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葉

桉葉

桉葉,中藥名。為桃金孃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es Labill.的葉。分布於廣西、雲南、四川等地。性寒味苦、辛,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感冒,高熱頭痛,肺熱咳喘,百日咳,脘腹脹痛,腹瀉痢疾,鉤蟲絲蟲病,瘧疾,風濕痛,癰瘡腫毒,濕疹疥癬,燒燙傷,外傷出血。

基本信息

歸經

歸肺、胃、脾、肝經。

功能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主治

感冒,高熱頭痛,肺熱咳喘,百日咳,脘腹脹痛,腹瀉痢疾,鉤蟲絲蟲病,瘧疾,風濕痛,癰瘡腫毒,濕疹疥癬,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每次1g,每日4次。外用:煎水洗,或漱口,噴鼻,灌腸;研末撒或調敷;或搗敷;或用桉葉油塗檫。

生理特性

常綠大喬木;高達10餘米。樹皮常片狀剝落而呈淡藍灰色,枝略四棱形,有腺點,棱上有窄翼。葉二型:老樹著生正常葉,葉柄長約2cm,葉片鐮狀披針形,較厚,長12-30cm,先端長,漸尖,有時稍成尾狀,基部寬契形且略偏斜;幼株及新枝著生異常葉,單葉對生,葉片橢圓狀卵形,無柄抱莖,長約10cm,先端短尖,基部潛心形;兩種葉下面均密生白粉而呈綠灰色,兩面有明顯腺點。春季開花,通常單生於葉腋或2-3朵聚生,無柄或有極短而扁平的梗;花瓣與萼片和生成一冒狀體,淡黃白色,直徑3cm;雄蕊多數,數列分離。蒴果杯狀,有四棱及不明顯瘤體,直徑約2cm,果緣厚,果瓣4.種子多數,細小,棕色。

產地

廣西、雲南、四川等地栽培,最北可到成都和漢中。原產地在澳大利亞東南角的塔斯馬尼亞島,從海岸至海拔300米的溫暖地區,已不是很熱,也不是很冷,年雨量為600-1350毫米。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一般鮮用;或製成桉葉油使用。

藥材性狀

本品呈鐮刀狀披針形,長8-30cm,寬2-7cm;革質而厚;葉端尖,葉端尖,葉基不對稱,全緣;葉柄較短,長1-3cm,扁平而扭轉。表面黃綠色,光滑無毛,有多數紅棕色木栓斑點,對光透視,可見無數透明小點(油室)。羽狀網脈,側脈末端於葉緣處連合,形成與葉緣相平行的脈紋。揉之微有香氣,味稍苦而涼。以葉大、完整、梗少、無雜質者為佳。

中醫藥文化

中國醫藥自古就是一項充滿神秘的藝術。望、聞、問、切,就能診斷,開具藥方基本藥到病除。不起眼的植物,動物,都可以治病救人。那么你想了解中國這項獨具魅力的文化嗎?你想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好地運用中醫藥的知識強身治病嗎?那就快快走進這座奇妙偉大的殿堂,領略中國傳統的醫藥文化吧。

中草藥大盤點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讓閭
阿育魏實 埃蕾
矮腳龍膽 矮腳羅傘 矮
凹朴皮 八哥
白飯樹葉
阿膠 阿里紅
白萆粟
讓閭子
白花菜子
白花菜根
白蘇梗
白松塔
白朮-白及
矮人陀
白薯莨
白鶴藤根
白鶴藤
白荷花露
白石榴花
白石榴根
白升麻
巴豆油
白山苔
白沙糖
白沙蟲藥
白三七根
白屈菜根
白果葉
白槍桿
白果樹皮
白千層葉
白果根
白皮
白牛膝
白牛膽
巴豆葉
白飯樹根
白飯豆
巴豆樹根
白茅針
白鵝膏
白豆蔻殼
芭蕉子
白毛藤根
白毛藤
芭蕉油
白地紫菀
白螺螄殼
白刺花葉
白龍頭
白刺花
白蘞子
芭蕉葉
白欖根
白側耳
白蠟樹葉
白蠟樹皮
白蠟花
白克馬葉
白草莓
白菊花根
白金古欖
白補藥
巴豆殼
白接骨
白背葉根
矮腳楓葉
白背楊
白背三七莖葉
白雞屎藤
艾納香根
白花映山紅
白花夏枯草
白花射干
白花蛇頭
巴茅果
白花蛇目睛
白花龍膽
白花灰毛槐樹
白花果
白花丹
庵摩勒
霸王根
拔毒散
白馬陰莖
白馬骨根
八角香
白粱米
巴山虎
白綠葉
白郎花
艾實
白苣
八角楓葉
八角楓花
阿利藤
矮楊梅
白梅
白茅花
白背葉
白毛夏枯草
白樺皮
艾片
白丁香
芭蕉花
白千層
白降丹
白木
白扁豆
霸王七
白蘭花
霸王鞭
白礬
安息香
白僵蠶
白及
白菖
白木耳
白蘇子
白蘇葉
八仙花
白首烏
白石脂
白石英
八仙草
白屈菜
八目鰻
白梅花
艾納香
白芥子
白芥
八角茴香
矮腳苦蒿
白花菜
白蒿
白附子
阿爾泰紫菀
菝葜葉
菝葜
芭蕉根
桉葉
阿魏
巴旦杏仁
八月札
白朮
白芍
白前
白茅根
白膠香
白花蛇舌草
白豆蔻
巴戟天
巴豆
八角蓮
八角楓根
鵪鶉
艾葉
矮地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