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梓潼屬蜀國領地。秦國開始在蜀地實行郡縣制,置蜀郡,劃蜀地為三十一縣,梓潼縣始置,隸屬秦國蜀郡。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派遣將軍林摯平定巴蜀,漢承秦制,仍實行郡縣制。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孫述據蜀,建“大成”國,又改子同郡為就都郡。
三國蜀漢炎興元年(公元263年),曹魏遣大將軍鍾會、鄧艾伐蜀,後主劉禪獻城投降。魏滅蜀後,將蜀國劃分為梁、益二州,梓潼郡仍置,隸屬魏國梁州(州治今陝西漢中),仍分領蜀漢時所屬七縣。
漢興元年(公元338年)李壽接皇帝位後,改國號為“漢”,梓潼縣仍置,仍隸屬大漢梓潼郡(郡治涪城縣)。置於梓潼水尾的萬安縣(縣治今梓潼縣仙峰鄉),亦徙移至潺亭(今羅江縣)。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晉穆帝司馬聘遣征西大將軍桓溫代蜀,成漢戰敗,成漢王李勢獻城歸順,成漢所轄梁、益二州又入東晉版圖。永和四年(公元348元),梓潼縣奉諭割西北地區(今許州、仙峰、雙板及江油市重華、文勝、厚壩、馬閣、二郎廟、青林口、雁門壩諸地)置北陰平郡和陰平縣(郡、縣治同治今江油市河口壩鎮之陰平壩)。梓潼縣仍置,隸屬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城縣)。
南北朝時期,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太尉、晉王劉裕迫晉恭帝司馬德文退位。劉裕接皇帝位後,改“晉”為“宋”,史稱劉宋。梓潼縣仍置,隸屬梁州梓潼郡(郡治涪,即今綿陽市)。
劉宋昇明三年(公元479年),驃騎大將軍、太傅、相國肖道成,逼宋主劉準退位。肖道成登上皇位後,即改“宋”為“齊”,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稱“南齊”。梁、益二州盡為南齊版圖。梓潼縣仍置,隸屬益州梓潼郡(郡治涪)。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安壽縣還名梓潼縣,仍隸屬西南行台普安郡。
唐高祖李淵建國初期,沿襲隋朝舊制。
南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路和利州西路,梓潼、陰平二縣隸屬於利州東路普安軍。孝宗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普安軍升為隆慶府,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之。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又將利州之東西二路合為一路,稱利州路,梓潼、陰平二縣皆隸屬利州路隆慶府。
元朝時,梓潼縣仍置,隸屬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廣元路保寧府劍州(至元二十年降隆慶府為劍州)。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農民起義軍紅巾軍南路領袖明玉珍率軍從武昌出發,經長江入蜀,鏇即占領全川,建國大夏,定都重慶,改元天統。梓潼縣仍置,隸屬保寧府(府治今閬中)劍州。
明朝時,梓潼縣隸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寧府(治閬中)劍州。明末,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率軍入川,攻占梓潼,置梓潼縣,當年退出。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率軍入蜀,攻占梓潼後,置梓潼縣,隸屬大西保寧府劍州。
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四川入於大清版圖。梓潼縣仍置,隸屬大清保寧府劍州。清王朝於地方政區設定方面,實行道府州廳縣三級制,以道轄府州,以府州轄廳縣。梓潼縣隸屬川北道保寧府劍州。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綿州從成都府劃出,升為直隸州。省督即將梓潼縣從保寧府劃出,入隸綿州。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凱為推進恢復帝制,又按其“廢省改道”計畫,將全川劃分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七道,廢除府州廳。梓潼縣隸屬川西道(道治成都),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川西道又改名西川道,梓潼縣仍隸屬之。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省政府即明令裁撤各道,各縣直接隸屬省府。
1935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分批進入梓潼,並掌控全境。1935年5月,紅軍分批撤離梓潼。7月,國民黨勢力重返梓潼。將全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每區設專員公署,作為省政府的派出單位分轄各縣,以控制地方力量。梓潼縣隸屬十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治綿陽。
1949年12月20日梓潼縣解放。為組織和發動人民民眾進行各項社會改革,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發展經濟,分批開始變革行政區劃。解放初期,梓潼縣隸屬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綿陽專區。
1950年3月,將四川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四個行署區,同屬西南軍政委員會直接領導,梓潼縣隸屬川西行署綿陽專區。
1952年中央決定撤銷四個行署區的建制,恢復四川省的建制。梓潼縣乃隸屬四川省綿陽專區。
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綿陽專區改制為綿陽地區,1985年2月國務院又批准將綿陽地區改制為省轄市。綿陽建制幾經變動,梓潼縣均隸屬之。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4年,縣以下的行政管理,實行縣轄鄉鎮和鄉鎮轄村的三級行政管理體制。梓潼共劃分11個鎮,11個鄉。鄉鎮之下,又劃分村和組(社)。1996年又對鄉鎮建製作了部分調整,恢復了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所撤銷的一些鄉,即從自強鎮劃出8個村,恢復馬迎鄉建制,從白雲鎮劃出11個村,恢復石台鄉建制,從黎雅鎮劃出10個村,恢復仙鵝鄉建制,從觀義鎮劃出7個村,恢復雙峰鄉建制,從瑪瑙鎮劃出9個村,恢復交泰鄉建制。經過此次調整,梓潼共設定11個鎮16個鄉328個村2237個組(社)。
1998年,從自強鎮劃出6個村,恢復二洞鄉的建制。從長卿鎮劃出12個村,以6個村恢復東石鄉建制,以另6個村恢復三泉鄉建制。從許州鎮劃出7個村,恢復豢龍鄉的建制。從文昌鎮劃出7個村,恢復宏仁鄉的建制。至此,梓潼共設11個鎮21個鄉328個村2240組。當年9月,在黎雅鎮場鎮,設文昌宮居民委員會。10月,將長卿鎮南橋二組改制為南橋居民委員會。
1999年10月,將臥龍鎮金谷村一分為二,改建成金谷和豐谷2個村。梓潼村的設定累計已達329個。
2000年10月,將臥龍鎮金谷村11組改制為興龍居民委員會。12月石牛鎮場鎮永樂村的5、6、7、8、9等5個村民小組改制為金牛街居民委員會。2001年4月,將觀義鎮場鎮的池塘村第4村民小組改制為紅旗居民委員會。至此,梓潼共設有居民委員會16個,其中文昌鎮7個,長卿鎮1個,黎雅鎮1個,許州鎮3個,臥龍鎮1個,觀義鎮1個,石牛鎮1個,仙峰鄉1個。
於2002年9月,對長卿鎮南橋村居民委員會經過調整後,更名為經技園區南橋社區委員會。
2003年6月,將縣城文昌鎮所轄的7個居民委員會經調整後,改制成潼江、翠雲、崇文、紫陽等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又將各鄉鎮所轄的8個居民委員會,經調整、擴大規模後,改制為臥龍鎮興龍社區、觀義鎮紅旗社區、黎雅鎮文昌宮社區、仙峰鄉大橋社區、石牛鎮金牛街社區、許州鎮紅軍橋社區和吉陽社區等鄉鎮社區居民委員會。
至2005年,梓潼行政區劃,共設11個鎮21個鄉329個村,2240個組,1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69個社區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漢置梓潼縣。因東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
梓潼縣轄11個鎮、21個鄉:文昌鎮、長卿鎮、許州鎮、黎雅鎮、白雲鎮、臥龍鎮、觀義鎮、瑪瑙鎮、石牛鎮、自強鎮、仁和鎮、東石鄉、三泉鄉、宏仁鄉、小埡鄉、演武鄉、仙峰鄉、雙板鄉、豢龍鄉、雙峰鄉、交泰鄉、金龍場鄉、石台鄉、仙鵝鄉、馬鳴鄉、馬迎鄉、二洞鄉、建興鄉、寶石鄉、定遠鄉、大新鄉、文興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梓潼縣位於綿陽市東北方,位於東經104°57'16”至105°27'35”,北緯31°25'27”至31°51'43”之間。縣境東西寬約35公里,南北長約52.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1442.32平方公里。
氣候
梓潼縣氣候屬中國東部季風氣候區,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氣候主要特徵是:降水較足,氣候溫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長,大雨遲、結束早,多秋綿雨,汛期集中。氣溫在22℃以上的夏天較長,年均113天,氣溫在10—22℃之間的春秋兩季各約80天,氣溫在15℃以下的冬季,年均約92天。
水文
梓潼縣境之大小河流除東部大新鄉境內有一條峽谷小溪流入嘉陵江水系之西河(小潼水)外,其餘均屬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潼江發源於龍門山北段東坡,其餘溪河大多源於境內北部和東北部的丘嶺間。同時,除源於境外藏王寨的永平河、倒淌河、養草灘、小溪河等幾條小河為由南向北的逆向河外,其餘皆為由西北流向東南的順向河。總的特點是,源近坡陡,徑流隨降水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陡漲陡落,無水運之利,水能開發亦較困難。
地質
梓潼大向斜是境內主要構造。軸線自縣境東北的建興、演武、馬鳴入境,經縣境中部,成弧形沿龍門山走向,由東北向西南延展,進入江油、遊仙、涪城,再經安縣花荄而南向華沒閉合於成都平原,全長150公里以上。因向斜軸線西北受到龍門山褶皺斷帶控制,東面受巴中蓮花狀鏇扭構造影響,西南則受綿陽帚狀鏇扭構造制約,致使梓潼大向斜軸線彎曲,且在向斜兩翼發育有了組次一級構造,並有局部微小錯動,裂隙不太發育。
地貌
梓潼縣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部夾一低凹的潼江河谷,東西橫剖面呈不對稱的馬鞍形。縣境地勢由海拔700米以上的東北高丘、低山區,向西南傾至600米以下的中、淺丘陵區。最高點為東北部馬迎鄉境內的旺瓢山(海拔911.6米)。最低點為縣境之南的交泰鄉後山村潼江流出縣境處的三江口(海拔413米),絕對落差498.6米。全境地形切割深度為100—300米左右。
縣境地質構造因受梓潼大向斜寬緩的兩翼制約,境內地層平緩,出露地層幾乎近於水平產狀。岩層分布一般為紫紅色和灰綠色砂岩與紫紅色頁岩、泥岩、互層的沉積韻律,加之接近四川盆地西北邊緣,侵蝕風化剝蝕作用強烈,泥岩和頁岩疏鬆,被剝蝕為平台,堅硬的砂岩往往被侵蝕為懸岩狀,形成“梓潼台地”地貌。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境內有裸子植物7種15屬,被子植物63科110屬,共有150餘種。梓潼有林地920953.5畝,占幅員面積41.06%,其中森林808915.5畝,森林覆蓋率為36.06%,人均有林地2.43畝。有活立木蓄積201.53萬立方米,人均5.3立方米。
哺乳動物有田鼠、水鼠、黃鼠狼、松鼠、家鼠等等,其次還有草兔、狐狸、獾、黃麂等。鳥綱以白鷺、斑鳩、家燕、杜鵑、麻鵲、白頭翁鳥、八哥等居多。爬行綱主要是蛇、鱉、龜、壁虎。兩棲綱有田蛙、蟾蜍(癩蛤蟆)。魚綱有鯽魚、鯉魚、鰱魚等系種類屬。
礦產資源
石油天然氣梓潼大向斜東南翼之老關廟和三合場鼻狀構造,皆為一短軸背斜,閉合良好。構造周圍廣泛存在含油砂岩層,又長期處在利於油氣運移儲集的川西北凹陷向川中地塊過渡的斜坡上。四川石油局川西北礦區已在老關廟構造鑽井9口。在地腹的中生界三迭繫上須家河組之須四、須三、須二(地層深4200—4500米)層段,均獲氣藏。川西北礦區在三合場背斜東翼二洞至文興場之間鑽井10口,在中生界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之須二、須三、須四測試,獲工業氣流,已投資4口,供城鄉生活生產用氣。
煤
梓潼大向斜東南翼老關廟背斜之中生代侏羅紀下統大安寨組(地層深3100—3200米),屬半深水湖相沉積,介殼灰岩,總厚60.5米,介殼個體較大,多為瓣鰓類和腹足類化石。足見侏羅紀(距今約1.95億年)沉積前,古生物豐富。三迭繫上統須家河組二段(層深4500米左右),古地溫可能在80℃—117℃之間,對油氣生成有利。在三迭繫上統須二層段(井深4500米),獲無煙煤儲藏,層厚4.5米,占三迭繫上統須二段總厚度的27.6%,目前尚無可開採的技術。
滷水
川西北礦區在老關廟背斜鑽井至230米處,打出滷水,含鹽量較高,在三迭系下統嘉陵江組(地層深5700—5800米)亦獲滷水,湧出量大,含鹽量高。縣境西北宏仁鄉之太皇鋪,東北馬鳴鄉及縣城均有鹹水泉孔,湧水量微小,晝夜僅數百升,含鹽量低。清鹹豐《重修梓潼縣誌》載,昔產鹽,今不產。
硝
縣境內,水質含硝酸根較高。舊志載,清乾隆年間縣內有硝廠,民間亦多用屋基土滲水過濾後熬硝。解放後,縣城亦組建硝(硝酸鉀KNO2)廠,供做爆竹和打蠟之用。
彭潤土
境內白堊系下統蒼溪組出露地層的泥岩,經風化後成為膨潤土。在瑪瑙鎮境內有出露,現已開採作為工業原料。
頁岩、卵石、河砂
境內泥質頁岩藏量豐富,可供製作牆體燒結磚。另有一定儲量的卵石、河砂分布於潼江流域,可供適量開採。
水資源
(一)水資源總量地表水,梓潼地表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層降水產生的地表徑流。多年平均徑流3.5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產水24.4立方米,偏豐年徑流總量可達5.27億立方米,枯水年則只有0.63億立方米,年限相差8.4倍。全縣已有攔蓄水工程不足境內徑流水量40%,余皆注入江河流走。
客水,根據《水資源調查評價》記載,由境外進入潼江的客水,以梓潼水文站和中心(河口)水文站的資料,並用等值線圖計算,外來客水平均每年為6.18億立方米。這些客水集中於汛期,由於受地形、時令及經濟條件制約,開發利用極低,工業和生活用水每年從潼江提水量為0.044立方米,農業灌溉引水量(宏仁、開化二引水埝和沿岸電灌站)年均為0.15億立方米,利用客水總量平均約0.3億立方米,利用係數僅為0.05。
地下水,境內有孔隙水1778萬立方米,可開採量61萬立方米,有裂隙水4432萬立方米,可開採量3545萬立方米。地下水蘊藏總量6210萬立方米,可開採量3606萬立方米。
境內上列三項水資源,其總量總計10.3億立方米。但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也極不均衡,大量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冬春兩季雨量稀少,因而加強蓄水顯得十分突出。
(二)水能資源
境內有大小河流9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潼江、金天河、赤溪河、馬鳴河、寶石河5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76萬千瓦。1978年縣水電局開展水力資源普查,按河流規劃計算可開發量為11站5488瓦。
土地資源
全縣幅員面積2242823.15畝,人均擁有幅員面積5.92畝。2005年有耕地424215畝,占幅員面積18.9%,人均擁有耕地1.12畝。2005年全縣有林地920953.5畝,人均擁有2.43畝,占幅員面積17.18%。工業交通用地229373畝,占幅員總面積10.23%。人口
全縣年末總人口38.4萬人,比上年增長0.08%。其中,女性人口18.63萬人;鄉村人口31.54萬人。交通運輸
梓潼境內有108國道、347國道貫通全境。2016年末,全縣公路通車裡程2053.2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359公里,增長6.1%。全年公路客運周轉量21875萬人公里,減少6.8%;公路貨運周轉量16124萬噸公里,增長4.4%。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7823萬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72723萬元,增長4.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69513萬元,增長9.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5587萬元,增長9%。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5.9%、53.1%、3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9.6:41.9:28.5調整為29.7:40.3:30。全縣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554967萬元,比上年增長8.2%,對GDP的貢獻率為66.5%。
第一產業
2015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67736萬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農、林、牧、漁各業產值分別達到232319萬元、17046萬元、193031萬元、15991萬元,分別增長4.02%、3.21%、4.2%、3.97%。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2016年,農作物總播面積69387公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糧食播面39989公頃,比上年增長1.5%。全年糧食總產量215663噸,比上年增產2.5%。其中,小春糧食產量57949噸,與上年持平,大春糧食產量157714噸,增產3.5%。主要農產品中,稻穀產量104823噸,增產3.1%;小麥產量49406噸,減產0.5%;油料作物產量54923噸,增產2.2%;蔬菜產量191160噸,增產3.5%。2016年,全縣共出欄生豬299011頭,比上年減少3.8%;肉類總產量39286噸,增長0.5%;禽蛋產量23635噸,增長3.3%;蠶繭產量1766噸,減少0.3%。
年末實有水利工程12708處,水利工程總水量能力23005.2萬立方米,實際供水9336.7萬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積22660公頃。農機總動力達到35.02萬千瓦。
第二產業
2016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352885萬元,增長9%。全部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8.4%,工業對GDP的貢獻率為47%,工業拉動GDP增長3.6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90115萬元,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63105萬元,增長18.4%。
全縣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9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43500萬元,增長31.9%。
第三產業
2016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4132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219937萬元,增長1.2%;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64195萬元,增長31.5%。
2016年,全縣共接待遊客492.0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4.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8.77億元,增長28%。
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97646萬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技術改造投資134317萬元,增長5.7%;房地產開發投資15200萬元,減少65.1%;農戶投資30000萬元,增長20%。
2016年,全縣財政總收入達到56109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7179萬元,增長8.8%。地方公共財政支出193750萬元,增長4.6%。
2016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89937萬元,比年初增長12.7%;各項貸款餘額588350萬元,比年初增長8.8%;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16430萬元,比年初增長12.7%。
全縣共有保險支公司或行銷部17家,其中,財產險公司7家,壽險公司10家。全年各類保險保費收入25924.7萬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人身險18100.7萬元,增長20.6%;財產險7824萬元,增長10.7%。
社會
教育事業
2016年末,全縣共有國小34所,在校國小生13653人。普通中學9所,在校學生9259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2541人。
文化事業
全縣有博物館1個,文化館(站)33個,影劇院1個,體育場館2個,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10.5萬冊,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8個,廣播、電視覆蓋率均為98.49%。
醫療事業
2016年末,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443個,有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1305人,其中,醫生530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1406張。
社會保障
2016年末參加企業在崗職工養老保險人數21528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20412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0722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28567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12586人、農村居民10191人。
2016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9元,比上年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費支出10167元,比上年增長9.5%;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75元,比上年增長8.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705元,比上年增長8%。
郵電通信
2016年,全縣郵電主營業務收入181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4%。年末全縣固定電話機用戶34617戶,增長17.9%。年末行動電話用戶249154戶,增長20.6%;網際網路寬頻接入戶數57088戶,增長37.7%。
風景名勝
七曲山
七曲山位於梓潼以北10公里處,為蜀道入川後的最後一道險峰。山間種有古柏4萬餘株,七曲山大廟建於山頂,藏於森森古柏之中。
景區沿山脊成帶狀分布,頻寬約800~3500米,帶長約16000米,呈南北走向,景區所屬範圍為盆中深丘地貌,海拔500~892米,相對高差約400米,坡大、長而較緩,坡度一般在25~35°,山坡上分布有很多級小台地,山脊秀峻,間有闊緩台地,分布了景區三分之二的森林資源。
鑄鐵造像——七曲山“鎮山之寶”
七曲山大廟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了有“古建博物館”之稱的殿宇建築外,還有不少的文物珍品,其中文昌正殿和桂香殿內的大型鐵鑄文物被稱為七曲山的“鎮山之寶”。文昌正殿是大廟的中心殿堂,又是供奉文昌帝君的主殿,殿內有高大空心鐵像9尊,文昌坐像正居高台之上,高4.7米,身為帝君便為帝王之像,短頸粗體,方面大耳,頭戴冠冕,身著龍袍,全身鎏金,神態安詳,手持牙笏,莊嚴肅穆。兩旁侍從各4位,高均為2.1米,按官位排列呈八字形,形神兼備,體態各異,老臣慈祥,少臣飄然,他們侍候帝君畢恭畢敬。侍從中,左三和右三兩尊侍從特別引人注目,相傳右側手捧玉璽者為“天聾”神,造型為張口結舌,憨厚質樸,表現為聾子形象;左側手執鐵如意者為“地啞”神,造型為目光炯炯,欲言不忍,表現為啞子形象,天聾、地啞分別表示治政治兵。對於天聾、地啞之神,道書上也有記載,說“梓潼帝君每出,駕白特,隨二童,曰天聾地啞,真君為文章司命,貴賤所系,故用聾啞於側,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機弗泄也”。認為天聾地啞乃在為科舉時的保密,免生事端。也有人認為文昌重用天聾地啞,意在“教人歸真守朴,莫聰明外露”,其實意思是一樣的。文昌及其餘8尊鐵像的後背均有鐵鑄銘文,系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三月四川龍安府平武縣江口村信使任憲、任寅蘇、任加燦等人出資貢獻,並由陝西金火匠人薛姓所鑄。在鐵鑄造像前,還置有宋代淳佑年間(公元124l—1252年)鑄造的五足鐵鼎一座,鼎腳造以獸形,為文物珍品。此鼎應是宋代七曲山靈應祠內之祭器,後廟毀搬遷。
桂香殿位於正殿之後,殿內正中有三尊實心鑄鐵像,文昌鐵鑄坐像一尊居中,高約5米,頭戴官帽,神情自然,為唐時濟順王或宋時英顯武烈王時的形象,即以文昌張亞子修身養性、吟誦經文之時的形象為原形加工鑄造。文昌坐像左右兩旁各為一尊高2米的鐵鑄造像,即文昌侍從天聾、地啞。兩尊鐵像一人捧印、一個持卷,和藹可親,造型極為生動。身臨其境,猶如置身於科場之中。據有關專家推測,三尊實心鑄鐵像重約37噸,除此之外,文昌坐像前還放有四足日月鐵鼎一隻,為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所鑄造。還有近兩米高的鐵鑄鏤空花瓶,其工藝十分考究。殿內三尊鐵像雖無銘文,但推測可能與鐵鑄日月鼎同一時期所造。
千佛岩摩崖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於臥龍鎮五一村臥龍山頂。造像鑿於東西長5.5米,南北寬5.2米,高3.2米的長方體石墩四周壁上,東西北三面鑿三大龕,南面為石造像,未鑿龕。總共造像1000餘尊,故名“千佛岩”。均為唐代開鑿。
東龕,圓拱形,高2.3米,寬2.5米,深2.2米,龕內有造像9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供養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頭光,結跌跏坐於蓮台上,身著僧衣,左手按膝,右手舉於胸前。從整體造型看,線條自然,肌肉感很強。二菩薩站立於佛的兩側,頭部殘,但表現出端莊、嫻靜的表情。二弟子站於佛的兩側,神態端莊。力士威武雄壯,守護在龕門兩側。龕沿兩側原刻有140尊小佛,現存68尊。龕頂部分的天龍八部為浮雕,形象豐滿,刀法流暢。
西龕,圓拱形,高2.2米,寬2.3米,深1.8米,共有造像53尊。主像為觀音菩薩,座高0.95米,兩邊童子各一軀,觀音像面部略帶微笑。龕的兩側分別刻有26個聞法菩薩,合為52數,均為高浮雕。眾菩薩臉形半圓,眉眼平直,長發在頭上挽成半高髻,身著半臂服飾,內著短襦,其姿態或以雙手抱膝而坐,或以雙手托腮,或以雙手合什,或作沉思狀。龕門為蓮瓣形,龕楣和龕額上刻卷草,龕額上還有浮雕七尊佛。龕門外右肩上有座唐太宗貞觀八年(635年)由鄧元覺撰文,楊子尚刻字的造像碑記。
北龕,高2.15米,寬2.3米,進深1.6米,有造像19尊,其造型結構與東龕基本相同,主佛釋迦牟尼座像高0.9米。台座呈蓮花形,高0.85米,有青獅白象支撐。佛頭頂作波紋形髻,面部豐滿。肅穆中微露笑意。身著通肩式僧衣,線條緊貼肌體。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彎下的眉毛,明澈而顯凸的眼睛近於人情。頭戴寶冠,頂梳高髻,身著僧衣,露出豐滿的肌體,胸前扎飾瓔珞等雕刻十分精緻。西側金剛力士裸上身而肌肉隆起,獅鼻大口。此龕右上側有“唐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八日刻”題記。北面現存“釋迦牟尼”等字。
南面無龕,但在長3.7米,寬2.15米的石壁上刻有高0.1米的小佛1000個(20排,每排50個),由於風化嚴重,只能看出大體輪廓。
長卿山
長原名“神山”、“蠶婆山”,在川西金牛道上,今國道108線,由梓潼城南,沿潼江盤垣而上。山形曲折,其勢雄拔,松柏蒼翠,蓋日陰天,清幽蔥蔥,鳥歌不歇,林隱古寺,風雅清靜。臨高瞰景,潼城盡收眼底,潼江蜿蜒,繞山漫流,是城南翡翠屏障。長卿山上,最早有小神廟,先名“神山”,後重蠶桑,史書有記“梓潼有蠶婆山”,“蠶婆即蠶絲氏,他教民種桑養蠶。”就供“谷父蠶婆”,即稱“蠶婆山”,舊俗春節中以示鄉人卷蠶度年,又有“人日登高”,其又應八(發)日吉利享有登高賞春之樂,故訂正月初八為民俗之“登山節”。四庫全書》載“梓潼寰宇記雲明皇過梓潼遙望見山上有一窟,近臣奏雲,漢司馬相如讀書之窟,遂定名為長卿山。”《縣誌古蹟》載“相如讀書台,即西岩,在長卿山上,鑿石室二間,高二丈余,可容案幾,相傳司馬相如邊孝先讀書處。”因此山從安史之亂,明皇幸蜀,於唐天寶十五年(742年)起賜名,即稱“長卿山”,延用至今,現有山居舊跡。後來“長卿村”及“長卿鎮”,即隨之定名。
長卿山北起潼江寺,沿潼江盤環,中部是“臥遊亭”。《縣誌古蹟》載“漢臥遊亭,西河溪上,漢邊孝先游處碣存。”邊孝先東漢文學家、天文學家、教育學家,河南開封人,因東漢時期戰亂,戰火不斷,為避災離鄉游蜀至此,慕司馬長卿遺蹟,選址設書管教學於此,歷代繼承有二千餘年,清代後期立“漢臥遊亭”石碑至今仍存。過臥遊亭順坡而上,至“西岩寺”,其山下潼江,漫流城西西山,倒影映江,每到春漲水發,沿岸春色,遊春人涌,有詩讚道:“幾番江雨賦雲亭,春滿潼江愛晚汀。”就是“潼江春漲”的寫照。其臥遊亭、西岩春雨,蒙籠霧照、林翠花香、百鳥爭鳴,“輕煙籠樹迷芳經,細雨吹絲梟碧蘿。”這是對“書岩煙雨”之頌。梓潼八景,此處美居二景。
西岩寺。始建於唐,原名“永昌院”,有法真和尚(梓潼人)七歲在此出家,護寺讀書多年,後游各地,拜師悟佛,太宗貞觀七年成蜀內名僧,又有明崇禎二年(1629年)衡州和尚,光頭赤腳來寺,學佛治病,坐化成活佛,皮骨仍存。寺後石岩曰:“摩岩石記”。
長卿石室。司馬相如字長卿,公元前179,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漢賦的奠基人,事漢景帝任“武騎常侍”,後游梁歸蜀,娶才女卓文君。在漢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遊學有謀仕途,初次上京長安,路過梓潼,見其山風光秀麗,登山覽景,曾留讀書,他的老師文翁(漢人)學識高尚,教育家,任過蜀太守,為振興當時文化教育,興辦學校,採用石頭建校,後稱“石室”,而朝廷把最高學府大宮殿稱“白玉堂”,也把石室稱“玉堂”。直到解放前成都仍有“石室中學”,以勵後生。梓潼即在石山岩上鑿室命名“長卿石室”,經考證列入省“文物保護單位”。
長卿山古廟,歷經滄桑,除石室保存外,其他早毀無餘,改革開放後,民眾集資縣文保站主辦,將土牆按大廟桂香殿明代形勢格局,改成磚木結構大殿,外稱“相如堂”,中廳稱“相如亭”,內石穴稱“長卿石室”,並新刊相如石像立於堂,堂檐石欄按原古漢代“射獵圖”、“遊獵圖”等刊於欄,廳內陳列有“大明慶曆十八年正月十五日”,即洪武十八年(1355)距今662年之石礎,以證實古蹟之久遠。
此山中,除松柏而外,還有不少奇樹。尤惹人注目稱妙的“夫妻柏”,它是一對同根相連,兩乾並立,交根攀枝,有如雙飛比翼,故稱“鴛鴦柏”。同時在廟後山上,古林中也生有同一主幹,上分兩種各異分乾樹枝,好似相如與文君並舞相依。山顛有一空岩穴,面向潼江,縣城、因全山形似虎狀,故稱“白虎嘴”,正對潼江東頭“青龍河”及岸上“青龍寺”,形成俗稱左青龍右白虎之地勢。
其山背後,是兩彈元勛“鄧稼先舊居”。山頂處還遺留有“紅軍戰壕”,及解放梓潼時阻截反動派殘部的“解放台”,山間還有“虎乳井”、“黑風口”、“金鳳埡”及一覽潼城十餘里遠的“觀景亭”等,有待開發價值。山下連結“疊樓孝節坊”及“李業墓”和“漢闕”等。
翠雲廊
翠雲廓蜿蜒三百餘里的古柏,多數是天然森林,少數是人工栽植。明清時定名的“翠雲廊”為三百餘里,自劍南至閬州,西至梓潼,古柏數萬株。實際古柏綿延不止明清的三百里,至低有七八百里,下自梓潼縣七曲山以南,劍閣以北至勉縣,都是林巒疊翠;蔭郁蒼莽的自然柏樹森林。
這三百里翠雲廊,在劍閣縣內,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呈由北向南的長橢圓斜面,是由龍門山至劍門關,北接秦嶺的劍門山脈尾峰,山嶺密布,溝壑縱橫,境內五子山海拔1330米,深溝僅367.8米,高低相差962.2米,懸岸如屏,溝底無人煙無道路,真是“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的原始森林地貌,這是翠雲廊尚未開發的奇險之處。仙女峰、梁山寺、捨身崖、雷霆峽等蜿蜒曲折,北向陡峻、南向趨緩、順向秦嶺尾峰,經大龍山、小龍山、金頂山於演武分支的梓潼七曲山。
文化藝術
洞經音樂
洞經音樂是談演道教《太上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的音樂。在文昌祭祀中,它以音樂藝術的形式宣揚文昌經誥的宗旨,是梓潼宗祀文昌帝君的一種特色活動。
梓潼陽戲
縣城全貌梓潼陽戲奉“四聖”(川主、土主、藥王、文昌)為戲神,並有一整套祭祀儀式和演出劇目,運用於善男信女求神許願,還願祈吉的民俗活動之中。
梓潼陽戲的劇目相傳有三十二天戲、三十二地戲。根據手抄本“戲門斷願啟白”所記,三十二天戲是:出掃棚前、出小鬼、出土地、出走馬、出春牛、出結事郎、出和事老者、出陳牢、出猿猴、出屏鳳小姐、出僧道、出梅花、三聖起馬、出化主、出鳳冠柳青、出關韓二將、出二郎、出三伯公婆、出楊泗將軍、出大伯二伯等。
特產美食
梓潼片粉梓潼片粉,色綠質嫩,柔滑而富彈性,整潔而層次分明,食時兌料講究,多配以麻辣酸調料。
梓潼酥餅梓潼酥餅又名“薄脆子”、貢餅。唐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玄宗避難入蜀,途經梓潼上亭鋪,有人以該餅進貢,玄宗嘗後大加讚賞,於是梓潼酥餅在長安漸為人知,時有談及,並稱之為貢餅。
梓潼鑲碗梓潼鑲碗,是地方上的一道特色大菜。要是接待貴客,必有鑲碗。鑲碗用料有雞蛋、豆粉、豆腐、肉餡;底料有木耳、黃花、豆皮、酥肉、時令蔬菜等。製作時蛋清、蛋黃分別上籠分蒸,呈黃白二色,造型美觀,滋潤可口,深受食客喜歡。鑲碗又是"十大碗"中的第一道蓋面菜。
縣城榮譽
梓潼縣先後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生態食品縣”、“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先進縣”、“四川省水利工作先進縣”、“四川省衛生縣城”等殊榮。
2017年12月14日,梓潼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