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北艾
海拔:1500-25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
中國植物志:76(2):101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是否栽培:栽培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粗,側根多而細;根狀莖稍粗,斜向上或直立,有營養枝。莖少數或單生,高(45一)60—160厘米,有細縱棱,紫褐色,多少分枝;枝短或略長,斜向上;莖、枝微被短柔毛。葉紙質,上面深綠色,初時疏被蛛絲狀薄毛,後稀疏或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莖下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二回羽狀深裂或全裂,具短柄,花期葉凋謝;中部葉橢圓形、橢圓狀卵形或長卵形,長3—10(一15)厘米,寬1.5—6(一10)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或全裂,每側有裂片(3一)4—5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長漸尖,邊緣常有1至數枚深或淺裂齒,中軸具狹翅,基部裂片小,成假託葉狀,半抱莖,無葉柄;上部葉小,羽狀深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邊緣有或無淺裂齒;苞片葉小,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全緣。頭狀花序長圓形,直徑2.5—3(一3.5)毫米,無梗或有極短的梗,基部有小苞葉,在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而在莖上組成狹窄或略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略短小,卵形,先端尖,背面密被蛛絲狀柔毛,邊狹膜質,中層總苞片長卵形或長橢圓形,背面被蛛絲狀柔宅,邊寬膜質,內層總苞片倒卵狀橢圓形,半膜質,背面毛少;雌花7一10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兩性花8—20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檐部紫紅色,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或略鈍;花柱略比花冠長,先端2叉,花後稍外彎,叉端截形,具長而密的睫毛。瘦果倒卵形或卵形。花果期8—10月。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