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逸事
易在勤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曾被派往郴州任鹽務局長,上任時,轎到半路,見有人跪在路中間,手捧500光洋求見。易在勤老先生停轎問明原委,來者是原鹽務局長,說他全家全靠現任職務薪水維持生活,去職後將無生計,求易在勤讓他繼續做下去。易在勤聽後,說道,我正好不願為官,你繼續當吧。錢我也不要。就這樣中途打道回府了。
1937年至1949年易在勤老先生先後隨太極名師吳公藻、吳公儀在各地教授太極拳械及推手。解放後,1949年至1956年間,在長沙市天心閣及廠礦、機關單位教授太極拳。1956年與林健武, 蔡炳煌, 彭敦樸,劉杞榮, 黃堯熙, 龍奉武, 楊振寰等人代表湖南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12單位武術邀請賽。以後曾多次擔任省武術比賽裁判。1952年擔任長沙市業餘武術運動委員會內家拳組組長,長沙市武術協會委員。
將神拳拳師打到床底
吳氏太極拳在湖南傳播的70多年間,吳公藻和易在勤等人都流傳著許多傳奇故事。
吳公藻在上個世紀30年代來到湖南之後就留了下來,是湖南吳氏太極的奠基人。“20多歲的吳公藻當時就是高手了。”易俊文說。他在一家祠堂前的台上與囂張的南拳高手“洞庭王爺”比武,“洞庭王爺”一拳猛擊過去,吳公藻接過拳反手往外一送,“洞庭王爺”飛出台外,從此不敢再囂張。一回,吳公藻坐船從長沙去湘潭,路上遇到巫家拳的一位拳師,這位拳師不相信太極拳的威力,兩個就在船上了進行了“文試”,即各自用嘴說出自己將用什麼樣的招式,並用手比劃,進行拆招。“吳公藻說:‘你打我有形,而我用太極打你卻在無形中,你意識到我要打你的時,你已經被打了。’說話間,桌上的火柴盒已經飛到了巫家拳拳師的身上,而對方還沒反應過來。‘如果這是暗器,你已經受傷了。’”易俊文介紹了當時的情景。易在勤是易俊文的父親,也是湖南太極響噹噹的代表人物,易在勤曾遇練神拳拳師的挑戰,“那拳師看到太極拳慢悠悠的招式嘲笑是‘是小孩童捉蜻蜓的招式’。然後在我家脫了上衣,露出了一身壯實的肌肉,結果才出招就被父親打到了床底下。”易俊文說。
太極世家
2008年5月11日,湖南太極拳運動協會吳式分會在東風路一幢高樓的大禮堂正式宣告成立了。當湖南省太極拳運動協會吳式太極拳分會會長易俊文先生從湖南太極拳運動協會副主席唐亞陽手中接過那面沉甸甸的吳式分會銅牌時,他那儒雅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他一直藏於心中的夙願終於實現了。易俊文先生1938年出生在長沙一個殷實的家庭里。他父親易在勤老先生從小酷愛武術,曾練過南拳華陽擋曹、猛虎下山,凳等拳術和器械,後從師學螳螂拳、鐵砂掌等功夫。1935年遇到太極宗師吳鑒泉老先生,經吳老指點並拜其大公子吳公儀為師,從此與吳式太極拳相伴終生。 易俊文先生從小也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少年的他,幻想做一名武功高強的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濟世救民。易俊文先生10歲時,即由父親教授太極拳。為圓自己的俠客夢,年方12歲的易俊文先生嫌太極拳沒有外家拳那樣勇猛剛強,於是偷偷出去拜師學藝,學習外家拳。他先後跟隨父親的師兄曹鐵清學習南拳和散打;跟隨謝玉清學習少林羅漢拳;跟隨大俠杜心五的弟子彭玉麟學習太祖拳,六合刀,武當劍;跟隨劉杞榮老師學習形意拳、通臂拳和摔跤。
1952年,易在勤老先生尊“易子而教”的古訓,將年方14歲的易俊文送去名家沈志和先生門下,正式拜師學習吳式太極拳與劍術。易俊文先生到山西太原讀書期間,又向學校體育老師學習了形意五行連環拳,並去西安拜北京跤王沈三的徒弟任福堂老師學習八卦掌與摔跤。
1963年,易俊文先生回長沙工作後,業餘時間積極參加我省武術活動,多次獲得好成績。並榮獲國家一級武術裁判、一級拳師職稱。從此立志要盡綿薄之力,孜孜不倦地弘揚湖南武術事業。
1983年易俊文先生獲國家體委頒發的“全國千名武術優秀輔導員”稱號與證書。長沙市榮膺這一光榮稱號的僅有三人。其他兩位分別是:曾在省國術館學過武術並任過教官的肖英傑先生,少林歐派第三代掌門人薛加林先生。同年,易俊文先生被調往市體委武術館工作,在體委領導的支持下,成功舉辦了“長沙市武術散打、推手選拔賽”、“湖南省武術散打、推手邀請賽”、“全國武術邀請表演賽”等等活動。還先後舉辦各種武術培訓班48期。並邀請吳式太極拳傳人馬岳良、吳英華來長舉辦吳式太極拳快架培訓班,培訓學生達2000多人。
易俊文先生1984年正式拜師馬岳良、吳英華老師。從此,太極功夫更加精進。打拳舞劍,頗有仙風道骨之神韻。
生平
1985年10月,易俊文先生在長沙開辦“中南武術開發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開辦伊始即獨自出資10幾萬元,於同年10月22日至11月1日舉辦了“友誼杯”全國散打邀請賽。參加單位有來自北京、天津、上海、鄭州、福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以及武警部隊等13個單位96名運動員及教練員。“友誼杯”全國散打邀請賽是武術界有史以來首次由民間出資、組織舉辦的全國性散打比賽,因此得到了國家體委表揚。1982年國慶前後,太極宗師吳公藻從香港來長沙觀光,受到易俊文先生及其弟子的熱烈歡迎與熱情接待。據少林歐門第四代掌門人羅順林說,論起年齡來,易俊文先生只比吳公藻小八九歲,但他親眼見到易俊文先生去見吳公藻時是行的叩拜大禮,雙膝一跪,倒地便拜。
易俊文先生為人儒雅,處事低調,深得武林人士好評。這與易在勤老先生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1983年2月,吳公藻老先生在長沙去世,易俊文等人一手操辦了一代宗師的後事,按照吳老生前意願,將其安葬在長沙南郊,2002年冬,易俊文等人又率徒為吳公藻重修了墓園,並刻石立碑。
易俊文表演太極劍
太極宗師吳公藻上個世紀30年代曾在長沙省國術館任教太極拳,為發展湖南武術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死後安葬長沙,也算是葉落歸根了。
關於太極人物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