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四川省自貢市市轄區]

大安區[四川省自貢市市轄區]
大安區[四川省自貢市市轄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安區位於市域東北部,1953年建立自貢市大墳堡區;1955年8月經省政府批准改稱大安區至今。全區轄9鎮3鄉4街道,幅員面積400平方公里,總人口45.98萬,素有“恐龍之鄉”、“江姐故里”的稱號,是自貢城市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工業基地、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和文化旅遊區,全國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區。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大安區位於自貢市東北部,素有“恐龍之鄉”的稱號。

區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足。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油、麻、燈草為主。經濟林以柑桔、梨、桃、龍都早香柚等果樹著稱。境內建有兩座水庫,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灌溉便利,全區有效灌溉面積8.16萬畝。蔬菜種類繁多,其中以二葉子韭黃蔥黃大白菜海椒生薑蕉藕聞名遠近。飼養動物30餘種,以生豬奶牛山羊為主。高標準稻魚工程,南方大口鯰澳蝦養殖基地,亦為數可觀。
大安區礦產資源豐富。境內蘊藏著豐富岩鹽。天然氣石灰石等礦產資源。其中:僅大山鋪鹽礦的蘊藏量就達到800萬噸,優質石灰石達到500萬噸,具有規模開採價值。近年,又在和平鄉境內發現了年自然流量達到3萬噸的偏矽酸、鍶優質天然礦泉水。此外,大安區還蘊藏有泥岩、砂岩等普通建材礦。
位於自貢市東北部的大安區,既是自貢市對外開放的主通道,也是歷史文化沉澱最多、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轄區內有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縣級文物64處。其中有斐聲中外的世界奇觀----大山鋪恐龍化石;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有世界上迄今最長、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植物化石----“長山嶺矽化木”;有被喻為“川南寨堡之首”的三多古寨;有山清水秀、風光宜人的青龍湖;有安息著江竹筠、盧德銘、鄧萍等革命烈士的國家級烈士陵園。它們之間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補充,聯成整體。目前,已啟動旅遊各區建設,大力開發旅遊資源,正在著手建設世界聞名的“恐龍王國樂園”、世界唯一的井鹽文化主題公園“燊海井鹽史公園”。

行政區劃

大安區轄4個街道、9個鎮、3個鄉:大安街街道龍井街街道馬衝口街街道、涼高山街街道、大山鋪鎮、團結鎮、三多寨鎮、何市鎮、新店鎮、新民鎮、回龍鎮、牛佛鎮、廟壩鎮、永嘉鄉、和平鄉、鳳凰鄉。

歷史沿革

2000年,大安區轄4個街道、6個鎮、8個鄉:龍井街道、大安街道、馬衝口街道、涼高山街道、新店鎮、何市鎮、三多寨鎮、團結鎮、勝利鎮、大山鋪鎮、鳳凰鄉、紅旗鄉、和平鄉、新民鄉、新勝鄉、鴛鴦鄉、永和鄉、永嘉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5897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大安街道24697龍井街道34532

馬衝口街道28197涼高山街道15082大山鋪鎮23682勝利鎮13101團結鎮14495三多寨鎮16242何市鎮23693新店鎮17774新民鄉17087新勝鄉13969鴛鴦鄉11544永和鄉12260永嘉鄉12826和平鄉15864紅旗鄉5397鳳凰鄉18679丹桂虛擬街道39856 

2004年,大安區轄4個街道(大安街、龍井街、馬衝口街、涼高山街)、6個鎮(何市、大山鋪、新店、團結、三多寨、新民)、4個鄉(鳳凰、紅旗、和平、永嘉)。
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5]52號)批准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將大安區的紅旗鄉劃歸自流井區管轄;將富順縣的廟壩鎮、牛佛鎮、回龍鎮劃歸大安區管轄。調整後,面積398.81平方千米,人口442661人。

經濟概況

大安區位於千年鹽都自貢東北部的老工業城區,境內的“大墳堡”解放前就是自貢市產鹽的主要集聚地。世界第一口採用傳統衝擊式頓鑽鑿井法鑿成的超千米鹽井——燊海井,以鹽都歷史見證人的身份,曾向親臨視察的胡錦濤總書記訴說過老工業城區鹽業的鼎盛。
工業

大安區大安區

大安這一老工業城區的區位優勢明顯,境內擁有東鍋、鴻化、匯維仕、聚酯、硬合、大西洋、炭研院等一批市級骨幹企業,對全區工業發展起到了相當的輻射拉動作用。有豐富的鹽滷、基礎化工原料、沙、石、水等資源和比較好的產業基礎,初步形成了機械工業、化工工業、新材料化纖工業、醫藥工業、農產品加工產業等支柱產業,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幹部民眾“盼工業發展、思工業發展、加快工業發展”的願望強烈,幹勁很足,發展工業的氛圍濃厚。
“十五”期末,全區工業企業551戶,實現工業總產值44.38億元,增加值12.37億元,占GDP的26.4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由2000年的21戶增加到2005年的54戶,淨增33戶,規模工業企業戶數總量位居全市各區縣第一。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23.43億元,比上年增長64.61%,年均增長52.82%,比2000年增長7.34倍,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56.56%,比“九五”期提高28.96個百分點,規模工業總量突破歷史新高,躍居區縣第一,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進度也位居區縣第一;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79億元,同比增長53.6%,其絕對值和增幅均位居區縣第一;實現規模工業銷售收入22.43億元,同比增長76.63%,位居區縣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由2000年的381萬元提高到2005年的6015萬元,其利潤總量位居區縣第一。工業固定資產投入後勁加快,全區工業技術改造完成總量1.4億元,位居區縣第一。工業對全區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6.5%,顯示了工業引擎的能量。“十五”期的迅猛發展已為“十一五”期的工業發展奠定了雄厚基礎和巨大潛力,全區步入了由工業化初期加速向工業化中期過渡的重要階段。
該區以規模企業培育為重點,著力構建機械工業、化工工業、新材料化纖工業、醫藥工業、高新產業、農產品加工產業等“六大產業支柱”,既提高工業抗風險能力,又構成大安科學合理的工業經濟結構。
農業
大安區大安區

大安區地處自貢市城郊、環抱自貢市城區,幅員面積255.88平方公里,總人口33.9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80萬人,耕地面積12.12萬畝,其中田6.10萬畝,土6.02萬畝。2003年全區工農業總產值實現33.56億元,其中:農業增加值3.02億元。種植業產值占49.2%(經濟作物產值的比重為63.1%),牧業產值占6.8%,漁業產值占0.4%,林業產值占0.6%。糧食產量6.03萬噸,水果產量2948噸,蔬菜產量13.36萬噸,農村社會經濟農民可支配收入2446元。
近年來,大安區以市場為導向,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業得到全面發展;“九五”末期,種植業中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種植結構比例已由“八五”末期的72:25:3調整到65:30:5,糧經產值比45:55;實現了農業結構以經濟作物和養殖業為主的城郊型農業結構的轉變;主要農產品產量、品質和效益持續穩定增長,且基本能適應市場需要,實現了農副產品的產銷協調和有效供給,使大安區成為自貢市最重要的以蔬菜、水果、花卉、草編為這的商品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城市型高效特色農業開始起步。
招商引資
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5年引進了77個工業項目,其中1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33個、1000萬元以上的3個;轄區內引進到位市外資金3.65億元,其中引進到位省外資金3.16億元、外資415萬美元,均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位居全市各區縣第一。該區引進香港蜀粉末新材料公司外資項目、總投資(三期工程)達1250萬美元的自貢古今蜀公司鈷粉生產線——亞洲第一大鈷粉生產線,於2005年9月在該區正式建成投產,首批鈷粉合格產品直接發運美國。
大安區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為大安的發展創造條件。大安區先後制定和出台了涉及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及個體私營經濟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形成了加速全區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

基礎設施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大安區投資總額近10億元,項目達100餘個,對城市公用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和建設,建成了一批小遊園、小花園、花台、小綠帶和城市雕塑,1997年即實現了全面綠化達標。隨後又相繼完成了和大農貿市場、仁和路改造工程、北環路大安段等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境內內宜鐵路、內宜公路和6條縣道橫穿境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交通格局。通訊工程全部實現傳輸光纖化、交換機程控化,建成三多寨移動通信站。1999年又啟動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基礎設施和通信設施的改善,必將對大安區及全市城市發展和經濟建設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安區大安區

對外開放方面。大安區先後制定和出台了涉及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及個體私營經濟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形成了加速全區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對外區政府與海口市秀英區、長春市南關區、北海市海城區、成都市金牛區建立了友好關係。在招商引資領域方面,發揮地處城區兼有農副產品豐富的優勢,重點對土地、企業、基礎設施、旅遊農業等四大類項目進行了招商引資,1998年以來,全區共引進100萬元以上的項目87個,資金到位1.10億元。全區9個鄉鎮開發小區穩步發展。其中鳳凰鄉馬吃水開發區被省政府、省鄉鎮企業管理局命名為“四川省鄉鎮企業示範區”。鳳凰鄉、紅旗鄉、大山鋪鎮綜合實力已跨入全省鄉鎮200強行列。全區已達到小康標準,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區”的稱號。

自然地理

大安區境內面積最大的河流為釜溪河,境內總長41.50公里。境內建有兩座水庫,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灌溉便利,全區有效灌溉面積8.16萬畝。

大安區年平均氣溫17.8℃。境內系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區,群丘起伏連綿,北高南低,海拔在27.33-451米之間氣候條件優越,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水充足。

風土人情

位於富廟公路右翼的龍爪寺,亦叫龍山寺,坐落在大安區牛佛鎮會家坡,這裡有很神奇的傳說,現採擷三則記錄於此,供大家茶餘飯後作談資。
相傳在很久以前,許仙愛上了白蛇娘子,夫妻倆恩愛無比,可多事的法海和尚把許仙藏了起來,不讓白蛇娘子同他相見。痴情的白蛇娘子不顧遭天譴,施魔法,水漫金山寺,要求法海和尚放出許仙。法海和尚無法使大水退去,多虧張天師用拂塵一揮,大水立即退去,並在退的道路上出現一座神奇的高山,擋住了白蛇娘子再次趕來的大水。這座大山就是龍爪寺所在的山,不信,你可到龍爪寺下去瞧那眾多的鵝卵石,就是狂波巨浪退去後來不及帶走的。

大安區大安區

話說當年孫悟空陪同唐僧西天取經回到東土後,對西域風土人情十分留戀,美中不足的就是西方沒有大海。於是孫悟空就要造一個西海,讓它與東海、南海齊名。一天夜裡,孫悟空拿出趕山鞭,驅趕西域的山石去堵塞青峽口,不再讓長江黃河的水向東流。正好南海觀音菩薩從此路過,看見孫悟空正急匆匆驅趕著山石往前走,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已明白了幾分,知道孫悟空想乾什麼。
“猴兒,你在乾什麼?”
“我在趕一群豬。”
觀音菩薩又問:“要趕多久?”
“趕到雞叫天明。”
觀音菩薩立即顯靈,變成一隻大雄雞,站到一座山上高唱“喔—喔—喔喔喔”,連叫三遍,所有的山石聽到雞鳴就不再往前走了,孫悟空的趕山鞭失去了威力。這些山石就像豬一樣伏在了原地,你看它們都是頭向青山峽口。孫悟空要造的西海,其海心就在龍爪寺。
不知在哪朝哪代,龍爪寺的石縫裡長出一條碗口粗的地瓜藤,人們發現時就這么大。這一奇怪現象,給龍爪寺周圍的人們帶來莫大的恐懼,似乎有什麼災難要來臨。大家商量後讓一個身強力壯的單身漢去把地瓜藤砍掉。這個漢子揮臂掄斧,一天下來也沒能砍斷,準備第二天接著砍。第二天出現了怪現象;昨天砍的斷口又長好了,一天的功夫白費。就這樣日復一日,上一天砍的口子,一夜就會合上,下一天又重新開始,無論使多大勁,流多少汗,白天總是不能砍斷。快一個月了,一天下午,大漢正專心致志地揮斧猛砍,這時好像有人在身後發出嘆息聲,“唉,什麼我都不怕,就怕你去我來……”回頭一看,什麼也沒發現,大漢嚇得毛骨悚然,不得不早早收工。夜裡,大漢翻來覆去睡不著,總想那奇怪的說法:怎么會怕“你去我來”?是什麼神靈叫你去我來,還是別的什麼呢?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你去我來”不是指鋸子嗎?對,第二天早起,大漢帶著鋸子到山崖,立即鋸了起來,不到一天這碗口大的地瓜藤被鋸斷了,可是石縫中地瓜藤鋸口流出了滴滴殷紅血液,一直流了七七四十九天,把龍爪寺上下平坦的地方染成了朱紅色,這就是紅朱壩的由來。奇怪的是紅朱壩的泥土取上一小塊,浸泡在乾淨的水中,水就會變成淡紅色,可代替紅墨水寫字,若有興趣,你到龍爪寺遊玩時采一塊泥土試一試就知道了。
現在龍爪寺山上有上萬株7米左右高的美國松,空氣清新宜人,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還有一座寺廟,內有十二尊形態各異的菩薩。每到節假日,就會吸引很多遊客來遊玩。若在上面增添些旅遊設施,不失為一個美麗的旅遊景點。

風景名勝

三多寨

大安區三多寨

三多寨坐落於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牛口山,踞三縣交界之地,海拔436米,占地1.25平方公里。建成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百年古寨,考其名由,合三姓共建之功,寓莊子三多之意,多福、多壽、多男子也。工程浩大,建築雄偉,歷史悠久。遐邇聞名。有“川南寨堡之冠”美譽。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的訊息傳來後不久,自流井的大鹽商就感到岌岌可危,開始籌議築寨。鹹豐三年(1853)年,由李振亨倡議發起,約集顏昌英、王克家等四人,搜羅款項,募集員工,在地勢險峻的牛口山上修築寨堡。歷時七年。耗費白銀七萬多兩,費時一百一十多萬,才把寨築成。

因為倡築和主持的是李、王、顏三個經營鹽業的富豪家族,他們唯願家族興旺、子孫繁衍,故取名“三多寨”;也有人說寨名是暗寓福、祿、壽三多的意思。又因該寨是李振亨等五人倡修,後來還在寨內修了一昨“五公祠”,供奉五人牌位。“三多寨”的石牆周長一千三百丈,高約三丈,厚八九尺,分東南西北四道寨門,門上修有箭樓和炮台,共有垛口二千五百五十五個,內有農田四百畝,修建房屋數萬間,自開水塘,廣儲糧草。

寨內還設有八景:“尖山晚照”、“雙塘映月”、峻岭橫煙“、”肖岩滴翠“、”馬鞍曙色“、“仙洞雲峰”、“古井泉香”、“佛寺曉鍾”。整個寨堡的建制,儼然是一座封閉的城垣、獨立的王國,易守難攻,全川罕見。
“峻岭橫煙”在寨東的松樹山,林木森郁,山勢雄奇,絕壁兀突,早晨日出之時,崖煙浮起,遠近嶺峻,皆隱匿迷漫半山,如紗如木,久久不散,幾座落式建築物就像矗立在大海之中,此時人立崖邊,好象身在半空,耳中聽到鳥兒悅耳動聽的叫聲,如臨山景。年逾古稀的著名書法家陳俊熙老先生在古寨各景《記實》詞中對該景賦予了新的意境:“晨曦里,峻岭看橫煙。朱閣數從蒼海插,白雲一列赤空懸,鳥音若管弦”。
鹹豐十年(1860)李永和、蘭朝鼎義軍攻進自貢地區時,富商巨賈攜家逃竄到三多寨的就有一千多家。

燊海井

大安區燊海井

燊海井鑿成於1835年,深1001.42米,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開鑿的超千米深井,她保留著十九世紀初的布局和風貌,是一處典型的清代井鹽生產現場。以該井為代表的深井鑽鑿技術,享有“中國第五大發明”和“世界石油鑽井之父”的美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牌。1988年1月,燊海井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燊海井坐落在大安區阮家壩山下,占地面積3畝,井位海撥341.4米,處在一口叫做長堰塘的堰塘旁邊。該井開鑽於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歷時3年,方始鑿成。井深1001.42米,既產鹵,又產氣。當時,滷水自噴量每日約14立方米,並且能日產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氣,可供14噸鹽的燃燒。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海井鑽成11年後,俄國的謝苗諾夫都於1846年鑽成了口淺井,采出少量井油。再過13年之後,美國的狄拉克才於1859年8月,鑽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而且只從井裡采出1.8噸多的井油。由此看來,中華民族不僅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而且具有昭著於世界的聰明才智。
燊海井的開鑿,不僅揭開了這塊三迭紀嘉陵江石灰岩地層地區的秘密,而且由此因鹽興市,各地鹽紳商賈紛至沓來,鑿井設灶,一時市景繁華。周圍1.2平方公里的地方,就先後鑽井198口,平均6060平方米就有一眼井,呈現“天車”林立,鍋灶密布,視管縱橫,雲蒸霧蔚,一派井鹽生產的繁華景象。

燊海井灶幾度更名,先為元昌灶、榮華灶、乾元灶、四義灶,後改名過益記德新灶、新記同森灶、君記同森灶、益記同森灶、金和德星灶、福記同益灶、建記同森灶7個灶名。

目前這口井還在生產,現在有八口圓鍋煎鹽,日產原鹽(井鹽)二噸。由於燊海井的鹽品優質,產量較小就只供應自貢市民食用。
距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這些深井,到後來滷水量逐漸減少,乃至枯竭,然而天然氣層卻“取而代之”,源源為斷,日產8500立方米。人間滄桑,一直到了20世紀50年代,海井因產量減少,壓力不足而停產。後來安了抽氣機,用管子軸氣,將氣送到灶房,供現有八口圓鍋煎鹽之用,每班有幾位鹽工操作,班產量原鹽兩噸左右。
1988年,燊海井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井灶修葺一新,恢復了當年用牛汲鹵,用井裡產的低壓天然氣熬鹽的真實情景;保留了那巍然挺立,用一根根圓木、蔑索捆制而成的、高達18.3米的“天車”;運用槓桿原理,由數人在碓架上一腳腳蹬踩衝擊打井的木碓架。這座古鹽井的舊遺蹟對外開放,供中外遊人參觀。

恐龍化石群
大安區恐龍化石群

位於大山鋪鎮境內的恐龍化石群,其藏量之豐富,種類之眾多,保存之完好,堪稱"世界一絕",在原址修建的自貢恐龍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的恐龍遺址博物館,世界矚目,收藏、研究、陳列中保羅世紀恐龍化石成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遊客絡繹不絕,被列入省級艾物保護單位。
位於大安街境內清道光15年(1835)鑿成的,海井,是世界上最早的超千米鹽井和中國第一口採用鑽井水溶單提撈法工藝的發源井,至今保存完好,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單位。
位於新燕村的矽化木,長23.3米,最大直徑1.3米,大的分枝10個,乾枝、根系都保存完好,被稱為"大自然的紀念碑",具有重要的科研旅遊觀賞價值。
綠色蔥籠、湖水澄碧的青龍湖、園林式的海公園以及川南第一古寨三多寨開發設施初具規模,同時,加大了東線旅遊線的開發力度,一批配套旅遊觀光點,勝利鎮農家樂、井池園、和平青蓮寺建成投入使用,對遊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些景點開發建設,形成了大安旅遊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地方特產

自貢牛肉

“民以食為天”,隨著自貢鹽業的開發,各地人的聚集使得自貢各地風味飯館林立,各種美食薈萃,其飲食文化因此顯得豐富多采,美不勝收。自貢最具特色的食品是牛肉。自貢牛多牛肉就多且便宜,因此,自貢以牛肉為原料的食品花樣繁多,成為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水煮牛肉”是鹽工們的“大眾菜”,由於便宜,鹽工們往往將牛肉切成薄片,放在鍋中一煮,然後蘸麻辣碟子吃,既經濟又可口。

扎染

自貢扎染在秦漢時即已流行,在唐時名噪古都長安。傳統扎染以家織棉布為材料,藍、白二色,構圖對稱,圖案以花鳥魚蟲、福祿壽喜為主。

20世紀70年代初,自貢民間工藝美術家張宇仲(30年代後期畢業於國立藝專)等人,經過長期研究後,使自貢扎染取得了全新的突破:其用料不僅用棉布,而且絲、綢、緞、絹、麻均可;其色彩不僅保持了莊重、古樸傳統,而且根據需要,赤橙黃綠青藍紫並用;其題材也有所開拓,古代傳說人物、漢畫像磚、石刻、敦煌壁畫、歷史名畫乃至國外題材均可採用,其構圖打破了注重對稱的傳統,而吸收國畫、油畫、裝飾藝術以及現代繪畫藝術流派的表現手法。

自貢扎染的創新之花如今已傳遍全國,其優秀作品《簪花仕女圖》《敦煌反彈琵琶》《飛天》《漢畫磚伎樂天》《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李冰開鹽井圖》等早已受到中外人士的廣泛青睞。
龔扇

龔扇是自貢地區一龔姓人家世代相傳的絕技,清末曾選送入宮,被光緒帝賜名“宮扇”。龔扇製作精細,將優質黃竹加工成細如髮絲、薄如蟬翼、柔似綾綢的竹絲後編制而成,扇面為圓形,一般直徑為24厘米,微型扇直徑僅5厘米左右。扇把用楠竹、牛角、象牙製作,並以珠寶翠玉為扇墜。

龔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其中以雙面竹絲扇為精品,與雙面刺繡有異曲同工之妙。龔扇的圖案有花、鳥、魚、蟲、山、水、風光、人物、仕女等。建國後,龔扇得到政府扶持,產量和質量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次出國展覽,銷往美、英、法、日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多次作為饋贈國賓的禮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