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屬概述
原產墨西哥,現廣布東半球熱帶地區。在中國首次記載於G.Bentham(1861)的《FloraofHongKong》,19世紀末在雲南南部發現。現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的低山、丘陵及平原普遍分布。另一種源於中美洲的熊耳草(A.houstonianum),在中國南部有引種栽培作觀賞,常逸為野草。一年生草本,生於海拔2800m以下的田園、荒地、山坡草地、山谷灌叢等處。結實率高,繁殖速度快。藿香薊主要有藍色、白色和堇紫色3種色系,植株可長到20~25厘米高。最好是用作盆栽及庭院中的鑲邊植物,或點綴岩石園,或作室內觀賞。若大面積套用於花壇,作基調色配置,也有獨特效果。
藿香薊為菊科藿香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每克種子大約有7000粒。該種在26~29℃溫度下,播種後7~10天發芽,發芽期要放在日光下。花小,頭狀花序密生枝頂。耐修剪,剪後可再次開花。多用種子繁殖,但也可扦插。播種後15~20天就可移植,大約13周就可開花,在南方地區11~12周就可開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50一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稀疏的短柔毛且有黃色腺點,上面沿脈處及葉下面的毛稍多有時下面近無毛,上部葉的葉柄或腋生幼枝及腋生枝上的小葉的葉柄通常被白色稠密開展的長柔毛。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花序徑1.5—3厘米,少有排成鬆散傘房花序式的。花梗長0.5—1.5厘米,被塵狀短柔毛。總苞鍾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邊緣撕裂。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長l.2一1.7毫米,有白色稀疏細柔毛。冠毛膜片5或6個,長圓形,頂端急狹或漸狹成長或短芒狀,或部分膜片頂端截形而無芒狀漸尖;全部冠毛膜片長1.5—3毫米。花果期全年。無明顯主根。莖粗壯,基部徑4毫米,或少有纖細的,而基部徑不足1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或下基部平臥而節常生不定根。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常有腋生的不發育的葉芽。中部莖葉卵形或橢圓形或長圓形,長3—8厘米,寬2—5厘米;自中部葉向上向下及腋生小枝上的葉漸小或小,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長僅1厘米,寬僅達0.6毫米。全部葉基部鈍或寬楔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頂端急尖,邊緣圓鋸齒,有長1—3厘米的葉柄,兩面被白色。
栽培繁殖
喜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耐寒,在酷熱下生長不良。分枝力強,耐修剪。播種繁殖,對優良品種可扦插繁殖。常以播種和扦插繁殖。播種,4月春播。播後2周發芽。扦插,5-6月間剪取頂端嫩枝作插條,插後15天左右生根,成活率高。種子有自播繁衍能力。
播種苗3-4厘米高時移栽1次,7-8厘米高時定植或盆栽。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6-7片葉進行摘心,促使多分枝。開花期增施磷肥1-2次。花謝後重剪1次,萌發新枝後將繼續開花不斷。
藿香薊播種繁殖,早春3至4月間室內溫床育苗,4月中旬露地定植。對一些優良品種,可以進行扦插育苗,或套用組織培養快速育苗。藿香薊適應性強,不擇土壤,在沙壤土、田園土、微酸或微鹼性土中均能生長良好。在陽光充足條件下,花朵密集,花色艷麗;在蔭蔽環境中,莖葉鮮綠色,覆蓋地面效果好。藿香薊耐修剪,花後可以隨時修剪,使之形成新的花朵。生長期要求適量施追肥,可用複合化肥或雞糞乾,切記施肥後立刻灌水,否則易燒傷葉面或植株根系。
藿香薊早春用60天左右可育出9對左右的葉片,並長出許多大蕾的秧苗,育苗時每平方米苗床播種子1.5克左右。因種子很小,為了播種均勻,用30~50倍左右的細沙或細土與種子混勻後播種,種子上面覆蓋細土0.3厘米左右。控制地溫22~25℃,播乾種子5天出苗。
濕度管理
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溫度管理
由於它原產於亞熱帶地區,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
光照管理
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常有根腐病、鏽病和夜蛾、粉虱危害。根腐病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鏽病用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
套用價值
霍香薊株叢繁茂,花色淡雅、常用來配置花壇和地被,也可用於小庭院、路邊、岩石旁點綴。矮生種可盆栽觀賞,高桿種用於切花插瓶或製作花籃。供花壇,盆栽,地被,花境,綴花草坪等以及覆蓋地面材料。
在非洲、美洲居民中,用該植物全草作清熱解毒用和消炎止血用。在南美洲,當地居民對用該植物全草治婦女非子宮性陰道出血,有極高評價。
此種別名很多,廣東稱鹹蝦花、白花草、白毛苦、白花臭草,雲南稱重陽草,貴州稱膿泡草、綠升麻,廣西稱臭爐草。雲南保山又叫水丁藥。中國民間用全草治感冒發熱、疔瘡濕疹、外傷出血、燒燙傷等。
養護要點
1、培育壯苗
霍香薊種子細小,播種要求細緻作業。一般情況,2月初在溫室內播種,也可於4月初露地播種。培養土應以農肥、園田土各半,摻入少量的腐葉土,混合均勻後過篩。少量育苗可用花盆(大量育苗可以作床),將培養土裝入盆內,壓實後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均勻撒播濕土上。覆土不可過厚,以能蓋嚴種子即可。
盆土保持濕潤。約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呈2對真葉時分苗,用小塑膠營養缽,每缽栽1株。霍香薊種子小,小苗生長緩慢。為了早成型早開花,可採用扦插育苗。扦插育苗要準備大母株,冬天放溫室內,早春採取健壯枝條,保留2—4片真葉,不留生長點。枝條長度為5—6厘米,剪口應在節下,隨剪隨插。扦插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高溫季節,扦插後放陰涼處,防止高溫和日曬。10天左右生根,可以分苗。扦插育苗除冬天低溫外,其他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易成活。
2、定植及管理
霍香薊幼苗出現2—4個分枝時進行定植盆栽。4寸花盆栽1株,盆土以農肥、園田土和細砂各1/3,混合後過篩。小苗栽完後,盆土應壓實,澆足水,放陰涼處,7—10天后移至陽光處。這時基本緩苗,開始正常生長。注意水肥管理,盆土表層發白見乾時澆水,每次澆水要足,不能澆半截水。進入高溫季節,植株生長旺季,每天澆2次水。每10—15天澆1次稀餅肥水,並適當增施磷、鉀肥。這樣可使植株矮化,花多色艷,提高觀賞價值。
3、植株修剪
霍香薊花期長,要保持株型矮、緊湊,多花美觀,必須進行多次摘心,一般要摘心打尖3—4次。要形成圓整的株型,各分枝頂端都能形成花蕾,同期開花,使其枝葉繁茂,花多色艷,美麗壯觀。第一批花開過後,要及時整枝修剪,一般老枝保留5—6厘米高,上部剪掉,同時疏剪過密枝條。然後要保證充足水分和肥料,促其萌發新枝,才能葉綠花鮮。4、冬季管理
霍香薊不耐寒,在霜凍來臨前要移入室內,放陽光充足地方,夜間溫度應在5℃以上,白天溫度10℃—15℃便能正常生長開花。每隔3—5天澆1次水,每半月澆1次稀餅肥水。
罕見植物第二季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
罕見植物第(一)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