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陰縣

平陰縣

平陰縣,別稱“玫城”,山東省會濟南的市郊縣,屬沿海經濟開放區。因地處古東原之陰,東原砥平,故名平陰,此系以“平陰”命名之始。隋代大業二年(606年)設平陰縣,全國三大天主教聖地之一的胡莊天主教堂、濟南七十二泉的洪範池泉群和全國文明村孝直村就在這裡。平陰縣被譽為中國玫瑰之鄉、中國阿膠之鄉、和聖柳下惠故里。泰山余脈縱貫縣境中部,西部和北部有黃河流經,南部有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東平湖潤澤,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部隆起。2018年10月,獲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平陰縣平陰縣
平陰地處古東原之陰。東原砥平,又居古濟水之陰,故名平陰。平陰之名始見於《左傳》。其地望大致屬於考古學文化的海岱文化區。
平陰唐虞三代時屬兗州;春秋戰國為齊地;漢時屬兗州部泰山郡;東漢屬兗州部濟北國。
周王朝建立,分封諸侯,平陰屬齊國。
春秋戰國時期,平陰仍屬齊國。
晉時屬兗州部濟北國。
南宋時屬兗州部濟北郡。
後魏時屬濟北郡。
隋屬兗州部濟北郡(平陰、盧縣並置)。
唐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
宋、金時期,平陰縣轄旦歡、澄空、傅家岸、滑口、孝德、辛鎮、鸞翔、沙溝、寧鄉、安寧10個鄉鎮。
平陰宋屬京東西路東平府。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時,東至奉符縣(泰安縣),南與寧陽、東平縣搭界,西與東阿、茌平縣接壤,北靠長清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10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0公里,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
金屬山東西路東平府。縣境承襲自北宋,包括了肥城市境在內。
元屬山東西道東平路總管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辛鎮、沙溝等5鎮,孝德等4鄉歸肥城縣。
明屬山東布政使司東平州。明初編戶為16里,後增為19里。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平陰縣分4個鄉(北為永寧鄉,東為順德鄉,南為安樂鄉,西為西寧鄉)、26里,轄286個村莊。
清屬泰安府。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平陰縣分24里,轄328個村莊。其中黃河南12里,轄192個村莊。
平陰縣,民國二年屬濟西道,次年改屬東臨道,十七年(1928)直屬山東省。
1933年平陰縣劃分5個區、11個鎮、181個鄉、365個村。其中黃河南3個區,轄8個鎮、110個鄉。
1939年10月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下設6個區。
抗日戰爭期間,民主政府將平陰縣劃屬泰西專區。1942年12月調整為7個區,平陰縣與東阿縣東部合為平阿縣,隸屬晉冀魯豫邊區。1945年撤平阿縣恢復平陰縣。1946年改屬泰西專區,1946年11月黃河北的四區(牛角店)、五區(旦鎮)整體劃出。平陰縣民主政府設4個區。1948年3月平陰縣設聯防片62個。
1950年5月屬泰安專區。1958年11月平陰縣併入東平縣,屬聊城專署。1959年10月恢復平陰縣,屬濟南市。1960年4月屬菏澤專區。1961年2月12日屬濟南市,同年4月18日由濟南復屬泰安專區。1985年3月27日屬濟南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10月平陰縣調整為6個區,撤銷聯防片,區下設88個小鄉。
1952年平陰縣調整為7個區1個鎮(東阿),新設五區(丁口)、七區(舊縣),區(鎮)下轄59個鄉。
1956年6月撤區並鄉,將平陰縣7個區1個鎮、59個小鄉合併為21個鄉鎮。
1958年4月22日,撤銷三皇、毛鋪、刁山坡、丁口、太和、濕口山、石碑子、吉城、黃坡9個鄉,新設大站鄉,調整為13個鄉鎮。
1958年9月21日,平陰縣由13個鄉鎮合併為8個鄉鎮:尹莊鄉併入城關鎮,安城鄉併入欒灣鄉,大站鄉併入夏溝鄉,孔村、店子兩個鄉併入孝直鎮,洪範、李溝、舊縣、東阿鄉(鎮)區劃不變。同年10月初,8個鄉鎮改為8處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16日,8處人民公社合併為5處(洪範、舊縣併入東阿公社,李溝併入夏溝公社,孝直、城關、欒灣不動)。11月28日,欒灣公社併入城關公社,平陰縣設定城關、東阿、夏溝、孝直4處人民公社。
1959年1月30日,平陰縣併入東平縣。9月14日,恢復平陰縣,同時將東平縣的接山、大羊、花籃店、水河4處公社劃歸平陰縣。9月26日,長清縣孝里公社劃歸平陰縣。1960年2月13日夏溝公社改為玫瑰公社。1961年3月、7月梁山縣的黃花園公社、宿城公社先後劃歸平陰縣,至此平陰縣轄11處公社。10月5日接山、大羊、花籃店、水河、黃花園、宿城6處公社劃歸東平縣;孝里公社劃歸長清縣。平陰縣轄4處人民公社,325個生產大隊。1962年2月14日4處公社調整為8處。1963年3月增設安城、孔集、李溝、店子、太和、東三里6處公社,至此平陰縣共有14處公社。5月23日太和公社併入東阿公社,東三里公社併入城關公社,平陰縣共有12處公社,下轄364個生產大隊、2290個生產隊。
1976年3月27日,平陰縣12處公社設管理區52個。
1978年10月,安城公社併入欒灣公社、孔集公社併入玫瑰公社、李溝公社併入孔村公社、店子公社併入孝直公社,平陰縣共設8處公社。1979年1月恢復12處公社,轄362個生產大隊、1804個生產隊。
1984年5月,撤銷人民公社體制,平陰縣建立8個區、6個鎮、25個鄉。撤銷生產大隊、生產隊,建立371個行政村、1767個村民小組。
1985年9月20日,撤區並鄉,平陰縣建立5鎮7鄉。平陰縣共371個行政村,421個自然村。
1993年4月21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玫瑰鄉、洪範池鄉,分別設立玫瑰鎮、洪範池鎮。平陰縣轄7鎮5鄉。
1996年1月23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舊縣鄉劃歸泰安市東平縣。至此,平陰縣轄7鎮4鄉,345個行政村,388個自然村。
2001年5月,經濟南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濟西工業園區,轄尹莊、西三里、畢莊、葛莊、中土樓、北土樓、南土樓、大佛寺8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2005年11月下旬,平陰縣鄉鎮行政區劃由11個鄉鎮(平陰鎮、欒灣鄉、安城鄉、玫瑰鎮、刁山坡鎮、東阿鎮、洪範池鎮、李溝鄉、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調整為7個。具體為平陰鎮不動;欒灣鄉、安城鄉合併為一個鄉,合併後的名稱為安城鄉,辦公場所在安城鄉;刁山坡鎮、玫瑰鎮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玫瑰鎮,辦公場所在玫瑰鎮;東阿鎮不動;孔村鎮、李溝鄉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孔村鎮,辦公場所在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孝直鎮,辦公場所在孝直鎮;洪範池鎮不動。
2010年5月24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陰縣撤銷安城鄉,設立安城鎮,鎮政府駐原安城鄉政府駐地,撤銷平陰鎮,設立榆山、錦水2個街道辦事處。
調整後的區劃為:錦水街道榆山街道安城鎮、玫瑰鎮、東阿鎮、孔村鎮、孝直鎮、洪範池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陰縣地處東經116°12’至116°27’,北緯36°1’至36°23’,位於山東省西部,距省會濟南市60公里,與肥城、東平、東阿、長清等縣(市)區接壤,總面積827平方公里。

地質

平陰縣平陰縣
平陰縣主要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下奧陶系和中、上寒武系地層。平陰縣處於三級構造單元魯西斷塊隆起之次一級構造單元泰山斷凸帶的西翼。區內地層呈單斜構造,傾向北西,傾角5º~8º,局部10º~15º。由於所處構造部位較泰山凸起區較遠,因而受歷次構造運動影響較小,地層一直較穩定,地質構造規模及發育程度也相對較弱。

地貌

地勢南高北低,中部隆起。主要地貌類型分為四種:山地占總面積的30.80%;丘陵占總面積的33.30%;平原占總面積的24%;窪地占總面積的11.90%。

地形

平陰縣地處泰山山脈西延余脈與魯西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中部隆起,屬淺切割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區。區內山巒崗埠綿延起伏,縱橫交錯,遍布平陰縣大部分地區。平陰縣山地丘陵面積515.1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2.3%。境內除沿黃地區與東部匯河流域為沖洪積平原和局部窪地外,其餘皆為低山丘陵區。海拔高程一般在100米~250米,最高點大寨山海拔494.8米,最低點城西窪海拔35.5米,形成了本縣以丘陵台地為主,平原、窪地為次的地形分布特徵。

土壤

境內土壤主要分為3個土類、7個亞類。
褐土類:有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3個亞類,面積60920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73.66%
潮土類:有褐土化潮土、潮土和鹽化潮土3個亞類,面積7980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9.65%,主要分布在沿黃衝擊平原地帶。
砂漿黑土:即砂漿黑土1個亞類,面積866.7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1.05%,主要分布在孝直鎮的東部和店子鄉西部的沿匯河兩岸的扇間窪地上。

植被

平陰縣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平陰縣自然植物資源有126科、185屬、368種,其中木本植物資源為52科、74屬、132種及變種。2003年,平陰縣農作物種植面積48541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0.68%。
防護林多分布於丘陵山地,多為側柏純林,少部分為刺槐、側柏混交林;用材林和道路植樹多為速生楊;經濟林以蘋果、葡萄、玫瑰花和乾雜果為主;其他如泡桐、香椿、臭椿多為“四旁”植樹。

氣候

平陰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多春旱,春季升溫快,夏季來得早,夏初常有乾熱風。四季總的氣候特徵是:春季乾燥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
日照時數累年平均為2371.2小時,日照率為53%。年平均氣溫13.6℃,無霜期204天,年平均降雨量640毫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平陰縣發現礦種(亞礦種)12種,主要為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磚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礦泉水、地熱、鐵等。
境內主要是鐵礦,位於洪範池鎮境內,主要分布於東峪南崖、書院、周河、紙坊、張海、王莊等地。礦區共有六層礦,礦層呈薄層狀、透鏡狀,形態簡單。
白雲岩分布於縣城南部西橋口及東南部賢子峪,查明資源面積5.05平方公里。
水泥用灰岩分布於平陰縣東部毛鋪村南、東南部東蠻子村南、西南部吉莊村南。查明資源量面積5.83平方公里。
水泥配料用粘土分布於平陰鎮土樓村,查明資源量面積1.68平方公里。
水泥配料用紅土分布於平陰縣西南部吉莊村,查明資源量面積0.36平方公里。
建築石料用灰岩分布於欒灣鄉、安城鄉、平陰鎮、孔村鎮、玫瑰鎮、刁山坡鎮、東阿鎮。預測資源量1075.91萬立方米。
制灰用灰岩分布於刁山坡鎮、玫瑰鎮、平陰鎮、欒灣鄉、孝直鎮、李溝鄉。預測資源量754.49萬噸。

土地資源

2003年,平陰縣土地總面積82700公頃,其中已利用土地面積70400公頃,占總面積的85.13%;未利用土地面積12300公頃,占總面積的14.87%。
2003年,平陰縣耕地面積27833.3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33.65%;平陰縣園地面積9913.3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12%;平陰縣林地面積11286.7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13.65%;平陰縣居民及工礦用地面積11200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13.54%;平陰縣交通用地面積3000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3.63%;平陰縣水域溝渠面積7166.7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8.66%;平陰縣未利用土地面積12300公頃,占平陰縣土地總面積的14.87%。

水資源

醫療礦泉水位於刁山坡鎮大孫莊村的地熱井,井底溫度28.6℃,井口溫度27℃,屬低溫溫泉醫療礦泉水。
平陰縣洪範池礦泉水,可采資源量240立方米/日,礦區面積1.6平方公里,開採深度300米。
地表水資源量包括當地地表水和黃河客水兩部分。當地地表水資源量,平陰縣多年平均降水量631毫米,平均徑流深88.2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6457.9萬立方米,多年平均當地地表水可利用量1094.1萬立方米。黃河客水資源量,平陰縣沿黃河建有16處揚水站,總提水能力43.7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引黃水量3488萬立方米。
平陰縣淺層地下水總儲量77442萬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入滲補給量12958萬立方米,河渠滲漏補給量36.9萬立方米,灌溉回歸補給量1732.3萬立方米,總補給量14727.2萬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採量12437.16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03年,平陰縣總人口363051人,分布於縣城和11個鄉鎮,其中平陰鎮105679人,東阿鎮38706人,孝直鎮36353人。李溝鄉人口最少,僅13917人,不足兩萬人的鄉鎮還有玫瑰鎮、安城鄉。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39人。平陰鎮人口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1174人;李溝鄉人口密度最小,每平方公里214人。平陰縣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56‰。2003年,遷入3627人,遷出4708人,機械增長率為-2.98‰。男女比例為100.47:100。
2007年平陰縣年末戶籍總人口達368702人,同比增長0.3%。
平陰縣2012年年末戶籍總人口達37.09萬人(根據二代身份證換證清理結果核實),同比下降0.7%。平陰縣人口出生率9.52‰,死亡率9.51‰,人口自然增長率0.01‰。平陰縣男女性別比為100.6:100。
2014年末總人口37.4萬人(摘自《山東統計年鑑2015》)

民族

2003年根據縣公安局戶政科統計,平陰縣共有民族18個,總人口為363051人,其中漢族人口362813人,占總人口的99.93%;少數民族17個,人口238人,占總人口的0.07%。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回族107人,滿族43人,壯族12人,蒙古族12人,僳僳族20人,朝鮮族5人,苗族5人,黎族4人,景頗族4人,彝族3人,白族2人,土家族2人,赫哲族2人,哈尼族1人,東鄉族1人,納西族1人,仫佬族1人。

經濟概況

平陰縣平陰縣
2012年平陰縣完成生產總值164.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91億元,同比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90.73億元,同比增長13.3%;第三產業增加值47.59億元,同比增長10.0%。經濟結構調整穩步進行。三次產業比例由2011年的15.8:57.5:26.7調整為15.8:55.2:29.0。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企業24家,實現產值72.45億元,增長10.1%;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4.4%。

第一產業

2012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6552公頃,比2011年增長0.5%。糧食產量23.97萬噸,增長4.0%;肉類產量4.56萬噸,增長4.9%;禽蛋產量3.31萬噸,增長5.1%。
2012年落實糧食直補413萬元,良種補貼365萬元,農資綜合補貼2537萬元,農機補貼719萬元。

第二產業

2012年,平陰縣9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4.15億元、利潤24.81億元、利稅33.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7%、9.0%、8.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9.67億元,同比增長17.7%;2012年工業用電量99879萬千瓦時。
2012年,30家龍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7.68億元、利潤21.63億元、利稅29.02億元,分別占平陰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77.2%、87.2%和86.7%,分別增長11.9%、5.6%和2.2%。
2012年,平陰縣建築業增加值9.04億元,增長15.1%。資質以上建築企業30家,總產值15.32億元,利稅11.9億元,分別增長30.6%、125.4%。房屋施工面積147.87萬平方米,增長22.7%;房屋竣工面積43.67萬平方米,增長112.8%。

第三產業

2012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8.60億元,增長32.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9.18億元,增長0.5%;第二產業投資71.02億元,增長23.2%;第三產業投資48.40億元,增長60.2%。
2012年,平陰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5.16億元,增長15.1%。
2012年出口創匯(海關口徑)50497萬美元,增長10.9%。平陰縣引進內資58.4億元,增長67.1%。契約利用外資1567.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07.5萬美元,增長353.1%。
2012年年末公路通車裡程1228.6公里,比2011年增加45.5公里。
2012年郵政業務總量1502萬元,同比下降5.1%。
2012年,平陰縣地域財政收入219156萬元,同比增長11.6%。
2012年,平陰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9.67億元,比年初增加13.99億元,增長14.6%。
2012年,平陰縣共有保險單位22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635萬元,同比增長20.0%;保險營業支出6930萬元,同比增長4.6%。

社會事業

科技教育

2012年,平陰縣共有教職員工3610人,其中:專職教師3068人。各類學校在校學生41526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6681人,同比增長1.0%;中職在校生2586人;國中生在校人數為12158人,同比下降1.6%;國小生在校人數為20035人,同比下降3.9%,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加固重建校舍10.6萬平方米,累計發放各類助學金455.6萬元,免除中職生學費14.85萬元,發放中職資助金172.28萬元。
2012年專利申請總量553件,增長40.0%;專利授權總量398件,增長33.1%。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51項,取得科技成果7項,其中有7項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4個項目獲得2012年濟南市科技進步獎。

衛生醫療

2012年,平陰縣擁有衛生機構75個(醫院9個),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355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367人。平陰縣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6.9人,萬人擁有病床36.5張,同比增加4.5張。2012年平陰縣衛生機構共診療89萬人次,住院3.8萬人次,健康檢查15萬人次。

文化事業

2012年年末擁有文化館、文化宮、博物館、圖書館各1個,圖書館圖書總藏量3萬餘冊。

城市建設

2012年,縣城建成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和面積分別達到70.5公里和190萬平方米。縣城規劃區面積達到87平方公里。
2012年管道天然氣供氣量386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2.5%,液化石油氣供氣量510噸,天然氣和煤氣用氣人口8萬人。集中供熱面積2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5%。2012年自來水供水量547萬噸。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0%。

社會保障

平陰縣平陰縣
2012年平陰縣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人數達40850人,養老保險費共征繳23518.29萬元,收繳率為99%。收繳工傷保險金738.4萬元,支付913.8萬元。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數達15143人,共收繳養老保險費10827萬元,收繳率達99%,支付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2389萬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繳7916萬元,支付7619萬元。收繳失業保險金2728萬元,支付941名失業職工失業救濟金7017人次897萬元。新農合人均籌資額提高到300元,參合人數增加到26.5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184452人,共征繳養老保險費2853萬元,共支出養老保險費3955萬元。
城鎮低保標準每人每月達到35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達到2300元。平陰縣1380人享受城鎮低保,4600人享受農村低保,2012年發放低保金1607萬元。

居民生活

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18559元,比年初增加3159元,增長17.0%。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29223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3.2元,增長14.2%。農民人均純收入為9632元,同比增長13.5%。城鄉居民收入比1.76:1,與2011年持平。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268.1元,增長9.4%。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9.1%。
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3.1平方米,與2011年持平。平陰縣農民人均居住面積38.2平方米,人均比2011年增加0.5平方米。

旅遊

平陰縣平陰縣
雲翠山位於洪範池鎮南2公里處,海拔474.9米。其中南天觀建於元代大至四年,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丘處機曾修煉於此,為當時全國四大名觀之一,觀中的日月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翠屏山,位於平陰縣城西南12.5公里,列濟南市風景旅遊區之一。
大寨山,位於洪範池鎮東南,海拔494.8米,為平陰縣境內最高峰。
洪範池又名龍池,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洪範九泉”之首。
獅耳山,又名虎窟山,海拔250米,位於現平陰縣東阿鎮西兩公里的范莊村南。
玫瑰湖濕地位於平陰縣城西部,原生態濕地特徵明顯,有國家Ⅰ級、Ⅱ級保護動植物30多種,各種樹株60萬餘株、水面6000餘畝。

特產

特色小吃
平陰豆腐皮 東阿鎮醬菜
平陰炒雞 玫瑰花蕾
東阿鎮白豆腐 福牌阿膠
阿膠羹 聖井牛肉
玫瑰梨丸子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