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毫針是針刺治病的主要針具,臨床上套用最廣。大凡能刺灸的腧穴,均可使用毫針進行針刺。目前臨床上所用的毫針,雖然法於古代的毫針,但不論從制針的原料,針身的粗細、長短以及工藝等都與古代毫針有較大的差異。目前制針的原料,多是選用不鏽鋼絲為主,但也有用合金為制針原料的,為了擴展用途,還可在針體上鍍金或鍍銀。
結構
毫針是用金屬製作的,一般以不鏽鋼所制者為主。因為用不鏽鋼製作的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熱和防鏽,不易被化學物品腐蝕,所以目前被臨床上廣泛採用。套用其他金屬製作的毫針,如金針、銀針(傳熱導電性較好)一般臨床比較少用。至於鐵針和普通鋼針,因容易鏽蝕,彈性、韌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於磁針法外,目前已不採用。 毫針可分為針尖、針身、針根、針柄、針尾五個部分。針身的尖端鋒銳部分稱為針尖,又稱針芒。針尖至針柄間的主體部分稱為針身,又稱針體。針身與針柄連線的部分稱為針根。用金屬絲纏繞以便於執針的部分稱為針柄。針柄的末梢部分稱為針尾。根據針柄形狀的不同,可分為花柄針(盤龍針)、環柄針、平柄針(平頭針,無針尾部)、管柄針(管形針柄)等。
規格
毫針主要以針身的長短和粗細而定有不同的規格,一般臨床以25~7 5mm(1~3寸)長和28~30號(0.32~038mm)粗細者最為常用。短針多用於耳針及淺刺中,長針多用肌肉豐厚部穴位的深刺中。
毫針的選用
毫針的選用除了長短、粗細之外,還應該選鋼質量比較好、有彈性和韌性、在折彎時不斷裂的針具。
合格的毫針標準:針尖呈松針形或麥芒形(以前者為主);針身挺直而有良好的韌性,無傷痕、曲痕或麻點,光潔度和硬度也有一定標準。針尖圓整不偏,針柄牢固而不鬆動。
毫針的修藏
毫針的修藏,是指對針具的維修和保藏。每次用完針以後,除了一次性針和不宜再使用的針須拋棄之外,其餘針具應妥善保藏。保藏針具,是為防止針尖受損、針身彎曲或生鏽、污染等。藏針的器具有針盒、針管和藏針夾等。若用針盒或藏針夾,可多墊幾層消毒紗布,將消毒後的針具,根據毫針的長短,一一分別置於或插在消毒紗布上,再用消毒紗布敷蓋,以免污染,然後將針置入、蓋好用高壓消毒後備用。常用新潔爾滅浸泡或蒸氣高壓消毒,消毒後要防止污染。一般情況下須每天消毒1次。
針是治病的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應隨時注意針尖是否有鉤曲或過純,針身是否有彎曲等。若針身彎曲、針尖過鈍或有鉤曲,不僅直接影響進針,而且易於使病人感到刺痛,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對針具應隨時檢查,經常維修,針根部往往是斷針的主要部位,須勤查。將檢修針具基本方法,介紹如下:
1、針身的檢修 檢修時應注意針身有無鏽蝕、急彎或一般彎曲。若一般彎曲可用手指或竹片,挾住針身,將針身捋直。若屬急彎,針身有鏽蝕,一般應棄之不用,以免折針。同時也應檢查針柄與針身是否銜接得牢固,形成一體,如針柄針身接觸不牢,則不宜套用。
2、針尖的檢修 檢修時應注意針尖有無鉤曲,針尖鈍和針尖偏正。若針尖不正、有鉤、過鈍時,可用細砂紙或細磨石磨好,使針尖正直光滑,尖而不銳,圓而不鈍,過銳則易彎成勾,過鈍時易痛,因此務求磨成如松針狀為宜。
針刺前準備
針具選擇
對針具的選擇,現在多選用不鏽鋼所制針具,因不鏽鋼不僅能防鏽蝕,耐熱,而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彈性和韌性。金質、銀質的針,彈性較差,價格昂貴,故較少套用。在臨床套用前還須按照要求注意檢查,以免在針刺施術過程中,給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在選擇針具時,除應注意上述事項外,在臨床上還應根據病人的性別、年齡的長幼、形體的肥瘦,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虛實,病變部位的表里淺深和所取腧穴所在的具體部位,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針具。如男性,體壯、形肥,且病變部位較深者,可選稍粗稍長的毫針。反之若女性,體弱形瘦,而病變部位較淺者,就應選用較短、較細的針具。
至於根據腧穴的所在具體部位進行選針時,一般是皮薄肉少之處和針刺較淺的腧穴,選針宜短而針身宜細;皮厚肉多而針刺宜深的腧穴宜選用針身稍長、稍粗的毫針。臨床上選針常以將針刺入腧穴應至之深度,而針身還應露在皮膚上稍許為宜。如應刺入0.5寸,可選1.0寸的針,應刺入1.0寸時,可選1.5~2.0寸的針。
體位選擇
針刺時患者體位選擇的是否適當,對腧穴的正確定位,針刺的施術操作,持久的留針以及防止暈針、滯針、彎針甚至折針等,都有很大影響,如病重體弱或精神緊張的病人,採用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勞,往往易於發生暈針。又如體位選擇不當,在針刺施術時或在留針過程中,病人常因移動體位而造成彎針、帶針甚至發生折針事故。因此根據處方選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選擇適當的體位,既有利於腧穴的正確定位,又便於針灸的施術操作和較長時間的留針而不致疲勞為原則,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仰臥位:適宜於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②側臥位:適宜於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③伏臥位:適宜於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④仰靠坐位:適宜於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⑤俯伏坐位:適宜於取後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⑥側伏坐位:適宜於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後部位的腧穴。
在臨床上除上述常用體位外,對某些腧穴則應根據腧穴的具體不同要求採取不同的部位。同時也應注意根據處方所取腧穴的位置,儘可能用一種體位而能針刺處方所列腧穴時,就不應採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體位。如因治療需要和某些腧穴定位的特點而必須採用兩種不同體位時,應根據患者體質、病情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對初診、精神緊張或年老、體弱、病重的患者,有條件時,應儘量採取臥位,以防病人感到疲勞或暈針等。
消毒
套用針刺必須嚴格注意消毒滅菌。針刺前的消毒滅菌範圍應包括針具器械、醫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針部位。
①針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應儘量採用高壓蒸氣滅菌法。
高壓蒸氣滅菌:將毫針等針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閉的高壓蒸汽鍋內滅菌。一般在1.0~1.4kg/cm2的壓力、115~123℃的高溫下保持30min以上,才可達到滅菌要求。
藥液浸泡消毒法:將針具放在75%酒精內浸泡30~60min,取出擦乾後使用。也可置於器械消毒液內浸泡(如0.1%新潔爾滅加0.5%亞硝酸鈉)。 直接和毫針接觸的針盤、鑷子等也需進行消毒。經過消毒的毫針,必須放在消毒過的針盤內,外以消毒紗布遮覆。
②醫生手指消毒:醫生的手,在施術前要用肥皂水洗刷乾淨,或用酒精棉球塗擦後,才能持針操作。
③施針部位消毒:在病人需要針刺的穴位皮膚上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應從中心點向外繞圈擦拭。或先用2%碘酊塗擦,稍乾後再用75%酒精塗擦脫碘。穴位皮膚消毒後,必須保持潔淨,防止再污染。
毫針刺法
1 進針法
臨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針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挾持針柄,其狀如持毛筆,故右手稱為"刺手"。左手爪切按壓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故稱左手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針具,施行手法操作;進針時,運指力於針尖,而使針刺入皮膚,行針時便於左右捻轉,上下提插和彈震刮搓以及出針時的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夾持針身協助刺手進針,使針身有所依附,保持針垂直,力達針尖,以利於進針,減少刺痛和協助調節、控制針感。具體的進針方法,臨床常用有以下幾種:
①指切進針法 又稱爪切進針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邊,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面將針刺入腧穴。此法適宜於短針的進針。
②夾持進針法 或稱駢指進針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乾棉球,夾住針身下端,將針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膚表面位置,右手捻動針柄,將針刺入腧穴。此法適用於長針的進針。 臨床上也有採用插刺進針的,即單用右手拇、食二指夾持消毒乾棉球,夾住針身下端,使針尖露出2~3分,對準腧穴位置,將針迅速刺入腧穴,然後將針捻轉刺入一定深度,並根據需要選用適當押手配合行針。
③舒張進針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將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膚向兩側撐開,使皮膚繃緊,右手持針,使針從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間刺入。此法主要用於皮膚鬆弛部位的腧穴。
④提捏進針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將針刺腧穴部位的皮膚捏起,右手持針,從捏起的上端將針刺入。此法主要用於皮肉淺薄部位的腧穴進針,如印堂穴等。 以上各種進針方法在臨床上應根據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點,針刺深淺和手法的要求靈活選用,以便於進針和減少病人的疼痛。此外,也有採用針管進針的,即備好玻璃或金屬製成的針管,針管長度約比毫針短2~3分,以便露出針柄,針管的直徑,以能順利通過針尾為宜。進針時左手持針管,將針裝入管內,針尖與針管下端平齊,置於應刺的腧穴上,針管上端露出針柄2~3分,用右手食指叩打針尾或用中指彈擊針尾,即可使針刺入,然後退出針管,再運用行針手法。
2 針刺的角度和深度
①角度 針刺的角度,是指進針時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成的夾角。它是根據腧穴所在位置和醫者針刺時所要達到的目的結合而定。一般分下列三種角度: 直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90°角左右垂直刺入。此法適用於人體大部分腧穴。 斜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45°角左右傾斜刺入。此法適用於肌肉較淺薄處或內有重要臟器或不宜於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即橫刺、沿皮刺。是針身與皮膚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適用於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頭的腧穴等。
②深度 針刺的深度是指針身刺入人體內的深淺度數,每個腧穴的針刺深度,在腧穴各論中已有詳述,在此僅根據下列情況,作原則的介紹。 體質:身體瘦弱,宜淺刺;身強體肥者,宜深刺。 年齡:年老體弱及小兒嬌嫩之體,宜淺刺;中青年身強體壯者,宜深刺。 病情:陽證、新病宜淺刺;陰證、久病宜深刺。 部位:頭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處的腧穴,宜淺刺;四肢、臀、腹及肌肉豐滿處的腧穴,宜深刺。 總的來說,針刺深度是以既有針感,同時又不傷及臟器歸宜。 針刺的角度深度關係極為密切,一般來講,深刺多用直刺,淺刺多用斜刺或平刺。對天突、啞門、風府等穴以及眼區,胸背和重要臟器如心、肝、肺等部位的腧穴,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針刺的角度和深度。至於不同季節,對針刺深淺也有影響,也應予以重視。
3 得氣
"得氣"是針刺治療過程中的感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病人對進針後的針刺感覺,又稱"針感";施術者根據針感掌握刺激的手法操作,以達到有效的刺激程度。二是施術者手指對針刺入皮膚以後的感覺,又稱"手感",施術者根據手感去尋找、調整針感,使針感達到治療疾病所需要的程度。
針感
針感是指從進針開始到出針為止的全過程中所發生的感覺。由於刺激部位與組織結構、個體感覺差異及對感覺的形容不同,可反映出各式各樣的針感;這些針感不但產生於針刺的局部,還會向其他部位傳導。並經過某些特殊的方法誘發,用壓力可阻斷。
針感擴散特點:
①沿經擴散的針感是可以用壓力阻斷的,在解除壓力以後仍可恢復的其擴散的能力。當沿經絡分布的一側阻斷時,可以向另一端擴散,臨床中常利用此特性將針感擴散到病區。
②沿經擴散多不易通過關節處。
③擴散可以沿經激發和誘發,在沒有沿經擴散時,可用一定的方法使其沿經擴散,也可使其通過關節處。
④擴散時多是沿所屬經絡分布擴散,而不是沿神經分布擴散。
手感
手感是醫生在刺針過程中,針尖經過和遇到的各種組織的感覺,從感覺中可以得知針尖刺到的是何種組織,並從中得出在進針過程中病人的針感,以及針感的性質和強度,並根據手感調整針感,使其達到治療疾病的針感。 總之得氣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所產生的經氣感應。當這種經氣感應產生時,醫者會感到針下有徐和或沉緊的感覺;同時患者也會在針下出現相應的酸、麻、脹、重等甚或沿著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的感覺。若無經氣感應而不得氣時,醫者則感到針下空虛無物,患者亦無酸、麻、脹、重等感覺。
4 行針
行針亦名運針,是指將針刺入腧穴後,為了使之得氣,調節針感以及進行補瀉而實施的各種針刺手法。行針的基本手法,是針刺的基本動作,常用的有以下兩種:
①提插法: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使針在穴內進行上、下進退的操作方法。使針從淺層向下刺入深層為插;由深層向上退到淺層為提。至於提插幅度的大小,層次的有無,頻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時間的長短等,應根據病人的體質、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醫者所要達到的目的而靈活掌握。
②捻轉法: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針柄,進行一前一後的來迴旋轉捻動的操作方法。至於捻轉角度的大小,頻率的快慢,操作時間的長短等,應根據病人的體質、病情、和腧穴的特徵以及醫者所要達到的目的,靈活運用。 以上兩種基本手法,既可單獨套用,也可相互配合運用,在臨床上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輔助手法
是進行針刺時用以輔助行針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①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於所刺腧穴的四周或沿經脈的循行部位,進行徐和的循按或循攝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氣時用之可以通氣活血,有行氣、催氣之功。若針下過於沉緊時,用之可宣散氣血,使針下徐和。
②刮柄法:亦名劃柄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針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由下而上的頻頻刮動針柄的方法。此法在下得氣時,用之可激發經氣,促使得氣。
③彈柄法:是將針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後,以手指輕輕叩彈針柄,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動,而使經氣速行。
④搓柄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針柄向單向捻轉,如搓線狀,每搓2~3周或3~5周,但搓時應與提插法同時配合套用,以免使肌肉纖維纏繞針身。此法有行氣、催氣和補虛瀉實的作用。
⑤搖柄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手持針柄進行搖動,如搖櫓或搖轆轤之狀。此法若直立針身而搖,多自深而淺的隨搖隨提,用以出針瀉邪。若臥針斜刺或平刺而搖,一左一右,不進不退,如青龍擺尾,可使針感單向傳導。
⑥震顫法:是將針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後,右手持針柄,用小幅度、快頻率的提插捻轉動作,使針身產生輕微的震顫,以促使得氣或增強祛邪、扶正的作用。
5 針刺補瀉
針刺補瀉是根據《靈樞·經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這一針灸治病的基本理論原則,而確立的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是針刺治病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毫針刺法的核心內容。
補法:是泛指能鼓舞人體正氣,使低下的功能恢復旺盛的方法。
瀉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進的功能恢復正常的方法。針刺補瀉就是通過針刺腧穴,採用適當的手法激發經氣以補益正氣,疏泄病邪而調節人體臟腑經絡功能,促使陰陽平衡而恢復健康。補瀉效果的產生,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
功能狀態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人體功能在不同的病理狀態下,針刺可以產生不同的作用而有補和瀉的不同效果。如機體處於虛憊狀態而呈虛證時,針刺可以起到補虛的作用。若機體處於邪盛而呈現實熱、閉證的實證情況下,針刺又可以瀉邪,起清熱、啟動的瀉實作用。如胃腸痙攣疼痛時,針刺可以止痙而使疼痛緩解。腸胃蠕動緩慢而呈弛緩時,針刺可以增強腸胃蠕動而使其功能恢復正常。這種針刺補虛瀉實的調節作用,和機體的正氣盛衰有密切關係。如機體的正氣充盛,則經氣易行。若機體的正氣不足,則經氣不易激發或數刺乃知。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僅具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腧穴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有些腧穴適宜於補虛,而有些腧穴適宜於瀉實。譬如足三里、關元等具有強壯作用,多用於補虛;而少商、十宣等,具有瀉邪作用,多用於瀉實。
針刺手法 針刺手法是產生補瀉作用、而促使機體內在因素轉化的主要手段。在臨床上為了使針刺產生補瀉作用,古代針灸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過程中,創造和總結出了不少的針刺補瀉手法。現將臨床常用的幾種主要針刺補瀉手法,介紹如下:
①捻轉補瀉:針下得氣後,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
②提插補瀉:針下得氣後,先淺後深,重插輕提,提插幅度小,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先深後淺,輕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頻率快,操作時間長者為瀉法
③疾徐補瀉:進針時徐徐刺入,少捻轉,疾速出針者為補法。進針時疾速刺入,多捻轉,徐徐出針者為瀉法。
④迎隨補瀉:進針時針尖隨著經脈循行去的方向刺入為補法。針尖迎著經脈循行來的方向刺入為瀉法。
⑤呼吸補瀉:病人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為補法。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為瀉法。
⑥開闔補瀉:出針後迅速揉按針孔為補法。出針時搖大針而不立即揉按為瀉法。
⑦平補平瀉:稱為單式手法,進地得氣後均勻地提插、捻轉後即可出針。 以上各種手法,臨床上可以相互配合套用,
此外並有如下的複式手法:
燒山火:將針刺入腧穴應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再將針刺入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然後將針刺入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補法,即慢慢地將針提到上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即將針緊按至地部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補法,即為燒山火法,多用於治療冷痹頑麻,虛寒性疾病等。
透天涼:將針刺入腧穴應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再將針緊提至中1/3(人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然後將針緊提至上1/3(天部),得氣後行捻轉瀉法,將針緩慢地按至下1/3,如此反覆操作3次,將針緊提至上1/3即可留針。在操作過程中,或配合呼吸補瀉法中的瀉法,即為透天涼法,多用於治療熱痹、急性癰腫等熱性疾病。
6 留針
當毫針刺入腧穴,行針得氣並施以或補或瀉手法後,將針留置在穴內者稱為留針。留針是毫針刺法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於提高針刺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通過留針,可以加強針刺感應和延長刺激作用,還可以起到候氣與調氣的目的。
針刺得氣後留針與否以及留針時間久暫,應視患者體質、病情、腧穴位置等而定。如一般病症只要針下得氣並施以適當補瀉手法後,即可出針,或留置10~20min。但對一些特殊病症,如慢性、頑固性、痙攣性疾病,可適當延長留針時間。某些急腹症、破傷風角弓反張者,必要時可留針數小時。而對老人、小兒患者和昏厥、休克、虛脫患者,不宜久留針,以免貽誤病情。留針方法主要有下列兩種。
靜留針法 是針下氣至後,讓其自然地留置穴內,不再運針,到時出針。臨床多用於對針感耐受性較差的慢性、虛弱性患者。
動留針法 是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亦稱間歇行針法。本法的作用,在於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此外,臨床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
醫者對留針必須重視,首先要排除不適於留針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兒童、懼針者、初診者、體質過於虛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針的部位,如眼區、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適宜留針的病情,如尿頻、尿急、咳喘、腹瀉等類病症。對需要留針、可以留針者,在留針期間,應時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暈針等意外發生。
7 出針
出針,又稱起針、退針。在施行針刺手法或留針、達到預定針刺目的和治療要求後,即可出針。出針是整個毫針刺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操作程式,預示針刺結束。 出針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兩指持消毒乾棉球輕輕按壓於針刺部位,右手持針作輕微的小幅度捻轉,並隨勢將針緩緩提至皮下(不可單手猛拔),靜留片刻,然後出針。
出針時,依補瀉的不同要求,分別採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針孔"或"搖大針孔"的方法出針。出針後,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輕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針孔疼痛。
針刺補瀉手法的針刺效應舉例
徐疾補瀉的針刺效應
針刺健康人左合谷、左外關,徐疾補法多引出熱感,以升溫為主,升溫多在針刺局部和距離針刺較近的部位;深法多引出疼痛感和一部分涼感,以降溫反應為主,降溫反應面較大。對於外科手術後吸收熱屬於實熱症的病人,徐疾瀉出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補法則不明顯,平均體溫恢復正常的天數,瀉法組在第三天,補法組在第四天,不針刺的對照組在第五天,瀉法的退熱作用優於補法。
提插捻轉補瀉的針刺效應
提插補法可引起大多數受試者針刺局部皮膚溫度升高、體表胃電波幅增高、沿經血管舒張、腸鳴音減弱;提插瀉法則使針刺局部皮膚溫度下降、體表胃電波幅下降、沿經血管收縮、腸鳴音增強。對於實驗性發熱的家兔,提插瀉法的降溫幅度要明顯大於提插補法。 針刺足三里穴,在捻轉提插的補法作用下,無論是健康人、病人,抑或是病人症狀明顯期還是症狀消失後的恢復期,大多數實驗例出現脈搏波傳導速度減慢,提示血管緊張度下降,當手法由補法轉為瀉法時,大多數實驗例出現脈搏波傳導速度加快,血管緊張度增高。
迎隨補瀉的針刺效應
迎隨補瀉法針刺百會穴對健康育齡婦女卵泡早期血漿環核苷酸含量僅補法呈現明顯的負性改變,其中尤以cGMP的變化尤為明顯,因而cAMP/cGMP的比值呈升高趨勢。迎隨補瀉對血栓素均呈正性影響,但補法的影響明顯大於瀉法。對學生短時記憶和小白鼠身長、體重、脾、子宮、卵巢、睪丸重量的增加,胸腺和肝重的降低,痛閾的提高以及學習和記憶的影響均以補法組為佳。皮膚溫度改變則呈相反反應;補法皮溫升高,瀉法則使之降低。
呼吸補瀉和輕重刺激的針刺效應
針刺的呼吸補瀉和輕重刺激手法可使機體代謝產生不同的影響。呼吸瀉法和重刺激對膽鹼脂酶活力的抑制程度較補法和輕刺激明顯。對傳染性肝炎病人施以補法和輕刺激時,轉氨酶增高的例數較多;而當施以呼吸瀉法和重刺激手法時,則出現轉氨酶減少的例數增多。呼吸補法還可使家兔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胃蠕動呈興奮狀態;而瀉法和重刺激,則具有抑制吞噬能力和胃蠕動的作用。
異常情況
1 暈針
暈針是在針刺過程中病人發生的暈厥現象。這是可以避免的,醫者應該注意防止。
原因
患者體質虛弱,精神緊張,或疲勞、飢餓、大汗、大瀉、大出血之後,或體位不當、或醫者在針刺時手法過重,而致針刺時或留針過程中而發此症。 症狀 患者突然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噁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發冷,血壓下降,脈象沉細,或神志昏迷,撲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脈微細欲絕。
處理
立即停止針刺,將針全部起出。使患者平臥,注意保暖,輕者仰臥片刻,給飲溫開水或糖水後,即可恢復正常。重者在上述處理基礎上,可刺人中、素 、內關、足三里、灸百會、關元、氣海等穴,即可恢復。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細微,脈細弱者,可考慮配合其他治療或採用急救措施。
預防
對於暈針應注重於預防。如初次接受針刺治療或精神過度緊張,身體虛弱者,應先做好解釋,消除對針刺的顧慮,同時選擇舒適持久的體位,最好採用臥位,選穴宜少,手法要輕。若飢餓、疲勞、大渴時,應令進食、休息、飲水後再予針刺,醫者在針刺治療過程中,要精神專一,隨時注意觀察病人的神色,詢問病人的感覺,一旦有不適等暈針先兆,可及早採取處理措施,防患於未然。
2 滯針
滯針是指在行針時或留針後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而病人則感覺痛劇時,稱為滯針。
原因
患者精神緊張,當針刺入腧穴後,病人局部肌肉強烈收縮;或行針手法不當,向單一方向捻針太過,以致肌肉組織纏繞針體而成滯針。若留針時間過長,有時也可出現滯針。
現象
針在體內,捻轉不動,提插、出針均感困難,若勉強捻轉,提插時,則病人痛不可忍。 處理 若病人精神緊張,局部肌肉過度收縮時,可稍延長留針時間,或於滯針腧穴附近,進行循按或用叩彈針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以宣散氣血,而緩解肌肉的緊張。若行針不當,或單向捻針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將針捻回,並用刮柄、彈柄法,使纏繞的肌纖維回釋,即可消除滯針。
預防
對精神緊張者,應先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顧慮。注意行針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單向捻轉,若用搓法時,應注意與提插法的配合,則可避免肌纖維纏繞針身而防止滯針的發生。
3 彎針
彎針是指進針時或將針刺入腧穴後,針身在體內形成彎曲,稱為彎針。
原因
醫生進針手法不熟練,用力過猛、過速,以致針尖碰到堅硬組織器官或病人在針刺或留針時移動體位,或因針柄受到某種外力壓迫、碰擊等,均可造成彎針。
現象
針柄改變了進針或刺入留針時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轉及出針均感困難,而患者感到疼痛。 處理 出現彎針後,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轉等手法。如針系輕微彎曲,應慢慢將針起出。若彎曲角度過大時,應順著彎曲方向將針起出。若由病人移動體位所致,應使患者慢慢恢復原來體位,局部肌肉放鬆後,再將針緩緩起出,切忌強行拔針,以免將針斷入體內。
預防
醫者進針手法要熟練,指力要均勻,並要避免進針過速、過猛。選擇適當體位,在留針過程中,囑患者不要隨意更動體位,注意保護針刺部位,針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壓迫。
4 斷針
斷針或稱折針,是指針體折斷在人體內。若能術前做好針具的檢修和施術時加以應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原因
針具質量欠佳,針身或針根有損傷剝蝕。進針前失於檢查。針刺時將針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針時強力提插、捻轉,肌肉猛烈收縮。留針時患者隨意變更體位,或彎針,滯針未能進行及時的正確處理等,均可造成斷針。
現象
行針時或出針後發現針身折斷,其斷端部分針身尚露於皮膚外,或斷端全部沒入皮膚之下
處理
醫者態度必須從容鎮靜,囑患者切勿更動原有體位,以防斷針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殘端部分針身顯露於體外時,可用手指或鑷子將針起出。若斷端與皮膚相平或稍凹陷於體內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擠壓針孔兩,使斷針暴露體外,右手持鑷子將針取出。若斷針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層時,應在X線下定位,手術取出。
預防
為了防止折針,應認真仔細地檢查針具,對認為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針具,應剔出不用。避免過猛、過強的行針。在行針或留針時,應囑患者不要隨意更換體位。針刺時更不宜將針身全部刺入腧穴,應留部分針身在體外,以便於針根斷折時取針。在進針行針過程中,如發現彎針時,應立即出針,切不可強行刺入、行針。對於滯針等亦應及時正確的處理,不可強行硬拔。
5 血腫
血腫是指針刺部位出現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腫痛,稱為血腫。
原因
針尖彎曲帶鉤,使皮肉受損,或刺傷血管所致。 現象 出針後,針刺部位腫脹疼痛,斷則皮膚呈現青紫色。
處理
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塊青紫時,一般不必處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腫脹疼痛較劇,青紫面積大而且影響到活動功能時,可先作冷敷止血後,再做熱敷或在局部輕輕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預防
仔細檢查針具,熟悉人體解剖部位,避開血管針刺,出針時立即用消毒乾棉球揉按壓迫針孔。
6 氣胸
原因
針刺胸部、背部和鎖骨附近的穴位過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組織,氣體積聚於胸腔而導致氣胸。
症狀
患者突感胸悶、胸痛、氣短、心悸,嚴重者呼吸困難、紫紺、冷汗、煩燥、恐懼,甚則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等危急現象。檢查時,肋間隙變寬,外脹,叩診呈鼓音,聽診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氣管可向健側移位。X線胸透可見肺組織被壓縮現象。有的針刺創傷性輕度氣胸者,起針後並不出現症狀,而是過了一定時間才慢慢感到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處理
一旦發生氣胸,應立即起針,並讓患者採取半臥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靜,切勿恐懼而反轉體位。一般漏氣量少者,可自然吸收。醫者要密切觀察,隨時對症處理,如給予鎮咳、消炎類藥物,以防止肺組織因咳嗽擴大創口,加重漏氣和感染。對嚴重病例需及時組織搶救,如胸腔排氣、少量慢速輸氧等。
預防
醫者針刺時要集中思想,選好適當體位,根據患者體形肥瘦,掌握進針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過大。胸背部腧穴應斜刺、橫刺,不宜長時間留針。
7 刺傷腦脊髓
原因
胸脊髓是中樞神經統帥周身各種機體組織的總樞紐、總通道,而它的表層分布有督脈和華佗夾脊等一些重要腧穴,如風府、啞門、大椎、風池以及背部正中線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間腧穴。若針刺過深,或針刺方向、角度不當,均可傷及,造成嚴重後果。
症狀
如誤傷延腦時,可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休克和神志昏迷等。如刺傷脊髓,可出現觸電樣感覺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暫時性肢體癱瘓,有時可危及生命。
處理
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馬上出針。輕者,需安靜休息,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自行恢復。重者則應結合有關科室如神經外科等,進行及時搶救。
預防
凡針刺督脈腧穴--12胸椎以上及華佗夾脊穴,都要認真掌握針刺深度、方向和角度。如針刺風府、啞門穴,針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過深;在行針時只宜捻轉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搗刺手法。
針刺時注意事項
①患者在過於飢餓、疲勞,精神過度緊張時,不宜立即進行針刺。對身體瘦弱,氣虛血虧的患者,進行針刺時手法不宜過強,並應儘量選用臥位。
②婦女懷孕三個月者,不宜針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懷孕三個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針刺。至於三陰交、合谷、崑崙、至陰等一些通經活血的腧穴,在懷孕期亦應予禁刺。如婦女行經時,若非為了調經,亦不應針刺。
③小兒囟門未合時,頭頂部的腧穴不宜針刺。
④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針刺。
⑤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的部位,不宜針刺。
⑥對胸、脅、腰、背臟腑所內居之處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腫大、肺氣腫患者更應注意。
⑦針刺眼區和項部的風府、啞門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轉和長時間的留針,以免傷及重要組織器官,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
⑧對尿瀦留等患者在針刺小腹部腧穴時,也應掌握適當的針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誤傷膀胱等器官出現意外的事故。
相關研究
關於針具性質與針刺效應的研究
針具品種較多,古有九針記載,近代以毫針使用較多,且以不鏽鋼為材料,但古代也有用金針、銀針治療者。
為了探討現代毫針與古代金針、銀針的差別,有人仿製古金針、銀針,並與不鏽鋼針作了對照,觀察"氣至病所"的出現率,結果方柄帶孔的仿金仿銀針的"氣至病所"出現率為90.55%,圓柄無孔的仿金仿銀針平均出現率為73.06%,不鏽鋼針為53.65%,有顯著性差異。
另有研究者則以鳳凰展翅涼瀉法觀察不鏽鋼針、金針、銀針對皮溫的影響,結果不鏽鋼針平均降溫0.46℃,銀針平均降溫1.11℃,金針平均降溫1.17℃。金針、銀針與不鏽鋼針比較,差異非常顯著。
刺法的臨床套用研究
①內科病症
研究者用強刺激手法針刺大椎、合谷(雙)、曲池(雙),治療流行性感冒及急性菌痢引起的急性發熱521例,觀察針刺的降溫作用,方法是每天1次,多時每天2~3次,結果體溫在24 h內恢復正常者有298例,48h內正常者有141例,72h內正常者有28例,記載不詳者有54例,證明針刺對某些急性發熱有良好的退熱作用。
又有人用大幅度捻轉提插手法針刺人中、湧泉、內關、足三里等穴治療各種類型休克150例,每天針刺1~2次,觀察針刺的抗休克作用,結果顯效者占64%,有效占29.3%,無效占6.7%,總有效率為93.3%。
有的研究者則用大幅度捻轉手法針刺內關,治療陳發性心動過速50例,方法是進針得氣後左右大幅度捻轉,直到心率降至正常時停止捻針,而後再留針10min,結果在20s內心率恢復正常者占17例,在1~3min內恢復正常者占33例,全部病例有效。
又有人針刺雙側豐隆穴,治療高脂血症47例,採用徐而重的手法,要求針感傳到二、三足趾部,每天1次,每次留針30min,觀察2個療程(每療程10天,其間休息兩天),結果經前後對比,血膽固醇、b脂蛋白及血清甘油三脂均明顯下降,經統計學處理,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有研究者用醒腦開竅法治療中風30例,手法採用規範化,先刺雙側內關穴,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轉手法1min,再刺人中,用雀啄瀉法,至眼球濕潤及流淚為度,再刺極泉、尺澤、合谷、委中等穴,用提插瀉法,以肢體抽動三次為度,每天上、下午各針刺1次,經治1個月,結果治癒23例,顯效7例,其療效明顯優於傳統手法。
有的研究者則用深刺法治療慢性前列腺炎305例,取穴次 ,要求進針深度達3.0~3.6寸,得氣後小幅度提插2~3次,間歇捻轉,使針感達到會陰部或陰莖部,留針20min,配合中極穴(針或灸),經2~3個療程治療,結果顯效188例,占61.6%,好轉71例,占23.3%,無效46例,占15.1%,作者認為,深刺能引起局部副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擴張、毛細血管網路增多,有利於炎症的吸引與消散、緩解病痛。
②外科病症
有研究者用針刺治療膽石症216例,取穴右側膽俞、日月、陽陵泉,用提插瀉法,膽俞斜刺0.8寸,針感向右少腹或肝膽區感傳,日月直刺1.5寸,運針1min,針感向劍突下感傳或局部酸脹,陽陵泉刺1.5~2寸,均用提插瀉法,針刺前後觀察症狀、體徵、血象及B超膽道造影對照,結果臨床治療治癒25例,占11.57%,排石者214例,占99.07%。
另有人用強刺激手法,針刺雙側迎香穴,透刺至四白穴,治療膽道蛔蟲症,共22例,一般針刺半小時左右疼痛可以緩解,兩小時左右疼痛消失,伴隨疼痛症狀消失,體溫及黃疸等症狀也逐漸恢復正常。有的人用強刺激手法針刺承山穴,觀察100例痔瘡患者的止痛效果,作者套用快速捻轉手法,每分鐘350次至酸、麻、脹感向 窩、小腿、足底部放射,留針30min,結果顯效70例,好轉20例,有效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達97%。
有的人則用刺絡法治療丹毒,方法是在患部周圍皮下小血管部針刺,用圓利針或粗毫針刺入血管,放出少量血液,取得良好療效,經治21例,除2例自動停診外,其餘19例全療治癒,未發現復發。
③婦、兒科病症
有人用深刺曲骨穴治療帶下病,方法是先排空尿液,直刺或稍向會陰部斜刺2.5~3寸,以有麻電感放射至陰道為佳,用平補平瀉法,留針1h,屬寒濕者加艾灸,結果治療30例,經過1~5個療程,治癒27例,好轉3例,全部有效。
另有人針刺中極穴為主治療痛經症506例,用平補平瀉法,以得氣為度,每次留針30min,針刺時間選擇在經前3~5天為佳,每天1次,至經期停針,經過1~3個療程觀察,痊癒229例,好轉206例;無效71例。
針刺治療產後缺乳症也有良好的療效,有人採用平補平瀉法針刺雙側足三里,再刺乳根、膻中穴,要求針尖刺向乳房部,使針感向外擴散、發脹,再點刺少澤穴,然後配合局部按摩,在治療肝鬱氣滯型249例中,經過1~6次的治療,結果痊癒者占82.7%。
同時,作者還發現,針刺對氣血兩虛型缺乳效果甚差,有效率只占2%。 有研究者用"治痿獨取陽明"的方法,治療小兒麻痹症2296例,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大椎等穴為主,用輕刺激--補法,結合艾灸法,治療時間最短15天,最長320天,一般2~4個月,結果治癒639例,占27.83%,有效2276例,占99.12%。
作者認為,本病針刺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同時,本病病程長,久病必虛,主張多用補法、取穴少而精,用針要細,手法宜輕,避免過強刺激。另有人用提插捻轉手法治療小兒腹瀉500例,取穴天樞(雙)、足三里(雙)、及長強,每次提插捻轉後不留針,部份病例配合捏脊及艾灸神闕穴,結果治癒者485例,占97%,好轉13例,占2.6%,2例無效。
④眼、五官科病症
有人治療急性結合膜炎72例,選穴睛明、太陽、合谷等穴,用重按快進瀉法針刺,留針10~15min,每天1次,經4~7次治療而痊癒。有的人則用三棱針耳尖穴點刺放血治療紅眼病,方法是迅速刺入1分深,快速退出,擠出3~5滴血,經治112例,占97% ,好轉13例,占2.6%,2例無效。
有的研究者治療突發性耳聾37例,取穴腎俞、翳風、外關、聽會,用捻轉提插手法,使針感達到耳區,再接連電針,通電20~40min,每周治療6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之間休息兩天,結果治癒26例,顯效8例,進步8例,無效3例,取得滿意效果。
有的人則用印堂透鼻根法治療慢性鼻炎133例,方法是印堂穴進針,捻轉得氣後針尖沿皮下向鼻根部透刺4~6分,再繼續捻轉10~20s,使鼻根部呈持續性酸重脹感覺,留針30~40min,每隔10min捻轉一次,以加強刺激,本組133例,痊癒117例,其中治療次數量少4次,最多15次,顯效16例,其中治療次數量最少2次,最多10次。
關於針感的性質
一般來說,針感是一種深部感覺,有的定位明確,有的定位不甚明確。其性質多為酸、脹、重、麻、觸電感,其中最常見的是酸、脹兩種。臨床上可單純一種,也可見幾種感覺混合出現。另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針感如抽動感、蟻行感、熱感、涼感等。針感性質的多樣性似乎與針刺部位的不同或被興奮的感受結構的種類不同有一定關係。
人體實驗表明,用毫針直刺印堂穴,針感為脹為主;直刺外膝眼穴,針感以酸、脹為主;而直刺合谷、內關、崑崙三個穴位可出現多種針感。用直接刺激經手術暴露的各種組織的方法,從病人的感覺反應得知:雖然刺激穴區的血管、神經、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種組織都可引起酸、脹、重、麻等多種形式的感覺,但刺激不同組織所引起的各種感覺所出現的頻次不一樣;刺激神經乾、較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脹感,而刺激血管則多引起痛感。
由於不同穴位之間上述各種組織結構的複雜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組織所產生的各種針感的出現率也不同,這可能是決定不同穴位之間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間針感性質有所差別的內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針感的性質也不相同,在同一穴位(內關穴)手法運針的針感多為酸脹感;電針刺激則多為麻感。又如同一神經乾,用眼科鑷子碰時產生麻的感覺,而用針刺時產生酸的感覺,手術刀分離它的鞘膜時產生麻的感覺,手搓它時又產生重的感覺。
運針手法不同,針感性質亦異,如在內關行提插捻轉手法時麻感的出現率較直刺時明顯增加,這可能與提插捻轉時易刺中正中神經有關。與此相反,在合谷穴行提插捻轉手法時,麻感反而減少,而酸感的出現率明顯增加。除合谷穴外,印堂、外膝眼、崑崙等穴在提插捻轉時,酸感的出現率也不同程度的增加,這可能表明:提插捻轉所產生的機械刺激比較容易產生酸的感覺。
針灸時的疼痛感,在一定情況下,也是得氣的一種局部感覺。例如臨床上救治昏迷、休克等病人時,往往針刺人中、中沖、湧泉、十二井穴、十宣等,這些穴位針刺時的反應均以痛感為主。
針感與療效的關係:不同的針感對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治療休克、腦部疾患引起的昏迷症,刺痛感的效果最好;神經麻痹症,以觸電感的療效較顯著;疼痛症以酸脹感較為理想;慢性病酸麻感比其他的針感見效快;虛寒病以熱感最為滿意;實熱症以冷感最舒服。如果使其產生上述的感覺,與穴位和手法操作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