甲、黑張口、楊魏、段李、寺峪口、西山口、天劉、曹峪口、時家、花園、綜合、雙馬、秦陽、水泉、代家、暢家、小峪寺、長魏、黎明、階子、廟底、嶺東、毛家、雙合、嶺西、常村、五渠溝、箭坡、清水河)。
辛市鎮 轄22個村委會(辛市、南孟、觀西、布王、東四、馬渡、里仁、新馮、王、大吉、賀田、大田、龐家、小霍、大寨、太夫張、劉田、東酒王、大李、前峰、燈塔、權家)。
崇凝鎮 轄25個村委會(崇寧、樊莊、郭村、王堯、嚴家、隱村、五星、靳尚、線王、馮家、郭向、宋家、申田、田村寺、花廟、杈張、左家、尹家、斗田、徐村、仁村、小官、小官堡、段村、昝王)。
陽郭鎮 轄55個村委會(陽郭、西劉、張胡、靈陽、牛家、賀家、廟底、坡史、古范、北莊、雙雷、姜河、白嘴、安嶺、嚴峪、樊梨、員曲、寺南、南楊、北楊、屯張、谷李、堡里、王明、葛溝、灣渠、康坡、南高、西高、北李、北董、東坡楊、大王、蔡腦、張灣、北坡、萇溝、肖底、馬泉、牛寺廟、曹莊、白岩寺、劉才溝、高灣、惠溝、三官廟、姚灣、東駱、張村、老牛坡、胡寨、柳溝、陳坡、北莊、南莊)。
故市鎮 轄32個村委會(故市、板南、故寨、白家、牛家、尹王、顧家、周曹、樓史、地堯、板北、東屯、辛、杜王、巴邑、春光、營里、橋馬、板西、鯪鯉曹家、北焦、喬田、朱家、甘泉、吳章、三畛、南師、南馬、易西、三高、李家、扁家)。
下吉鎮 轄34個村委會(東關、西關、光明、邵劉、星光、陽尹、旭光、北徐、杜家、雙明、甘莊、新興、牛角廟、新店、碟吳、柳園、川王、閆柳、北七、紅林、高鈔、屈駕、凹里張、吝村、城角寨、見駕莊、城南、梁張、神寺、雙樓屈、張莊、同家、曹王、周家)。
三張鎮 轄24個村委會(三張、張毛、定李、韓家、宋村、邢家、背坡、盛家、中張、薛家、西洛、東洛、郭西、郭東、溝北、於家、北原、油張、鐵王、鐵韓、溝孟、岳家、油王、坡王)。
交斜鎮 轄19個村委會(光新、果園、美王、光二、秋池、光一、新寨、興禹、辛興、蘆任、仁村、交斜、雷豐、渭陽、團結、侯家、五豐、來化、秋豐)。
孝義鎮 轄13個村委會(孝西、孝東、孝北、孝南、金灘、明星、吝家、洪新、杜家、詹家、什馬、南劉、北周)。
吝店鎮 轄32個村委會(吝店、吝南、常莊、程曹、胡家、石佛、刁劉、紅花店、李十三、金馬、華蓮、殿王韓、時趙、小鍾寨、紅池、高廟、賈家、荊村、永樂、趙家、憑南、憑北、景賢、廟合、義石、大興、鍾南、鍾北、武家、總旗、瓦子店、蒲陽)。
官路鎮 轄16個村委會(官路、新村、北志道、雲祥、豐潤、潘家、南志道、大同、張千戶、邱寨、吝家、郭田、吊莊、潼關寨、瓦新、黨集)。
官道鎮 轄35個村委會(李家、郭家、翁家、南家、友好、馮拜、東姜、駱家、武趙、大什、賈家、李新、屯南、劉新、小什、韓家、秦橋寨、魚家、坡李、張南、鐵楊、楊公、新田、南張、臘羊、伏家、滿寨、黑楊、樓趙、屈家、蒲家、蘇武、趙東、牟家、井家)。
豐原鎮 轄24個村委會(豐原、北雷、三高、勝利、灌芝、西關、党家、東蘆、流村、蘆王、西堯、聯、閆家、呂家、三孝、定王、明星、郭堡、西伍、三星、吳田、閔家、阿桿、木張)。
官底鎮 轄21個村委會(上薛、下薛、廟王、保王、樓王、陡廟、趙家、陌張、紫郭、簡家、北郭、筱村、竹李、東來、黃家、姜家、惠豐、左家、朱家、官底、化佛)。
閻村鎮 轄27個村委會(閆村、羅家、北韓、李莊、北閆、盧王、張家、高李、西李、西王、辛趙、申郭、徐家、鄧家、雙劉、王崇寺、桶張、史家、王埝、崖頭、河西、韓家、宋家、張坡、周坡、雷家、張嘴)。
龍背鎮 轄29個村委會(龍背、程前、油陳、安王、永豐、高楊、北史、程莊、前進、東風、青龍、南袁、信義、陳北、陳南、新光、任李、騫雷、蒼渡、南焦、新莊、段劉、郝家、安劉、午趙、窪張、候家、太莊、劉宋)。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臨渭區 臨渭區

渭南市臨渭區位於陝西省關中東部,北緯34°15′~34°45′,東經109°23′~109°45′。南依秦嶺與藍田縣相接,北部平原與蒲城縣相連,東以赤水河為界與華州區為鄰,西以零河為畔與西安市臨潼區相望,東北以洛河故道(古乾河)與大荔縣相間,西北經肖高村與富平縣接壤。

地形地貌

臨渭區地處秦嶺緯向、祁呂賀山字型、新華夏系和隴西鏇卷四個巨型構造體系的交匯地區,地形複雜多樣。南部為秦嶺山地,海拔800~2400米,中部偏南是黃土台塬,海拔600~800米,中部和北部為渭河平原,海拔330~600米。渭河經中部蜿蜒東流,零河、沋河、赤水河自南向北成“川”字形流入渭河。境內高山峻岭,深谷大川,寬闊平原,滔滔河流,構成了山峰起伏,丘陵連綿,河溪交匯,塬面相接的地貌。史稱“省垣首輔”,“形勝甲於三秦”。

自然氣候

臨渭區平均氣溫13.6℃。最熱是7月,平均27.3℃,年極端最高平均19.7℃,極端值42.2℃(1966年6月21日);最冷為1月,平均-0.6℃,年極端最低平均-8.4℃,極端值-15.8℃(1969年1月12日)。

1.季節分布:按照劃分四季的候均溫標準,10℃以下為冬季,10~22℃為春秋季,22℃以上為夏季。渭南3月下旬至5月中旬為春季(60天),5月下旬至9月上旬為夏季(110天),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秋季(50天),11月上旬至3月中旬為冬季(140天)。而秦嶺山地,因海拔高,氣溫低,終年無夏。全年氣溫特點是,春溫回升快(各月幅度6.2~5.4℃),秋季降溫快(各月幅度6.3~7.2℃),暖季較長(4~10月氣溫為13.3~27.1℃)。春季12.8℃~14.6℃,夏季25.1℃~26.8℃,秋季12.2℃~13.8℃,冬季-0.4℃~1.0℃。

2.地域分布:由於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響,渭河平原的氣溫高於東西兩原,兩原高于山丘。最高點在辛市,為14.1℃;最低點在三官廟,為12.5℃。東西差異不大,南北相差1.6℃。

3.氣溫日差和年差:氣溫平均日較差介於10.5~11.6℃之間。夏季最大(6月)14.0℃,冬季最小(12月)9.3℃。有利於瓜果生長和越冬作物的營養生長。氣溫平均年較差為27.9℃,最高間差27.9℃,最低間差26.7℃,最高和最低間差37.9℃。極端最高、最低間差58.0℃。

城區 城區

太陽輻射量(光量):臨渭區全年為118.643千卡/平方厘米。七月最大,為14.337千卡/平方厘米。在季節分布上,春夏約占年輻射總量的62~64%,對作物返青、抽穗、灌漿、成熟十分有利。秋季次之,占20%,冬季最低,約占16%~17%。且從初春到晚春逐漸增高,從初秋到晚秋逐漸降低,對玉米、棉花的後期成熟和開花不利。越冬作物開始緩慢生長的≥0℃時的輻射量為107.133千卡/平方厘米。喜溫作物開始生長的≥10℃時的輻射量為83.275千卡/平方厘米,分別占年輻射總量的90.3%和70.2%。光能資源相當豐富。

土地

臨渭區有林地面積26.32萬公頃,林木蓄積量84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5.9%。天然草場14.8萬公頃。耕地面積54.61萬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34.4萬公頃。

交通

交通 交通

臨渭區境內道路四通八達,遍布城鄉,交通便捷順暢。隴海鐵路、西南鐵路、鄭西高速鐵路、大西高速鐵路、310國道、西潼高速公路縱貫東西,108國道和107省道、關中環線縱貫南北。距省會西安42公里,距鹹陽國際航空港45分鐘車程,是關中東部的交通“陸港”。 臨渭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西鄰西安連西北,東出中原通沿海,是關中東部的交通樞紐,也是西部地區率先開通兩條高鐵線的地級市。

經濟

“十一五”末(即2010年),臨渭區生產總值達到125億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長14.7%。人均GDP達到14088元,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長14.67%。全區財政總收入達到8.1億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長19.7%;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73億元,是2005年的3.7倍,年均增長29.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16495元和4565元,較2005年淨增9323元和2405元,年均增長18.1%和16.1%。

2012年,臨渭區生產總值180.52億元,同比增長14.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07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71.35億元,增長18.7%;第三產業增加值80.10億元,增長14.3%。

2013轄區生產總值完成181億元,增長14.5%;區級財政收入完成2.7億元,增長1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7.2億元,增長17.5%;工業總產值達到64億元,增長1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3300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增長20%。

第一產業

渭南市臨渭區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部,農業資源豐富,生產條件優越,是國家商品糧和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區),是國家秦川牛保種區之一。全區有耕地面積113萬畝。土地平坦、肥沃,有效灌溉面積98萬畝,已形成灌、排、防洪於一體的水利設施系統。種植業以糧、棉、菜、瓜、果為主,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70多萬畝,複種指數148.7%。養殖業以牛、雞、豬為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區。

湭河岸邊的北劉遺址表明,距今約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時期,臨渭區就有了原始的農業。其生產方式和全國一樣,大致經歷了原始、奴隸、封建、個體農民和集體所有制五種形式。在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制度,特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臨渭區是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制。用僱工、出租土地、放債等方式剝削農民,使農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1951年,臨渭區根據上級指示,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變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耕者有了田地。1956年,經過農業生產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縣建立85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實現了農業合作化。1958年,又在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礎上,組織38個(後調整為34個)工、農、商,學、兵五位一體,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的農村人民公社。1962年,人民公社建立“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管理體制。由於人民公社在分配上存在著平均主義的弊端,1979年以後,臨渭區逐步實行了包乾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使農村經濟全面迅速地向前發展。

“十一五”期間,臨渭區建成“一村一品”示範鄉鎮6個,示範村135個(其中省級示範村37個),推進村150個,培育形成葡萄、核桃、獼猴桃、香菇、冬棗、奶牛、生豬、奶山羊、肉鴿、籠養雞十大特色產業基地,被評為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區、陝西省“一村一品”先進區、全國畜產品先進區、陝西省畜牧生產先進區、秸稈養牛先進區。糧食生產連年獲得豐收,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通過綠色農產品基地認證和無公害基地認證共6個,註冊渭樂天、見莊、秦濃等農產品商標7個,冬棗、超級無核王葡萄等4種渭樂天牌時令水果被推薦為奧運會指定產品。全區累計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戶(其中省級4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27個,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

“十一五”末(即2010年),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21.41億元,比2005年淨增12.6億元,年均增長7.9%。

第二產業

據出土文物表明,新石器時代臨渭區就出現原始的手工業製品,如石器、骨器、陶器、編織等。

秦漢時期,有了少量磚瓦生產。元代以後,隨著棉花種植的增加,土紡、土織遍及農村,榨油、染坊、鐵匠、縫紉、竹木、釀造等有所發展。清乾隆年間,全縣有納稅班匠157人。光緒年間,渭北一帶的土布、東西兩原的草帽、葦席,數量均已可觀。民國年間,手工業繼續發展,同時,隨著西北聚記機器棉花打包股份有限公司的建立,開始有了近代機械工業。

夜景 夜景

建國初,私營工業有所發展,除原有企業基本保留外,新增瑞昕麵粉廠,德華、義興成、德泰、德聚等 鐵工廠,至195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712萬元,職工717人。1953年我國進入第一個五年計畫,國家對私營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行公私合營,手工業也走向合作化,國營工業陸續建立。至1958年全縣共有各類工業企業21個,職工1,755人,工業總產值達1471萬元;主要工業產品增加了發電、棉紗、水車、石灰、生鐵、水泥、鍋駝機、小鋼磨、肥皂等。

此後,(原)渭南縣城列入三門峽水庫淹沒區,國民經濟又遇暫時困難,1960年中央指示對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本縣於1962年停辦了紡織廠等6個工廠,1963年工業總產值下降到1148萬元,職工隊伍減為1202人。1964年後,三門峽庫區縮小,渭南縣城從淹沒區劃出,大中型企業紛紛建立,至1983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38個,其中國家部屬2個,省屬6個,地屬14個,縣屬51個,城鎮街道28個,農村社隊133個,五七工廠3個,聯營企業1個。工業總產值增至18566萬元(其中縣屬8925萬元),比1949年增長56倍,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4.84%。擁有各種機械動力78,800瓩(其中,原動機13000瓩,發電機2500瓩,電動機52300瓩,電氣機械11000瓩),金屬切削工具機1364台(其中大型工具機49台,高精度工具機41台,數控工具機7台),台鑽327台,砂輪及拋光機300台,鍛壓設備290台。主要產品增加了棉布、塑膠、運輸帶、染料、中成藥、乳製品、化工設備、機械設備、鍋爐、水泵、化肥等種類。不少產品如硫化氫、交直流電機、印刷機械、油鋸、專用儀表。膠木拉線開關、墨水、印花毛巾、元釘、編織軟電線等被評為陝西省或全國優質產品。國民經濟結構已由農業占主導地位,變為農業、工業相輔相成,同時發展。

“十一五”末(即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77.3億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長16.9%。其中區屬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40.8億元,是2005年的5.4倍,年均增長40.3%。

第三產業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稅務雜重,軍用物資徵調頻繁,不少商行累賠歇業。

1949年5月臨渭區解放後,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採取保護工商業的政策,恢復國民經濟,私營商業很快發展起來,到年底計有雜貨、土產、肉菜、文具、油鹽、旅店、美術、麵粉、鐵磁、飲料、燃料、藥業、百貨、綢布、糧業、紙菸16行業,加上攤販共827戶,資金715091萬元(折今715091元),從業3033人。1952年發展到1158戶資金3973863萬元(折今3973863元),從業4201人。對於溝通城鄉物資交流,滿足消費者需要,起了有益的作用。

1953年,國家進入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開始有計畫地發展國民經濟,但是這些私營商業特別是資本主義商業,有的投機取巧,偷稅漏稅,有的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給市場供應和經濟發展造成不少麻煩。為了發揮其積極作用,限制其消極因素,保證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本縣開始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除棉商、糧商因國家統購統銷全部轉業外,至1956年,將236戶資本主義商業8戶直接過渡到國營商業,228戶按行業設立16個公私合營總店115個門市部;將910戶小商小販757戶按行業組成20個合作商店和26個合作小組,由國營商業領導,30戶併入公私合營商店,其餘23戶鑒於居住分散,繼續自營;將186戶飲食服務業70戶成立37個公私合營企業,63戶組成35個合作社(組),其餘53戶保持自營。1966年9月,鑒於私人資本領取的定息已超過投資總額,根據中央指示,取消了資本定額,將這些企業轉入國營。其它合作商店、小組繼續由國營企業直接領導。1979年以後,中央決定放寬政策,允許個體經濟存在並有所發展。

“十一五”末(即2010年),臨渭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7.38億元,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長18%以上,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從2005年的42.7%提高到2010年的45.9%,提高了3.2個百分點。

2014年臨渭區生產總值完成303.79億元,增長1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57億元,增長10.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9400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00元,增長13%。201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3億元,增長20%。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2.4億元,增長16%。

民生

2014年民生工程加快實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實施民生項目206個,完成投資15.5億元。新建了7所學校公寓樓、餐廳,建成特殊教育學校和8所公辦幼稚園,實行劃片入學和教育共同體基本解決了大班額問題,聯考奪得全市文理雙桂冠,“雙高雙普”創建通過省級回訪督導驗收,全國慈善教育進校園現場觀摩會在我區召開。64萬農村居民參加新農合,補償參合患者2.4億元;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二院搬遷市中心醫院舊址;市一院門診綜合樓投入使用,搬遷了下邽、程家2個衛生院,新建了15個標準化衛生室。單獨兩孩政策平穩實施,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3‰。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136萬元,城鎮新增就業9806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擴大到35萬人,向1.75萬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4.5萬城鄉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實施醫療救助4300人次,實行領導幹部包聯城市貧困戶制度,幫助解決問題430個。新開建保障房10197套,竣工13940套,分配11926套。籌集2000萬元,建成35個標準化城市社區,全市社區建設現場會在我區召開;新建了8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3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9個農村幸福院。投資500萬元,在各街鎮設立了總值班室,為所有鎮安裝了取暖鍋爐。積極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成79個健身工程、6個廣電服務站,組建文藝團隊1100多個,農家書屋覆蓋所有村和社區,成功承辦全國全民健身挑戰日活動,參加12屆市運會取得金牌、總分雙第一。

人口

據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北京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考察,在舊石器時代,臨渭區渭河北部是湖泊沼澤,南原山嶺被森林覆蓋,上古猿人已在南山地區活動。

秦、漢、唐、宋各朝,初期社會比較安定,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人口即隨之發展,到了晚期,階級矛盾加深,社會動亂,人口就大大減少。明代,由於政治、經濟、災害等種種原因,人口發展呈現波浪式起伏趨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民安居樂業,人口增長速度加快。1949年,臨渭區305181人,1959年402548人,1969年543895人,1979年653540人,到1983年達到674539人,比1949年增長1.21倍。平均每年淨增10863人。

據《渭南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臨渭區人口813226人,人口占渭南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16.17%下降到2010年的15.38%。

2011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略有回升。據年度人口抽樣調查,2011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17698人,人口出生率9.15‰,死亡率3.71‰,自然增長率5.44‰。

【民族】

臨渭區現有漢族、回族、滿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土族、黎族、白族、朝鮮族、俄羅斯族、哈尼族、錫伯族、羌族、土家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

社會

科技

文化體育 文化體育

1956年,臨渭區成立了科學技術普及協會(以下簡稱科協),1959年,成立渭南縣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科委),“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撤銷。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後,縣科委、縣科協相繼恢復,並先後成立了醫學會、中醫學會、護理學會、藥學會、農學會、林學會、畜牧獸醫學會、水電學會、機械學會、化工學會、土建學會、數學學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城鎮工業技術協會、外語學會和科普電影學會等17個民眾性學術組織。這些學會經常交流科技情報,開展學術討論。畜牧獸醫學會曾篩選出100餘種疫病的200多個方劑,彙編成冊,獲得了地區科技成果獎;外語學會曾舉辦兩期英語學習班,培訓了50多名科技人員;護理學會多次組織護技表演競賽,幾個項目曾獲得省和地區的獎勵。

“十一五”期間,臨渭區科技成果推廣套用率達到82.5%,技術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份額達到46.8%。

教育

渭南市臨渭區明代有書院2所、義學14所,原渭南縣設教諭、訓導管理。清鹹豐年間有書院6所、義學13所。辛亥革命前,廢除科舉制度,改書院為高等國小堂,原渭南縣有高等國小堂3所、兩等學堂1所、初等國小堂129所,縣設勸學所管理。民國時,村辦初小(保國民學校),鄉辦高小(中心國民學校),三十八年(1949年)原渭南縣有中學5所、國小467所(內有女校4所)、職業學校5所,學生30325人(其中中學生1390人),縣級管理機構改為教育局(科)。

教育 教育

建國後,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1949年6月就設教育科,後改為文教衛生科、文教科、文教衛生局、文衛辦公室。1979年專設教育局,管理教育事業。截至1983年,有國小524所,國中49所,高中9所,各類專業學校9所。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學生122499人,比民國時增長3倍。其中國小學生85713人,比民國時增長近兩倍。初、高中學生36786人,比民國時增長25倍多。

“十一五”期間,臨渭區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得到落實;五年先後撤併中國小255所,建成農村寄宿制學校17所,新建、改造危漏校舍16.7萬平方米,建成渭南實驗國小和實驗中學,學校布局日趨合理;辛市鎮、交斜鎮、下吉鎮、雙王街道被評為省級教育強鎮;瑞泉中學被評為省級示範高中,杜橋中學、鐵路自立中學、固市中學、下吉中學、吝店中學進入省級標準化中學行列,臨渭區被省政府命名為“兩基”教育先進區。

文化

民國時期,原渭南縣城有兩個私營秦腔專業劇社,農村有兩個私人辦的秦腔劇社和一些私人辦的皮影劇社,走街串鄉賣藝演出。勞動人民逢年過節,還自演一些秧歌、竹馬、芯子等娛樂。建國之後,文化藝術項目日益增多,不僅有專業劇團、業餘劇團,還有書店、圖書館、電影院(隊)。1979年成立了渭南縣文化局。至1983年有專業劇團3個(地區2個)、業餘劇團8個、影劇院5個、電影隊68個、書店、圖書館、文化館各1個。民眾文化活動也比較活躍。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

“十一五”期間,臨渭區鄉鎮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有序推進,民眾文化體育生活豐富多彩。秦腔現代劇《橋彎彎月圓圓》榮獲第五屆陝西省藝術節、陝西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並參加了陝西省“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紀念秦腔晉京五十周年”赴京演出活動。

衛生

民國時期,臨渭區醫療衛生事業落後,二十年(1931年)原渭南縣城才成立一個衛生院,設備簡陋,其餘是私人開設的18家中西藥房。抗日戰爭時,私人開業的醫院3所,診所5所。建國後,1953年就設立文教衛生科管理此項工作,後改文教衛生局,1977年後專設衛生局。先後建立四級44個醫院,其中,地區醫院1個、縣醫院2個,地段醫院7個、公社衛生院34個。此外,中央、省、地、縣各廠礦、機關、學校、事企業單位也辦起醫院、診所、醫務室92個,共有醫療衛生人員3009人,不僅可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也可以作一些較為複雜的手術,基本保證了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

“十一五”期間,臨渭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實施,參合率達到98%,民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城鄉低保大幅擴面,城市低保對象達到24.7萬人,農村低保覆蓋面擴大到3.98萬人;社會保險參保面持續擴大,參保人員20.8萬人;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為主的城鎮社會保險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困難民眾、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旅遊

臨渭區內南部有尤河川道生態風景區、險峻秀美的石鼓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部有建於唐代的下吉慧照寺寶塔,區內有全國僅存的秦始皇焚書台—灰堆遺址和渭南八景之一的“六姑泉”。臨渭區西連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陵兵馬俑和華清池,東鄰聞名天下的西嶽華山,旅遊資源開發潛力較大。

石鼓山

石鼓山森林公園位於渭南市之南,秦嶺北麓,距渭南市區30公里,總面積1420公頃,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公園內景色秀美,其中石鼓山景區集華山之險與黃山之秀於一體,故有“小華山”之美稱,生長著數量繁多的“植物活化石”白皮松,內有“龍洞蛇道”、“神泉水”、“夫妻松”、“回心石”、吉祥龜、青蛙石等自然景觀。園區自然資源、人文景觀豐富。1997年被陝西省林業廳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

六姑泉

旅遊 旅遊

六姑泉又稱瑞泉瀑布,屬渭南八景之一。地處陝西渭南城區東南方向,出城南行五里,在沋河西岸的西塬半坡,地屬蔣家行政村。自唐、宋、金、元以來,在此設寺設觀。明嘉靖年間,臨渭區名士南大吉,罷官後曾在此建“沋西草堂”,從事講學和著作。渭華起義前,渭南縣委在這裡開過多次會議,磋研起義方案。上世紀三十年代,蔣介石赴西安途中,路過渭南,曾在此作過短暫停留。

特產

火烙花

臨渭火烙花 臨渭火烙花

火烙花為渭南製作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工藝品,起源於西漢末期。早期只在竹木器具上烙制簡單圖案,作裝點之用,後逐漸演變發展為今天的火烙畫。製作火烙畫的工具為特製鐵筆,加熱後在木質或較厚紙質上用手工烙制而成。完成一幅(件)烙畫製品要經過選材、構思、描繪草圖、烙畫、上漆(裝裱)裝框等多道程式。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起源於明朝崇禎年間,因在農曆六月上市,又稱“六月鮮”。以剔骨“同羊”肉、骨頭、桂皮、花椒、小茴香、草果、精鹽、味素為原料,分原料處理、煮羊肉、調製熟羊肉三道工序,食用時用燒餅或白吉饃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醬、鮮蒜瓣,則肉爛湯清,吃而不膩,清醇可口,別具風味。

甑糕

甑糕 甑糕

甑糕是陝西關中地區傳統早點食品,是以糯米和紅棗為原料製成的一種甜糕。其特點是:棗香濃郁、軟糯粘甜。而且大棗還具有益氣補血、養腎安神之功效,是一種滋補養身食品。

豆腐泡

臨渭區 臨渭區

豆腐泡,是渭南人的經典早餐,可與羊肉泡,時辰包子並稱為渭南人三大必吃之早餐。豆腐泡,即豆腐泡饃,豆腐是比豆腐腦略硬的軟豆腐,饃是文火烙就的麥麵餅,最高境界是略發,配以油潑辣子,乾香椿末等秘制調料,吃時,先把饃掰成拇指大的塊,連豆腐在鍋里過幾遍,使熱,然後用勺子舀著吃,這是標準吃法。也可直接舀豆腐,就饃吃。吃時必嚼大蒜。

biangbiang面

biang字的寫法 biang字的寫法

biangbiang面是陝西麵條的傑出代表之一,它的確切字形古今字典都查不到,但在每家賣biangbiang面的飯店門前,你都會看到一個偌大的招牌,上書一個斗大的字,筆畫多達五十幾畫,陝西關中人不分老幼,都會脫口念出:“一點上了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二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中間夾個言簍簍,你也長、我也長,裡面坐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搭掛麻糖,推個車子游鹹陽。”這首民謠唱的便是“biang”字的傳統寫法。

陝西民風民俗中有“八大怪”或“十大怪”之說,其中一怪即“麵條像褲腰帶”,指的就是biangbiang面,是說其形之長、之寬、之厚也。事實上,秦地麵條種類極多,又細又韌又長的岐山面,是關中西部的代表作,而像“褲腰帶”的biangbiang面,則是關中東部麵條家族的“明星”。

著名人物

程邈,秦代書法家。字元岑,內史下邽(今渭南北)人。相傳他首先將篆書改革為隸書。蔡邕稱其“刪古立隸文”。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傳邈善大篆,初為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稱善,釋其罪而用為御史,以其便於官獄吏人佐書,故名曰隸。

張禹,(?-前5年),字子文,河內軹縣(今河南濟源東)人,後移居蓮勺(nianzhuo)縣(今渭南市臨渭區交斜鎮來化村)。從施仇學《易經》,從王王陽,庸生習《論語》,被推為郡文學。甘露年間,諸儒推薦做了博士。初元年間授太子《論語》,升任光祿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代王商任丞相,封安昌侯,建平二年(前5年),張禹去世,諡號節候。

韓盛,字文熾,南陽堵陽人也,五世祖遠,為鄭縣令,因徒居京兆之渭南焉。盛幼有操行,涉獵經史,兼善騎射,臂力過人。累遷至都督、輔國將軍、中散大夫、帥都督、持節、車騎大將軍。

魚俱羅(?-613年),馮翊下邽(陝西渭南東北)人,隋朝名將。身高八尺,體力過人,聲音極其洪亮,平時說話聲音可傳出數百步之遠。初為禁衛軍,累遷至大都督。開皇九年(589年),隨煬帝平定南陳,因功拜開府。開皇十年(590年),隨軍平定沈玄懀、高智慧等的叛亂,因功加授上開府、高唐縣公、疊州總管。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古下邽三賢之一。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張仁願(?-714年),原名仁亶,古下邽三賢之一。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臨渭區)人,唐朝宰相、名將。張仁願文武雙全,曾任殿中侍御史,後任肅政台中丞,檢校幽州都督,擊退突厥默啜可汗的進犯,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長吏。唐朝張仁願建立三受降城體系取漠南,極大地削弱了後突厥汗國的國力,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拜相,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左衛大將軍,封韓國公,又加鎮軍大將軍。

寇準(961年-1023年),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古下邽三賢之一,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後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1023年),病逝於雷州。

南大吉(1487年-1541年),字元善,號瑞泉,明代陝西渭南縣田市里秦家堡(今陝西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家村)人,南金長子。心學大儒王陽明得意弟子之一,著名學者。性豪宕,雄於文。注有《渭南志》,《紹興志》,《少陵純音》,《瑞泉集》。

楊天縱(?-1732年)字景聖,陝西渭南人,清朝將領。年十七,父母相繼沒,遂入伍。嘗從勇略將軍趙良棟下雲南,冒失石,負重創。補四川提標把總,遷峨邊營千總。

雷延壽,字曼卿(1869-1928),陝西渭南雙王車雷村人。少年時,天資過人,能文工書,刻苦好學。16歲中秀才,25歲中舉人。十七年(1928)十二月十九日,雷患腦溢血,病故北平,時年59歲。二十一年(1932),遷葬於渭南故里祖塋。

王尚德(1891-1946)又名璋峰,化名王琴生,陝西渭南縣程家鄉(今渭南市臨渭區向陽街道辦)姚李堡村人。1922年7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共青團,1925年12月轉為共產黨員,他是陝西地區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也是黨、團組織和農民協會的創始人。他為革命事業培養造就了大批有為的人才,組織發動了震驚全國的“渭華起義”和農民革命鬥爭。

屈武(1898-1992),字經文,陝西渭南人,192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系,1927年畢業於蘇聯中山大學,1930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曾參加“五四”運動,血濺總統府。政協第五、六屆中央副主席,第六屆代理主席、主席,第七屆名譽主席。

高雙成(1882-1945)國民黨陸軍中將。陝西渭南人(今渭南市臨渭區)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後在陝西鎮守使井岳秀部任職。1927年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九路軍第二師師長,國民黨陸軍第八十六師第二五六旅旅長、第八十六師師長、第二十二軍軍長等職。

王勁哉(1897-1968),字步禮,綽號“王老虎”,陝西渭南縣陽郭鎮康坡村(今渭南市臨渭區)人,中國近代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抗日將領。他是屢戰奇功的西北驍將,“西安事變”的主要參與人,逮捕山東王韓復榘的執行人,鄂中六年抗戰的旗幟、領袖;他曾任共產黨渭南軍分區副司令員、陝西省政協常委,“文革”期間被迫害致死;他軍政皆能,作為要犯竟能兩次“越獄”成功,治理開封、鄂南等地績效很好,有“開創亂世好風氣”的美譽。

楊德中,陝西渭南人,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入抗大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濱海軍區連指導員,山東軍區、魯中南軍區團政治處主任。參加了萊蕪、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後,歷任團政委,師政治處副主任、主任,中央警衛團政委,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副局長兼警衛師師長等。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4年5月晉升為上將軍銜。中共第12、13、14屆中央委員。

張宗遜(1908-1988),陝西省渭南縣(今渭南市)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軍長、紅軍大學校長、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兼富甘警備司令等職,參加了北伐戰爭、秋收起義、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冀中抗日、百團大戰和解放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兼軍校部部長、後勤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榮譽

2017年12月,臨渭區榮獲2017年陝西省全民健身示範縣。

陝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