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

鹽邊縣

鹽邊縣隸屬四川省攀枝花市,地處四川西南角,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二灘電站庫區主淹沒縣,也是全省首批確定的27個擴權強縣試點縣(市)中唯一享受少數民族待遇的縣。 鹽邊縣幅員面積3344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44.9%。縣轄4個鎮(桐子林、漁門、永興、紅格)12個鄉(國勝、新九、共和、惠民、益民,溫泉彝族、和愛彝族、格薩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紅寶苗族、敢魚彝族、紅果彝族),164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0.1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38804人,約占全市貧困人口的51%。全縣有彝、傈僳、苗、回、納西、傣等24個少數民族,人口5.18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5.6%。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鹽邊縣鹽邊縣

沿革

鹽邊縣縣歷史悠久,境內三源河及雅礱江流域早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了人類的墾、捕、漁、獵等生產活動。鹽邊縣古稱"大笮"。夏禹時,"茫茫禹貢,畫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左傳》襄公四年)。西昌至攀枝花、雲南大姚一帶(含鹽邊),屬當時九州之一的梁州邊緣地區。到周成王時,"合梁於雍"(《重印李修雲南通志》民國排印,明·嘉靖纂)。鹽邊地區亦屬雍州。

戰國時,七國爭雄,秦勢日盛,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蜀二國,改置巴、蜀二郡。"而蜀國這民,因國破,子孫居姚等處"(《史記正義》唐人張守節撰)。姚西之地,正是指今西昌、攀枝花至雲南永仁、大姚一帶。周郝王三十年(前285年)秦昭王派蜀太守張若"取笮及江南地焉"(《華陽國志,蜀志》)。笮即指今鹽邊、鹽源、米易及雲南華坪、寧蒗、大姚一帶。

漢承秦制。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後,返師平西南夷,並以邛、笮等地設定越郡,東漢末年曾改名為集,郡治邛都(今西昌東南)。同年置大笮縣,縣治鹽邊縣敢

鹽邊縣

魚鄉,轄地今鹽邊中南部及市仁和區的一部份,東漢末省入定笮縣。同年又軒定笮縣;縣治鹽源鹽井,轄地今鹽邊北部及鹽源,南齊時省。大笮,定笮兩縣均隸屬越郡管轄。元和志·昆明縣云:"漢定笮也,屬越郡,凡言笮者,夷人於大江水之上軒藤橋謂之笮,定笮、大笮皆是。"同年又置三絳縣,東漢時改名三縫縣,縣治會理縣南,轄地包括今鹽邊南部的紅格、新九、新民、安寧、和愛五鄉。漢武帝建元時期(前140-129年)置遂久縣。"遂久有縣,有繩水也"(華陽國志)。今鹽邊西北部為遂久縣管轄。

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置定笮鎮,鎮治鹽源鹽井南,隸屬州,轄地今鹽邊、鹽源。唐·武德二年(619年),以定笮鎮改昆明縣,縣治鹽邊健康,隸屬越郡,轄地今鹽邊、鹽源,後沒於南詔。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置牢州及尋聲、林開、松外三縣。唐高宗永微三年(653年),州廢,省三縣入昌明縣,縣治鹽邊健康,天寶後沒於吐番,後又為蒙氏南詔所據。貞觀八年(634年),曾置和集縣,其轄地含今鹽邊南部五鄉鎮,後沒於南詔。

從五代十國至宋遼金夏,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三次大分裂時期,同時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在這段時期內,鹽邊曾先後為雲南在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大理國、大中國和後理國等6個地方割據政權所統治。大理國前的三個短暫政權,多沿襲南詔舊制。在大理國和後理國統治的300多年時間設三府一郡地,鹽邊屬善巨郡之賀頭甸。元憲宗二年(1252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從甘肅經四川北部,過大渡河,南渡金沙江滅後理國,確立行省制。鹽邊等地隸屬雲南行中書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鹽井管民戶,轄地鹽源、鹽邊。至元十七年改為鹽州,10年後改為閏鹽縣,隸屬羅羅蒙慶宣慰司。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轄地鹽源、鹽邊,隸屬四川行都指揮使司。明成祖永樂無年(1403年),置馬喇長官司(今惠民、永興地區),治所鹽邊惠民,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

清初設寧遠府,治所西昌。鹽源、鹽邊隸屬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雍正六年(1728年),罷衛改置鹽源縣,隸屬寧遠府。時鹽邊為鹽源縣所轄,統名山後。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在鹽邊阿所拉地(原健康鎮)設巡檢司,隸屬鹽源縣。鹽邊作為一個單獨的行政區劃單位是從設巡檢司開始的。

因阿所拉巡檢司遠距鹽源縣治,加之又有柏林山阻隔不便管理。"鹽源縣令謙甫君之請升為廳"。宣統元年(1909年),罷司升為鹽邊廳,治所鹽邊健康,設通判,直屬寧

鹽邊縣

遠府。

民國二年(1913年),袁世凱總統發布《統一現行各縣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將省下屬府、州、廳名稱一律改為縣。遂改鹽邊廳為鹽邊縣,隸屬四川建昌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鹽邊縣與會理、西昌三縣改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建立西康省,三縣又改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50年3月31日鹽邊解放。建國初隸屬西康省西藏自治區昌專區。1955年10月西康省撤消併入四川省,鹽邊縣隸屬四川省西藏自治區昌專區。

1965年8月1日,鹽邊縣所屬同德、務本、民政、銀江四鄉劃歸渡口市。

1978年10月四川省報請國務院批准,11月5日,原西昌專區所屬的鹽邊、米易兩縣正式劃歸渡口為市轄縣。

1990年7月1日,原仁和區所屬的紅格、新九、新民、安寧、和愛五鄉劃歸鹽邊縣管轄。

1997年,鹽邊縣面積3324.4平方千米,人口17.2萬,轄1鎮31鄉:健康鎮、永興鄉、新民鄉、紅格鄉、強勝鄉、惠民鄉、箐河鄉、紅坭鄉、金河鄉、安寧鄉、新九鄉、國勝鄉、共和鄉、健康鄉、漁門鄉、新坪鄉、力馬鄉、太田鄉、林海彝族鄉、江西鄉、和愛彝族鄉、擇木龍彝族鄉、溫泉彝族鄉、窪落彝族鄉、高坪彝族鄉、花椒箐彝族鄉、龍勝彝族鄉、紅寶苗族鄉、岩門傈僳族鄉、岩口彝族鄉,等。縣政府駐健康鎮。

人口統計

2000年,鹽邊縣轄4個鎮、2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193618人,其中:桐子林鎮20704、紅格鎮13175、漁門鎮15913、永興鎮10209、益民鄉4383、新民鄉6076、新九鄉10867、和愛彝族鄉5090、金河鄉4694、紅泥鄉9083、紅民彝族鄉1973、花椒箐彝族鄉1558、力馬鄉1674、敢魚鄉1475、龍勝彝族鄉3088、林海彝族鄉2124、共和鄉3123、太田鄉3342、新坪鄉12088、國勝鄉6682、紅寶苗族鄉2147、擇木龍彝族鄉1484、高坪彝族鄉3605、惠民鄉16071、強勝鄉3257、江西鄉6242、箐河鄉4424、岩門傈僳鄉1975、溫泉彝族鄉6493、哇落彝族鄉4193、岩口彝族鄉6406。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行政變更

2004年,鹽邊縣轄4個鎮(桐子林、漁門、永興、紅格)、15個鄉(江西、箐河、紅坭、新坪、國勝、力馬、金河、新民、新九、共和、太田、惠民、強勝、益民、鱤魚)、12個民族鄉(林海彝族、溫泉彝族、和愛彝族、高坪彝族、岩口彝族、哇落彝族、龍勝彝族、紅寶苗族、花椒箐彝族、擇木龍彝族、岩門傈僳族、紅民彝族)。

2005年7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5號)批覆同意鹽邊縣鄉鎮行政區劃建制由原來的4個鎮、27個鄉(其中12個民族鄉)調整為4個鎮、12個鄉(其中7個民族鄉)。具體為:

一、撤銷金河、新民、紅民彝族、花椒箐彝族、紅坭、太田、林海彝族、龍勝彝族、力馬、新坪、箐河、擇木龍彝族、江西、強勝、高坪彝族、窪落彝族等16個鄉。

二、2個民族鄉更名。岩門傈僳族鄉更名為箐河傈僳族鄉。岩口彝族鄉更名為格薩拉彝族鄉。

三、2個鄉改建民族鄉。紅寶苗族鄉改建為紅寶苗族彝族鄉。鱤魚鄉改建為鱤魚彝族鄉。

四、新建1個鄉。將原紅民彝族、花椒箐彝族、紅坭3個鄉及原金河鄉的三灘村所屬行政區域,合併設定紅果彝族鄉。紅果彝族鄉政府駐紅果。

五、擴大11個鄉鎮的行政區域。將原金河鄉除三灘村外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桐子林鎮。桐子林鎮政府駐大坪地。將原新民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益民鄉。益民鄉政府駐長坪村。將原太田鄉除紅旗村的核桃坪組,及原林海彝族鄉除大村子村外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共和鄉。共和鄉政府駐缺馬田。將原龍勝彝族、力馬2個鄉及原林海彝族鄉的大村子村、漁門鎮的岔河村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鱤魚彝族鄉。鱤魚彝族鄉政府駐安家坪。將原新坪鄉除核桃箐村外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國勝鄉。國勝鄉政府駐畢苴蘆。將原箐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箐河傈僳族鄉。箐河傈僳族鄉政府駐埡口。將原擇木龍彝族鄉及原新坪鄉的核桃箐村、原太田鄉紅旗村的核桃坪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紅寶苗族彝族鄉。紅寶苗族彝族鄉政府駐張家坪子。將原江西、強勝2個鄉及原岩門傈僳族鄉的虎鼻村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永興鎮。永興鎮政府駐喇撒田。將原高坪彝族鄉高坪村的紅星、紅旗2個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惠民鄉。惠民鄉政府駐長官司。將原高坪彝族鄉除高坪村紅星、紅旗2個組外的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漁門鎮。漁門鎮政府駐桑園。將原窪落彝族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格薩拉彝族鄉。格薩拉彝族鄉政府駐大坪子。

2005年末,鹽邊縣轄4個鎮(桐子林、漁門、永興、紅格)、5個鄉(國勝、新九、共和、惠民、益民)、7個民族鄉(溫泉彝族、和愛彝族、格薩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紅寶苗族彝族、鱤魚彝族、紅果彝族鄉)。

2009年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7號)同意將鹽邊縣永興鎮坪田村灣灰埡口村民小組劃歸漁門鎮獅子堡村管轄。

行政區劃

鹽邊縣矗立在雅龍江畔,緊靠成昆鐵路和108國道,距金江火車站和攀枝花飛機場僅30公里,距攀枝花市中心32公里。

YanbianXian

郵編:617100

縣人民政府駐桐子林鎮大坪地

2005年,鹽邊縣轄4個鎮(桐子林、漁門、永興、紅格)、5個鄉(國勝、新九、共和、惠民、益民)、7個民族鄉(溫泉彝族、和愛彝族、格薩拉彝族、箐河傈僳族、紅寶苗族彝族、鱤魚彝族、紅果彝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鹽邊縣位於涼山州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 雅礱江下游西岸, 東經100°42′—102°03′,北緯27°06′—28°16′。東臨米易縣,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南接攀枝花市郊,西與雲南省華坪、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毗鄰。

地形地貌

鹽邊縣整個地面有“八分耕地,一分水,九十一分林草坡”之稱,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一般海拔1000—3000米,相對高差700—1500米,最大相對高差3228.5米。境內最高海拔4195.5(柏林山穿洞子),最低海拔967米(境界雅礱江出境處),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地面縱坡度,全縣分為南、中、北三大部份。北部山勢陡峭,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為高中山地貌;中部地勢和緩,均海拔3000米左右,為中低山地貌;南部為河谷低山區,均海拔在2000米以下。

氣候

鹽邊縣屬南亞熱帶乾河谷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南亞熱帶乾旱季風氣候特點,冬暖、春溫高、夏秋涼爽;氣溫年差較小;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乾雨季分明,乾季蒸發量大,雨季集中,雨量充沛,多夜雨、雷陣雨;區域性小氣候覆雜多樣,熱量雨量分面不均。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立體氣候特徵分布。年均降雨量1065.6毫米。年平均氣溫19.2℃。年平均日照數為2307.2小時,日照百分率54%,雨季前1—5月光能極為充沛,月平均日照時數均在220小時以上。年平均絕對濕度為14.7mb,相對濕度為66.6%。因地形影響,溫度垂直變化顯著,自海拔1000米到3500米,年平均氣溫由20.1℃降到6.2℃,由河谷到高山依次分布著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和北溫帶,自然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觀。

水文

鹽邊縣境內溪流眾多,有大小河流810餘條,其中5千米以上的有69條,主要由二灘庫區周邊河、雅礱江、金沙江三大水系組成。縣內北部眾多河流匯入二灘庫區,二灘大壩出水量與安寧河匯合後與縣南部的叭喇河、岩羊河一同匯入金沙江,沿東南出境。

自然資源

水能

鹽邊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65萬千瓦,水能按28.5%可開發量為104萬千瓦。國家已在雅礱江段建成了330萬千瓦的二灘電站。地方政府已建成開發20座水電站,總計開發水能4萬多千瓦。

礦產

鹽邊縣有33個礦種,90多個礦點。其中,釩鈦磁鐵礦地質儲備達38億噸,居該礦種之首,煤儲量1.94億噸:石灰石礦、白雲石礦、矽石礦等礦種儲量均有百億噸以上。

生物

鹽邊縣有攀枝花市“植物五國”之稱,野生植物有130科372屬548種。野生中草藥有104種,其中保護藥物有47種,集中產于海拔4195.5米以上,有野生中草藥天然寶庫之稱的柏林山。野生動物有36目、105科、563種,其中羚羊、小熊貓、馬鹿屬珍惜動物。鳥類有13目、16科、70餘種,其中長尾棉雞屬重點保護鳥類。魚類有4目、8科、47種、其中敢魚、圓口桐魚、齊口裂腹魚、磊白甲魚已瀕臨滅絕,敢魚已基本滅絕。

經濟

概述

鹽邊縣鹽邊縣

2012年末,鹽邊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2.53億元,同比 增長15.0%,比全國增速7.8%高7.2個百分點,比全省增速12.6%高2.4個百分點,比全市增速14.0%高1個百分點。其中:縣屬生產總值82.78億元,增長19.4%,二灘工業增加值19.75億元,增長1.1%。在整個地區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67億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81.20億元,同比增長17.2%;第三產業增加值13.66億元,同比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的8.04:77.63:14.33調整為7.48:79.19:13.33;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63%、88.06%和9.31%;三次產業對經濟成長的拉動率分別為0.39%、13.21%和1.40%。

第一產業

2012年末,鹽邊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4.51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種植業產值6.44億元,增長3.7%;林業產值0.21億元,增長6.6%;畜牧業產值5.89億元,增長4.2%;漁業產值1.78億元,增長9.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20億元,增長9.8%。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7.67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種植業增加值3.93億元,增長3.9%;林業增加值0.10億元,增長6.6%;畜牧業增加值2.75億元,增長4.5%;漁業增加值0.79億元,增長9.8%;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09億元,增長11.7%。

2012年末,鹽邊縣糧食總產量73045噸,同比增長0.82%;油料產量1430噸,增長1.78%;糖料產量720噸,增長1.41%;菸葉產量7437噸,增長21.40%;蔬菜產量106466噸,增長1.78%;水果產量25782噸,增長9.70%;水產品產量14611噸,增長9.56%。

2012年末,鹽邊縣出欄肉豬247055頭,同比增長2.98%;牛出欄10985頭,增長1.32%;羊出欄131298隻,增長1.05%;家禽出欄1082275隻,增長5.22%;肉產量22772噸,增長2.72%,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1031噸,增長2.64%。

2012年末,鹽邊縣大牲畜存欄46685頭,同比增長4.03%,其中:牛存欄36646頭,下降1.72%,生豬存欄211317頭,增長3.50%,年末羊存欄195391隻,同比減少0.93%。

第二產業

2012年末,鹽邊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15961萬元,增長10.8%(二灘工業產值291278萬元,增長1.9%,縣屬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24683萬元,增長13.3%);完成工業增加值765770萬元,同比增長1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93108萬元,增長17.4%(二灘工業增加值197534萬元,增長1.1%,縣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5574萬元,增長26.5%)。

2012年末,鹽邊縣實有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築企業3家;建築企業年末實有從業人員272人;全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5915萬元,比上年增長80.3%;全年實現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6249萬元,同比增長25.0%;全年實現商品房銷售額28130萬元,增長149.2%。

第三產業

2012年末,鹽邊縣固定資產投資額518449萬元,增長39.5%。在固定資產投資額中,第一產業投資2482萬元,同比減少42.1%;第二產業投資255786萬元,增長24.6%;第三產業投資260181萬元,增長60.6%。

2012年末,鹽邊縣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076萬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城鎮區域56992萬元,增長13.2%;鄉村區域45084萬元,增長18.7%。

2012年末,鹽邊縣實現批發業銷售額1718萬元,同比增長84.1%;零售業銷售額85943萬元,增長12.7;住宿業銷售額1427萬元,增長75.9%;餐飲業銷售額12988萬元,增長20.1% 。

2012年末,鹽邊縣郵政業務總量591萬元,同比增長44.9%,電信業務總量9033萬元,同比增長20.2%。郵電主營業務收入8097萬元,同比增長13.6%,其中,電信主營業務收入7461萬元,增長13.8%;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9891戶,同比增長8.5%,年末行動電話用戶82875戶,同比增長2.1%。

2012年末,鹽邊縣旅遊人數179.5萬人次,同比增長14.9%,旅遊收入總額137423萬元,同比增長35.1%。年末縣境內擁有星級飯店4個,星級飯店客房總數378間。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末,鹽邊縣年末擁有國小16所,國小在校學生17309人,國小專任教師1092人,全年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年末擁有普通中學7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1990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792人,國中升學率達99.0%。

衛生

2012年末,鹽邊縣年末共有醫院、衛生院22個;衛生技術人員492人,其中醫生227人,衛生防疫人員38人,實有床位849張。全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7.45‰,嬰兒死亡率13.53‰,產婦住院分娩比例99.65%。

科技

2012年,鹽邊縣組織申報省級科技項目14個,獲得項目支持4個,資金200萬元;申報市級項目16個,獲得項目支持8個,資金90萬元;共安排實施縣級科技計畫項目12項,其中農業科研推廣項目8項、工業產業化項目2項、社會發展計畫項目2項。

人口

2012年末,鹽邊縣城鄉居民總戶數65171戶;戶籍人口21.03萬人,其中男性10.79萬人,女性10.24萬人;農業人口18.04萬人,非農業人口2.99萬人;當年出生人口2530人,死亡人口1159人;年末常住人口21.27萬人。

交通

鹽邊縣31個鄉(鎮)均實現通車,通車裡程達1200公里,全縣基本實現鄉鄉通公路,通車裡程達507公里(不含村道),縣內二灘庫區有5個碼頭,大小船泊600餘只。成昆鐵路橫貫境內,有大小車站3個。雅攀高速公路通過縣境。

鹽邊旅遊

鹽邊縣多山多水,山之雄奇,疑似五嶽齊具;水之空靈,好比桂林灕江。鹽邊縣緊鄰鹽源縣、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的瀘沽湖風景區,縣境內有世界聞名的二灘水電站,旅遊大環境得天獨厚。海拔高度在976米至4196米之間,區域內旅遊資源豐富,各種地質地貌並存,幽洞、險峰、峽谷、奇岩遍布,溫泉密集,原始森林面積廣闊,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自然風光除已被人們熟知的格薩拉生態旅遊區、紅格溫泉外,氣勢萬鈞的大水洞、神秘莫測的靈澤洞、冰柱如林的凝冰洞、雲遮霧繞的白靈山以及山腰林海茫茫、山頂牛羊成群的擇木龍青山等都是得天獨厚的奇景。

(一)格薩拉生態旅遊區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位於攀枝花市鹽邊西北部的格薩拉鄉、溫泉鄉及箐河鄉境內。幅員面積594.23km2。處於5橫斷山脈支南端,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峰巒綿延、森林密集、有寶山修水之稱;境內自然景觀以山、水、泉、洞為主;境內居住著彝、傈僳、回、納西、泰、白、摩梭等10餘個少許民族,是一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歷史文化的寶地。2004年9月開始正式大規模投入建設,到2005年底已建成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各項旅遊基礎設施完善的生態旅遊景區。景區距攀枝花市中心118公里,處於紅格-二灘-漁門-格薩拉的精品旅遊線上,從景區向西可達麗江,向西北可至瀘沽湖,沿省道216線向北則可遠達稻城亞丁,交通區位明顯,旅遊地勢優越,已被列入大香格里拉的重要組成部分。

格薩拉生態旅遊區由格薩拉主景區和岩口景區、靈澤洞景區箐河瀑布景區、天生橋及溫泉鄉景點四個配套景區(點)構成。目前主要完成了格薩拉生態旅遊區主景區的打造,其整體布局結構為1+3+6格局,即一個中心(格薩拉彝家山寨旅遊接待服務中心),三條環線(主環線、東環線和西環線),六個功能區(跑馬坪生態環境教育區、索瑪格澤濕地生態旅遊區、"天然園林"生態觀光區、九道竹林原始森林生態旅遊區、日都尼西高山牧場騎馬牧羊旅遊區、立石火普野營旅遊區)。具體情況見圖一:

(圖一)

(二)主景區景觀

九道竹林原始森林生態旅遊區

九道竹林原始森林生態旅遊區位於格薩拉主景區西南部,"天然園林"生態景觀區西側。本區是格薩拉主景區森林植被與動物資源相對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帶,以大面積分布的針闊混交原始森林景觀最為壯觀。九道竹林原始森林延綿數十公里,林中古樹參天,樹蔭遮天蔽日。景區內物種多樣,有雲南松、華山松、雲南紅豆杉、鐵杉、雲杉、冷杉、地盤杉、杜鵑、山茶及櫟、柯、栲等。林下奇花異草,生長有松茸、蘑菇、貝母、靈芝、木耳等多種野生菌和中藥材。其中林間還棲息著許多動物,如野貓、猴、獐及多種鳥類。森林景觀隨四季變化而各具特色,春季嫩綠如茵,山花爛漫;夏季綠濤如海,山風送涼;秋季天高氣爽,可享受"森林氧吧";冬季銀裝素裹,萬籟俱寂。在這片原始森林區內漫步,你猶如置身巨大的天然氧巴,並能聽到樹兒、草兒、鳥兒的輕語,讓你體味到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樂趣。

天然園林生態觀光區

天然園林生態觀光區位於跑馬坪南側,該景區是在地勢略有波狀起伏的大面積草甸中零星分布有高3-10米,呈喬木狀的高山櫟或杜鵑樹叢,它們巧妙組成一個個天然園林似的天然園林景觀,為主景區的精品旅遊區。春夏之交,那滿山遍野便開滿了紅一片、粉一片、紫一片的野杜鵑花,它們的花朵比家種杜鵑小但確密匝的多,每一束花枝上多密密的排了二十來個小花冠兒,那一朵朵可愛的精靈在青枝綠葉的映襯下顯得生機盎然、清純典雅,總惹得遊人忍不住摘一支插在頭上。這些索瑪花是與盤松共生的,盤松是一種珍貴、稀有樹種,既來耐旱又耐寒,生命力極強,是水土保持,美化環境的重要樹種,也是一種絕佳的天然園林植物,格薩拉鬱鬱蔥蔥的盤松林以"眼皮地下的森林"著稱。走在這萬畝盤松、野生杜鵑、大片索瑪花叢,喬、灌、草自然過渡形成的天然野生園林中美景會讓人目不接暇,嘆為觀止。

跑馬坪生態環境教育區

跑馬坪生態環境教育區位於覺嘎失山頂呈波狀起伏的亞高山草甸中,面積達10萬平方米以上,草甸中部有一長約200米的天然環形溝槽,雨季時溪流清澈但不見首尾。草甸東側形成若干草甸沼澤化淺水區,且有矮型高山櫟,矮林型杜鵑點綴其中。海拔3105~3185米之間。本區特色為亞高山灌叢凸現於亞高山草甸中,草甸東側形成若干草甸沼澤化淺水區大面積的高山草甸生長著茂盛的中生雜草和和禾草,為糙蘇羽衣草群系。其它主要伴生種有小米草、瀴蔢草、金蓮花、假水蘇禾龍膽等。騎馬徜徉在跑馬坪上讓人覺得天寬地迥,暢意無限。其景觀見圖二

索瑪格澤濕地旅遊區

濕地又被稱為"地球之腎",生機盎然,神秘而嫵媚,是許多鳥類等動物的棲息繁衍地,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地域。

索瑪格澤濕地位於跑馬坪北西方,自索瑪格澤灘源頭向下景觀可分三帶,源頭部分由高大杉、大葉杜鵑、高大的高山櫟組成的針闊葉混交林帶,林中有地毯般美麗的草甸區,組合成天然的園林式森林草地生態景觀。自源頭向下,沿索瑪格澤溝向下遊方向,形成寬谷型溝床,地表水下滲後形成若干條涓涓溪流,交織成網狀向下遊方向漸成寬緩的主溪。由於河床平坦,終年流水不斷,故整個河床中的植被良好,上游密布高2-3米的高山櫟與杜鵑組成的原始密林,其間稀疏分布各種大葉杜鵑及杉、松、高大針葉林,中下段由矮型小葉杜鵑、矮型高山櫟及草甸組成沼澤濕地景觀。以小葉杜鵑分布最廣,每到3-8月不同品種杜鵑分期陸續開花,形成紅、黃、百、紫相互爭艷花的海洋。在小溪中游開闊地帶有月牙型飲馬池,自飲馬池向下游谷地漸變窄,河床變陡,河谷中除仍以矮型高山櫟、杜鵑為主外,高大的喬木樹逐漸增多,並逐漸進入峽谷地段。溪谷兩岸丘狀緩坡山地為密布的盤松景觀林帶。該區的自然景觀看點為矮型小葉杜鵑及矮型高山櫟灌叢中成片分布的亞高山沼澤濕地景觀。濕地範圍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生長、棲息著眾多動物和微生物,其中有麋鹿、松鼠、林麝、小熊貓、四川山鷓鴣、雀鷹等多種珍稀動物,是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地域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更是人們回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二)二灘國家森林公園

我縣境內的二灘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個現代化建築與自然資源相融合的綜合型旅遊景觀。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成都-峨眉山-西昌-昆明這條旅遊熱線上。公園規劃面積達60多萬畝。其中二灘庫區形成的丁字型湖面15萬畝,林地40多萬畝。森林復蓋率可達50%以上。它包括二灘電站大壩以上我市境內雅礱江水系整個湖面第一道山脊,直至鹽源縣的滕橋河口,公園內山巒重疊,峽谷幽深,高山平湖,綠蔭密布,是一處難得的消閒度假療養勝地。

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橫斷山脈,山高坡陡,海拔1200米至4196米,為高山峽谷地貌,屬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公園內植被呈垂直分布,由下而上依次為常綠闊葉林、雲南松林、櫟松混交林、山地針葉林和亞高山針葉林。有高等物700餘種,豐富的植物種群和優越的地理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之地,這裡有野生動物400多種,珍稀動物19種。

二灘水電站

二灘水電站位於攀枝花市境內距雅礱江、金沙江交匯處33公里,是雅礱江下遊河段開發的第一個梯級電站,國家大型重點能源建設項目之一。電站水庫正常水位1200米,總庫容58億立方米,屬季調節水庫,溢流式拋物線雙曲拱壩高240米,現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位,水電安裝6台5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裝機容量330萬千瓦,年發電量170億度,現均居全國第一,二灘水電站的建成標誌著我國水電建設達到一個更高的水準。主要由四部份組成:一、大壩:此大壩是亞州第一,世界第三的雙曲拱大壩,壩高240米,壩頂高度11米,壩頂寬度56米,壩頂長度778米,總庫容58億立方米.

二、展覽中心:主要是圖片及實物展出了二灘的修建過程及秀麗的風景。

三、水庫風景:二灘電站截流後形成的巨型水庫,此湖海拔1200米,長145公里,寬700餘米R"Y"字形人工湖泊,有5個小島及10多個半島互相呼應,最遠處可乘船抵達鹽源縣.四、歐方營地:國際招標為二灘引來了一大批國外專家,共有來自世界各地共四十三個國家的600多名外國人參加了二灘建設,被戲稱為多國部隊和小聯合國。

鹽邊縣鹽邊縣

(三)擇木龍杜鵑花海

漁門鎮至國勝約33公里。屬以山地地貌為主的中高山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熱條件較好。國勝至擇木龍杜鵑花海景區約23公里,景區內的百靈山是鹽源縣與鹽邊縣交界的界山,最高點穿洞子海拔4195米,是攀枝花的最高峰。群山之上,杜鵑花面積龐大,品種繁多,野生動物分布廣泛,被上海基尼斯總部授予"中國最大的野生杜鵑花海基地"的稱號。可開展徒步登山、汽車越野、馬幫體驗等戶外運動,活動內容豐富,驚險刺激,是攀枝花市旅遊開發的一個亮點。

2008年4月被上海基尼斯總部授予"中國最大的野生杜鵑花基地"的稱號。花海地處有雄、奇、險、秀之稱的百靈山,山中有神奇的原始森林,有廣闊豐茂的草場,有豐富的國家保護珍稀動植物……而最搶眼的就是數十萬畝連片成林的杜鵑林海是探險覽勝的絕佳選擇。

(四)漁門島

漁門鎮是攀枝花市中北部片區鄉鎮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水陸交通便捷,陸路省道"216"線縱貫全鎮南北,乘車南上可直抵鋼城攀枝花和鹽邊縣新縣城,西進可直達具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瀘沽湖風景區,水路乘船僅需兩小時便可以到達亞洲第一高壩--二灘大壩。這裡三面環水,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市區乘車約兩小時,距優美的格薩拉風景區、著名的箐河瀑布、神秘的仙人洞、天然的溫泉僅一小時車程。

漁門島位於鹽邊縣漁門鎮境內,由香港弘達儲運船務有限公司獨資開發,作為攀枝花市三大外資企業之一的漁門島旅遊(攀枝花)有限公司選定以澳洲黃金海岸為規劃藍本,融入泰國、夏威夷以及新加坡等熱帶地區的建築特色,按照"集東南亞熱帶建築及園林設計精華,打造高品位、充滿異國情調的活力陽光小島"為主題內容進行規劃建設,是攀枝花市一處充滿異國風情,具有現代活力的陽光休閒、療養、娛樂、會務、商務等多功能的大型度假區。

美麗的漁門島,湖面廣闊,碧波漣漪,湖山疊翠,構成了一幅樓在湖中,人在綠中,情在其中,美麗多姿、風情萬種的山水畫卷。依靠這裡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我公司在湖心小島開發建設有:歐洲風情度假酒店、地方特色餐廳、玉蘭茶館、多功能歌舞廳、湖上夜總會、游泳池、水上高爾夫、康樂中心、湖畔燒烤、湖上觀光、快艇衝浪、健身室、大型多功能會議廳。同時公司還將引進先進直升機和熱氣球為遊客提供空中遊覽服務。接送遊客遊覽格薩拉風景區,欣賞萬畝盤松、杜鵑及奇特的自然景觀。

按四星級標準建設及配套的歐洲風情度假酒店--湖心假日酒店,可接待150人左右。臨湖而建的湖心島餐廳,匯川、粵、泰等各國飲食精華,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傍湖建造的風情湖上小木屋,古樸清幽,別具一格,靜坐田園風格的特色小木屋,垂釣也是一種心境。

"漁門島一號"豪華遊船開設有夜總會,可容納百餘人娛樂。內設歌舞廳、KTV包廂,為前來休閒度假的您提供一份難得的輕鬆。坐快艇衝浪,將湖光美景盡收眼底。

觀景碼頭充分體現陽光之旅,供遊客體驗湖光山色,環島陽光大道總長1000米,與周邊的青山綠水融為一體,讓遊客盡情享受湖島風光。

(五)紅格溫泉度假旅遊區

紅格陽光溫泉休閒度假旅遊區距市中心30公里,紅格溫泉屬國內罕見的珍貴醫療礦泉資源,紅格溫泉以獨特的自然資源聞名遐爾,其熱礦泉為含偏硼酸的鐳、氡、矽、硫化氫複合型弱鹼性氯化物--鈉性高溫醫療淡礦泉水,水溫達57℃,富含60餘種礦物質,對人體動脈硬化冠心病、肥胖病、神經機能障礙、消化系統、風濕症、關節炎等病症有顯著聞效。具有浴後柔和滑膩而不緊繃的特點。其冷泉為含偏矽酸、鍶等多種微量元素的天然優質飲用礦泉水,極具開發價值。

紅格不但擁有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還有三星級賓館-紅格溫泉賓館和按五星級標準建造的紅格假日酒店,集溫泉療養、休閒度假、會議接待、旅遊觀光為一體。目前,紅格國家棒壘球訓練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紅格綠色運動休閒中心和田徑競訓基地正在加快建設之中,紅格陽光溫泉休閒度假旅遊區已成為攀枝花市招商引資發展旅遊經濟的重要視窗。

吃:紅格溫泉賓館、假日酒店、紅格集鎮及周邊農家樂品味各種大笮特色菜和鹽邊風味小吃。

住:紅格溫泉賓館、假日酒店、精品農家樂。

玩:溫泉洗浴、運動休閒、農家體驗。

購:時鮮水果、農副特產、紅格玉工藝品。

四川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全省共18地級市、3自治州,14縣級市、122縣、3自治縣、41市轄區)
成都市青羊區| 錦江區| 金牛區| 武侯區| 成華區| 龍泉驛區| 青白江區| 新都區| 溫江區| 都江堰市| 彭州市| 邛崍市| 崇州市| 金堂縣| 郫縣| 新津縣| 雙流縣| 蒲江縣| 大邑縣|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自貢市大安區| 自流井區| 貢井區| 沿灘區| 榮縣| 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 納溪區| 龍馬潭區| 瀘縣| 合江縣| 敘永縣| 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 廣漢市| 什邡市| 綿竹市| 羅江縣| 中江縣
綿陽市涪城區| 遊仙區| 江油市| 鹽亭縣| 三台縣| 平武縣| 安縣| 梓潼縣| 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青川縣| 旺蒼縣| 劍閣縣| 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 安居區| 射洪縣| 蓬溪縣| 大英縣
內江市市中區| 東興區| 資中縣| 隆昌縣| 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 五通橋區| 沙灣區| 金口河區| 峨眉山市| 夾江縣| 井研縣| 犍為縣| 沐川縣| 馬邊彝族自治縣|
南充市順慶區| 高坪區| 嘉陵區| 閬中市| 營山縣| 蓬安縣| 儀隴縣| 南部縣| 西充縣
眉山市東坡區| 仁壽縣| 彭山縣| 洪雅縣| 丹稜縣| 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 宜賓縣| 興文縣| 南溪縣| 珙縣| 長寧縣| 高縣| 江安縣| 筠連縣| 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 華鎣市| 岳池縣| 鄰水縣| 武勝縣
達州市通川區| 萬源市| 達縣| 渠縣| 宣漢縣| 開江縣| 大竹縣
雅安市雨城區| 蘆山縣| 石棉縣| 名山縣| 天全縣| 滎經縣| 寶興縣| 漢源縣
巴中市巴州區| 南江縣| 平昌縣| 通江縣
資陽市雁江區| 簡陽市| 安岳縣| 樂至縣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 | 九寨溝縣| 紅原縣| 汶川縣| 阿壩縣| 理縣| 若爾蓋縣| 小金縣| 黑水縣| 金川縣| 松潘縣| 壤塘縣| 茂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 丹巴縣| 爐霍縣| 九龍縣| 甘孜縣| 雅江縣| 新龍縣| 道孚縣| 白玉縣| 理塘縣| 德格縣| 鄉城 | 石渠縣| 稻城縣| 色達縣| 巴塘縣| 瀘定縣| 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美姑縣| 昭覺縣| 金陽縣| 甘洛縣| 布拖縣| 雷波縣| 普格縣| 寧南縣| 喜德縣| 會東縣| 越西縣| 會理縣| 鹽源縣| 德昌縣| 冕寧縣| 木里藏族自治縣
備註1:成都市為副省級城市。
2:另有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隸屬於四川省人民政府,由四川省林業廳代管。
3: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