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村

汪口村

汪口行政村隸屬於婺源縣江灣鎮,介於東經117°56′18.29″~118°1′50.16″,北緯29°19′1.95″~29°22′51.61″之間,駐地汪口村,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距離江灣鎮8公里、縣城23公里、景德鎮84公里,安徽省黃山市101公里。溪-婺公路、景-婺-黃高速、京-福高鐵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汪口村古稱永川,因地處雙河匯合口,村前碧水汪汪而得名,是一個以俞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行政村轄13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960餘戶,人口達3400餘人,耕地面積3702畝,水田2588畝,主產茶葉、稻穀、木材等。 曾作為皖南古民居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02年被授予“中國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05年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汪口村 汪口村

據《永川俞氏宗譜載》,歙縣簧墩俞昌遷婺源的第九代孫,宋代朝議大夫(正三品)俞杲於宋大觀三年(1110),由附近陳平塢(已廢),遷到今汪口村後的鄭婆塢(現俞林標宅前),再由鄭婆塢逐漸向河邊擴展。因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遷者為期後裔如水綿長,又名“永川”。從此,汪口人在這裡耕讀並舉,儒商結合,繁衍生息。

1263----1380年前後,汪口村的人口劇增,俞氏祖先勵精圖治,一批民居逐步興建,汪口村初具規模。

1375年前後,明代官府還在汪口設立了第一個行政機構——用於投遞公文的汪口驛鋪。

1405年--1687年,汪口的先人“亦儒亦商”躋身於徽商行列。當時汪口木業和茶業商人生意如日中天,他們苦心經營,財富迅速積累,一批官邸、商宅、祠堂、牌坊逐步興建。汪口村的中心漸漸東移。

1730年後的乾隆盛世,汪口又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經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四宜軒、養源書屋、存與齋書院、柱史坊和同榜坊等著名建築,都在此後的160年裡相繼建成。汪口官路正街,這條繁華了幾個朝代的商業街,也在這近2個世紀中得到發展、完善。

清朝乾隆至光緒的近200年裡,汪口俞氏中進士9人,進入仕途,實授官職的有39人。這種由儒而商,由商而官、官商結合的途徑,使汪口俞氏宗族財富急劇增加,勢力日益強勁,達到鼎盛時期。

鹹豐10年(1851),汪口村經歷了太平天國的戰火,民居被焚過半。星移斗轉、王朝更迭,到民國初年,全村還有約480幢宅院,近百條巷路、18處溪埠、3座祠堂和2座牌坊。清末至民國期間,內憂外患,徽商衰落,封建宗法制度解體,汪口村的發展受挫、衰落。

汪口村風光(1) 汪口村風光(1)

1936年以來,從屬婺源的汪口村經歷了3次行政區劃變動。特別是1949 年劃歸江西管轄後,加上歷次政治運動,對這個古村落的繼承、保護、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但由於婺源相對閉塞,經濟較為落後,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沒有大拆大建。近年來,婺源縣政府加大了古村落的保護力度,婺源縣人大常委會還於1998年通過了《婺源縣文物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婺源有許多古村落保存相當完整,汪口尤為突出。

地理環境

汪口位於婺源縣東江灣鎮壓的西部,地理坐標:北緯29°21′33" ,東經117°59′13″,離縣城紫陽鎮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鎮84公里,往南至國家風景名勝區三清山58公里,向東到皖黃山101公里。

氣候

汪口村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7°C,常年平均降雨量1821MM,無霜期約252天,70%降雨集中在春夏兩季。

地形

汪口村風光(2) 汪口村風光(2)

汪口村地處丘陵地帶,處於山水環抱之間,村落背靠逐漸升高、 呈五級台地的後龍山。汪口由一股正東水

(江灣水)與另一股東北水(段莘水)在村南匯合。明淨如練的河水由於村對岸蔥鬱的向山的阻攔而呈“U”形彎曲,形成村前一條“腰帶水”的三面環水的半島。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莊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體形態。

經濟發展

汪口村又名“永川”,是一個以俞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古為徽州府城陸路經婺源至江西饒州的必經之地,又系婺源縣城連通東北鄉水路,貨運到樂平、鄱陽、九江等處之碼頭。滄海桑田,村委會所在地汪口村距今有近1000年歷史。歷代續建的井泉溝渠、堤壩橋涵、村巷石階、碼頭駁岸、水利設施、古樹名木等古代鄉村要素自然淳樸,保護良好,於2009年被評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及“中國傳統村落”。當代新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電、污水垃圾處理、殯葬改革等現代化鄉村要素均落實到位,於2015年被評為 “全國宜居鄉村”之一。

汪口是以農業為主的村落,盛產綠茶。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和村里旅遊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為272.74萬元,(其中旅遊業直接收入64.59萬元),人均純收入1300元。

社會事業

教育

汪口村有全日制完小一所,在校學生248人,幼稚園一所,入託兒童34人。

衛生

有村衛生所5個和蛇傷防治所1個,從業人員8人。

通訊

汪口村通訊網路除程控電話以外,移動、聯通的無線電話、有線電視均已暢通。

旅遊資訊

交通:可從縣城汽車北站乘坐縣城至江灣、溪頭、段莘的班車達到景區;也可乘坐計程車直達景區。周邊景點 周邊景點:北線:臥龍谷、彩虹橋、靈岩風景區、百柱字祠、理坑、嚴田古樟民谷園、思溪、延村、叢溪漂流

東線:李坑村、江灣鎮、曉起村、江嶺梯田風光

西線:鴛鴦湖、文公山

友情提示:08年婺源旅遊股份公司新增通票制(範圍共10個景點:大鄣山臥龍谷、江灣、李坑、彩虹橋、曉起、靈岩洞、思溪延村、汪口、文公山、百柱宗祠)分為三種:

1、一日游[三個景點通票]:門票價格110元/人次

2、二日精品游[四個景點通票]:門票價格138/人次

3、婺源深度游[五至六個景點通票]:門票價格150/人次

建築

傳統建築

(一)空間布局總體概況汪口村前低後高,枕高山,面流水,

老宅 老宅

沿溪流由東向西延伸,迤邐展開。村前隔河的“向山”如一扇綠屏,氣勢壯觀,使汪口發展形成了“山——水——市——居——田園風光”的村落布局形態。其村落空間的布局近似網形,以一條官路正街做“綱”,十八條直通溪埠碼頭的主巷道連著錯落有致、縱橫發展的小巷,將民居織成一個個“目”。村中東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長670米,青石板鋪地,商鋪夾道。興盛時遍布全村的商號有120餘家,官路正街現存的古商鋪建築還有66幢,經營範圍十分廣泛。雖然明洪武年間以後,朝廷對民間建築有嚴格的“三間”等級限制,但汪口古村落的建築型制仍相當豐富。布局上除規定的正屋並排三間以外,又視功能需要在正屋的前後左右建庭院、書齋、櫥房、作坊、花園、牲畜圈欄等余屋;子孫繁衍,不足以居,就以迴廊三間的型制往後擴建。如該村“慎知堂”就有三進六堂,14個大小天井、2個塾館及1個前院加一個花園。

(二)規模、設施及保存狀況古街巷:古街1條,官路正街;古巷18條:魚塘巷、水碓巷、祠堂巷、酒坊巷、李家巷、雙桂巷、小眾屋巷、大眾屋巷、柴薪巷、四通巷、桐木嶺巷、汪家巷、上白沙灣巷、余家巷、下白沙灣巷、賭坊巷、夜光巷、油榨巷,及60餘條弄堂。石橋:聚星橋、曹公橋。古房屋:俞氏宗祠、一經堂、懋德堂、大夫第、述德堂、慎知堂、生訓堂、守訓堂、積善堂、養源書院、存輿齋書院等計265幢,建築占地面積27000多平方米。古水利設施:為使商船更好地通行和深水碼頭的建設,以及防洪緩水勢的需要,婺源的大學者江永(1681年——1762年)在距汪口村水口處設計建造了“平渡堰”。堰壩成曲尺形。曲尺的長邊攔河蓄水,曲尺的短邊與河岸夾道形成通船航道。平渡堰在不設閘門的情況下,同時解決了通舟、蓄水、緩水勢的矛盾,是水利建設史上的一項奇蹟。古消防設施:一是有天井的大宅都置鎮宅缸,既蓄水以防火災。二是各房股添置水龍。三是在建築結構上,如牆面不開大視窗、屋頂的封火牆、巷道及水溝等等。古排水設施:汪口村的地形前低後高,本身不易積水,村內又有18條隨巷而建,直通大河的排水溝,因此,歷史上汪口從未發生過水患。

建築景點

汪口村為徽州府城陸路經婺源至江西饒州的必經之地,又系婺源縣城連通東北鄉水路,貨運到樂平、鄱陽、九江等處之碼頭。明清時期,這裡店鋪林立,商賈雲集,景象繁華。雖經千載滄桑,但留下的歷史遺蹟諸多 。

俞氏宗祠

位於村東頭,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

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

位。祠堂包括花園、書院,總占地面積1116平方米,為“中軸歇山式”建築形式,分三進(門樓、享堂、寢堂)兩個相連四合院落。前後進各五間,中進三間,木板卷棚做頂,青石板鋪地。整個祠堂以細膩的木雕工藝見長,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椽、雀替、駝峰等處均巧飾雕琢,採用深雕、透雕、縷空雕的技藝,人物鳥獸仿佛呼之欲出,山水花果無不形態逼真。

平渡堰

位於汪口村水口河中,因形似曲尺,當地人俗稱“曲尺堨”。由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經學家、音韻學家江永(字慎修,婺源江灣人)設計建造。平渡堰南北長120米,寬15米。其南端靠岸,北端堰堨頭向上折成曲尺形,離岸空有6米寬的舟船通道。平渡堰在不設閘門的情況下,同時解決了蓄水、通舟、緩水勢的矛盾,是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傑作。平渡堰的建成進一步促進了汪口商業碼頭的發展。繁盛之時,汪口村有18個河埠碼頭供商貨轉運。堰體雖經200多年洪水衝擊,依然片石無損。

養源書屋

養源書屋坐落於汪口下街桐木嶺巷石級頂部。由賜封奉直大夫(從五品)、翰林院待詔俞光鑾於清光緒五年(公元1880年)建造。在書屋院門圍牆上,有縣衙於光緒十年三月二十三日刻石明示碑文,落款為“欽加同知銜特授婺源縣正堂吳鶚”。書屋由前院、課堂、塾師室、廚房等組成,占地120平方米。前院內有一棵古木樨。

存輿齋書院

坐落在酒坊巷,朝東八字大門,門首有翹角門樓,少雕飾;有小青瓦蓋的四水歸堂披檐,形成大方套著小方的天井,天井上沒有樓層;自天井進入正廳有敞開式磚木構架,上方是斜格木柵欄裝飾;屋內除柵欄托和護淨有幾組簡潔的線條雕刻外,再無一處雕刻。宅內掛著3副古木刻楹聯,自上而下分別用楷書、隸書、行楷書寫,書體流暢猷勁,落款均為“王傑”,且有冶印。

一經堂

坐落在李家巷中段,其主人俞念曾是公元1737年(清乾隆二年)州同知(五品)。他從“人遺子,金滿籯,吾教子,惟一經”的古訓,將自己的廳堂取名“一經堂”。一經堂占地面積為150平方米,三間兩廂。其特點是,石庫門枋的門面磚雕、石雕簡樸,而室內的梁、門、檻、護淨等木雕則精雕細刻保存完好。天井有非常講究的排水系統。

俞念曾

建於公元1795年(清乾隆60年)。占地面積250平方米,三進五間,院子北面有一間專供閨秀生活起居用的“繡樓”,繡樓花檻雕工別致。正堂檐角、門面上下,磚、

大夫第 大夫第

石雕構圖講究,物體逼真,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大夫第

現存大夫第有兩處。一處在李家巷,為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建的一座官宅。占地為200平方米,是一幢迴廊式建築,其石庫門的石雕精美絕倫。右隔壁還有一間完整的生活起居室。另一大夫第在四通巷,也是迴廊式建築,比李家巷的大夫第更有氣勢,保存也更完整。

生訓堂

是汪口村的一幢明末建築,屋內極少雕飾,梁枋上只雕幾組簡潔的線條,窗戶上是很樸素的方格窗門。外牆用開磚裝斗,前廳內牆用2米高,80公分寬的青石板做牆裙,莊重而堅固。

守訓堂

建於乾隆年間,在柴薪巷內。超脊馬頭牆,有臨巷更樓。進入大門通過更樓才進入院內。院子是一個小巧的花園,花園邊上是一個私熟館。進入大門通過過道就是靠牆天井。正屋有一進三間,兩廂二層結構。樓上正間存有供奉三代祖先牌位的神龕。俞運行宅建於清代。石庫門枋上有飛檐戧角、重瓦斗拱的門罩。門枋上下左右雕有精緻的人物、場景、花草等磚石雕刻。大院門樓內側上方有麒麟送子磚雕。大門朝東,大門內是被徽商賦予聚財降福、四水歸堂觀念的高深天井。客座與廚房在東邊,正廳與客座之間是女主人寢室。女主人寢室之所以設在此,是方便她內外兼顧照應周全。客座樓上是繡樓。

官路正街

磚雕 磚雕

始建於宋代大觀年間(約1110),繁華於清代初期。古街道東西向,呈彎月型,青石板路面,全長約670米。全村340餘幢古民居,其街面上就占了150餘幢。古街建築均磚木結構,粉牆黛瓦,有二至三層和三進規模。官路正街上的老屋,一般不設庭院,只有店面、客座和櫥房設施。據《婺源縣誌》載,汪口古為重要的水陸碼頭,“通舟止此”。明末清初時期,沿街家家設店,商旅輻輳,裕豐同茂、悅來和德通、以及裕馥隆、發芬源、等老字號店鋪茶號鱗次櫛比。如今,漫步古色古香的長街,既有清新寂靜之感,亦依稀可感昔日商業碼頭的繁華。汪口村落地勢前低後高,極具層次。先人出自於嚴防火燭,便利排水和人流出入等考慮,故從街頭至街末,設定了從溪埠至村落縱深的酒坊、雙桂、柴薪、四公、賭坊等十八條主要巷道;開設了與巷道相連的十八處溪埠碼頭。給當時河灘上常停泊的百十號商船裝卸貨物提供了方便,對汪口這個“草鞋碼頭”的經濟貿易交往與繁榮,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歷史文化

歷史記憶 歷史記憶

(一)名人和著述徽商“亦儒亦商”的風習,朱子故里崇尚教育的傳統浸濡、影響了村人。汪口村素來重視教育,自宋至民國,建有“存輿齋書院”、“四宜軒”、“心遠書屋”、“岩築山房”、“養源書屋”、“國民國小”等許多教育館舍與機構,使汪口村成大器者比比皆是。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其中:有進士5人,舉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員36人,學士10人,著作33卷。俞姓經科舉中進士者有14人,出任七品以上官員73人。

(二)民俗和民間藝術汪口村有敦厚淳樸的地方民俗文化。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所有傳統節日,有著十分隆重豐富的祭祀和娛樂習俗。正月要舉行打字虎比賽,建有拱文亭、文昌閣等供文人墨客集會、進行吟詩作對的專門場所。一年之中,有36天要舉行各種全村性的祭祀與娛樂活動,內容包括祭祖、祭神、燈彩、唱戲、同年會等等。汪口村仍在使用的方言裡,保存著大量古徽語辭彙音韻。

價值特色

價值

(1)中國古代鄉村依託聚族而居形成的宗族制度,在汪口古村落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之成為今人研究和了解已然消失的中國宗族制度的“活化石”。宗族制度是聚族而居的鄉村普遍施行的一種社會制度。汪口是典型的宗族社會鄉村。建有祠堂,其俞氏宗祠,現保存相當完好,還修有不同年代編寫的族譜家乘。建立了由戶長——房長——族長構成的組織管理體系。這一組織掌握

汪口村 汪口村

著“三田”的收支,掌握著制訂村規、祠規、鄉約和“開祠堂”處置村中事務的權力。汪口還將這些規約“膳列粉牌,懸掛祠內”。規約內容有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封建倫理,也有職業當勤,崇尚節儉,重視教育,尊敬長老,濟貧救災,撫孤恤寡,護林防火,禁止賭博等有益規定。(2)在中國傳統“風水”理論指導下的村落選址布局和規劃建設,營造出汪口古村落“天人合一”的人居環境和優美的建築景觀,在中國建設規劃與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風水”理論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歷史,作為自然現象的天、地、風、水對人類社會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住宅、村落選址的好壞可決定屋主和村子的興衰。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汪口是建築與周邊地形地貌、山水風光和諧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村落的典型。汪口的建築布局近似網形,以一條官路正街做“綱”,十八條直通溪埠碼頭的主巷道連著錯落有致、縱橫發展的小巷,將民居織成一個個“目”。“風水”學認為,網形不能釺井,所以汪口這個擁有千餘人的古村落至今沒有水井。

(3)源於孔子,盛於朱子的中國理學思想和尊儒重教的傳統,滲透在汪口古村落的構成要素之中。發展到中國的南宋時期,婺源人朱熹弘揚光大了孔子的儒學思想,創立了“理學”,成為此後中國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800餘年的主流思想。朱子故里婺源以及汪口古村,歷來崇尚“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延至明清時期,汪口建有書院、文昌閣、文筆塔等教育場所和祈求文運昌盛的標誌性或風水建築。汪口村現存的書院有存輿齋書院、養源書屋。大夫第、一經堂、守訓堂、懋德堂、生訓堂、守訓堂、政德堂、慎知堂等等,都是明清時期汪口村信奉理學的富商們的建築精品。

(4)“徽商”為汪口古村落建設提供了物質保障,也使這個古村落成為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徽商”留下的遺蹟,汪口村依託水路交通有利條件發育成為一個因水興商,以街為市的“商埠名村”,在為數不多的皖南徽州商業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獨特的典型意義。明清時期(14世紀——19世紀),隨著人口的發展,由於“地狹人眾,力耕所出,不足以給”,這種格局所提供的生產生活資料顯得越來越貧乏。為了謀生的需要,汪口村人大量外出經商。300年來,多少年輕人一襲青衫,一裹乾糧,風塵僕僕,闖蕩通都大邑,日夜辛勞,從事茶、木、糧、棉、布、典等行業,參與開闢了稱雄中國歷史上商界著名的徽州商邦(簡稱“徽商”)。他們經商的財富,相當一部分回流到家鄉,置田地豪宅、築街巷碼頭、浚河壘堰,建祠續譜、興辦書院,繁榮村落。皖南徽州地區古代水路交通要道有兩條,一條是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運河——長江,另一條就是從婺源境內發端的星江——樂安江——鄱陽湖——長江。汪口正處於婺源水路交通“通舟止此”的端點。古代商業“沿水而興”,在15世紀末至19世紀,汪口是皖南有名的商埠和貨物集散地。為了便於商船通行和深水碼頭的建設,婺源的大學者江永(1681年——1762年)在距汪村水口設計建造了“平渡堰”。平渡堰的建成促進了汪口商業碼頭的加速發展。繁盛之時,汪口村有18個河埠碼頭供商貨轉運。18個碼頭與村中南北向18條街巷對應相連,直達村落的縱深處,以便利貨物集散。人流、物流的匯集,促進了汪口當地商業的繁榮。村中東西向的主街道是官路正街的商鋪建築多為二層,大門為可裝御的長排木板,形制有前店後坊式、前店中坊後宅式、下店上宅式等。除正街商貿外,在村中大街小巷,每天24小時都有流動小販不停地吆喝穿行,熱鬧非凡。汪口古村的諸多構成要素都深深打上了商埠名村的烙印。

(5)汪口古村落完善的生產、生活設施的建設,建設出一個理想的人工環境,提供了優越的人居條件,是中國古代不可多得的鄉村規劃建設的範例,對於人居社區的規劃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汪口的水路是婺源通往鄱、饒水系的端點碼頭。發達的交通優勢使汪口成為名聞徽州一府六縣的商埠名村。670多米長的官路正街,以街為市。河埠碼頭、商鋪、貨運集散場地等商業服務設施十分完備。汪口村的排水系統至今還保存完好,可以使用。為了防火需要,汪口村每年九月重陽節都有一個“水龍會”,這天要在河灘檢修水龍(消防器材),做消防演習,以備不虞之

水鄉 水鄉

需。上述這些可以證明,汪口古村落從村落選址、平面設計到各種生產生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都已經有自覺的規劃意識,並在宗族的管理下,有效地組織了實施。

(6)獨特的建築風格、高超的建築技藝、極高的文化品位,使汪口古村落成為中國古代民間建築傑作的博覽園。汪口古村落清一色的徽派建築,統一規整,牆連瓦望,蔚為壯觀。外部表現為粉牆黛瓦、飛檐戧角;內部表現為四水歸堂,木質構架;裝飾上表現為“三雕”精美;布局上表現為規整靈活。全村265幢古建築完好率達98%以上,汪口是完整地保存了徽派風貌的典型古村落之一。“粉牆黛瓦”是隨著制磚、制瓦和石灰生產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中國南方多雨潮濕,磚牆瓦頂是擋雨排水的最好材料,粉牆則利於濕氣揮發。“飛檐”的出現,建立在成熟的斗拱技術基礎之上,可以遠距離排泄屋頂雨水,使之不淋濕牆體和木質構件。“戧角”則是為封擋隔壁人家火災的火勢而築的“馬頭牆”上的裝飾。由於徽州古村中青壯年男子多外出為宦、經商,家中只有婦孺老人,為解決防盜問題,外牆上只有高處開很小的窗戶,為解決室內採光、通風、排水等問題,“四水歸堂”的內天井應運而生。房屋木架構或抬梁,或穿斗,多為二層,也有三層,肥梁瘦柱,不施油漆,以利於木質水份揮發,不易腐爛。就審美和觀念層面而言,潔白的粉牆,黝黑的黛瓦與青山綠水相輝映,是最美的色彩搭配;飛檐戧角的曲線,富有最優美的視角形象;樸素的原木紋理與雕刻圖案相得益彰,格外典雅;天井則被人們賦予了采天地之靈氣,聚肥水財氣於一家的觀念色彩。伴隨著生產工具和材料工藝的不斷改進,徽派古建築出現了斜撐、斗拱、卷棚、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等等建築技藝,使婺源的古建築愈顯華麗、壯美、氣派。大梁多為用料碩大的“冬瓜梁”,立柱由明代梭形向方形轉化,梁與柱多雕刻花紋、線腳。樑柱及其構件的巧妙組合和裝修,使工藝技術與藝術手法相交融,達到了珠聯璧合的妙境。牆角、天井、欄桿、照壁、漏窗等多用青石裁割成石條、石板築就。磚雕、石雕、木雕由淺雕向深雕、圓雕、透雕、鏤空雕發展,其表現內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築部位而各異,題材眾多。有傳統戲曲、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漁樵耕讀、宴飲、品茗、出行、樂舞等生活場景,文化氣息濃厚。汪口古建築的文化品位除了表現在粉牆黛瓦、飛檐戧角、“三雕”內容的文化底蘊之外,還表現在:每幢建築都取有雅致的堂名,反映主人的志向心愿;室內家具裝飾典雅清幽,八仙桌、太師椅、壓

汪口村 汪口村

畫桌、時鐘、東瓶、西鏡、書案、茶几,無不散發書香氣息;屋內柱子和板壁上掛有楹聯、字畫,擺設古董櫥、架,體現出“書鄉”人家的情趣。

特色

汪口是一個由於水路交通發達而形成的商業性古村。理由有二:(1)由於“地狹人眾,力耕所出,不足以給”,明代中葉開始,汪口人大量外出經商,參與開闢了稱雄中國商界的徽商時代。(2)明清時期,徽州交通“取道有二:一從饒州、鄱、浮(即江西一線),一從杭、嚴(即浙江一線),皆壤地相鄰,溪流一線,小舟如葉,魚貫尾銜,晝夜不息”。汪口古村正處在由徽入饒水路的端點。十八個溪埠碼頭與十八條街巷相連,中間有官路正街以路為市,使汪口成為一個萬商雲集、舟船相連的“商埠名村”。汪口古村的諸多構成要素,都深深打上了商埠名村的烙印,曾對古徽州與古饒州的社會經濟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具有區域範圍的深遠影響。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