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是成都市下轄縣級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以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譽為“天府之源”。全市幅員面積1208平方公里,轄13個鎮、5個街道、1個鄉,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69個城市社區和187個農村社區,城市建成區35.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約71.63萬人,戶籍人口約61.88萬人。都江堰市也是四川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縣(市)”。2012年,全市GDP超過208.18億元。都江堰是國際旅遊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都江堰市旅遊資源富集,擁有舉世矚目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先後榮獲“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聯合國杜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園林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等殊榮。

基本信息

城市概況

(圖)都江堰市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介於北緯30°44′—31°22,東經103°25′-—103°47′之間,東西寬54公里,南北長68公里,幅員1211平方公里。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距成都市48公里。轄12鎮16個鄉、2個開發區和9個街道管委會。總人55萬人。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平原、水域面積大體為6:3:1。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氣候宜人。

都江堰市始建於漢,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因地處都江堰首,當時故名灌縣,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灌縣設立都江堰市,1994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都江堰市是一座新興的中等工業旅遊城市。目前,該市已初步建成電力、機械、化工、食品等支柱產業。旅遊業也是都江堰市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後山、龍池“三區”、靈岩寺都是國內和世界知名的景區。在四川省經濟綜合評價十強縣中都江堰市位列第五。都江堰市因堰而聞名,境內聞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譽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水文化搖籃”,是中國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奔流不息的岷江水分成密如蛛網的灌溉渠系成為天府之國的生命之源,千百年來一直被譽為鑲嵌在錦秀天府的一顆明珠,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稱。

行政區劃

始建於蜀漢,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據《今縣釋名》:“漢文翁穿漕江灌溉,謂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寧縣,孟蜀改灌州,明改縣。”一說今縣城古名灌口,戰國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陸,為灌之口而名。

都江堰市行政區劃圖都江堰市行政區劃圖

都江堰市轄17個鎮、2個鄉:灌口鎮幸福鎮蒲陽鎮聚源鎮崇義鎮天馬鎮石羊鎮柳街鎮玉堂鎮中興鎮青城山鎮龍池鎮胥家鎮安龍鎮大觀鎮紫坪鋪鎮翠月湖鎮、向峨鄉、虹口鄉。

都江堰市轄49個社區委員會、333個村委會;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地質氣候

(圖)都江堰市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介於北緯31°44′54″-31°02′9″之間,東經103°25′42″-103°47′0″之間。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積占65.79%,平壩面積占34.21%。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對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系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

都江堰市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歷年最冷月平均氣溫4.6℃,最熱月平均氣溫24.4℃。平均年降雨量為1243.80mm。降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年際總量變化不大;在空間分布上不均勻,由東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間;雨季平均開始於5月21日前後,平均結束於9月14日前後;一次降雨持續最長日數20天。區內主導風向:NW,C,風向頻率(%):12、41,最大風速:17米/秒,平均風速:1.3米/秒,本地無颱風出現。

年平均最大相對濕度80,最小相對濕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絕對濕度15.2,最小絕對濕度14.3,月平均最大絕對濕度32.4,月平均最小絕對濕度2.8;30年來的氣象監測表明,都江堰市空氣濕度指數低於成都市各區(市)縣。歷年平均氣壓933.7,極端最高氣壓958.7,極端最低氣壓912.2;最熱季節的平均氣壓925.9,最冷季節的平均氣壓938.7,雨季氣壓928.0。全年晴天日數120天,陰天日數95天,霧天日數7天,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16.9小時,歷年平均雷暴日數28天。

生態資源

森林覆蓋和平原綠化率達70%以上,生態環境優越,被譽為成都平原的綠色屏障。礦產資源—境內蘊藏的石灰石、菱鐵礦、白雲石、石英砂以及脈金、砂金等品位高,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境內藥用動植物資源品種達1000餘種,植物藥蘊藏量3000多萬公斤,尤其以川芎澤瀉紅梅銀杏、“三木”(黃柏杜仲厚朴)等最為著名,在全國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有野生植物2000多種,有川西植物園之稱。

辟有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的保護區。

國民經濟

都江堰市是四川省首批外經貿工作重點縣(市)區之一,主要行業有建材、食品、機械等。

農業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油菜籽、藥材、蠶桑等多種農產品,是國家發展茶葉、川芎、紅梅、黃柏、杜仲、厚朴、獼猴桃生產基地。

基礎設施

(圖)都江堰市都江堰廣場都江堰市都江堰廣場

都江堰市處於“九寨、黃龍—成都、都江堰—樂山、峨眉”黃金旅遊線的樞紐,距成都市區和雙流國際機場分別僅有20分鐘、40分鐘車程,境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和鐵路運輸,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成為成都平原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其經濟輻射半徑立足成都,覆蓋西部九省一市。包括:成灌高速公路、都汶高速公路、通站路(二環路)、213國道線、省道S106線、灌溫路。

鐵路運輸:都江堰火車站地處成汶鐵路線末端,距離成都貨運中心站青白江車站60公里,年貨物運輸能力250萬噸。

水路運輸:通過高速公路可直達重慶九龍港、四川樂山港瀘州國際貨運碼頭

區域內水電裝機達100萬千瓦,有變電站23座;天然氣日供氣能力達30萬立方米,自來水日供水能力20萬噸;垃圾處理廠日處理200噸,污水處理廠日處理8萬噸;光纖廣播電視和通訊網路覆蓋全境。

都江堰市及成都市擁有大中專學校68所,博士後流動站41個,在蓉兩院院士2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00人。國家級重點學科108個,重點實驗室12個,各類科研機構2700餘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84個。

歷史文化

(圖)都江堰市都江堰市

都江堰開創於戰國初期,秦昭王時(256年)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基礎上訪察水脈,因地制,因勢利導,基本完成。
其主要部分為在岷江江心以竹籠裝卵石而成的分水工程,將肆虐的岷江分為內外兩股,化害為利,兼具泄洪與灌溉兩大功能。“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引水口結構奇巧, 布局合理,2000年來哺育了天府之國富饒的農業生產。灌溉面積今達5300多平方公里,是古代水利工程仍在造福人類的罕見範例。

近年來,重新恢復了從前沿習的清明放水節,成了當地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煙花時節,春潮奔涌,極為壯觀。都江堰玉壘擁翠,碧水長流,二王廟、伏龍觀,隔水而立,與相鄰的青城山遙相輝映,形成一個融 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區,是天府旅遊的一條熱線。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蹟,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理條件,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都江堰含渠首工程和灌區兩大部分。渠首工程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1千米處,它是灌區的中樞保護面積231.5公頃。都江堰能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就是渠首位置選址科學,工程與地形條件配合巧妙,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相互制約,相輔相成,具有布局合理,科學系統的完整性。渠首工程選在成都平原頂端,海拔726米,為全灌區制高點,它接納了岷江上游豐富而穩定的水資源。渠首工程由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口、飛沙堰溢洪道三大主體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屬工程組成。它是一個分流引水,溢洪排沙相結合的生態系統工程。

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

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25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
都江堰與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相比,其構思、設計、選址獨具匠心;乘勢利導,因時制宜,不與水敵的治水方略自樹一幟;規模效益,絕無僅有。它是自然生態、科學文化、人與自然緊密協合的偉大創舉,中國乃至世界其它任何古代水利工程都無與倫比。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倫王國建於幼發拉底河上的納爾——漢謨拉比渠和古羅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廢,只有都江堰獨步千古,永續利用,長盛不衰。

旅遊景點

都江堰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並獲得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旅遊設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龍池-虹口自然保護區距都江堰景區24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