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縣

青神縣

青神縣,隸屬四川省眉山市,位於西南地區成都平原西南部,北接東坡區,南鄰樂山,西望峨眉,地理位置優越。現轄青城鎮、南城鎮、黑龍鎮、西龍鎮等七鎮三鄉。青神縣總面積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7029人。縣治所地處青城鎮。2017年,青神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4.6億元。青神是第一代蜀王蠶叢故里,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岷江古航道小峨眉”、“蘇軾第二故鄉”、“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編藝術之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青衣神青衣神
青神縣以崇祀蠶叢氏“青衣而教民農桑,民皆神之”得名。
青神建政之前,兩漢時期屬犍為郡南安縣(今樂山市)。
魏晉時期,社會動亂,官守廢止。
南朝時,先後屬齊通左郡和齊通郡(今眉山市)。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設立青衣縣。
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青神縣。據《今縣釋名》:“昔蠶叢氏衣青以勤農業,西魏置青衣縣於此,有青神祠,即青衣神。後周因名縣。”一說因古蜀國王蠶叢,曾衣青衣以行蠶事,蜀人神之,故名青神。
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改青城縣為青神縣,郡縣同治。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置州,青神縣屬嘉州(今樂山市),縣治於原郡址。
隋大業二年(606年),改嘉州為眉州,青神屬眉州。
隋大業八年(612年)改眉州為眉山郡,青神屬之。
唐武德元年至二年(618~619年),青神先後屬嘉州和眉州。
唐武德八年(625年),青神縣治遷至今址。五代至宋、元時期,青神屬眉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眉州降為眉縣。
明洪武十年(1377年),青神併入眉縣。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縣復州。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青神復縣,轄月台、歸德、長泉、崇仁4鄉,屬眉州。
康熙六年(1667年),青神併入眉州,編為一甲。
清雍正六年(1728年),青神復縣,轄祥麟、瑞芝、三峰、蠶叢四鄉。
民國二年(1913年),眉州改為眉山縣,青神屬上川南道,次年改屬建昌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統一,青神屬眉山專署。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青神鄉鎮調整為19個,即:城廂鎮、東附鄉、南附鄉、西龍鄉、北附鄉、黑龍鄉、蓮花鄉、觀金鄉,桂花鄉、土主鄉、梧鳳鄉、瑞峰鄉、羅波鄉、漢陽鄉、瓮家鄉、白果鄉、復興鄉、青龍鄉、高台鄉,至解放。
1950年6月,青神成立3個區建制。
1950年1月至1953年2月,青神屬眉山專區。
1953年3月,眉山專區撤銷,青神改屬樂山專區。
1953年6月,井研縣團結鄉歸青神,更名為天池鄉,同時設立建設鄉。
1956年6月,青神撤銷3個區建制。
1958年併入眉山縣為青神區。
1959年3月,青神的梧鳳、土主2鄉劃歸夾江縣,青神撤縣為區,屬眉山縣。
1962年10月,青神的蓮花鄉劃歸眉山縣,青神復縣,屬樂山專區。
1985年2月,樂山專區改為樂山市,青神屬之。
1997年劃歸新成立的眉山地區管轄。現屬地級眉山市管轄。
美麗青神美麗青神
1996年,青神縣面積386.8平方千米,人口約20.1萬人。轄4個鎮、14個鄉:城廂鎮、瑞豐鎮、黑龍鎮、漢陽鎮、西龍鄉、瓮家鄉、羅灣鄉、青竹鄉、高台鄉、白果鄉、桂花鄉、天廟鄉、羅波鄉、河壩子鄉、觀金鄉、南城鄉、天池鄉、青城鄉。縣政府駐城廂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青神縣常住總人口198997人,其中:城廂鎮20034人、瑞峰鎮10807人、漢陽鎮10429人、黑龍鎮16119人、桂花鄉5710人、西龍鄉11490人、白果鄉6317人、羅灣鄉8167人、河壩子鄉9605人、高台鄉11827人、南城鄉20776人、天池鄉3503人、羅波鄉10198人、天廟鄉4887人、瓮家鄉7071人、觀金鄉7634人、青竹鄉11435人、青城鄉22988人。
2004年,青神縣轄城廂、瑞峰、漢陽、黑龍、南城、西龍、河壩子7個鎮和桂花、白果、羅塆、高台、天池、羅波、天廟、瓮家、觀金、青竹、青城11個鄉。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青神縣撤銷青城、青竹、天池、天廟、瓮家、羅彎、觀金、桂花8個鄉,擴大6個鄉鎮的行政區域。
2005年,青神縣轄青城、瑞峰、漢陽、黑龍、南城、西龍、河壩子7個鎮和白果、高台、羅波3個鄉。

行政區劃

青神縣轄7鎮(青城鎮、瑞峰鎮、漢陽鎮、黑龍鎮、西龍鎮、河壩子鎮、南城鎮)、3鄉(白果鄉、高台鄉、羅波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青神縣地處東經103°41ˊ-103°59ˊ、北緯29°42ˊ30“-29°55ˊ33”之間,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邊緣,屬川西平原與川西丘陵接壤的過渡帶。北接東坡區,南靠樂山,西與夾江接壤,東與井研連界。幅員面積386.8平方公里。

地貌

青神縣地貌以縣城為中心,呈盆地狀,有明顯的壩丘之分。東部以龍泉山脈為主體,山嶺連綿起伏,稱為“東山”;西部以眉山向斜南東翼延伸部分為主體,丘陵逶迤相續,稱為“西山”。“兩山”隔江環峙,形成盆周。中部為岷江沖積平壩,地勢平坦開闊。縣治青城鎮就座落在平壩中心。縣內江河縱橫、溪流交錯,有“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

氣候

青神縣白果鄉青神縣白果鄉
青神縣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範疇。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遲春早,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7.1℃,日照1181.7小時,夏季平均氣溫25.5℃,冬季7.7℃,春秋兩季17.5℃,年無霜期平均313天。全年平均降雨量1132毫米,常年振幅在805—1678毫米之間。由於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勻,夏季占年降水量58%。7—8月為降水集中期。秋季占13.9%,冬季占4.3%,春季占23.3%。2011年平均氣溫16.9℃,比上年平均低0.1℃;年總降水量698.1毫米,比上年平均降水量減少453.9毫米,較歷年偏少36%;全年日照時數1112.3小時,比上年增加137.4小時;無霜期317天,比上年平均無霜期多18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①磚用頁岩礦
青神縣截止2001年底,全縣保有資源儲量礦區12處,年開採量約為10萬m3,全縣資源儲量>2690萬m3。
②石英砂岩
截止2001年底,全縣保有資源儲量礦區5處,保有資源儲量>106萬噸。全縣保有資源儲量礦區3處,地質工作程度較低。
③砂卵石
截止2001年底,全縣年開採量約為100萬m3;全縣資源儲量>1800.16萬m3。

水資源

青神雨量充沛,江河溪溝密布,水資源豐富。年降水量4.4421億立方米,天然地表徑流量1.9775億立方米。降水量與天然地表徑流量的區域分布比較均勻,總體上呈西南向東北遞減趨勢。縣內地下水總量為0.1448億立方米。按地質構造部位與地形、岩性的不同,其蘊藏量分布形式可分為4種類型:①孔隙潛水層;②上層滯水與弱孔隙水層;③弱裂隙水層;④基岩裂隙、孔隙水層。全縣江河的客水量150.33億立方米,相當於境內天然地表徑流量的75倍,其中:岷江於流量為142億立方米,占93.2%:粵江、沙溪、筒車、思漾、金牛5河為8033億立方米,占6.8%。客水量年利用量達0.486億立方米,占全部水資源年利用量的6904%。

生物資源

青神縣主要有:野兔、野貓、果子狸等近十種獸類;家燕、白鷺、竹雞等近30種鳥類;黃辣丁、白鰱、烏魚等近20種魚類;還有近40種昆蟲及其他動物。據調查,境內木本類植物有150餘種,其中主要品種有90餘種:用才林木46種,經濟林木25種,灌木20餘種:竹類植物有15個品種,如慈竹、水竹、楠竹等;藤木15種和草本類數目若干;苔、藻、蘚類有葉苔、團藻、青蘚等;自然菌類主要有豆雞菇、大腳菌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戶籍總戶數7.08萬戶,戶籍總人口19.4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74萬人,鄉村人口14.6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152人,出生率為10.9‰,死亡人口1565人,死亡率為7.93‰,人口自然增長率2.97‰。常住人口16.81萬人,城鎮化率40.23%,比上年提高1.26個百分點。

民族

主要民族有漢族、彝族、回族、苗族和藏族等。

經濟

綜述

2017年,青神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4.6億元,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37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2.93億元,增長2.7%,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30.96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32.26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5:44.2:43.3,三次產業貢獻率為9.4%、25.4%和65.2%,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5、1.4和3.4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43.68億元,增長5.5%,增速比GDP增速高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8.26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9.27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6.15億元,增長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4.4%,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60.6%,拉動經濟成長3.4個百分點。完成民間投資47.35億元,下降2.5%,占全社會投資比重為74.2%。2017年末全縣擁有個體私營企業10067戶,增長13.0%;註冊資金52.45億元,增長36.7%;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3.37萬人,下降30.2%。
全年地方財政收入7.18億元,同口徑增長15.6%,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9億元,增長5.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3.01億元,增長5%,占一般預算收入的61.66%。地方財政支出17.42億元,增長0.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3.97億元,下降4.2%。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63.77億元,下降6.6%。按行業分:第一產業投資1.56億元,下降50.8%;第二產業投資29.49億元,下降4.8%;第三產業投資32.72億元,下降4.1%。全年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52.08億元,下降7.1%,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5.56億元,下降16.5%;更新改造投資26.52億元,增長4.2%。

第一產業

四川省青神縣南城鎮婦女在編制竹編作品四川省青神縣南城鎮婦女在編制竹編作品
2017年,青神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48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增加值4.57億元,增長4.5%;林業增加值0.4億元,增長5.7%;牧業增加值3.71億元,增長2.6%;漁業增加值0.69億元,增長6.1%;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1億元,增長2.7%。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23980公頃,增長0.1%。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5510公頃,增長0.1%;油料作物4083公頃,比上年略有增長;蔬菜2919公頃,增長2.0%。全年糧食總產量9.13萬噸,增長0.6%;油菜產量6302噸,增長0.8%;水果產量6.58萬噸,增長5%。畜牧業生產基本穩定,全年生豬出欄20.47萬頭,下降3.3%;家禽出欄235.11萬隻,下降2.2%;肉類總產量1.97萬噸,下降2%,其中,豬肉總產量1.44萬噸,下降2.8%。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作業面積5.31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85.3%,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率100%。
全年生豬出欄達到20.47萬頭,牛出欄0.54萬頭,羊出欄0.77萬隻,家禽出欄235.11萬隻。主要畜產品產量略有下降,結構有所調整。全年肉類總產量1.97萬噸,下降2%,其中:豬肉產量1.44萬噸,下降2.8%,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為73.1%,下降0.5個百分點;牛肉產量0.07萬噸,增長1.7%;羊肉產量0.01萬噸,增長2%;禽肉產量0.30萬噸,下降2.3%;禽蛋產量0.39萬噸,下降1.3%。
全年水產品養殖規模擴大,養殖品種增多。全年水產品產量7980噸,增長6.1%。
完成營造林1.9萬畝,中幼林撫育0.3萬畝,低效林改造0.5萬畝,新育苗面積100畝,完成零星義務植樹45萬株;已完成鞏固退耕還林5.9萬畝;重點公益林保護面積穩定在1.4萬畝;建成現代林業產業基地1萬畝,正在培育現代林業產業提質增效示範區1個,森林面積15866公頃,當年造林面積12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7.2%。
2017年末,全縣自來水受益村43個,占60.6%,增長4.9%;通公共運輸的村71個,占100%;通寬頻的村71個,占100%;通有線電視的村65個,占91.5%,增長3.2%;垃圾集中處理的村71個,占100%;污水集中處理的村9個,占12.7%。全年農村用電量5213萬千瓦小時,增長3.8%;年末有效灌溉面積6998公頃,下降8.5%,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7.06萬千瓦(農機統計口徑調整),增長2.2%。全年機收面積9353.3公頃,增長13.6%。

第二產業

2017年,青神縣全部工業增加值30.96億元,增長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8%;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29.5%,拉動GDP增長1.6個百分點。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企業51戶,實現工業總產值88.8億元,下降4.5%。其中:輕工業總產值47.88億元,下降0.5%;重工業總產值40.92億元,下降8.9%。實現工業銷售產值86.58億元,下降3%。綜合能耗11.14萬噸標準煤,增長16.6%。職工平均人數11068人,下降10.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29億元,下降9.2%。實現利潤總額25.7億元,下降40.1%。實現利稅總額4.83億元,下降28.7%。工業產銷率97.5%,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入庫稅金2.68億元,增長13.7%。
布產量2105萬米,增長5.4%;機製紙及紙板產量1.27萬噸,下降44.6%;紗產量0.45萬噸,下降17.8%;合成洗滌劑產量25.93萬噸,增長16.3%;蠶絲產量81噸,下降30.2%;電子元件產量5328萬隻,增長33.2%;瓷磚80.1萬平方米,增長38.7%。
全縣新申請專利119件,其中企業新申請專利108件,占全縣新申請專利量的90.75%,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占比100%,位居全市前列。新授權專利87件,其中,發明專利26件,實用新型40件,外觀設計21件。全縣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約3.5件。組織申報2個2017年專利實施與轉化項目,其中德鑫航空公司的項目獲得立項,帶動企業專利實現產業化。
全縣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8個,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0.9億元,增長19.0%。建築業增加值5.31億元,下降0.2%。年平均從業人員6748人,增加8.8%。

第三產業

2017年,青神縣房地產開發投資9.99億元,下降2.2%,其中,住宅投資9.43億元,增長8.4%。商品房施工面積22.96萬平方米,下降69%,其中,新開工面積14.65萬平方米,下降25.1%。商品房銷售面積24.12萬平方米,下降6.6%。
全縣發展網店2500多個,電商企業100多家,從業人員3500餘人,帶動就業10000多人,以火燒木家具、醃臘製品、竹製品和生態農產品為代表的特色電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青神成為全國最大的火燒木家具和川味臘製品生產網銷基地。預計全年實現網路零售額5.5億元以上,增長20%以上。全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7億元,增長11.4%。按城鄉分: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4億元,增長11.3%;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3億元,增長11.5%;按行分:批發業3.85億元,增長10.9%;零售業20.51億元,增長11.4%;住宿和餐飲業3.81億元,增長11.7%。其中,26戶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6億元,增長15.7%。
投資11.66億元的岷東大道(青神段)、3.8億元的岷江二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成樂高速擴容(青神段)及觀金出出口連線線項目前期工作快速推進,瑞西路等農村公路、樂青路南城大橋至瑞峰場鎮段改造進展順利。虎渡溪航電樞紐工程、S103(青神至五通橋)青神段、G245、S401、S307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全年實現交通運輸、郵政業增加值2.65億元,增長4.8%。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19148萬噸公里,增長7.9%;完成客運周轉量18287萬人公里,增長7.6%。
全年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1462萬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21萬戶,減少0.86%。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6.2萬戶,增長3.5%。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3.24萬戶,增長12.8%。
全年共接待遊客436.41萬人次,增長30.6%。實現旅遊總收入32.09億元,增長33%。
全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92.7億元,較年初增長6.1%。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2.88億元,較年初增長11.8%,其中,城鎮居民儲蓄餘額31.17億元,較年初增長11.3%,農村居民儲蓄餘額41.71億元,較年初增長12.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46.04億元,較年初增長9.8%。
全年保費總收入16520.44萬元,增長13.8%。全年處理各項賠款和給付金額5659.7萬元,下降4.4%。年未從業人數945人,增長53.9%。

社會事業

教育

2017年,青神縣有國小及以上各級各類學校28所,在校學生16720人,增長17.2%,教職工1365人,增長4.6%,其中,專任教師1319人,增長24.9%。全縣國小20所,當年招生1241人,在校國小生6783人,國小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普通中學8所(包括中職校,國小與國中合併學校,中、國小人數分別計入國小和國中),當年招生2154人(含高中、中職,其中:國中932人)。全縣3-6歲幼兒在園4583人。大專在校學生4000人,當年招生1700人。國中升學率達96.8%,比上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高中升學率84.6%,比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普九”覆蓋率保持在100%。2017年考入本科人數324人,比上年減少21人,考入專科人數407人,比上年減少51人。

科技

2017年,青神縣有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環龍新材料、德鑫航空申報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正在進行公示。全縣新申請專利119件(發明44件,實用新型58件,外觀設計17件),新專利授權87件(發明專利26件,實用新型40件,外觀設計21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約3.5件。

文化

2017年,青神縣有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7.31萬冊,新增圖書1.17萬冊,增長21.4%。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開展“竹鄉大舞台”品牌系列活動,共開展演出5場,惠及觀眾10萬餘人次;開展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10個鄉村文化站、65個村(社區)文化室、縣文化館設備器材採購配置,實現文化縣鄉文化場所全免費開放;1000戶精準扶貧農村電視戶戶通;24小時圖書館自助借閱機對公眾開放;全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852場;申報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人,申報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人。

衛生

2017年,青神縣有衛生機構147個,床位1053張;衛生技術人員1107人,其中,執業醫師234人,執業助理醫師139人,註冊護士478人。醫院門診人次50.65萬人次。縣級醫療機構門診服務量增幅達到6.8%,住院診療量上升15.25%;鄉鎮衛生院住院診療量上升7.9%;床位使用率達95%以上;縣域就診率達92%,醫院開展遠程會診占院外會診比基本達到86.8%。全縣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02‰,嬰兒死亡率0.67‰。全縣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至少配備了1名合格村醫。全方位推動醫養融合健康發展。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均設立了老年病科、老年病床,各級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康復治療、老年病治療,縣、鄉、村三級防保醫療網健全。青神東成醫院“東成醫養中心”項目民辦養老床位100張,建成投入使用。

體育

青神縣風光青神縣風光
2017年,青神縣強化學校體育,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校園足球活動,創建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所,初三體考縣平均分全市第一,實驗國小《習近平用典》記憶操進入《感恩中國》紅色之旅以及CCTV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直通春晚電視大獎賽總決賽。強化競技體育,舉辦青神縣第八屆師生運動會;全市中國小生田徑運動會獲6金9銀7銅,桌球比賽獲男子乙組團體冠、亞、季軍和單打一、二、三名,籃球比賽國小男子組第一、國中女子組第四、國中男子組第五,足球聯賽國小女子組第三、男子組第五。強化社會體育,完成鄉鎮公共足球場項目2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個,免費開放體育場館體育鍛鍊4.5萬人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2次,青神龍舟協會組隊參加中華龍舟大賽總決賽獲全國第五,取得第18屆亞運會龍舟選拔賽資格。

社會保障

2017年,青神縣社保、醫保、工傷、生育保險參保33萬人,基金收入56627萬元,發放待遇56741萬元;全縣6856名已失地農民應保未保人員辦理新參保4827人;10313名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和商業補充醫保實行代繳,在全縣76個村(社)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256個,幫扶25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實現就業,發放崗位補貼131.16萬元。年末全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449人,增長4.2%;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4937人,增長9.4%;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208人,增長11.4%。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57800,減少3.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6024人,減少5.4%。

交通運輸

公路

青神縣街道青神縣街道
2017年末公路總里程達到53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公里。民用汽車擁有量13172輛,年末實有公車路數3路,公共汽車運營車輛76輛,計程車50輛。

鐵路

1
2014年12月20日,成綿樂城際鐵路正式投運,設有青神站。

旅遊

概況

平羌小三峽平羌小三峽
青神中岩寺、德雲寺、漢墓群以“古”揚名;平羌小三峽、仙姑湖以“秀”著稱;神海以“幽”迷人;中國竹藝城以“特”叫絕。開闢於東晉,建於唐興於宋的古中岩位於城南9公里處的岷江東岸,為著名佛教聖地,青峰冥壑、流泉響石,號稱“川南第一山”。縣城西南3公里處是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中國竹藝城,內設7個展廳,四大竹編系列,展示古今中外2000多件竹編工藝品,是國際竹編培訓基地。距縣東7公里處有仙姑湖,該湖壩高52.8米,湖區水面長5公里。縣城東15公里處有水上迷宮青峽湖(又名神海),湖水面積2200多萬平方米,縱長15公里,37個湖區,950多條溝汊,有水色山峰綠入雲的別致與優美。

景點

平羌小三峽
平羌小三峽又稱嘉州小三峽。位於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境內。平羌江,是岷江流經青神縣漢陽壩至樂山城東一段水路的古稱,平羌小三峽由平羌江上犁頭峽、背峨峽、平羌峽連貫而成,全長12公里,峽區河道迂迴。
“一崎處一停橈”,十八塊突兀的大石包圍崖對峙,人稱“十八羅漢搶觀音”;一座長達近30米的巨型“石棺材”順江平擱,一尊尚未鑿完的“平羌大佛”和彼岸的“雞公石”,是峽中引人入勝的奇景。
中岩寺風景區
青神縣中岩寺青神縣中岩寺
中岩寺風景區位於岷江之濱,分為上、中、下三寺(岩),區域面積26平方公里,遊程10華里,頂峰海拔高度為616米。景區始創於東晉,彰顯於唐、宋的古中岩,早期為佛教聖地,是十六羅波之第五羅漢“諾巨那尊者”道場,其佛法弘大,古與峨眉山齊名。素有“先朝中岩,後朝峨眉“之說
德雲寺
德雲寺位於中岩寺山門處沿清關公路下約1.5公里。該寺與中岩寺同屬慈姥岩林壑一脈,進山門拾級而上,穿林過橋約2公里,乃見德雲寺大殿。
德雲寺建於明代天順三年(1459年),規模明顯小於中岩,但卻建造宏偉,佛像莊嚴。進山口,迎面一尊摩崖虎頭面像,威嚴雄峙。廟宇大雄寶殿右側,岩石削出一個山灣,岩壁上有一尊摩岩臥佛像,長約100厘米。寺院後有一座石鑿經幢。
江灣神木園景區
江灣神木園景區江灣神木園景區
江灣神木園景區位於四川省青神縣,是蘇東坡讀書和初戀成家的地方,與三蘇祠、樂山大佛、峨眉山相毗鄰。
江灣神木園東臨岷江,遠眺西川林泉最佳處——中岩寺,西聯紅色西山景區,北鄰青神縣城,南接中國竹藝園區。
江灣神木園內規劃有六個功能區,建築為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群,青磚、白牆、灰瓦,飛檐翹角,雕棟畫梁,仿古長廊曲徑通幽,古建築群錯落有致,山水、花鳥、人物及詩詞歌賦隨處可見。神木館內珍藏有被歐洲人尊稱為“東方神木”的——烏木,以及熱帶雨林出產的珍貴、奇異、高大樹木雕刻而成的藝術品。

縣城榮譽

2017年12月14日,青神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