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宜賓漢置“僰道”,北宋
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改稱“宜賓”。宜賓”一名早在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早已有之。其因隋末,南安縣(今樂山)在蕨溪鎮宣化壩置存,郡治設於今宜賓三江口,僰道(城區)為犍為郡郡治。
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少數民族“慕義來賓”(或說唐王朝少數民族“以義賓服”)之意,改存馬縣為義賓。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代第二皇帝趙匡義(亦叫“光義”)上台,“義賓”之“義”“犯諱”,於是按《孟子》“義者宜也”句意,把義賓改為“宜賓”。不過,此“宜賓”是指設縣城於今宜賓縣蕨溪鎮宣化壩(共138年)的宜賓,不是指今三江口舊城所在。但是,畢竟“宜賓”一名已有出現。
宜賓縣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宜賓縣降為宜賓鎮併入僰道縣,至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改稱為宜賓縣,城在今江北舊州壩(共153年)。
南宋度宗鹹淳三年(1267年),宜賓縣城又遷至登高山(共9年),今三江口舊城東。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6年)方把宜賓縣城復遷回今三江口城區,縣名從此時開始。
1951年6月置宜賓市後,縣治所於同年10月遷喜捷鎮,1952年8月復遷回宜賓市城區。1965年7月再遷柏溪鎮至今。
2003年1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宜賓縣真溪鄉更名為新發鄉;將宜賓縣真溪鄉和高場鎮的蔣壩、石盤2個村成建制劃歸屏山縣管轄,鄉政府駐新農[2]。
宜賓置縣時間有兩說:一說認為“秦曰贊道”,“道”相當於縣級政權,置縣當自秦始;一說認為:西漢置焚道縣。“宜賓”之名出現至今已1026年,實則今三江口宜賓城被稱為“宜賓”則僅有726年。因“宜賓”承傳於僰道,僰道城即今宜賓舊城所在,且從隋至2011年內,犍為郡、戎州、南溪郡、敘州、敘州路、敘州府及民國時期專員公署大多數時間均設治於今宜賓城區(含三江口舊城、舊州城、登高山城地域),為具有二千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郡。
行政區劃
宜賓縣面積3030.1平方千米,轄柏溪、橫江、喜捷、觀音、永興、白花、孔灘、柳嘉、泥溪、蕨溪、商州、高場、安邊、雙龍、李場、合什、古羅、復龍18個鎮、古柏、王場、雙誼、隆興、泥南、龍池、普安、鳳儀8個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宜賓縣處於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南緣,長江上游和金沙江、岷江下游“金三角”地區,川、滇、黔三省邊界經濟開發的腹心地帶,東接翠屏區、自貢市富順縣,西鄰屏山、沐川和犍為縣,南倚高縣和雲南省水富縣,北連自貢市榮縣,面積2945.8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形整體呈現南北長、東西窄,地勢東北低、西南高,海拔270-1418米,地貌多樣,以丘陵為主,約占面積的73%以上。
氣候
宜賓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低丘、河谷地帶有南亞熱帶的氣候屬性。具有氣候溫和、熱量豐足、雨量充沛、光照適宜、無霜期長、冬暖春早、四季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8.4℃,年降雨量1011.5毫米左右,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1.7%,主汛期為7~9月,降雨量更集中,占全年總降雨量的51%。年日照時數1069.9小時,無霜期平均350天左右。年平均風速僅為1.23m/s,多為西北風和東北風,靜風頻率較大,高達34~53%,風速小。
水域
宜賓縣位於長江流域,金沙江、岷江兩大幹流過境有分支中小河(溪)357條,總長1582公里,呈樹枝狀河網,密度0.52公里/平方公里。
人口
2009年末,宜賓縣總人口為101.65萬人,比上年增加0.9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61萬人,農業人口90.04萬人;男性人口53.10萬人,女性人口48.55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9.37:100。當年出生人口10370人,人口出生率10.20‰;當年死亡人口6724人,人口死亡率6.61‰;人口自然增長率3.58‰。
2011年人口數據為102萬人。
交通
航空
距位於四川省中南部宜賓機場(宜賓五糧液機場)20千米,波音飛機可直飛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等地。
水路
緊鄰金沙江,其水路南連金沙江,西通岷江,東接萬里長江,千噸級船隊沿兩江經長江“黃金水道”順流而下,要直達東海。宜賓縣通航水域310餘千米,有渡口碼頭53個(其中渡口39個,碼頭14個)。
公路
已建成的內水高速和正在加緊建設的樂宜高速兩條高速公路橫穿縣境,境內有省道23千米,縣道286.2千米,專用公路10千米,鄉道438.3千米,村道公路3000餘千米。內水高速公路在縣城柏溪設有入口,從縣城柏溪出發經內宜、成渝調整公路到成都、重慶只需用3個小時即可到達。縣城柏溪出發經內昆高速公路到昆明只需行約6個小時的車程;從縣城柏溪出發經樂宜高速公路到樂山(樂山大佛、峨眉山)只需行1:40分的車程。內昆鐵路,內水高速公路和川雲中路是宜賓縣的主幹線的鐵路、公路。這些鐵路、公路把宜賓縣與川、滇二省邊界地區聯成網路,水路南連金沙江,西通岷江,東接萬里長江,縣城距宜賓機場20千米,形成現代化的“水、陸、鐵、空”立體交通網路。在建大型項目有榮宜公路(宜賓到榮縣),宜屏快速通道、成貴鐵路,樂宜高速(宜賓到樂山),紅色旅遊公路。鐵路
已建成通車的內昆鐵路橫穿縣境。縣城柏溪建有川南最大火車編組站,內昆鐵路是西南腹地最為便捷的陸路出海通道,柏溪火車紡織站經內昆鐵路、南昆鐵路至廣西防城港僅有1586公里。
自然資源
植被資源
宜賓縣林業用地9.12萬公頃,占幅員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有林地8.57萬公頃(占宜賓市的五分之一),疏林地0.08萬公頃,灌木林地0.19萬公頃,未成造林地0.06萬公頃,難造林地0.03萬公頃,宜林地0.19萬公頃。另有四旁樹占地1.6萬公頃。有林地中天然林4.76萬公頃,占56%,人工林3.81公頃,占44%,森林覆蓋率為34.1%。宜賓縣森林覆蓋率為34.1%,於1998年實現全面綠化達標。水資源
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徑流量22.9億立方平,水能理論總儲1040萬千瓦,橫穿縣境的橫江河、岷江、金沙江的水能開發價值極高,橫江可現規劃有七級(總裝機40萬千瓦)水電站正在火熱建設中。岷江從樂山到宜賓規劃有梯級水電站六座,其中在宜賓縣境內就有兩座,設計總裝機60萬千瓦。
礦產資源
宜賓縣已探明煙煤總儲量約為4348萬噸、。主要分布於鳳儀鄉斷頭山、水溝灣梁子,羅河鄉火燒溝梁子和復龍鄉田壩村碗廠坡梁子一帶。白煤已探明縣的總儲量約3968萬噸。主要分布於鳳儀、溪鳴、曬金、七里、普安等地。油頁岩分布於石城山的煤炭坡一帶。民國29年初勘,估計面積為6平方公里,礦體厚約8公分,比重為0.9,總儲量約為40餘萬噸。鐵經普查已知鳳儀鄉二迭系地屋中蘊藏菱鐵礦,其儲量為127萬噸,並伴有煤、耐火土等,其分布在溪鳴、曬金等地。探明天然氣有300億立方米。砂、礫石主要是岷江和橫江的漫灘砂、礫石儲量巨大。
經濟
綜述
宜賓縣初步形成了以電力、機械、釀酒、化工、金屬材料、建築建材為支柱的工業體系。重啤宜賓公司、驚雷科技、威力化工、天工機械、伊力集團、神州玻璃等一大批企業迅猛發展,並打入國際市場。200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將宜賓縣列為全省27個擴權強縣試點縣(市)之一。
第一產業
宜賓縣發展生豬、肉兔、林竹、蓮藕、茶葉、曬煙等無公害特色農產品,強力推進農業品牌化戰略。初步形成了生豬、蔬菜等6個優質特色產業帶,建成了“紫茵紅”、“焦大哥”、“雲峰茗露”、“細爾通”、“玄湖”等特色品牌,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15個,產品認證21個,基地面積達27.5萬畝。
宜賓縣共有沼氣池用戶51032戶,年可產沼氣1530萬立方米,每年可替代薪材76548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2064噸;推廣“豬—沼—桑”循環農業,綜合利用沼氣殘留物,每年可為農民節約肥料、農藥投入成本4000萬元以上。三是在環境綜合治理上下功夫。大力推廣農村垃圾循環工程,堅持節能減排,推進污染整治。宜賓縣鄉村清潔工程示範村農戶清潔能源普及率、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利用率均達80%以上,建成了2個省級生態鄉鎮、87個生態村、217戶生態家園。建立健全規範健康的標準化養殖體系;二是建立健全完善創新的良繁體系。;三是建立健全優質安全的飼料生產體系;四是建立健全運轉高效的動物防疫體系;五是建立健全先進快捷的加工流通體系;六是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生豬
生豬是宜賓縣的主導畜牧產業,宜賓縣生豬常年出欄達140萬頭以上,宜賓縣是無規定疫病區、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無公害生豬畜產品生產基地縣,宜賓生豬及其產品已出口遠銷俄羅斯、日本、新加坡等國。
肉兔
宜賓縣商品肉兔生產飛速發展,宜賓縣肉兔常年出籠達500萬隻以上,占宜賓市第一。宜賓縣是宜賓江寶食品對歐盟出口註冊的肉兔生產基地縣,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肉兔種兔基地。
第二產業
宜賓縣主要工業包括:化工、機械等;宜賓向家壩工業集中區是經宜賓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級重點工業集中區,並列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宜賓縣傾力打造的工業經濟發展平台。集中區總規劃面積21.5平方公里,按照一區多園模式,主要由城北園(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豆壩園(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高捷園(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三個園區組成。
第三產業
2010年,宜賓縣商貿物流業得到持續發展,“萬村千鄉工程”、“新網工程”等新建改建標準化農家店210家,實現鄉級覆蓋率100%、村級覆蓋率74%,“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額9712萬元。翠柏商貿城、萬興現代城、花園世紀新城3個縣城核心商圈更加完善,還新建復龍等鄉鎮農貿市場10個,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億元,增長20.1%。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宜賓縣中低產田土完成改造5萬畝,高標準農田1.46萬畝;新建渠130公里、蓄水池157口,水庫20座通過加固整治病險,4萬人農村飲水安全得以保障。一曼旅遊公路等28條鄉鎮間聯網公路140公里、通村水泥路230公里,新建機耕道240公里。110KV變電站1座、35KV變電站4座、線路1565公里,解決扶貧解困1.8萬人、草危房150戶得以改造。
教育事業
2005年宜賓縣投入1.3億元將縣二中整體搬遷到城北新區,實現了縣城教育資源重組、擴展和最佳化。2006年以來新建校舍149101㎡,排危172321㎡;化解教育債務9535萬元(含義務教育債務8477萬元);中國小信息化建設共投入1500餘萬元;教育投入從2006年的2.44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4.6億元,增長87%。通過布局調整,公辦國小由433所整合為332所,單設國中由49所整合為31所,進一步實現教育資源的最佳化組合。
環保事業
宜賓縣擁有污水處理廠一座,一期工程日處理污水2萬噸;生活垃圾處理場一座,一期工程日處理垃圾100噸;各工業園已規劃有污水、垃圾集中處理設施。
文化藝術
墓葬
從漢至民一千多年的歷史中,縣地存在著漢晉和宋明岩墓。尚存的上千餘座岩墓、著名的有黃傘漢代岩墓群、三十六臂山宋明岩墓群、北斗岩宋代岩墓群。
同時與岩墓伴隨,縣地一直存在著銅鼓,即縣地沿著從漢代建起的通往滇黔的“南夷道”這條古道把漢文化與銅鼓民族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留下了漢文化與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歷史痕跡。
文化
民眾文化活動日漸普及,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文藝創作、書法、美術、攝影等作品常獲省級以上各類獎項和入選參加市級以上各類大賽。
如文學創作,有王建容的《夢酒與文化》、李曉虹的論文《科學與教育》、蘭鐵的美術專著《山水畫教法》、《中國基礎教法》、汪燾的詩歌《月亮》、李伯章、周大川的合著小說《大蜀三雄》、田麗分歌曲《美麗的夢酒廠》等。
書法、美術方面有劉泰偉的國畫《黃谷圖》、《親情》、陳華的《苗女》、梁盛華的《鐵臂銅牆》等李代煊、張興明的書法篆刻等等作品,攝影愛好者更是眾多,縣內也常舉辦一些各類文藝作品展。
除此還有各種龍燈、牛燈、獅燈、船燈、扭秧歌,各種健身操運動以及化裝遊行表演最受廣大民眾喜愛,其中尤以觀音的龍燈表演為上乘,它集舞蹈、雜技、體育於一身。
風景名勝
宜賓縣有以亞熱帶自然風景為特色的“百里翠湖”越溪河省級旅遊風景區,有譽為“西南半壁”、“環列如城”的石城山省級森林公園和古戰場遺蹟,有民族女英雄趙一曼故居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儒家文化大師唐群毅故居旅遊地以及少娥湖度假村和東漢黃傘墓群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與“蜀南竹海”、“石海洞鄉”等世界級和國家級旅遊景區構成環形黃金旅遊線。宜賓是四川省新五大旅遊區規劃建設的重點縣(市)之一。
境內旅遊名勝有:石城山省級森林公園、越溪河省級風景名勝、荔枝溝、天堂溝崖墓群、趙一曼故居、八角寨等。
歷史名人
樊一蘅
樊一蘅(1573~1651)字君帶,四川宜賓縣人。南明進士,抗清將領。清軍占領川南,樊亦病死。
江子能
江子能(1881~1976)名永齡,字鍾傑,四川宜賓縣人。早年參加同盟會,1925年入黨,歷任光華大學教授、副校長、四川財經學院創院長、民盟四川省委員會委員及民盟成都市委主任委員、成都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等職。
劉華
劉華(1899~1925)原名熾榮,字劍華,四川宜賓縣人。革命烈土,五卅運動的著名領導人。1925年12月,英勇就義於上海南市。
唐君毅
唐君毅(1909~1978)原名伯毅,四川宜賓縣人。哲學家,現代新儒學代表人物之一。專著有20餘部,學術論文數百篇。
趙景深
趙景深(1902~1985)字旭初,曾用筆名卜朦朧、冷眼、鄒嘯。民間文學家、戲曲學家,四川宜賓縣趙場(今宜賓市)人。一生出版著作約百卷,近千萬字。
陳林
陳林(1902~1990)原名陳思隆、陳前農,化名張樹生、陳伯明,四川宜賓縣人。曾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國政協第五、六屆委員及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顧問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