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高縣,位於四川南部,
座落在萬里長江第一支流南廣河河畔,幅員面積1323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人。隨著國家實施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戰略和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戰略,高縣確立了風正心齊,團結奮進,搶抓機遇,實幹爭先的指導思想,確定了工業興縣,產業富民,活商聚財,科教支撐,三篇文章的發展思路,明確了三年內實現在全市率先崛起的奮鬥目標。高縣水資源得天獨厚,煤、石灰石、石英砂、紫砂陶泥等礦產資源富集配套,蠶、茶、竹、畜等再生資源特色明顯,城鎮、商貿、旅遊資源稟賦獨特,以綠色種養業、生態三產業和以能源、化工、建材、食品、輕紡為主的蓄能工業已具基礎,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循環經濟初露端倪。以能源為依託,以生態為取向,打造蓄能生態產業基地的發展戰略,體現了高縣充滿綠色的資源特色,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掀起產業升級新浪潮的戰略選擇。在新世紀,高縣正日新月異地崛起,改革開放的高縣,正展現自己卓越的丰姿。為謀求更大的發展, 勤勞勇敢的50萬高縣人民團結拼搏,銳意進取,在這片熱土上奉獻智慧和力量。熱情的高縣人民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人士光臨,旅遊觀光,投資開發,興辦實業,共同發展。自然地理
高縣縣境南北長61公里,東西寬32公里,面積1321平方公里。地形山地、丘陵、槽壩相間,分別占43.88%。43.72%、12.4%。
土地資源
高縣土地總面積19 8.0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0.60萬畝,園地面積9. 14萬畝。林地面積49.64萬畝,水域面積5. 10萬畝,未利用地29.72萬畝,其它13. 82萬畝。
礦產資源
高縣有煤、紫砂泥、石灰石、石英砂、耐火粘土、油頁岩等數十種礦產資源,其中煤可開採量4.8億噸以上,石灰石可開採量5億噸以上,石英砂可開採量1億噸以上,紫砂泥可開採量1億噸以上。
歷史沿革
唐初,置羈糜高州。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置高州。
明洪武五年(1372),降高州為高縣。
區德十三年4月,復為高州。
順治初,降高州為高縣。
康熙二十五年(1686),纂修第一部《慶符縣誌》、《高縣誌》。
1949年12月11日,張洪湖在高縣嘉樂場召開武裝起義大會,通告高縣和平解放。
1950年,1月8日,高縣人政府宣告成立。
1960年1月7日,慶符縣併入高縣。
1963年冬,宜賓市大益公社劃入高縣。
1992年,撤區並鄉建設,全縣設定12個鎮,12個鄉。
2001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以民發[2001]349號文批覆,同意高縣政府駐地由文江鎮遷至慶符鎮。
風土人情
清末至民間時期,常有文人吟詩作 賦,
民國25年(1936)成立高縣民眾教育館,設於高縣柳湖公園。民國時,縣人洪小康以人物畫,壁畫見長,特別是泥塑,紙紮更具一絕,紙紮龍頭,七寶寺的“三仙姑”形神兼備,在川南縣頗有名氣。1951年冬天始有幻燈,並總結出開展幻燈放映活動經驗文章《活躍在山區的一支幻燈隊》、《活躍在山區的一支文化輕騎隊-大橋幻燈隊》,先後在《新華日報》上發表。80-90年代,詩歌、散文、書畫等創作活動活躍,《歡聚在重慶》被北京第八屆亞運會組委會收藏。1981年,秦運梁創作的歌曲《小伙兒回娘家》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專題節日播放,流傳較廣。1987年7月,獨幕話劇《畫出陽關》獲四川省首屆巴蜀之花業餘小戲調創作一等獎,演出二等獎,全國首屆藝術節演出獎。發掘整理民間童謠161首,民間舞蹈有耍龍燈、耍獅子、車車燈、牛牛燈、連槍花船、蘆笙舞等。戲劇團體有高縣劇團、高縣文藝工作團、高縣文藝宣傳隊、業餘川劇團、高縣業餘廣播文工團,前三者現已解散。報刊主要是《高縣報》,創刊於1950年,高縣縣委宣傳部將《工作周刊》擴版為《高縣農民報》,1952年改為《高縣民眾報》1958年10月,更名為《高縣報》,1962年停刊,1993年12月立刊,李鵬總理題寫報名,每周1期,每期印刷6000-7000份。高縣民風歷來古樸淳厚,諸如勤儉相素、尊老愛幼、樂辦公益、真誠寬容世代相傳。解放後,倡新風、棄陋習,社會新風蔚然興起,50年代出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良好風氣“文化大革命”中新風尚和傳流美德同時遭到破壞,正氣下降,邪氣上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揚高尚,開創新風,好人好事不斷湧現。舍已救人 1983年,高縣農村婦女夏明齊為救被電擊倒的三姐妹,造成終身殘廢,四川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拾金不昧 1990年11月20日,縣城個體戶劉貴成在宜賓金江鐵路橋下,拾得7千元人民幣,就地等待,將錢交還失主。見義勇為 1990年9月1日,高縣實驗國小代萬安急中生智,將70歲鄰家老奶奶從房門緊閉,濃煙滾滾的房內求出,四川省學賴寧活動委員會授予代萬安“四川省學賴寧活動先進個人”稱號和榮譽證書。經濟概況
2004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1億元
,比上年增長4.6%,農業完成增加值5.07億元,增長4.0%。糧食產量23.06萬噸,增長1.01%; 全年工業總產值12.65億元,完成增加值4.02億元,比上年增長26%;完成工業銷售收入4.8億元,增長18.7%;實現利稅6023萬元。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完成增加值1.70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4億元,比上年下降14.1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08億元,下降38.64%;更新改造投資780萬元,下降71.7%;房地產開發320萬元,下降65.3%;全縣共有普通中學19所,在校生25413人,增長1.13%;文化館(站)25個、體育場144個;醫院、衛生院50個、衛生技術人員1074人,病床位732張。全年協定利用外資1.45億元,比上年增長55%;實際引進外資9785萬元,增長27%。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2.5萬人,增長25%;旅遊收入3750萬元,增長25%。農業發展
林、茶、桑是高縣農村的骨幹產業。民國38年(1949年)有林地面積31萬畝,立木蓄積124萬立方米。1958年“大躍進”運動及“文化大革命”中,亂砍濫伐嚴重,致使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初的14.4%下降到1975年的5.7%。1979年後,認真落實林業“兩制”,穩定山林權屬等護林、造林政策,國家也先後投資營造杉木用材林和經濟林基地。至1990年,林地面積達到426913畝,木材蓄積量114.5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回升到18.4%,並逐步向商品化發展。栽桑、種茶的歷史悠久。1949年,縣內年產茶125噸。解放後,縣委、縣政府致力於茶葉的恢復和發展,1968年全縣茶園面積達8000多畝,產茶198.35噸。1969年,聯辦茶場(廠)興起,帶動了全縣茶葉生產大發展。至1990年,全縣茶園面積達6.30萬畝,年產茶4000噸(細茶3600噸),比1949年增長2.2倍,產量居全省之首,是全國茶葉生產基地縣。茶葉產值2398萬元,稅收404萬元。初制功夫紅茶是傳統出口商品“早白尖”的原料,產品在國際上享有盛名,“早白尖綠茶”、“早春露”、“香爐毛尖”等26個品種評為省級名優茶。1990年,產繭2137.7噸,比1949年增長141.5倍,是四川省蠶桑基地縣。全縣已形成以糧食作物為主,茶、桑、竹、藥、果多品種生態型、商品型的農村經濟。
工業發展
高縣工業起步較晚。民國時期,僅有一些鐵農具、土紙、磚瓦、石灰、釀酒、採煤、縫紉糧油及竹藤加工等手工業,且設備簡陋。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282萬元(新幣)。解放後,縣辦工業發展迅速。50年代,先後建立起煤廠、農機廠、鐵廠、小水電廠、釀酒廠、機磚廠等國營企業,1958年工業總產值1747萬元。60年代,隨著電力能源的發展,水泥、電石、化肥、機械、糧油加工、茶葉加工的日漸興起,並向機械化半機械化發展,全縣形成以電力、化工、煤炭開採、機械、建材、紡織、造紙、食品、森工、制茶、印刷等工業為主的多門類工業結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企業自主權得到落實,各項承包經營責任製得到推行,重大技改項目實施,企業活力增強,後勁增大,發展加快。1980~1990年,工業總產值以8.6%的速度增長,是1949年的38.8倍。到1990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689戶,職工20312人,工業總產值10949萬元。
科教文衛
解放以後,高縣教育、文化、衛生、科技、體育
事業和計畫生育有很大發展。1949年全縣僅有初級中學3所,高中1所,在校學生618人;國小114所,在校學生7281人。到1990年,全縣有公辦幼稚園61所,入園幼兒2259人;國小346所,學生5182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3%,基本普及國小教育;中等教育有普通中學19所,職業中學2所,教職工630人,在校學生10156人,其中高中學生670人;有衛生、農技、教師進修校和成人電大、函授大、中專班。初具基礎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一體化結構。1977~1990年,被大專院校錄取的學生共有648人。科學技術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顯著。1990年有縣級各種科技學術團體22個,蠶桑、農業示範場2個,科研項目遍及工業、農業、醫藥、建築等各個領域,全縣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480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49人,中級技術職稱696人,初級技術職稱1217人,技術人員1518人。
解放後,黨和政府重視醫療衛生事業建設,長期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天花、白喉、斑疹傷寒、骨䯝灰質炎、瘧疾、疥瘡等傳染病和地方病已絕跡或基本消滅。1990年,全縣縣、區、鄉有醫療衛生機構76個,病床695張,醫務人員1008人,其中醫師298人,護師80人,藥師30人,檢驗師19人,其他技師10人。鄉村合作醫療站195個,有鄉村醫生316人。計畫生育工作得到加強,成績顯著,1990年計畫生育率88.98%,人口出生率14.48‰,自然增長率8‰。
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圖書館、文化館(站)、影劇院、新華書店、廣播電視、體育設施遍及城鄉。有線廣播進入千家萬戶,電視台和地面接收站,可覆蓋全縣幅員面積70%。
解放後,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社會新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傳統美德繼續發揚,全民道德品質進一步提高。僅2004年,全縣開展的民眾文化、廣場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場鎮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就多達200多場次,觀眾達30萬多人,活動內容涉及文藝表演、書法、美術、攝影、愛國主義圖片展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民間文化活動。
歷史名人
1、革命烈士李碩勛,四川省宜賓市高縣慶符鎮人。2、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陽翰笙,四川省宜賓市高縣羅場鎮人。
3、留學莫斯科的紅軍高級將領張錫龍,四川省慶符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