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

艾葉

艾(《詩經》),又名:冰台(《爾稚》),艾蒿(《爾雅》郭璞注),醫草(《別錄》),灸草(《埤雅》),蘄艾《蘄艾傳》),黃草(《綱目》),家艾(《醫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艾葉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乾燥葉。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湖北蘄州(李時珍的家鄉)產者為佳,稱“蘄艾”,因其得土氣之宜,葉厚而絨多,用作灸治的材料,功力最大。夏季花未開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或陰乾。艾葉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降濕殺蟲的功效。

基本信息

產地

主產於湖北、安徽、山東、河北。

炮製方法

艾葉艾葉
根據炮製方法不同分為艾葉、醋艾葉、醋艾葉炭、艾葉炭,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醋艾葉、醋艾葉炭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歷史沿革】

唐代有制炭(《千金》)、熬制、絞汁(《千金翼》)、炙制(《外台》)。宋代有醋炒(《局方》)、醋煮、醋焙、

米炒(《總錄》)、醋蒸(《朱氏》)、炒黃(《寶產》)、炒焦(《百問》)、焙(《指迷》)。元代有鹽炒(《寶鑑》)。明、清以後又增加有酒醋炒(《普濟方》)、酒炒(《奇效》)、酒洗(《良朋》)、米泔制(《宋氏》)、香附及酒醋制(《濟陰》)、硫磺制(《指南》)、棗泥制(《準繩》)等炮製方法。並有“生則用涼,熟則用熱”(通玄);“芳香可以入血,辛熱可以解寒,故生者能理氣血,解散風寒濕邪,或炒黑,或揉熟能溫暖下元……生者能散,熟者能守”(《便讀》)的記載。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有醋炒、炒炭、炒炭後醋炒等。

【炮製方法】

1.艾葉: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梗,篩去灰屑。

2.醋艾葉:

取淨艾葉,加入定量的米醋拌勻,悶潤至醋被吸盡,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晾涼。

3.艾葉炭:

取淨艾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炒至微乾,取出,及時攤晾,涼透。

4.醋艾葉炭:

取淨艾葉,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噴入定量米醋,滅盡火星,炒至微乾,取出,及時攤晾,涼透。

【成品性狀】

生艾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白色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醋艾葉呈灰黑色,清香氣淡,略有醋氣。艾葉炭為焦黑色,多捲曲,破碎。醋艾葉炭,形如艾葉炭,略有醋氣。

【炮製作用】

艾葉:

味辛、苦,性溫;無毒。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能。生品性燥,祛寒燥濕力強,但對胃有刺激性,故多外用,或搗絨做成艾卷或艾炷。如治療為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人齋直指方》);治濕疹瘙癢,單用或配雄黃、硫磺煎水外洗(《衛生易簡方》);治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胎氣受損,用膠艾六和湯(《醫壘元戎》)。

醋艾葉:

溫而不燥,並能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增強祛寒止痛的作用。如治寒客胞宮的艾附暖宮丸(《古今醫鑒》);治宮寒不孕,或胎為外因所侵而致胎動不安的艾葉湯(《總錄》);治婦人血海虛冷的艾附丸(《楊氏家藏方》);治婦人血虛火旺,血崩不止的膠艾四物湯(《古今醫鑒》)。

艾葉炭:

辛散之性大減,對胃的刺激性緩和,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可用於崩漏下血,月經過多,或妊娠下血。如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的艾薑湯(《世醫得效方》)。

醋制艾葉炭:

溫經止血的作用增強。

【炮製研究】

艾葉中含有揮髮油、鞣質等成分。現代對艾葉的炮製研究主要是以艾葉揮髮油、水浸出物、鞣質及小鼠凝出血時間為指標,對其生品、炭炒品、砂燙品、煅炭品及不同溫度、時間下的烘製品進行實驗比較。結果表明,艾葉經加熱炮製後,揮髮油含量大幅度降低,且隨溫度的升高、時間的延長呈逐漸降低的趨勢。而悶煅品揮髮油含量較其他加熱制炭品高。

艾葉炒炭或烘製後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其中以180℃烘20分鐘和200℃烘10分鐘所得樣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顯。艾葉止血作用的強弱與鞣質含量的高低關係不大。提高鞣質並非是艾葉的唯一止血成分。砂燙艾葉炭浸出物量明顯高於炒炭品和煅炭品。認為這與砂燙艾葉炭質地疏鬆、炭化部分少有關。

【貯存】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通風。

【地方炮製特色】

1、醋制

(1)取淨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噴醋,炒乾,取出,晾乾。每艾葉100kg,用醋15kg(《藥典85》)。

(2)取淨艾葉,加醋拌勻稍燜,置鍋內炒至微焦,取出,放涼。每支葉100kq,用醋10-15kg(《藥典63》)。

2、制炭

取淨艾葉,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清水少許,取出,晾乾(《藥典77》)。

3、制絨

取淨艾葉搗成絨,篩去粉末,揀去葉脈粗梗(《規範》)。

4、酒制

取艾葉置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色,用黃酒噴勻,取出,放涼。每艾葉500g,用黃酒90g(《河南》)。

5、蜜制

先將蜜熔化,沸騰過篩,再加熱至起泡呈老黃色,將艾葉倒入,炒至徽黃不粘手為度。每艾葉1kg,用蜜0.4kg(《集成》)。

6、鹽、醋、姜、酒制

取艾葉,每500g加入鹽、醋、姜、酒混合液120g(2%鹽水30g,醋30g,生薑汁30g,酒30g)拌勻或僅用姜、酒,拌勻吸盡後,蒸2小時,曬乾即得(《廣東》)。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單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在開花時即枯萎;中部葉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暗綠色,稀被白色軟毛,並密布腺點,下面灰綠色,密被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葉片有時全緣完全不分裂,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花序總狀,頂生,由多數頭狀花序集合而成;總苞苞片4~5層,外層較小,卵狀披針形,中層及內層較大,廣橢圓形,邊緣膜質,密被綿毛;花托扁平,半球形,上生雌花及兩性花10餘朵;雌花不甚發育,長約1厘米,無明顯的花冠;兩性花與雌花等長,花冠筒狀,紅色,頂端5裂;雄蕊5枚,聚藥,花絲短,著生於花冠基部;花柱細長,頂端2分叉,子房下位,1室。瘦果長圓形。花期7~10月。

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

性味歸經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歸經】歸肝經、脾經、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熏灸;或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禁/宜人群

1.陰虛血熱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2.《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炮製方法

醋艾炭(艾葉炭):取淨艾葉,在鍋內炒至大部分成焦黑色,噴米醋,拌勻後取出稍篩;也可噴灑清水撲滅火星,取出晾乾,防止復燃。每100kg艾葉,用醋15kg。

地理分布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功效

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

主治

用於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相關配伍

1、冷勞久病:茅香花、艾葉四兩,燒存性,研末,粟米飯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湯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後用棗湯下,立效。(《聖濟總錄》)

2、傷寒時氣,溫病頭痛,壯熱脈盛:以乾艾葉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頓服取汗。(《肘後方》)

3、妊娠風寒卒中,不省人事,狀如中風:用熟艾三兩,米醋炒極熱,以絹包熨臍下,良久即蘇。(《婦人良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入丸、散;或搗汁。外用適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禁忌

本品藥性溫燥,陰虛血熱者慎用。有小毒,不可過量服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2、《本草求真》:專入肝脾。兼入腎。

3、《本草從新》: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油中主要為Ⅰ,8-桉葉精、α-側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腦、藏茴香酮、反式葦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功用主治

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別錄》: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

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

汁又殺蛔蟲。

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

長服止冷痢。

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並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

治產後驚風,小兒臍瘡。

選方

①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

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

(《補缺肘後方》) ②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二錢。

(《衛生易簡方》) ③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二錢,辣蓼二錢,車前一兩六錢。

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

(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④治氣痢腹痛,睡臥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

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

(《聖濟總錄》香艾丸) ⑤治濕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乾艾葉四兩(炒焦存性),川白姜一兩(炮)。

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

(《世醫得效方》艾薑湯) ⑥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

(《千金方》) ⑦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葉煎服。

(《聖惠方》) ⑧治糞後下血:艾葉、生薑。

煎濃汁,服三合。

(《千金方》) ⑨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半兩,乾薑一錢。

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

(《養生必用方》) ⑩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一兩,蒲黃、蒲公英各五錢。

每日一劑,煎服二次。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婦人白帶淋瀝:艾葉(杵如綿,揚去塵末並梗,酒煮一周時)六兩,白肅、蒼朮各三兩(俱米泔水浸,曬乾炒),當歸身(酒炒)二兩,砂仁一兩。

共為末,每早服三錢,白湯調下。

(《本草匯言》) ⑿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

(《肘後方》) ⒀治產後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陳蘄艾二斤,焙乾,搗鋪臍上,以絹復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氣出,則痛自止。

(《楊誠經驗方》) ⒁治盜汗不止:熟艾二錢,白茯神三錢,烏梅三個。

水一鍾,煎八分,臨臥溫服。

(《綱目》) ⒂治癰疽不合,瘡口冷滯:以北艾煎湯洗後,白膠熏之。

(《仁齋直指方》) ⒃治頭風面瘡,癢出黃水:艾二兩,醋一升,砂鍋煎取汁,每薄紙上貼之,一日二、三上。

(許國楨《御藥院方》) ⒃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

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臨床套用

①治療慢性肝炎取艾葉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0.5克,每日肌注4毫升,總療程1~2個月。

治療期間同時給予保肝藥物。

治療123例,其中遷延性肝炎39例,近期治癒28例,顯效6例,好轉5例;慢性肝炎46例,近期治癒21例,顯效19例,好轉6例;肝硬化15例,顯效3例,好轉4例,無效8例。

總有效率92%。

②治療肺結核喘息症用10%艾葉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時服用。

臨床觀察37例,均同時內服異煙肼,3例並發肺原性心臟病的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時,加用毒毛鏇花子甙治療,一般服艾葉液1~1.5月。

31例經過上述治療,氣短及咳嗽減輕,喘鳴消失,痰量顯著減少,肺部乾、濕性羅音減少或消失;其餘6例療效較差或無效。

經驗證明,以對肺部無嚴重纖維增生或肺氣種存在者效果較佳。

③治療慢性氣管炎取乾艾1斤或鮮艾2斤,洗淨、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得濾液3000毫升,加適量調味劑及防腐劑。

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

或製成注射劑,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

治療154例,近期控制6例,顯效21例,好轉81例,無效46例。

或用蒸餾法提取艾葉油,製成膠丸或糖衣片服用,每日量0.1~0.3毫升,分3~4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

治療138例,一個療程總有效率81.88%,近期控制加顯效者占46.37%。

還有每日用艾葉2兩(乾品),紅糖5錢,加水煎成100毫升,分3~4次服,1周為一療程。

治療484例,有效率76.1%。

④治療急性菌痢用20%艾葉煎劑,日服4次,每次40毫升,觀察21例,均獲治癒,平均住院5.5天。

治療過程中同時補充維生素乙、丙,個別病例給予輸液。

⑤治療間日瘧取乾艾葉0.5~1兩,切碎,用文火煎2小時左右,過濾,加糖,於發作前2小時頓服,連服2天。

經治療53例,控制症狀的有效率在89%上下,血內瘧原蟲陰轉率為56.2%.藥液須現制現用,每日用1兩的療效較好。

⑥治療鉤蚴皮炎 在局部鉤蚴感染24小時內,取直徑1.5厘米的艾絨卷,熏燙鉤蚴感染部。

對於皮疹多而範圍廣的皮炎,將患部皮膚分區逐一熏燙5分鐘。

治療106例,癢感消失者77例,仍有癢感者28例,奇癢者1例。

患者一般於晚間艾熏後,即癢止入睡,次晨癢感消失。

對照組60例未加治療,癢感持續時間短則3~4天,長則5~6天,少數皮炎進展為紅腫、水泡戒因抓破而潰爛。

治療組呼吸道症狀(氣急、咳嗽)的出現率為1.88%,對照組為14%。

⑦治療婦女白帶取艾葉5%煎湯去渣,雞蛋2個放入湯內煮後吃蛋喝湯,連服5天。

⑧治療尋常疣采鮮艾葉擦拭局部,每日數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

治療12例,最短3天、最長10天即行脫落。

其他功效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去除體內虛火。方法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後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1/4,撕碎後放入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兌入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一般連泡數次,約2~3天后即可有效。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堅持一段時間後,由體內虛火引起的黑眼圈就會明顯好轉。需要注意的是,用艾葉水泡腳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還可在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喝一杯生薑紅棗水

想要效果更快,還可以用艾條或艾絨,灸肝腧、膈腧、三陰交穴,這三個穴位都是滋補肝腎的穴位。每天在這三處按摩、艾灸各5分鐘即可,10天為一個療程,中午11時灸效果最佳。此外,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吃魚、瘦肉、蛋類、豆製品、花生米、核桃、水果、蔬菜等。

艾葉區別

生艾:每年的五月是采艾葉的最佳時期,採摘的鮮艾葉經過反覆的日曬後的乾品即為生艾,生艾葉就是中藥材原料,也是製作陳艾葉、製作艾絨的原料。

陳艾:是指艾葉製作方法與儲存的時間,每年收存的生艾,再加以長時間的避光儲存,使生艾葉慢慢老化,散去艾葉中過多的揮髮油,已達煅去燥氣之功,如此加工之艾葉稱為陳艾。陳放時間應大於一年以上,三年為佳,更長久則不宜,這種艾葉加工艾絨在外觀上有兩大特點:一是容易加工艾絨;二是加工的艾絨柔軟;

熟艾:是指艾葉的炮製過程和炮製方法,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與熟,更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陳艾,熟艾是指用陳艾葉製作成艾絨後即為熟艾:簡言之:熟艾就是把陳艾葉加工成的艾絨。

古法制絨與現在有天壤之別,過去要將陳艾葉置於臼內,經過上百上千次的反覆搗捶篩檢,已達量變至質變,最後將陳艾葉製成軟似棉絮一樣的艾絨,為之熟艾!

青艾絨----雖然是艾絨,但不能說成為熟艾

熟艾---陳年艾絨

金艾絨----三年陳放的艾葉加工的高級艾絨,熟艾也!

食用方法

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一隻,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眼多夢,小腹冷痛等。

艾葉雞蛋湯

艾葉原料:艾葉50克 雞蛋2個 白糖適量。

製法:將艾葉加水適量煮湯,打入雞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

功能主治:溫腎安胎。適用於習慣性流產。

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

艾葉餅子

艾葉做法:將五月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婦女坐月子必吃的點心,還可治感冒。

植物分類導航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至2004年,已確認有287655個物種,有258650種開花植物和15000種苔蘚植物。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角苔植物門葉苔植物門石松植物門有節植物門
帚蕨植物門苔蘚植物門種子植物門蕨類植物門

中草藥大盤點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讓閭
阿育魏實 埃蕾
矮腳龍膽 矮腳羅傘 矮
凹朴皮 八哥
白飯樹葉
阿膠 阿里紅
白萆粟
讓閭子
白花菜子
白花菜根
白蘇梗
白松塔
白朮-白及
矮人陀
白薯莨
白鶴藤根
白鶴藤
白荷花露
白石榴花
白石榴根
白升麻
巴豆油
白山苔
白沙糖
白沙蟲藥
白三七根
白屈菜根
白果葉
白槍桿
白果樹皮
白千層葉
白果根
白皮
白牛膝
白牛膽
巴豆葉
白飯樹根
白飯豆
巴豆樹根
白茅針
白鵝膏
白豆蔻殼
芭蕉子
白毛藤根
白毛藤
芭蕉油
白地紫菀
白螺螄殼
白刺花葉
白龍頭
白刺花
白蘞子
芭蕉葉
白欖根
白側耳
白蠟樹葉
白蠟樹皮
白蠟花
白克馬葉
白草莓
白菊花根
白金古欖
白補藥
巴豆殼
白接骨
白背葉根
矮腳楓葉
白背楊
白背三七莖葉
白雞屎藤
艾納香根
白花映山紅
白花夏枯草
白花射干
白花蛇頭
巴茅果
白花蛇目睛
白花龍膽
白花灰毛槐樹
白花果
白花丹
庵摩勒
霸王根
拔毒散
白馬陰莖
白馬骨根
八角香
白粱米
巴山虎
白綠葉
白郎花
艾實
白苣
八角楓葉
八角楓花
阿利藤
矮楊梅
白梅
白茅花
白背葉
白毛夏枯草
白樺皮
艾片
白丁香
芭蕉花
白千層
白降丹
白木
白扁豆
霸王七
白蘭花
霸王鞭
白礬
安息香
白僵蠶
白及
白菖
白木耳
白蘇子
白蘇葉
八仙花
白首烏
白石脂
白石英
八仙草
白屈菜
八目鰻
白梅花
艾納香
白芥子
白芥
八角茴香
矮腳苦蒿
白花菜
白蒿
白附子
阿爾泰紫菀
菝葜葉
菝葜
芭蕉根
桉葉
阿魏
巴旦杏仁
八月札
白朮
白芍
白前
白茅根
白膠香
白花蛇舌草
白豆蔻
巴戟天
巴豆
八角蓮
八角楓根
鵪鶉
艾葉
矮地茶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暗陳蒿
艾葉
艾蒿
矮蒿
矮沙蒿
暗綠蒿
矮叢光蒿
阿里山菊
阿壩蒿
阿爾泰香葉蒿
阿克塞蒿
矮叢蒿
矮小矢車菊
阿爾泰蒲公英
矮生黃鵪菜
矮亞菊
阿爾泰蓍
白舌紫菀
白背紫菀
扁毛紫菀
百日菊
白雪銀鱗紫菀
半邊蓮
薄葉薺尼
白鐘花
北疆風鈴草
薄葉雞蛋參
薄葉薺苨
半邊蓮屬
白參
北方沙參
白葉蒿
波密蒿
白莎蒿
濱海牡蒿
濱艾
白毛多花蒿
班瑪蒿
北艾
白苞蒿
巴爾古津蒿
渤海濱南牡蒿
白山蒿
斑葉蒲公英
白緣蒲公英
白花匹菊
白花蒲公英
白花珀菊
閉花兔兒風
邊地兔兒風
薄葉翅膜菊
白背兔兒風
察瓦龍紫菀
雛菊
翠菊
長梗紫菀
長毛三脈紫菀
長毛小舌紫菀
長葉紫菀
長圓葉褐毛紫菀
匙葉巴塘紫菀
川西藍鐘花
刺毛風鈴草
藏滇風鈴草
長花藍鐘花
長花黨參
川鄂黨參
長葉黨參
抽葶黨參
長葉沙參
長果牧根草
藏南黨參
長白沙參
藏南金錢豹
藏南風鈴草
長葉輪鍾草
草海桐屬
川西沙參
刺種莕菜
草海桐
纏繞黨參
臭黨參
長柱風鈴草
長柱沙參
川藏沙參
朝鮮艾
川藏蒿
藏東蒿
齒裂華西蒿
藏旱蒿
垂葉蒿
粗莖蒿
齒裂垂葉蒿
藏腺毛蒿
藏龍蒿
昌都蒿
叉枝蒿
藏白蒿
藏沙蒿
長梗米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側蒿
錯那蒿
藏岩蒿
察隅蒿
藏北艾
朝鮮蒲公英
叉枝黃鵪菜
川西黃鵪菜

蒼葉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糙毛黃鵪菜
藏匹菊
糙葉矢車菊
蔥嶺蒲公英
除蟲菊
長錐蒲公英
長角蒲公英
長裂黃鵪菜
垂頭蒲公英
蔥岑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草原狗舌草
藏蒲公英
川西小黃菊
粗齒兔兒風
刺苞果
齒葉蓍
翅膜菊
川甘亞菊
車前兔兒風
糙毛翅膜菊
長穗兔兒風
長葉翅膜菊
刺苞果屬
長柄兔兒風
翅膜菊屬
翅莖香青
車前葉黃腺
香青
苞紫菀
大花紫菀
大埔紫菀
大葉小舌紫菀
單頭峨眉紫菀
德欽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
滇西北紫菀
短莖紫菀
短舌紫菀
多花麗江紫菀
黨參屬
東風菜屬
短花盤沙參
滇湎黨參
大花黨參
短毛藍鐘花
多歧沙參
大萼藍鐘花
短柄半邊蓮
大葉黨參
大萼黨參
多毛沙參
頂花半邊蓮
袋果草
大青山風鈴草
袋果草屬
大花卵葉半邊蓮
大理山梗菜
短萼紫錘草
大花金錢豹
大頭青蒿
東俄洛沙蒿
墊型蒿
大花大籽蒿
鈍裂蒿
滇東蒿
多花蒿
東北牡蒿
東亞櫛齒蒿
凍原白蒿
多頭蒿
大頭柔毛蒿
大花蒿
東北絲裂蒿
大籽蒿
東方蒿
滇南艾
東北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丹東蒲公英
堆葉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大頭蒲公英
多裂黃鵪菜
東天山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東川黃鵪菜
單頭匹菊
頂戟黃鵪菜
短舌匹菊
大花藿香薊
多花亞菊
繸裂矢車菊
瀘定兔兒風
櫟葉亞菊
柳葉亞菊
蓮沱兔兒風
藍兔兒風
柳葉蓍
肋果薊
綠香青
硫黃淡黃香青
卵裂黃鶴菜
拉薩蒲公英
蓮座狗舌草

頂羽菊
短裂亞菊
多裂亞菊
滇北亞菊
短瓣蓍
短冠亞菊
頂羽菊屬
大頭兔兒風
多苞兔兒風
燈台兔兒風
單頭亞菊
單頭尼泊爾香青
淡黃香青
淡紅變型
大山香青
多莖香青
淡黃變型
蝶須屬
峨眉紫菀
峨眉紫錘草
鄂西沙參
二色黨參
峨眉蒿
二郎山蒿
二色蒲公英
鄂西黃鵪菜
婦奶參
粉綠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分枝兔兒風
狗舌紫菀
光葉三脈紫菀
廣西銅錘草
高山黨參
管鍾黨參
廣西山梗菜
管花黨參
光萼黨參
光葉黃鐘花
光藍鐘花
貢山黨參
光葉黨參
光莖藍鐘花
甘孜沙參
光萼藍鐘花
高山沙參
高原蒿
高山艾
甘青小蒿
甘青蒿
甘菊
甘新青蒿
甘肅蒿
甘菊毛葉
高嶺蒿
高山矮蒿
光沙蒿
貢山蒿
甘肅南牡蒿
甘肅黃鵪菜
狗舌草屬
光滑匹菊
光果蒲公英
狗舌草
寡毛變種
光黃鵪菜
光苞蒲公英
高山蓍
光苞亞菊
光葉兔兒風
灌木亞菊紅花
黑山紫菀
褐毛紫菀
湖南紫菀
橫斜紫菀
紅冠紫菀
厚棉紫菀
灰毛萎軟紫菀
灰毛紫菀
輝葉紫菀
灰毛風鈴草
花柱草屬
花柱草
湖北沙參
灰毛黨參
灰岩風鈴草
黃白花藍鐘花
灰毛藍鐘花
黃紫花藍鐘花
海南半邊蓮
華東杏葉沙參
褐苞蒿
灰毛艾蒿
黃毛蒿
紅足蒿
蒿屬
黃金蒿
黃花蒿
海南牡蒿
黑柔毛蒿
黃綠蒿
黑蒿
海州蒿
灰蓮蒿
華西蒿
杭愛龍蒿
華蒿
灰苞蒿
紅輪狗舌草
紅花除蟲菊
黃鵪菜
黃鵪萊
荒漠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紅角蒲公英
華蒲公英
紅果黃鵪菜
和田蒲公英
厚絨黃鵪菜
黑苞匹菊
灰葉匹菊
紅果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黃鵪菜屬
畫筆菊
褐苞蓍
紅背兔兒風
藿香薊
紅毛兔兒風
華南兔兒風
厚葉兔兒風
藿香薊屬
黃花亞菊
厚葉翅膜菊
黃花珀菊
畫筆菊屬
花蓮兔兒風
和尚菜屬
紅脈兔兒風
黃毛兔兒風
紅花木根香青
灰毛香青
黑鱗黃腺香青
紅指香青
金盞花
堅葉變種
堅葉三脈紫菀
堇舌紫菀
假半邊蓮
金銀蓮花
聚花風鈴草
聚葉沙參
金鐵鎖
雞蛋參
江南山梗菜
桔梗屬
絹毛藍鐘花
薺苨
鋸齒沙參
金錢豹屬
絹毛蒿
尖裂葉蒿
吉隆蒿
假球蒿
莢毛蒿
江孜蒿
鹼蓬
尖櫛齒葉蒿
菌陳蒿
絹毛旱蒿
菊屬
吉塘蒿
角冠黃鵪萊
絹毛黃鵪萊
芥葉蒲公英
角冠黃鵪菜
江浙狗舌草
絹毛黃鵪菜
戟葉黃鵪菜
尖角蒲公
繐裂矢車菊
尖齒狗舌草
角苞蒲公英
鹼黃鵪菜
江亞菊
江孜香青
繭衣香
龍蒿
裂葉蒿
林艾蒿
柳葉蒿
亮蒿
長花黃鵪菜
長白狗舌草
川黔黃鵪菜
川甘蒲公英
橙舌狗舌草
黃花小山菊
褐頭蒿
華北米蒿
遼東蒿
林周蒲公英
卵裂黃鵪菜
麗江蒲公英
糙毛黃鵪萊
川北黃鵪菜
齒裂黃鵪菜

常用針灸器具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針灸器具的發展從最初的砭石、火熨開始,到春秋戰國時有了飛躍革新,出現了金屬針具和金屬灸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