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醫學

壯族醫學

壯醫藥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有著獨特的理論和豐富的內容。壯醫藥不僅在歷史上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且至今仍是廣大壯族地區民眾賴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壯族地區重要的醫藥衛生資源。經過廣大壯醫藥工作者長期的不懈努力,壯醫藥在理論研究、診療方法以及壯藥的發掘整理及套用推廣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

壯醫藥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有著獨特的理論和豐富的內容。壯醫藥不僅在歷史上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且至今仍是廣大壯族地區民眾賴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壯族地區重要的醫藥衛生資源。經過廣大壯醫藥工作者長期的不懈努力,壯醫藥在理論研究、診療方法以及壯藥的發掘整理及套用推廣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歷史沿革

壯醫藥萌芽於原始社會時期,壯族先民在長期的勞動及生活實踐中,逐漸認識藥物的性質和作用,並掌握簡單的治病方法。先秦時期陶針角療骨刮等治療技術已經開始運用。進入唐宋以後,隨著壯漢文化的交流,壯醫藥吸收中醫藥的部分理論和方法等,得到迅速發展,壯藥使用品種範圍擴大,用藥經驗日益豐富,診療技術進一步提高,為壯醫理論體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壯醫藥的研究起初主要由個人撰寫論文和醫著,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1983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和科技廳將壯醫藥研究列為重點項目,對壯醫藥的研究、發掘與整理有計畫有規模地逐漸開展起來。研究人員從文獻收集、文物考察和實地調查等多方面對壯醫藥的歷史與現狀進行研究,包括民間壯醫的登記,驗方、秘方與單方的收集整理,歷史文物的搜尋,壯醫藥理論與醫療技術的總結等等,

(圖)壯族醫學(圖)壯族醫學
壯族文化
經過近20年的努力,在古醫籍的發掘整理,理論的探討,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法的研究等不同領域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壯醫藥專著相繼出版,發表論文數百篇,完成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多項,豐富而零散的壯醫藥經驗得到了理論上的總結,壯醫藥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壯醫藥教育也開始走進中等、高等醫學院校。隨著21世紀的到來,壯醫藥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視,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已著手組織人員,對壯醫藥的理論與臨床體系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努力使壯醫藥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並得到更大的發展。

壯醫專著

黃漢儒主編的《壯族醫學史》填補了壯醫史研究的空白,《中國壯醫學》奠定了壯醫學的理論基礎;黃瑾明主編的《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藥線點灸臨床治驗錄》是全國最早的壯醫教材;朱華等人編著、王乃平主審的《中國壯藥原色圖譜》、《常用壯藥生藥學質量標準研究》、《中國壯藥志》(第一卷)首次提出了壯藥範疇和壯藥生藥質量標準體系等等。

理論體系

長期的生產、生活和醫療實踐,以及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壯漢文化的交流,使壯醫藥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
一、陰陽為本,三氣同步——壯醫的天人自然觀
壯族聚居和分布地區處於亞熱帶,雖然平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
均氣溫較高,但四季仍較分明。日月穿梭,晝夜更替,寒暑消長,冬去春來,使壯族先民很早就產生了陰陽的概念。加上與中原漢族文化的交流和影響,陰陽概念在生產、生活中的套用就更為廣泛,自然也被壯醫作為解釋大自然和人體生理病理之間種種複雜關係的說理工具。《廣西通志卷十六》(明)稱:壯族民間“篤信陰陽”。著名壯醫羅家安在所著《痧症針方圖解》一書中,就明確以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盛陽盛對各種痧症進行分類,作為辨證的總綱。總之,壯醫認為大自然的各種變化,都是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平衡、陰陽轉化的反映和結果。陰盛陽盛的說法較為特殊,其形成是否與壯醫地區氣溫既偏高,同時雨量也充沛的自然現象以及某些痧症的特殊症狀表現有關,有待深入探討。壯醫有時也引進中醫五行學說作為說明工具,但大抵停留在事物屬性上,很少涉及到五行五克傳變之類。因此總的來說,五行學說畢竟沒有成為壯醫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壯醫關於天地人三氣同步的學說,是柳州地區民族醫藥研究所名老壯醫蕈保霖先生在“壯醫學術體系綜論”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對河池、柳州、南寧、百色地區(均為壯族聚居地區)民間壯醫的實地調查中,也證實確有此說。天地人三氣同步,是根據壯語“人不得逆天地”或“人必須順天地”意譯過來的。其主要內涵為:①人稟天地之氣而生,為萬物之靈。②人的生長壯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氣涵養和制約,人氣與天地氣息息相通。③天地之氣為人體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但天地之氣又是在不斷地變化。日夜小變化,四季大變化,是為正常變化;而地震火山颱風洪水隕石雨等則是異常變化,是為災變。人作為萬物之靈,對天地之氣的變化有一定的主動適應能力,如天黑了會引火照明,天熱了會出汗,天冷了會加衣被,洪水來臨會登高躲避等。甚至婦女月事也與月亮的盈虧周期有關。對於天地氣的這些變化,人如能主動適應,就。
壯族醫學(圖)壯族醫學
壯族文化
可維持生存和健康的“常度”;如不能適應,就會受到傷害並導致疾病的發生。④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是一個有限的小宇宙單元。壯醫認為,整個人體可分為三部:上部天(壯語稱為“巧”),包括外延;下部地(壯語稱為“”),包涵內景;中部其象人(壯語稱為“廊”)。人體內三部之氣也是同步運行,制約化生,才能生生不息。形體與功能相一致,大體上天氣主降,地氣主升,人氣主和,升降適宜,中和涵養,則氣血調和,陰陽平衡,臟腑自安,並能適應大宇宙的變化。⑤人體的結構與功能,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共同形成了人體的適應與防衛能力,從而達到天地人三氣同步的健康境界。
二、臟腑氣血骨肉,谷道水道氣道,龍路火路——壯醫的生理病理觀
壯醫認為內臟氣血骨肉,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基礎。位於顱內和胸腔、腹腔內相對獨立的實體都稱之為臟腑,沒有很明確的“髒”和“腑”的區分觀念。顱內容物壯語稱為“塢”,含有統籌、思考和主宰精神活動的意思。如精神病出現精神症狀,壯醫統稱為“塢亂”或“巧塢亂”,即總指揮部功能紊亂的意思。壯語稱心臟為“咪心頭”,有臟腑之首的意思。稱肺為“咪缽”,肝為“咪疊”,膽為“咪背”,為“咪腰”,為“咪曼”,脾為“咪隆”(意譯為被遺忘的器官),為“咪胴”,腸為“咪雖”,膀胱為“咪小肚”,婦女胞宮為“咪花腸”。這些內臟各有自己的功能共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狀態,沒有什麼表里之分。當內臟實體受損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功能失調時,就會引起疾病。由於壯醫沒有五行配五臟的理論,因此認為臟腑疾病也沒有什麼必然的生克傳變模式。(壯語稱為“奪”)和肉(壯語稱為“諾”)構成人體的框架和形態,並保護人體內的臟器在一般情況下不受傷害。骨肉還是人體的運動器官。而且人體內的谷道水道氣道以及龍路火路,都往返運行於骨肉之中。骨肉損傷,可導致上述通道受阻而引發其他的疾病。壯醫認為,血液(壯語稱為“勒”)是營養全身骨肉臟腑、四肢百骸的極為重要的物質。得天地之氣而化生,賴天地之氣以運行。血液的顏色、質量和數量有一定的常度,血液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人體的許多生理和病理變化。刺血、放血、補血是壯醫治療多種疾病的常用方法。查驗血液顏色變化及粘稠度變化,是一些老壯醫對疾病預後的重要依據。壯醫對(壯語稱為“噓”)極為重視。這裡主要指人體之氣。氣為陽,血為陰。氣是動力,是功能,是人體生命活動力的表現。氣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可以感覺得到:活人氣息,一呼一吸,進出的都是氣。壯醫判斷一個病人是否已經死亡,主要依據三條:①“巧塢”(即頭腦)是否還清醒。人死了“巧塢”就停止活動,再不會清醒和思考了。②“咪心頭”(即心臟)是否還在跳動。人死了“咪心頭”就會停止跳動。③鼻孔還有否呼吸,即有無進出氣。人死了呼吸就會停止,自然不會有氣進出了。可見有氣無氣,是生與死的界限的標誌。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體生命以氣為原,以氣為要,以氣為用,有了疾病則以氣為治。氣是壯醫臨床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

特色診療

除了目診之外,壯醫還有不少頗具特色的診斷方法,而且多強調整體診察、數診合參,以其對疾病的本質獲得較為正確的認識。

(一)望診 即通過肉眼觀察而診察疾病。因人體有谷道、水道、氣道與自然相通,龍路、火路溝通體內,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故通過觀察外部變化可測知內部的病變,壯醫望診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除望目(即目診外),還有望神、望面、望甲、望五官,望谷道、水道、氣道、排泄物(廢物)等。對面部望診,壯醫尤為重視,認為人體正氣的盛衰、病情的輕重,都可以從面部氣色中診察出來。許多臟腑病症,也在面部有所表現。如南寧地區一位善治“陰瘡”的老壯醫,從面部望診就可作出診斷,而且能判斷預後。一些民間壯醫還能從面部望診中診斷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痧症,如羊毛痧螞蝗痧七星痧等。

(二)脈診 已知壯醫有兩種脈診法。一種是流傳於柳州、河池地區一帶壯族民間的三指四肢脈診法;另一種是流傳於左、右江地區的單指脈診法。這兩種壯醫脈診法均不同於漢族中醫脈診。三指四肢脈診法主要在四肢分區脈診候內臟病變,不講寸關尺,多用於婦科疾病診斷。單指脈診法除診察脈象變化之外,比較注意脈診部位皮膚溫度,並以此為依據斷定冷脈或熱脈,以脈象的緩急候疾病之寒熱性質及病情之進退情況,尤其注意脈診與面部望診相結合。這種脈診法可對某些危急重症進行預後診斷,還可診察患者是否犯了食忌。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
(三)甲診 壯醫認為龍路、火路網路在爪甲部位分布較多,爪甲的不同顏色、形狀變化可以反映人體臟腑病機的變化,具有重要診斷價值。其診法是:在自然光下,病人伸手俯掌,各指自然伸直,醫者於相距一尺處以目直接觀察(亦可藉助放大鏡以觀察)。診察時宜逐一檢查各指甲體、甲床、月痕、皺襞及脈絡,分辨其形狀。質地、顏色、澤度、動態等。一般診視兩手指甲互相對比,必要時可以診察兩足趾甲。已知的壯醫甲診辨證分類達28種,即本色甲、蔥管甲、蒜頭甲、魚鱗甲。癟螺甲、鷹爪甲、匙形甲、扭曲甲、嵴棱甲、橫溝甲、軟箔甲、粗厚甲、竹筍甲、脆裂甲、胬肉甲、萎縮甲。暴脫甲、白色甲、紅紫甲、紫紺甲、藍色甲、黃色甲、黑色甲、斑點甲、疰蝕甲、啃缺甲、瘤甲等。除本色甲外,每一種甲象都各有所指,提示一種或多種病證的存在及輕重緩急情況。

(四)按診 通過對患者的肌膚、手足、胸腹或其他病變部位進行觸摸按壓,測知局部有無冷熱、軟硬、壓痛、瘀塊、結節等異常變化,以推斷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其中,以流傳於馬山縣的農氏腹診法(其傳人為著名女壯醫農秀香)比較具有民族特色。該法認為通過檢查臍部及腹部血脈的跳動情況,可以診斷許多疾病,特別是婦科疾病。因臍部在女性為花腸所在之處,又是龍路、火路的一個特殊網結,故人體先天后天之精氣盛衰,入侵毒邪之淺重,皆可通過臍周血脈的診察而得之。可以說,這是壯醫按診與脈診的結合形式。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
(五)詢診問診。多數壯醫在臨床中十分重視詢診,並以患者的主訴作為症狀診斷的重要依據。一般的詢診程式為:詢主症、詢伴隨症、詢發病及治療經過、詢一般情況、詢遠事、詢家事。詢診的主要內容可大致包括為:詢寒熱、詢汗、詢疼痛、詢飲食口味及二便情況、詢睡眠、詢專科情況等。詢診與其他診法所得含參,就更能正確把握疾病的本質及發展趨勢。

(六)聞診 即通過嗅氣味來辨別疾病。人體三道排泄之廢物,如痰涎、嘔吐物、大小便以及汗液、膿液、白帶等,凡惡臭異常者,多系熱毒為患,或濕熱之毒內阻。如臭味不甚或無異味者,多為寒毒或陽虛。

(七)探病診法 這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診法。凡疾病比較錯綜複雜,一時難以作出明確診斷或病者,“巧塢”已亂,昏不知人,無法詢問的情況下可用此法輔助診斷。常用的有痧病探病法、跌打探病法、預後探病法、表里反應診法等。以表里反應法為例,其法多在藥線點灸療法施行前使用,主要的按壓患者體表龍路、火路網路上的某些特定穴位,再以這些穴位的反應及變化來推斷體內臟腑的某些病變。如壓食背穴(位於手前食指掌指關節的中點)有脹痛者,提示有婦科疾病;又如太淵、經渠穴有壓痛,提示肺(即“味缽”)有疾;大沖、中封穴有壓痛,提示肝(即“味疊”)有疾等等。痧病探病法也有多種多樣,如野芋頭探病法,生黃豆探病法,生煙油探病法,石灰水探病法等,均具有一定特色。

特色治療

千百年的臨床實踐,使壯醫藥積累了大量的單方、複方、秘方、驗方。這些壯醫方藥,一部分是專病專方,一部分是根據壯醫的基礎理論指導而靈活組方選用。壯醫藥的治療原則是調氣解毒補虛,治法大體可分為外治法和內治法兩類。強調及時治療,並十分重視預防。壯醫認為人體的大多數疾病,主要是因正氣虛而受的痧、、蠱、毒、風、等有形無形之毒的侵犯,致使天、地、人三氣同步失調,或人體三道兩路運行不暢,功能失調。故在治療上十分強調祛毒或解毒,既重視內治,更重視外治。用藥比較簡便,貴在精專,組方一般不超過五味。補虛則多配以血肉有情之品。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
(一)內治法 壯醫內治法是通過口服給藥而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壯醫認為,藥物自口直接進入谷道,通過龍路、火路網路輸布而達病所,從而起治療作用。在遣方用藥上,以辨病論治和對因治療為主,也講究辨證和辨症論治,作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如對瘴疾,針對瘴毒,選用青蒿、擯榔、薏仁等藥物;對痧病,選用救必應、金銀花、板藍根、三叉苦、山芝麻、黃皮果等方藥;對瘀病,選用田七、桃仁、赤芍、蘇木等藥物;對瘡腫,選用大青葉、蒲公英、地丁、七葉蓮、兩面針等藥物,是為對因治療。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兼症,結合對症治療的藥物,如外感熱毒痧症,咽痛甚者可加毛冬青、魚腥草、穿心蓮、玉葉金花之類;咳甚加瓜蔞根、十大功勞、百部、穿破石之類。由於壯醫強調辨病為主,因此在治療上大量使用專病專方。現已收集的數千個壯醫藥專病專方,廣泛套用於壯醫臨床各科,有的確實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從歷史上著名的陳家白藥、甘家白藥,至現代廣泛套用的百年樂、大力神、三金片、雞骨草丸等成藥,都是在驗方、秘方的基礎上研製而成。其他如胃病用山白虎膽、一枝箭、過江龍、金不換;癆病用不出林、鐵包金、石油茶、穿破石、黑吹風;紅白痢用鳳尾草、地桃花、金銀花藤;骨折用天青地紅、小葉榕、七葉蓮、澤蘭、接骨草、鐵板欄、兩面針等,不勝枚舉。對於以虛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壯醫治療以補虛為主,並主張多用動物藥。如婦女花腸虛冷無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鮮嫩益母草、黑豆互相配合作飲食治療;對氣血虛弱,兼有風濕,頸、腰、肢節疼痛,歷年不愈,每遇氣交之變而加劇者,壯醫主張多進各種蛇肉湯或穿山甲湯或烏猿酒;對陰傷乾咳者,喜用豬肉或老母鴨、水鴨、鷓鴣肉煲蓮藕,壯族地區動物藥十分豐富,因而運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補虛,成為壯醫用藥的特點之一。

(二)外治法 壯醫外治法是通過外部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的治療方法。壯醫認為,各種外治方法的治療作用,歸納起來一是調氣,二是祛毒。在內容上包括外病外治和內病外治兩個方面。如瘡癰療毒、水火燙傷用壯藥外敷,屬外病外治;疴嘔肚痛、遺尿泄瀉用藥線點灸,屬內病外治。在具體施治上,又分藥物外治和非藥物外治兩大類,或者兩者結合使用(如藥線點灸)。壯醫外治法內涵十分廣泛,方法豐富多采,療效顯著,在中國傳統治療方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發掘整理的民族醫藥科研課題。壯醫外治方法已知的就有數十種之多,茲簡介已經進行發掘整理並在臨床上推廣套用的藥線點灸療法、藥物竹筒拔罐療法和針挑等療法。

壯族醫學藥線點灸療法
1.藥線點灸療法
本療法原流傳壯族聚居的柳州地區,其主要傳人為著名女壯醫龍蕈氏及其嫡孫龍玉乾壯醫副主任醫師。1986年經黃瑾明、黃漢儒、黃鼎堅三位教授加以發掘整理和規範,撰成《壯醫藥線點灸療法》一書問世。該療法現已在全國300多家醫療單位推廣套用,並傳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1992年通過專家技術鑑定並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藥線點灸療法的治療機理是:通過以壯醫秘方浸泡過的苧麻線,點燃後直接灼灸在患者體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疏調龍路、火路氣機,而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臨床實踐證明,本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癢、祛風、消炎、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等作用。其套用範圍達100多種病症。例如:感冒發熱、痔瘡發炎、急性結膜炎、麥粒腫、蕁麻疹及其他皮膚瘙癢、痛經、軟組織損傷、乳腺小葉增生、小兒厭食、遺尿、泄瀉、風寒濕痹、多發性脂肪瘤等等,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於畏寒、發熱、腫塊、疼痛、瘙癢、麻木不仁、身癢諸證,療效尤佳。藥線點灸療法所需設備僅一根線,一盞燈,點灸時略有蟻咬樣灼熱感,迅即消失,病人無痛苦,不留疤痕,安全可靠;藥線點燃後無煙霧形成,無環境污染;療效確切,費用低廉,容易學習及掌握使用,因而特別適合在廣大農村和邊遠山區推廣使用。藥線的製備:甲苧麻搓成線,經特定壯藥水(已獲國家專利)浸泡加工即成,每條長約30公分。分一、二、三號線,一號線直徑1mm。適用於灸治皮膚較厚處的穴位和癬疾,以及冬天用;二號線直徑0.7mm,適用各種一般病症,使用範圍廣;3號線直徑0.25mm,適用於治療皮膚較薄處(如面部)的穴位及小兒灸治用。藥線點灸療法常用的穴位有幾種:一是壯醫特有的經驗穴位;二是龍路、火路的某些淺表反應點;三是引用部分漢族中醫針灸穴位。這裡簡要介紹一些較有特色的點穴位:

梅花穴:即按照局部皮膚腫塊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和中部選取一組穴位,組成梅花形。適用於壯醫外科病症及內科腫塊。

蓮花穴:按照局部皮膚病損的形狀和大小,沿其部位選取一組穴位,組成蓮花形,適用於治療一般癬症和皮疹類疾病。

葵花穴:按照局部皮膚病損的形狀和大小,沿其周邊和病損部位取穴,組成葵花形狀,適用於治療比較頑固的癬類及皮疹類疾病。

結頂穴:淋巴結核(壯語為“勒努”)附近或轉移發生炎症,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取腫大的淋巴結頂部為穴。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相關書籍
痔頂穴:取外痔頂部為穴。

長子穴:皮疹類疾病,取首先出現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為穴。

臍周穴:以肚臍為中心,旁開1.5寸,上下左右各取一次,配合使用,主治谷道即腸胃病變。

下關元穴:於臍下3.5寸處(關元穴下0.5寸)取穴,主治腹痛、陰癢、遺精、婦人帶下及胞宮疾患。

關常穴:以各關節周圍作為常用穴位,主治痹症關節腫痛。

下迎香穴:位於迎香與巨連線中點,用於治療感冒、鼻炎等病。

啟閉穴:於鼻孔外緣直下與唇邊的連線,鼻孔外緣與口角的連線及唇連線組成的三角形中處取穴,適用於治療單純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病。

鼻通穴:於鼻樑兩側突出的高骨處取穴,適用於感冒鼻塞、鼻炎等病。

牙痛穴:位於手掌側面,當手第三、四掌指關節之中點處,主治牙痛、顳頜關節痛。

耳尖穴:位於耳尖上,用於目赤腫痛、偏正頭痛、鼻炎等;

素??穴:位於鼻尖正中,用於昏迷、低血壓、過敏性鼻炎。

止嘔穴:於鳩尾和膻中連線的中點取穴,用於噁心嘔吐。

膀胱穴:位於水道尿閉而隆起的膀胱(壯語“咪小肚”)上緣左、中、右3點,主治尿瀦留症。

藥線點灸的取穴有一定規律性。根據龍玉乾壯醫副主任醫師及其祖母龍蕈氏的經驗,可概括為“寒手熱背腫在梅,痿肌痛沿麻絡央,唯有癢疾抓長子,各疾施治不離鄉”。即:寒手,指畏寒發冷症狀重者,取手部穴位為主;“熱背”,指全身發熱,體溫升高者,以背部穴位為主;“腫在悔”,即對腫塊或皮損類疾病,沿腫塊及皮損邊緣及中心取一組穴位,五穴組成梅花形。“痿肌”指凡是肌肉萎縮者,在萎縮肌肉上選取主要穴位;“麻絡央”,指凡是麻木不仁者,選取該部位龍路、火路網路的中央點為主要穴位:“抓長子”指凡是皮疹類疾病引起瘙癢者,選取最先出現的疹子或最大的疹子作為主要穴位。僅此數條還不夠,每一種疾病還需根據實際需要,循龍路、火路取穴,以提高治療效果。

藥線點灸療法的操作規範如下:

持線:以右拇指、食指挾持藥線的一端,並露出線頭約1~2公分。

點火:將露出的線端在煤油燈或其他燈火上點燃,然後吹滅明火,只留線珠火即可。

施灸:將線端珠火對準穴位,順應手腕和拇指屈曲動作,拇指指腹穩健而敏捷地將帶有珠火的線頭直接點按在預先選好的穴位上,一按火滅即起為一壯。一般一個穴位只灸一灶(梅花、蓮花、葵花穴等除外)。

操作時必須掌握火候,以線頭呈“珠火”時效果最佳,切忌明火點灸。手法一般是“以輕對輕”、“以慢對重”。灸後有蟻咬感或灼熱感,不要用手抓,以防感染。施灸時點一次火灸一壯,再點再灸。一般每天點灸一次,依據病情確定療程長短。

2.藥物竹罐療法
本療法流傳於壯族聚居的百色地區,其主要傳人為來自該地區樂業縣的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老壯醫岑利族主治醫師。經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科研人員的發掘整理和臨床研究規範,1993年通過專家技術鑑定,並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三等獎。其治療機理是:通過用煮沸的壯藥液加熱特製之竹罐,吸拔於治療部位上,疏調龍路、火路之氣機,達到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腫等治療效果。適用於風濕痹痛,各種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損傷、頭痛、骨折愈後瘀積等。藥罐選取壯族地區特有之金竹製作,以近根部正直者為佳,口徑一般為1.5~4厘米,去掉外皮,罐壁厚度適中,口邊磨光,平滑,長度為10厘米左右。常用的浸泡藥罐的藥物有杜仲藤、三線三、五爪風、三角風、八角風抽筋草臭牡丹、五加皮、雞矢藤、石菖蒲等,上藥各適量加水煎熬成藥液,熱浸竹筒備用。拔罐操作方法:將適量的壯藥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約5分鐘後即可取出備用。邊拔連撈,甩淨水珠,趁熱迅速扣於選定的拔罐皮膚上,每次拔5~10分鐘,第一次拔的時間可短些,拔出後即用鋒利的三棱針在罐印部重刺3~4針,又迅速取熱罐在針刺部位繼續拔罐。如此反覆2~3次。每次均須用消毒棉球將拔吸取出來的血液拭擦乾淨。最後用消毒毛巾輕敷於所吸拔的部位,涼了再換熱毛巾,亦反覆2~3次。

壯族醫學壯醫針挑療法
3.針挑療法
本法廣泛傳布使用於壯族地區,可謂源遠流長。其法是運用大號縫衣針或三棱針等作為針具,通過挑刺體表一定部位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方法。其著名傳人是廣西德保縣已故著名老壯醫羅家安及其大徒弟農大豐壯醫。著有《痧症針方圖解》一書。針挑治療的機理是:通過針挑龍路。火路的體表網結,疏調氣機,調和陰陽,逐毒外出而達到治療效果。適用於多種病症,尤以痧症、痹症、風濕關節疼痛或僵直、腰痛、跌打損傷、肌膚麻木不仁等,療效頗為顯著。挑點選擇:多為龍路、火路網路在體表的反應穴(網結,又稱壓痛點或敏感點),或龍路、火路的皮下反應點。挑點主治的一般規律是:天部(即頭額部)針挑點常用於治療頭面部疾病、發、熱性疾病;背部挑點主要用於胸痛、感冒及一切熱性病;腹部挑’點主要用於腹部疾病、痛經等;上下肢挑點主要用於風濕痛。羅家安老壯醫還創造了一種比較獨特的挑點選擇方法:即以疾病所在部位為依據,施術者先用右手中指用力劃壓患部皮膚肌肉,然後在隆起線兩端或中間取穴。壯醫針挑操作方法較多,就基本手法來說有淺挑、深挑、疾挑、慢挑、重挑、躍挑、搖挑等。就針挑方式來說,有點挑、引挑、叢挑、環挑、散挑、排挑等。不管採用何種挑法,均以疾進疾出(慢挑除外)挑斷表皮或皮下組織,針孔能擠出少許血液為第一要義。具體操作步驟是:選好挑點,常規消毒挑點及針具,左手拇指繃緊挑點皮膚,右手拇、食,中三指合攏握緊針具,對準挑點迅速入針並挑起,然後在挑點擠出少許血液,再塗以少許生薑或其他消毒液即可。據報導,壯醫針挑療法治療的病症達80多種,尤其對痧症有良效,如羊毛痧、七星痧、五梅痧等,均可首選針挑方法進行治療。除針挑治療痧症外,壯醫對痔瘡、疳積等專科疾病,還有一套獨特的針挑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壯族醫學壯醫古代針刺用針
4.陶針療法
陶針療法是用陶瓷片敲擊或磨製成針狀醫療工具,然後在人體體表的相應穴位按壓,或刺割至皮下出血以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陶針療法是古代壯醫傳統的醫療技術之一,至今仍在壯族地區流傳不衰。1949年後,壯醫專家蕈保霖副主任醫師對這種療法進行了發掘整理和規範,1959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了《陶針療法》一書。適用範圍:民間常用於治療小兒夜啼、中風、中暑、小兒急慢驚風等病症。操作方法:按刺激方式分,有點刺、排刺、行刺、環刺、叢刺、散刺、集中刺和擴散刺等;按刺激的強弱分,有重刺、輕刺、中刺、放血刺、挑疳刺等類別。凡天部疾病、熱症、陽證,多用重天(上)輕地(下)的手法;對地部疾病、寒症、陰證,多用重地輕天手法。對寒熱交錯、虛實相兼的病症,則用人部平刺、兩脅輕刺之手法。施術前後宜用碘酒、酒精或生薑汁局部消毒。操作時應注意將陶針清洗乾淨,最好進行消毒。刺激手法和刺激強度,視病情狀況及患者能忍耐為度。對局部有爛。過敏和皮膚病者,不宜用此法。除了上述外治方法外,壯醫還有許多種其他的外治方法,如火針療法、麝香針療法、跖針療法、掌針療法、油針療法以及皮膚針、微型刀針、溫刮縛扎刺法。耳針療法、四方木熱叩療法、無藥棉紗灸療法、藥棉燒灼灸法、燈花灸法。水火吹灸法、竹筒灸療法、艾灸療法、火功療法,鮮花葉透穴療法、骨弓刮法,藥物薰蒸、佩藥、墊藥、藥捶、敷貼、滾蛋療法、熱熨療法、浴足療法等等。這些外治法都具有相當的特色和療效,值得進一步發掘整理和規範提高,以便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套用。

壯醫名家

壯族醫學班秀文

班秀文教授:男,1921年生,廣西平果縣人,字壯,筆名苦瓜灘,壯族,1940年畢業於廣西南寧醫藥研究所,廣西中醫學院教授,為首位壯醫史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廣西中醫藥》主編、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中醫學會理事、婦科委員會委員、廣西區科協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副會長等職。從事中醫、壯醫教學、臨床醫療和科研50多年,對中醫和壯醫均有較高的造詣,臨床上尤長於婦科雜症的治療。1985年,在歷史上首次招收第一批壯族醫藥史碩士研究生,為壯醫培養了多名高層次人才。曾先後受聘到廣州、安徽、武漢、太原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和國家講學,受到當地醫藥界的重視和歡迎。其主要著作有:《中醫基本理論》、《班秀文婦科醫案選》、《婦科奇難病論治》、《中國婦科發展簡史》等,在各級醫藥雜誌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六經辨證在婦科病的臨床運用》一文曾被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轉載發表,《調經補肝腎在婦科的臨床套用》、《壯族醫藥特點》等兩篇論文獲198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優秀論文獎。

壯族醫學黃漢儒

黃漢儒教授:男,1943年生,廣西忻城縣人,壯族。1965年畢業於廣西中醫學院,1982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獲醫學碩士學位。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屆、第八屆政協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廣西民族醫藥協會會長、廣西中醫藥學會副會長、民族醫藥報社社長,壯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廣西中醫學院科研生產處副處長。1985年後主持創辦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首任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黃漢儒教授長期從事中醫及壯醫臨床、醫史文獻及理論研究,在壯醫藥的發掘、整理、研究方面尤多著力,是壯醫藥學科的主要學科帶頭人。著有《壯族醫學史》、《中國壯醫學》、《發掘整理中的壯醫》等著作8部,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學術代表作:《關於壯族醫學史的初步探討》、《壯藥源流初探》、《靖西縣壯族民間醫藥情況考察報告》等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優秀論文獎;與黃瑾明教授共同主持的《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發掘整理和療效驗證研究》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壯醫理論體系概述》獲國際民族醫藥學術研討會和全國民族醫藥學術交流會優秀論著一等獎。主要著作有《廣西民族醫藥驗方彙編》、《發掘整理中的壯醫》、《中國傳統醫藥概覽·壯醫藥》、《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大系·壯醫藥》、《壯族通史·壯醫藥》、《壯族醫學史》、《續名醫類案》(點校本)、《中國壯醫學》等。其中主編的《壯族醫學史》1999年榮獲全國優秀民族圖書一等獎和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被有關專家譽為“壯醫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他主持和完成的“壯醫理論的發掘整理與臨床實驗研究”課題成果榮獲2002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03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1996年應泰國朱拉隆功大學邀請出訪作學術交流。

壯族醫學黃瑾明

黃瑾明教授:男,1937年生,廣西貴港市人,壯族,1965年畢業於廣西中醫學院醫療專業。曾任廣西中醫學院教務處處長。現任廣西中醫學院教授,碩士學位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理事、廣西中醫藥學會和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副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工作導師。黃瑾明教授從醫從教三十多年來,具有豐富的教學和臨床經驗。特別是1982年以來主攻壯醫藥的發掘研究和推廣套用,參加創建廣西中醫學院壯醫門診部,並在區內外大力推廣套用壯醫藥線點灸療法,成果卓著,為中國壯醫藥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1990年以來,多次應邀赴澳大利亞、美國等講學及開展醫療服務,深受歡迎。黃瑾明教授還主持完成了一系列的科研項目研究工作。其中《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發掘整理和療效驗證研究》成果,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壯醫藥線點灸療法的研究和教學實踐研究》成果,獲廣西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傷寒六書》點校研究成果,榮獲廣西高等院校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出版有《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藥線點灸臨床治驗錄》等著作十多本;發表有《壯醫藥線點灸治療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125例療效分析》、《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脾虛證的臨床研究》等論文30多篇。另外,出版了《壯醫藥線點灸療法》電視錄像片一部。1995~1997年主持完成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西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壯醫藥線點灸治療脾虛證的作用規律及療效原理研究》,首次運用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深入探討壯醫療法作用的客觀規律及療效機理,取得了預期效果。此項研究成果已於1999年4月通過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認為“本成果體現了壯族醫藥特色,又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是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民族傳統醫藥的一個成功實例”,“綜觀本成果的科學性、先進性和臨床使用價值,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達到國內同類的先進水平”。

相關文章

《壯族醫學史》壯醫藥的理逾

壯族醫學《壯族醫學史》
體系已經確立,套用技術日臻提高,壯藥範疇與質量標準已初步確定和形成,壯醫藥的高等教育正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壯醫藥作為一門古老而新興的學科,正以其獨特的功能為人類的健康作出貢獻。為了給壯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更多合格的專門人才,以便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教育廳的支持下,廣西中醫學院根據高等學校壯醫藥專業教學的需要,總結二十多年來壯醫藥發掘整理和研究的成果,結合臨床實踐驗證,編寫了本套教材,供高等學校壯醫藥專業教學使用。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去偽存真,保持科學性,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努力突出教材的民族特色。《壯族醫學史》介紹壯族醫學起源、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展示壯族醫學發展的歷史規律。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了解壯族醫學的源流和成就,知道壯族醫學的學術特色以及獨到的診療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為今後學好壯醫各門課程奠定紮實的基礎。

作者:
黃漢儒,男,壯族。生於1943年,廣西忻城縣人。1965年畢業於廣西中醫學院。1982年畢業於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獲醫學碩士學位。現任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所長、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民族醫藥報》社社長、廣西中醫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屆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壯族醫學黃漢儒
多年來從事中、壯醫的臨床、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1985年後主要主持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的籌建和創辦工作,首任所長。對中、壯醫學史有較深的研究。與黃瑾明教授等人共同主持和直接參與的壯醫藥線點灸法療發掘整理研究,榮獲廣西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壯醫著作有:《關於壯族醫學史的初步探討》《壯藥源流初探》《發掘整理中的壯醫》《靖西縣壯族民間醫藥情況考察報告》《壯醫理論體系初探》《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合作)《壯醫藥線點灸臨床治驗錄》(合作)等。應邀到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和泰國生藥學會進行民族醫藥學術交流。

黃景賢,1953年出生,壯族,副主任醫師,廣西玉林市紅十字會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廣西民族醫藥協會第三屆理事,曾任玉林市(縣級)第五屆政協委員,玉林市農工民主黨委員會副主委。畢業於廣西中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臨床擅長內科雜病,對中醫藥配合放、化療治療惡性腫瘤有較豐富的經驗,對婦、兒科疾病也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已發表專業論文30多篇,合作論著3本。“疏透泄熱與斂肝益氣法探幽”和“中藥五味芻議”分別獲《國醫論壇》1992年和1993年優秀論文二等獎,“關於經絡的猜想”一文被第三次世界針灸學術大會錄用,一試論化痰軟堅散結是清除B肝病毒的突破口”一文獲得三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優秀成果獎,“B型肝炎中醫病因病機研究概況”獲《遼寧中醫雜誌》1998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1995年入編《中國大陸名醫大典》。指出陰陽五行學說對中醫發展的負面影響,提出中醫理論研究的對象是生理特性,而不是生理功能,並從醫學人類學角度探討中醫理論的發展過程。

殷昭紅,漢族,1962年11月出生於廣西武宣縣。1985年畢業於廣西中醫學院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92年晉升為中醫主治醫師。曾從事中醫教學及中醫內科臨床工作,從事壯醫臨床、壯醫醫史文獻及理論的整理、研究工作。主要學術論文代表有:“李澤覃老中醫學術思想簡介”、“陳伯勤老中醫治療心律失常的經驗”、“白擬葛根五花湯治療急性腹瀉30例”、“壯醫藥線點灸治療癬病33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