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屬性
植物形態

別名百條根、百部草、鬧虱藥、藥虱藥。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I.)Miq]的根,以塊根入藥。內服能潤肺止咳,外用可滅虱殺蟲,具止癢作用,廣泛分布於中國中部黃河、長江流域各省。多半野生於山坡叢林,現在好多地方進行家種。主產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雲南等省。
百部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塊根紡錘形,肉質,幾個或幾十個簇生。莖下部直立,上部成蔓生狀。單葉2~4片輪生,卵形或卵狀極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截形,全線,葉脈5~9條,小脈細密橫行。總花梗直立,基部貼生在葉片中脈上,頂端著生一。兩朵淺綠色的花;花被4,開放後向外卷;雄蕊4,有附屬物,紫色;子房小,卵形。蒴果表面平滑,暗褐色,成熟裂開,有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長特性
百部野生多半在蔭蔽濕潤的環境,經過人工引種栽培,喜前特性不太明顯。但是怕乾旱,耐寒冷,喜上層深厚,因百部塊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層內。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


主要種類
蔓生百部
又名:百部草(啪朴子》),婆婦草(《日華子本草》),蔓草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體平滑無毛。根肉質,通常作紡錘形,數個至數十個簇生。莖上部蔓狀,具縱紋。葉通常4片輪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全緣或帶微波狀,基部圓形或近於截形,偶為淺心形,中脈5~9條;葉柄線形,長1.5~2.5厘米。花梗絲狀,長1.5~2.5厘米,其基部貼生於葉片中脈上,每梗通常單生1花;花被4片,淡綠色,卵狀披針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絲短,花葯內向,線形,頂端有一線形附屬體;子房卵形,甚小,無花柱。蒴果廣卵形而扁;內有長橢圓形的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7月。生長於陽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等地。
直立百部
多年生草本,高30~60屋米。莖直立,不分枝,有縱紋。葉常3~4片輪生,偶為5片;卵形、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5.5厘米,寬1.8~3.8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葉脈通常5條,中間3條特別明顯;有短柄或幾無柄。花腋生,多數生於近莖下部呈鱗片狀的苞腋間;花梗細長,直立或斜向上。花期3~4月。生長於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對葉百部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達5米。塊根肉質,紡錘形或圓柱形,長15~30厘米。莖上部纏繞。葉通常對生;廣卵形,長8~30厘米,寬2.5~10厘米,基部淺心形,全緣或微波狀,葉脈7~11條;葉柄長4~6厘米。花腋生;花下具1披針形的小苞片;花被4片,披針形,黃綠色,有紫色脈紋。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生長於向陽的灌木林下。分布台灣、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此外,尚有同屬植物細花百部(海南)、狹葉百部(雲南麗江),亦同等入藥。
產地生境
百部產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等省;日本曾引入栽培,有變為野生者。分布於華東及河南、湖北等地。生於山地林下或竹林下,海拔300-400米的山坡草叢、路旁和林下。
生長習性
喜較溫暖、潮濕、陰涼環境,耐寒,忌積水。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人工栽培時應選擇陰涼的生態環境,肥沃疏鬆的土壤、地角,溪旁屋後,樹林間下栽種。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於霜降前、後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12-15厘米開2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復土1厘米左右,稍加鎮壓。第2年春出苗。春播的於“清明”前後播種,方法如前。播種後澆透水,並可用草復蓋,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約10厘米時可移栽。每畝播種量1.5-2kg。
分根繁殖
“春分”前後即萌芽前,挖出全根,將大的剪下加工藥用,取上部根莖,按根莖上芽頭多少進行分選,每株要有2-3個芽頭並帶34個塊根,將斷根和粗根、病蟲傷根撿出作藥。在整好的畦里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開穴,穴內先放一些腐熟廄肥(包括草木灰),每穴栽1株,保持芽頭與土面垂直,復土3厘米左右。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復土蓋平,每畝栽苗10000株左右。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依據其生長習性,選好適宜土壤,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圈肥、土雜肥或堆肥4000kg左右、過磷酸鈣20,草木灰適量,充分混勻後均勻地撒在地表,深翻30厘米左右,整平耙細。做成寬1-1.3米的平畦或高畦,四周開挖較深的排水溝。
田間管理
排灌和除草
幼苗出土前,旱時要澆水;幼苗出土後,不可澆水太多,以免地溫低而影響生長。春、秋季乾旱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生長。雨季注意清理和疏通排水溝,防止積水爛根。每年4月和6月各進行中耕除草1次,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

間苗、定苗
苗高約3厘米時,淺鋤一遍,並間掉過密的弱苗。苗高約6厘米時進行定苗,同時結合中耕除草。
追肥
追肥要結合中耕澆灌,第1次在4月齊苗後,每畝施人畜糞約1500kg;第2次於6月花果期,每畝施人畜糞約2000kg;第3次於秋、冬倒苗後,每畝將土雜肥約2000kg與過磷酸鈣50混合拌勻後撒於地面,結合培土壅蔸,以利於百部安全越冬。
引蔓上架
苗高約15厘米時,在株旁插1根架條,以供蔓莖纏繞,並將相鄰架條的頂端,每3-4個系在一起,使其更為堅固,便於管理。
摘除花蕾

5-6月,除留種植株,應將所有花蕾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根部生長。
種植遮陽作物
於“清明”前後,在畦埂上種植玉米、高梁等高稈作物,既使幼苗蔭蔽,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培土
秋末地上莖葉全部枯萎後,清理枯枝落葉殘株,在根際周圍進行一次培土,並結合施肥。
病蟲防治
葉斑病
是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受害後葉片上病斑圓形,直徑1-2毫米,黃褐色,上生小黑點,這是病原菌的分子孢子器。一般在5月開始發生,6-8月嚴重。防治方法:①發生初期可摘除病葉,防止蔓延為害。②噴1:1:100的波爾多液。
紅蜘蛛
7-8月份發生,以成、幼蟲群集於葉背或嫩莖上吸食汁液並拉絲結網,使葉變黃,脫落。花盤和果實萎縮、乾癟。防治方法:1、冬季清園,拾盡枯枝落葉,深埋或燒毀,並噴波美1-2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口。2、4月份開始噴波美1-2度石硫合劑或40%三氯殺磺碸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每周1次,連續數次。
蝸牛
5-6月多雨季節發生,危害幼苗。防治方法:每日清晨在田間撒石灰或茶籽餅防治。
主治功效
1、止咳化痰。古人多用百部治療久咳,痰多,因久咳者肺氣素虛,百步可根據寒熱分別調理止咳化痰。風寒咳嗽則佐以生薑;肺熱咳嗽則和蜜。用於肺結核、長期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哮喘等症。
2、溫潤肺氣。肺氣上逆則氣喘咳嗽,百部苦而下泄,善降氣,所以能夠下氣散肺熱,主溫肺。用於肺寒咳嗽 、肺結核等症。
3、散熱解表。百部潤而不燥,能開泄降氣,清肺熱而解表,用於皮膚疥癬、濕疹、牛皮癬、遍身黃腫、皮炎、濕疹等症。
殺蟲滅虱。據清代醫學典籍《本草新編》記載,百部殺蟲而不損耗氣血,最有益於人,但是殺蟲時需要量大一點,才能有效果。同時與人參、茯苓、白朮等配伍可以降低百部味苦對腸胃的損傷。外用於頭虱、體虱、蟯蟲、陰部瘙癢、蛔蟲病等病。
其他資料
百部-中藥化學成分

1、直立百部 根含百部鹼(stemonine),原百部鹼(protostemonine),對葉百部鹼(tuberostemonine),百部定鹼(stemonidine),異百部定鹼(isostemonidine),霍多林鹼(hordorine),直立百部鹼(sessilis temonine)。
2、蔓生百部 根含百部鹼,百部定鹼,異百部定鹼,原百部鹼,蔓生百部鹼(stemonamine),異蔓生百部鹼(isostemonamine)。莖葉含蔓生百部葉鹼(stemofoline)。
3、對葉百部 根含百部鹼,對葉百部鹼,異對葉百部鹼(isotuberostemonine),百部次鹼(stenine),次對葉百部鹼(hyoptuberostemonine),氧代對葉百部鹼(oxotuberostemonine),滇百部鹼(stemotinine),異滇百部鹼(isostemotinine),對葉百部酮鹼(tuberostemonone),對葉百部醇鹼(tuberostemonol),對葉百部醯胺(stemoamide),對葉百部螺鹼(tuberostemospironine),二去氫對葉百部鹼(didehydrotuberostemonine)。還含糖2.32%,脂類0.84%,蛋白質9.25%,灰分12.1%以及甲酸(formic acid),乙酸(acet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枸櫞酸(cit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
百部-藥(毒)理學
1、百部鹼服用過多可減低呼吸中樞興奮性,繼而導致呼吸中樞麻痹。體外試驗表明,百部醇浸劑在1:100-1:1600濃度時對H37RV人型結核抑菌有抑制作用,在1:80濃度10分鐘內可將其殺死。
2、此外,百部煎劑對多種細菌及皮膚真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並能降低亞洲甲型流感病毒對小鼠的致病力。對已感染的小鼠也有治療作用。
4、用雞胚培養的新城病毒試驗,表明百部能延長雞胚壽命36小時。置鼠曉蟲於50%百部藥液內,經11小時已有少數死亡,20小時全部死亡。
人工栽培
1.選地整地 選擇肥沃的、土層深厚的、排水良好的、疏鬆的砂質壤上種植,地選好後,清理場地、雜草根、大石塊,深翻30厘米,耕細,做畦,畦寬120厘米,整平畦面。
2.繁殖方法

百部可用種子繁殖,很方便。也可用分株繁殖,利用分株繁殖地下塊根長得快,能提前採收。
(1)種子繁殖 用種子繁殖可分春季播種和秋季播種,秋播比春播好,出苗早,出苗率高。春播北方在4月份左右,南方在3月份左右進行。育苗分條播和穴播。條播:按行距6~10厘米開溝,把種子均勻撒人溝土,復土3~4厘米,播後澆水,用草復蓋苗床,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幼苗高9~12厘米時移栽,按行株距24厘米*18厘米移栽。在播種育苗時可在畦溝內播種玉米一行。穴播:按株行距15厘米*24厘米開穴,3厘米深,每穴播種子5-6粒,復土1.5厘米,蓋稻草、麥草或薄膜,每公頃播種量15~22.5千克。當8~9月採種後,南方立即進行秋播,行距24厘米開3厘米溝,把種子均勻播入溝中,復土4~5厘米厚,每公頃約用種子30-45千克。
2.分株繁殖 在春天萌動之前(3月左右)或結合收穫時選二年以上的植株,挖出地下根莖,剪除病根,剪殘斷根,大個的根作藥用。剪大塊根時,不能單剪大的塊根,上面未膨大的一小段也要剪淨。根莖部不需要的部分也要除去,細小的塊根不要剪。取上部根芽,按大小分成3~5株,每株要有芽2-3個,塊根2-3個,作繁殖材料。在整好的地里按行株距24厘米*18厘米,穴深15~18厘米栽植,使芽和土面垂直,先復少量土使根部固定,再放少量土肥,復土,澆水,復少量上形成隔墒層。2~3周即出苗。
3.田間管理 當苗高6~10厘米時,每穴留兩株鍵苗。並選擇陰天拔草,切記別拔掉根苗,並要施淡人糞尿每公頃225~300擔,加速植株生長。苗高l0~12厘米後,除草鬆土,株間淺鋤,行間深鋤。追肥人糞尿每公頃375擔,苗高15厘米左右在植株旁插一根細竹竿或樹枝條,供蔓莖纏繞,並和相鄰支柱的頂端3~4個扎在一起,使之堅固。天旱時,要澆水,特別在7~8月份高溫季節,要勤澆水。秋季地上部枯萎後,要清理田園,利於排水,並且結合培土要施肥,廄肥每公頃22500~30000擔。第二年施肥量要加大。
4.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是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受害後葉片上病斑圓形,直徑1~2毫米,黃褐色,上生小黑點,這是病原菌的分子孢子器。一般在5月開始發生,6~8月嚴重。防治方法:①發生初期可摘除病葉,防止蔓延為害。②噴1:1:100的波爾多液。
2.紅蜘蛛可噴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在6~8月結合防病噴65%代森鋅600倍液與40%樂果2000倍液的混合液。
3.蝸牛可在清晨日出之前撤生石灰粉或噴灑1%石灰水或每公頃用茶籽餅粉60-75千克撒施。
採收加工
分株繁殖的百部生長2年即可採收,種戶繁殖的經2~3年採收。宜在1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挖掘採收。起土後將合規格的大塊根從根莖部剪下。將剪下的塊根洗去泥土,直接在太陽下曬乾。但這時氣溫低,太陽光弱,一時不易曬乾。如將洗淨的塊根,先在沸水中浸燙一下,然後再曬,就比較容易乾燥。
產地
直立百部主產於安徽、江蘇、湖北、浙江、山東。銷全國、並出口。蔓生百部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蘇亦產。銷全國,並出口。對葉百部土產於湖北、廣東、福建、四川、貴州。主銷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及四川、湖南、湖北部分地區
分株繁殖的百部生長2年即可採收,種戶繁殖的經2~3年採收。宜在1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挖掘採收。起土後將合規格的大塊根從根莖部剪下。將剪下的塊根洗去泥土,直接在太陽下曬乾。但這時氣溫低,太陽光弱,一時不易曬乾。如將洗淨的塊根,先在沸水中浸燙一下,然後再曬,就比較容易乾燥。
營養知識
百部知識介紹:百部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對葉百部的根。直立百部為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布於華東及河南、湖北等地;蔓生百部為多年生草本,生於山地陽坡灌叢中或竹林上,分布於華東及陝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對葉百部多年生攀援草本,生於向陽的灌木林下、溪邊、山谷和陰濕岩石上,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移栽2至3後採挖,於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春季萌芽前,挖出塊根,除去細根、泥土,在沸水中浸燙,取出曬乾或烘乾。

1. 直立百部塊根多紡錘形,上部較細長,表面黃白色或淡土黃色,有不規則的深縱溝,間或有橫皺紋,質脆,斷面平坦,角質樣,淡黃棕色或黃白色,皮部寬廣,中柱扁小,氣微,味甘苦。
2. 蔓生百部塊根兩端較狹細,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規則皺褶及橫皺紋,味較苦。
3. 對葉百部塊根呈長紡錘形或長條形,表面淺黃棕色或灰棕色,具淺縱皺紋或不規則縱槽,質堅實,斷面黃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較大,髓部類白色,味苦。
均以條粗壯,質堅實者為佳。
百部補充信息: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百部、蜜百部,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蜜百部密閉,置通風乾燥處。
百部適合人群:脾胃虛弱者慎服。
百部食療作用:百部味苦、微甘,性微溫;歸肺經;質潤降泄
具有潤肺止咳,殺蟲滅虱的功效
主治新久咳嗽,肺癆,百日咳,蟯蟲病,體虱,疥癬。
百部做法指導:1. 風寒犯肺而咳者,可與紫菀相須為用,並加荊芥、白前、桔梗等宣肺散邪。
2. 該品擅殺蟯蟲,常與苦楝皮、烏梅煎水,於臨睡前作保留灌腸。
3. 服用過量中毒,常引起呼吸中樞麻痹。解救方法應立即給氧或人工呼吸;注射山梗菜鹼或尼可剎米等呼吸興奮劑;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等對症治療。
禁忌與配伍
禁:天冬+百部:百部性溫而不寒,用於治療寒氣引起的咳嗽痰多;天冬性寒而不熱,所以二者不可配伍。
益:黃芪+百部:黃芪性溫味苦,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止咳化痰;百部用於肺熱咳嗽,高熱煩渴等。二者配伍,止咳化痰效果良好。
益:紫苑+百部:紫苑味苦而辛,性溫而不熱,質潤而不燥,功專開泄肺郁,為化痰止咳要藥;百部甘潤苦降,微溫不燥,功專潤肺止咳。二藥配伍,相得益彰,止咳化痰功效倍增。在臨床上,無論外感、內傷,不論屬寒屬熱咳嗽,不分暴咳、久咳,皆用二藥配伍治之,收效甚捷。
服藥方

煎服:取苦參15克,百部15克,大蒜10瓣,加清水同煮,去渣取汁,每天2次,連服3~7天,可除濕解毒殺蟲,主治念珠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蘊結。
泡酒:生百部取根浸在酒里,每次1杯,每日3次,可治療突發性、連續性咳嗽。
各家論述
1、《抱朴子》:治咳及殺蟲。
2、《別錄》:主咳嗽上氣。
3、陶弘景:百部火炙酒漬,飲之療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

4、《藥性論》:治肺家熱,上氣,咳嗽,主潤益肺。
5、《本草拾遺》:火炙浸酒空腹飲,去蟲蠶咬,兼疥癬瘡。
6、《日華子本草》:治疳蛔及傳屍骨蒸勞,殺蛔蟲、寸白、蟯蟲。
7、《滇南本草》:潤肺,治肺熱咳嗽;消痰定喘,止虛癆咳嗽,殺蟲。
8、《中國藥植志》:與豬蹄煮服,可以治風濕症。
9、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百日咳,肺結核,支氣管炎,皮炎,濕疹,蕁麻疹,腳癬,阿米巴痢百部疾。
10、《綱目》:百部,亦天門冬之類,故皆治肺病殺蟲,但百部氣溫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門冬性寒而不熱,熱嗽宜之,此為異耳。
11、《本草經疏》:百部根,《蜀本》雲微寒,《日華子》言苦,《本經》言微溫者誤也。苦而下泄,故善降,肺氣升則喘嗽,故善治咳嗽上氣。能散肺熱,故《藥性論》主潤肺。其性長於殺蟲,傳屍骨蒸勞,往往有蟲,故亦主之。疳熱有蟲,及蛔蟲、寸白蟲、蟯蟲,皆能殺之。百部味苦,脾虛胃弱人宜兼保脾安胃藥同用,庶不傷胃氣。
12、《本草正義》:百部,善於殺蟲,……即勞瘵家肺中有蟲,亦是虛熱,此其專藥,似不可謂之性溫,故甄權以為甘,《大明》以為苦,蘇恭且以為微寒,繆氏《經疏》直謂《別錄》為誤,蓋亦有理。然即曰微溫,亦如紫菀溫潤,專治肺咳之例,究非溫熱之溫,故凡有咳嗽,可通用之。本是草根,而多者可數十莖,性專下降,故治上氣。瀕湖謂百部亦天門冬之類,故皆治肺病,殺蟲,但百部氣溫而不寒,寒嗽宜之,天門冬性寒而不熱,熱嗽宜之。頤謂瀕湖此說,尚嫌太泥,實則門冬甘膩,止可治燥熱之嗽,而肺有寒飲痰滯者,皆其大忌。百部雖曰微溫,然潤而不燥,且能開泄降氣,凡嗽無不宜之,而尤為久嗽虛嗽必需良藥。程鍾齡《醫學心悟》止嗽散,頗有捷效,功力實在紫菀、百部二味,宣通肺氣;《千金方》謂一味取汁濃煎,可愈三十年嗽,有自來矣。石頑謂肺熱勞瘵喘嗽,有寸白蟲者宜之,蟯蟲痢及傳屍骨蒸多用之。又謂脾胃虛人弗用,以其味苦傷胃之故。頤謂專主上氣,正其味苦之功,凡嗽皆肺氣上逆,非此不治,若嫌其微傷胃土中和,以參、術補中之品相輔而行可也。
13、《本草新編》:百部,殺蟲而不耗氣血,最有益於人,但其力甚微,用之不妨多也。然必與參、茯、芪、術同用為佳。大約用百部自一錢為始,可用至三、四錢止,既益肺胃脾之氣,又能殺蟲。倘癆病有傳屍之蟲者,須同地骨皮、沙參、丹皮、熟地、山茱共用為好。
14、《本草述》:百部,乃先哲多謂其能治久嗽,損庵所云,治久嗽用以保肺者也。以此治暴嗽者,宜於肺氣素虛之人,而隨分寒熱,有以佐之,如寒則生薑,熱則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為其虛而定有熱也,豈浸無區別乎哉!
用藥禁忌
1、脾胃有熱者慎用。
2、《得配本草》:熱嗽,水虧火炎者禁用。
3、服用過量中毒,常引起呼吸中樞麻痹。解救方法應立即給氧或人工呼吸;注射山梗菜鹼或尼可剎米等呼吸興奮劑;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等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