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縣

普格縣

普格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地域在北緯27°13'—27°30'、東經102°26'—102°46'之間,東、南、西、西北和北面分別與布拖縣、寧南縣、德昌縣、西昌市、昭覺縣接壤。縣城普基鎮北距州府西昌74公里。幅員面積1918平方公里。2008年底普格縣轄3個鎮、31個鄉,151個行政村,722個村民小組,共有人口14.8萬人,有漢、彝、回、布依等16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03079人,占總人口的75.4%;彝族人口102270人,占總人口的74.8%。2013年普格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6億元較2012年增長12.5%。公共財政總收入2.0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7%。普格縣是彝族火把節的發祥地,是一個以彝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縣。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昔格系彝語,意為“山埡口下的草甸子”。1952年設普格縣。

?年,普格縣轄2個鎮、32個鄉:普基鎮、蕎窩鎮、永安鄉、文坪鄉、黎安鄉、向陽鄉、花山鄉、東山鄉、大坪鄉、輝隆鄉、洛烏溝鄉、雨水鄉、甘天地鄉、洛烏鄉、孟甘鄉、特茲鄉、吉樂鄉、特口鄉、耶底鄉、夾鐵鄉、瓦洛鄉、哈力洛鄉、菜子鄉、祝聯鄉、采乃鄉、月吾鄉、德育鄉、特補鄉、五道箐鄉、特爾果鄉、大槽鄉、馬洪鄉、洛甘鄉、紅菲依達鄉。

2000年,普格縣轄3個鎮、31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普基鎮 18546 蕎窩鎮 11931 螺髻山鎮 7992 永安鄉 4926 向陽鄉 4454 文坪鄉 2767 黎安鄉 3469 花山鄉 7252 東山鄉 4559 大坪鄉 4867 輝隆鄉 1991 洛烏溝鄉 2490 雨水鄉 6127 甘天地鄉 1898 洛烏鄉 3505 孟甘鄉 4832 特茲鄉 3799 吉樂鄉 3127 特口鄉 1279 耶底鄉 1292 夾鐵鄉 5682 瓦洛鄉 3930 哈力洛鄉 1837 萊子鄉 2866 祝聯鄉 2144 采乃鄉 1684 月吾鄉 1937 特補鄉 4220 五道箐鄉 2670 特爾果鄉 2828 大槽鄉 3117 馬洪鄉 1582 洛甘鄉 1883 紅莫依達鄉 1673

2003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3號)批覆同意普格縣雨水鄉人民政府駐地由大坪村地俄各遷至西普中隊。

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46號)同意:采乃鄉更名為劉家坪鄉。劉家坪鄉人民政府駐地由采乃村遷至原蕎窩農場劉家坪中隊。花山鄉的劉家坪村、向陽鄉的新建村、雨水鄉的二胡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劉家坪鄉管轄;調整後劉家坪鄉轄長河、劉家坪、新建和二胡4個村。將原采乃鄉的鋼鐵村、躍進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月吾鄉管轄;將原采乃鄉的采乃村、洛都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菜子鄉管轄。

2004年,普格縣轄3個鎮(普基、蕎窩、螺髻山)、31個鄉(永安、文坪、黎安、孟甘、洛烏、特茲、菜子、花山、東山、大坪、輝隆、馬洪、洛甘、夾鐵、瓦洛、祝聯、月吾、特口、耶底、吉樂、特補、大槽、雨水、向陽、哈力洛、甘天地、洛烏溝、劉家坪、特爾果、五道箐、紅莫依達)。

人口民族

普洱市普格縣
2006年底普格縣共有人口14.4萬人,其中彝族11.1萬人,占總人口的77.1%。至2008年底,普格縣總人口14.8萬。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普格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東部,北緯27°13'—27°30'、東經102°26'—102°46'之間,幅員

面積1918平方公里,東面與布拖縣接壤,南與寧南縣相鄰,西接德昌縣,西北和北面分別與西昌、昭覺縣接壤。縣城普基鎮北距州府西昌74公里,總面積1918平方公里。

地形概貌

普格縣屬雲貴高原橫斷山脈。螺髻山與烏科梁子東西對峙,中梁山縱亘其中。中梁子、波尾梁子和烏科梁子均屬大涼山向南的分支。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地面積較少,以中山(含亞高山)為主,占總面積的67.4%。丘陵平壩僅分布在河谷地帶,呈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

普格地貌,山脈河流南北走向,枕山帶河,平行交錯,東西群峰並列,中為凹凸,三山二水形成狹長的北高南低的河谷地貌。

縣境內最高峰為螺髻山主峰――也俄額哈峰,海拔標高為4359米,最低處為白水河,海拔標高為1040米,河谷與山地高差達3319米。

氣候

普格縣位於四川省低緯度地區,氣候受西南季風和印度北部乾燥大陸性氣團交替控制,乾雨季分明,年溫差較小,日差較大,年平均氣溫變幅僅13℃。

普格縣年平均氣溫為16.8℃,1月為9.4℃,7月為22.7℃,極端最高氣溫33.3℃,極端最低氣溫-1.9℃,年總日照時數2094.7小時,年總蒸發量為2107.2毫米,年總降水量為1169.8毫米,年平均絕對溫度為13.2毫巴,無霜期為301天,乾濕分明,5-10月為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90%,11月至次年4月為乾季,構成了冬無嚴寒春高溫,夏無酷署秋涼早的氣候特點。以氣象學上氣溫低於10℃為冬季,10-22℃為春、秋季,高於22℃為夏季來劃分,普格的冬天僅為一個月,夏季只有兩個月,春秋兩季長達9個月。

水文

普格縣境內河流主要有則木河和西洛河沿橫斷山脈山腳由北向南流過,在縣城附近東北角的扭皮各則處,二水合流,南注金沙江。

總體狀況

普格資源得天獨厚,開發潛力巨大。這裡日照充足,冬暖夏涼,雨量充沛,具備良好的自然條件。農業久負盛名,出產豐富,是糧、油、烤菸、蠶繭、林果、藥材的生產基地。烤菸以質優聞名,1985年代表四川煙參加全國鄭州菸草博覽會獲金獎。蠶繭素來有名,出口繭達日本二級繭質量標準,是四川少數民族地區唯一的出口蠶繭縣。畜牧業發展前景看好,天然草場寬廣,有可開發利用的草地116萬畝。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達42.13萬千瓦,可開發利用量20.12萬千瓦,現僅開發利用1.87萬千瓦,占可開發的9.29%,前景誘人。礦產資源眾多,現已探明有的銅、鐵、煤、高嶺土、石英石、玄武石、石灰石等貯量豐富,有待開發。旅遊資源多姿多彩。自然風景奇特,有神姿仙態的省級風景名勝(現正在申報國家級)螺髻山,集野、奇、峻、幽、險、秀為一體,星羅棋布的高山彩湖,國內外罕見的古冰川遺址,高聳入雲的角峰刃脊,五彩繽紛的杜鵑花海、氣勢磅礴、美不勝收的四川名泉——螺髻山溫泉瀑布,被專家稱為“螺髻五絕”。境內還有療養怡人被譽為西南第一泉的普格溫泉,具有南國塞外牧歌情調的海口風光,美妙的探幽勝地瑪瑙洞等眾多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觀和古石刻、岩畫、碑文等文物古蹟。特別是民族風情更具魅力。每年火把節,都要舉辦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異彩紛呈的節慶活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彝族年、彝家婚俗、畢摩彝族古文化等,充滿了少數民族濃郁純厚的奇情異調,令遊客贊口不絕。

普格從奴隸社會一躍跨入社會主義社會。建縣以來,百廢俱興,五十年發展,五十年巨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艱苦創業,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99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866萬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量為48.8:23.4:27.8,經濟結構逐步最佳化。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穩糧的基礎上,形成了烤菸、蠶桑、畜牧、林果四大經濟支柱,培育了甘蔗、蓖麻、蔬菜等新經濟項目,逐步向產業化邁進。1999年,全縣糧食總產量64781噸。工業經濟增勢強勁,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電力、建材為支柱產業,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經濟體系。龍頭企業豪吉集團生產的“豪吉牌”系列產品暢銷全國,享譽東南亞,是西南地區食品行業的拳頭產品。1999年全縣縣屬工業總產值達9528萬元。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旅遊業正在這片被火把燒紅的古老土地上崛起,新的經濟優勢正在逐步形成。

——基礎設施日臻完備。交通運輸發展較快,公路總里程達619公里,省道西巧路縱貫全境,鄉鄉通公路,交通運輸四通八達;電力裝機1.98萬千瓦,不僅能滿足工農業生產的需要,還有大量余電輸往外地;郵電實現通信網傳輸數位化、交換程控化。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堅持“開明促開放,開放促開發,開發促發展”的方針,一切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相繼出台了招商引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旅遊開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橫向經濟聯繫得到加強,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豪吉集團、溫泉山莊等已成為招商引資成功的範例。對外開放已成為普格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普格民族教育健康發展,現有中國小194所,在校學生15000多人,1997年“兩基”通過國家驗收,“普九”工作正在推進,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體系;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電視復蓋率達83%;縣鄉村三級衛生保健網路正在完善;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25‰以內;環境保護得到高度重視。失業、養老、城市最低生活費、醫療保健等社會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人民民眾的生活質量明顯改善,1999年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615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7元,目前全縣基本解決溫飽,正向小康邁進。

面對西部大開發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普格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認識縣情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及時調整和完善了發展思路,即“以全民素質和教育為基礎,以鞏固和發展農業產業、改革和完善城鎮企業,培育壯大旅遊業、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和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保障”的“142”發展思路。這個思路把教育擺在首要位置,把旅遊首次列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壯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中共普格縣委八屆三次全體會議為普格的未來勾畫了宏傳藍圖;到2005年,力爭全縣農業產值達2個億,工業產值達2個億,旅遊業綜合收入到1個億,個體私營經濟營業額和產值達1個億,財政收入達4000萬元以上;到2010年力爭實現旅遊大縣的目標。

普格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商機無限。投資普格,無疑是富有遠見卓識的戰略選擇。

經濟發展

1997年—1999年,完成了全縣36戶國有企業的改制任務。其中,組建有限責任公司15戶,帶資解體4戶,依法破產7戶,“零”價轉讓6戶,“三改一加強”式3戶,兼併1戶。

1998年,龍頭企業豪吉集團的“豪吉”雞精在全國同類產品中成為首家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認證的產品。

1998年8月,引資1700多萬元,在普格溫泉按三星級標準興建了涉外賓館螺髻山溫泉山莊,集休閒、娛樂、餐飲、健身、會議等多功能為一體。

1998年9月1日,我縣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至2000年全縣共實施天保工程更新造林6216公頃,封山育林36827公頃,森林撫育7235公頃,工程質量達到標準,經省州檢查驗收認定合格。

1999年—2000年,普格縣的退耕還林試點工程已完成退耕還林2000公頃,栽植青椒、花椒10000公頃,板栗、核桃400公頃,桑樹200公頃,其他樹種400公頃,其中還套種了蓖麻1000公頃。

1999年11月,普格縣確定了“以全民素質教育為基礎,以鞏固發展農業產業,改革和完善城鎮企業、培育壯大旅遊業、放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為重點,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保障”的“142”發展戰略。

1999年11月,中共普格縣委、普格縣人民政府作出了《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決定》,正式把旅遊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壯大。

2000年,對縣城主幹道進行改造,投資400萬元修建了5公里水泥路面;投資310萬元新建了人行道,安裝了路燈等設施,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2000年,修建了螺髻山、大槽河、民族文化廣場三條總長為8公里的旅遊公路。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市區可使用土地面積19.05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0.0058萬公頃,商業用地0.002萬公頃,住宅用地0.0014萬公頃,農業用地15.10萬公頃,其它用地3.94萬公頃。

礦產資源

普格縣地層出露較齊全,地質構造複雜,礦產資源種類較多,現已探明有銅、鉛、鋅、磷、高嶺土、石英岩、重晶石等。

銅礦主要分布在中梁子一帶,平均厚度0.89—1.48米,平均品位Cu1.59%,Ag80g/t。

鉛、鋅礦主要分布在烏科梁子一帶,較富集的洛烏溝鉛鋅礦平均品位Pb3.38%,Zn11.70%。

西洛硬質高嶺土出露於二迭系地層中,探明C+D級儲量340.17萬噸,經地礦部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測定,高嶺土呈板狀、片狀,是造紙、橡膠等工業的優質原料。

石英岩分布在螺髻山東坡,礦體呈厚脈狀產出,儲量達200萬噸。

森林資源

林業用地面積132萬畝,其中,森林面積46.9萬畝,灌木林地39.62萬畝,疏林地1.2萬畝,未成林造林地14.46萬畝,宜林荒山26萬畝,森林復蓋率16.41%。全縣的樹種有67科,259種。主要的樹木種類有雲南松、高山櫟、其他櫟類、冷杉、樺木、枸樹、楊樹、榿木樹、楠木、華山松、鐵杉、槭樹、雲杉和柏樹共14個樹種為優勢品種,占整個森林面積的95%。野生動物種類有豹、黑熊、滇猴、小熊貓、麝、野牛、岩羊、穿山甲、靈貓、紅腹角雉、錦雞、鶴、長腳秧雞、鸚鵡等。中藥材種類有黃柏、黃蓮、薯芋類、黨參、當歸、半夏、通草、貝母、金錢草、川烏、草烏、雞血藤、杜仲、黃芪等200多個品種。

水利資源

普格縣水利資源豐富。全縣徑流量15.08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總量為19.57億立方米,人均有水資源16756立方米;水能資源可利用量1.2億立方米,已開發量0.591億立方米,占總量的3.92%,占可利用的49.3%;水能理論蘊藏量為42.13萬千瓦,可開發量20.12萬千瓦,已開發1.87萬千瓦,占理論量的4.44%,占可開發量的9.29%。

旅遊資源

普格縣旅遊資源富集,自然景觀多姿多彩,民風民俗獨具魅力。自然景觀主要有:中國古冰川博物園——螺髻山,氣勢磅礴,宏偉壯觀,保留了地球上第四世紀冰川遺蹟,擁有乞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大冰種刻槽,為國內外公認的地質奇觀,1986年被評為四川省自然風景名勝區;縣境內還有四川名泉——溫泉瀑布,西南名泉普格溫泉,塞外牧歌情調的海口高原風光,探幽勝地瑪瑙洞等保護完好的眾多自然景觀。民族風情濃厚醉人,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地方特色濃厚,彝族婚俗、彝族年、葬禮古樸,保留著古老的傳說和神秘的色彩。古石刻、岩畫、碑文等文物古蹟保存完好。

經濟

綜述

1999年,普格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866萬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量為48.8:23.4:27.8,1999年,全縣糧食總產量64781噸,1999年全縣縣屬工業總產值達9528萬元。

2011年普格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6.02億元,是2006年的2.16倍、年均增長1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1.55億元,比2006年增加1.067億元,年均增長25.72%。

2013年普格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6億元,較2012年增長12.5%。公共財政總收入2.0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3.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44億元,較2012年增長42.8%。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0元比2012年增長8.0%,農民人均純收入5562元,同比2012年增長14.2%。

第一產業

2005年以來,普格縣累計投入資金982萬元,新建水溝水渠145公里,改良土壤2.16萬畝,造林500畝,新修了1200立方的蓄水池。共完成襯砌引水排灌渠系24條,總長度47.55公里,配套攔水壩、渠基堡坎、涵、閘、便民橋等渠系建築物153座,完成土石開方23550餘立方,實施多元複合肥與農家肥配套使用、採用平衡配方施肥、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等技術措施培肥地力0.3萬畝,新修機耕路一條,配套機耕道邊溝1964米,完成土石開方3573立方。項目區年新增糧食50萬公斤,新增其他農產品5萬公斤,增加農業產值80萬元,水利工程的實施也增加了農民務工的機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50元以上。

2013年普格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1.80億元,較2012年增長4.5%。糧食總產量增長3.4%。實現畜牧總產值4.32億元、增長3.0%。輸轉農村勞動力3.9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13億元。

第二產業

2006年普格縣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36551萬元,同比2005增長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完成29206萬元,同比增長14%。工業產品產量:雞精完成13055噸、澱粉完成998噸、發電量6344萬度、水泥6.1萬噸、機制磚942萬塊、工業矽1664噸、碳化矽1172噸、供水64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完成26645萬元,同比2005增長10%。

至2008年底,普格縣擁有工業、商貿、糧食、郵電、醫藥、建築、飲食服務等企業42家,職工2102人。工業企業以生產食品、建材、電業為主,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有固定資產19500餘萬元,年產值1個億以上,年創利稅近3千萬元。

2013年普格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40億元、增長7.7%。“兩河流域”魯溪河一級、團結等電站建設有序推進,全縣總裝機達到18.04萬千瓦、增長3.8%。

第三產業

2013年普格縣第三產業提速增效,實現三產增加值7.2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0.5%。基本完成螺髻山索道提速改造,螺髻山、火把節、彝歷年知名度進一步提高,全年接待遊客278萬人次,同比2012年增長1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4億元。

社會

城市建設

至2010年底,普格縣城規劃區面積為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為1.4平方公里,區域建設用地0.58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0.31平方公里,公共設施用地0.08平方公里,工業用地0.09平方公里,道路廣場用地0.04平方公里,市政公用設施用地0.01平方公里,綠地0.01平方公里。城區實有房屋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區域內實有居住人口1.13萬人,人均居住面積14.2平方米,城區通訊、供電、供水、排污系統配套。

教育

至2010年底,普格縣在校學生2.88萬人,入學率99.9%,升學率51.5%,鞏固率98.1%。

2013年普格縣投入2.24億元,改擴建33所學校校舍,新建教師周轉房82套,免除31497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和書本費,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營養改善計畫惠及31333名貧困學生。

醫療衛生

2010年,普格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參合農民10.88萬人,參合率83.09%。 計畫生育率97.83%,人口自然增長率9.8‰。

文化

2010年,普格縣農村共產黨員現代遠程教育點64個,“2131”電影放映工程放映電影2131場,觀眾53萬人次,實現電影放映“村村復蓋”,全縣新增省級文明單位1個,州級文明單位2個、州級文明單位標兵1個、縣級文明單位3個。

民生

至2011年底,普格縣累計投入3.6億元,改善4.2萬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貧困人口由6.5萬減少到4.7萬,新增就業5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各類參保人數達1.37萬人。4366名城鎮低保對象應保盡保,兌付低保金額972萬元;將符合低保政策的1.8萬名農村貧困對象納入農村低保,兌付低保金額747萬元;637名“五保戶”全部納入財政供養,兌付資金累計111.6萬元。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2元,年均增長14.1%;農民人均純收入4208元,年均增長14.4%。

2013年,普格縣統籌推進“八大扶貧”,完成19個村1647戶彝家新寨住房主體工程,“五大保險”復蓋2.2萬人,發放就業困難人員補貼金88萬元,救助特殊困難兒童1707名,發放1900套彝家新生活“四件套”。全面啟動20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及時兌現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農機購置補貼等惠民資金6264萬元。

旅遊

螺髻山螺髻山

普格縣旅遊資源富集,自然景觀多姿多彩,民風民俗獨具魅力。自然景觀主要有:螺髻山、溫泉瀑布、普格溫泉、海口高原風光、瑪瑙洞等保護完好的眾多自然景觀。民族風情有彝族婚俗、彝族年等。

螺髻山

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螺髻山,位於普格縣的西北部。彝族人民稱它為“額哈波”,“額哈”彝語叫五百的意思,其主峰海拔4359米,螺髻山全景擁有62.3萬畝原始森林,又擁有崖羊、小熊貓、棕熊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各類名貴的鳥以及各種名貴中藥材。

螺髻山風景區西側是螺髻山全景的高度縮影,是景物、景觀最齊全,占景點29%,面積39平方公里的清水溝主峰景區。境內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50多座,有占冰川湖泊60%的冰磧湖(又稱大海子)在內的冰川湖泊20多個。

普格溫泉

又名螺髻山溫泉山莊,《西昌縣誌》卷二地理志記途:“蒸氣如煙,與山谷寒泉會流,溫和合度,灌田百畝,收穫最豐。”該溫泉為構造泉,其形成的地質條件為斜坡石灰岩構造。泉水從地殼深處沿南北走向的迭層出露,水溫42—44攝氏度,屬於典型的重碳酸鎂鈣型的溫泉,含有鐵、錳、氟、鉬、氫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民族風情

涼山州普格縣是彝族聚居縣,民族風情以彝族風情為主。彝族火把節、彝族年、彝家婚俗、葬禮和安魂儀式等民風民俗與眾不同。

火把節

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傳普格是彝族火把節的發祥地,涼山第一個火把節場地在普格縣西洛耶底的日都迪散。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普格各地彝族民眾都要舉行賽馬、鬥牛、斗羊、鬥雞、摔跤、爬竿、選美、對歌、火把游山等極富民族特色的活動。屆時是歌的海洋,花的世界,青年男女在舉火把遊玩之後,還要舉行篝火晚會,彈月琴,撥口弦,跳達體舞,盡情歡歌,通宵達旦。

彝族年

火把節火把節

是彝族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普格彝族年一般在每年公曆的十月至十一月擇吉日舉行,過年要過三天,第一天“點菸火”,第二天玩各種古老遊戲,第三天“送祖”。過年後就開始拜年,禮物一般為酒、肉、禽、蛋類。

普格彝族婚俗保留著古老的傳統和神秘的色彩。包括訂婚和結婚兩大程式。整個婚禮過程中,以潑水、抹黑臉、背新娘等方式使婚禮充滿歡樂、風趣和幽默,“搶、背、瞧”被譽為彝族婚禮中的“三絕”。

普格彝族葬禮完整地保持了彝人祖先的原始習俗,方式為火葬,主要包括備喪、祭奠、指路、招魂、出葬、火化、聚食等儀式,長者去世後,還要舉行安靈儀式和超度送靈儀式。

交通

2005年普格縣公路總里程619公里。其中:省道117公里,縣道42公里,鄉道299公里,村組道194公里,專用公路29公里,旅遊路8公里。全縣34個鄉鎮全部通公路,村、組通公路率分別57%和51%。

2008年,普格縣完成通鄉油路62.2公里,新建村道70.7公里、農村客運簡易站4個,完成42.2公里縣道普格至昭覺三灣河公路的改造。2011年,全縣公路總里程1280公里,比2006年增長32.5%。

2013年普格縣完成西巧路和普三路升級改造前期工作,大坪等4條通鄉油路全面推進,完成菜子等7條通鄉油路工可評審,新建通村公路40.4公里。

歷史文化

紅軍長征過普格

普格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1935年5月,長征途中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九軍團在軍團長羅炳輝、政委何長工、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參謀長郭天明的率領下渡金沙江,經披砂、松林坪進入普格境內。紅軍在大水塘(今坪塘村)一棵大黃桷樹下小憩,向民眾作革命宣傳,並解救受國民黨敵機轟炸的民眾,當地民眾遂將這棵樹長期保護下來,敬稱為“紅軍樹”,縣人民政府1977年將“紅軍樹”列為重點保護文物。紅軍在普格的3天時間裡,沿途向民眾宣傳紅軍宗旨,傳播革命道理,打土豪、分浮財、為民除害,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普格也有34名各族民眾參加了紅軍。

名優特產

優質蕎麥

普格縣常年生產優質蕎麥6000噸以上,該作物質優、顆粒飽滿,是涼山州優質蕎麥主產區之一。

珍珠米

普格縣小興場區,因獨特的小氣候環境,常年種植常規稻在2萬畝左右,因光照強、晝夜溫差大,作物生育期長,所生產的稻米深受當地居民喜愛,這種米在當地被美稱為“珍珠米”。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