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長裂黃鵪菜種拉丁名:Youngiahenryi(Diels)BabcocketStebbins
種別名:巴東黃鵪菜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黃鵪菜屬
屬拉丁名:Youngia
國內分布:分布陝西(華山、太白山、商縣)、湖北(巴東)、四川(寶興、雅安)。生於山坡草地。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巴東。
命名來源:[Carnegielnst.WashingtonPubl.484:83.1937]
中國植物志:80(1):148
組中文名:羽裂組
組拉丁名:Sect.MesomerisBabcocketStebbins
族中文名:菊苣族
族拉丁名:LACTUCEAECass.
亞科中文名:舌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ICHORI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一80厘米。莖單生,直立,基部直徑1一1.5毫米,莖基有殘存的褐色葉柄,自中部或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無毛。基生葉二型,有具狹翼的長或短葉柄,柄基有褐色的綿毛,早期的基生葉,寬卵形,不分裂,長達6厘米,寬l厘米,全緣,或羽狀半裂,側裂片2—6對,橢圓形,頂端鈍或圓形,頂裂片較寬大,頂端急尖,晚期的基生葉全形披針形,羽狀深裂或全裂,側裂片約5對,與頂裂片共為狹線形;中下部莖葉,全形長橢圓形,長5—6厘米,寬2—2.5厘米,基部有長1.5—3厘米的狹翼柄,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側裂片3—6對或奇數,披針形、線形、狹線形或鐮刀形,頂裂片狹線形、長三角形或披針形;接花序分叉處的與中下部莖葉同形並同樣分裂並具有同型的裂片;接花梗下部的葉極小,鑽形,苞片狀;全部側裂片或部分側裂片邊緣全緣,但基部常有1枚三角形裂片或三角形大齒,或植株中至少含有2枚這樣分裂的側裂片。頭狀花序含7-1O枚舌狀小花,少數或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總苞狹圓柱狀,乾後黑綠色,長7—9毫米;總苞片4層,外層及最外層極短,卵形,長1毫米,寬不足1毫米,頂端鈍,內層及最內層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長7—9毫米,寬1.2毫米,頂端鈍,邊緣白色膜質,內面有貼伏的微糙毛,全部總苞片外面無毛。瘦果淺褐色,紡錘狀,向頂端稍漸窄,頂端無喙,長3.5毫米,有12條粗細不等縱肋,肋上有小刺毛。冠毛白色或微黃色,長4.5毫米,微糙毛狀。花果期7—8月。產地分布
分布陝西(華山、太白山、商縣)、湖北(巴東)、四川(寶興、雅安)。生於山坡草地。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巴東。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