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濟寧市位於魯西南地區,山東省的西南部,現轄2市轄區(市中 任城)、3縣級市(曲阜 兗州 鄒城)、7縣(微山 魚台 金鄉 嘉祥 汶上 泗水 梁山)。面積11000平方公里,人口822萬,東部是山區,中西部是平原、窪地和湖泊,河流縱橫交錯,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運河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橫穿東西,日東高速與京福高速貫穿全境,又是104國道和327國道的交匯處,濟寧機場已經開通了濟寧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青島等多條航線,濟寧市通訊設備先進,全市已實現了程控電話聯網,可直撥世界各地。
濟寧歷史文化悠久,是東方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遠古時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動蹤跡,人類始祖伏羲、女媧、黃帝、少昊帝均出生於濟寧,史有“舜耕於歷山,漁於澤,陶於濱”的記載,這裡所說的“澤”和“濱”就在濟寧境內的泗水一帶。春秋戰國時期,被後世尊稱為中國歷史上五大聖人的“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都誕生在這裡。五大聖人開啟了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的先河,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對世界文化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濟寧周圍方圓二百餘公里範圍內,誕生了中國文化史上的墨子,荀子等諸子百家、誕生了殷微子,張良、諸葛亮等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作用的歷史名人。杜甫、李白、曹操等都在濟寧留有足跡。
濟寧自古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稱。元朝明朝清朝三朝這濟寧設立河漕衙門,乾隆等帝王在這裡駐足探訪。
濟寧名勝古蹟眾多,境內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60餘處,市級145處。是中國人文景觀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有保藏中國皇帝御碑最多、規模最大的碑林;中國歷史上等級最高的祠廟孔廟、中國古代最大的陵墓園林孔林和“天下第一家”的孔府,統稱為“三孔”,其中孔廟、孔府是僅次於故宮的中國第二大古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孟府、孟廟、孟林、孟母林、魯國故城遺址、黃帝誕生地壽丘、周公廟、少昊(五帝之一)陵、鐵山和崗山摩崖石刻、荒王(朱元璋第十子)陵;嘉祥的武氏祠漢畫像石、曾子廟;微山的殷微子墓、漢張良墓;汶上的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及佛教聖物;濟寧城區的太白樓、聲遠樓、鐵塔詩、東大寺等。武氏祠漢畫像石被譽為研究中國歷史的“百科全書”;濟寧的漢碑以數量多、價值高而聞名,有“天下漢碑半濟寧”之說。這些名勝古蹟,為濟寧這塊古老的土地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燦爛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朝拜、尋根祭祖。
不僅這些,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至高無尚地位的“四書五經”,全部出在濟寧。中國最早的啟蒙教材《三字經》中引用的很多典故和故事很多也都發生在濟寧。濟寧有周朝時周公著周禮的魯國都城、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就發生在濟寧梁山;中國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就發生在濟寧的馬坡;經典古文言文《曹劌論戰》說的就是戰國時期發生在濟寧境內的一次著名的戰役;《桃花扇》是孔子後人孔尚任受貶隱居在濟寧境內的石門山,以文人和僧尼愛情生活為素材而創作一部著名中國古典小說;《鐵道游擊隊》是發生在濟寧的微山縣及周邊地區的真實故事,小說中芳林嫂居住的村莊至今仍在;濟寧人民的兒子喬羽秉承了濟寧的靈氣,用歌詞向無數的人訴說著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故事。濟寧風光秀麗宜人,來到這裡可以親近自然、流連山水,神遊古國,親沐儒風之雅。濟寧著名的風景名勝有:嶧山、水泊梁山、尼山、石門山、鳳仙山、微山湖、北湖、泉林、京杭大運河等。嶧山因山勢奇特、怪石嶙峋,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孔子在此留下了“登東山而小魯”的詩句;水泊梁山因好漢聚義而名揚天下;石門山是李白、杜甫話別之處,孔尚任寓居於此寫成《桃花扇》,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嚮往的地方;微山湖在中國家喻戶曉,“微山湖上靜悄悄”廣為傳唱。
濟寧是一個具有7000年歷史的城市。是一個值得濟寧人驕傲,也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城市。濟寧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濟寧位於魯西南平原,北鄰泰安,東鄰臨沂和棗莊,南鄰江蘇徐州,西於荷澤接壤。濟寧市人口822萬,面積1.1萬平方公里,轄市中區、任城區、曲阜市、鄒城市、兗州市、微山縣、梁山縣、嘉祥縣、金鄉縣、魚台縣、泗水縣、汶上縣等12個縣市區,東部是山區,屬泰山山脈和沂蒙山脈,中西部是平原和丘陵地帶,她西部一個屬縣嘉祥縣就有99座山的說法,所轄區域內有中國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河流縱橫交錯,京杭大運河古道穿城而過,京滬鐵路、京九鐵路,兗石鐵路和濟新鐵路縱橫交錯。
濟寧屬典型溫帶氣候,四季分明,一般夏季最高氣溫38度,冬季最低氣溫零下12度。
濟寧盛產小麥、玉米、稻穀、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產品和漁湖產品。礦產資源分布廣、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銅、鉛、大理石、花崗石等三十多種。濟寧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儲量200多億噸。稀土儲量1300多萬噸。濟寧是山東省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國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中國江北最大淡水湖,經由京杭大運河串引黃河、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儲水量達30億立方米,是南水北調的樞紐。另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淡水資源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行政區劃
公元前221年,境內除任城縣、亢父縣屬薛郡外,其他則屬魯郡。
西漢時,境內曾屬東平國,領任、無鹽、亢父、樊、東平陸、富城、章7縣。
東漢則從東平國析出任城國,領任、亢父、樊3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境內政區變化不大,或為任城國,或為任城郡,領3縣如故。
隋統一後,改兗州為魯郡,領瑕丘、任城、鄒、曲阜、平陽、泗水、龔丘、梁文、博、贏10縣。
唐時無大變化,但五代周廣順二年(952年)置濟州,並割鄆州的巨野、鄆城,兗州的任城,單州的金鄉歸其統轄。這期間,境內其他各縣則多屬兗州。
宋政和八年(1118年)兗州一度升為襲慶府,境內的仙源、泗水、瑕丘、鄒縣都歸其統轄。
金天德二年(1150年),濟州由巨野遷往任城,並領任城、嘉祥、鄆城、金鄉4縣。
元至元八年(1271年),濟州升為濟寧府,至元十六年(1279年),又改為濟寧路。自此以後,境內或為府、州,或為區、市,一直是歷代地方二級政權機關駐地,其行政區劃如下。
元時,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內置濟寧路,治任城,領轄3州7縣,即:濟州、單州、兗州,任城、巨野、鄆城、肥城、金鄉、碭山、豐縣。
明時,洪武元年(1368年)改濟寧路為府,仍治任城,領轄3州12縣。即:兗州、東平州、沂州,任城、金鄉、巨野、鄆城、嘉祥、曹、單、定陶、成武、魚台、滕、嶧縣。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濟寧府為州,只領3縣。即:嘉祥、巨野、鄆城。
清時,雍正二年(1724年)濟寧州升為直隸州,仍領3縣,即嘉祥、巨野、鄆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濟寧直隸州領3縣。即:嘉祥、魚台、汶上。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濟寧直隸州領3縣。即:嘉祥、魚台、金鄉。
中華民國時,1914年6月境內置濟寧道,領轄25縣。即:濟寧、滋陽、曲阜、寧陽、鄒、滕、泗水、汶上、嶧、金鄉、嘉祥、魚台、蘭山(後改名為臨沂)、郯城、費、蒙陽、營、沂水、菏澤、曹、單、成武、定陶、巨野、鄆城縣。
1933年,境內置山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轄11縣。即:濟寧、滋陽、汶上、寧陽、曲阜、鄒、滕、東平、嘉祥、金鄉、魚台縣。
1935年7月,又改為濟寧實驗區長官公署,領轄14縣。即:濟寧、嘉祥、巨野、鄆城、壽張、鄄城、定陶、成武、曹、單、金鄉、魚台、東平、汶上縣。
1935年冬,再改為山東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轄10縣。即:濟寧、滋陽、東平、汶上、鄒、滕、寧陽、曲阜、嘉祥、魚台縣。
1946年9月,境內設山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領轄7縣。即:濟寧、嘉祥、鄆城、巨野、壽張、東平、汶上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7月,滕縣專區和湖西專區合併為濟寧專區,專署駐地為濟寧市。領轄濟寧市、濟寧縣、滋陽縣、曲阜縣、鄒縣、鳧山縣、滕縣、嶧縣、薛城縣、微山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
1956年2月,泰安專區的泗水縣劃入濟寧專區。同時,境內的區劃也作了調整,撤銷了魚台縣併入金鄉縣;撤銷了鳧山縣、薛城縣。這時的濟寧專署領轄濟寧市、濟寧縣、滋陽縣、曲阜縣、泗水縣、鄒縣、滕縣、嶧縣、微山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
195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菏澤專區,各縣劃歸濟寧專署;撤銷濟寧縣,分別劃歸濟寧市和鄆城、巨野、金鄉縣;撤銷滋陽縣,劃歸曲阜縣。這時的濟寧專署領轄濟寧市、曲阜縣、泗水縣、鄒縣、滕縣、嶧縣、微山縣、金鄉縣、汶上縣、菏澤縣、曹縣、單縣、成武縣、鄄城縣、巨野縣、鄆城縣、梁山縣。
1959年7月,菏澤專區恢復,濟寧專署領轄濟寧市、曲阜縣、泗水縣、鄒縣、滕縣、嶧縣、微山縣、金鄉縣、汶上縣。
1960年1月,嶧縣撤銷,劃歸新建的棗莊市。這時的濟寧專署領轄濟寧市、棗莊市、曲阜縣、泗水縣、鄒縣、滕縣、微山縣、金鄉縣、汶上縣。
1961年9月,棗莊市從濟寧專區析出。10月,恢復嘉祥縣;撤銷滋陽縣,新設兗州縣。至此,濟寧專署尚轄濟寧市,兗州縣、曲阜縣、泗水縣、鄒縣、滕縣、微山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
1964年7月,恢復魚台縣;1965年4月,恢復濟寧縣;皆歸屬濟寧專區。1967年,濟寧專區改稱濟寧地區。1978年11月,滕縣劃歸棗莊市。這時的濟寧地區尚有1市10縣。即:濟寧市,兗州縣、曲阜縣、泗水縣、鄒縣、金鄉縣、嘉祥縣、魚台縣、汶上縣、微山縣、濟寧縣。
1983年10月5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濟寧市中區,以原濟寧市區域為轄區;設立濟寧市郊區,以原濟寧縣區域為轄區。調整後,濟寧市人民政府領轄2區7縣,即市中區、市郊區,兗州縣、曲阜縣、鄒縣、微山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
1985年3月,汶上縣、泗水縣劃入濟寧市。1986年6月,曲阜縣改為曲阜市,由濟寧市代管。1989年12月,原菏澤地區的梁山縣劃歸濟寧市。
1992年兗州縣、鄒縣分別撤縣設市。
1993年12月市郊區改名為任城區。濟寧市轄二區三市七縣,即市中區、任城區、曲阜市、兗州市、鄒城市、
微山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泗水縣、梁山縣。
2013年11月濟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撤銷市中區、任城區,設立新的任城區,以原市中區、任城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任城區的行政區域;撤銷兗州市,設立濟寧市兗州區,以原兗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兗州區的行政區域。
區劃代碼及郵編
濟寧行政區劃代碼370800,區號:0537,郵編:272000
兗州行政區劃代碼:370882。郵編:272100
曲阜行政區劃代碼:370881。郵編:273100
鄒城行政區劃代碼:370883。郵編:273500
任城行政區劃代碼:370811,郵編:272000
金鄉行政區劃代碼:370828,郵編:272200
嘉祥行政區劃代碼:370829,郵編:272400
魚台行政區劃代碼:370827,郵編:272300
微山行政區劃代碼:370826,郵編:277600
泗水行政區劃代碼:370831,郵編:273200
梁山行政區劃代碼:370832,郵編:272600
汶上行政區劃代碼:370830,郵編:272500
歷史沿革
約於公元前2000年夏少康時,封此地為任國。秦稱任城縣。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置濟州,設治於巨野,任城縣屬濟州。北宋仍之。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遷濟州治所於任城。後或在任城或在巨野幾經變遷,終因任城地勢高亢可防水患,遂得安寧,而於元至正八年(1348年)定治於此,是為濟寧得名之由來。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濟寧路為府,仍治任城。後降濟寧府為州,任城遂廢名入濟寧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直隸州,領三縣直屬山東省。
1913年改直隸州為濟寧縣,先後屬岱南道、濟寧道等,至抗戰勝利後,屬第二督察專員公署。
1946年1月濟寧第一次解放,以城區和郊區劃為濟寧市。同年9月被國民黨軍隊占領,又復為縣。
1948年7月重獲解放,仍稱濟寧市。此後屢經變遷:1949年分屬於魯中南行署的尼山、台棗兩個專區。
1950年行署撤銷後,尼山、台棗兩專區合併為滕縣專區。
1953年滕縣專區與湖西專區合併,改為濟寧專區,轄十四個縣市。
1958年曾與菏澤合併。
1959年濟寧、菏澤兩個專區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分開。
1983年10月濟寧地區撤銷,濟寧市升為省轄地級市,撤銷濟寧縣,將其轄區併入濟寧市。濟寧地區的兗州、曲阜、鄒縣、嘉祥、金鄉、魚台、微山等7個縣劃歸濟寧市;原濟寧地區的汶上、泗水2縣劃歸泰安地區。
1985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將原泰安地區的汶上縣、泗水縣劃歸濟寧市管轄。
198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曲阜縣,設立曲阜市。
1989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菏澤地區的梁山縣劃歸濟寧市管轄。
1992年3月1日,撤銷兗州縣,設立兗州市。
1992年10月4日,撤銷鄒縣,設立鄒城市。
1993年12月14日,濟寧市郊區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
濟寧市轄二區三市七縣,即市中區、任城區、曲阜市、兗州市、鄒城市、微山縣、魚台縣、金鄉縣、嘉祥縣、汶上縣、泗水縣、梁山縣。
2013年11月濟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撤銷市中區、任城區,設立新的任城區,以原市中區、任城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任城區的行政區域;撤銷兗州市,設立濟寧市兗州區,以原兗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兗州區的行政區域。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如下 濟寧市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為808.19萬人,比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增加了34.16萬人,增長4.41%,年平均增長0.43%。 濟寧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237.50萬戶,家庭戶人口為773.36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26人,比2000年減少了0.23人。濟寧市常住人口中,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4.33下降為103.91,其中男性為411.84萬人,占總人口的50.96%;女性為396.35萬人,占總人口的49.04%。 濟寧市分年齡段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占比出現下降,由2000年的23.12%下降為17.20%;15-64歲人口占比由2000年的69.38上升為73.36%;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由2000年的7.5%上升為9.44%。 濟寧市常住人口中,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每10萬人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由2000年的2596人上升為6571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2000年的9490人上升為12430人;具有國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2000年的36714人上升為41995人;具有國小教育程度的人數由2000年的32966人下降為23910人。 濟寧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為54.98萬人,比2000年減少29.68萬人;文盲率為6.80%,比2000年下降了4.14個百分點。區域 | 人口 | 區域 | 人口 |
---|---|---|---|
兗州區 | 53.43萬人 | 任城區 | 86.7萬人 |
高新區 | 28.2萬人 | 太白湖新區 | 11萬人 |
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 11.2萬人 | 嘉祥縣 | 81.82萬人 |
汶上縣 | 68.46萬人 | 泗水縣 | 53.61萬人 |
梁山縣 | 73.07萬人 | 曲阜市 | 64.05萬人 |
微山縣 | 63.34萬人 | 鄒城市 | 111.67萬人 |
魚台縣 | 43.71萬人 | 金鄉縣 | 62.53萬人 |
濟寧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除漢族外還有38個少數民族,人口約為5萬人。其中回族最多,達4.2萬人。此外,還有滿族、布依族、壯族、朝鮮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白族、黎族、藏族、土家族、俄羅斯族、畲族、瑤族、侗族、納西族、仡佬族、哈尼族、維吾爾族、傣族、哈薩克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達乾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錫伯族、普米族、怒族、鄂溫克族、德昂族、獨龍族、鄂倫春族等。
少數民族分布在全市12個縣市區的90多個鄉鎮、180多個村莊。總的分布特點是“大分散、小集中”,約一半聚居在城鎮街道和交通沿線。市中區最多,僅回民就有1.68萬人。兗州市次之,回民有6千多人。鄒城市有回民5千多人。魚台縣有回民2千多人。全市有回民聚居村35個。
地理概況
地理位置
濟寧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東鄰山青水秀的臨沂地區,
西與牡丹之鄉菏澤接壤,南面是棗莊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黃河與聊城市相望。最北端是梁山縣小路口鎮鄒橋村,為北緯35°57′;最南端是微山縣高樓鄉柳新養殖場,為北緯34°26′;最東端是泗水縣泉林鄉歷山火車站,為東經117°36′;最西端是梁山縣黑虎廟鄉高堂村,為東經115°52′;南北長167公里,東西寬158公里。濟寧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連線華東與華北、內陸與沿海的重要通道,三條高速公路、三條鐵路、四條國道縱橫境內,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軍民合用濟寧機場年內即可通航,規劃建設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在曲阜設有站點。土地面積
全市總土地面積10684.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5243.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9.1%;窪地面積178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7%;湖泊面積1568.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7%;山地面積132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2.4%;丘陵面積763.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1%。地形地貌
濟寧屬魯南泰沂低山丘陵與魯西南黃淮海平原交接地帶,地質構造上屬華北地區魯西南斷塊凹陷區。全市地形以平原窪地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地貌較為複雜。東部山巒綿亘,丘陵起伏。京滬鐵路以東,海拔在50—100米以上,比較有名的山有曲阜尼山(主峰海拔344米),鄒城嶧山(主峰海拔545米),鳳凰山(主峰海拔648.8米,是全市最高山峰),泗水堯山(主峰海拔582米),老寨山(主峰海拔532米)。
各山之間分布有許多小型盆地和谷地。南四湖以東部山麓為泰沂山前沖積平原,自東向西傾斜,地面海拔60-35米,地面起伏稍大(地面坡降為1/1000—1/3000);南四湖以西為較平坦的黃泛平原,自西向東傾斜,地面海拔39-34米,起伏較小(地面坡降僅為1/5000—1/10000)。
嘉祥縣南部和金鄉縣西北部,有零星孤山、殘丘出露,如孟良山(主峰海拔243.1米,是嘉祥縣的最高山)、羊山等。中部有南四湖(微山湖、南陽湖、昭陽湖、獨山湖的總稱)貫穿南北。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如同一碟形盆地。最低湖底海拔高度:上級湖為31.5米,下級湖為30米。湖北為泰沂山前沖積扇下緣,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地面海拔60-36米,起伏比較平緩,地面坡降1/3000-1/5000。汶上縣北部軍屯、白石一帶有孤山分布。
氣候
濟寧市位於東亞季風氣候區,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風,受熱帶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高溫多雨;冬季多偏北風,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多晴寒天氣;春秋兩季為大氣環流調整時期,春季易旱多風,回暖較快;秋季涼爽,但時有陰雨。具有充裕的光能資源,是濟寧氣候的突出特點。濟寧市年平均氣溫為13.3℃一14.1℃,平均無霜期為199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97—820毫米左右。水資源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水平年為55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4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21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與全省平均情況的比較是:濟寧市天然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44.50萬立米,比全省平均值21.17萬立米多110.2%;人均占量740立米,比全省人均449立米多64.8%;可利用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27.04萬立米,比全省平均15.29萬立米多76.8%,人均可利用水量為449立米,比全省人均324立米多38.7%。自然資源
水資源
全市天然水資源總量水平年為55億立米,其中地表水34億立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21億立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30.37億立米,其中地表水17.44億立米,地下水12.93億立米。與全省平均情況的比較是:濟寧市天然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44.50萬立米,比全省平均值21.17萬立米多110.2%;人均占量740立米,比全省人均449立米多64.8%;可利用水資源每平方公里為27.04萬立米,比全省平均15.29萬立米多76.8%,人均可利用水量為449立米,比全省人均324立米多38.7%。
生物資源
濟寧市動植物種類豐富。全市高等植物,包括農作物、蔬菜、木要、花木(卉)、綠肥和牧草、藥用植物和野生經濟植物等總計有127科904種。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甘薯、棉
花,其中被定為山東名產的當地品種有:曲阜香稻、魚農一號水稻、金谷和泗水小雜豆。林木群落情況是:濟寧市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但也有不少南、北方植物種類的引入。
現在的森林植被類型有:落葉闊葉純林、針葉混交林、針葉林等,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工林。常見的樹種有:楊、柳、榆、槐、泡桐、苦楝、臭椿及松、柏等,還有蘋果、梨、桃、山楂、石榴等樹種。濟寧市的林木中,還不乏古樹、珍木、名果,主要分布在廟宇。另外還有些珍稀樹種,如柘樹、柴藤、榔榆、皂角、青檀、黃檀、烏柏等等。全市藥用植物計92科357種,其中載培藥材80多種。
在全國要求普查的363種藥材中,濟寧市就有151種之多。全市的動物種類也比較多,飼養動物有30多種,水生魚類78種,軟體動物36種。飼養的畜禽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雞、鴨、鵝十大類群,還飼有一定數量的貂和鵪鶉。魚類資源也很豐富,共有淡水魚類8目15科55屬82種。其中鯉魚種類居多,有50種。其中鯉魚、鯽魚、中南魚、羅非魚為濟寧市的四大經濟魚類,另外還有蝦蟹類和貝類等。這些魚蝦蟹貝類最主要的分布區是微山湖。
濟寧市鳥類共有201種,包括留鳥、夏侯鳥、冬候鳥、旅鳥等。既有肉質鮮嫩的雁鴨類,如綠頭鴨、綠翅鴨,也有昆蟲天敵的鳥類130多種,還有以腐爛動物屍體為食的“清潔工”大嘴烏鴉,以及體態優美、羽毛艷麗的觀賞鳥類和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禽,如小雲雀、鳳頭百靈、丹頂鶴、白鶴、大小天鵝、鴛鴦等。在微山湖區,水鳥數量居全省首位。
礦產資源
濟寧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和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0多種。以煤為主,其次為石灰石、石膏、重晶石、稀土、磷礦、鐵礦石、銅、鉛等。全市含煤面積4826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
積的45%,估計儲量一1500米以上的為178億噸,主要分布於兗州、曲阜、鄒城、微山等地。經勘探預測,全市煤儲量260億噸,占全省的50%,為全國重點開發的八大煤炭基地之一。主要含煤地層都在10層以上,可采厚度10米左右,不僅儲量大,而且煤質優良,易於開採。稀土礦,位於微山縣塘湖鄉郗山,已探明大小礦脈60餘條,地質儲量1275萬噸,在國內僅次於內蒙古的白雲鄂博礦。
鐵礦分布於汶上縣李官集和泗水縣北山,銅礦分布在泗水縣境內北孫徐和小富莊,鉛礦分布於汶上縣毛村。這些礦儲量小,品位低,有的埋藏較深,開採不易,因此僅具有遠景意義。
特產
曲阜香稻:俗稱香大米。色白而略露青頭,米質粘細而油韌,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飯,十里飄香”之譽。又因是進獻皇帝之貢品而聞名遐爾。據《曲阜縣誌》記載:殷商時已有種植,到春秋戰國時期“種植香稻粳糯,出自逵泉左右者為上谷。”現逵泉一帶,仍然清泉噴涌,稻穀遍地。其香稻成為旅遊者爭相購買之佳品。
魯西黃牛:肉質鮮嫩,肌纖維間均勻沉積脂肪形成明顯的大理石花紋,具有無可比擬的良種優勢。周總理在世時送給日本友人兩頭魯西黃牛,現在日本有大理石花紋的牛肉比普通牛肉價格高一倍還多。此地區所產牛肉、牛皮(皮質密,韌性好,先進機器能分割六層),多用於出口,深受國內外客戶歡迎。
嘉祥魯錦:魯錦織物分服裝面料(手紡紗、手織布、各種色織布)各式服裝、床上用品、裝飾用品、浴室用品、化妝用品、墊類、仿真手工藝術品、布藝玩具、不捻絲線、床布等十大類三百多個花色品種。魯錦產品
已經成為時尚、環保、天然的織物系列的品牌。遠銷亞歐多個國家,深受中外客商青睞。為饋贈之佳品。
嘉祥石雕:嘉祥石雕歷史悠久,被譽為“古石雕博物館”。石雕雕藝精湛,風格奇異,是歷代官府向朝廷進獻之供品。特別是經過千百年的藝術錘鍊,石雕精品眾多,雕刻技法獨特,嘉祥已成為中國石獅和漫畫石刻的發祥地。改革開放後,嘉祥石雕發展迅猛,以當地盛產地天青石為主原料,輔以大理石、漢白玉等名石珍品,選材考究,做工精細,規格不一,品種繁多。主要以雕刻龍亭龍柱瓊樓玉閣、飛禽走獸、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為擅長,有圓雕、線雕、浮雕、平雕四類之分,既有古老藝術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現代藝術風格,在海內外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盛譽。1996年山東省嘉祥縣被定名為中國石雕之鄉
旅遊資源
濟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迄今已有6000多年的開發史,是東方文化的源頭,儒家文化的發祥地。這裡有遠古時代少昊帝、軒轅黃帝的聖跡,誕生了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子思子等中國古代五大聖人,孕育出底蘊豐厚、源遠流長的始祖文化、儒家文化、水滸文化和運河文化,尤其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對於中華民族乃至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有著超越時代和國界的深遠影響。“中華文化標誌城”的加快建設,對於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我市旅遊產業發展壯大必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濟寧名勝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境內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60餘處,市級145處。比較著名的有:曲阜“三孔”、魯國故城遺址、黃帝誕生地壽丘、周公廟、少昊陵、漢碑林;鄒城“四孟”、鐵山和崗山摩崖石刻、荒王陵;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曾子廟;微山殷微子墓;汶上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及佛教聖物;城區太白樓、聲遠樓、鐵塔寺、漢碑群、東大寺、戴莊教堂等。其中孔廟、孔府是中國第二大古建築群,孔林是世界上延時最久、規模最大的家族陵園,“三孔”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少昊陵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濟寧的漢碑以數量多、價值高而聞名,有“天下漢碑半濟寧”之說,武氏祠漢畫像石被稱為研究中國歷史的“百科全書”。這些名勝古蹟使濟寧成為體驗華夏文明、拜謁聖祖先賢的神聖之地。每年一屆的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已連續成功舉辦23年,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向海內外重點推出的大型旅遊節慶活動之一,成為我市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濟寧自古有“江北小蘇州”的美譽,穿城而過的京杭運河曾帶來商業文明的繁榮,使這裡至今保留著極富特色的水鄉古韻;鄒城嶧山因山勢奇特、怪石嶙峋,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孔子在此留下了“登東山而小魯”的詩句;水泊梁山因一部《水滸》而名揚天下,成為體驗宋代民風習俗的去處;曲阜石門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李白、杜甫話別之處,孔尚任寓居於此寫成《桃花扇》,使之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嚮往的地方;享有“日出斗金”美譽的微山湖常年蓄水20多億立方,湖面面積1266平方公里,曾是當年鐵道游擊隊抗擊日寇的重要戰場,一曲“微山湖上靜悄悄”至今廣為傳唱。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的自然景觀,使濟寧成為海內外遊客探幽攬勝、休閒觀光的重要目的地。2006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459萬人次,增長20.2%;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98.06億元,增長24.6%;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12.7萬人次,增長22.4 %;創匯3805.2萬美元,增長11.4%;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100.6億元,增長23.4%。友好城市
經濟發展
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22.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6.81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183.49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681.86億元,增長13.5%。在第三產業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28.9億元,增長14.2%;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增加值146.99億元,增長16.7%;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47.78億元,增長10.9%。三次產業對GDP貢獻率分別為3.1%、63.8%和33.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2.1:55.8:32.1,與上年相比,一產下降0.2個百分點,二產提高0.5個百分點,三產下降0.3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26721元(按現行匯率折算為3848美元) ,比上年增加4729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上年的2562家發展到3213家,增加651家。完成工業增加值1047.7億元,增長17.6%。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6億元,增長24.8%。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8.3億元,增長23.2%。
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32.68億美元,增長23.7%。其中出口18.65億美元,增長8.2%;進口14.03億美元,增長52.7%,貿易順差4.62億美元。
2008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48個,契約外資2.95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3.88億美元,增長22.9%。
接待境外旅遊者19.08萬人次,同比增長22.6%。國內旅遊人數2059.2萬人次,增長15.8%,國內旅遊收入146.5億元,增長20.2%。全年旅遊社會總收入150.8億元,增長19.7%。旅遊創匯6105萬美元,增長23.6%。
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19.45億元,增長18.0%。地方財政支出完成174.67億元,比上年增長22.2%,財政收支保持平衡。
年末全市總人口822.75萬人。其中,男性人口420.80萬人,女性人口401.9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28萬人,出生率為12.52‰;死亡人口4.62萬人,死亡率5.63‰;全年淨增加人口5.66萬人,自然增長率為6.89‰。
市區居民全年人均總收入16873元,增長13.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65元,比上年增長13.2%。
濟寧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年銷售收入過50億元的企業4家,利稅過億元的28家,全國500強企業5家,上市公司5家。省級以上名牌產品25種,原煤、電力、毛紡織品、工程機械、抗生素藥品、味素等產銷量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濟寧被命名為“國家級生物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兗礦、山推、魯抗股票先後在深圳、上海、美國、香港上市。濟寧先後榮獲“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信訪先進單位”和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市”、“優秀旅遊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等稱號,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行列。
固定投資
201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56億元,增長21.7%,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88.3億元,增長23.0%。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從區域看,城鎮投資完成1876億元,增長24.6%;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44.0億元、增長16.7%,第二產業1156.1億元、增長25.6%,第三產業988.2億元、增長18.2%。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2012年的2.7:48.8:48.5調整為2.0:52.8:45.2。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完成214.5億元,增長20.6%,占全部投資的9.8%其他
2013年,濟寧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5.9億元,增長13.5%。2013年,濟寧市完成進出口總額52.3億美元,同比增長2.2%。2013年,濟寧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02.2億元,增長13.3%。2013年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561.1億元,比年初增加368.9億元。2013年,濟寧市累計保險金額達到21688億元,增長125.5%。2013年,濟寧市區居民生活消費價格(CPI)總水平上漲1.5%,低於2012年漲幅0.6個百分點。社會事業
科技教育
2013年,濟寧市實施科技計畫項目399項。取得重要科研成果199項。濟寧市申請發明專利1450項,授權發明專利509項。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99家。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範聯盟4家,市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範聯盟22家。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家、企業技術中心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達68家,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4處。院士工作站42家。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國家級1處,省級3處,市級17處。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達到135萬平方米。2013年,新引進創新創業團隊5個、國家千人計畫專家5名,2013年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408人,引進國內高層次人才人2953人。2013年,濟寧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214所,在校生141萬人。其中,普通高校7所,在校研究生3502人,本專科生8.9萬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生2.7萬人;中等職業學校25所(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6.5萬人;普通高中36所,在校生13.5萬人;普通國中250所,在校生27.3萬人;國小1184所,在校生57.0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3所,在校生1281人;學前教育幼稚園1697所,在園幼兒24.9萬人。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99%以上,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5%。新改擴建公辦幼稚園864個,竣工校安工程1374個,市城區新改擴建中國小幼稚園17所,濟寧一中太白湖校區投入使用,創建"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4所。發放助學金1.9億元,資助經濟困難學生16萬人次,實施學生營養及飲水就餐改善工程,發放學生營養餐補助資金1.0億元,受惠學生40萬人次,完成119所農村中國小食堂建設任務。文化事業
2013年年末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1個,藝術表演場所10個,公共圖書館11個,民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2個,博物館與紀念館15個。其中,國家一級圖書館5個、一級文化館5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6處,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314處,文物保護機構26個。孔孟文化以孔子誕生地曲阜和孟子誕生地鄒城為主,代表景點有被稱為中國書法藝術寶庫的孔廟、“天下第一家”的孔府、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孔廟、孔府規模宏大,文物薈萃,是全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鄒城代表景點有孟府、孟廟、孟林、孟母林。運河文化京杭大運河從濟寧穿過,自元代開始,管理運河的最高衙門就設在濟寧,因而,濟寧被譽為“運河之都”作為國家運輸動脈的運河。汶上南旺鎮為“運河之脊”,建有號稱“北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堪稱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始祖文化文獻記載,炎帝曾在曲阜建立國都,因而,濟寧一帶曾是炎帝部族活動的區域。後經大禹劃九州歸兗州管轄。佛教文化汶上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塔宮出土的佛牙、舍利子等佛教聖物,震動了國內外佛教界,每年舉行的汶上太子靈蹤文化節享譽海外。中都博物館、供奉殿、大雄寶殿、汶上縣城市規劃展覽館、禮佛大道等建築氣勢宏偉。汶上縣寶相寺景區為中國國家AAAA級景區。水滸文化水泊梁山因《水滸傳》而聞名天下,忠義堂、斷金亭、黑風口、水滸寨、一關、二關等景點構築了梁山大寨的雄姿,宋江寨牆、扭頭門、宋江井、疏財台、試刀石等遺蹟訴說著英雄故事,左寨七英、雙雄鎮關、花榮射雁、逼上梁山等巨型石雕再現了好漢的風姿,大型唐三彩壁畫《水滸英雄聚義圖》、三十六天罡星雕像、大型摩崖石刻《水泊梁山記》並稱當代三大水滸藝術珍品。其中的《水泊梁山記》是著名書畫大師範曾2002年專門為水泊梁山風景區撰寫。形成了南有《岳陽樓記》、北有《水泊梁山記》的文化格局。梁祝文化梁祝故里在今微山縣馬坡一帶,郭沫若根據清人焦循《劇說》中有“嘉祥縣有祝英台墓碣文,為明人刻石”的記錄,曾派員來濟寧嘉祥了解情況,但因《劇說》中所記的祝英台墓地點不準確,故未找到。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尚未設定微山縣,墓碑所在地屬濟寧縣與鄒縣交界帶。1952年,修浚白馬河工程中,梁祝墓碑始見天日,並由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在當地保存。1976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梁祝墓碑再次被深埋地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又一次復出。梁祝墓碑立於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山水文化微山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總面積1395平方公里。醫療衛生
2013年年末共有各類衛生機構6805個,其中,醫院14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510個(含村衛生室、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25個,其他22個。共有各類衛生人員7549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2497人。醫療床位44728張。社會保障
2013年年末濟寧市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29587張,收養人員20645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325個,社區服務中心1401個。2013年接受社會捐贈4112萬元。新增養老服務床位0.4萬張,累計達到3萬張。濟寧市城市低保對象21272戶、44521人,發放低保金18047.5萬元;救助農村低保對象124115戶、241016人,發放救助金37804.8萬元;供養農村"五保"19044人,年投入供養資金8736萬元。城鄉低保持續擴面提標,新增農村低保對象61304萬人。2013年,濟寧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56元,增長9.8%;人均消費支出18502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11348元,增長13.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262元,增長15.2%。城市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4.0%、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37.4%、下降1.9個百分點。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4.9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0.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7.3平方米,增加1.8平方米。2013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08.9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45.5萬人,工傷保險108.9萬人,失業保險245.5萬人,生育保險67.0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447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630.3萬人。各項社會保險基金(不含新農合)收入合計127.9億元,同比增長12%。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城鎮職工居民醫療費最高報銷額度均提高到25萬元,新農合醫療費最高補償額度達到15萬元,生育保險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實現個人零負擔。城市建設
2013年,濟寧市城鎮化率為48.33%,較2012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順利實施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合併市中區、任城區,設立新的任城區;撤銷兗州市,設立兗州區。濟寧市區行政區域面積由884平方公里拓展到1534平方公里。濟寧市實施的重點項目共247個、完成投資369.5億元。市區兩級新修城市道路45公里,面積238.6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238.6萬平方米。濟寧市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16座,同步建設配套管網1565公里,運行規模79萬噸/日,全部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3%。2013年城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57.9萬㎡,供熱採暖總面積達到2400萬㎡,集中供熱普及率62%;新增天然氣用戶1.2萬戶,城區燃氣居民用戶達到24萬戶,燃氣普及率96.6%;供水普及率100%。交通
鐵路
南北方向: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高鐵東西方向:新兗石鐵路、棗曹鐵路公路
南北方向:京台高速、濟徐高速(在建)和220、104、105國道東西方向:日東高速和327國道、菏魚高速(在建)航空
濟寧曲阜機場位於濟寧市區西南28公里處的嘉祥縣紙坊鎮。旅遊
截止到2008年初,濟寧市共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95處,市級167處,擁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3座,山東省風景名勝區4處,4A級以上景區6處,其中明故城(三孔)旅遊區是中國第一批5A級景區;國家級、省級工農業旅遊示範點11處。太白湖風景旅遊度假區:太白湖位於濟寧市區南6公里處。199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尼山文化旅遊度假區:位於曲阜市、鄒城市和泗水縣交界處,距曲阜市區僅20公里,距日東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出口僅7公里。尼山是先師孔子的誕生地。尼山擁有多處反映孔子生平的遺蹟,其中近千年歷史的尼山孔廟和書院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下漢碑半濟寧:濟寧是發現和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區之一。已知的漢碑刻石藏量多達40種,其中漢碑21種,刻石19種,主要收藏於濟寧漢碑和任城王墓、曲阜孔廟、鄒城孟廟、嘉祥武氏祠。梁山杏花村附近的碑文等。古濟寧八景:鐵塔清梵、太白晚眺、墨華泉碧、鳳台夕照、灌冢晴煙、南池荷淨、西葦漁歌、獲麟晚渡。旅遊節慶活動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曲阜)—中國十大旅遊節慶活動之一中華母親文化節(鄒城)嶧山古廟會(鄒城)嶧陽之春桃花節(鄒城) 中國國際水滸文化節(梁山)中國孝賢文化節(魚台)中國誠信文化節(金鄉)中國石雕藝術節(嘉祥)中國太子靈蹤文化節(汶上)微山湖荷花節(微山)桃花節(泗水)中國國際大蒜節(金鄉)榮譽
全國優秀雙擁模範城 |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 |
中國楹聯文化市 | 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創建市 |
全國衛生城市 | 國家級創建創業型試點城市 |
全國雙擁模範城 | 國家最具競爭力的低碳產業基地城市 |
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城市 | 國家級園林城市 |
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 | 2012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
歷史名人
孟子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曆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讚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占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畫,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畫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濟寧素稱“聖賢之鄉,禮儀之邦”,自古人傑地靈,聖賢輩出。先後被稱為“聖人”的歷史人物共有八位。正因為有了他們,濟寧市才有資格被稱為“聖人”之鄉。
一是“元聖”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受封於太王古公亶父所居住的“周”地為采邑,故稱“周公”。他的主要政績是輔佐武王伐紂滅商,完成統一大業。他曾制定周禮,人稱“周公之典”。周公死後葬於畢原(今鹹陽北),現曲阜城東北有周公廟,以供春秋奉祀。
二是“和聖”柳下惠,春秋時期魯國(今曲阜)人。他是魯孝
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名禽,又名獲,字季。因居柳下邑,故又稱“柳下孝”。私謚曰“惠”,故人又稱柳下惠。他以正直守信而名揚四方,曾得罪臧文仲,多次被撤職。以和悅守禮而著稱,曾將一位凍僵的女子抱回室內,摟在懷裡,用體溫暖小女子,待其醒後。他並無越軌行為。這種“坐懷不亂”的佳話,千古傳頌。孟子曾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因而被人稱之為“和聖”。三是“至聖”孔子,他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學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內容,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他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培養弟子300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70餘人。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論語》一書是現存研究其學術思想的主要依據。自漢以後,其思想成為歷代封建當權者的統治思想。“至聖”,意即最高的聖人。
四是“復聖”顏回,字子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弟子。他安貧樂道,德冠四科,才智出眾,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五是“宗聖”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嘉祥縣)人,孔子弟子。樂道養親,以孝著稱。認為“忠恕”是孔子“以一貫之”的思想,矢志不移地實踐孔子學說,著有《孝經》和《大學》,在孔門中被視為道統的繼承者。
六是“巧聖”魯班,姓公輸,名班,春秋末魯國人,我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建築工匠。相傳他曾經創造攻城的雲梯和磨粉的碾,又發明了刨、鑽,改造了錛、鑿、斧、鋸等木作工具,技藝精巧,被後世工匠尊為“祖師”。《孟子》中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後人又稱他為“巧聖”。
七是“述聖”子思,姓孔名伋,孔子的孫子,曾子的學生,戰國初期的思想家。他繼承發揚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以“中庸”為自己的學說核心,著有《中庸》一書。孟子曾受業於他的門人,將其學說加以繼承和發展,形成“思孟”學派。
八是“亞聖”孟子,名軻,鄒國(今鄒城市)人,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受業於子思的門人,自稱“乃所願,則學孔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教人注重存心養性,注重氣節,去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大丈夫。著有《孟子》一書,被尊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濟寧市古代八位聖人的稱號,其中至聖孔子是北宋真宗皇帝始封;巧聖魯班是民間工匠所稱;其餘的幾位聖人均是元代文宗皇帝賜封。
當代
蔡桂勤:山東濟寧人,一代武術大師、華拳的傳播者。靳雲鵬:山東鄒縣人,北洋政府國務總理、陸軍總長。潘復:山東微山人,北洋政府末任總理,曾任張作霖安國軍政府總理。孔孚:山東曲阜人,中國著名山水詩人,現代山水詩風的開拓者。食指:原名郭路生,山東魚台人,中國新詩潮詩歌第一人。喬羽:原名喬慶寶,山東濟寧人,是中國的著名詞作家,有“詞壇泰斗”之稱。蔡雲龍:山東濟寧人,中國著名的技擊家、全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上海體育學院教授,被譽為“神拳大師”。廉立之:(1909-1986),山東泗水人,曾用名卓亭,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山東歷史學會副會長。張致一:(1914-1990),山東泗水人,著名動物學家、胚胎學家、生殖生物學家。喬海秋:(1910-1946),原名喬尚涵,山東泗水人。1937年,從兗州省立第四鄉師回泗水組織抗日武裝。1946年3月,任吉林省雙5月28日,國民黨軍隊進攻雙陽縣,掩護撤退,負傷血流不止,英勇犧牲。潘曉婷:山東兗州人,檯球球齡7年,18個全國冠軍、1個洲際冠軍和2個世界冠軍得主。2007年4月8日首奪女子花式撞球世錦賽冠軍。山東省城市
山東,古代為齊魯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省會設在濟南。陸地南北最長約420公里,東西最寬約700餘公里,陸地總面積15.67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6%,居全國第十九位。這個任務主要介紹山東城市人文,歷史,經濟等。 |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
濟南市 | 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
青島市 | 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
淄博市 | 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
棗莊市 | 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
東營市 | 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
煙臺市 | 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
濰坊市 | 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
濟寧市 | 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
泰安市 | 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
威海市 | 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
日照市 | 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
萊蕪市 | 萊城區 | 鋼城區 |
臨沂市 | 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
德州市 | 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
聊城市 | 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
濱州市 | 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
菏澤市 | 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