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位於甘孜州北部。北緯3219-3420,東經9720-9916。東接色達、甘孜縣,南靠德格縣,西連青海省玉樹縣,西南隔金沙江與西藏江達縣相望,北與青海省稱多、瑪多、達日三縣毗鄰。面積25141平方公里。
人口與民族
至2018年1月,全縣總戶數達15010戶,總人口63750人;其中,農業人口5927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余為彝、回等民族。 建置沿革 隋為附屬地。康屬吐蕃。元屬朵甘思宣慰司。明屬朵甘衛行都指揮司。清初,屬德格宣慰司。清宣統元年置石渠縣。民國初年屬川邊特別行政區。民國21年隸西康特別行政區,民國28年屬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1955年10月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縣轄4區、22鄉、1鎮。縣治尼呷鎮,距州府康定696公里,離省會成都1054公里。
縣名來歷
石渠,藏語名“扎曲卡瓦”,意即雅礱江源頭。石渠系藏語“色須”譯音,以境內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60)的黃教寺廟“色須貢巴”而得名。 阿都措自然環境處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區,東北為巴顏喀拉山脈,西南為沙魯里山北段,東緣吉根巴俄達者山峰海拔5334米,其北貢嘎拉者山峰海拔5325米,全縣平均海拔逾4000米。屬大陸性季風高原氣候。氣溫低,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無絕對無霜期。暴風雪為主要災害。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至2011年底,石渠縣土地總面積25191平方公里,擁有可利用草地1908342.8公頃。據四川省遙感中心2001年對石渠的調查表明:石渠有著大片的濕地,面積為30256公頃;同時石渠的草地沙化面積也比較嚴重,目前有草地“三化”面積已達1837732公頃,占幅員面積的72.95%。
生物資源
石渠縣境內藥材資源種類多,數量大,既有珍貴藥材品種,又有大宗粗藥材,是甘孜州藥材主產區之石渠縣藥用植物已查明的有271種,石渠縣盛產蟲草、貝母、鹿茸、麝香、大黃、羌活、知母、馬勃等野生動植物藥材。“石渠白菌”,享有盛譽。珍稀動物有羚羊、野氂牛、丹頂鶴等,還有鹿、盤羊、野馬、獐、狐狸、水獺、旱獺等。盛產農產品“鄧柯枸杞”,野生植物“人參果”遍地皆是。石渠縣境內有白唇鹿、藏羚羊、黑頸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34種。2011年來,全縣僅有省級白唇鹿保護區二處,在國家日益重視野生動物保護與研究的今日,石渠有望憑藉野生動物的自然優勢,成為高原野生動物保護的基地。草地資源
境內草地資源類型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特點,由低到高依次出現亞高山草甸草地、高山草甸草地、高寒沼澤草地、高寒草丘沼澤草地、亞高山灌叢草甸草地、高山灌叢草甸草地共7類17組33型,包括天然草地6個地類和1個人工草地地類。全縣草地面積21369.85平方公里,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5.28%。
礦藏資源
石渠縣地處金沙江成礦帶和石渠至雅江成礦帶,成礦地質背景良好,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由於地質工作程度低,全縣共查明固體礦產地22處,其中:大型7處,中型1處,小型2處,礦點8處,礦化點4處,共14個礦種。
交通郵電方面
馬石公路南接川藏公路北線(國道317線);石(石渠)歇(青海歇武)公路,是出川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道。有郵電局(所)5處,電話交換機139部,鄉鄉通電話。 初 雪 縣域資源豐富,盛產蟲草、貝母、鹿茸、麝香、大黃、羌活、知母、馬勃等野生動植物藥材。“石渠白菌”,享有盛譽。珍稀動物有羚羊、野氂牛、丹頂鶴等。還有鹿、盤羊、野馬、獐、狐狸、水獺、旱獺等。盛產品較高的“鄧柯枸杞”。野生植物“人參果”遍地皆是。黃金藏是較豐富。
區域概況
石渠還有一個美麗的藏語別稱:“扎溪卡”,意為“雅礱江邊”。太陽與火是扎溪卡人的圖騰,因此這個嚮往太陽的民族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太陽部落”。石渠山色秀美,物華天寶。在這片草原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並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在西部大開發中,占據著長江、黃河源頭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位置。這裡,就讓我們一道去領略石渠的今天---巨大的資源優勢,它們必將為石渠的明天注入發展的源動力。
1、大面積的天然草場及“綠色”的畜牧產品。目前,石渠擁有可利用草地1908342.8公頃,2002年各類牲畜存欄744955頭(只匹);總增率22.52%,出欄率18.21%,商品率10.18%。
2、濕地及生態保護。據四川省遙感中心2001年對石渠的調查表明:石渠有著大片的濕地,面積為30256公頃;同時石渠的草地沙化面積也比較嚴重,目前有草地“三化”面積已達1837732公頃,占幅員面積的72.95%,沙塵暴每年呈遞增趨勢,身為長江、黃河源頭生態屏障建設圈,生態建設與生態保護必將成為今後石渠發展的重點。
3、大量的名貴中藥材。境內藥材資源種類多,數量大,既有珍貴藥材品種,又有大宗粗藥材,是甘孜州藥材主產區之一。全縣藥用植物已查明的有271種,其中:蟲草的年均產量在四千公斤左右,知貝母年均產量在一萬公斤左右,秦艽年均產量在一萬公斤左右,羌活年均產量在一萬五千公斤左右,大黃年均產量在三十五萬公斤左右,馬勃年均產量在四千公斤左右。
4、眾多的國家級保護動物。境內有白唇鹿、藏羚羊、黑頸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34種。目前,全縣僅有省級白唇鹿保護區二處,在國家日益重視野生動物保護與研究的今日,石渠有望憑藉野生動物的自然優勢,成為高原野生動物保護的基地。
5、自然景觀與人文文化共同構成的旅遊資源。在這塊“兩山環抱,兩江縱橫”的草原上,兩江流域不僅造就了瑰麗多姿的自然奇觀,也孕育了雪域高原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這裡,六萬多石渠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在扎溪卡草原上創造著生活,創造著文化,贏得了“質樸、熱情、豪爽”的美譽,形成了兩種各具特色的人文文化,既雅礱江、查曲河流域草原遊牧部落的“氂牛文化”和金沙江流域半農半牧的“青稞文化”,她們各具特色又相互融會。神奇而美麗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人文積澱水乳交融和諧統一,構成了扎溪卡完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魅力,形成了18個風情獨具的草原遊牧部落;氣勢磅礴的色須寺、神秘的志瑪拉宮、世界之最的巴格嘛呢石牆、震憾人心的松格嘛呢石經城和神奇的照阿娜姆石刻……一一見證了石渠藏傳佛教曾經的輝煌,歷史的悠久,並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延續著。
隨著“通縣油路”和4×1600KW鄂曲電站的建成,石渠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從一個起點走向新的起點。這必將為全縣的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培育經濟成長點起到良好的開端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鋪平道路。目前,石渠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已納入了以《石渠縣“十五”計畫綱要》為中心,以各行業規劃為著力點的發展軌道上,明天的石渠將以更加開明的姿態,更加開放的政策,營造更加寬鬆的環境,牢牢把握作為長江、黃河源頭的地理優勢,立足生態建設和生態產業的發展,以此來贏得發展的先機,贏得投資者的青睞,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行政區劃
石渠縣轄2個鎮、20個鄉:尼呷鎮、洛須鎮、真達鄉、奔達鄉、正科鄉、麻呷鄉、德榮馬鄉、俄多馬鄉、長沙貢馬鄉、呷衣鄉、格孟鄉、蒙宜鄉、新榮鄉、宜牛鄉、蝦扎鄉、起塢鄉、阿日扎鄉、長須貢馬鄉、長沙乾馬鄉、長須乾馬鄉、溫波鄉、瓦須鄉。歷史沿革
清末設石渠縣。一名色許。系藏語,意為淺而多石的河流(指雅礱江)。
2000年,石渠縣轄2個鎮、20個鄉:尼呷鎮、洛須鎮、蝦扎鄉、起塢鄉、宜牛鄉、新榮鄉、蒙宜鄉、溫波鄉、瓦須鄉、長須乾馬鄉、長須貢馬鄉、阿日扎鄉、長沙乾馬鄉、真達鄉、奔達鄉、正科鄉、麻呷鄉、德榮馬鄉、格孟鄉、呷衣鄉、長沙貢馬鄉、俄多馬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348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尼呷鎮4476洛須鎮2743真達鄉2251奔達鄉1308正科鄉2979麻呷鄉2092德榮馬鄉2408俄多馬鄉5662長沙貢馬鄉2874呷衣鄉4402格孟鄉2662蒙宜鄉3033新榮鄉2473宜牛鄉2612蝦扎鄉2651起塢鄉2799阿日扎鄉2769長須貢馬鄉2598長沙乾馬鄉2369長須乾馬鄉2338溫波鄉3064瓦須鄉2926 2004年,石渠縣轄2個鎮(尼呷、洛須)、20個鄉(蝦扎、起塢、宜牛、新榮、蒙宜、溫波、瓦須、長須乾馬、長須貢馬、阿日扎、格孟、呷衣、真達、奔達、正科、麻呷、德榮馬、俄多馬、長沙貢馬、長沙乾馬)。地方特產
鄧柯枸杞
枸杞子,屬植物茄科落葉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兩種。枸杞有滋腎水、益精氣、.潤肺、清肝熱、明目之功效。主治虛損癆傷、咳嗽、目赤生翳、肝虛下淚、經絡虛痛。
川貝為常用川產道地中藥材,百合科多年草本植物暗紫貝母、卷葉貝母、甘肅貝母和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簡稱川貝。暗紫貝母是松貝的主流品種,主產於阿壩……
氂牛皮
具有“四川省第一畜牧業大縣”之稱的石渠,僅氂牛就達45萬頭,每年可提供氂牛皮11萬張以上。而氂牛皮具有濃、柔軟的毛髮特性,生產出毛革一體的產品具有即能防油、防水……
九龍花椒
九龍花椒粒大肉厚,油潤色鮮。因其香醇可口久負盛名,其中又以“正路椒”、“大紅袍”、“高腳黃”等更出名。
民族風情
青海稱多、達日、瑪多接壤,距離康定696公里,距離成都1054公里。這裡的平均海拔為4250米,比拉薩還要高600多米,氣候相當惡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生活著逐水草而居的18個原始遊牧部落——太陽部落。部落中的牧民與外界很少往來,相對封閉,至今仍保留著原始部落的一些戒規和習俗。石渠藏語名“扎溪卡”,意即雅礱江源頭。石渠系藏語“色須”譯音,因境內的黃教寺廟“色須貢巴”而得名。這裡的年平均氣溫在-7℃,最冷的時候是-45℃。獨特的高原氣候和遊牧部落文化塑造了石渠美麗燦爛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石渠還擁有獨特風俗,在這裡,男女戀愛是不受束縛的,這裡的婚俗有一點像瀘沽湖邊的“走婚”,只要雙方願意,就可以在一起。經濟
綜述
2010年,石渠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6億元,比2009年增長11.6%。2011年石渠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231元,比上年增長15.1%;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219元,比上年增長30.3%;地方財政一般收入1497萬元,比上增長39.6%。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7511萬元,比上年增長4.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2.9億元,貸款餘額1.17億元。
第一產業
石渠縣以畜牧業經濟為主,是四川省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牧業縣。有可利用草地面積3317.13萬畝,耕地面積6.89萬畝,林地8.54萬畝。2010年石渠縣投入資金356.17萬元,完成退牧還草工程建設6.67萬公頃,完成俄多瑪鄉優良牧草種植示範推廣項目建設533.33公頃,治理鼠蟲害草地7.67萬公頃,人工種草396.67公頃。年末各類牲畜存欄57.23萬頭(只、匹),肉產量7191噸,奶產量1.26萬噸,總增率、出欄率和商品率分別達22.36%、20.33%和15.30%。年內,農作物播面積2490.2公頃,糧食總產量4959噸。
第二產業
石渠縣工業基礎薄弱,發展慢,主要企業有農機修配,磚瓦、電站等小型工業企業10個;201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411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24.5%;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0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91.35%。第三產業
至2008年底石渠縣有商業服務網點158個,其中國營38個,集體26個,代購代銷8個,個體86個,遍布城鄉。2010年石渠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37.2%。2010年石渠縣打造“太陽部落”、“石刻王國”、“雙格文化”、“真達鍋莊”文化旅遊品牌,接待國內外遊客6.0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17萬元。
社會
基礎建設
2011年石渠縣在農牧區、農村投入各類建設資金1.01億元,完成天然草場退牧還草工程建設7.33萬公頃,完成草原滅鼠治蟲7.33萬公頃,實施草地圍欄建設800公頃,臥圈人工種草400公頃,建立抗災保畜基地66.67公頃。兌現退牧還草工程飼料折現補貼1438.42萬元,兌現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資金157萬元和退耕還林補助資金416萬元;兌現草原生態補償資金1.23億元。教育
至2010年底石渠縣有在校中國小生9201人。投入各類資金3800萬元,新建、改擴建校舍30000餘平方米,投入資金2500萬元新建洛須中學,購置課桌凳及實驗設備1.9萬套。2011年石渠縣新建、改擴建校舍29390.72平方米,投入資金6284.1萬元,投入財政資金34萬元用於資助困難牧農民子女就讀大、中專學校;投入1250.77萬元用於寄宿制學生生活,選派96名牧農村學生到內地接受“9+3”免費中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