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異名
讓蘆(《本草經集注》)
讓閭草(《千金翼方》)
讓閭蒿(《廣利方》)
淹茼(《履?岩本草》)
覆閭(《綱目》)
臭蒿(《藥材資料彙編》)
植物來源
為菊科植物讓閭的果實。植物形態詳"讓閭"條。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高30~90厘米。葉互生;基部葉有柄,葉片闊卵形,葉基楔形,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缺刻狀粗鋸齒;莖生葉幾無柄,倒卵形,上部有缺刻狀鋸齒,齒端有刺尖;愈向上葉形愈小,梢部葉披針形,2~3淺裂或不分裂;葉片質較厚,上面綠色有細毛,下面色淡密被綿毛。小花梗生於莖上部葉腋間,集成總狀圓錐花叢;每一頭狀花序球形,直徑3~4毫米,常彎垂,總苞3~4列,外層形小,卵形,中層較大,橢圓形,均無毛,花托外圍小花雌性,中間小花兩性,均為管狀,淡黃色,兩性小花花柱分枝先端為披針形突漸尖。瘦果長約2毫米。花期7~8月。
植物採集
8~9月割取全草曬乾。
植物性味
辛苦,溫。
《藥性論》:“味辛苦。”
①《本經》:"味苦,微寒。"
②《吳普本草》:"苦,小溫,無毒。"
③李當之《藥錄》:"溫。"
④《本草經疏》:"辛。"
【歸經】《綱目》:"入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
行瘀,祛濕。治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①《乾金翼方》:"治折腕瘀血,讓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
③《藥材資料彙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飲。
植物選方
①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生讓閭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
②治風濕關節痛:讓閭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
中草藥大盤點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中國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