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襟

對襟

對襟(a kind of Chinese-style jacket with buttons down the front),指漢服上衣的一種式樣,兩襟相對,紐扣在胸前正中。語出《紅樓夢》第四九回:“獨 李紈 穿一件哆羅呢對襟褂子。”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西漢對襟半臂 西漢對襟半臂

因兩襟對開,紐扣在胸前正中,故稱。

明 顧炎武 《日知錄·對襟衣》:“《太祖實録》: 洪武 二十六年三月,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對襟衣,惟騎馬許服,以便於乘馬故也。”《紅樓夢》第四九回:“獨 李紈 穿一件哆羅呢對襟褂子。”亦稱“ 對面襟 ”。《官場現形記》第七回:“﹝ 陶子堯 ﹞便起身換了一件單袍子,一件二尺七寸天青對面襟大袖方馬褂。”

歷史溯源

東晉 對襟半臂 東晉 對襟半臂

對襟服飾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是具備方便、實用等功能,隨著服飾文化的慢慢發展,這種衣式上也出現了裝飾,安陽殷墟墓出土的玉人身上的花紋也證實了這種對襟服飾的發展,但從目前的實物資料來看,這種對襟服飾的出土實物甚少,商代的玉雕人是目前發現的最早著對襟服飾的人物形象。

江陵馬山楚墓出土了一件直領對襟衣,據發掘簡報稱是為死者準備的浴衣。這件直領對襟衣在出土的時候是盛放在一個小竹筒裡面的,並且附有一個標牌稱之為“衣”,凹後領,對襟,半袖,對襟上無系帶,以紅棕色的絹為面料,面料上有圖案,領緣、袖緣都飾以錦邊,這件對襟衣的形制已相當成熟,可看出這種對襟款式的形制在更早的時間裡就已經出現。這是繼商代玉雕人之後中國出土的第一件對襟服飾的實物,由這件對襟服飾形制,可以斷定中國對襟服飾的起源可能更早。

穿對襟長衣滇人女奴(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西漢時的滇國是中國西南邊境的一個古王國,由當地的少數民族建立,興盛於戰國末至西漢中期,西漢後期走向衰落,東漢初期為東漢據有,並設定了郡縣,滇國的歷史不長,但其獨特而神秘的滇文化給後人做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雲南晉寧石寨山已出土的青銅器上有許多人物形象,其中著無領對襟長衫的人物形象居多,也可以說這種對襟長衫是古滇國的主體服飾。

對襟服飾到唐宋,發展達到的一個高峰,款式比較多樣,穿著者的數量也是較之以前的朝代較多的時期。在唐之前,對襟服飾只是在出土壁畫中偶有發現,並沒有哪個朝代能像唐宋時期出土大量著對襟服飾的人物壁畫和雕刻實物,充分反映了唐宋時期中國對襟服飾的普及。

其它相關

商代婦好墓玉人 商代婦好墓玉人

漢服對襟衣領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甚至商朝婦好墓出土的玉人俑。

對襟跟交領,是漢服幾千年來重要的兩種衣領,也是漢服固有衣領。

對襟漢服的款式頗多,有對襟罩衣(半臂、鶴氅、披衫、褙子、比甲),對襟上衣(對襟襦、對襟衫)。

對襟外衣至戰國以來一直受漢族男女歡迎,到了魏晉朝還發展出 鶴氅,唐代由 鶴氅又發展出 披衫,宋朝由 披衫由發展出 褙子、由 褙子發展出 背心(比甲)。

晉朝女子好穿 對襟衫裙束以腰帶,崇尚寬博,領袖具施邊緣,下著多紋條間色裙。

唐代時盛行 對襟齊胸襦裙,亦流行 對襟齊腰襦裙。另外,還流行對襟的 披衫

對襟 對襟

宋代除了流行 對襟中腰襦裙外,還流行 褙子

褙子是由 披衫發展出的款式,宋代女子多在抹胸外穿 褙子

明代的 披風褙子形制差不多,不過由於氣候等原因,男子多在道袍(直裰)外穿,女子多穿襖裙外。

到了清代,由於愛新覺羅氏入關,對襟服飾的影響逐漸減少,人們大部分都穿帶豎排一字盤扣“廠”字領的服飾(最初是沒有立領的,到了清末才出現立領)。但許多窮人還是用對襟做棉襖等。

後來,中華民國建立之後,盤扣的中山裝被確立為男子的正式服飾,設為了中華民國的國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