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是高山族的一支,分布在台灣中部及東部山區,相傳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為發祥地,數百年前部分族人陸續遷徙至花蓮縣太魯閣溪、立霧溪及木瓜溪河谷兩岸,形成“東賽德克族”(即太魯閣族);留在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一帶的族人則稱為“西賽德克族”。賽德克族主要的傳統祭儀有播種祭、收穫祭、祈雨祭、狩獵祭、捕魚祭及獵首祭等,任何祭儀的意象無不祈望族命得以綿延、族運得以順遂發展,其訴求的對象即崇信的Utux(Utux Tmninun),各祭祀團體各自獨立各司其職,祭祀團體的主祭司皆頗受族人的敬重,其社會地位不亞於部落意見領袖(俗稱頭目)。

基本資料

簡介

賽德克族分布在台灣中部及東部山區,相傳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為發祥地,數百年前部分族人陸續遷徙至花蓮縣太魯閣溪、立霧溪及木瓜溪河谷兩岸,形成“東賽德克族”(即太魯閣族);留在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一帶的族人則稱為“西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賽德克族

賽德克族正名前積極爭取從泰雅族分離出來,其文化習俗與泰雅族可說幾乎相似,同樣是居住高山、狩獵火耕、崇尚出草的民族,但是兩族語言幾乎無法溝通。

賽德克族分布在中央山脈分隔的南投、花蓮高山地帶,以中央山脈白石山腰的一棵巨大石柱為祖先發祥地,在南投仁愛鄉濁水溪上游的祖群,又可以分成“土魯閣(Toroko)”、“督達(Daudar)”、“德古搭雅(Derqudaya)”三個社群,後者一度勢力最大,但日據時代因為發起霧社事件被誅反而人口最少。

賽德克族這三個社群在三、四百年前,開始陸續翻越中央山脈移棲東部,因而區分成東、西兩個方言口音發生歧異的亞族,督達群移到中橫天祥北方的陶塞溪而變成“斗截(Dorza)”,土魯閣群移到立霧溪流域而變成“德魯固(Derlugu)”,德古搭雅群移到木瓜溪流域而變成“布哩告(Puliqau)”。

民國三年,日軍發動近百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太魯閣蕃討伐之役”後,陸續強遷立霧溪流域的賽德克族部落,至山下的花蓮秀林、萬榮混居,意外使得德魯固群幾乎躍為東賽德克亞族當中最具優勢性的一支。(福而摩莎的原住民)

歷史

賽德克族在日據時期的文獻記錄中稱作“紗績族”,原本居住於現今南投地區,包含三個方言群體:

德路固(Seejiq Truku),

德固達雅(Seediq Tkedaya 或 Tgdaya),

賽德克族——教育賽德克族——教育

都達(Sediq Teuda 或 Toda)。

三百多年前,部分賽德克族人輾轉搬遷到現今的花蓮地區,發展出自己的文化,也演進了自己的語言。這些賽德克族人自認為是獨立的族群,要求正名為太魯閣族,並於2004年1月4日為"中華民國"官方所承認,正式成為台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族群。

2003年9月23日,南投縣仁愛鄉Sediq Truku、Sediq Tkdaya、Sediq Toda族名正名促進會在埔里阿波羅飯店成立。主張由三個方言群體的族人,於參酌學者專家意見後,共同決定族名。要求政府暫緩花蓮“太魯閣人”片面正名為“太魯閣族”。

2006年3月29日,南投縣賽德克族文史傳承協會發函給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請其轉呈行政院,準予核定公告“賽德克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獨立之族群,隨函附有賽德克族正名連署書。

2007年1月12日,賽德克族正名運動促進會在南投縣埔里鎮舉辦“賽德克族正名運動誓師大會”。議程之一為賽德克族正名宣誓,宣誓代表有:

德固達雅語代表:高德明牧師;

都達語代表:徐清文長老;

德魯固語代表:余信平牧師;

花蓮德魯固語代表:楊盛塗校長;

英語代表:孔文吉立委;

日語代表:Yayuc Napay;

國語代表:陳世光鄉長。

起源說

三個亞族即‘Sediq Toda賽德克族都達人’、‘Seediq Tgdaya賽德克族德固達雅人’、‘Seejiq Truku賽德克族德路固(太魯閣)人’都有共同的神話傳說。傳說中賽德克族祖先是源自於今南投縣境內接近花蓮縣交界的‘Bnuhung白石聖山’中;‘Pnglngbung / Bnbung’的‘Pusu Qhuni’(半石半木狀之牡丹岩)蹦出來一男一女;是謂賽德克族之始祖。

賽德克族篤定深信千古以來萬年之前;賽德克族始終原本就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絕非過去外來政權或專家學者所說之‘外來論’;誤將台灣原住民族(包含本族)是自亞洲地區中國大陸或其它島嶼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原住民族’之定義,顧名思義即‘原來就居住此地之民族’,倘若上述的學說成立,那就徹底推翻了‘台灣原住民族’這個事實。有關賽德克族歷史文獻是台灣400年前後外來政權,以及結合近年來台灣本土學者並本族人的論述與撰寫才逐漸成型。

賽德克族起源說或作‘祖先散居地’之論述,仍可依循現有文獻以及族人耆老口述中作依據與引證。在有限的文字數據中,多半專家學者都以‘Seejiq Truku賽德克族德路固(太魯閣)人’為主體,進而作專研的對象,內文不免皆以‘賽德克族德路固(太魯閣)人Seejiq Truku’為主要陳述主角。另有少數專家學者有的以‘Sediq Toda賽德克族都達人’或者是以‘Seediq Tgdaya賽德克族德固達雅人’為主體,陳述內容自然也呈現出執筆者主觀意識的影響。

地域文化

分布

約 250~400年前,賽德克族內掀起東遷大風潮,於不同的時段分別翻越中央山脈遷入花蓮與宜蘭地區,以致形成今日賽德克族分布於祖居地南投仁愛鄉,移居地東部花蓮秀林鄉,卓溪鄉及萬榮鄉,以及宜蘭大同鄉與南澳鄉等山區之現況。

賽德克族集中分布在南投縣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為腹地並建立七個村十二部落。據說四、五百年以前,賽德克族就已經在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許多群落;因為部落分散,交通不便,各社群社會封閉,所以形成各部落的文化習俗,並且發展獨特的語言。而由於語言的差異、西賽德克族就分出三種語系,而且以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很多群落。

社會制度

賽德克族的部落是以Gaya/Waya為主、部落意識為輔之生活系統,所建構的傳統農獵社會型態,Gaya/Waya是賽德克族的律法、是賽德克族的社會規範,該律法與規範是由祖先代代相傳而下的,故亦稱之為祖訓,部落意識則建立在Gaya/Waya的基礎上。

賽德克族雖屬父系社會,但很多現象卻顯示著賽德克族女男平等的平權社會。賽德克族的家庭乃至社會的互動模式中,除較粗重的工作及純男性(如狩獵)性質的庶務以外,幾乎已很難再細分一定屬男性或屬女性的生計工作。在婚姻制度上,賽德克族是堅持一夫一妻制的族律(Gaya/Waya),在族人恪守族律之下,賽德克族的社會杜絕同居、婚外情、未婚生子等違犯祖訓的男女異常關係。

民族工藝

編織的分類

對賽德克族而言編織工藝應區分為“編”與“織”,編是指屬於男性傳統的編藝技能,織則屬女性的傳統織布技藝,但在賽德克族語兩者皆稱之為tminun。

傳統的男性編藝是以編織生活用具為主,如編織女性用背籃bruru、男性用網袋tokan、置衣物用的衣籃、魚網、魚籠kobu、魚蔞及圓箕btuku等。編織材料以台灣黃鱔藤、竹皮及麻線為主,依生活用具之所需進行藤編、竹編、繩編。

女性傳統的織布技藝則以織布為主,織布用的線材,主要是得自苧麻纖維的麻絲,經繁瑣費時的製程後始能織造出各色交織的布疋(布匹),再以布疋為素材製作衣服、衣飾及縫製被褥。農獵時期因受限於天然的織染原料,賽德克族最常見的織物顏色有綠、紅、黃、黑、白色等,而賽德克族人對紅色卻情有獨鍾。

賽德克族的織布技藝,在台灣各原住民族群中自有其殊勝之處,若說占有一席之地亦不為過。

賽德克族部落老人

編織紋路

依據屬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Seediq Tgdaya)的Temi Nawi曾瑞琳老師之探究指出,賽德克族的傳統織布紋路可分為五種,有平織紋 Tinun Bale、斜織紋 Cnuru、菱形紋 Pacang Doriq、花織 Gnsunguc及浮織或稱米粒織 Miri等。其中平織紋屬最簡單的織布法,因其織法較簡單,賽德克族的女性也就容易上手,又由該織法所織出的布疋可製成多樣性的製品,所以平織紋的織法是賽德克族最普遍的織布方法。

賽德克族的耆老們一致認為,浮織紋路是五種傳統織布法中最繁瑣、最困難的織法,今日尚能熟練浮織紋路織法的賽德克族女性耆老屈指可數,似有絕傳之疑慮。

民俗風情

賽德克族與我們所稱的泰雅族,除了在語言上有極大差異之外,其它如物質文化及風俗習慣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尤其男的都勇敢善獵,女的個個是織布高手,臉上刺黥是他們共同的文化特色。

另外人類學者在東賽德克族發現男女有拔除兩顆上門牙及穿耳的習慣"這種缺齒習慣常見於泰雅,布農,曹族等族,亦是泛太平洋文化圈的共同特色。穿耳的習俗,是以竹管穿耳在身體上的一種裝飾,竹管上且雕有花紋或綴珠貝類於竹管的另一端。他們為什麼要缺齒,穿耳及舉行鯨面呢,又為何要極盡虛榮與欲望的承受這般肉體上的痛苦,究其原因,大約不外如“防病祛災” “身份地位象徵” “進入成年標記”及“宗教符咒”等幾種解釋,但大部份學者更相信這與信仰有關。起初這些對身體的毀飾是因族。

文化特質

(一)紋面的藝術:除了美觀、避邪以外,代表了女子的善織、男子的勇武,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

(二)精緻的織布藝術:以苧麻為原料、植物染料為主。目前因毛線材料的便利性及色彩多樣性,許多族人都樂於使用,反而使傳統的原料逐漸沒落。

(三)獵首以及狩獵技術:在族人的觀念里,獵首是男人尊嚴的一種象徵,也是一種表現英勇的圖騰,同時獵首的成功與否也關係到男性族人能不能紋面。人頭在族人的觀念是祭祀當中對祖靈最崇敬的祭品,在祭祀中可以為族人治病和祝福,在日據時代被禁止之後,就沒有這項傳統。

傳統祭儀

賽德克族主要的傳統祭儀有播種祭、收穫祭、祈雨祭、狩獵祭、捕魚祭及獵首祭等,任何祭儀的意象無不祈望族命得以綿延、族運得以順遂發展,其訴求的對象即崇信的Utux(Utux Tmninun),各祭祀團體各自獨立各司其職,祭祀團體的主祭司皆頗受族人的敬重,其社會地位不亞於部落意見領袖(俗稱頭目)。播種祭與收穫祭可說是賽德克族的重點祭儀,兩祭儀的主祭司都采世襲制,傳男不傳女、承繼者的順位依家中男子排序而定。

播種祭

農獵時期,賽德克族以“燒墾游耕”的傳統耕作法種植作物,小米一年僅能播種一期。小米播種祭約於每年的2?3月間舉行,舉行播種祭儀之前,由部落意見領袖協同長老數人齊赴主祭司的家中咨商有關播種事宜,擇定時日後同一區域所有的部落同時舉行,除病重及不良於行者之外全體族人參與,但期間若有同一區域內的任一部落有人亡故,則取消該次的祭祀活動,另擇日舉行。

收穫祭

收穫祭約於每年的9、10月間舉行,其活動規模與播種祭相同,要遵守的族規也與播種祭雷同,即由部落意見領袖協同長老數人同赴主祭司的家中咨商有關收穫事宜,決定祭祀活動的時日;舉行祭祀活動的前一天也要全面實施宵禁,整個區域將進入寂靜狀態,若遇有部落族人不幸身亡就得另擇時日舉行等等。

不論是收穫祭或播種祭儀,幾乎都由主祭司所領道的祭團主道祭儀的進行,部落族人只管全力配合,從祭壇的設定到祭禮的進行,除祭團成員外一般族人都不可接近,也無法在旁觀禮,尤其祭祀文的內容是絕對不能外漏的,而且只能代代單傳。

祈雨祭

當遭逢久旱不雨的災情時,賽德克族人才會舉行祈雨祭,因此祈雨祭並非固定或經常性的祭儀,而是隨機舉行的祭祀活動。賽德克族人會選擇部落附近的溪流舉行祈雨祭,至於要在哪一區域的溪流段舉行則由祈雨的主祭司選定。

一般而言,每個部落的祈雨主祭司都會選定2?3處的祈雨溪流段,究竟要在哪一溪流段舉行,端視Utux的啟示(有人稱之為‘夢占’)而定。

狩獵祭

賽德克族的狩獵祭約於每年的10、11月間舉行,就在舉行收穫祭之後的一個月內相繼舉辦,狩獵祭常以單一部落或聯合數個鄰近部落的方式進行。狩獵祭當天,除老弱婦孺及重病在身者外部落全體族人都參與該項狩獵盛事,其獵獲物由部落的每一位族人共同分享,以每戶的人口數做為均分的依據,包括因故無法來到現場狩獵的部落族人,若遇有身孕的婦女,則可分得兩份,這是賽德克族人敬重、呵護每一個生命體的實質作為。

女性不得出現在狩獵的行列中,就如男性不得從事織布的工作一樣。

對賽德克族人而言,舉行狩獵祭具有以下兩種意涵:

(一)狩獵祭是族人們為了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所舉辦的部落活動。先祖們對“一年”的概念是,根據小米、黍米的收穫與播種來作為“一個年”的過去與到來。

(二)狩獵祭是為了慶祝豐收及感謝Utux的庇佑所舉辦的部落聯誼活動,若遇作物欠收時更要祈求Utux的庇護。

捕魚祭

賽德克族在完成小米及黍米的收割與儲藏的工作後,於一個月內會接連舉行各為期一日的狩獵祭及捕魚祭,但該兩項祭儀活動都沒有任何祭祀儀式,舉行的日期及方式由部落長老決議託付部落意見領袖執行,傳統上先舉行狩獵祭後舉辦捕魚祭,兩者約相隔一周。

在狩獵祭及捕魚祭的活動中,至少提供了以下的育、樂效果:

(1)有孩童們的參與,基於童心及好奇心,必能帶給族人無限的歡樂。

(2)有青少年及青年男女們的加入,將增進男女青年佳偶天成的機會。

(3)長者們可現場傳授狩獵的技巧與經驗。

(4)讓族中晚輩們親身體驗、學習本族分享與狩獵的文化。

獵首祭

賽德克族在舉行“收穫祭”後的獵首行動,於此即以收穫祭的獵首行動為例,略述賽德克族的獵首祭。

在部落時代,賽德克族人除了對入侵的敵方獵首外,於舉行播種祭與收穫祭時會執行獵首行動系屬傳統的祭祀範疇,播種祭儀前的獵首是祈求Utux(Utux Tmninun)賜予豐收,收穫祭儀後的獵首則是感謝Utux(Utux Tmninun)的庇佑與賜福。因應收穫祭所派出的獵首團是代表部落或一個區域的威勢,大都由部落意見領袖帶頭出獵,出獵之前早已派出先遣隊探得該次獵首的地點與對象。獵首團所敬候的是Utux(Utux Tmninun)的應允。

在那個年代裡人口愈多的部落就愈壯大,部落愈壯大族群就愈強盛,可知部落時期賽德克族人對人丁旺盛的渴望。

因此,“獵首祭”實則為賽德克族人因部落增加了一個人力及為部落迎接一位新夥伴而慶祝的儀式。

由於賽德克族人獵首的首要目的是“增加部落的人力”,因而對行獵的對象有其一定的規範:不獵孩童;不獵婦女,尤其懷有身孕者;不獵老者;不獵殘障者。

正名成功

台灣原住民族再添一族,“賽德克族”正名成功,成為台灣第14個原住民族。賽德克族主要聚居在南投縣及花蓮縣處,約有6000-7000人。

台“行政院長”張俊雄表示,賽德克族長期被歸類為泰雅族,其實兩個是不同民族。他說,“政府”尊重賽德克族意願,符合民族政策公平性,“教育部”會把賽德克族族群特色、文化、歷史,納入鄉土文化教材,讓台灣族群更多元、文化更豐富。

民進黨“政府”“執政”8年,台灣的原住民族由9族增加為14族。增加的原住民族分別是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和撒奇萊雅族及賽德克族等。

相關電影

賽德克·巴萊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史詩英雄巨作,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將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2012年5月10日內地也會上映此片,此版為魏德聖導演重新剪輯的版本。影片講述的是1930年,台灣在日本占據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影片於2012年5月10日正式登入大陸各大影院。

台灣原住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