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湖南、安徽(南部)、江西(東部)、浙江(西南部)和貴州(梵淨山一帶)。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狀莖。莖長1-2米,枝條有縱條紋,具很小的疣狀突起,無刺。葉革質,矩圓形、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2厘米,寬1.5-4.5(-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主脈5-7-條,中脈在上面明顯凸出,最外側的2條脈幾與葉緣結合;葉柄長6-18毫米,具鞘部分不到全長的1/3,有卷鬚,脫落點位於近頂端。傘形花序生於葉腋或苞片腋部,具幾朵至10餘花;總花梗稍扁而細,比葉柄長2-4倍;花序托稍膨大;雄花紫褐色,內外花被片相似,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漿果直徑7-10毫米。花期4-5月,果期10月。
百合科菝葜屬,我國約產60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省區,浙江產15種、2變種。上一輯介紹的牛尾菜和白背牛尾菜都是這個屬的草本植物,這一輯的幾個則是攀援灌木,其中前三種冬季落葉,葉柄無鞘或僅占全長的一部分有鞘,葉基部圓形至楔形,極少淺心形,葉背綠色。菝葜和小果菝葜花序生於葉尚幼嫩或剛抽出的小枝上,果實成熟時紅色,植株如有刺,則刺基部驟然變粗。菝葜葉柄上的鞘較狹,寬0.5~1毫米,與葉柄近等寬,卷鬚較粗長,雌花具退化雄蕊6,有大果和小果兩型,小果型容易與小果菝葜相混淆。小果菝葜葉柄上的鞘耳狀,寬2~4毫米,明顯寬於葉柄,卷鬚較短而纖細。華東菝葜花序生於葉已完全長成的小枝上,果實成熟後紫黑色,植株若有刺,則刺呈針狀,基部不驟然變粗,常多少黑色。土茯苓(也叫光葉菝葜)和緣脈菝葜四季常綠,葉柄有卷鬚,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傘形花序具多數花。土茯苓的葉片具3條主脈,總花梗短於葉柄或近等長,花序托膨大,連同多數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蓮座狀。緣脈菝葜的葉片具5~7條主脈,最外側主脈與葉緣結合,大多數葉柄具鞘部分占葉柄全長不及1/3,卷鬚生葉柄近基部處,總花梗明顯長於葉柄,花序托不膨大或稍膨大,分枝具小疣狀突起。這些植物的根狀莖或富含澱粉,可供釀酒(俗稱金剛刺);或入藥以作清熱解毒利濕之用。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林中、灌叢下或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