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堇舌紫菀
海拔:331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 Sin. 19(1): 87.f.1: 1-6. 1981]
中國植物志:74:209
系中文名:高山系
系拉丁名:Ser.Alpini(Rydb.)Nees
組中文名:山菀組
組拉丁名:Sect.Alpigenia Benth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稍木質。莖直立,高35—40厘米,粗壯,有棱及淺溝,被開展的長毛(下部毛較密,長達2毫米),有腺,不分枝,基部有枯葉殘片,下部有密集、上部有疏生的葉。下部葉長圓狀匙形,長4—6.5厘米,寬0.6——1.2厘米,下部漸狹,頂端圓形或鈍,稀稍尖,全緣;中部葉長圓形,長3一5厘米,寬0.6一o.8厘米,基部等寬,常半抱莖;上部葉小,披針形或線形,頂端尖;全部葉質稍厚,兩面被粗毛,常有腺,下面沿脈和邊緣有開展的長毛,中脈在下面凸起,有近平行的三出脈。頭狀花序單生於莖端,徑4.5—5.5厘米。總苞寬半球形,徑1.5—2厘米;總苞片約2層,等長,長圓形或匙狀長圓形,長9—10毫米,寬約2毫米,外層草質,頂端鈍,被密毛;內層頂端稍尖,下部近無毛且稍革質,上部邊緣常紫紅色,且有緣毛。舌狀花40餘個,管部長2毫米,舌片藍紫色,長15—20毫米,有4脈,下部稍狹。管狀花長6—7毫米,管部長1.5—2毫米,黃色,裂片長1.5毫米,常帶紫色;花柱附片長披針形,長o.5毫米。冠毛帶黃色,長4—5.5毫米,有上部較粗的糙毛。子房長2.5毫米,被絹毛。花期7一?月。
生存環境
本種提示
與三頭紫菀(A.TricephalusC.B.Clarke.)比較接近。但據Grierson意見(1964),三頭紫菀的葉較密集,上部葉圍繞花序,總苞片較大,頭狀花序1—3個,全株被較疏的毛。另一鄰近的種是髯毛紫菀(A.BarbellatusGriers.),但後者的冠毛帶紅色,上部具髯毛,也與本種不同。三頭紫菀分布與尼泊爾及錫金,也可能產於西藏的南部。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