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注

蕭注(一○一三~一○七三),字岩夫,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進士,攝廣州番禺令(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皇祐四年(一○五二),破儂智高廣州之圍,擢禮賓副使(《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二三)、廣南駐泊都監,知邕州。被劾免官,起為邠州都監。神宗熙寧初,知寧州。四年(一○七一),知桂州(《北宋經撫年表》卷五)。六年,罷歸,卒於道,年六十一。《宋史》卷三三四有傳。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皇佑四年(1052)四月,廣南西路西南邊境山區的依智高復入寇,攻破邕州(今南寧),執殺知州、官兵千餘人。“嶺南州縣無備,一旦兵起倉卒,不知所為,守將多棄城遁”。依智高連破9州,沿西江東下,以數百舟船攻廣州城南。當時,蕭注攝廣州番禺令,自城中出,募土丁及海濱壯士,得2000人,乘大船於上流,候颶風起,縱火而下,焚賊舟,破其眾。隨即開城門接納援兵,鄉民攜牛酒、芻糧相繼人城,城中人氣大振。“轉運使王罕亦自外至,益修守備。智高知不可拔,圍五十七日。七月壬戌,解去。”以功擢禮賓副使、廣南駐泊都監。儂智高西退,復占邕州,嘯誘諸峒少數族人。安撫使余靖遣蕭注處置諸峒事,他挺身進入山砦,“施結恩信”。宣撫使狄青率諸將進討依智高,聞蕭注廣州破敵之功,即以他知邕州。儂智高敗走大理國,其母與二弟人據特磨地區,收集殘眾得3000餘人,企圖再人寇。至和初,蕭注率兵往討,擒獲押送朝廷。又招募死士人大理取智高,至則已為其國所殺,函裝其首級歸獻朝廷。升西上閣門使。

邕州數年內,“陰以利啖廣源群蠻,密繕兵甲”,上疏攻取交趾:“交趾雖奉朝貢,實包禍心,常以蠶食王土為事。……臣已盡得其要領,周知其要害。今不取,異日必為中國憂。願馳至京師,面陳方略。”其請求沒有獲準,卻又發生蠻人人寇,諫官認為是蕭注“不法致寇”,遂罷為荊南鈐轄i提點刑獄。還有人劾他“略智高閹民為奴,發峒丁采黃金,無賬籍可考。中使按驗頗有實”。貶泰州團練副使。泰州屬淮南,淮南轉運使說蕭注擅長“招集游士,部勒為兵”,要求將他“徙大州以縻之”,忌其功而壓制他。於是改任鎮南軍節度副使。有大臣再次言及蕭注廣州破敵之功,遂起為右監門將軍、鄰州(今陝西鄶縣)都監。

熙寧初年,移知寧州(今甘肅東北寧縣)。三年(1070)八月,西夏侵犯大順城,環慶路李信兵敗,附近“列城皆堅壁”,蕭注“獨啟關夜宴如平時”。於是命他管幹麟府軍馬。他辭謝說:“身本書生,差長拊納,不閒戰鬥,懼無以集事。”其時聞知“交人挫於占城,眾不滿萬,可取也”,遂再令蕭注知桂州。神宗問如何攻取交趾?答道:“昔者臣有是言。是時溪峒之兵,一可當十,器甲堅利;親信之人皆可指呼而使。今兩者不如昔,交人生聚教訓十五年矣,謂之‘兵不滿萬’,妄也。”否定攻取交趾主張。至桂州,酋領皆來拜謁,他“延訪山川曲折,老幼安否,均得其歡心”。因而了解交趾主李乾德動靜,但“有獻征南策者,輒不聽”。恰逢沈起以平蠻自任,正合神宗心意,即以沈起代蕭注。蕭注從桂州歸來,卒於半途中。

作品選錄

題五龍廟

五龍兄弟古英名,今日拿舟過悅城。

莫向草茅久盤屈,早施霖雨活蒼生

宋代名人(二)

宋代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期,讓我們來通過這些名人更好的了解一下那個時代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