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黃腺香青黑鱗變種
種拉丁名:Anaphalisvar.Atrata
系中文名:香青系
系拉丁名:Ser.SinicaeLing
組中文名:珠光組
組拉丁名:Sect.Margaripes(DC.)Kitam
亞屬中文名:香青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naphalis
屬中文名:香青屬
屬拉丁名:AnaphalisDC.
亞族中文名:鼠麴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GnaphalinaeKeichenb.
族中文名:鏇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簡介
在我國西北部、北部、西部、中部及西南部都有極其廣泛的分布。它有強烈芳香氣味。本種有3個變種:車前葉變種var.plantaginifoliaChen,葉較寬大,有離基長達葉端的五出脈及側脈,上部葉有三出脈的,產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及四川峨眉;茸毛變種var.tomentosaHand.-Mazz.葉下面被蛛絲狀厚綿毛,離基三出脈,產雲南、貴州、四川、河南、湖北,生林下或山坡竹地;黑鱗變種var.atrataHa-nd.-Mazz.總苞片基部褐色或紫褐色,產四川、雲南,生林下或草坡。
形態特徵
莖粗壯或較細;葉較狹,匙狀或倒披針狀橢圓形,基部漸狹,頂端急尖,上面被蛛絲狀毛和腺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棉毛,有離基三出脈;總苞黃白色,基部乾後灤褐色或紫褐色。
產地分布
產雲南西北部(中旬、鶴慶、麗江、貢山、德欽、維西、鎮康)及四川西南部及西部(木里、康定)。生於高山林下、草坡及石礫地,海拔3000—4200米。本種提示
此變種是高山類型,與以上各變種較易區別。A.ConfercoChang是頭狀花序未完全發育的植株。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
菊科、香青屬植物
香青屬(Anaphalis DC.),菊科,約8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中部、東北部及南部,少數幾種分布到北美洲和大洋洲,歐洲只有引入栽培的種,我國有60餘種,廣布於南北各地,而西南尤盛。多年生草本,喜生於高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