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顧留馨武術家,研究員。又單名興。上海市人。受父影響,自幼喜誦詩文,酷愛武術,文武雙修。先從崔姓教師習南拳;後從宮蔭軒、劉震南、陳微明、武匯川、徐致一、吳鑒泉、陳發科、林濟群、孫祿堂等學習心意六合拳、諸式太極拳與推手、形意拳以及八卦掌、八方刀、騎槍、棍術、劍術等拳械;並向友人田毓榮、傅采軒等學跤術及攔手門拳術;還向唐豪習日本劈刺術等。
紅色武術家
博採眾長,重視實用,尤精太極拳。強調武術姓“武”,崇武德,重團結,仗義疏財,寬厚待人。主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奇其藝;精一家學,采百家長,可傳乎神”。畢業於上海高級商業學校與上海文治大學國文系。從青年時起投身革命。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顧留馨與唐豪發起組織上海國術界抗日救國會。1934年加入共青團;後參加中國共產黨,長期在白區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在擔任全國各國救國會常務幹事期間,因“七君子”案被牽連,與陶行知等被捕拘押於蘇州監獄,被稱為“小七君子”之一。
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堅持白區地下工作。1948年受組織派遣,隻身去漢口,為恢復武漢地下黨組織不幸被捕。經黨組織及家人多方營救脫險。後經香港,又進入解放區。1949年上海解放後,為首任黃浦區區長。因操勞過度,心力交瘁,體格漸弱,因而重新練拳強身。後調上海市體委從事武術專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先後任上海市體育宮主任、市體科所副所長,為普及、推廣武術及其理論建設殫精竭慮。1957年,受國家體委之託,赴越南為胡志明主席及其戰友傳授太極拳;後又兩次執教日本,以精湛的推手技藝震驚日本太極拳界。多次應邀到中南海、北戴河、廣州等地給中央領導及其親屬教拳。
武學貢獻
顧留馨為人剛正,寵辱不驚。著作有《簡化太極拳》、《怎樣練習簡化太極拳》、《怎樣練習太極拳》、《太極拳術》、《炮捶——陳式太極拳第二路》、《精簡楊式太極拳》等,合著有《陳式太極拳》、《太極拳研究》等。為太極拳的理論建設與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評為國家級武術裁判。在全國武術比賽中,曾多次出任正、副總裁判長。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編委、上海體育學院兼職教授、上海市武術協會主席、中國武術學會委員、中國武術協會委員兼技術研究會副主任等。
著作
著有《簡化太極拳》、《太極拳術》、《太極拳研究》、《陳式太極拳》、《怎樣練習簡化太極拳》、《炮錘》等。
關於太極人物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