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期常見症狀
腳部痙攣、腰酸背痛、痔瘡、水腫、胸悶、消化不良等種種困擾人的不適都是可以預防和改善的。痔瘡
有許多女性在懷孕前,可能不知痔瘡是何物,但懷孕後,由於荷爾蒙的分泌,使得肛門附近的血管因鬆弛而充血擴張,再加上懷孕時增大的子宮壓迫血管,使下半身的血液回流不暢,在肛門附近的靜脈發生淤血,因此孕婦很容易出現痔瘡。如果再有便秘的話,更是火上澆油了。孕婦的痔瘡通常會隨著懷孕月數的增加而變得更嚴重,在懷孕最末期或生產時達到最高點。生產時,胎兒下推的作用力,甚至可能使直腸自肛門脫出,而形成所謂的“脫肛”。
大部分孕婦的痔瘡沒有症狀,常在洗澡時觸摸到肛門附近有肉狀突起或腫塊,到醫院檢查時才知道是痔瘡。症狀比較嚴重者則可能會有疼痛或出血現象。有時,孕婦以為痔瘡的出血是陰道出血而緊張害怕,其實只要到醫院做檢查,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孕婦如果想避免或減少痔瘡的發生,必須注意下列幾點:
1、生活規律,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
2、不要久坐或久站。
3、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4、多攝食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與蔬菜,多喝水,以避免便秘。
5、必要時,可由醫生開處方服用溫和的軟便劑。
水腫
清晨起床時還神采奕奕,到了黃昏時如雙腳無力,小腿肚往下壓時會凹陷,就表示身體已經水腫,這是由於靜脈回流不暢所引起的現象。通常在懷孕後期時孕婦會出現的症狀。生產結束後,即會神奇地自動消失,因此不必擔心。但腳部浮腫有時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徵兆,如果伴有臉部浮腫及尿蛋白的症狀時,就應儘快找醫生診察。
懷孕後期出現水腫的預防方式:
1、多休息:因為與子宮壓迫有關係,所以宜多躺臥休息。
2、穿彈性襪:對於必須長久站立的孕婦,可以穿彈性襪,來幫助靜脈血液回流。
3、墊高腳:不論是坐著休息或是躺臥睡覺,把腳墊高,都有助於血液回流,可舒緩水腫症狀。
4、泡腳: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也有改善水腫的效果。
腰酸背痛
懷孕後期由於肚子向前隆起,造成背部和腰部的負重,因此很容易發生腰酸背痛的情形。長期提取重物更容易加重疼痛。如果非得以手提重物時,應避免彎腰,採用蹲的姿式拿起東西後再站起來。穿束腹帶保護腰部以避免腰部受寒,或是從事簡單的運動,如散步等,都可有效預防腰酸背痛。
腳部痙攣
懷孕中期以後腳部經常會發生痙攣,也就是俗稱“抽筋”的現象。最容易在半夜到天亮時發生,並伴隨劇烈疼痛,用手將抽筋腳趾往反方向搬弄,或是按摩局部,過一陣子就會恢復。
靜脈曲張
懷孕時,腹部內增大的子宮常會壓迫血管。而使下半身的靜脈血液不易流回心臟;再加上懷孕所增加的動情激素也會使血管的功能發生變化。因此,孕婦很容易發生下半身的靜脈曲張。最常見的部位是腿部,經常要久站的女性,如美容師、教師、護士等特別容易發生。腿部的靜脈曲張(有人稱為“靜脈瘤”)不僅會帶來腿部的酸痛,還會產生外觀上的困擾。所以,一般女性是很在乎它的——腿上出現幾條藍色像蚯蚓的東西,誰願意呢?
孕婦腿部的靜脈曲張在生產後雖然會改善,但未必會完全消失,懷孕期間愈嚴重的,生產後恢復的機會愈小。因此,醫生們建議孕婦(尤其是患有靜脈曲張的孕婦):
1、儘量不要久站不動,多找機會活動或躺下;
2、穿彈性繃帶襪;
3、睡覺時將小腿抬高或墊高。
這樣,懷孕期間靜脈曲張的程度會減低,生產後恢復的機會也比較大。
適宜植物
適宜孕晚期多吃的食物:1.多吃鯽魚、鯉魚、蘿蔔和冬瓜等食物,有助於緩解水腫症狀。
2.多吃含有豐富膠原蛋白的食品,如豬蹄等,有助於增加皮膚的彈性。
3.多吃雞肉、魚肉等易於消化吸收且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
4.吃一些動物的內臟,如心、肝、腎等,可滿足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
5.經常吃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魷魚、紫菜等海洋植物。
6.多選用芹菜和萵苣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7.多吃些花生、芝麻、豌豆、菠菜等含各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以避免胎兒發育異常和肌肉萎縮。
孕晚期飲食上要注意:不要過多攝入碳水化合物(主食)和飽和脂肪(例如奶油、油炸食品),避免胎兒過大。可以多吃一些優質蛋白,比如魚、蝦類的食物,另外要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產前跡象
1、肛門不自主的想用力,有排便的感覺對於經產婦這是很重要的徵兆,臨床上的評估依據是綜合內診的發現,胎兒監測器上的顯示數據,和產婦的主觀意識。內診主要是評估子宮頸擴張的程度,子宮頸的長度及厚度,胎位,胎頭的位置(是否有下降)和是否有破水。胎兒監測器主要是記錄胎兒心搏的變化和子宮收縮的頻率以及壓力。經產婦的主觀意識是她對於子宮收縮的忍受度和便意感。因為經產婦的子宮頸在平常時已有稍許的擴張,所以當明顯陣痛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迅速,此時應深呼吸哈氣,不要用力,儘速到醫院。
2、落紅或現血
這是子宮頸變薄、變軟而有的黏液的血性分泌物,呈粉紅或暗紅色,若現血量少,尚不需入院,繼續觀察即可。根據統計落紅後的一周內都會開始陣痛。電視劇中的很多情節都會以此作為重要的分娩警示,看來也不是沒有一定根據的。
3、胎動的次數明顯的增加或是減少50%以上
胎動伴隨著孕媽媽懷孕始終,怎么能分辨這是分娩之前的胎動反映呢?懷孕後期因為胎兒成長迅速,羊水減少,胎兒可以活動的空間相對的減少了,所以胎動也會明顯的減少了。研究顯示,平均每日要花上2.7個小時才會感受到10次的胎動。因此就有專家提議,只要在2個小時內有感受到10次的胎動,就可以放寬心。或是每天固定一個時段數1個小時,如果胎動次數都在平均值內就可以放心。
4、上腹部的壓迫減輕了
因為胎兒頭部降入骨盆腔的關係,所以感覺呼吸變得順暢了,同時飲食的不適也改善了。多數的初產婦會在36~38周之間感受到這個變化,此時可以開始注意落紅,破水或是陣痛的到來。
5、羊水的胎膜破裂
羊水是清澈、無色、帶有腥味的液體,會持續且不自主的自陰道流出。若發現破水應儘速就醫,此時會建議入院待產,然後視子宮收縮的情況給予適度的處置。
6、暫時性的缺氧而引發疼痛
陣痛時整個腹部變得很硬,不痛時則很軟。真正的陣痛是規律性的而且是越來越密集的,起初可能是每10分鐘會收縮一次,每次持續10-30秒。但是隨著產程的進展,收縮變成每3-4分鐘就會收縮一次,每次持續30-60秒。收縮的強度和持續的時間不會因按摩、走動、臥床或藥物的影響而減輕。最重要的是子宮頸會變薄而且有效的擴張。此時醫師通常會先內診評估子宮頸的狀況,若還是很厚且未擴張則會建議產婦回家等待,持續注意胎動,再視陣痛的情況,若有破水或是出血量增加時再返診。
注意徵兆
1、孕婦突然頭痛在妊娠晚期孕婦突然出現頭痛,往往是子癇的先兆,尤其是有血壓升高或嚴重浮腫症狀的孕婦更不可忽視,可能是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如不及時診斷治療,還會誘發抽搐、昏迷,甚至危及母子生命,故應及時就醫,適時診治處理。
2、孕婦劇烈腹痛
在妊娠中末期,由於外傷、負重或同房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多為胎盤早期剝離,要去醫院檢查。另外,妊娠晚期如出現有規律蘸褒痛,這常是分娩前的徵兆,要做好臨產準備。
3、陰道少量水樣液體流出
在臨床上,一些準媽媽出現陰道少量水樣液體流出來,有些在臨床上可能是破水,有些可能是白帶樣的物質流出。有上述現象的準媽媽,最好親自去找醫生確認是不是破水為好,防止一旦破水之後繼發感染,經常有少量的水樣物質流出。
有的準媽媽以為這是白帶,所以沒有把它當回事,還以為是孕晚期的尿失禁,繼續在家待產,當分娩真的要來時,胎寶寶已經出現很嚴重的宮內感染,繼發感染。這導致胎寶寶容易出現繼發敗血症,甚至腦膜炎等等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孕晚期的準媽媽陰道流水一定要關注,哪怕少量水樣液體的流出也不能忽視。
一旦發現此症狀,小編建議準媽媽必須臥床休息,最好不要四處走動。必要時,準媽媽們最好採用藥物治療,孕晚期要暫停孕期性生活。準媽媽儘量不要吃生冷食品,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急性妊娠期脂肪肝
在懷孕7個月之後,非常罕見的急性妊娠期脂肪肝會出現。雖然在產科來講,這種病發病率極低,但是一旦發生之後,準媽媽死亡率80%。這種病常常發生在雙胞胎、妊娠期高血壓或者懷的孩子是男孩的準媽媽身上。
有些準媽媽早期症狀會出現全身乏力、噁心嘔吐或者上腹部不舒服。很多準媽媽以為這是因為隨著胎寶寶發育,子宮增大的緣故,所以才有這些不舒服的現象,沒有及時到醫院,一旦一周之後,準媽媽有可能出現黃染的現象,出現鞏膜的黃染或者周身皮膚黃染的現象,我們叫做黃疸。
一旦發展到這個階段,母嬰健康狀況都會受到威脅,孩子隨時出現胎死宮內的狀況。即便終止妊娠,準媽也會出現血液不凝的現象。
因此,孕期如果準媽媽有周身乏力、食慾不好,或者出現噁心嘔吐,尤其上腹不舒服,或者右上腹痛,或者左上腹痛這樣的現象,一定要及時到醫院診治。這個病早診斷早治療早期終止妊娠愈後是好的,一旦貽誤時機後果不堪構想。
5、胎膜早破
有些準媽媽在懷孕30周以上,會出現羊水提早破裂現象,醫學上叫胎膜早破。這容易發生緊急狀況。準媽媽有可能頭沒有銜接,或者像臀位、雙足位有胎位異常的情況。
而羊水一旦破裂之後臍帶容易脫出,臨床上出現臍帶脫垂的緊急情況。臍帶一旦脫垂,孩子缺血缺氧,很快孩子出現宮內窒息甚至死亡。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如果一旦發現羊水提前破裂,準媽媽最好儘早跟醫院聯繫。
一旦發生這種狀況,準媽媽要注意將臀部抬高,防止臍帶脫垂。如果準媽媽有臍帶樣的物質脫出時,最好馬上找離家最近的一家醫院進行診治。
為了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準媽媽應該更加關注胎兒在體內的變化,胎動監測非常重要,它可以說是作為一個母親來講監測胎兒在子宮宮內狀況一個非常有效的指標,這個也是孕晚期作為產檢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準媽媽要加強對胎兒在宮內健康方面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