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形目

鱘形目

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為古老的大型魚類。現生存的鱘魚類有鱘科(Acipenseridae)和匙吻鱘科(Polyodontidae)2科6屬25種,其中純淡水種類15種。中國現存3屬8種。具有許多與軟骨魚相似的特徵,如體形似鯊,具長吻,口橫位於吻的腹面,歪形尾,骨骼大部為軟骨,脊索發達,終生存在,腸內有螺鏇瓣。本類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初期曾盛極一時,此後即衰落,現僅存少數幾種,僅分布於北半球。為溯河產卵洄游性或淡水定居性魚類,健游。春或秋季產卵。

基本信息

簡介

鱘科

鱘形目鱘形目
現存鱘科有4屬27種。中國有2屬;鰉屬鰓膜互連且游離,有2種,中國有1種。鱘屬鰓膜連鰓峽,分離,約有19種,中國有6種。現存匙吻鱘科僅有2屬2種,匙吻鱘分布於密西西比河水系,中國產白鱘。鱘、鰉及白鱘(古名鮪),周初皇帝即用以祭祖祈福,視為食中珍品。

形態特徵

體呈梭形,具5縱行骨板狀硬鱗或僅在尾鰭上葉背有1行棘狀硬鱗;吻尖長或呈平扁匙狀;尾鰭歪型;口裂直或新月形,位於頭腹面,能伸縮吸食;口前須細小;眼很小;外鼻孔2對,有小形噴水孔;牙細小或消失;大部分骨骼為軟骨;腸內具退化的螺鏇瓣;體色一般背部深灰或灰黃,側部黃白或乳白,幼體色較深。

種屬分布

現生存的鱘魚類有鱘科4屬27種,其中純淡水種類15種。中國現存3屬8種。分布北半球的太平洋大西洋及北極海水系、密西西比河、黑海、裏海、鹹海地區。鄂畢河到科累馬河等北極水系。在中國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黑龍江水系、黃河、長江、錢塘江、閩江到珠江和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

生活習性

為溯河產卵洄游性或淡水定居性魚類,健游。春或秋季產卵。產卵場多在江河上游水溫較低、流速較大、具石礫底質的急灘深潭地帶。性成熟最小個體,在小型種類為3~4齡和6~7齡;大型種類一般為3~7齡和9~16齡。生殖周期因種別、年齡和營養條件不同而為1至2年或更長時間。一般大型種類和壯年期懷卵量高達770萬左右,如歐洲鰉,卵灰褐色,卵徑4.5~5.2毫米。仔魚期一般吃浮游生物;幼魚期多以底棲的水生寡毛類、水生昆蟲、小型類及軟體動物為食;成魚期吃底棲動物、動植物渣滓和魚類。生殖期多停食或攝取極少量食物。

分類

鱘形目鱘形目
鱘科Acipenseridae
鱘屬(現存約19種化石3種)Acipenser

亞伯達鱘Acipenser albertensis(艾伯塔鱘)
艾伯塔地區的湖鱘由於刺網和多鉤長線的捕撈,物種幾乎滅絕,導致該地區1940年到1968年期間漁業關閉。這種鱘魚可以長到45公斤多重,155厘米長。
西伯利亞鱘Acipenser baerii(鈍吻鱘、貝氏鱘)
體呈長紡錘形,向尾部延伸變細,形與生物學特性極似小體鱘。個體小,口前有4根圓柱形的吻須,具有噴水孔,口裂小,裂長不超過頭側,下唇中央中斷,鰓蓋膜不相連。骨板行間在體表分布有許多小骨板和微小顆粒,成魚骨板磨損變鈍。背部和體側淡灰趨於暗褐色,腹部白色趨於黃色。
【亞種】貝加爾鱘Acipenser baerii baicalensis
西伯利亞鱘特有的湖泊形態,主要分布在貝加爾湖北端。
【亞種】勒拿河鱘Acipenser baerii stenorrhynchus
背和側都很暗,幾乎呈黑色;腹部淺棕色或淺黃色。棲身於東西伯利亞地區的河流,如勒拿河葉尼塞河等。
短吻鱘Acipenser brevirostrum
是一種小型鱘魚類,吻較短且鈍圓呈“V”型,吻寬頭短,吻端不向上翹起。口位於頭部腹面,橫裂且寬。吻腹面有2對觸鬚,位於吻端至口的中部靠近吻端,眼小,上側位,眼間距寬,位於眼前緣有2對外鼻孔。體被五行骨板,背骨板7-13枚,側骨板21-35枚,腹骨板6-11枚。鰓耙長呈三角形,尾鰭起點在背鰭起點之後,尾柄較短,臀鰭末端達尾鰭的起點。短吻鱘體色變化較大。在淡鹽水中呈棕黃色,腹部白色;在淡水中頭、背和側都很暗,幾乎呈黑色。骨板明顯,顏色較淺,幾乎呈白色。鰭條灰色或棕色,偶鰭邊緣呈白色。
達氏鱘Acipenser dabryanus
體呈長校形,吻較短,呈鈍圓形,腹面扁平,體被五行骨板,口位於頭腹面,橫裂,上下唇褶較發達,口前方有橫裂觸鬚2對,眼小,無上下眼瞼瞬膜,有鼻孔一對位於吻部,頭側眼前方,具不發達的噴水孔,尾鰭為歪型尾,上葉較發達,且布滿針狀菱形硬鱗,尾較短。達氏鱘體色在側骨板以上為灰黑色或灰褐色,側骨板至腹骨板間為乳白色,腹部多為黃白色。
細刺鱘 Acipenser eruciferus
近90年中由於化石標本的殘缺,在經歷了多位科學家的不斷論證後,最終歸屬於鱘屬。
湖鱘Acipenser fulvescens
體呈長紡錘形,口位於頭部腹面,口較小,橫裂,有4條觸鬚,歪形尾,上葉背面上分布棘狀硬鱗。背和側面為灰黑色或棕色,腹部白色或黃白色。
俄羅斯鱘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
魚體呈紡錘形,吻部短而鈍,略呈圓形。4根觸鬚位於吻部與口之間,更近吻部。口小、橫裂、較突出,下唇中央斷開。體被5行骨板,體背部灰黑色、淺綠色或墨綠色,體側通常灰褐色,腹部灰色或少量檸檬黃色。
中吻鱘Acipenser medirostris(太平洋鱘、綠鱘)
體呈長紡錘形,在背骨板下面沿著魚背有一排大的星狀小骨板,在魚體上有許多櫛形骨顆粒。口腹面,吻突呈三角形,突出,稍鈍,觸鬚有許多細小纖毛。胸鰭硬骨鰭條很軟,背呈橄欖色,腹部稍黃。
薩哈林(綠)鱘魚Acipenser mikadoi(米氏鱘)
身體在5列中遮蔽;背甲7到11,側面的22到36與腹面10.西北太平洋:白令海,圖們江,到日本北部與韓國。這種從前被視為一類中吻鱘的族群。
納氏鱘Acipenser naccarii(義大利鱘)
與俄羅斯鱘是近親,吻短而尖,口位於頭部腹面,口前吻腹有觸鬚4根,歪型尾,體色由棕淺灰色到黑色不等。
裸腹鱘Acipenser nudiventris
體為長體形,吻平滑、稍圓,幾乎呈一完整的圓錐形。口相對較大,下唇中部不斷開,口位於頭部腹面。有觸鬚4根,體表骨板間無小骨板分布。背部灰綠色,兩側較淺,腹部黃白色,魚鰭均呈灰色。
麗鱘Acipenser ornatus【化石種】
1873年由J.雷迪在美(維吉尼亞)的中新世化石中發現,並命名。
尖吻鱘Acipenser oxyrhynchus(美洲鱘)
體呈紡錘形,頭部長形,吻稍長,口無齒,吻須4根,位於腹面吻端與口之間的中部,歪型尾,下葉短上葉長,尾鰭上較大。背部與頭部呈藍黑色,兩側淡白色,腹部為白色;體側明亮,骨板明亮,與背面反差較大。
【亞種】海灣鱘Acipenser oxyrinchus desotoi
鱘形目鱘形目
是尖吻鱘特有的亞種形態,單從外觀上看幾乎是不可能區分海灣鱘和尖吻鱘,最顯著的形態差異是脾臟的大小。其三類主要分布範圍從薩瓦尼河密西西比河西部海岸的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中部和東部的部分海域。
波斯鱘Acipenser persicus
體型均勻,其吻長又重,且向下彎曲,口在頭部板面,口前方有觸鬚4根,背為深藍色或黑色,頭部及身體兩側體色比背部體色淺,且比背部明亮。
小體鱘Acipenser ruthenus(西德鱘)
呈長錐形,吻長差異顯著,口小、橫裂,下唇中部斷開,觸鬚4根,位於頭部腹面,須上有傘形纖毛,體表骨板之間有大量小骨板分布。背部常呈深灰褐色,腹部黃白色。
史氏鱘Acipenser schrenckii(施氏鱘、多鱗鱘Acipenser multiscutatus)
體呈長梭形,腹扁平,頭尾部尖細。頭部呈三角形,頂部較平。吻尖,平扁。口小,下位,橫裂,口唇具花瓣狀皺褶。吻腹面口前方有橫列的須2對,等長,須基部前方若干疣狀突,多數為7粒,故稱之為七粒浮子。體被5行縱列骨板狀硬鱗,各硬鱗上均具銳棘,鱗間皮膚粗糙。背鰭後位;胸鰭位近腹面,第一不分枝鰭條長,略硬;臀鰭位於背鰭基部之後;尾鰭歪形。頭部及背側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面白色。
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
體梭形,頭大呈長三角形,眼睛以前部分扁平成犁狀,並向上翹。口在頭的腹面,成一條橫裂,口能夠自由伸縮。上下唇具有角質乳突。口前方並列著4根小須。眼睛很小。眼後有噴水孔。鰓孔大,鰓膜與峽部相連。鰓耙呈短柱狀,薄而尖,14-28枚,一般為18枚左右。幼魚皮膚很光滑,沒有鱗片,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背部1行,體側及腹側各2行,體側骨板數為24-37塊,背鰭位置很後,背鰭條54-66。尾巴的上葉長下葉短,成為一個歪形尾鰭。全身骨骼為軟骨質。頭部和身體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鰭灰色。
閃光鱘Acipenser stellatus(大型鱘)

體細長略呈紡錘形,具有極其突出的劍型吻突,吻前腹面扁平,體表覆有星狀小骨板和顆粒,背骨板呈輻射狀條紋排列,與尾尖一起形成韌棘。口橫裂,中等寬,下唇中部斷開,須4根,較短,胸鰭硬鰭條較軟,鰓膜達頰部。背部和兩側深黑褐色,腹部淺色,腹骨板灰白色。
大西洋鱘Acipenser sturio(歐洲鱘)
體呈紡錘流線型,吻突長而尖,胸鰭第一鰭條較壯,有刺,骨板塊相對較大,呈黑色的輻射狀,骨板間散布著菱形濃密的小骨板。觸鬚位於吻端與口之間,更靠近口部,口位於頭部腹面,下唇居中清晰中斷,體色背部呈灰橄欖色,腹部為白色。
鱗甲鱘Acipenser toliapicus【化石種】
高首鱘Acipenser transmontanus(美國白鱘)
體呈紡錘形,頭部大而寬,眼小,吻短而扁平,呈鈍圓,口無齒,位於頭部腹面,觸鬚4根位於口前,較口部更近吻部。骨板間覆有細小皮齒狀碎片,在背鰭、臀鰭與尾鰭間無骨板,臀鰭始於背鰭基部中點的下腹部,末端達尾下葉,尾柄長,歪型尾。背部至側上方呈黑色趨於淡灰色或乳白色、灰褐色,側骨板下側淡白色,腹部為白色。
鰉屬(現存2種)Huso
達氏鰉Huso dauricus(達烏爾鰉)
達氏鰉的體形較大,是淡水魚類中體形最大的一種。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及與其較大支流相連的湖泊,尤其以黑龍江中游為最多;其次是分布於烏蘇里江松花江下游等水域,嫩江下游也偶有發現。體長梭形,被5縱行骨板狀大硬鱗。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與鱘類的區別在於口裂寬大,呈新月形。背部黑青色,兩側黃色,側硬鱗骨板黃褐色。
歐洲鰉Huso huso
魚個體巨大,紡錘形,向尾部延伸變細,吻短而柔軟,呈錐形,為軟骨;口突出,呈新月形,位於頭的腹面,向兩側延伸。須4根、較長,側扁形,其上附有葉狀纖毛。體表覆有1層柔軟的皮,骨板5行,背骨板9-17枚,為卵圓形,縱裂似一鋸齒梳形,第1個背骨板最小。。骨板行間在體表分布有大量小骨板和細粒,骨板行在尾部不相連。背鰭不分枝;臀鰭不分枝。尾柄非側扁形。歐洲鰉背部和體側呈青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為黃色。
原鯝鱘屬Protoscaphirhynchus(原鏟鱘屬)
鱗毛鯝鱘Protoscaphirhynchus squamosus【化石種】
擬鏟鱘屬(現存3種)Pseudoscaphirhynchus
錫爾河擬鏟鱘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
個體較小,十分罕見,與阿姆河大擬鏟鱘及阿姆河小擬鏟鱘的區別在於背、側骨板數目多,背骨板15—22枚,側骨板37—46枚,頭和吻突無刺,吻突形狀變化無常。胸鰭有特殊的褶皺。
阿姆河小擬鏟鱘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短尾擬鏟鱘)
與絲尾擬鏟鱘相似,但魚個體最小,呈紡錘形,腹部平。胸鰭棘外邊有特殊的褶曲,適應急流,起吸附作用。口位於頭部腹面,口前有兩對觸鬚。吻夾帶有尖邊而平,較長窄,吻突末端和頭部無刺。沒有尾線,眼小。
阿姆河大擬鏟鱘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絲尾擬鏟鱘)
魚體呈紡錘形,有很長的尾線。吻部斷面從尖端看扁平狀,吻突寬中平似鏟,帶有尖邊。吻突末端有9根尖刺,眼小與後腦間各2根尖刺。尾鰭上葉越來越細呈線形,與鏟鱘區別於尾柄較短,不披滿骨板。體色從黑灰色到褐色不等,腹部灰白色。
鏟鱘屬(現存3種)Scaphirhynchus
密蘇里鏟鱘Scaphirhynchus albus(淺色鏟鱘、蒼鏟鱘)
多為淡色,背部及側面呈灰白色,隨著年齡漸長會變得更白。是歪尾的,上尾鰭較長。五列的厚板,包裹大部份的頭部,一直沿兩側、底部及背部伸延至尾巴。軟骨板有皮膚覆蓋,可以作為保護裝甲。口縮在較吻端後的位置。吻部有四條須,相信是一種確定食物位置的感覺器官。兩條內側的須只有外側的一半長,且位於較前端。
密西西比鏟鱘Scaphirhynchus platorynchus
體呈長紡錘形,個體較小尾柄延長,披滿骨板,吻部斷面從尖端看來呈扁平狀,體被五行骨板。
阿拉巴馬鏟鱘Scaphirhynchus suttkusi(薩氏鏟鱘)【極危】
是一種極度瀕危物種,有鮮明黃橙色,增長到大約75cm,2〜3斤重。不幸的是,從那時起只有6條魚已被捕獲,全部為雄性個體。最近標本於2007年4月被捕獲。指定阿拉巴馬河394公里和130公里的卡哈巴河下游及其支流,作為此魚類的重要棲息地。
軟骨硬鱗科Chondrosteidae
軟骨硬鱗屬Chondrosteus

擬鱘軟骨硬鱗魚Chondrosteus acipenseroides【化石種】
肥尾軟骨硬鱗魚Chondrosteus pachyurus【化石種】
壯寬肩魚屬Strongylosteus
興登堡壯寬肩魚Strongylosteus hindenburgi【化石種】
迷鱘科Errolichthyidae
迷鱘屬Errolichthys
奇異迷鱘Errolichthys mirabilis【化石種】
北票鱘科Peipiaosteidae
遼鱘屬Liaosteus

洪氏遼鱘Liaosteus hongi【化石種】
北票鱘屬Peipiaosteus
豐寧北票鱘Peipiaosteus fengningensis【化石種】
體呈長梭形,吻部圓鈍,口端位。具有舌狀前突,無前鰓蓋骨。體側有一列細小的側線鱗,其餘裸露。尾部具有菱形鱗片,上葉有棘鱗
潘氏北票鱘Peipiaosteus pani【化石種】
體呈長梭形,成鱘可達2250px,內骨骼全為軟骨質,鱗片退化,魚體幾乎全裸無鱗。體長,呈梭形,背緣較平直,頭寬而平直.口寬,吻部圓鈍.牙齒退化。背鰭條數約37~42;臀鰭條數約34~38;尾鰭條數約83~89;尾鰭為長歪尾,尾上葉無菱形鱗片,為淡水定居或溯河性魚類。
列鰭魚屬Stichopterus
細身列鰭魚Stichopterus gracilis【化石種】
波氏列鰭魚Stichopterus popovi【化石種】
賴氏列鰭魚Stichopterus reissi【化石種】
伍氏列鰭魚Stichopterus woodwardi【化石種】
燕鱘屬Yanosteus
薄氏燕鱘Yanosteus boi【化石種】
長背鰭燕鱘Yanosteuslongidorsalis【化石種】
體形側扁,體內有不少軟骨已經骨化,體表也裸露無鱗,尾鰭上葉的鱗片比軟骨硬鱗魚退化,但在鰭的末端仍殘留了一些細小的硬鱗。
匙吻鱘科Polyodontidae
美洲古鱘屬Crossopholis

美洲古鱘Crossopholis magnicaudatus【化石種】
原始軟骨硬鱗屬Eochondrosteus
中華原始軟骨硬鱗魚Eochondrosteus sinensis【化石種】
古白鱘屬Palaeopsephurus
威氏古白鱘Palaeopsephuruswilsoni【化石種】
匙吻鱘屬(現存1種化石1種)Polyodon
匙吻鱘Polyodon spathula

鱘形目鱘形目
匙吻鱘屬軟骨魚類,其的顯著特點是吻呈扁平槳狀,口大眼小,視覺很差,前額高於口部,口不能伸縮。胸鰭較小,鰓蓋布滿梅花狀的花紋,鰓耙長而薄,排列緊密,具噴水孔腔。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後,尾鰭叉形不對稱,上葉尖長,下葉寬短。軀幹流線型,尾部側扁,魚的體表光滑無鱗,背部黑藍灰色,有一些斑點在其間,體側有點狀赭色,腹部白色。
毛突匙吻鱘Polyodon tuberculata化石種】
原白鱘屬Proropsephurus
劉氏原白鱘Proropsephurus liui【化石種】
體呈紡錘形,頭長,略扁平。頭長約為全長的1/4,吻部極為突出,前端漸變尖細,吻端稍上翹。眼小,口大,口緣無牙齒。軀幹和尾部側扁,腹面不明顯扁平,身體兩側齒狀鱗片密布,背鰭較大,居臀鰭之前,大小相似,腹鰭位於胸鰭臀鰭之中部,尾鰭叉裂明顯。成體的尾鰭上下葉近對稱發育。
白鱘屬Psephurus
白鱘Psephurus gladius
體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壯,後部略側扁。頭極長,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狀的陷器。吻呈劍狀,特別延長,前端狹而平扁,基部闊且肥厚。吻的頭部腹面,能自由伸縮。上下頜有尖細的小齒;吻須一對,短小,位於腹面。眼細小。整個頭部皮膜表面密布著許多細梅花斑狀的感覺神經細胞組織。孔大,體光滑無鱗。在尾鰭上葉具有8個棱形鱗板,向後延至尾鰭上葉。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後,均由不分支的鰭條組成。尾鰭歪形,上葉發達,前緣具一列棘狀鱗。
扁鱘科Priscosturioninae
扁鱘屬Priscosturion

長鰭扁鱘Priscosturion longipinnis【化石種】
蝶鱘科Spherosteinae
蝶鱘屬Sphenosteus

蝶鱘Sphenosteus scharovi【化石種】

科屬

鱘形目目前只有兩科:
鱘科(Acipenseridae)
鱘亞科(Acipenserinae)
鏟鱘亞科(Scaphirhynchinae)
匙吻鱘科(Polyodontida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