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實,因避宋英宗舊諱改名敦頤,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諡號元,稱元公。周敦頤(1017~1073年)宋代思想家、理學家,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人稱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諡號。以母舅龍圖閣學士鄭向任分寧(修水)主簿,調南安軍司理參軍,移桂陽令,徙知南昌,歷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寧初知郴州,擢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為官清廉,所到之處,都很有實績。晚年知南康軍,治所在今星子縣城。曾遊覽廬山,為廬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為詩中道:“廬山我愛久,買田山中陰。”因築室廬山蓮花峰下,前有溪,合於湓江,取營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於此,並將原在故里的母親鄭木君墓遷葬於廬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頤卒,亦附葬於母親墓旁。以後子孫世居江州,後裔綿衍。
生平概述
周敦頤小時候就喜愛讀書,在家鄉道州營道地方頗有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廣泛地閱讀,使他接觸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思想。從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一直到漢代才傳入中國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獵,這為他而後精研中國古代奇書《易經》創立先天宇宙論思想奠定了基礎。十五歲時,他和母親一同上到京城,投奔舅父鄭向,他是當時宋仁宗朝中的龍圖閣大學士。這位舅父對周敦頤母子十分眷顧。二十歲時,舅父向皇帝保奏,為他謀到了一個監主薄的職位。周敦頤在任職期間盡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周敦頤開始研究《周易》,後來終於寫出了他的重要著作《太極回·易說》。它提出了一個宇宙生成論的體系。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年少的周敦頤隨其母從營道到京師開封,投靠舅父龍圖閣直學士鄭向,在鄭的撫育下成長。24歲時,因其舅父的蔭子關係,被朝廷任命為洪州分寧縣主簿。到任後,該縣有一疑案久不能決,周敦頤在解決此案中便初次顯示了他的才能。
慶曆四年(1044年)調南安軍(現大余)司理參軍,第二年,南安有一獄四,法不當死,而轉運使王逵卻決定嚴加處理,眾官雖覺不當,但他們懾於王的權勢,不敢出面講話,惟敦頤獨能據理力爭,王逵不聽,他便棄官而去,氣忿地說:“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宋史?道學一》本傳)王逵終於省悟,放棄了原來的意圖,囚犯免於死刑。
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二程的父親大理寺臣程響在南安認識了周敦頤,見他“氣貌非常人”,與之交談,更知其“為學知道”,同他結為朋友,隨即將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送至南安拜敦頤為師受業。是年冬,移郴州郴縣(今湖南郴縣)縣令,宋仁宗皇v二年(1050年)改任桂州桂陽(今湖南桂陽)令。因其在郴州和桂陽皆有治績,得到了達官們的賞識和推薦,於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改授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到任時,當本地人得知他就是當年在分寧做官時能辨明疑案的周敦頤,就高興地說:“是能辨分寧獄者,吾屬得所訴矣。”仁宗嘉元年(1056年)改太子中舍,簽書署合州判官,總計五年。嘉六年(1061年),遷國子監博士,通判虔州。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移任永州通判。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轉虞部郎中,擢提點廣南西路刑獄,次年移知南康軍。
周敦頤歷任南安軍司理參軍、虔州通判、知南康軍等職。北宋理學大師程顥、程頤曾從其學。精通《易》學,著有《太極圖說》(本名《太極圖·易說》)、《通書》,周敦頤的《易》學屬於宋《易》中的"象數"一派,南宋朱震、胡宏都說其學是從五代至宋初時期的華山道士陳摶處來的。他的《太極圖易說》(《太極圖說》之本名),批判地吸取了道家系統宇宙發生論,將之與《易傳》系統的的宙理論結合起來,建構起了儒家哲學的基本宇宙生成模式;而其《通書》則提出了儒家心性淪、倫理學、工夫論等許多概念命題,儘管那還是比較簡單的。
公元1071年(宋熙寧四年),在他55歲時,任南康知軍。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公元1072年,周敦頤由於年邁體弱辭官而去,在廬山西北麓築堂定居,創辦了濂溪書院,開始設堂講學,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並自號“濂溪先生”。
縱觀周敦頤的政治生涯,其官階並不顯達,始終是地方官吏,如主簿、縣令、州判官、知州軍等,主要是做司法工作,其政績亦表現在司法工作之中,在當時算得是一位清官。周敦頤在精神生活上是一光明、正直的清高的君子儒,在物質生活上確實是比較清寒的。
著作
關於周惇頤的著作的問題,潘興嗣所作的《墓志銘》是最原始的材料。據《墓志銘》所載,周惇頤“深於易學,作《太極圖》、《易說》、《易通》數十篇。”(《周子全書》卷二十)其中沒有《通書》。朱熹所見到的就只有《太極圖》和《通書》,沒有《易說》和《易通》。現存的《通書》各章體例不同,有些是專講易卦的,有些是通論《周易》的。周惇頤的朋友傅耆給他的信中說,周惇頤曾給他看過《姤說》和《同人說》,朱熹的學生度正認為:“二說當即所謂《易通》者。”這個判斷大概不對,這些卦說應該是《易說》的一部分。周惇頤大概對於《周易》,有專講易卦的,這是《易說》;有通論《周易》的,這是《易通》,《易說》和《易通》的分別就像王夫之《周易內傳》和《周易外傳》的分別。大概這兩部著作後來都殘缺了,有人把剩餘的部分混為一書,總名之曰《通書》。所以潘志不提《通書》,因為本來沒有《通書》。朱熹編周惇頤的著作,有《通書》而無《易說》、《易通》,因為當時二書已混為一書,成為《通書》。現在通行的《通書》有的是四十章,有的是四十二章,可見現在通行的《通書》也已不是朱熹所見的《通書》了。
《愛蓮說》
周敦頤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曾於知南康軍時,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池寬十餘丈,中間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賞著縷縷清香、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自此蓮池名震遐邇。
原文節選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注釋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諡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年),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如《飲酒》詩里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裡洗過卻不妖艷。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裡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9)亭亭:聳立的樣子。亭亭淨值,筆直的潔淨的立在那裡。
(10)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11)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裡,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嘆詞,相當於“唉”。
(15)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
(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17)宜乎:宜,當,這裡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
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至於愛牡丹的人,人數當然就很多了!“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托物言志:就是藉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達某種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賞析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理學家周敦頤轉任星子南康知軍。周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來星子後,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植蓮滿堂。每當公餘飯後,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於池畔賞花品茗,並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愛蓮說》。此文雖短,但意境高遠、主旨鮮明,且文采裴然,文中之蓮,實為周敦頤一生人格之寫照
理性命
周敦頤提出“理性命”三範疇,從本體論上把性和命聯繫起來,從而來解決“人是什麼”這個理學的中心問題,也就是解決人的本質、本性與自我、心理等問題。
(一)所謂理
周敦頤雖然沒有作全面論述,但他提出了在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上值得重視的問題:在他的宇宙生成論中,他提出無極太極和二氣五行範疇,實際上講了精神同物質的關係,具有本體論的特徵。
(二)所謂性
指人之所以為人的內在本性,雖然在理學家那裡主要被歸結為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性,但他們也承認,人具有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是人所受於天者。心性是不可分的。心,一是指主體自身內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識,即所謂“義理之心”、“本心”或“良心”,但也有直接指人的認識器官及其知覺、思慮等認識、心理功能及作用的涵義,即人之所以為人而異於萬物,在於人稟五行之“秀”而為萬物之“靈”,這個“靈”處就在於“心”。而“命”則是指天所賦於人者,代表客觀必然性。周敦頤在心理發生論上有“性命合一”的思想,即認為心之體即性之理,心的本體存在由其知覺作用而表現,體用性情是完全合一的,“命”之客觀必然性與“性”之內在性在人身上得到了統一。
周敦頤認為,人性的構成本質上是陰氣和陽氣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合。他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性又有善惡之分,有剛、善、柔、惡、中五品之分,他指出:“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乾固;惡,為猛、為隘、為強梁;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妄。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剛善剛惡,柔亦如之, 中焉止矣”。這是對我國古代心理學思想中性三品說的發展。
(三)所謂剛、柔、善、惡
他們並不是並列的,而是剛、柔與善、惡相結合,形成為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再加上中,形成五品。剛與善相結合為剛善,剛善之性“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乾固”;剛與惡相結合為剛惡;剛惡之性“為猛、為隘、為強梁”;柔與善相結合為柔善,柔善之性“為慈、為順、為巽”;柔與惡相結合為柔惡,柔惡之性“為懦弱、為無斷、為邪妄”。這樣,周敦頤從人性的剛、柔、善、惡幾個重要規定出發,論述了剛善、柔善、剛惡與柔惡幾種主要的人性心理品質類型。但剛、柔、善、惡都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中,“惟中者也,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宋明思想家喋喋不休地談論“中”這個問題,未發之中,已發之中,如此等等,都是從周敦頤的性論而來的。
周敦頤認為,易是性命之源,也是人的心理之源。易者,據朱熹解釋,為交錯代換之名。天地之間,陰謀交錯,為性命所出之源。但同時,他又認為:“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就是說宇宙萬物生生不窮,但本質上都是一氣所演化,即“是萬為一”。五行各有特殊的質(五殊),二氣也各有內實(二實),但二氣的根本是“一”(二本則一)。“一”指“太極”,太極元氣演化出二氣五行,一氣表現為各自差別的萬物,這就是“一實萬分”、“人性五品”即由此而來,人們不同的心理特質與心理狀態也由此而來,萬物與一道各有自己的標準,“萬一各正”,“各一其性”,天地間的一切不論小的還是大的, 各有自己的命定(小大有定)。性命由二氣(陰陽二氣)交錯產生,而陰陰交錯則是由抽象的“一”產生的。萬物出於一,一分而為萬物,萬物各有自己的命定。
後世評價
周敦頤是中國理學的開山祖,中國哲學史上的宋代“濂(湖南周敦頤)、洛(洛陽張載)、關(關中程顥、程頤)、閩(福建朱熹)四大學派”,就是以周敦頤為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清代學者黃宗羲在他的《宋儒學案》中說道:“孔子而後,漢儒止有傳經之學,性道微言之絕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元公之破暗也”。他繼承《易傳》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個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一動一靜,產生陰陽萬物。“萬物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太極圖說》)。”聖人又模仿“太極”建立“人極”。“人極”即“誠”,“誠”是“純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過主靜、無欲,才能達到這一境界。在以後的七百多年的學術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所提出的哲學範疇,如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性命、善惡等,成為後世理學研究的課題。
周敦頤生前並不為人們所推崇,學術地位也不高。人們只知道他“政事精絕”,宦業“過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懷灑脫,有仙風道氣。但沒有人知道他的理學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學造詣很深,並將兩個兒子——程顥、程賾送到他的門下,後二程均為著名理學家。南宋學者,胡宏對敦頤的理論學加以尊信,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對他評價很高,為他作事狀,又為《太極圖.易說》、《易通》作了註解。張(木加武字)稱他為“道學宗主”,其名聲逐漸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紛紛建濂溪祠紀念他,寧宗賜敦頤諡號為“元”,因此敦頤又被稱為“元公”,到理宗時,從祀孔子廟庭,確定了周敦頤的理學開山地位。
濂溪墓
周氏後人祭掃濂溪墓
濂溪墓是宋明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的墓葬。1073年,周敦頤終老九江,因愛廬山之勝,後人遵其遺囑,將周公與其母其妻同葬於此。濂溪墓經歷代迭修,至明清時規模已相當恢弘,曾為江洲八景之一。日軍侵華時,遭日寇破壞。文革期間,濂溪墓遭到嚴重破壞,地面建築僅存墓穴。2006年,濂溪墓被江西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古代名人(二)
古代之文化名人,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遊歷名山勝境乃其本生所願。他們放蕩不羈,他們悠然自樂,他們憂國憂民。他們當中有詩人,有學者,有為官者,他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步。我們要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
宋朝著名歷史人物
2013年7月份,黃曉明版的《精忠岳飛》開播,展現了南宋時期一個個的英雄人物。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戰亂催生了眾多的善戰武將和文人墨客。 | |
皇帝 |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 |
武將 | 潘美、石守信、曹彬、楊業、狄青、岳飛、韓世宗、李綱、楊業、尹繼倫、楊延昭、種世衡、宗澤、王彥[南宋將領]、岳李寶、孟珙、余玠、王堅[南宋名將] |
文臣 | 趙普[宋朝]、寇準、韓奇、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富弼、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宋朝] |
奸臣 | 王欽若、蔡京、秦儈、賈似道、史彌遠 |
書畫家 | 王筌、徐熙、張擇端、蘇軾、黃庭堅、米芾、李成、范寬、郭禧 |
哲學家 | 王安石、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北宋哲學家]、朱熹、陸九淵、陳亮[南宋哲學家]、葉適 |
科學家 | 沈括、畢升 |
關於太極人物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
宋代名人(二)
宋代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期,讓我們來通過這些名人更好的了解一下那個時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