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為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葉二型,營養葉枯黃色,革質, 骨碎補卵圓形,羽狀淺裂,下面有短毛,無柄,用於腎虛耳鳴、久瀉等症。還可用於骨折損傷,筋骨疼痛等症。骨碎補不但補腎以堅骨,又能活血以療折傷,對骨折損傷、筋骨疼痛等症,常與續斷、自然銅等配合套用。此外,本品用酒浸汁,外搽可治禿髮。

基本信息

主要成分

骨碎補

【成分名】骨碎補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莖。

【英文名】fortunesdrynariarhizome

【性味與歸經】苦,溫。入腎、心經。

【功效】補腎,續傷。

【臨床套用】

1.用於腎虛耳鳴、久瀉等症。本品能溫腎止瀉,對腎虛久瀉之症,常與淮山藥、補骨脂等配合套用。

2.用於骨折損傷,筋骨疼痛等症。骨碎補不但補腎以堅骨,又能活血以療折傷,對骨折損傷、筋骨疼痛等症,常與續斷、自然銅等配合套用。此外,本品用酒浸汁,外搽可治禿髮。

【處方用名】骨碎補、申姜、毛薑、猴姜(洗淨,曬乾,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骨碎補丸《和劑局方》:骨碎補、荊芥、白附子,牛膝、肉蓯蓉,威靈仙、砂仁,地龍、沒藥、自然銅,草烏、半夏。治肝腎風虛,筋脈拘攣,骨節疼痛。

【文獻摘錄】

《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補傷折。

《本草綱目》:主補腎,故治耳鳴及腎虛久泄,腎主骨,故治折傷,耳痛。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葉二型,營養葉枯黃色,革質,卵圓形,羽狀淺裂,下面有短毛,無柄,復瓦狀疊生在孢子葉柄的基部;孢子葉綠色;長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7~13對,寬2~3cm,基部裂片短縮成耳狀;葉柄短,有翅。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內藏小脈的交叉點,在中脈兩側各2~4列,無蓋。孢子期夏季。附生於樹幹、岩石上。主產湖北、浙江。

【採制】全年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或再燎去茸毛。

【性狀】根莖扁平條狀,常彎曲,有分枝,長5~15cm,寬1~1.5cm,厚0.2~0.5cm。表面密被棕色披針形小鱗片,邊緣有睫毛,經火燎者鱗片焦灼並有脫落,呈棕竭色,兩側及上面具凸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體輕,質脆,折斷面紅棕色,有17~25個維管束排列成環。味淡,微澀。

【化學成分】含橙皮甙(hesperidin)、柑橘素(naringenin)等。

【性味】性溫,味苦。

【功能主治】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於腎虛腰痛、腎虛久瀉、耳鳴耳聾、牙齒鬆動、跌扑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風。

【附註】同屬植物中華槲蕨d.baronii(christ)diels的乾燥根莖同作骨碎補入藥。

【注意事項】

宜忌:陰虛及無淤血者慎服.

毒副作用:臨床套用本品,曾有口服煎劑引起中毒1例的報告,症狀表現為口乾、多語、有恐懼感、心慌胸悶.

骨碎補

【醫家論藥】

骨碎補,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某久泄,諸醫不效,垂殆,予用此藥末,入豬腎中煨熟與食,頓住.蓋腎主大小便,久泄屬腎虛,不可專從脾胃也.(《本草綱目》)

骨碎補,雖與補骨脂相似,然總不如補骨脂性專固腎通心,而無逐淤破血之治也.(《本草求真》)

療骨中邪毒,風熱疼痛,或外感風濕,以致兩足痿弱疼痛.(《本草正義》)

治腰痛行痹,中風鶴膝風攣氣證,泄瀉,淋,遺精,脫肛.(《本草述》)

【用藥配伍】

1、配狗腎,治療腎虛久瀉。

2、配自然銅,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腫疼痛等症。

3、配牛夕,治腰膝酸軟疼痛,筋骨乏力,筋骨疼痛等。

4、配熟地,補益肝腎,培元固本,治療腎虛耳鳴耳聾,牙痛,目暗不明,腰酸腿軟等。

5、配茺蔚子,一寒一溫,一行一補,相得益彰,治療目暗不明。

【炮製方法】

骨碎補:去淨泥砂雜質,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片,曬乾。砂燙骨碎補:取砂子置鍋內炒熱,加入揀淨的骨碎補,燙炒至鼓起,毛呈焦黃色,迅速取出,篩去砂,放涼後除去毛即成。《雷公炮炙論》:凡使骨碎補,採得後先用銅刀颳去上黃赤毛盡,便細切,用蜜拌令潤,架柳甑蒸一日後出,暴乾用。

【資源分布】

①槲蕨分布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②中華槲蕨分布青海、甘肅、陝西、四川、雲南等地。

③石蓮姜槲蕨分布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

④崖姜分布廣東、廣西、台灣和雲南。

⑤大葉骨碎補分布廣東、廣西、台灣、雲南。

⑥海州骨碎補分布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和台灣。

【藥材鑑定】

①槲蕨、中華槲蕨及石蓮姜槲蕨的乾燥根莖呈扭曲的扁平長條狀,常多分歧,長6~20厘米,直徑0.5~1~2厘米,厚約2~4毫米。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細小鱗片,黃棕色至棕色,柔軟如毛;用火燎過則殘留鱗片成棕色至深棕色,兩側及上表面具突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質硬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紅棕色,有黃白色散在的維管束,成圓圈狀排列。氣無、味淡而微澀。以粗壯扁平為佳。

②崖姜的乾燥根莖呈圓柱形或扁條狀,粗大,略彎曲而扭曲,不分枝,長7~15厘米,直徑l~2厘米,表面棕黑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溝紋和皺紋,在溝紋、皺紋及葉基處可見黃棕色細密的鱗片,上面有突起的圓形葉痕,直徑約l厘米。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呈紅棕色,有眾多的黃色點狀維管束。氣微弱,味微澀。

③光亮密網蕨的乾燥根莖詳"豬毛蕨"條。

④大葉骨碎補的乾燥根莖呈扭曲的圓柱形,或略扁,長4~13厘米,直徑7~9毫米,表面棕褐色,有縱溝紋及皺紋,殘留少量黃棕色鱗片。上側有突起的圓形葉基痕。質堅硬,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紅棕色,有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排成環狀、中央有兩個維管束較大,呈新月形。氣微弱,味微澀。

【古籍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①《本草綱目拾遺》:"骨碎補,本名猴姜,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訛矣。江西人呼為胡姜,象形也。""嶺南虔、吉州亦有之。葉似石韋,而一根,余葉生於木。"

②《日華子本草》:"猴姜,是樹上寄生草,苗似姜,細長。"

③《開寶本草》:"骨碎補,生江南。根著樹石上,有毛,葉如庵閭。"

④《本草圖經》:"骨碎補,今淮、浙、陝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根生大木或石上,多在背陰處,引根成條,上有黃毛及短葉附之,又有大葉成枝,面青綠色

骨碎補

有黃點,背青白色,有赤紫點。春生葉,至冬乾黃,無花實。惟根入藥,采無時,削去毛用之。"

⑤《本草衍義》:"骨碎補,苗不似姜,姜苗如葦梢。此物苗,每一大葉兩邊,小葉槎牙,兩兩相對,葉長有尖瓣。"

⑥《綱目》:庵閭主折傷破血,此物(骨碎補)功同,故有庵閭之名。""其根扁長,略似姜形,其葉有椏缺,頗似貿眾葉,謂葉如庵閭者殊謬,如石韋者亦差。"

【化學成分】

槲蕨根莖含澱粉16.4%、葡萄糖5.37%,還含柚皮苷(Naringin)。含柚皮甙(naringin)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據中國藥科大學周銅水等研究,三萜類化合物有:何帕-22(29)-烯(hop-22(29)-ene)、何帕-21-烯(hop-21-ene)、何帕-22-醇(hop-22-ol)、羊齒-9(11)-烯(fern-9(11)-ene)、24-甲基-9,19-環羊毛甾-25-烯-3β-醇(24-methyl-9,19-cyclolanost-25-en-3β-ol)、24-乙基-9,19-環羊毛甾-25-烯-3β-醇(24-ethyl-9,19-cyclolanost-25-en-3β-ol)、24-甲基-9,19-環羊毛甾-25-烯-3-酮(24-methyl-9,19-cyclolanost-25-en-3-one)、正三十二烷酸(n-dotriacontanicacid)及β-谷甾醇等。

【化學鑑定】

薄層層析: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點於聚醯薄膜上,以苯-甲醇-丁酮(3:1:1)展開,展距10cm,用1%三氯化鐵乙醇液噴霧,柚皮甙斑點(Rf=0.3)顯棕色。

【相關選方】

①治腰腳疼痛不止:骨碎補一兩,桂心一兩半,牛膝三分(去苗),檳榔二兩,補骨脂三兩(微炒),安息香二兩(入胡桃仁搗熟)。搗羅為末,煉蜜入安息香,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聖惠方》)

②治耳鳴,亦能止諸雜痛:骨碎補去毛細切後,用生蜜拌,蒸,從巳至亥,暴乾,搗末,用炮豬腎空心吃。(《雷公炮炙論》)

③治腎虛耳鳴耳聾,並齒牙浮動,疼痛難忍:骨碎補四兩,懷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兩,牡丹皮一兩五錢(俱酒炒),澤瀉八錢(鹽水炒)。共為末,煉蜜丸。每服五錢,食前白湯送下。(《本草匯言》)

④治牙痛:鮮槲蕨一至二兩(去毛)。打碎,加水蒸服。勿用鐵器打煮。(《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⑤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補(去毛,麩炒微黃)、自然銅(細研)、虎脛骨(塗酥炙黃)、敗龜(塗酥炙微黃)各半兩,沒藥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胡桃仁半個,一處嚼爛,用溫酒一中盞下之,日三、四服。《聖惠方》骨碎補散)

⑥治打撲傷損:胡猻姜不以多少,生薑半之。上同搗爛,以罨損處,用片帛包,乾即易之。(《百一選方》)

⑦接骨續筋:骨碎補四兩,浸酒一斤,分十次內服,每日二次;另曬乾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⑧治挫閃:骨碎補二兩,杵爛,同生薑母、菜油、茹粉少許,炒敷患處。(《閩東本草》)

⑨治關節脫位,骨折:在關節復位或正骨手術後,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搗爛,加麵粉適量,搗成糊狀,敷傷處,二至三日換藥一次。

⑩治跌打損傷,腰背、關節酸痛:槲蕨(去毛)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骨碎補

【原生形態】

①槲蕨,又名:崖姜、岩連姜、爬岩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狀莖肉質粗壯,長而橫走,密被棕黃色、線狀鑿形鱗片。葉二型,營養葉厚革質,紅棕色或灰褐色,卵形,無柄,長5~6.5厘米,寬4~5.5厘米,邊緣羽狀淺裂,很象槲樹葉;孢子葉綠色,具短柄,柄有翅,葉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0~37厘米,寬8~18.5厘米,羽狀深裂,羽片6~15對,廣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邊緣常有不規則的淺波狀齒,基部2~3對羽片縮成耳狀,兩面均無毛,葉脈顯著,細脈連成4~5行長方形網眼。孢子囊群圓形,黃褐色,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2~4行,每個長方形的葉脈網眼中著生1枚,無囊群蓋。附生於樹上、山林石壁上或牆上。

②中華槲蕨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狀莖密被棕色有亮光的披針狀鑽形鱗片。葉二型,營養葉稀少,紅棕色,無柄,矩圓披針形,長9~10厘米,寬4~9厘米,羽狀深裂,裂片長圓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2~4.5厘米,寬約0.8~1.3厘米,先端鈍或急尖,下部裂片縮短,上面被毛,下面無毛;孢子葉綠色,具長柄,柄淡棕紅色,有狹翅,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6.5~13厘米,羽狀深裂幾達中軸,羽片14~25對,長圓形或廣線狀披針形,寬1~1.4厘米,先端鈍圓或急尖,下部羽片縮短或成耳狀,葉片兩面均疏被短毛,葉脈顯著聯結成網狀,有內藏細脈。孢子囊群圓形,直徑約2.5毫米,黃棕色,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一行,無囊群蓋。生於高山地帶的石上或樹上。

③石蓮姜槲蕨,又名:近鄰槲蕨。附生多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根莖肉質粗肥,橫走,密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鱗片,其邊緣有睫毛。葉二型,無毛,營養葉淡棕色,革質,闡卵形,長8~16厘米,寬6~10厘米,羽裂深1/2~2/3;孢子葉柄長8~20厘米,葉片長25~45厘米,寬20~30厘米,矩圓形或矩圓狀卵形,羽狀深裂達葉軸;裂片互生,下部一二對略短或不縮短,中部的長12~18厘米,寬1.5~2.5厘米,漸尖頭,邊緣有疏淺缺刻,網狀葉脈明顯。孢子囊群在主脈兩側各排成整齊的一行,靠近主脈,無囊群蓋。附生山區樹幹或岩石上。

④崖姜附生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莖肉質粗厚,橫走,密生棕色長條形有睫毛的鱗片。葉簇生,無柄,光滑,硬革質,長圓狀披針形,中部寬15~25厘米,羽狀深裂,向下部漸狹,中部以上的裂片長10~20厘米,寬約3厘米,全緣,無毛,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有關節,葉脈明顯,網狀,網眼有分離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生於靠近側脈的網眼上邊和內藏小脈的交叉點上,近圓形或長圓形,成熟時呈斷線形,無囊群蓋。附生於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岩石或樹幹上。

⑤光亮密網蕨,詳豬毛蕨條。

⑥大葉骨碎補,又名:硬骨碎補、華南骨碎補。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根狀莖粗壯橫走,連同葉柄基部密生披針形、膜質、棕色鱗片。葉近生,紙質,無毛;葉柄及葉軸棕色;葉片三角形,長寬各約60~90厘米,4回或5回羽狀分裂,頂部漸尖並為羽裂;羽片互生,有柄,基部一對最大,中部以上逐漸變小;小羽片有短柄,連同小羽軸有狹翅;末回裂片斜三角形,常二裂成不等長的尖齒。孢子囊群生於小脈中部稍下的彎弓處,或生於小脈分叉處;囊群蓋盅形。附生於岩石或樹幹上。

⑦海州骨碎補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根莖長而橫走,密生闊披針形的鱗片,邊緣有不規則細鋸齒。葉遠生,葉柄硬直,長約10厘米;葉片三角狀五邊形,長寬幾相等,約8~14匝米,4回羽狀細裂,基部一對羽片最大,長寬各約5~7廈米;末回裂片長圓形,寬1.5~2毫米,鈍尖,頂部二裂為不等長的粗鈍齒,葉脈單一或交叉,每齒有小脈1條。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盅狀,向邊緣開口,成熟時孢子囊突出口外,復蓋裂片頂部,僅霉出外側的長鈍齒。附生於石山。

【骨碎補的功效介紹】:

骨碎補 (《本草拾遺》)

【異名】猴姜、胡猻姜(《本草拾遺》),石毛薑(《日華子本草》),石庵閭(《開寶本草》),過山龍(《植物名實圖考》),石岩姜(《草木便方》),石良姜(《分類草藥性》),毛薑、申姜(張壽頤),毛貫仲(《青海藥材》),馬蝟姜(《南寧市藥物志》),碎補(《四川中藥志》),毛生薑、雞姜(《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中華槲蕨、石蓮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網蕨以及骨碎補科植物大葉骨碎補、海州骨碎補等的根莖。

【植物形態】①槲蕨,又名:崖姜、岩連姜、爬岩姜、肉碎補、石碎補、飛天鼠、牛飛龍、飛來風、飛蛾草。

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

根狀莖肉質粗壯,長而橫走,密被棕黃色、線狀鑿形鱗片。

葉二型,營養葉厚革質,紅棕色或灰褐色,卵形,無柄,長5~6.5厘米,寬4~5.5厘米,邊緣羽狀淺裂,很象槲樹葉;孢子葉綠色,具短柄,柄有翅,葉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0~37厘米,寬8~18.5厘米,羽狀深裂,羽片6~15對,廣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邊緣常有不規則的淺波狀齒,基部2~3對羽片縮成耳狀,兩面均無毛,葉脈顯著,細脈連成4~5行長方形網眼。

孢子囊群圓形,黃褐色,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2~4行,每個長方形的葉脈網眼中著生1枚,無囊群蓋。

附生於樹上、山林石壁上或牆上。

分布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②中華槲蕨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

根狀莖密被棕色有亮光的披針狀鑽形鱗片。

葉二型,營養葉稀少,紅棕色,無柄,矩圓披針形,長9~10厘米,寬4~9厘米,羽狀深裂,裂片長圓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2~4.5厘米,寬約0.8~1.3厘米,先端鈍或急尖,下部裂片縮短,上面被毛,下面無毛;孢子葉綠色,具長柄,柄淡棕紅色,有狹翅,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6.5~13厘米,羽狀深裂幾達中軸,羽片14~25對,長圓形或廣線狀披針形,寬1~1.4厘米,先端鈍圓或急尖,下部羽片縮短或成耳狀,葉片兩面均疏被短毛,葉脈顯著聯結成網狀,有內藏細脈。

孢子囊群圓形,直徑約2.5毫米,黃棕色,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一行,無囊群蓋。

生於高山地帶的石上或樹上。

分布青海、甘肅、陝西、四川、雲南等地。

以上兩種植物根莖上的鱗片(骨碎補毛)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③石蓮姜槲蕨,又名:近鄰槲蕨。

附生多年生草本,高達60厘米。

根莖肉質粗肥,橫走,密生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鱗片,其邊緣有睫毛。

葉二型,無毛,營養葉淡棕色,革質,闡卵形,長8~16厘米,寬6~10厘米,羽裂深1/2~2/3;孢子葉柄長8~20厘米,葉片長25~45厘米,寬20~30厘米,矩圓形或矩圓狀卵形,羽狀深裂達葉軸;裂片互生,下部一二對略短或不縮短,中部的長12~18厘米,寬1.5~2.5厘米,漸尖頭,邊緣有疏淺缺刻,網狀葉脈明顯。

孢子囊群在主脈兩側各排成整齊的一行,靠近主脈,無囊群蓋。

附生山區樹幹或岩石上,分布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

④崖姜附生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

根莖肉質粗厚,橫走,密生棕色長條形有睫毛的鱗片。

葉簇生,無柄,光滑,硬革質,長圓狀披針形,中部寬15~25厘米,羽狀深裂,向下部漸狹,中部以上的裂片長10~20厘米,寬約3厘米,全緣,無毛,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有關節,葉脈明顯,網狀,網眼有分離的內藏小脈。

孢子囊群生於靠近側脈的網眼上邊和內藏小脈的交叉點上,近圓形或長圓形,成熟時呈斷線形,無囊群蓋。

附生於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岩石或樹幹上。

分布廣東、廣西,台灣和雲南。

⑤光亮密網蕨,詳豬毛蕨條。

⑥大葉骨碎補,又名:硬骨碎補、華南骨碎補。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

根狀莖粗壯橫走,連同葉柄基部密生披針形、膜質、棕色鱗片。

葉近生,紙質,無毛;葉柄及葉軸棕色;葉片三角形,長寬各約60~90厘米,4回或5回羽狀分裂,頂部漸尖並為羽裂;羽片互生,有柄,基部一對最大,中部以上逐漸變小;小羽片有短柄,連同小羽軸有狹翅;末回裂片斜三角形,常二裂成不等長的尖齒。

孢子囊群生於小脈中部稍下的彎弓處,或生於小脈分叉處;囊群蓋盅形。

附生於岩石或樹幹上。

分布廣東、廣西、台灣、雲南。

⑦海州骨碎補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

根莖長而橫走,密生闊披針形的鱗片,邊緣有不規則細鋸齒。

葉遠生,葉柄硬直,長約10厘米;葉片三角狀五邊形,長寬幾相等,約8~14匝米,4回羽狀細裂,基部一對羽片最大,長寬各約5~7廈米;末回裂片長圓形,寬1.5~2毫米,鈍尖,頂部二裂為不等長的粗鈍齒,葉脈單一或交叉,每齒有小脈1條。

孢子囊群生於小脈頂端,囊群蓋盅狀,向邊緣開口,成熟時孢子囊突出口外,復蓋裂片頂部,僅霉出外側的長鈍齒。

附生於石山。

分布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和台灣。

【採集】冬、舂採挖,除去葉片及泥砂,曬乾或蒸熟後曬乾,用火燎去毛茸。

【藥材】①槲蕨、中華槲蕨及石蓮姜槲蕨的乾燥根莖呈扭曲的扁平長條狀,常多分歧,長6~20厘米,直徑0.5~1~2厘米,厚約2~4毫米。

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細小鱗片,黃棕色至棕色,柔軟如毛;用火燎過則殘留鱗片成棕色至深棕色,兩側及上表面具突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

質硬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紅棕色,有黃白色散在的維管束,成圓圈狀排列。

氣無、味淡而微澀。

以粗壯扁平為佳。

槲蕨主產於浙江、湖北、廣東、廣西、四川,此外,貴州、江西、福建等地亦產。

中華槲蕨產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

石蓮姜槲蕨產於四川、雲南。

②崖姜的乾燥根莖呈圓柱形或扁條狀,粗大,略彎曲而扭曲,不分枝,長7~15厘米,直徑1~2厘米,表面棕黑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的縱溝紋和皺紋,在溝紋、皺紋及葉基處可見黃棕色細密的鱗片,上面有哭起的圓形葉痕,直徑約1厘米。

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

呈紅棕色,有眾多的黃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凹形。

氣微弱,味微澀。

產於廣東,在遼寧、廣東使用。

③光亮密網蕨的乾燥根莖詳豬毛蕨條。

④大葉骨碎補的乾燥根莖呈扭曲的圓柱形,或略扁,長4~13厘米,直徑7~9毫米,表面棕褐色,有縱溝紋及皺紋,殘留少量黃棕色鱗片。

上側有突起的圓形葉基痕。

質堅硬。

易折斷。

斷面略平坦,紅棕色,有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排成環狀,中央有兩個維管束較大,呈新月形。

氣微弱,味微澀。

產於廣西、廣東,在遼寧、廣西、廣東使用。

【化學成分】槲蕨根莖含澱粉16.4%、葡萄糖5.37%,還含柚皮甙。

【炮製】骨碎補:去淨泥砂雜質,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片,曬乾。

砂燙骨碎補:取砂子置鍋內炒熱,加入揀淨的骨碎補,燙炒至鼓起,毛呈焦黃色,迅速取出,篩去砂,放涼後除去毛即成。

《雷公炮炙論》:凡使骨碎補,採得後先用鋼刀颳去上黃赤毛盡,便細切,用蜜拌令潤,架柳甑蒸一日後出,暴乾用。

【性味】苦,溫。

①《日華子本草》:平。

②《開寶本草》:味苦,溫,無毒。

③《廣西中藥志》:甘微苦澀,溫。

【歸經】入肝、腎經。

①《綱目》:足少陰。

②《本草求真》:入腎,兼入心。

③《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

【功用主治-骨碎補的功效】補腎,活血,止血。

治腎虛久瀉及腰痛,風濕痹痛,齒痛,耳鳴,跌打閃挫、骨傷,闌尾炎,斑禿,雞眼。

①《藥性論》:主骨中毒氣,風血疼痛,五勞六極,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熱下冷。

②《日華子本草》:治惡瘡,蝕爛肉,殺蟲。

③《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補傷折。

④《本草正》:療骨中邪毒,風熱疼痛,或外感風濕,以致兩足痿弱疼痛。

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風鶴膝風攣氣證,泄瀉,淋,遺精,脫肛。

⑥《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

⑦《四川中藥志》:泄濕,通經。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搗敷。

【宜忌】阻虛及無瘀血者慎服。

①《本草經巰》:不宜與風燥藥同用。

②《本草匯言》:如血虛風燥,血虛有火,血虛攣痹者,俱禁用之。

③《得配本草》: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選方】①治腰腳疼痛不止:骨碎補一兩,桂心一兩半,牛膝三分(去苗),檳榔二兩,補骨脂三兩(微炒),安息香二兩(入胡桃仁搗熟)。

搗羅為末,煉蜜入安息香,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聖惠方》) ②治耳鳴,亦能止諸雜痛:骨碎補去毛細切後,用生蜜拌,蒸,從巳至亥,暴乾,搗末,用炮豬腎空心吃。

(《雷公炮炙論》) ③治腎虛耳鳴耳聾,並齒牙浮動,疼痛難忍:骨碎補四兩,懷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兩,牡丹皮一兩五錢(俱酒炒),澤瀉八錢(鹽水炒)。

共為末,煉蜜丸。

每服五錢,食前白湯送下。

(《本草匯言》) ④治牙痛:鮮槲蕨一至二兩(去毛)。

打碎,加水蒸服。

勿用鐵器打煮。

(《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⑤治金瘡,傷筋斷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補(去毛,麩炒微黃)、自然銅(細研)、虎脛骨(塗酥炙黃)、敗龜(塗酥炙微黃)各半兩,沒藥一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

每服一錢,以胡桃仁半個,一處嚼爛,用溫酒一中盞下之,日三、四服。

(《聖惠方》骨碎補散) ⑥治打撲傷損:胡猻姜不以多少,生薑半之。

上同搗爛,以罨損處,用片帛包,乾即易之。

(《百一選方》) ⑦接骨續筋:骨碎補四兩,浸酒一斤,分十次內服,每日二次;另曬乾研末外敷。

(《泉州本草》) ⑧治挫閃:骨碎補二兩,杵爛,同生薑母、菜油、茹粉少許,炒敷患處。

(《閩東本草》) ⑨治關節脫位,骨折:在關節復位或正骨手術後,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搗爛,加麵粉適量,搗成糊狀,敷傷處,二至三日換藥一次。

⑩治跌打損傷,腰背、關節酸痛:槲蕨(去毛)五錢至一兩。

水煎服。

⑾治闌尾炎:鮮槲蕨(去毛)八兩,切碎,加大血藤五錢,紅棗四兩。

水煎服。

(⑨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⑿治斑禿:鮮槲蕨五錢,斑蝥五隻,燒酒三兩,浸十二天后,過濾擦患處,日二至三次。

(《福建中草藥》)

【臨床套用】①防治鏈黴素毒性及過敏反應取骨碎補乾片5錢,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視需要可長期服用。

對已知有鏈黴素毒性反應者,用鏈黴素同時使用本藥,可防其毒性反應;既往有鏈黴素過敏的患者再次使用時,除從小劑量開始外,並加服本藥脫敏。

對使用鏈黴素過程中已出現毒性或過敏反應者,則用本劑治療;臨床觀察21例(過敏反應2例,毒性反應19例),服藥後除2例無效外,其餘均於第二天反應症狀減輕,大部分於第3~4天反應症狀消失。

停服骨碎補後鏈黴素反應再次出現.再用骨碎補煎劑仍有效果。

據觀察,本藥對反應中的頭痛、頭暈、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狀療效最好;對耳鳴、耳聾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

提示其主要作用,在於解除鏈黴素對第八對腦神經和三叉神經下頜枝的毒性作用。

②治療雞眼取骨碎補3錢,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備用。

用時先將足部雞眼或疣子用溫水洗泡柔軟,再用小刀削去外層厚皮;然後塗擦骨碎補酒精浸劑,每2小時1次,連續4~6次,每日至多10次。

擦後略有痛感,幾分鐘可消失。

治療雞眼6例,均在10~15天內痊癒;疣子2例,均在3日內脫落而愈。

【名家論述】①《綱目》:骨碎補,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

昔有魏某久泄,諸醫不效,垂殆,予用此藥末,入豬腎中煨熟與食,頓住。

蓋腎主大小便,久泄屬腎虛,不可專從脾胃也。

《雷公炮炙論》用此方治耳鳴,耳亦腎之竅也。

按戴原禮《症治要訣》雲,痢後下虛,不善調養,或遠行,或房勞,或外感,致兩足痿軟,或痛或痹,遂成痢風,宜用獨活寄生湯,吞虎骨四斤丸,仍以骨碎補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牛膝、杉木節,萆薢、白芷、南星煎湯頻頻熏洗,此亦從腎虛骨痿而治也。

②《本草求真》:骨碎補,雖與補骨脂相似,然總不如補骨脂性專固腎通心,而無逐瘀破血之治也。

③《本經續疏》:骨碎補(《開寶本草》)主破血、止血、補傷折,言能不使瘀結者留滯,不使流動者妄行,而補苴傷折,如未嘗傷折也。

④張壽頤:骨碎補,甄權謂主骨中毒氣,風血疼痛,上熱下冷。

蓋溫養下元,能引升浮之熱,藏於下焦窟宅,是以可治上熱下冷。

李瀕湖謂研末同豬腎煨食,可治耳鳴,及腎虛久泄、牙痛,皆是此意,非可通治胃家實火之齒痛。

閬仙朱先生,嘗用以治寒痰凝滯,牙關不利,頰車隱痛之骨槽症,甚有捷驗。

又凡陰虛於下,而肝膽浮陽抉痰上凝之齒痛,牙槽不利,及陰寒逼陽上浮之喉痛喉癬諸症,用此亦頗有效,皆即瀕湖用治牙痛之意,而陽邪實盛者,類皆不可妄試。

昔人每謂此藥入腎治骨,並能治骨傷碎,因得此名者,皆當識得此意,非陰虛有熱之骨痛骨痿,果可以一概主治也。

戴元禮《症治要訣》謂痢後下虛,不善調養,遂成痢風,則以腎之虛寒而言,此藥溫腎,能起骨萎宜矣。

惟痢後風之腳軟膝腫,亦有陰虛生內熱者,則宜魏玉璜之一貫煎,戴氏此法,非可概投。

類似方劑

方一

骨碎補 骨碎補

【藥物組成】骨碎補2兩,補骨脂2兩,熟地黃2兩,川當歸2兩,續斷2兩,石楠葉2兩,黃耆2兩,石斛2兩,牛膝2兩,杜仲2兩,萆薢2兩,附子(炮)

1兩,白芍藥1兩半,川芎1兩半,菟絲子1兩半,沙參1兩半,羌活1兩半,防風1兩半,獨活1兩半,天麻1兩半。

【處方來源】《準繩·瘍醫》卷二。

【方劑主治】久漏瘡,敗壞肌肉,侵損骨髓,以致痿痹。

【製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法用量】空心鹽湯送下。與大僂丸同服。

方二

骨碎補 骨碎補

【藥物組成】骨碎補1兩,木鱉子(去殼)1兩半,乳香(研)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木香1兩,沒藥(研)1兩半,甜瓜子(炒)1兩1分,自然銅(煅,醋淬7遍)1兩,乾漆(炒煙出)1兩半,蒼朮(米泔浸,銼,炒)1兩半,芫花(醋半升浸1日,炒令焦)1兩,乾薑(炮)1兩,血竭(研)1兩。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五○。【方劑主治】婦人血風攻身體疼痛,手足??痹,筋脈拘急,或時寒熱,經脈不調。

【製備方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空心溫酒送下,醋湯亦得,日3次。

方三

【藥物組成】骨碎補1兩,桂心1兩,狗脊1兩,木香1兩,仙靈脾1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川烏頭3分(炮裂,去皮臍),威靈仙1兩,山茄子1兩,當歸1兩,甜瓜子3兩,補骨脂1兩(微炒),麻黃3分(去根節),白附子1兩(炮裂),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乾蠍半兩(微炒),天南星半兩(炮裂),自然銅1兩(研細),芎藭3分,沒藥半分,赤芍藥3分,硃砂半兩(研細),白花蛇肉2兩(酒浸,炙令黃),羌活3分,白芷3分,甘草半兩(炙令赤,銼)。

【處方來源】《聖惠》卷二十一。

【方劑主治】一切風毒走注疼痛。

【製備方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消痛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成分名】白附子

【英文名】RHIZOMATYPHONII

【別名】禹白附子、獨角蓮、獨腳蓮、牛奶白附、雞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

【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乾燥塊莖。秋季採挖,除去鬚根及外皮,曬乾。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葉基生,1~2年生的有l葉,3~4年生的有3~4葉;葉戟形,長15~35cm,寬7~30cm,先端漸尖,基部箭形;葉柄肥大,半圓形,基部擴大成鞘。花序柄從塊莖生出,圓柱形,內側稍扁平,綠色,帶紫色縱條斑點;佛焰苞先端漸尖,下部管狀;肉穗花序長約14cm,雄花在上部,雌花在下部,兩者間距約2.5cm;附屬器圓柱形,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漿果紅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於林下或山溝陰濕地。主產河南、甘肅、湖北。採制秋季採挖,除去鬚根及外皮,用硫磺熏1~2次,曬乾。性狀塊莖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cm,直徑1~3cm。表面白色至黃白色,略粗糙,有環紋及鬚根痕,頂端有莖痕及芽痕。質堅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麻辣刺舌。化學成分塊莖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質、蔗糖等。

【性味】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痹咽痛、破傷風症;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傷。

【氣味】辛、甘、大溫、有小毒。

【主治】

1、中風口,半身不遂。用白附子、白僵蠶、全蠍等分,生研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2、風痰眩暈(頭痛,胸隔不利)。用白附子(炮,去皮臍)半斤、硃砂二兩二錢半,龍腦一錢,共研為末,加粟米飯做成丸子,如小豆在。每服三十丸,飯後服,茶或酒送下。

3、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為末,加薑汁調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數次。

4、喉痹腫痛。用白附子末。枯礬,等分研細,塗舌上,有涎水吐出。

5、偏附疝氣。用白附子一個,研為末,加口涎調填臍上,再以艾灸三壯或五壯,即愈。

6、小兒慢脾驚風。用白附子半兩、天南星半兩、黑附子一錢,並炮去皮為末。每服二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此方變治大人風,止吐化痰。

【製法】生白附子:除去雜質。制白附子取淨白附子,分開大小個,浸泡,每日換水2~3次,數日後如起黏沫,換水後加白礬(每100kg白附子,用白礬2kg),泡1日後再進行換水,至口嘗微有麻舌感為度,取出。將生薑片、白礬粉置鍋內加適量水,煮沸後,倒入白附子共煮至無白心,撈出,除去生薑片,晾至六七成乾,切厚片,乾燥。每100kg白附子,用生薑、白礬各12.5kg。本品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厚片,周邊淡棕色,切面黃色,角質。味淡,微有麻舌感。

【性狀】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cm,直徑1~3cm。表面白色至黃白色,略粗糙,有環紋及鬚根痕,頂端有莖痕或芽痕。質堅硬,斷面白色,粉性。無臭,味淡、麻辣刺舌。

【鑑別】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有時殘存。內皮層不明顯。薄壁組織中散有大型黏液腔,外側較大,常環狀排列,向中心漸小而少,黏液細胞隨處可見,內含草酸鈣針晶束。維管束散列,外韌型及周木型。薄壁細胞含眾多澱粉粒。粉末黃白色。澱粉粒甚多,單粒球形或類球形,直徑2~29μm,臍點點狀、裂縫狀或人字狀;復粒由2~12分粒組成,以2~4分粒者為多見。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針晶長約至97(136)μm,螺紋、環紋導管直徑9~45μm。

【用法用量】一般炮製後用,3~6g。外用生品適量搗爛,熬膏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

【中藥化學成分】塊莖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內消鏇肌醇(meso-inositol),膽鹼(choline),尿嘧啶(uracil),琥珀酸(succinicacid),酷氨酸(tyrosine),纈氨酸(valine),棕櫚酸(palmit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油酸(oleicacid),三亞油酸甘油酯(linolein),二棕櫚酸甘油酯(dipalmitin)。並含白附子凝集素(typhoniumgiganteumlectin)。

治腳膝緩弱

【成分名】威靈仙

【英文名】RADIXCLEMATIDIS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別名】鐵腳威靈仙、百條根、老虎鬚、鐵掃帚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威靈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團鐵線蓮(山蓼)ClematishexapetalaPall.或東北鐵線蓮(黑薇)ClematismanshuricaRupr.的乾燥根及根莖。秋季採挖,除去泥沙,曬乾。

【採集時間】秋季採挖。

【製法】揀淨雜質,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切段,曬乾。

【性狀】

威靈仙:根莖呈柱狀,長1。5~10cm,直徑0。3~1。5cm;表面淡棕黃色;頂端殘留莖基;質較堅韌,斷面纖維性;下側著生多數細根。根呈細長圓柱形,稍彎曲,長7~15cm,直徑0。1~0。3cm;表面黑褐色,有細縱紋,有的皮部脫落,露出黃白色木部;質硬脆,易折斷,斷麵皮部較廣,木部淡黃色,略呈方形,皮部與木部間常有裂隙。氣微,味淡。

棉團鐵線蓮:根莖呈短柱狀,長1~4cm,直徑0。5~1cm。根長4~20cm,直徑0。1~0。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斷面木部圓形。味鹹。

東北鐵線蓮:根莖呈柱狀,長1~11cm,直徑0。5~2。5cm。根較密集,長5~23cm,直徑0。1~0。4cm;表面棕黑色;斷面木部近圓形。味辛辣。

【鑑別】本品根的橫切面:威靈仙表皮細胞外壁增厚,棕黑色。皮層寬,均為薄壁細胞,外皮層切向延長;內皮層明顯。韌皮部外側常有纖維束及石細胞,纖維直徑18~43μm。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全部木化。薄壁細胞含澱粉粒。棉團鐵線蓮外皮層細胞多徑向延長,緊接外皮層的1~2列細胞壁稍增厚。韌皮部外側無纖維束及石細胞。東北鐵線蓮外皮層細胞徑向延長,老根略切向延長。韌皮部外側偶有纖維及石細胞。

【性味歸經】辛、鹹,溫。歸膀胱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採集】秋季採挖,除去莖葉、鬚根及泥土,曬乾。

【藥材】根莖呈不規則塊狀,黃褐色,上端殘留木質莖基,下側叢生多數細根。根細長圓柱形,長約8~16厘米,直徑約1~4毫米,略彎曲,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有細縱紋。質堅脆易折斷,皮部與木部易脫離,斷面平坦,類圓形,皮部灰黃色,木部黃白色。根莖質較堅韌,斷面不平坦,纖維性。氣微弱。味微苦。以條勻,皮黑、肉白、堅實者為佳。主產江蘇、安徽、浙江等地。山東、四川、廣東、福建等地亦產。四川所用的威靈仙是地上部分,為乾燥的莖葉,莖之表面黑色,有縱溝與節,中空,質脆,易斷。氣微、味淡。同屬植物作威靈仙使用的尚有:

①山蓼又名:綿團鐵線蓮、黑薇。根莖呈短柱狀,黃褐色,上端殘留莖基,下側叢生細根。根長4~10厘米,徑0.8~1.5毫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有細縱紋,少數皮部脫落露出黃白色細條狀木部;質堅脆,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木部與皮部間常有裂隙,木部類白色,略呈方形。根莖及莖基部質堅韌;折斷面不平坦,纖維性。氣微,味微苦。使用於東北、華北、山東、江蘇。

②小木通,使用於雲南、湖南、廣西、浙江,參見川木通條。

③柱果鐵線蓮,又名:老虎師藤,使用於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西。

④毛柱鐵線蓮,使用於廣西、福建、湖南。

⑤單葉鐵線蓮,使用於廣西、江西、安徽、浙江,參見雪裡開條。

⑥山木通,使用於廣西、江西、浙江、安徽,參見山木通條。

⑦東北鐵線蓮,使用於東北。

⑧黃藥子,使用於江蘇、浙江,參見鐵腳威靈仙葉條。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此外,尚有以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使用於陝西,參見金剛刺條)、鞘柄菝葜(使用於甘肅,參見鞘菝葜條)及華東菝葜(使用於山東,參見粘魚須條)的根莖及根作威靈仙使用。

《開寶本草》、《本草圖經》、《救荒本草》等所載的威靈仙,為玄參科植物輪葉婆婆納,此種威靈仙目前未見使用。

《滇南本草》所載的威靈仙,系菊科植物顯脈鏇復花,參見草威靈條。

【備註】用於風濕所致的肢體疼痛及腳氣疼痛等症,常與羌活、獨活、牛膝、秦艽等配伍同用。用於諸骨鯁喉,可單用威靈仙15g,水煎,或加米醋煎汁,分數次含口中,緩緩吞咽。植物形態藤本。新鮮莖光滑無毛,有明顯的縱行纖維條紋。莖葉乾後變黑色。羽狀複葉對生,粉綠色,光滑;小葉3~5,狹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1.5~3.6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上面沿脈有毛;葉柄長4.5~6.5cm。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被片一,白色,外面邊緣密生白色短柔毛。瘦果狹卵形而扁,疏生柔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於山坡、山谷或灌叢中。主產安徽、江蘇、浙江,廣泛分布兩廣地區。採制秋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性狀根莖呈不規則狀,長1.5~10cm,直徑0.3~1.5cm,表面淡棕黃色,頂端殘留莖基,兩側及下方有多數細長根。根圓柱形,略彎曲,長7~25cm,直徑0.1~0.3cm,表面棕黑色,有時皮部脫落露出黃白色木部。質硬脆,斷面木部類方形。味微苦。化學成分含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頭翁素(anemonin)、毛茛甙(ran-unculin)、鐵線蓮皂甙(clematoside),尚含多種甙元為齊墩果酸的皂甙。

【主治】

1、腰腳諸痛。用威靈仙末,每服一錢,空心服,溫酒送下。又方:用威靈仙一斤,洗乾淨,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為末,加麵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藥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靈仙(炒)五兩,生川烏頭、五靈脂各四兩,共研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鹽湯送下。忌茶。

3、喘咳嘔逆,不能進食。用威靈仙(焙)、半夏(薑汁浸,焙),共研為末,加皂有水熬膏,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七至十丸,薑湯送下。一日服三次。一月後見效。忌茶、面。|

4、腹中痞積。用威靈仙、楮桃兒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送下。此方名“化鐵丸”。

5、腸風瀉血。用威靈仙、雞冠花各二兩,在米醋二升中煮乾,炒為末,以雞蛋白調作小餅,炙乾後再研為末。每服二錢,陳米湯送下。一天服兩次。

6、痔瘡腫痛。用威靈仙三兩,水一斗煎湯先熏後洗。

【威靈仙新用妙方】傳統認為威靈仙有祛風濕、通經絡、消骨哽三大功效,常用量5~15g。因其性走竄,藥理學證實其還有解除食管、支氣管、輸尿管、胃及膽道等處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並有較強的消炎止痛作用,因此,臨床實踐中又摸索出其許多新用妙方。

急性腰扭傷威靈仙20g,當歸尾10g,牛膝15g,牛蒡子l0g。水煎服,日1劑。一般3~5劑收功。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慢性咽炎、梅核氣威靈仙、全栝樓各20g,青蒿、茯苓、陳皮各15g,黃芩、枳殼各12g,浙貝母、竹茹、桃仁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日1劑。或威靈仙30g,水煎去渣,加醋、蜂蜜

各10g,煮沸,分2次服,日1劑。

急性龜頭炎、陰囊濕疹威靈仙60g,濃煎250ml,溫洗患處,日2~3次。局部紅疹、水皰、瘙癢、疼痛等症狀一般可很快消失。

呃逆威靈仙30g,黑芝麻20g,蜂蜜30g,加水750ml,水煎30分鐘,日1劑。

跟骨骨刺、足跟痛威靈仙50~100g,放入2000~2500ml的清水中,煮沸30分鐘,待藥液溫度適宜,加入陳醋50ml,浸泡患足l小時。每日1次,連用7~10天。也可取本品200g,煎汁300ml,熏洗患處,每次半小時,日1~2次,連用15天。

膽結石威靈仙60g,每日2次煎水內服;或威靈仙45g,海金砂(包)、鬱金、金錢草各30g,柴胡、延胡索各15g,黃芩、枳殼、厚朴各10g。水煎服,日l劑。

外傷性食道炎威靈仙30g,綿白糖100g,開水浸泡或煎煮。晾微溫時代茶頻飲。日1劑。

面神經麻痹威靈仙、防風各30g,水煎服,日1劑。

外傷性神經損傷威靈仙20~50g,當歸、紅花各15g,地龍l0g,雞血藤30g為基本方。上肢加薑黃、桑枝;肩胛胸脊部加葛根、桔梗、狗脊;腰部及下肢加續斷、桑寄生、川牛膝;氣虛加生黃芪;血瘀加乳香、沒藥;肢體屈伸不利、運動障礙明顯加伸筋草。水煎服,日1劑。

痔瘡出血威靈仙60g,芒硝30g,煎水熏洗、坐浴患處。日1~2次。

虛寒胃痛威靈仙30g,水煎去渣留汁,加入生雞蛋2個,紅糖適量,煮成蛋湯溫服。日1劑。此外,本品還可治療肝硬化、黃疸性肝炎、腮腺炎、輸尿管結石、支氣管炎等。

【化學成分】

①威靈仙的根含白頭翁素、白頭翁內酯、甾醇、糖類、皂甙、內酯、酚類、胺基酸。葉含內酯、酚類、三萜、胺基酸、有機酸。

②山蓼的葉含香豆精類0.82%、山柰酚等黃酮類0.23%及生物鹼、揮髮油、樹脂等,不含有皂甙、鞣質或強心甙類。

③東北鐵線蓮的根含三萜皂甙:鐵線蓮甙A、鐵線蓮甙A'、鐵線蓮甙B、鐵線蓮甙C。

④黃藥子及其變種的根含皂甙、常春藤皂甙元。

【藥理作用】

①對循環系統的作用狹葉鐵線蓮(即山蓼)50%浸劑(1毫升/公斤)可使麻醉犬的血壓下降,腎容積縮小,其煎劑藥效僅及浸劑之半。對離體蟾蜍心臟有先抑制後興奮的作用,其浸劑的藥效似比煎劑約大3~5倍。其降壓作用可能與對心臟的抑制有關。

②對平滑肌的影響狹葉鐵線蓮煎劑對小鼠離體腸管有明顯的興奮作用,可能是對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對大鼠及家兔的離體腸管亦有相似作用;對小鼠離體子宮作用不明顯。

③抗利尿作用狹葉鐵線蓮製劑對小鼠、大鼠、豚鼠有顯著的抗利尿作用。這種作用,浸劑與煎劑大致相等;50%煎劑0.2毫升約相當於腦垂體後葉素0.1單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時間似比腦垂體後葉素為長,此種作用也可能與血壓下降、腎血管收縮有關。

④降血糖作用威靈仙浸劑對正常大鼠有顯著增強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給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後,尿糖試驗仍為陰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⑤其他作用威靈仙(品種未鑑定)煎劑0.025克/10克(1/8的最小致死量)腹腔注射能輕度提高小鼠痛閥(熱板法),故可能有鎮痛效能。1:3水浸劑在試管內對皮膚真菌有些抑制作用。華中威靈仙(白花藤,品種未鑑定)中提得的白花素(白頭翁腦)有抑菌作用。另一種威靈仙的水提取物中也有原白頭翁素,可能是抗菌成分。

【性味】辛鹹,溫,有毒。

①《開寶本草》:味苦,溫,無毒。

②《珍珠囊》:甘。

③《綱目》:味微辛鹹。

④《本經逢原》:苦辛,溫,小毒。

【歸經】入膀胱經。

①《本草經疏》:入足太陽經。

②《本草求真》:專入膀胱,兼入腸、胃等經。

③《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

【威靈仙的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消痰涎,散癖積。治痛風、頑痹、腰膝冷痛,腳氣,瘧疾,症瘕積聚,破傷風,扁桃體炎,諸骨鯁咽。

(1)祛風濕止痛:用於風濕痛。其性善行,能通行十二經絡,故對全身遊走性風濕痛尤為適宜。

(2)消魚骨:用本品30克(加醋)煎湯緩咽,治魚骨哽喉。用於諸骨鯁咽。可用本品煎湯,緩緩咽下,一般可使骨鯁消失。亦可和入米醋、砂糖服。此外本品能消痰水,可用於噎膈、痞積。

【中藥劑量】:5~10克;治骨鯁可用30克。本品性走竄,久服易傷正氣,體弱者宜慎用。

①《唐本草》:腰、腎、腳膝、積聚、腸內諸冷病,積年不瘥,服之效。

②《開寶本草》:主諸風,宣通五藏,去腹內冷滯,心隔痰水久積,症瘕痃癬氣塊,膀胱宿膿惡水,腰膝冷疼及療折傷。

③《本草衍義》:治腸風。

④《本草衍義補遺》: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⑤《本經逢原》:痘疹毒壅於上不能下達,腰下脛膝起灌遲者,用為下引。

⑥《南京民間藥草》:鮮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爛敷腦門處一晝夜,見皮膚生泡即除去,治牙齦腫脹。

⑦《安徽藥材》:搗敷眉心治白喉。

⑧《廣西中草藥》:祛風除濕,通經活絡,利尿,止痛。治風濕骨痛,黃疸,浮腫,小便不利,偏頭痛,跌打內傷。

【宜忌】氣虛血弱,無風寒濕邪者忌服。

①《海上集驗方》:惡茶及麵湯。

②《本草衍義》:性快,多服疏人五臟真氣。

③《本草經疏》:凡病非風濕及陽盛火升,血虛有熱,表虛有汗,痃瘧口渴身熱者,並忌用之。

④《本草匯言》:凡病血虛生風,或氣虛生痰,脾虛不運,氣留生濕、生痰、生飲者,鹹宜禁之。

【選方】

(1)治手足麻痹,時發疼痛;或打撲傷損,痛不可忍,或癱瘓等症:威靈仙(炒)五兩,生川烏頭,五靈脂各四兩。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用鹽湯下。忌茶。(《普濟方》)

(2)治中風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關節諸風,腰膝疼痛,傷寒頭痛,鼻流清涕,皮膚風癢,瘰癧,痔瘡,大小腸秘,婦人經閉:威靈仙洗焙為末,以好酒和令微濕,入竹筒內,牢塞口,九蒸九曝,如乾,添酒重灑之,以白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酒湯下。(《海上集驗方》)

(3)治腎臟風壅,腰膝沉重:威靈仙末。蜜丸,梧子大。溫酒服八十丸。平明微利惡物如青膿膠,即是風毒積滯,如未利,再服一百丸,取下,後食粥補之一月,仍常服溫補藥。(《放杖丸》)

(4)治腰腳疼痛久不瘥:威靈仙五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灑調下一錢,逐日以微利為度。(《聖惠方》威靈仙散)又方:用威靈仙一斤,洗乾淨,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為末,加麵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藥的酒送下。

(5)治腳氣入腹,脹悶喘急:威靈仙末,每服二錢,酒下。痛減一分則藥亦減一分。(《簡便單方》)

(6)治瘧疾:威靈仙,以酒一鍾,水一鍾,煎至一鍾,臨發溫服。(《本草原始》)

(7)治噎塞膈氣:威靈仙一把,醋、蜜各半碗,煎五分服,吐出宿痰。(《唐瑤經驗方》)

(8)治停痰宿飲,喘咳嘔逆,全不入食:威靈仙(焙)、半夏(薑汁浸焙)。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綠豆大。每服七丸至十丸,薑湯下,一日三服,一月為驗。忌茶、面。(《綱目》)

(9)治痞積:威靈仙、楮桃兒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重,用溫灑調下。(《普濟方》化鐵散)

(10)治癖積:威靈仙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紅絹袋盛一丸,同精豬肉四兩煮爛。去藥吃肉,以知為度。(《幼科指掌》威靈仙丸)

(11)治大腸冷積:威靈仙末。蜜丸,梧子大。一更時,生薑湯下十丸至二十丸。(《經驗良方》)

(12)治男婦氣痛,不拘久近:威靈仙五兩,生韭根二錢半,烏藥五分,好酒一盞,雞子一個。灰火煨一宿,五更視雞子殼軟為度。去渣溫服,以乾物壓之,側睡,向塊邊;渣再煎,次日服,覺刺痛,是其驗也。(《摘元方》)

(13)治腸風病甚不瘥:鹹靈仙(去土)、雞冠花各二兩。上二味,銼劈,以米醋二升煮乾,更炒過,搗為末,以生雞子清和作小餅子,炙乾,再為細末。每服二錢匕,空心,陳米飲調下,午復更一服。(《聖濟總錄》靈仙散)

(14)治痔瘡腫痛:威靈仙三兩。水一斗,煎湯,先熏後洗,冷再溫之。(《外科精義》)⒂治便毒:威靈仙、貝母、知母各-兩。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酒調下,如不散再服。(《癰疽神秘驗方》威靈仙散)

(15)治破傷風病:威靈仙半兩,獨頭蒜一個,香油一錢。同搗爛,熱酒沖服,汗出。(《衛生易簡方》)

(16)治雞鵝骨鯁:赤莖威靈仙五錢。井華水煎服。(《聖濟總錄》)

(17)治渚骨鯁咽。威靈仙一兩二錢,砂仁一兩,沙糖-盞。水二鍾,煎一鍾,溫服。(《綱目》)

(18)治牙痛:威靈仙、毛茛各等量。

【臨床套用】

①治療腮腺炎取鮮威靈仙根洗淨、切細、搗爛,每用1斤加米醋半斤,浸於玻璃瓶內,蓋緊勿令泄氣。3日後取出醋浸液,用棉簽蘸塗患處,每2~3小時塗抹1次。治療32例,除4例效果不明外,均於1~3天內症狀消失。

②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將威靈仙根烘乾研成細粉,每次取3錢與雞蛋1個攪勻,用菜油或麻油煎後服用。每天3次,連服3天。忌牛肉,豬肉及酸辣。曾治療15例,14例治癒。

③治療絲蟲病鮮威靈仙根1斤切碎,加水煎煮半小時後取汁,再和入紅糖1斤,白酒2兩煎熬片刻。總藥量在5天內分10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小兒用量酌減。33例普查陽性病人,治療後經1~2次複查,微絲蚴陰轉者27例。據觀察,療效與藥量,療程有關。用藥量不足1斤者,療效較差;用二個療程的有效率高於一個療程。服藥後未見嚴重反應,僅少數患者胃部有燒灼感,噁心,體溫輕度升高等。

④治療關節炎取威靈仙1斤切碎,和入白酒3斤,放入鍋內隔水燉半小時取出,過濾後備用。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治療15例,對改善症狀有一定效果。

⑤治療麥粒腫、結膜炎等先取2.5x2.5厘米的膠布一塊,中央剪一小孔(如黃豆大),貼於患眼對側內關穴上(雙眼患病則敷雙側),然後取威靈仙鮮葉搗爛,搓成小團,如黃豆大,置於小孔內,再復蓋一層膠布固定,並以拇指在敷藥穴位上輕按半分鐘,以加強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一般約40分鐘左右,局部有輕度辣感,即可將膠布和藥去掉;經1天左右局部起一小水泡,須加以保護,以防感染。治療麥粒腫12例,結膜炎6例,外傷性角膜潰瘍1例,平均3天見效。

⑥治療扁桃體炎取鮮威靈仙全草(或單用莖、葉)2兩(乾品減半),洗淨煎湯服或當茶飲,每日1劑。觀察247例,有效率達90%。或用鮮威靈仙葉搗爛絞汁,以棉條浸透塞鼻,對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性會厭炎及諸骨鯁喉,均有效果。用法:將消毒棉花捻成4~5厘米的長條,一端浸藥汁塞入鼻孔(左痛塞左,右痛塞右),達上鼻道。約4~6分鐘,患者即流淚、打噴嚏,至30分鐘左右,症狀即可顯著減輕。如未愈,須隔4~6小時再重複治療。

⑦治療骨鯁取威靈仙1兩,加水2碗,煎成1碗,慢慢咽下,在半至1小時內服完,一日內可咽服1~2劑。如骨鯁於食道者,酌情補液及抗感染。治療諸骨鯁104例,服藥後90例順利消失,14例無效後改在喉鏡或食道鏡下取出骨鯁,有效率為85%左右。其中喉咽部骨鯁32例(均為魚骨),服藥1~3劑即順利消失者27例;食道骨鯁72例(35例合併不同程度感染),均加用抗菌素,同時補液並禁食等,服藥1~8劑後除8例無效外,其餘經X線透視複查鋇餐通過順利,無1例產生併發症。據觀察,治療效果與異物大小、梗阻部位和異物插入軟組織的深淺有關。從動物實驗與臨床結果看,威靈仙對骨鯁的作用,可能是:一直接作用於平滑肌,使興奮性增強,由節律收縮變成蠕動。二骨鯁後局部攣縮,套用威靈仙后,通過其抗組織胺作用,使局部鬆弛,蠕動改變,從而使骨易於鬆脫。食道上端為橫紋肌,中下端為平滑肌,骨鯁於中下端者收效較好,可能與此有關。三威靈仙直接對骨無軟化作用,但喉咽食道之分泌液帶酸性,有助於其發揮療效。但須指出,如服藥四劑無效,應結合異物種類、梗阻部位,考慮採用手術取出,以免貽誤病情。此外,有用威靈仙五錢,和入米醋適量,煎取藥液緩緩咽服,治療諸骨鯁亦有效果。

【名家論述】

①《海上集驗方》:威靈仙,去眾風,通十二經脈,疏宣五臟冷膿宿水變病,微利不渴。人服此,四肢輕健,手足溫暖,並得清涼。

②《綱目》:威靈仙,氣溫,味微辛鹹。辛泄氣,鹹泄水,故風濕痰飲之病,氣壯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損真氣,氣弱者亦不可服之。

骨碎補丸 骨碎補丸

③《本草經疏》:威靈仙,主諸風,而為風藥之宜導善走者也。

腹內冷滯,多由於寒濕,心膈痰水,乃飲停於上、中二焦也,風能勝濕。濕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膿惡水,靡不由濕所成,腰膝冷疼,亦緣濕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風除濕,病隨去矣。其曰久積症瘕、痃癖、氣塊及折傷。則病於血分者多,氣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於濕,施之恐亦無當,取節焉可也。

④《藥品化義》:靈仙,性猛急,蓋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主治風、濕、痰、壅滯經絡中,致成痛風走注,骨節疼痛,或腫,或麻木。風勝者,患在上,濕勝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為血熱,血熱為本,而痰則為標矣,以此疏通經絡,則血滯痰阻,無不立豁。若中風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藥宣行氣道。酒拌,治兩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軟骨,以此同芎、歸、龜甲、血餘,治臨產交骨不開,驗如影響。

⑤《本草正義》:威靈仙,以走竄消克為能事,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謂祛風,然惟風寒濕三氣之留凝隧絡,關節不利諸病,尚為合宜,而性頗銳利,命名之義,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靈仙傳》竟謂治中風不語,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則人有誤會矣。

【中藥化學成分】威靈仙根含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及以常看藤皂甙元(hederagenin)、表常春藤皂甙元(epihede-ragenin)和齊墩果酸(oleanoicacid)為甙元的皂甙:威靈仙-23-O-阿拉伯糖皂甙(Cpo)、威靈仙單糖皂甙(CP1)、威靈仙二糖皂甙CP2)、威靈仙三糖皂甙(CP3)、威靈仙三糖皂甙(CP4)、威靈仙三精皂甙(CP5)、威靈仙三糖皂甙(CP6)、威靈仙四糖皂甙(CP7)、威靈仙四糖皂甙(CP8)、威靈仙五糖皂甙(CP9)、威靈仙五糖皂甙(CP10)、成靈仙-23-O-葡萄糖皂甙(CP2a)、威靈仙表二糖皂甙(CP3a)、威靈仙四糖皂甙(CP7a)、成靈仙四糖皂甙(CP8a)、威靈仙五糖皂甙(CP9a)、威靈仙五糖皂甙(CP10a)、威靈仙二糖皂甙(CP2b)、威靈仙二糖皂甙(CP3b)等。

【理化鑑別】

(1)取本品水提取液(1:10),置試管內用力振搖後產生持久性泡沫。分別取提取液1ml放入兩支試管內,一

管加5%氫氧化鈉2ml,另管加入5%鹽酸2ml,振搖後,兩管持續存在的泡沫高度相等。(檢查三萜類皂甙)

(2)將本品甲醇提取液(1:2)放入試管內,蒸去甲醇,加入醋酐1ml,沿試管壁滴加濃硫酸,則兩液交界處呈現紅色環,最後變成藍色。(檢查三萜類)

(3)取本品粗粉10g,加入苯200ml,放入錐形瓶內密閉,放置過夜,濾過。濾液回收苯至於,放冷,加入1%鹽酸羥胺及10%氫氧化鉀(1:1)混合液2ml,在室溫放置10min,加入10%鹽酸至pH3-4後,再加1%三氯化鐵試液1-2ml,則產生紅色沉澱。(內酯反應,檢查白頭翁素)

(4)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50g,加水浸泡24h(30℃)後,用水蒸氣蒸餾,收集餾出液,以氯仿萃取3次,氯仿與餾出液之比為1:10、1:20、1:20。萃取液在45-50℃減壓回收氯仿至小體積,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頭翁素對照品少許用氯仿溶解後作為對照品溶液。分別吸取供試品與對照品溶液點樣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乙醚(4:1)展開19cm。噴0.5%2,4-二硝基苯肼試液後,於80℃烘乾30min顯色。上述5種供試品溶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處方來源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下稱《局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藥典,為方劑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局方》卷之一

治諸風(附腳氣)

至寶丹療卒中急風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暗風,中熱疫毒,陰陽二毒,山嵐瘴氣毒,蠱毒水毒,產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難產悶難(一本作亂),死胎不下。已上諸疾,並用童子小便一合,生薑自然汁三、五滴,入於小便內溫過,化下三圓至五圓,神效。又療心肺積熱,伏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睡眠不安,唇口乾燥,傷寒狂語,並皆療之。生烏犀屑(研)硃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分、金箔(半入藥,半為衣)銀箔(研)各五十片牛黃(研)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為末,以無灰酒攪澄飛過,濾去沙土,約得淨數一兩,慢火熬成膏。上將生犀、玳瑁為細末,入餘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搜成劑,盛不津器中,並鏇圓如桐子大,用人叄湯化下三圓至五圓。又療小兒諸急驚心熱,卒中客忤,不得眠睡,煩躁風涎搐搦。每二歲兒服二圓,人叄湯化下。

靈寶丹(有三名,一名歸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治中風手足不仁,言語蹇澀。或痛連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如蟲行,頑痹如鐵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血脈不行,肉色乾瘦;或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浮,惟覺不健;或偶縈疾苦,卒暴而終,並皆治之。硫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自然銅(打碎,研細如粉)一兩雄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米醋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光明砂(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蕎麥灰汁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

經典中藥

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