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區

淄川區

淄川區是淄博市轄區。淄川區東西長49千米,南北寬42千米,總面積999平方千米,2011年64萬人。轄3個街道、9個鎮。區政府駐般陽路街道。 淄川區以山地、丘陵為主。淄河、孝婦河、范陽河由南而北流境內,水源充足。年平均氣溫12.9-13.1℃,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 淄川區有蒲松齡故居、馬鞍山抗日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河慘案發生地、清“大漢德主”舊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蹟還有蘇相墓、楊寨塔、聊齋園、淄川遊樂園等。 淄川區有“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山東省紡織服裝名城”等稱號。

基本信息

城區

1
西漢初設般陽縣(因治所位於般水之陽而得名),又名龜城。曾為縣、州、郡、路治所。初為土城,後幾經重修。明·崇禎九年(1636年)改建為石城,周圍8里,設四門。建國後,城區不斷擴大,現城區面積18.2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淄川區  淄川區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設般陽縣(現留仙湖公園東側就有一段漢代土築城牆),因城南瀕臨般河而名。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年)改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取名淄川縣,因瀕臨淄水而名。《括地誌》雲:“俗傳雲禹理水功畢,土石黑,數里之中,波若漆,故謂之淄水也”。

般陽縣城東南方有山,叫五松山,山後有嶺,叫天齊嶺,嶺上有一石幢,石幢下有一神龜。張唐卿《孝義天齊嬤嬤幢》記載:“《齊諧》曰:天齊淵水,都南郊。又西南80里,有石幢,一曰嬤嬤幢。石幢者,齊地遺風也,莫知起時。古人享祭神靈,必立石幢,或柴或望,以達天聽。或曰,禹布土以定九州,得天齊嬤嬤之助,立此石幢者,以敬神明。”

遠古時,般河和孝河經常泛濫,而般陽縣城相對低洼,經常受水災。人們苦不堪言,就到嬤嬤幢祈求天齊嬤嬤保佑。由於龜有辟邪化災、增添福氣兼長壽和善良的靈性,能給人帶來吉祥幸福,於是天齊嬤嬤便委派幢下神龜遷移到般陽城邊的湖泊中居住,保佑般陽平安。此後果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淄川區  淄川區
舊淄川縣誌曾經根據傳說記載:縣城在建設時,東南天空有祥雲閃現,施工者挖掘城壕時,果然挖出一隻烏龜,人稱神龜,這就是般陽古城又名“龜城”的來歷。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淄川知縣楊武再修城時,按其傳說,把舊城依據地形規劃建設為龜型。西南為首,四門為足,預備倉為腹,按照龜紋形狀設有東西、南北向街道,般水向北、向西環城入孝水,四門外護城河圍城而流,東北隅為尾。又隔數十年後,知縣魯惠於正德十四年又對城池維修,挖出小烏龜數十個,這更神化了“龜城”的傳說。前幾年在留仙湖清淤時,又從湖裡挖出了三隻大龜,再一次驗證“龜城”傳說的真實性。

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為淄川縣,唐初置淄川郡。宋置淄川郡屬京東東路。元設般陽路,治所在淄川城。明初設般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縣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為淄川縣,屬濟南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後,廢府設道,淄川縣屬濟南道。民國17年(1928年)撤道,民國20年(1931年)縣轄十路改為九區。1948年3月,淄川縣全境解放,轄11個區。1955年4月,淄川縣制撤銷,原縣境內建立楊寨、洪山、崑崙3區。1956年2月,撤銷崑崙、楊寨兩區,設淄川區。1958年4月,洪山區撤銷,歸淄川區。

行政區劃

原淄川建制(2010年前):轄4個街道、14個鎮、3個鄉:般陽路街道、松齡路街道、商城路街道、鐘樓街道、城南鎮、崑崙鎮、磁村鎮、嶺子鎮、商家鎮、雙楊鎮、黑旺鎮、淄河鎮、東坪鎮、西河鎮、龍泉鎮、寨里鎮、羅村鎮、洪山鎮、太河鄉、峨莊鄉、張莊鄉。

現淄川建制(2010年後):轄經濟開發區,般陽路街道、將軍路街道、松齡路街道3個街道,洪山鎮、崑崙鎮、雙楊鎮、羅村鎮、寨里鎮、龍泉鎮、西河鎮、太河鎮、嶺子鎮9個鎮。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底,淄川區戶籍人口為73.19萬人,性別比例為102.06:100,平均每平方公里731人。2000年農業人口457482人,非農業人口213383人;出生人口6933人,出生率10.34%,死亡4703人,死亡率7.02%,自然增長率3.33%。

2011年底,淄川區有648001人。其中,男323473人,女324528人,性別比例為100:100.33,平均每平方公里675人。農業人口388552人,非農業人口259449 人。2011年出生人口4992人,出生率7.49%,死亡3754人,死亡率5.78%,自然增長率1.71%。

民族

漢族人口居多,有670008人,少數民族857人,其中,回族647人,滿族104人,蒙古族32人,黎族26人,佤族9人,壯族8人,苗族5人,朝鮮族5人,錫伯族5人,其它民族16人,主要分布在洪山、、崑崙、寨里、嶺子、西河等鎮以及將軍路、般陽路、松齡路等街道辦事處。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淄川區位於淄博市中部。地處東經117°41'~118°14',北緯36°22'~36°45'。南鄰博山區,西接章丘市,北與周村、張店、臨淄三區相連,東傍青州市,東南與臨朐、沂源兩縣接壤。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42公里,總面積960平方公里。

地形地勢

淄川區位於淄博盆地中部,其東側、東南側、西南側為中低山區,局部為山間窪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則逐漸過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最高峰黑石寨,位於峨莊鄉後紫峪村東部,海拔923米,最低點是楊寨鎮北部,海拔48米。地形分為平原、丘陵、山區三類。其中平原面積93.175平方公里,地面標高均在100米以下,平均地面坡度1/200。丘陵面積345.321平方公里,高度150米左右。除平原、丘陵外,其餘皆為中低山區,多數山峰高度在500米以上。

淄川區山丘起伏連綿、縱橫交錯,共有大、小山頭1945個,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17個,500~800米的499個,300~500米的623個,其餘為300米以下。主要山頭有

黑石寨:海拔923米,位於峨莊鄉後紫峪村東部,為區內最高山峰。

三台山:位於崑崙西北5公里,跨越崑崙、磁村鎮界向北毗連鳳凰山。山坡平緩、較圓禿,一般傾斜35~50°,主峰三台山海拔360米。

黌山:位於淄城東北5公里,跨越寨里、羅村、雙溝鎮邊界,其山勢為NE向,由南向北逐步降低,主峰海拔320.25米,地下礦藏豐富,山陽有鄭公(康成)書院,山陰有鬼谷(子)洞,是區內歷史上名山。

氣候特徵

淄川區地處暖溫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9-13.1℃,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

水文特徵

淄川區境內自東向西有4條過境河流皆屬小清河水系,發源於泰沂山區北坡中低山區,由南向北經本區單獨出境,匯入小清河。

淄河發源於萊蕪市碌碡頂魯山一線(淄河與沂河分水嶺),向北流經博山、淄川、臨淄、壽光匯入小清河。全長122.55公里,其中流經淄川區境33公里,區內流域面積385.8平方公里。太河水庫位於區境淄河上,壩長1182米,庫容1.23億立方米,庫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780平方公里。

孝婦河發源於博山區禹王山、青石關、岳陽山一線中低山區,流經博山、淄川、張店,在馬尚與范陽河匯合,再經桓台縣匯入小清河。其中流經淄川區境26.5公里,區間流域面積396.8平方公里。河上建有樊家窩、淄城、賈村三閘壩。孝婦河支流在淄川區有般河、錦川河、三里溝河、七里河等10餘條。

范陽河分南、西兩支,南支發源於區境內寶山、五股泉、博山區青龍灣一線;西支發源於鄒平縣長白山、白雲山、跑馬嶺一帶。兩支流在萌山水庫匯合,後至張店區馬尚與孝婦河匯流。區境內南支長17.5公里,西支長16公里,流域面積199.9平方公里。

青楊河發源於博山區雙堆山一線中低山區,流經嶺子鎮西部邊緣,經章丘市匯入小清河。區內長度7.3公里,流域面積16.55平方公里。

淄川區河流為山溪性河流,泉水出入較多,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及轉化較為頻繁,因此河道延續時間較長,水量較大。因礦業排水及工農業用水大量增加,加之山區水土流失,泉水大部乾涸,河道徑流減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淄川區伴生、共生礦多,礦產資源組合好,煤炭、耐火材料、紫砂、陶土、鋁土礦、石灰石、鐵礦石、石英等儲量大,分布廣。煤炭可采儲量1500萬噸,耐火粘土儲量為841萬噸,頁岩質紅粘土(紫砂)儲量為1000萬噸,花崗岩儲量1000萬噸,石灰石儲量2萬億噸,鐵礦石儲量60萬噸,石英砂儲量1500萬噸。

土地資源

淄川區內以山地、丘陵為主,總面積149.9萬畝,其中耕地35萬畝,僅占總面積的23.36%,林地23.6萬畝,占總面積的15.77%,未利用土地42.2萬畝,占總面積的28.15%

生物資源

淄川區地形複雜,生物資源豐富。林木資源,共有樹種40科、78屬、146種,鄉土樹種有楸、國槐、側柏等,引進樹種有楊樹、桐樹等,經濟樹種有梨、杏、蘋果、花椒、柿子、軟棗、山楂、香椿等,其中池板梨、無核軟棗遠近聞名。動物資源中,大牲畜有牛、馬、驢、騾;肉食畜有豬、羊、兔;家禽有雞、鴨、鵝。飼草、飼料資源豐富,具備發展畜牧業的條件。獸類有狐狸、獾、黃鼠狼、刺蝟等。禽類有斑鳩、喜鵲、烏鴉、啄木鳥、貓頭鷹等。魚類有鯉魚鯽魚鮎魚、蝦、鱉等。昆蟲有蠶、蜂、山蠍等。中草藥資源遍及淄川區,有黃芩、半夏、荊芥、防風、蒼朮、丹參、土元等100多種。

社會事業

科技

2010年,共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畫67項,其中申報國家級計畫7項。共有8個項目分獲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加強專利申請工作,專利申請957件。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增多,有2家企業被認定為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使淄川區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16家。

2012年,淄川區獲得省級科技獎勵4項,專利申請量1297件,授權專利347件。

教育

2010年,淄川區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生鞏固率、國中生入學率均為100%,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率為100%。聯考本專科錄取人數達4099人。年末淄川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85處,其中普通高中3處,普通國中27處,職業中專8處,國小60處,幼稚園84處。共有在校學生109928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12569人,國中在校學生34531人,職業中專在校學生10503人,國小在校學生36235人。

2012年,淄川區中等職業、技工學校4所,在校生9092人。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學3所,在校生1.54萬人;國中2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在校生2.86萬人;國小54所,在校生3.21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02人。

文化

2010年,淄川區組織舉辦了2010年淄川地區春節聯歡晚會、元宵節民間藝術進城表演、大型焰火晚會等新春文化活動,文化市場得到進一步規範。聊齋俚曲、孟姜女傳說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發掘、傳承和保護。

2012年,淄川區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32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所,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

衛生

2010年,合作醫療實現全復蓋,參合率為99.97%,以村為單位復蓋率達100%。農村衛生基礎建設得到加強,公共衛生整體推進,社區衛生穩步發展,愛國衛生深入開展。年末淄川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95個,實有病床281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383人,其中執業醫師1383人,註冊護士1540人。

2012年,淄川區醫院、衛生院31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各類衛生機構共有床位3199張,衛生技術人員4385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2143人,註冊護士1737人。

體育

2010年,在第二十二屆山東省運動會期間,淄川區承辦了射箭比賽工作。

2012年,淄川區有體育場1座,全年參加省級及以上體育比賽共獲獎牌78枚,其中金牌29枚。

政治

2014年淄川區主要領導
書記 楊洪濤
副書記 李新勝、閻炳義
常委

王召槐、白相房、李涌、馮麗萍、楊國明、尚武、包希安、高方、旦正昂傑[

名優特產

柿餅柿餅
淄川區土產主要有甜杏米、池梨、無核軟柿餅、花椒、花生等,大部分產於東部山區,銷往中國各地。

出口產品有柿餅、山楂餅、杏仁、槐米,除柿餅大部分銷往日本外,其餘由省、市外貿單位統一出口。淄硯為淄川特產,均為手工製作,產品多達100多個品種,80年代曾出口日本,現大部分銷往北京、廣州等地。氈帽、砂鍋為傳統特產,盛產於五、六十年代,現產量低且消費少。

地方名吃有肉燒餅、紀氏餚雞等。特別是肉燒餅具有餅皮香脆、餡味鮮美之特點,自19世紀末至今,一直是淄川的麵食名吃。

道口鹹菜是淄博地區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漢族傳統名吃,用料考究,工藝複雜,成品具有鮮、香、辣、甜等多種口味,香脆適口。道口鹹菜具有300多年的醃製歷史,道口鹹菜以時令蔬菜瓜果等為原料,輔以糖、酒、鹽、醬油等精製而成。

風土人情

穿壽衣

壽衣,俗稱“老衣裳”。人亡後,兒女為其穿壽衣,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和女兒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和兒媳來料理。壽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綢緞做,怕來生變成獸類和斷子絕孫,多用絹棉做成,取“眷戀”、“緬懷”之意。衣褲的件數,忌雙喜單。博山居民為死者做壽衣一般須要“五領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裙褲。無論何時亡故,都要以棉衣為主。

壽終

人死後,全家舉哀,將死者移入正房迎門的靈床上。靈床有的用現成的木床,有的用門板或葦箔在長凳上搭成,還有的臨時用土坯壘起,上鋪一床單或褥子而成。死者臉蓋黃表紙,口含銅錢(亦有含珍珠之類的)。靈床前置供桌,放“照屍燈”,預防狗貓進來,焚香設牌位,並供小米飯1碗,上插竹筷1雙,叫“倒頭飯”。子女輪流守護,叫“守靈”。

家族鄰居幫助辦理喪事,發訃文、告親戚,幫喪者為首的叫“大總”。同時每天早、中、晚飯前3次到土地廟“送漿水”,漿水多由生水、麵粉、小米混合而成,裝在壺裡,有的壺裡只裝清水,也叫做漿水。扎製紙車、紙馬,用黑面烙制“打狗餅”、“打狗棒”,取意西天路途遙遠,又有惡狗攔路,一旦遇到惡狗便可用棍子打它們,同時把打狗餅扔出去餵狗,以便趁機脫身。此後是“指路”,死者長子站在板凳上,手舉扁擔,面西而呼死者的稱謂,後說“上西方大路朝佛”,連喊4次,燒紙車紙馬,送亡者歸西。

弔喪

親友按訃告訂的日期,在開墓安葬之日前來弔喪。院內設靈棚、立牌位,孝子麻衣素服,向前來弔喪的親朋、鄉鄰磕頭拜謝。一般鄉鄰只付喪儀(現金)叫“付人情”。至愛親朋則先付奠儀,後將祭品置於靈前,向靈位跪拜,奠酒3盅(張店為4盅),放聲痛哭,叫“拜祭”。

入殮

死者入棺謂之“入殮”。棺材俗稱“壽材”,多用楊、柳、榆、槐等雜木製成,殷實人家則用柏木。窮苦人家有的僅薄棺一口,葦席一領。入棺前先在棺內鋪香表墊褥,再由兒女親屬用棉絮蘸酒為死者擦臉淨面,之後入棺。於亡者身旁放香表、草木灰及死者生前所愛之物,蓋棺封口,大殮告成。此後,每天3次燒紙哭祭。

出殯

一般於人亡後第三日或第五日出殯,大家富戶亦有第七日、九日甚至四十九日出殯者。期間,有的請僧道設壇場作佛事,誦經超度。亡者配偶如有先逝者,喪主須於發喪前一日的晚上迎其靈共祭。

殯葬大體有燒炕(亦叫暖墓)、起靈、送殯、路祭、下葬成墳等程式。起靈前(臨淄為起靈的前一日),一般先有亡者親屬(多為女眷)去墳內點火燃燒,叫“燒炕”,博山、臨淄多是於墳內設火煎糕叫“暖墓”。臨淄在起靈前還有在靈棚內吃一頓水餃的習慣,謂之“吃團圓飯”,並邊吃邊填滿“獻食罐”。

之後,把靈前的飯碗打掉,由十餘人抬棺起靈,長子頂棺打瓦,此時家人親友隨靈哭送,到門外停靈奠祭。出殯時,長子或長孫打白幡,外甥打花幡在先引靈柩前往塋地,女孝家一般在柩後坐哭,不跟往塋地。出殯的隊伍到村(街)頭要暫停,進行路祭。在靈前擺好桌椅、供品,親友一一拜祭。棺至墓地後,先燒輓聯紙紮(臨淄居民還要把“獻食罐”放入墳內),待孝家查看墓穴後,方下葬填土,插幡幢(亦有插秫秸者)於墳頂,至此新墳築成。返回時,每個孝家分享一份切碎的饅頭、豆腐等物。

謝客

殯後的翌日拂曉,死者的兒孫穿孝服到弔喪者家中致謝,一般只是在門前高呼“謝客”,主人聽見,可回聲“聽到”,表示已知禮。

祭祀

殯後第三天(亦有第二天者)亡者親屬著孝服至墓地供祭,繞墳轉3圈,拋撒五穀糧,添加新土,謂之“圓墳”。人亡後第三十五天叫“五七”,一百天叫“百日”,屆時孝家都要到墳上祭祀,通常做“五七”、“百日”墳時,前者提前,後者延後,謂之“長百日短五七”。周村多是於半夜三更上墳祭祀。上“五七墳”時,死者親屬要帶著金銀山、搖錢樹、聚寶盆等紙紮和供品祭祀。

持服

也叫吃服。安葬後,亡者家屬要穿孝服守孝,謂之“持服”。持服期,兒女為3年,侄孫輩為1年,期間,兒女一般不理髮,不問世事。

三四十年代,一些村社普遍建有“老人會”(亦叫“孝帽會”、“架子會”等)。凡家有老人者均可參加,遇有喪事,會友集資進行互助,有錢出錢,無錢出人,至入會者各家都經過一次喪事,此組織即告解散。建國後,老人會組織很快消失。舊時的喪葬禮也逐步得到改革,設壇超度、送漿水、指路等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東西基本根除。遇有喪事,只為死者穿壽衣,入棺成殮,親友送喪儀,叩頭祭拜,送往墳地埋葬,持服守孝等。

20世紀60年代後,除回民外,城鄉開始實行火葬制度,建立骨灰盒存放室,親屬戴黑紗或孝章,鄰里送花圈、挽幛致哀,但在農村有不少人家仍將骨灰土葬。“三日”、“五七”、“百日”祭仍保留,以表哀思之意。

風景名勝

概況

淄川區淄川區
淄川名勝古蹟遍布淄川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蒲松齡故居、馬鞍山抗日革命遺址,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寨里大張古瓷窯址、磁村古瓷窯址、郝家古窯址、西坡地古窯址、劉德信起義“大漢德主”政府遺址、太河慘案紀念地──釣魚台、楊寨古塔、蘇相墓。此外,還有聊齋園、留仙湖公園和淄川遊樂園、奎盛園、梓童山風景區、文峰山風景區等新建景區。

淄川古八景

崑崙疊翠

今崑崙鎮的崑崙山,地形如軲輪,又名軲輪山。山上林木鬱鬱蔥蔥,綠樹掩蔽著幢幢廟宇。

孝水澄清

孝婦河自南而北,流經西城牆下,當時水清見底,兩岸人民說不完人間孝道的話題。

鄭公書院

東漢名儒鄭玄(字康成)當年教授子弟和著書之地,在寨里村西北南半坡,有康成祠和傳說鄭公曬書台遺址。

蘇相石橋

蘇相即戰國時期曾掛六國相印的蘇秦,死後葬在今經濟開發區北蘇村西南(但無確鑿考證)。旁有一橋,名蘇相橋,橋下流水潺潺,路旁綠樹成蔭,林中鳥鳴啾啾,行者歌於途,歇於橋,自然成為一景。

豐源牧歌

豐源指今張店區灃水鎮東南山的泉河頭,是豬龍河的源頭,從“三月微雨蓑衣濕,八月斜陽笛韻清”的詩句中,可領略當年的景象。

萬山樵唱

萬山在今博山區白塔鎮以東,舊縣誌說“群山環繞,不可數計,幫名萬山”。由於眾山層疊,山勢幽美,又有悅耳的樵唱,遂成一景。

聖廟古松

聖廟即孔廟,在今區機關宿舍院址。原有大成殿五間,古松(有說檜樹)十三株,大者樹圍八尺,有上千年之古。後遭戰火摧殘。

禪林峻塔

其址及所建年代均不可考,只是明朝曾做過淄川縣官的陳時萬在一首詩中寫到“屹立縣以東,峻極遙見天”,並有較詳細的記述。

著名人物

王崇基(1911~1944)羅村鎮大鸞橋村人。1928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共產黨。後在家鄉發展黨的組織、辦短期國小等。“西安事變後調北京、延安等地工作,曾任過旅政委。1944年犧牲於鄄城。

陳寶生(1902~1952)又名陳東峰,羅村鎮千峪村人。1938年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歷任淄東行署主任、益都縣教育科科長、第三專署秘書、淄博專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兼淄川縣人民法院院長。1952年病故。

陳修喜(1924~q953)羅村鎮千峪村人。1945年入伍,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上海市公安局吳淞分局副科長。在解放戰爭中英勇殺敵,多次立功。1953年病故於上海。

劉世源(1904~1959)羅村鎮西官村人。1937年入伍,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部長。1959年病故於泰安。

董可海(1924~1968)羅村鎮梁家村人。1945年入伍,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六零九四部隊某團團長。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鬥中曾多次立功,榮獲“魯南戰鬥英雄”稱號。1968年在蓬萊病故。

韋業功(1927~1970)羅村鎮羅村人。1947年參加淄川縣獨立營,1949年隨軍南下,曾任海軍司令部副處長,1970年病故於北京。

徐立珍(1922~1972)羅村鎮牟家村人。1945年入伍,1947年加入共產黨。曾任副營長。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先後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五次。1972年病故。

呂效勉(1898~1939)寨里鎮南佛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1935年加入共產黨。“七·七”事變後,奉命返里,發動抗日鬥爭。同年秋,任中共佛村黨支部書記。1938年中共淄川縣委成立,他任宣傳部部長。

董立明(1923~1948)寨里鎮徐家村人。1945年入伍,翌年加入共產黨。曾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二十一師六十二團二營六連排長。在解放兗州戰鬥中犧牲,追記二等功一次。

劉守恩(1910~1949)寨里鎮夏禹河村人。1947年入伍。曾任三十五軍一。五師三一三團一營一連排長。參加過淮海、渡江等戰役,先後榮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一次,榮獲獎章一枚,並榮獲“團戰鬥模範”的光榮稱號。

孫晉德(1918~1949)寨里鎮北沈村人。1938年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曾任蒲台縣(今博興縣)縣長,率全縣人民堅持對敵鬥爭,在解放蒲台時犧牲於石家口。

孫啟建(1924~1948)查王鄉樊家窩村人。1944年入伍,曾榮立二等功一次。在一次戰鬥中,他英勇作戰,五次抱炸藥破敵堡。在淮海戰役中被炮彈炸傷,入院醫治無效而犧牲。

孫啟千(1924~1952)查王鄉樊家窩村人。1948年參加革命,翌年加入共產黨。1950年赴朝作戰,曾任志願軍二十九師司令部參謀。在解放戰爭與抗美援朝戰爭中作戰頑強,榮立二等功三次,1952年犧牲於朝鮮戰場。

張德厚(1930~1951)崑崙鎮大崑崙村人。1948年入伍,多次參加戰鬥,立大功兩次。1951年赴朝作戰,立二等功並獲獎章一枚。在一次伏擊戰中犧牲。

王木合(1952~1950)龍泉鎮渭二村人。1947年入伍,中共黨員,曾任班長。參加過淮海、渡江等戰役,榮立一等功一次,紀念章兩枚。1950年在浙江高塘島戰鬥中犧牲。

許家祿(1923~1953)龍泉鎮圈子村人。1949年入伍,1952年加入共產黨。曾任排長,榮立二等功一次,獲勳章五枚。

概況

區名由來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稱淄川區。

政區人口全區總面積1000.61平方公里。轄16個鎮、3個鄉、3個街道辦事處,435個行政村,45個居委會。年底全區總人口67.2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58萬人。男女性別比100.9∶100。人口出生率8.37‰,人口自然增長率2.12‰。

經濟概況國內生產總值135.4億元,比上年增長17.77%。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8∶61.3∶35.9。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2.0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4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9086萬元。年末全社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16.54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3.7億元。貸款餘額58.97億元。

農業總產值6.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年末實有耕地面積1.71萬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3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1萬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0.49萬公頃。糧食總產8.56萬噸,平均畝產227公斤。糧經產值比1∶1.85。肉豬、牛、羊年出欄14.11萬頭(只)。肉、蛋、奶產量2.62萬噸。水產品總產量0.1萬噸。

工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9.0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0家,實現銷售收入149.2億元,增加值48.62億元,利稅19.2億元,利潤11.32億元。

建設環保基本建設投資0.47億元。完成更新改造投資1.21億元。建築業總產值6.2億元,實現利稅5815萬元。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2.35萬平方米。全年污染防治總投資2.44億元,比上年增加0.88億元。

交通郵電郵政業務總量2789.76萬元。電話總戶數18.83萬戶。公路通車裡程956.25公里,年貨運量1591萬噸,客運量1354萬人次。

貿易旅遊城鄉集貿市場64個,商品成交額114.99億元。進出口總值21847萬美元,其中出口總值16978萬美元。契約利用外資695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217萬美元,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1家。主要旅遊景點:蒲松齡故居、聊齋園、淄川遊樂園、奎盛園、梓橦山、馬鞍山、文峰山、黌山、留仙湖、峨莊瀑布群風景區、魯中駕考中心、青雲寺、孟子山、三台山。旅遊業年內接待國(境)外客人1600人次,國內客人149.8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700萬元。

教科文衛各級各類學校153所,在校生113375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7.6萬人;教職工9116人,其中專任教師7709人。科研機構48個,4項科研成果獲市級以上獎勵。文化體育場所4處。醫院26處,床位962張,衛生技術人員1321人。

社會生活全年支出救濟金78萬元。農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3221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4215元,人均居住面積32.5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0元,人均居住面積26.85平方米。

山水集團(淄博)一期工程投產

嶺子鎮與濟南山水集團合資興建的山水集團淄博萬噸水泥熟料基地項目,被列入國家重點技改項目和第八期國債專項資金項目及淄博市“三○工程”,計畫總投資8億元,分兩期完成。工程全部竣工投產後,可年產水泥熟料360萬噸,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一期工程於2002年10月開工,2003年11月建成投產,投資4.9億元,日生產能力5000噸,預計年銷售收入3.8億元,利稅8000萬元。這是淄川區年內一次性投資最大的項目。

打造魯中商貿基地

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拓展服裝城、建材城兩大商業圈,傾力將淄川打造成魯中商貿基地。總投資4.6億元,建成新星物流配送中心、新東方女人廣場、仟佰匯購物中心;開工建設了中國淄川服裝城、淄川水產城、淄博威通現代物流園、五金機電城、建材城改造工程、中國財富陶瓷城、匯金城、裝飾建材廣場等工程。隨著諸項工程相繼建成,淄川批發市場日趨強大,現代物流業逐步發展。

中國財富陶瓷城首期工程竣工

中國財富陶瓷城由香港恆興發展有限公司、淄博淄川永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5億元開發建設,規劃占地面積40公頃,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分三期完成。首期工程於4月動工,9月竣工,投資1.36億元,開發面積10萬平方米。該項目被列為淄博市2003年度流通“三○工程”。

黃煙生產

淄川區提供優惠政策,投入600多萬元大力發展黃煙生產,種植面積達1402公頃,菸農1929戶。一是健全技術服務網路,提高服務質量。從臨朐、沂源等地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投入23萬元實施戶籍網路化管理;實行領導包片、駐村,及時解決黃煙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改善黃煙生產條件。投資25萬元,新建小水窖800座,總蓄水能力7580立方米,引進可移動式滲灌設備,全區煙田澆灌面積達萬畝以上;投資100萬元,新建評級倉2個、貨場1處。全年收購菸葉215.2萬公斤,上等煙比例占52.5%,總收入達到2309.06萬元,實現特產稅399.08萬元。

企業技術創新年活動

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全區企業中開展技術創新年活動,並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投入3億元,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技術改造。一是組織企業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畫53項,開發新產品新技術350項。山東雙鳳股份有限公司50噸核苷酸濃縮工序技術最佳化創新項目和淄博七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秸稈屑栽培花菇及產業化項目,被列入市科技發展計畫重點“雙十”工程項目。二是重點培植以七河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一批食用菌生產企業,年生產花菇菌袋100萬袋,其中出口50萬袋;開發培育新型食用菌品種百靈菇30萬袋;新增收入近100萬元。三是全區專利申請139件,4項科技成果獲淄博市科技進步獎,蒐集科技成果及先進實用技術350項;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完成29.0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18.13%,比上年提高2.02個百分點。年內,淄川區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工作考核,被評為山東省專利工作先進集體。

膠王路、泉王路拓寬改建工程竣工通車

膠王路淄川段二期改建工程東起魯中駕考中心,西至與周村區交界處,全長9.5公里,按一級路標準改建,路基寬26.5米,中間設隔離帶,單幅路面寬11米,工程總投資7800萬元。泉王路拓寬改建工程東起崑崙張博路路口,西至嶺子鎮與周村區交界處,全長17.51公里,按二級路標準建設,路基寬13.5米,路面寬12米,建中橋3座、小橋涵26座,工程總投資8080萬元。兩項工程於4月底開工,11月底竣工通車。

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投資1.5億元,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和最佳化育人環境。一是高起點統籌規劃。以校園規劃科學化、校園環境優良化、校園文化育人化、教育技術信息化為目標,根據學校的不同情況進行規劃發展。二是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大教育投入。淄川一中與淄博金城公司聯合辦學,創立股份合作制性質的淄川金城中學,公司注入資金1600萬元;魯泰公司與淄川第二職業中專共同投資1400萬元建設職業教育綜合樓、學生公寓等工程,實現校企共同發展。三是高標準建設管理。淄川金城中學按園林化、生態化、數位化設計,建立校園閉路電視網、廣播網、千兆校園網和多媒體視頻點播系統,是按國家實驗性、示範性普通中學標準建設的完全中學。

抗擊“非典”

區委、區政府堅持“科學、規範、持久、有效”的方針,把“非典”防治擺上重要位置,採取有力措施,有序開展工作。1.建立健全三大組織網路。一是建立指揮網路。抽調15人,成立區“非典”防治工作指揮部;製作“非典”疫情報告、處理流程圖,下發各類檔案35個,編髮簡報34期;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7個部門、單位相應成立指揮部。二是建立醫療衛生網路,內設保障物資儲備、綜合協調、疫情控制、醫療救護、疫情管理、信息宣傳6個專業組。形成以村衛生室和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為網底、鄉鎮衛生院為中樞、區衛生防疫站為龍頭的醫療衛生網路。三是建立群防群治網路。落實“十戶聯保”責任制,全區22個鄉鎮、街道,473個村(居)確定6059名村民任小組(樓)長,15951人為“十戶聯保”責任人,形成抗擊“非典”的銅牆鐵壁。2.“嚴”字當頭,切斷輸入源。摸清底數,設立787個監測點;發揮“十戶聯保”和公安、交通系統的作用,構築“五道防線”,通過電話、書信等對在外人員進行勸阻,讓他們就地預防、觀察和治療。停開赴外省的所有車輛,在高速路口加強登記、監測和消毒。對公共場所、公車等進行消毒,關停網咖、歌舞廳等場所。對外來及返鄉人員進行監控隔離和流行病學調查。設立30個發熱門診,發現患者及時救治。對城區樓堂館所及服裝城、建材城、旅遊景點等部門加強防範和消毒。3.控制傳染源。全區投入500多萬元,配備床頭X光機20台,猴服4000套,消毒液4噸。區醫院投入200多萬元,設立傳染病房8間、床位20個,設立單獨通道,配備救護車2部、呼吸機5台。加強醫療隊伍建設,配備專業醫護人員165名,成立45支流行病學調查分隊。4.與防治“非典”相結合,推進清潔工程。集中清除垃圾和白色污染;清理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大力開展綠化美化。5.抓好“非典”防治持久性工作。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制定下發《淄川區今冬明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預案》。

行政服務中心投入運行

淄川區行政服務中心投入運行。該中心總面積3900平方米,進駐29個部門,設服務視窗34個,工作人員75名,中介機構4家,金融機構1家,融服務、會務、商務於一體。組建計算機網路,引進開發“行政審批系統”,實現業務辦理程式化和項目管理自動化。以“服務經濟,提高效率,方便民眾,塑好形象”為宗旨,實行“集中辦公,統一管理,分別審批,統一收費,統一考核”的運作方式。至年底,辦結各類審批手續15000件,辦結率100%。

《蒲松齡志》出版發行

《蒲松齡志》是淄川歷史上第一部人物專志,由山東大學教授袁世碩主編,淄川區人民政府承編,部分蒲學專家分工撰稿,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書名。全書26萬字,收錄珍貴歷史照片100餘幅,全面記載了蒲松齡的生平、家世、代表作、版本、影響等。編纂歷時4年,幾易其稿。4月,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印數10000冊。在第二屆中國(淄博)國際聊齋文化旅遊節上舉行了發行儀式,社會反響強烈。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